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教育月工作总结 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总结(通用9篇)

时间:2023-09-30 01:32:14 作者:LZ文人 活动 民族团结教育月工作总结 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总结(通用9篇)

对某一单位、某一部门工作进行全面性总结,既反映工作的概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缺点,也要写经验教训和今后如何改进的意见等。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总结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民族团结教育月工作总结篇一

今年5月,是自治区第32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我连根据团文件精神,结合连队实际,连队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出板报、慰问少数民族贫困职工等方式营造了连队良好的民族团结氛围。

一、加强指导思想的宣传

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届二中、三中全会和“12〃19”中央政治局会会议精神;贯彻落实考察新疆及兵团时的讲话精神;巩固深化“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成果,以“民族团结,从我做起”为主题,结合正在开展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自治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着力在密切民族关系、党群干群关系和最大限度争取民心、凝聚人心上取得新进展,着力在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和推进各民族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欣赏上取得新成效,教育干部群众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努力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奠定共同推进新疆科学发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坚实思想基础。

二、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

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好今年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连党支部十分重视此项工作,精心安排布置民族团结教育月工作,结合连队实际制定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的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活动。认真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使教育月活动早计划、早安排、早部署,扎扎实实,富有成效。教育月召开了动员会、出一次板报、拉一条横幅、慰问少数民族贫困职工等,学习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学习自治区和兵团党委关于维护稳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全连上下形成了人人重视民族团结,人人争当民族团结模范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了良好民族团结氛围

在民族团结教育月期间,连队精心挑选内容,出了一期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板报,重点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五观”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发放民族团结教育知识宣传单,介绍新疆各族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强化了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四个认同”意识,增强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民族团结教育月工作总结篇二

我校地处尼勒克县最东部,学校始建于1974年。20xx年合并为一所汉、哈合校的一贯九年制学校。学校占地面积55亩,目前有17个教学班,在校生762名,小学557人,初中2xx人。寄宿生241人。教职工70人,少数民族教师38人,大专以上学历30人,党员32人,少数民族党员15人。双语幼儿园221人,共设5个班。学校是一个由汉、哈、回、维、蒙等多民族师生共同组成的民族团结大家庭。

近年来,我校荣获了获自治区教育科技系统“模范职工之家”、“收费达标校”、“六个好学校党支部”、“先进党组织”、“绿色学校”、尼勒克县民族团结“先进集体”、教育工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我校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始终把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切实提高师生民族团结意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以管理为抓手,落实工作职责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政治性、政策性强。学校不断加强管理,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完善运行机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和规范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学期对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加强全面协调,促进落实。二是健全工作制度。制定并完善了《教职工政治学习制度》、《学校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的责任追究制度》等相关制度,形成了责任明确化、工作具体化、校长亲自抓、分管副校长具体抓的良好工作格局,有效促进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三是认真组织实施。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列入学校计划,同时专门出台了《种蜂场九年制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实施办法与途径,对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进行统一安排。

二、以宣传为手段,营造浓厚氛围

为使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学校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宣传工具,大力宣传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一是在“看”上下功夫。学校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学校还制作了“民族团结教育”主题展板,每学期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题的板报是班级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二是在“听”上下功夫。学校利用校园广播站每周一次大力宣传各民族知识,宣传各族人民在民族团结工作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及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民族团结教育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广大学生在了解民族知识中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提高民族团结意识。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班队会等形式大力宣传,以营造浓厚的氛围,形成了强有力的宣传声势,使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深入全校师生心中。三是在“宣传月”上下功夫。学校以每年的五月“民族团结教育月”为契机,把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结合起来,通过举办演讲比赛、民族团结手拉手活动、主题班会,利用黑板报、广播站等宣传媒体,大造声势,使宣传教育活动有声有色。

三、以培训为平台,提升教师素质

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师资培训工作是关键。一方面积极开展理论学习。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一系列民族教育相关文件精神,使广大教职工进一步统一思想,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民族政策,增强全体教职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业务培训。为了提高教师民族团结教学业务水平,今年,学校专门聘请了县民族宗教局专家,对全体教师进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专题讲座。各教研组结合《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及新课标的要求,定期组织各科任教师进行业务学习,进一步细化各学科、各年级的民族团结教育的渗透点、结合点,适时融入、补充和延伸,把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民族团结教育月工作总结篇三

