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必修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通用8篇)

时间:2023-10-13 23:53:22 作者:文轩 文秘知识 最新高中必修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通用8篇)

学期即将结束,是时候对这一学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了。请大家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军训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

高中必修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篇一

1.辗转相除法是用于求公约数的一种方法,这种算法由欧几里得在公元前年左右首先提出,因而又叫欧几里得算法.

2.所谓辗转相法,就是对于给定的两个数,用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数.若余数不为零,则将较小的数和余数构成新的一对数,继续上面的除法,直到大数被小数除尽,则这时的除数就是原来两个数的公约数.

3.更相减损术是一种求两数公约数的方法.其基本过程是:对于给定的两数,用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接着把所得的差与较小的数比较,并以大数减小数,继续这个操作,直到所得的数相等为止,则这个数就是所求的公约数.

4.秦九韶算法是一种用于计算一元二次多项式的值的方法。

5.常用的排序方法是直接插入排序和冒泡排序。

6.进位制是人们为了计数和运算方便而约定的记数系统.“满进一”,就是k进制,进制的基数是k.

7.将进制的数化为十进制数的方法是:先将进制数写成用各位上的数字与k的幂的乘积之和的形式,再按照十进制数的运算规则计算出结果。

8.将十进制数化为进制数的方法是:除k取余法.即用k连续去除该十进制数或所得的商,直到商为零为止,然后把每次所得的余数倒着排成一个数就是相应的进制数。

高中必修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篇二

复数知识点网络图

2.复数中的难点

(1)复数的向量表示法的运算。对于复数的向量表示有些学生掌握得不好,对向量的运算的几何意义的灵活掌握有一定的困难。对此应认真体会复数向量运算的几何意义,对其灵活地加以证明。

(2)复数三角形式的乘方和开方。有部分学生对运算法则知道,但对其灵活地运用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开方运算,应对此认真地加以训练。

(3)复数的辐角主值的求法。

(4)利用复数的几何意义灵活地解决问题。复数可以用向量表示,同时复数的模和辐角都具有几何意义,对他们的理解和应用有一定难度,应认真加以体会。

3.复数中的重点

(1)理解好复数的概念,弄清实数、虚数、纯虚数的不同点。

(2)熟练掌握复数三种表示法,以及它们间的互化,并能准确地求出复数的模和辐角。复数有代数,向量和三角三种表示法。特别是代数形式和三角形式的互化,以及求复数的模和辐角在解决具体问题时经常用到,是一个重点内容。

(3)复数的三种表示法的各种运算,在运算中重视共轭复数以及模的有关性质。复数的运算是复数中的主要内容,掌握复数各种形式的运算,特别是复数运算的几何意义更是重点内容。

(4)复数集中一元二次方程和二项方程的解法。

高中必修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篇三

(2)导数的四则运算

(3)复合函数的导数

设在点x处可导,y=在点处可导,则复合函数在点x处可导,且即

1、数列的极限:

粗略地说,就是当数列的项n无限增大时,数列的项无限趋向于a,这就是数列极限的描述性定义。记作:=a。如:

2、函数的极限:

1、在处的导数。

2、在的导数。

3、函数在点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

函数在点处的导数是曲线在处的切线的斜率,

即k=,相应的切线方程是

注:函数的导函数在时的函数值,就是在处的导数。

例、若=2,则=()a—1b—2c1d

(一)曲线的切线

函数y=f(x)在点处的导数,就是曲线y=(x)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由此,可以利用导数求曲线的切线方程。具体求法分两步:

(1)求出函数y=f(x)在点处的导数,即曲线y=f(x)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k=

(2)在已知切点坐标和切线斜率的条件下,求得切线方程为x。

高中必修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篇四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

1.2 基本算法语句

1.3 算法案例

阅读与思考 割圆术

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二章 统计

2.1 随机抽样

阅读与思考 一个著名的案例

阅读与思考广告中数据的可靠性

阅读与思考 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

2.2 用样本估计总体

阅读与思考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

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阅读与思考 相关关系的强与弱

实习作业

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三章 概率

3.1 随机事件的概率

阅读与思考 天气变化的认识过程

3.2 古典概型

3.3 几何概型

阅读与思考 概率与密码

小结

复习参考题

后记

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点

程序框图

程序框图的概念:

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的图形;

程序框图的构成:

一个程序框图包括以下几部分:实现不同算法功能的相对应的程序框;带箭头的流程线;程序框内必要的说明文字。

设计程序框图的步骤:

第一步,用自然语言表述算法步骤;

第三步,将所有步骤的程序框图用流程线连接起来,并加上终端框,得到表示整个算法的程序框图。

画程序框图的规则:

(1)使用标准的框图符号;

(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

(4)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

几种重要的结构:

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语句

输入语句:

在该程序中的第1行中的input语句就是输入语句。这个语句的一般格式是:

其中,“提示内容”一般是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如每次运行上述程序时,依次输入-5,-4,-3,-2,-1,0,1,2,3,4,5,计算机每次都把新输入的值赋给变量“x”,并按“x”新获得的值执行下面的语句。

输出语句:

在该程序中,第3行和第4行中的print语句是输出语句。它的一般格式是:

同输入语句一样,表达式前也可以有“提示内容”。

赋值语句:

用来表明赋给某一个变量一个具体的确定值的语句。

除了输入语句,在该程序中第2行的赋值语句也可以给变量提供初值。它的一般格式是:

赋值语句中的“=”叫做赋值号。

算法语句的作用:

输入语句的作用:输入信息。

输出语句的作用:输出信息。

赋值语句的作用:先计算出赋值号右边表达式的值,然后把这个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使该变量的值等于表达式的值。

高中必修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篇五

其实,不仅仅是数学考试,在参任何一门考试之前,你都要弄清楚或明确几个问题:考试一共有多长时间,总分多少,选择、填空和其他主观题各占多少分。这样,你才能够在考试中合理分配考试时间,一定要避免在不值得的地方浪费大量的时间,影响了其他题的解答。

拿安徽省的数学高考题为例,安徽省数学高考满分为150分,时间是2小时,其中选择题是12道,每题5分,共60分;填空题4道,每题是4分,共16分,解答题一共74分。所以在了解这些内容后,你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解题时间。

一般来说,选择题填空题最迟不宜超过40分钟,按照我们新东方培养的标准是让学生在30分钟之内高效的完成选择填空题。你必须留下一个多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来处理后面的大题,因为大题意味着你不仅要想,还要写。

二、确保正确率,学会取舍,敢于放弃

考试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取舍,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会做的题目一定能够拿分,部分会做或不太会做的题目尽量多拿分,一定不可能做出的题目,尽量少投入时间甚至压根就不去想。

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如果感觉前面的选择填空题做的很顺利,时间很充裕,在前面几道大题稳步完成的情况下,可以冲击下最后的压轴题,向高分冲击。

对于程度一般的学生,首先要保证的是前面的填空选择题大部分分值一定能够稳拿,甚至是拿满。对于大题的前几题,也尽量多花点时间,一定不要在会做的题目上无谓失分,对于大题的后两题,能做几问就做几问,即使后面的几问不去做,也一定要保证前面的分数,因为最后两题题目的性价比远远不如前面的题目实惠。

对于程度较差的学生,首先,填空选择能会做的就一定要做对,对于大题,能写几问就写几问,而最后两道压轴题如果读完之后觉得过难的话,我建议大胆放弃,不要觉得心疼,因为你即使花了很长时间去做去想也不见得能多拿几分,如果把这些时间用在选择填空题中,可能会收益更大。

这个方面,大家也不必盲目模仿别人的做法,还是那句话,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斟酌。

许多没有考试技巧的学生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所有的题目都想做,但所有的题目都完成的匆匆忙忙、漏洞百出,本来会做的题由于匆忙或掉以轻心而失分,而后面的一些大题即使在卷子上写了很“多”,却发现只能得到1分2分。这样的同学就是在考试的方法上很失败,我们应该吸取这样的教训。

