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火烧圆明园的读后感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实用5篇)

时间:2023-10-06 23:16:10 作者:字海 文秘知识 最新火烧圆明园的读后感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实用5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火烧圆明园的读后感篇一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海淀区东部,它建于1709年,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有园林、湖泊、山峦数百处。面积达16万平方米。是清王朝祖祖代代150余年创建和经营的的一座皇家园林。与颐和园不相上下。

清王朝倾尽全国物资,集无数能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各种植物,集中西方特点,建成大型建筑145处,有无数的奇珍异宝。在这些建筑中除具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世界人民誉为“万园之园”。

然而,在1860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860年,英法联军进逼北京。皇帝逃往承德。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攻入北京,闯入圆明园。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抢不走的东西就砸碎。为了掩人耳目,他们有放火焚烧。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往日辉煌的宫殿,参天的大树,都化为了灰烬。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掠夺情况: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每个军人进入圆明园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为了拿金子,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宝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你太大而不能运走,竟被打碎。法国作家雨果愤怒的谴责英法联军的暴行,他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他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有一个胜利者把一个个口袋塞得满满的,至于另一个,也如法炮制,装满了好几口箱子。然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一段经历。在将来交付审判时,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

圆明园的毁灭是我国屈辱历史的一段见证上,它的残垣断壁,仿佛在对人们诉说他辉煌的过去,又好像在向人们诉说洋人的残暴行径。它的毁灭在我国文化史上,在世界文化史上,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英法联军为什么来侵略我们呢?原因就是我们太落后了,要是当时我们强大,他们能敢吗?所以落后就得挨打。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效劳,不让祖国再受蹂躏,让祖国永远列强国之首!

让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火烧圆明园的读后感篇二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建于明朝。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禛(之后圆明园遗址的雍正帝),并赐名圆明园。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郊诸园再遭劫掠。这一次,清政府对圆明园已完全失去了控制,趁火打劫的人已不再满足于抢劫洋人劫余的财富,他们把园内火劫之余的零星分散的建筑、木桥的柱子、桩子锯断,用大绳拉倒,园内大小树木也被滥伐殆尽。当时清河镇上木材堆积如山,交易繁忙,而园内则炭厂林立,树枝、树根全被烧成炭。

圆明园的创造是一部人类思维的结晶创造的历史史书,是人类历史上一大不可忘却的奇迹,它是美的化身,然而,它的'毁灭也是人类的悲哀,是世界的悲哀,更是中国人的悲哀与耻辱。

火烧圆明园的读后感篇三

随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大炮轰鸣和燃烧着的熊熊烈火,被誉为人间仙境,繁花似锦,绿草丛生的圆明园瞬间化为灰烬。

从康熙开始,就已经拥有圆明园了。历代皇帝都不断对圆明园进行扩建和修饰,又经过雷氏家族和皇家画院的精心设计,多有楼房都是欧洲建筑风格,再加上伟大皇帝乾隆的精妙绝伦的想法,圆明园显得格外出类拔萃。园中心有个广场,12只生肖动物按次序排为两行。白天每隔一小时就有一只动物从嘴里喷出水,吐到中央的汉白玉石池子里,中午12点12只动物则一起喷水,水声哗哗啦啦的,从动物的嘴里喷出来,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显得气势非凡,宏伟壮观。坐在旁边,仿佛置身于一个乐池中,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中,每个细胞都充满了活力。

除此以外,圆明园也有很多花草树木,还有一个小城,买什么的也有,乾隆皇帝就装扮为平民,混在其中。有几个人专门充当小偷,偷一些价值连城的财物,如果被抓,就要被拷打一顿,不明真相的人一定以为是真的。

但对我们一直耿耿于怀的英国,法国,却越来越嫉妒我们现在的生活,于是动兵打中国。三年后,英法联军攻占了大沽口炮台,接着占领了天津,最后得寸进尺,攻进了北京。此时的咸丰皇帝像只受了惊的绵羊,毫无抵抗能力,竟带着一批文武大臣逃到了承德避暑山庄。

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后,直接向圆明园进兵。他们闯进后,立刻惊呆了。这么多的珍宝!于是,他们疯狂地抢夺起来。这帮家伙拿的拿,扛的扛,手脚都不够用了。他们的衣袋就要撑破了,可还不满足。有的人把珍珠叼在嘴里,有的人把抢来的绸缎和刺绣当做包袱,对于那些拿不动的`贵重物品,他们则发疯的连砍带砸,过够了瘾。

之后,为了不留他们抢劫的罪证,他们销毁了圆明园。但在避暑山庄,咸丰却尽情享乐,对北京发生的一切不闻不问,真是可恨!