1、厚重的历史:松桃民族中学是我县第一民族中学,是铜仁市第三所省级二类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始建于1934年,8月迁校至新区希望城。学校占地500亩,投资5个亿,是一所有底蕴而具备大学雏形的老牌新校。建校80年来,为党和国家培养了4万余名优秀毕业生,时任国务委员戴秉国,中纪委中组部国有企业巡视组组长(正部级)滕久明等均是优秀毕业生代表。

2、学生、教师情况:学校现有教学班86个,在校生4606人,337名教职工,中共党员76人,有特级教师2名,高级教师98名,中级教师87名;全国优秀教师2名,省级骨干教师5名,省级优秀教师8名;市首批中小学名校长、梵净山名师1名;市骨干教师、首批“乌江园丁”18名,市优秀教师6名;县骨干教师28名,县优秀教育工作者5名,县优秀班主任6名,县“松江名师”3名。

3、教师、学生培养:每年县教育局通过招考、招聘等形式引进全国各地优秀大学生,派遣参加省市县各级各类培训等方式帮扶新教师快速成长的同时,学校也致力于培养最优秀学生,实施“学生培养计划”、“贤英计划”,建立对学生学习、生活、升学全方位关心和指导制度。

4、高考情况:2013届毕业生是全省实施新课改的第一届毕业生,高考一本录取159人,二本以上录取698人;20高考稳中求升,一本录取171人,二本以上录取779人。近年来,每年均有六至八百人被省内外大学录取。

5、取得的荣誉:得到市级以上表彰和荣誉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学课堂管理先进学校等20多项。

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创造性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建立各族贫困学生的救助计划,并以资料、图片及音像等方式进行记录并归档,学生基本信息档案资料齐全,底数清、情况明。

(二)细化工作职责。

一是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和谐氛围。

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学校“亮丽工程”结合起来,开辟了民族文化艺术长廊,将部分雕塑、走廊文化、教寝文化、餐厅文化等合理布局,并整修成带有民族特色的育人环境;修建了苗族文化陈列室,校情校史陈列室;设计并制作了象征团结、和谐、壮美的八面鼓,改造了充满激情、喜悦、友爱的“八人秋”等。

二是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与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促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深入人心。

通过国旗下讲话、党团活动、教职工会议、班会等教育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搞好“三个离不开”思想教育、爱国主义和反分裂教育等。利用学校民族文化节、民族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感恩节、科技节等,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氛围。利用文化长廊、黑板报、校园网、电视台、广播站、校刊、简报等载体,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展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效果。

三是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与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工作有机结合,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全面开展。

学校将“民族理论与政策”纳入教学计划,排入课程表,将民族文化研究列入综合实践课题研究,每班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探究本县已经列入和未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课题,开展民族文化搜救和实践活动,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真正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四是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与落实党的民族教育政策有机结合,切实为少数民族师生办好事、办实事。

学校设立民族班2个,通过省、市民委,县民宗局专款资助,为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搭建更好地学习的平台。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大连开发区第八高级中学等知名学校建立了友好学校;开展了“大手拉小手”活动,成为了华东理工大学优质生源基地;与诸如北京罗麦科技有限公司联络举办启明班、韩国衣恋阳光集团举办阳光班、县委政府举办民政班、著名校友滕久明联络江苏中远助学帮老基金会举办圆梦班等,促进了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跨越式发展。同时,学校通过帮扶长坪乡罗牛村、冷水乡山阳村、沙坝河乡中学等挂牌扶贫帮教工作,推动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五是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与学校社团活动有机结合,搭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教育展示平台。

学校紧扣“理想信念引领方向,校规校纪规范行为,情感体验陶冶人性,人文关怀滋润心灵”的德育四部曲和“自主松中、智慧松中、特色松中、活力松中”文化四重奏开展社团活动,组建有民族文化研究社、绿洲文学社、书画社,开办有民族班、刺绣班、舞蹈班,成立有花鼓队、秋千队、芦笙队、滚龙队、篮球队、足球队等多支社团队伍。通过社团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满足了民族学生的特殊文化需求,为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张扬提供平等的学习和锻炼机会,为每位学生都具备一技之长、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搭建了平台,并将这种优秀的文化渗透到所有学科的教学中,促进学生其他文化课的学习,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