三、快速准确,不择手段

考试中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其中选择填空题跟解答题的本质区别是它们是不需要写出解答步骤的,其实命题人已经暗示了我们,选择填空题只要你把答案做出来,无论你用什么方法都是允许的。许多不会考试的人常犯的错误和大忌,就是把每一道题都当作解答题按部就班的去解答,这样,即使你能把题目做对,但是浪费了大量不必要的时间。

其实,许多选择填空题仔细观察题目中的数字和选项,就可以排除一些选项,完全可以降低难度甚至直接选出正确答案,许多填空题往往有许多灵活的技巧,但由于这些技巧在解答题当中往往不适宜写在卷面中,所以经常被我们所忽视掉了。

比如,做选择填空题常用的巧妙方法有:排除法、数形结合、画图观察、代入验证等等方法。这些技巧和方法也是我们在平常的题目讲解中要为学生灌输和渗透的内容,我们在教学中也会逐步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

选择填空题大家一定要重视,不仅仅是因为分值,还因为它会直接影响考生考试的心情,往往会成为一场考试成败的关键。

高中必修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篇六

方法1、在解题的过程中,是一个思维的过程。一些基本的、常见的问题,前人已经总结出了一些基本的解题思路和常用的解题程序,只要顺着这些解题的思路,就可以很容易的找到习题的答案。

方法2、做一道题目时,最重要的就是审题。审题的第一步就是读题。读题时要慢,一边读、一边思考,要特别注意每一句话的内在含义,并从中找出隐含条件。很多人并没有养成这种习惯,结果常常会在做题的时候漏掉一些信息,所以在解题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审题。

方法3、在做了一定数量的习题后,就会对所涉及到的知识、解题方法有比较清晰的了解。这个时候就需要将这些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以后的解题思路更加清晰,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样做数学题的速度就会大大提升了。

方法4、做题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所以不能为了解题而解题。解题时,脑海中的概念越清晰、对公式、定理越熟悉,解题的速度就越快。所以在解题时,应该先回归课本,熟悉基本内容,理解其正确的含义,接着再做后面的练习。

方法5、有些题目,尤其是几何体,一定要学会画图。画图是一个把抽象思维变成形象思维的过程,会大大降低解题的难度。很多题目,只要分析图画出来之后,其中的关系就会变得一目了然。所以学会画图,对于提高解题速度非常重要。

方法6、人对事物的认知总是会有一个从易到难的过程,简单的问题做多了,概念清晰了,对解题的步骤熟悉了,解题时就会形成跳跃思维,解题的速度也会大大的提高。所以在学习时,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去解那些看似简单,却比较重要的习题,来不断提高解题速度和解题能力。随着速度和能力的提高,在逐渐的去增加难度,就会事半功倍了。

方法7、习惯很重要,很多同学做题速度慢就是平时做作业的时候习惯了拖延时间,从而导致了不好的解题习惯。所以想要提高做题速度,就要先改变拖沓的习惯。比较有效的方法是限时答题,在平常做作业的时候,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间,先不管正确率,首先要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数学作业,然后在去改正错误。时间长了之后,自然会改正拖延时间的坏毛病。

高中必修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篇七

1、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叫做指数函数(exponential),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注意: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取值范围,底数不能是负数、零和1.

2、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函数的应用】

1、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把使成立的实数叫做函数的零点。

2、函数零点的意义:函数的零点就是方程实数根,亦即函数的图象与轴交点的横坐标。即:

方程有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交点函数有零点。

3、函数零点的求法:

求函数的零点:

1(代数法)求方程的实数根;

2(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4、二次函数的零点:

二次函数。

1)△0,方程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两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

2)△=0,方程有两相等实根(二重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一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

3)△0,方程无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无交点,二次函数无零点。

高中必修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篇八

1、函数的奇偶性的定义:对于函数f(x),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或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奇函数(或偶函数)。

正确理解奇函数和偶函数的定义,要注意两点:(1)定义域在数轴上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f(x)为奇函数或偶函数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f(x)=-f(x)或f(-x)=f(x)是定义域上的恒等式。(奇偶性是函数定义域上的整体性质)。

2、奇偶函数的定义是判断函数奇偶性的主要依据。为了便于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有时需要将函数化简或应用定义的等价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