但事到如今,历史也不会改变,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长大保家卫国。

火烧圆明园的读后感篇四

今天,我学了《圆明园》这篇课文。心情无比愤怒和无限惋惜!

圆明园是专供皇帝,后妃游乐的场所。皇帝追求新鲜刺激,偶尔也想上街逛逛,到农村看看,就在园内造了“买卖街”,“山乡村野”,买卖街并没有真正的居民,而是皇宫里的人扮演的,“山乡村野”并没有村民居住的村落,而是模拟建造供皇帝,后妃享乐之用的。圆明园非常美丽,里面曾有许多特色建筑,有狮子林,平湖秋月,安澜园.......而且文物繁多,蔚为壮观。圆明园占地约5000亩,水面占地十分之四,山恋起伏,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居高临下,观如千岛之国。

但好景不长,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抢掠,美丽的圆明园变成了一座废墟。更让我生气的是,它们竟然单场拍卖文物!一个亲铜铁器竟卖3英镑!一幅画竟然以“1英镑”卖掉了!这分明是中国人的耻辱!

圆明园是一部人类智慧的结晶谱就的辉煌著作,是人类历史上一大不可磨灭的奇迹,它是美的化身,然而,它的毁灭也是人类的悲哀,是世界的悲哀,更是中国人的悲哀与耻辱。圆明园的断壁残骸是无声的控诉,这样一部凝结了艺术性与思想性的巨献,顷刻间化为一片残骸,它的瑰丽就这样轰然消失,只有通过三维技术才能重现她的美丽,使我们一览这奇迹般的创造。然而它越是瑰丽,就会越引起中国人的哀叹与惋惜。这部纪录片唤醒了沉睡在美梦中的中国人,这是屈辱的历史,这是背叛的历史,也是我们不该重演的历史。

大型历史诗性纪录片《圆明园》为我们重现了辉煌的建筑,也是我们更加了解了中国历史上甚至是世界史上最伟大的建筑,虽然这一切都成为了历史的画卷。其实火烧的又哪只是圆明园呢,他烧的其实是精细皇家三山五园,焚毁的范围远远要比圆明园大得多。然而焚烧的又何止是建筑呢?焚烧的是一个个中国人的骄傲,世界的奇迹呀!在影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西合璧的欧洲式水法,它的规模之大与它的神奇,令人叹为观止。

当时大清帝国拥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财富,统治者们以此自居,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们目空一切,多次拒绝与其他国家互通有无,视“科技”为玩物丧志的东西,开始了闭关锁国的时代。然而他们却万万没有想到,就在此时,西方国家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先进的工业革命,正在一步一步地地超越中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因此,大清帝国注定要从瑰丽的天国中坠落,这样悲剧性的命运是无法逃脱的!今天的我们只能在满目苍遗、断壁残垣中寻找那份失落的美好。正如那句古谚说的一样,历史的真相往往被繁华所遮掩。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这样说过: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这一奇迹已经荡然无存。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评分赃物,然后他们手挽着收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格兰……雨果直截了当地揭露了英法联军丑陋的嘴脸与无耻的行径。

圆明园见证了大清帝国的繁荣与衰败。他奇特的建筑与想法是世人所无法想象的,虽然现在也在重修圆明园,但是永远也无法弥补我们历史上的缺憾!圆明园的毁灭已经成了一段不可改变的历史,我们无法改变历史,但是我们却可以创造未来。在未来,这个崭新的世界里,我们可以建造更加辉煌、更加令人瞩目、更加欣欣向荣的新中国。为了不让历史再次重演,为了中国的繁荣昌盛,我们当代大学生一定要谨记“保卫祖国,振兴中华”的誓言,努力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做出一份力量!