在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和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中,松桃民族中学“八人秋”队24名少数民族同学勇夺大奖,学生吴月明在第九届全国民运会独竹漂女子60米和100米直道竞速荣获双料冠军。金秋十月,学校“八面鼓“表演项目在县民宗局的指导下,一举夺得贵州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一等奖。

三、下一步民族创建工作打算

一是结合“民族团结月”活动,积极开展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团队活动、公益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知荣辱、讲团结、树新风、促进步”的校园氛围。

二是在新迁学校区校园内布局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雕塑、文化墙、宣传标语,校园电视台、广播站每周有主题宣传内容,图书馆、阅览室有供师生借阅的民族团结进步图书、报刊杂志。

三是认真贯彻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并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内容融入其中,切实加强和改进师生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和道德讲堂,不断提升师生的道德素质,尊重民俗,尊师爱校,遵纪守法。

四是落实高中教师遴选优化组合工作及招聘制、聘任制、绩效工资制和岗位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教师聘任择优录用,并向优秀少数民族毕业生倾斜,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维护各族师生的合法权益,创设民主、民族、平等、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环境。

五是致力于建设无安全隐患、无民族冲突,健康、文明、安全、团结的周边教学环境,并建立学校与社区的合作机制,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各类文体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传播先进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六是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妥善调处影响民族团结的各类矛盾纠纷,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和发展。

民族团结教育月工作总结篇四

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好今年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此项工作,及时成立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任组长,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宗教、民政、计生部门为成员,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工作责任制度,形成了责任明确化、工作具体化、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良好格局,使教育月活动早计划,早安排、早部署。

大力开展“学英雄,见行动”活动,形成了人人重视民族团结,人人争当民族团结模范的良好氛围。以这次教育活动为契机,利用板报、举行知识竞赛、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和方法,使民族团结教育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生活,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进一步激发了*镇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宪法》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学习纲要》的热情。宣传月期间,共发放宣传单180份、出板报7块、悬挂横幅12条、举办《宪法》知识讲座5期,受教育群众达80**人次,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我们以社区居委会为依托,转变定向宣传方式的格局,走区串户,详细了解民族贫困户的情况。

二是城镇各小学广泛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报告会、座谈会、以及互学语言、互通思想等交流活动,进一步体现了“三个离不开”思想。三是利用“百日文化广场”文艺晚会活动为载体,教于乐,把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推向了高潮。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营造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良好氛围,扩大民族团结教育月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在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期间,我镇把民族团结教育月的集中教育同经常性教育结合起来,在全镇领导干部中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宪法》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学习纲要》的热潮,进一步提高各族人民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干部群众牢固树立起“三个离不开”思想。同时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贯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深入开展“四认同”宣传教育以及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扶贫帮困等结合起来。

通过总结和回顾,今年我镇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做到了“三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能坚持把民族团结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认真安排,精心组织。二是学习宣传到位,通过唱响“ 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民族团结好”的主旋律,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是活动落实到位,通过结合教育月以活动为载体,使群众性参与面不断扩大,各项活动丰富多彩。今后,我们将一如继往地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长期进行下去,不断为我镇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民族团结教育月工作总结篇五

xx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按照区、街道的统一安排,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及帮扶活动,推动了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落实和社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营造了全社会重视和参与民族工作的浓厚氛围。现将活动开展情况小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好今年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社区两委十分重视此项工作,及早谋划,精心组织,扎实安排。根据区统战部、区民族宗教和外事侨务局《20xx年xx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社区工作实际,成立了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并及时召开会议,对社区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工作做了安排部署;同时,积极协调社区各部门加强领导,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使宣传月活动开展的扎扎实实,富有成效。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宣传月期间,社区通过召开座谈会、举办培训班、悬挂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及社区少数民族的发展变化,大力营造了宣传月的舆论氛围。一是,大造舆论声势。开办了民族政策法律法规、民族知识学习班,共组织张贴宣传标语12条,悬挂横幅3幅,散发学习资料300份;二是采取举办培训班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组织党员和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学习了党的民族政策,畅谈了新形势下民族工作、民族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新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宣传月期间共召开座谈会3场次,参加人数达60人次。

