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美散文 家乡的杏树散文(大全10篇)

时间:2023-10-14 06:51:44 作者:梦幻泡 口号大全 家乡美散文 家乡的杏树散文(大全10篇)

典礼的过程中充满了庄重的音乐、雄辩的演讲和富有仪式感的动作,从而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安排典礼流程时,我们要考虑到参与者的感受和心理需求,以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和体验。这位名人在记者招待会上发表了一场富有洞察力和激情的演讲,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家乡美散文篇一

我的家乡泰州,气候潮湿,土壤肥沃,是树木生长的理想场所。那些树木婀娜多姿、风情万种,其中,我对看似平凡的银杏树情有独钟。

银杏树虽然不像冬青树那样四季常青,也不像枫树那样层林尽染,但它的叶子十分可爱,如扇子,似裙摆,像贝壳。春天时,花针般的雨无因地由天上洒落下来,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如同赶集似的奔赴而来,银杏树也加苏醒了,带着杏叶宝宝们一同加入了这隽妙无比的春天;到了秋天,祖国大地有了一番新景像。秋风在田野里打滚儿,秋风在小路上奔跑,秋风抓一把桂子的香气,把夏天的脚印轻轻涂掉,秋风也吹黄了杏叶,吹熟了杏果。我坐在藤椅上,看着自家院子里的杏树,一阵秋风起,杏树的枝干在风中轻轻地摇曳着,杏叶随着秋风飘落下来。啊!下杏叶雨啦。就这样,我可以在如画的景色里消耗掉半小时的光阴。

杏树不光带给了我们一方壮丽的风景,它浑身上下都是宝呢!杏树的枝干是上等的木料,人们常用来做木质家具。杏叶可以当中药,其具有祛风利湿,明目的功效。杏果又称白果,它可以成为餐桌上脍炙人口的美食,如香飘十里的椒盐白果,清凉解渴的白果莲子汤,使人垂涎三尺的白果炒虾……个个都色香味俱全!

每当看到这一片片杏叶,一颗颗白果,一株株杏树,便想起它们给我们的好处,杏树是家乡的瑰宝。

家乡美散文篇二

平凡生活的伟大意义,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细节.--题记岁月大通河从祁连山的北麓潺潺流出,一路欢歌地奔涌向东,穿越了积雪的达坂山后急流直下,在宝库峡口转了一个大湾,河的两岸便有了村庄和人家.

作者:马志荣作者单位:刊名:雪莲英文刊名:xuelian年,卷(期):“”(2)分类号:关键词:

家乡美散文篇三

在我的家乡,有一种很普通的树,叫杏树。千百年来,它将根深深地扎在大西北的旱塬上。

阳春三月,在南国早已是红花绿柳,莺歌燕舞,蒙蒙的细雨里有诉不尽的情思和诗意,但在大西北的家乡,依旧是光秃秃的山梁,时常还会刮起夹杂着尘土的风。杏树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很低,瞧,那干枯的,灰黑色的枝头,一个个如小豆粒一般大小,含苞欲放的花骨朵白嫩嫩的,粉嘟嘟的,好似漂亮的姑娘第一次见到心上人时害羞的脸庞,有着别样的风采和景致。

“一年之计在于春”,清明过后不多时日,农人们纷纷吆喝着耕牛,奔走在弯曲绵延的乡间小路上,高低起伏的田地里,播种着来年的希望。这时,已经有杏花零星地开了,她们没有迎春花的缤纷,也没有桃花的芬芳,但她们却和休养了整整一个冬日的农人们一同出现在田野里,为天地间带来更多生机与活力。

家乡的春天确实来得有点缓,她像一位刚出嫁的新娘,迟迟不肯摘去遮在脸上的盖头儿。已是农历四月间,小草儿才刚刚探出了头,白杨树,杏树,榆树,柳树像懒床的孩子,揉着惺忪的眼睛,迷迷糊糊地打量着这个世界,一点儿都不情愿爬出冷飕飕的被窝。可孕育着旺盛生命力的杏花早已经等不及了,在山顶、山腰、山沟、房前屋后,一团团,一簇簇的绽放了,茂盛的杏花泛出迷人的色彩,白的似雪,粉的像霞,吸引了成千上万嗡嗡嘤嘤,辛勤劳作的蜜蜂儿;杏花儿热热闹闹的开着,蜜蜂儿热热闹闹的采着花蜜,农人们在田里热热闹闹的耕作着,春天蓬勃的生命力似乎就在这时节蓬发了。啊,好一幅“杏花蜜蜂农耕图”!