这是百余年前中国人的耻辱,这是我们不能忘记的历史。

在《哭泣的圆明园》一文后,我的心更是深受触动。

读完这满怀悲凉和愤怒的文章,我也被震撼了。

当年烧掉圆明园的冲天大火,难道也烧掉了中国人的耻辱感,烧掉了中国人对历史的记忆?圆明园的毁灭,本应是中华民族不可忘记的悲剧,腐败的政府,挨打受欺负的国家,今天的人们却忘记了,“忘却意味着背叛”,是什么让他们丧失了血性?是什么让他们忽略了历史?是什么让他们失掉了中国人的尊严?在这埋藏着奇耻大辱的残垣断壁前面,竟然还能乐呵呵照相,亲密接吻,高声歌唱流行歌曲?尤其是那系着国旗一角的学生们,仿佛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祖国曾经遭受怎样的侮辱和欺凌,忘记了一个世纪前那场中国人的噩梦!历史书不是写过吗?老师不是讲过吗?我和作者一样愤慨不已。

人人都厌恶战争,喜爱和平,希特勒、布什这样的战争爱好者只是少数,不过他们可不敢亲自上战场打仗,一有战事,都是躲到最安全的地方,战争的真正受害者总是那些无辜的百姓。

其实,国家之间如果有矛盾,完全可以用和平的方式去解决,只有不讲道理的人、没有道理的人才会动不动就使用暴力。我们现在的世界就面临着这个问题。美国为了获取石油向阿富汗、伊拉克发动战争,这些国家虽然弱小,却也是毅然反抗,但哪里是美国的对手,于是本拉登袭击美国大楼,恐怖分子日益增多……世界局势越来越乱,美国人越来越担惊受怕。

中国曾经强盛一时,也曾经挨打受欺,这些历史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牢记。因为这样才能让我们懂得国家要强大的道理。但是强大的国家一定不能欺负弱小,不能用武力去掠夺他人的东西。

《哭泣的圆明园》这篇文章让我感触深刻。我们要让中国再次兴盛,让世界充满正义、和平,让圆明园毁灭这样的悲剧永远不再发生。

火烧圆明园的读后感篇五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海淀区东部,它建于1720xx年,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下面本站网要分享给你的是火烧圆明园读后感700字,希望你能喜欢。

小时侯,爸爸常对我说:“一百多年前,有一座旷世园林,圆明园》”现在,我有幸在语文书中进入了这座皇家园林。

读完这篇文章,感受就是两个字:愤怒。我之所以要愤怒,是因为那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英法联军的猖狂。我愤怒的是清朝皇帝的无能,只在鸦片的迷雾中寻求安慰;我愤怒的是清朝皇帝的愚笨,不以科学为先驱,改善自己那落后的武器;我愤怒的是清朝皇帝的昏庸,外面的战士在浴血奋战,自己却依然过着迷滥的生活,没有觉醒,不把洋枪大炮搬出来。我还愤怒的是英法联军的猖狂,在圆明园内任意抢劫,随意破坏;我还愤怒的是英法联军的心,他们难道一点也不知道着些被破坏的是多么珍贵的历史文物吗?我有太多太多的愤怒还没有抒发出来。英法联军他们这群连猪狗都不如的混蛋,他们烧掉的是什么?仅仅是一座圆明园吗?他们烧掉的是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他们烧掉的是两代人辛勤劳动的汗水!而这些在三天三夜之间就没有了,没有了,全部没有了!

一座有100多组景观,近1000座宫殿的皇家园林在大火的焚烧下化成了灰烬。为什么?因为一个真理:落后就要挨打。英法联军装备着先进的来复枪和连发枪,而清军的武器依然是弓箭和腰刀,他们手中的抬枪和鸟枪太原始了,连招架之力都没有。可以说这是两个世纪前横扫欧洲的骑兵们最后的挽歌。

想想现在,我们国家虽然是个强国,但仍有许多国家正虎视眈眈地看着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如果我们贪生怕死,不团结,那么中国迟早要灭亡的。要想不败,就得让科技走在世界的最前端。中国人还要视死如归,要团结。

圆明园虽然毁灭了,但爱国之心永远不会毁灭。如果每个人都能为祖国作出贡献,那中国才会变成真正的强国。

学习了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我十分愤慨英法联军的掠夺行为,也十分惋惜圆明园的毁灭,更加愤怒的是清朝当年的腐败!