三、开展活动,注重实效

今年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以点带面、全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以“三个结合”为重点,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宣传月活动取得了实效。一是按照区、街道统一安排部署,切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采取集中宣讲,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和“广场健身舞”等形式、以及丰富、突出主题的文体活动,为广大群众搭建了一个感受生活、表现自我,我唱我乐、我想我做的平台。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推向了高潮,进一步营造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的良好氛围,扩大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二是抓好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三是与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工作结合起来。社区紧密结合当前维护稳定工作的实际,严格按照区、街道的统一部署,全力维护民族宗教领域的团结稳定。以宣传月活动为契机,抽调专人,深入社区宗教活动场所,在社区综治、维稳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下,采取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认真排查民族宗教存在的各类不稳定因素及矛盾纠纷并化解调处,为群众排忧解难。在本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先后走访少数民族及民族宗教界人士10人次,召开各类座谈会3场次,参加人数达60人次,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2起,成功调处2起。通过矛盾纠纷的排查,有力地维护了社区民族宗的和谐稳定。

四、总结经验推动工作

今年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做到了“四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社区两委坚持把民族团结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认真安排,精心组织,全面提高社区两委成员的民族政策水平,增强各族群众的民族团结意识,促进社会的团结进步。二是学习宣传到位。在社区干部群众中突出构建和谐社会这个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民族工作主题,突出基层,服务百姓,做到了个个参与、人人皆知。三是活动落实到位。根据宣传月活动的主题,以活动为载体,采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群众广泛参与,使宣传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四是活动上下联动,相互配合到位。宣传月活动既是民族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又与社会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社区各部门步调一致,形成上下贯通、部门联动的立体宣传网络,达到了最佳的宣传效果。

通过活动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工作开展的不平衡。二是活动形式还有待进一步创新。三是协调落实的力度上有待进一步加强。

今后,我们将一如继往地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工作长期进行下去,以宣传月工作促全年工作,不断为社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民族团结教育月工作总结篇六

围绕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开展“肩并肩•爱国情”团结共建活动,大力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民族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一是组织党员干部认真、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少数民族干部从思想认识上做起,从实际行动中做起,做维护和增强民族团结的模范。二是坚持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作为教育重点,采取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组织畜牧系统各民族未成年人开展野外活动,加深各族干部职工之间的感情,使青少年从小就树立起民族团结的思想。三是把民模创建与“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组织开展“四个高度认同”、“五观”、“六史”教育学习。通过学习教育,提高了全体干部职工对形势的了解和把握,对建设和发展的理解和认同。四是组织开展双语培训,民族同志和汉族同志结成“一帮一”“一带一”对子,互相学习对方语言文字,取得明显成效20xx年度民族团结工作总结20xx年度民族团结工作总结。五是组织开展向“我身边的典型”学习活动,用身边事和身边人,启迪和教育系统各族干部职工,切实发挥典型引路作用,达到增进互信、增进感情、增进团结的目的,号召干部职工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活动健康、有效地开展下去。

三、多措并举、狠抓落实,积极开展各项创建活动

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民模创建与畜牧业工作深入结合

1.将民模创建与实施畜牧业项目相结合。

我局把民模创建与实施游牧民定居项目相结合,不断转变民族聚集地区生产生活方式。20xx年,计划继续依托河南援疆项目、国家游牧民定居项目,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高效益、二十年不落后”的要求,xx市牧区的牧民定居点,实现定居150户、600人;同时,按照定居兴牧“五宜两结合”模式要求,开发达坂风景区,实现分散定居45户、180人。

2.将民模创建与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相结合

扎实推进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近期完成禁牧及草畜平衡标识牌安装;给牧民发放草补资金2579.6万元;全年建设2个禁牧管护站,3个草畜平衡管护站,加快转变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高草场资源利用率和牲畜个体产出率,推动牧区畜牧业快速发展,促进哈萨克族牧民持续大幅增收。

