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体会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精选10篇)

时间:2023-09-29 06:50:47 作者:BW笔侠 心得体会 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体会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精选10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感动中国人物体会篇一

【木拉提·西日甫江事迹】

木拉提·西日甫江,男,38岁,维吾尔族,新疆和田地区公安局民警。

木拉提·西日甫江,是新疆和田地区的一名公安民警,曾荣立个人二等功两次,个人三等功四次。早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读书期间,木拉提就多次参与警方行动,担当卧底和翻译。从警来,木拉提·西日甫江始终坚持战斗在打击暴恐犯罪活动第一线,用热血和行动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被当地群众誉为大漠“猎鹰”(维吾尔语的尊称,传说中老百姓的守护者)。

4月,木拉提获得重要情报,一伙隐藏在和田农村的暴恐分子,正在秘密制造大批炸弹,准备实施多点连环袭击。秘密侦查发现,暴恐分子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布置了大量机关,还在制爆窝点的内部和周边预埋了遥控启爆的炸药,事情一旦败露,就打算和警察同归于尽。情况紧急,木拉提和战友们没有犹豫,在摸清位置、确定时机后,果断行动,击毙了歹徒。当场搜出了200多枚的自制炸弹的成品和半成品,其中包括杀伤力巨大的汽油炸弹和人体炸弹。

和田是暴力恐怖斗争的前沿阵地,面对艰巨繁重和复杂危险的维稳任务,木拉提·西日甫江与犯罪分子机智周旋、斗智斗勇,先后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打击在预谋之中。

战友的牺牲、亲人的牵挂让木拉提更加坚定。他说,我们的这个工作背后,是美好的一个未来。因为我们就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新疆。

感动中国人物体会篇二

1979年,陈俊贵随所在部队到新疆参加修筑天山深处独库公路的大会战。1980年4月6日,部队被暴风雪围困在天山深处,面临断炊的危险。四名战士奉命带着最后的干粮出门求援,在风雪弥漫的生死关头,班长把最后一个馒头给了年龄最小的陈俊贵。

班长和战友陆续牺牲了,陈俊贵终于找到了人群,部队得救了。接受4年冻伤治疗后,他复员回到辽宁老家,始终没有忘记班长的临终嘱托:希望陈俊贵可以去他的老家看望一下自己的父母。陈俊贵不知道战友的家庭地址和父母姓名,多方打听无果,1985年冬天,陈俊贵作决定,带着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来到班长和战友牺牲的新疆天山脚下,为战友守墓。

20多年里,他从未停止对班长父母的寻找。终于,他从一名扫墓的老战友口中得到班长在湖北省罗田县白莲乡的地址。20xx年10月,陈俊贵赶赴罗田县,得知班长父亲母亲都已去世。陈俊贵跪在班长父母坟前说:对不起,我来晚了,你们不要牵挂,今生今世我都将守在郑林书坟前,让他永不寂寞!

目前,陈俊贵已将班长和副班长的遗骨,从新源县移到新扩建的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烈士陵园安葬,还担任了这里的管理员。陈俊贵说:我不仅可以和班长在一起,还可以守护为修筑天山独库公路牺牲的战友们了!

只为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为我们守住心灵的最后阵地。洒一碗酒,那碗里是岁月峥嵘;敬一个礼,那是士兵最真的情义。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你种在山顶的松,岿然不动。

感动中国人物体会篇三

不过我每年都会看的,我还会动员学生看,毕竟大部分获奖者还是有催泪效果的,有正面教育意义的。但不是全部,有几个获奖者,我真得很不以为然,想敬佩但无法说服自己。如果其他人也有同感,那就只能说明央视权威不足,犹如也有芮成钢这样的货色一样。其实九成以上初中生从来不看这样节目的,颇为遗憾。

近几年,评选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总是缺少维护正义、坚持真理、追求公平、卫法治的典型代表,这是为什么?评选的人物,确实有让我感动的,举一个例子,大概前年吧,广西阳朔有个叫何的12岁小女孩无偿捐献眼膜(20__年度),我看后眼睛就湿了,我很感动。但是评选出来的人物,清一色的都是或孝心或助人或敬业或公益的,缺少我前面说的那几种对社会公平正义影响力更大更有震撼力的,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评委会不乏和稀泥的功能,评委会有些东东本身就不具有全民族道德高度的代表性。

最简单一点,那些不畏强权腐官不怕打击报复义务帮助弱势群体维权的`律师,才是民族道德的真正脊梁,但是他们连提名权都会被扼杀。上驷被剔除了,当选的只能是中驷,另外还会一两个下驷不知什么原因(可能是为了行业和地域平衡)混杂其中。