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艺术馆、博物馆由长春园、万春园、圆明园组成,所以又叫:圆明三园。他吸收了世界各大名胜的精华,用了三代人的世界才建成的宏伟建筑。但是,被英国法国两个强盗一把强烈有空。

圆明园这建筑艺术的精华、园林艺术的瑰宝用大火烧为了灰烬,被英法联军烬,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雨果自己就是法国人,还在文章中怒斥英法联军,把英国和法国比作两个强盗,一个既然会把自己的国家比喻成强盗国家,这就因为英法联军做坏事做过头了。圆明园是万园之园,却被侵略者的魔爪粉碎,一座举世闻名的世纪文库,一座历任惊叹的宏伟建筑,一座美丽无比的智慧结晶,就被一把连烧了三天三夜的大火变成了宇宙的尘埃……这也充分说明了清朝的腐败、无能,当时中国人的无能、腐败才造成了这一国耻。不知道利用第一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间的三十年努力发展,而还是这样无所事事,导致这一系列的事件的发生,落后就要挨打的!这是中国的国耻、国耻、国耻!

圆明园流失海外的许多多文物,大多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劫掠,中国对他们拥有不可质疑的所有权。这些文物理应归还中国,回到它的原生地,回到母亲的怀抱。但是,他们一直要求中国用“购买”的方式买回被敌人掠走的中国珍贵文物。

英法联军是可恶的,当年的清朝是腐败的!我们要记住这个伤痛,记住这个国耻,才可以发展更美好的明天。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海淀区东部,它建于1720xx年,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有园林、湖泊、山峦数百处。面积达16万平方米。是清王朝祖祖代代150余年创建和经营的的一座皇家园林。与颐和园不相上下。

清王朝倾尽全国物资,集无数能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各种植物,集中西方特点,建成大型建筑145处,有无数的奇珍异宝。在这些建筑中除具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世界人民誉为“万园之园”。

然而,在1860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860年,英法联军进逼北京。皇帝逃往承德。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攻入北京,闯入圆明园。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抢不走的东西就砸碎。为了掩人耳目,他们有放火焚烧。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往日辉煌的宫殿,参天的大树,都化为了灰烬。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掠夺情况: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每个军人进入圆明园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为了拿金子,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宝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你太大而不能运走,竟被打碎。法国作家雨果愤怒的谴责英法联军的暴行,他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他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有一个胜利者把一个个口袋塞得满满的,至于另一个,也如法炮制,装满了好几口箱子。然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一段经历。在将来交付审判时,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

圆明园的毁灭是我国屈辱历史的一段见证上,它的残垣断壁,仿佛在对人们诉说他辉煌的过去,又好像在向人们诉说洋人的残暴行径。它的毁灭在我国文化史上,在世界文化史上,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英法联军为什么来侵略我们呢?原因就是我们太落后了,要是当时我们强大,他们能敢吗?所以落后就得挨打。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效劳,不让祖国再受蹂躏,让祖国永远列强国之首!

让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前几天,我怀着无比愤怒与惋惜的心情学完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它主要讲的是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北角,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的皇家园林,它不仅浓缩了各地风景名胜,还收藏着珍贵的历史文物。但是,在1860年10月6日,圆明园被可恶的侵略者——英法联军洗劫一空后放火焚烧了三天三夜,如今的圆明园,只剩下几根残柱了。

我学完这篇课文后,感到无比的愤怒与无限的惋惜。让我感到愤怒的是:英法联军太霸道、太贪婪了。“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和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这是我们中国的土地,凭什么让外国人在这里为所欲为,横行霸道,那还不是因为当时中国弱小,无反击之力吗?而让我感到惋惜的是:圆明园中,收藏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圆明园是我国伟大的工程之一,是我国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可是我国这一园林艺术之瑰宝,建筑艺术之精华,就这样被英法联军焚烧成了一片灰烬。他们烧毁的不只是圆明园,而是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和璀璨文明。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清政府台软弱了,弱得简直不堪一击。

圆明园从“金碧辉煌”到“残垣断壁”,从“昔日的辉煌”到“今日的毁灭”,这一切不但是侵略者的罪恶,更是我们莫大的耻辱!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1931年9月至1938年10月,日军当时不断侵占我国土地,日军所至之处,血流成河,难道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起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国富民强,祖国从背负着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东亚病夫”,到现在巍然挺立在世界东方,乌云的散去预示祖国将迎接一个美好的未来。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环境理,但我们不能忘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局面。我们青年人要把这个耻辱刻在心上,烙在脑里,以此为发奋图强的动力,才能迈着沉着而坚定的步伐,走向祖国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