民族团结教育月工作总结篇七

最新民族团结总结

。我校在民族团结教育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成立领导小组,抓好指导,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党支部书记为副组长,政教主任、教导主任、团支部书记、级部主任为成员的“民族团结教育教育”领导小组,形成了校长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主要抓,政教主任、团支部书记、级部主任、班主任直接抓,全体老师共同抓的良好格局,保障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二、利用教材引导学生了解民族历史文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风俗习惯都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向世界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要让学生了解我国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让它们知道历史文化的夺目光彩唤醒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校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材,利用每月一次班会、一次团会,每周升旗仪式时间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主要做法是:

库中的一块耀眼的瑰宝,它吸引着世界各方人士对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的喜爱,

2、汉族学生以《民族常识》教材为主,通过教材的阅读,让学生从《民族常识》读本中了解了中华民族的构成,掌握了我国的国情,从小就在心灵中塑造我们各民族大统一的国家的意识和民族精神。

三、开展主题系列活动,提高民族团结意识。

了解民族,学习民族的历史文化,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学习中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提高民族团结意识。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拓展了天地,主要开展的活动有:

1、利用校园广播站,开展“少数民族人物故事”演讲活动。

2、以国庆节为契机,开展了“知我民族、爱我中华”手抄报比赛和黑板报比赛。

3、通过周一的国旗下讲话,宣传了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迹。 通过活动,激发了学生了解民族知识的兴趣,更增强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喜爱之情。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让我国各民族大团结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让尊重民族、团结民族意识在青少年的心底扎下根成为学校的艰巨任务,我校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不断总结工作经验,认真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让56个民族的灿烂文化在他们的心灵中播下“中华民族是一家”的种子。

民族团结教育月工作总结篇八

梁家潭学校创建于1954年,全名为梁家潭乡中心完全小学,位于泸溪县西北的梁家潭少数民族乡,苗族和土家族和汉族人民聚居在一起,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学生392人,少数民族学生占绝大多数,教师38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25人,。多年来、学校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深入开展各项民族工作,强化措施,推进民族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我校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化,年轻化的教师队伍,是一所家长放心、领导满意、社会赞誉的自治州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示范学校。

多年以来,学校在教育教学中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民族政策法规,进一步增强了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稳定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觉性。

一、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学校的创建工作

1、学校成立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建章立制,严格制定学校民族团结工作制度计划,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促进民族团结工作蓬勃发展。由校长杨明礼同志任组长,教导主任具体负责,辅导员、班主任老师为主要成员,并进一步完善工作责任制,形成了责任具体化、工作具体化,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良好局面。结合校情,围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落实工作任务,创新活动载体,有重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突出“三个离不开”教育: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做到三坚持三结合:坚持民族团结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坚持课堂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扎实有效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使师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在上级领导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学校努力争取下,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室,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室等功能室不断完善,田径场铺上了朔胶跑道,修建了浴室,大泠天也能洗上热水澡,学生寝室统一安置铁床,争取外援为学生统一配置床上用品,学生食堂功能完善,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体育运动和课外活动有声有色。加强控辍保生。决不让一个适龄儿童辍学,让每一个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上的去。

3、坚持育人为本,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校的各个环节,认真上好民族团结课,做到有课程计划,有专任教师,有教案,保证课时量,选派优秀教师把关,确保民族团结课的质量,让学生学有所得,从分体会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

二、切实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实践活动,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扎根于师生心中。

1、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把民族团结教育列入学校师资培训与继续教育培训中。举办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报告会,进行民族政策、理论辅导,普及民族知识,让广大师生充分认识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特征,深入认识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优越性。把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贯穿到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中,是民族团结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各个环节,更好的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帮助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热情,从而是学生懂得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和谐的大家庭,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2、结合我校实际,把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把《中华大家庭》、《民族常识》教材作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重要辅导资料,让学生从读本资料中认识各民族生活风俗、民族独特的文化。在注重发展课堂主渠道的同时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切实提高师生的民族意识,在学校开展各类活动时邀请家长参与,从而使学生与家长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有了共同交流的机会,这样给各民族间的老师,学生,家长以沟通交流的机会,把各民族间的友谊延伸到日常学习生活中使学生感受到,民族团结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有了团结稳定发展,我们才会拥有健康快乐,茁壮成长的环境,积极主动的与同学搞好团结,共同营造团结的校园氛围,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做贡献。