如果一定要说《感动中国》颁奖典礼是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那只能说这是一部残缺不全的历史,挂一漏十。记得还有一个走廊医生兰越峰,故事发生几年了,至今问题还没有解决,那些道貌岸然的评委有谁有骨气敢提名他?新京报南都报等报纸很有一些不畏强势揭真相说直话的铮铮铁骨记者编辑,为何从来不见他们身影?因为这个评选活动,主旨就是树模范,造神,诱导,歌德,为“我”所用,而不是揭疮疤,洗澡,治病,下狠刀动手术,动真格,这就决定了这场活动,先天不足,后天的评选结果自然就只能嬴弱不堪,道德评判一旦被意识形态宣传绑架,盛装隆重贴过金之后,一切变化不大,并不能给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更高标值的道德符号,因为社会公正正义不昌,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与社会公德也不可能升上去。

也有网友说,今年的太政治化了,到现在除了颁奖词很美,他一点没感动。我没看直播,不好对其内容作评论,但是我能理解他的心境。因为不是我们心硬,而是我们是有鉴别能力的,是有思维的,所以我们的眼泪,也不是那么廉价的,那么容易被赚取走的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评选之一丁点聊想:。但是俺们以前也曾经一边看一边流泪的。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何时能真正无门槛提名、全民海选了,那么评选出来的人物,才能保证个个不仅货真价实还人人皆为选手中上驷,自然届时才能让俺等对每一名年度人物膜拜不已地仰视和学习。

感动中国人物体会篇四

中国人物故事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国人民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中国古代历史和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故事不胜枚举,这些故事中的人物有英雄、有豪杰、有智者、有圣贤……每一个人物都肩负着不同的使命和责任,通过他们的故事,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思想、品德、胆略和追求,也可以引导我们在今天的生活中学习他们的精神,向他们看齐!

第二段:人物故事的启迪作用

中国人物故事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启迪。例如,关于“孝”的人物故事,如《孟母三迁》和《百里奚之孝》等,它们告诉我们,孝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孝道都是永恒的话题;关于“智”的人物故事,如《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将军和《水浒传》中的智多星宋江,他们的计谋和智慧启发了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勇于智慧应对;关于“勇”的人物故事,如《岳飞传》中的岳飞将军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他们的英勇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勇毅前行。

第三段:人物故事的教育价值

中国人物故事还有着极高的教育价值。经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了很多具有可取品质的人格魅力。例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她的柔情似水、豁达开朗,以及她的积极向上的战斗精神,给我们树立了一个美好的形象;然而,《西游记》中的唐僧却是一个思想深刻、博学多才、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圣人形象,他一直以自己的品德言行给大众树立了表率。

第四段:人物故事对当代社会的启示意义

中国人物故事对当代社会也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如《水浒传》中的吴用和宋江虽然来自于古代,但是他们所秉持的“群策群力,同舟共济”的精神,对于现今社会弘扬团队合作、揭示创新思维等都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另外,古代人物故事也启示我们应该不断向上,不断进取。只有不断进取、不断拼搏,才能赢得成功。

第五段:结语

中国的人物故事是一个宝库,它丰富、广泛地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深厚底蕴、火热的拼搏精神、励志向上的发展历程。其深入人心、滋润人心的教育意义,值得我们倍加关注。在此,我们应该更加地发扬人物故事的精神、推崇传统文化,让我们继承民族文化,树立正能量,勇往直前,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富强做出我们合理的贡献。

感动中国人物体会篇五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这个民族繁荣的背后,更有一部部精彩纷呈的人物故事,这些人物故事中蕴含着先哲的智慧、英雄的气慨、爱情的伟大以及种种道德准则,使人们流连忘返。这些故事不仅提高了我们的文化素养,更教育我们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下面就请跟随我一起感受这些人物故事背后浓浓的文化韵味。

一、人物故事中的道德评判

中国人物故事中最明显的一个特点便是重道德评判,可以说每一个人物故事都包括了一种道德准则,在这些故事中赏罚不明是不合理的,凡事必有因果报应,做人做事都要有底线。

二、人物故事中的情感渲染

中国人物故事中最为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人物之间的情感渲染,这些故事里事事如缀,深情如意,令人感受到了爱情的伟大,亲情的温馨,友情的真诚以及师徒情、兄弟情等等一系列紧密的情感纽带。

三、人物故事中的历史际遇

中国人物故事中历史际遇的刻画同样是极为丰富的,每个人物故事中都伴随着所处时代的历史巨变,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对历史发展的一种刻画。

四、人物故事中的性格鲜明

在中国人物故事中,每个人物的形象塑造都极为鲜明,性格也都十分出色,有的英勇果敢,有的聪明敏捷,有的博学多才,等等,每个形象都十分生动具体,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人物故事中的文化底蕴