3、利用校园广播、展板、黑板报、手抄报、征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载体,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宣传力度。举办“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构建和谐校园”手抄报展评,开设民族团结教育橱窗专栏,定期出民族团结教育宣传黑板报,开展“知我民族、爱我中华”的民族团结知识竞赛、主题征文暨“民族团结教育”师生演讲比赛活动,在全体学生中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学生了解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学校的大队部是民族团结宣传的主阵地,校园内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播放少数民族歌曲、故事,渲染民族氛围,通过升旗仪式的师生专题演讲和主题班队会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利用校园墙报,校报宣传民族常识,从而是学生了解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懂得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歧视少数民族,各民族同学间和谐共处。

4、与德育阵地教育相结合,统一思想,德育先行,加快学校发展步伐。由于学校苗族、土家族学生较多,团结是基础,稳定是关键,让思想教育工作先行。教学中,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意教育、诚信教育、中华美德教育、法治纪律教育、公共道德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及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不能离开的观念。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5、发挥课堂教学、主题班会等渠道的教育作用,渗透民族团结教育。开展“讲述我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主题班队会,结合周边苗族、土家族聚居区的特点,开展“五会”活动(会认苗族、土家族服饰、会认苗族、土家族建筑,会认苗族、土家族文字,会跳苗族、土家族舞蹈,会唱苗族、土家族歌曲),利用升(降)旗仪式,做到四讲:讲祖国悠久的历史、讲祖国幅员的辽阔、讲祖国物产资源的丰富、讲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宣传各民族在历史变迁中的重要贡献,借助民族图片宣传、影片展览等途径,引导师生学习民族团结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来弘扬苗族、土家族的传统文化,把苗族、土家族的跳乡舞作为校园集体舞,校园墙报展示苗族、土家族的服饰,居住,饮食等图片,通过这些实践宣传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

6、抓住民族重大节日,特别是周边苗族、土家族的“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等民族节日,开展“共庆节日、共享民族团结和谐幸福”的民族节日庆祝活动,让各民族学生在共庆节日中享受民族团结和谐的快乐,增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友谊。组织开展“各族一家亲”活动,动员广大师生互帮互学、团结友爱,促进各民族师生和睦、和谐。

三、以“五个一”活动为着力点,大力开展“民族团结月”活动,深化活动效果。

读一本民族团结题材的好书:开放学校图书室,为学生推荐了《我的祖国》、《永远的丰碑》等民族团结的书籍,增长民族知识。唱一首民族团结歌曲:开展全校学唱民族歌、学跳民族舞活动,看一部民族团结电教片:发挥远程教育的作用,利用班班通播放民族团结电教片,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开一次民族团结教育座谈会,利用教师研修时间开展民族团结座谈会,学生开展“少数民族优秀人物事迹”故事会。写一篇民族团结文章,在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月,组织教师开展《我为民族团结做贡献》征文比赛,学生开展“祖国在我心中”的作文比赛。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师生的民族自豪感,使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有了坚实的落脚点,营造了“平等、团结、进取、和谐”的良好氛围。

总之,学校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和父老乡亲的亲切关怀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人民的要求还远远不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会更加努力,争取作出更大的成绩。

民族团结教育月工作总结篇九

今年五月是自治区第二十九个“民族团结教育月”。为了更好的开展好社区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社区结合推进“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现将工作小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为切实开展好今年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社区领导十分重视此项工作,召集社区工作者和下派干部集思广益,结合实际制定了活动计划,并按照计划的安排精心组织实施,周密安排部署。

二、因地制宜开展好活动

1.组织社区工作者和干部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知识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大家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

2.结合推进“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社区工作者和干部深入到各族居民家中进行入户登记,全面掌握各族居民家庭的基本情况。并做到在平时的服务工作中对前来办事的各族居民群众热情、周到、耐心服务,让居民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3.五一劳动节之际,社区书记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前往低保户家庭,送去米、面、油,表达爱意与关心。

4.5月6日,社区给某单位送上民族团结的横幅,增进民族间的友谊,并祝他们生意兴隆。

5.5月12日,社区某某来到社区进行“三个离不开”和“四个认同”讲座,进一步坚定各族居民坚决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决心和勇气。

6.5月20日,社区邀请辖区商户、党员、楼栋(单元)长、各族居民进行了一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主题会,大家畅所欲言,增进了各民族间的团结有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