中国人物故事中最为极端的一个特点是它既是文学作品,又是文化产品,既反映了时代的文化底蕴,又展示了当时人们的思辨和判断力,让我们也能够从中看到不少古代人们的文学见地和哲学思想。

总的来说,中国人物故事丰富多彩,一直都在悄然影响着大众的价值观,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层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帮助我们更好地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无论是在教育、演艺、文化传承等多个领域中,人物故事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与启示,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对人物故事的热爱和关注,不断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要尽力将其传承下去。

感动中国人物体会篇六

第一段:引言(100字)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感人故事的国家,其中有许多令人感动的人物。在这些人物当中,张定无疑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感动至深的人。他的事迹曾引起全国的关注,并在人们的心中树立了一个坚强、乐观、向前的形象。在接下来的篇章中,将介绍张定的故事和他给我们带来的感悟。

第二段:疾病的考验(200字)

张定曾经是一名运动员,正值当红之时就遭遇了不幸的疾病。他被诊断出患有一种罕见的心脏病,需要进行艰苦的手术,并长时间静养。这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然而,张定并没有沉沦于病痛之中,而是以乐观的态度面对这一切。他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疾病,重新站起来,重拾自己的梦想。

第三段:勇气与坚持(300字)

手术后的康复期间,张定经历了持续的病痛和身体的不适。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反而通过锻炼和康复训练,逐渐恢复了身体的功能。与此同时,他的精神状态也不断往好的方向发展。张定的坚持和勇气令人感动,他告诉我们即使面对逆境,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积极的心态去克服困难,重新找回自己的力量和信心。

第四段:弘扬正能量(300字)

随着康复的进展,张定开始在社会上积极宣传健康的理念和乐观的态度。他参与公益活动,为其他病患和身体有缺陷的人提供帮助和鼓舞。他的个人经历以及他在康复过程中积累的知识和技巧,使他能够给予他人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张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他的事迹激励着更多的人去积极面对生活,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第五段:感动人心(200字)

张定的故事不仅在国内引起广泛的关注,也在国际上赢得了赞誉。他的坚强和乐观打动了无数人,许多人对他表示了钦佩和感激。他的事迹激励着更多的人去相信自己,去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张定无愧于“感动中国”的称号,他用自己的故事诉说着坚持和勇气的力量,为我们每个人树立了典范,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第六段:结论(100字)

张定的故事给我们上了一堂深刻的生命课,他的坚持和勇气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面临各种挫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就一定能够战胜它们,创造更好的明天。感谢张定用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的每个瞬间都值得我们珍惜,每个梦想都值得去追求,只要我们不放弃,就会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

感动中国人物体会篇七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这世界才会永恒……”这歌词多么让人感动。是啊!一缕阳光让你灿烂,一丝关怀令你温暖,一片爱心使你感动万千。世界上无时无刻都在有人献爱心,温暖他人心,也在感动着——中国。

实现社会主义化,科学技术是关键。有这样一个事例:

梁万俊是一名试飞员。一次,一架新型战斗机诞生,梁万俊接受这个任务。

半路上,战斗机突然发生状况,飞机失控!飞机帽出黑烟这时梁万俊完全可以打开降落伞跳机,但这样话,人是保住可飞机却会坠毁。梁万俊心里也很清楚,一旦他跳下去,这个科学家们辛辛苦苦制作出来新型飞机就会坠毁,将会成为一堆废铁。为保全飞机,为保全国家财产,梁万军毅然决定迫降。但这样很容易机毁人亡——虽然梁万俊心里知道这一点,但他依然没有动摇这个决心。总部以为迫降做好准备,梁万俊小心翼翼驾驶着飞机着陆,飞机在停机场上划好久才停下来。算算看话,这惊心动魄一幕,就用八分钟!这紧紧握着一条火热生命八分钟啊!你又孕育一颗生命种子。

公共财物是国家财产,这是由许许多多人创造出来。梁万俊把战斗机从“死亡”边缘拉回来,他不顾一切,感动总部,感动全中国人民,同时,也感动——中国。

像梁万俊这样人还有许多,像孝敬父母田世国;像热爱生命贵希恩;像精忠报国任长霞;像不畏艰苦徐本禹——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人,只是我们没有发现罢。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竟争社会,祖国是中华儿女成长沃土,个人成长离不开祖国。五千年历史、壮丽山河、灿烂文化,辉煌成就、崇高忠贞民族气节、不屈不挠坚强性格、可歌可泣英雄壮举——对!也需要充满爱心。人人献出一丝爱心,世界将变得更美好,灿烂阳光洒满大地,芳香鲜花开满人间。

感动中国人物体会篇八

中国历史悠久,孕育了无数杰出的人物。这些人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以其卓越的智慧、坚定的信仰和勇于奋斗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通过学习他们的事迹,我们能够汲取他们的智慧,增强自己的道德品质。在我看来,中国人物事迹给予我许多启示和体会,让我痛感到了人生的珍贵和责任。

首先,中国人物事迹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中国古代哲学强调人生的价值在于个人的修养和报效社会。比如,孔子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他的事迹给予我深思:一个人只有通过不断地修身养性,才能在实践中展示出真正的价值。类似地,中国历史上许多其他伟大的人物如屈原、文天祥等也以他们的坚定信仰和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精神,将自我价值提升到了更高的境界。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人生的意义并非只有追求个人的成功和满足,而是要在不断的奉献和行动中体现出来。

其次,中国人物事迹激励着我勇于迎接困难和挑战。中国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充满了艰辛和荆棘。他们在困境中凭借着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斗志,克服了重重困难实现了改革和进步。例如,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独秀,在逆境中带领党员坚持信仰,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事迹告诉我,当我面临困难和挑战时,不能退缩和气馁,而是要勇敢地面对并努力克服困难,才能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此外,中国人物事迹也告诉我坚守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的重要性。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人物因为坚持自己的信仰而遭受苦难,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坚守让我思考,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都无法坚持,那么他将失去自己的尊严和底线。比如,诗圣杜甫在唐朝时期是一个积极的政治参与者和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人,他的作品表达了他对社会不公的不满和正义的追求。他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使他成为了一代伟人,也让我明白了对真理和正义的坚守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最后,中国人物事迹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伟人们的事迹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不仅要追求自我的成就和成功,还要为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的行动为我树立了榜样,使我认识到我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付出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明白到,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个体的努力,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总之,中国人物事迹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价值。通过学习他们的事迹,我们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增强自己的道德品质,为自己的成长提供指引。他们的事迹还激励我们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坚守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并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通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变得更加成熟、坚强和有责任感,为实现个人的价值和促进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感动中国人物体会篇九

陈斌强,38岁,浙江磐安县冷水镇中心学校初中语文教师。

陈斌强9岁时父亲车祸去世,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2007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

一天,陈斌强的姐姐在无意中提到,妈妈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儿子住在一起。陈斌强回忆起多年来妈妈对自己的付出,他决定再困难也不会丢下妈妈。

那时,陈斌强的儿子不到两岁,妻子建议他把妈妈送到养老院去,他说:“一个连儿子都不认识的老人,送到养老院,被欺负了怎么办?”为了照顾妈妈,他硬是把儿子提前一年送进幼儿园。

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开始同事们都不太理解,说:“这样带在身边照顾,一两天倒可以,一年两年怎么吃的消?”可陈斌强做到了,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带着妈妈上班。

照顾母亲的生活异常辛苦。陈斌强一天到晚连轴转:晚上9时,服侍母亲睡下;凌晨1时,准时起床抱母亲上厕所;清晨5时,闹钟响起,他要赶在师生之前起床,将母亲房间打扫干净,处理好母亲的大小便;早上7时喂过母亲吃饭后,开始学校一天的工作。

尽管生活上的事儿很多,可是陈斌强的教学任务却一点也没落下,他教着两个班语文,负责教初一学生广播体操,总管学校体艺2+1活动。他总说:“我是跑着走的。”

感动中国人物体会篇十

2月18日晚8时,“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央视一套首播,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张玉滚登上颁奖台,成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举办17年来,第16个获此殊荣的河南个人或集体。在全省教育系统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无私奉献者应得到尊崇和褒奖,我们要深入学习张玉滚精神,争做出彩教育人。

“张玉滚同志扎根乡村、不忘初心、默默耕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高贵师德、师魂的力量,他的故事直抵人心、感人至深,当选‘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实至名归。”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郑邦山说,在我省160余万人民教师队伍中,不乏张玉滚、李芳式的好老师,全省教育系统将继续全面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完善教师管理机制,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郑州经开区教文体局党委书记、局长关希哲说,张玉滚老师为大山深处的孩子们点燃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是新时代人民教师的杰出代表;我们要用他的感人事迹激励全区教育工作者,围绕发展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张玉滚校长扎根深山,为师为父,用行动和爱为孩子点亮求学道路,是校长、老师的榜样。”郑州市纬五路二小校长焦憬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立足工作岗位、树立坚定信仰,牢记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贡献。

许昌市襄城县屈庄中心小学老师周旭丹说,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要学习张玉滚老师高尚师德,学习他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担当,学习他不忘初心的坚守,学习他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怀,为乡村的孩子带去改变命运的希望。

河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的大四在校生王亚倩说,张玉滚老师的先进事迹深深触动了我,他用微薄的工资资助学生,他不断学习,将自己打造成全能型老师……作为一个即将踏入社会的“准人民教师”,我将坚定理想信念,积极主动学习,争做像张玉滚、李芳一样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