“沾衣欲湿杏花雨”,暮春时节,站在杏花盛开的树下,看到粉色的花瓣在风中纷纷飘零,心中不免掠过一丝失落。虽没有“感时花溅泪”的忧伤,却也有“长恨春归无觅处”的怅然,多想让这些小小的花儿再盛开一季,但也只能作罢。日出日落的轮回里,细数着生命的过往。今年花儿又开了,又谢了,我的光阴都去了哪里呀?!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中所透露出来的坦然和奋发总会在这时给我些许安慰,春去春又来,花谢花再开,时光的流转和更迭是如此的匆匆,我们却又在如此的匆匆里迎来送往,积淀幸福而又短暂的人生滋味。正当我们心里无限感慨时,抬头看看曾经灰黑色的枝头,嫩绿绿的小叶子正伴着落花,簇拥着芝麻粒一般大小的小杏子悄然生长。

仲夏时节,芝麻粒大小的小杏子已有蚕豆般大小了,微风吹拂,一颗颗青杏像顽皮的孩子抓着树枝荡秋千,煞是喜人。这时的杏子是墨绿色的,味道很酸,摘一颗用牙齿一咬,口水顷刻间就会流出来,牙齿也会“变软”。酸有酸的妙处,馋嘴的小孩子和怀孕的小媳妇都很爱吃,但是不能吃多,吃多了会伤肠胃,也会伤到牙齿。

家乡的八月,瓜果遍地,牛羊遍野。金灿灿的麦子熟了,沉甸甸的麦穗低头憨笑,散发出醉人的`麦香,田野里四处飘散着丰收的喜悦,农人们飞快的挥舞着手中的镰刀,虔诚的接受着大自然的馈赠。经历了一个春夏的生长,杏儿成熟了,她似乎也来赶赴这一场天地间的盛会,全都相争着变成金黄色了。这时,杏树就像一位慈祥的老妈妈,向她的孩子们捧出了最珍贵的礼物。金黄的杏儿挂满绿色的枝头,这点点的金黄装饰了满树浓浓的绿。站在树下慢慢晃动一下树干,熟透了的杏儿就会从枝头落下,软软的杏子用手轻轻一捏,褪出里面的核,放到嘴里,酸甜爽口,清香瞬间溢满了口腔。在地里劳作的人们累了,在树下捡来杏子,就着干粮吃,既解乏又解渴。

秋风吹来,秋草枯,变黄的叶子极不情愿的从树上落下,杏树的枝头又变成了灰黑色。此刻,杏树只能在期待中沉默了,期待着来年还人们一片如霞似雪,一份满树飘香。

杏树全身是宝,是农家的摇钱树。树叶是喂养牲畜的好饲料;杏儿香甜可口,富含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还可晒成杏干、制成杏脯,杏酱等,都是上好的水果和补品;杏仁是止咳化痰润肺的良药,还可用来榨油和制成多种食品,树干和树枝由于生长期限长,水分少,密度大,是优良的燃料,可以用来做饭和取暖,还可以烧制成无烟木炭,是老式火锅必不可少的燃料之一。

家乡美散文篇四

我的家乡在珠梅,家乡的四季都是美丽的。这里有鸟语花香的春天;烈日炎炎的夏天;五谷飘香的秋天和雪花飞舞的冬天。

春天来了!你看,万紫千红的花开了,把可爱的草、树木、鸟、兽、虫、鱼都从寒冷的冬天中叫醒了,使得大地恢复了生机。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咦?天空怎么是五颜六色的,使人眼花缭乱呢?噢,原来是孩子们在放风筝呀!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各种各样的风筝自由自在地飘舞着,飞升着,多么令人心旷神怡啊!

春天随着落花走了,夏天披着一身的绿叶儿在暖风里蹦跳着来了。夏天的树木特别茂盛,冬青树的叶子油亮油亮的,老榆树枝繁叶茂,给人们撑起了一片浓浓的绿荫。炽热的火球高悬在天空,热得河里的鱼儿不敢露出水面,鸟儿不敢飞出山林,就连村中的狗狗也伸出了舌头喘个不停。这时只有那些调皮的孩子在村中的小河里纵情地游泳,小河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夏天过去了,秋天披着金黄的衣服悄悄地来了。看,田野里那一棵棵涨红了脸的高粱,长得多么喜人,高粱粒大得像小豆使似的,可它们还是含羞地低下了头,总以为自己的果实不够饱满;稻田里,一片黄澄澄的稻谷随着秋风翻起了金波;绿油油的菜地里,小青椒的叶子仍然是那么绿,红的、绿的辣椒挂满了枝头;果园里,饱满的果子挂满了果树,在秋阳的照射下闪着金灿灿的光……农民伯伯乐得合不拢嘴,憨憨的笑容里是掩饰不住的喜悦和希望。

送走了五谷丰登的秋天,雪花飞舞的冬天终于来临了。那绵绵的白雪为树木披上了银装,为大地盖上了雪白的地毯。孩子们纷纷跑出温暖的房子,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

啊!美丽的珠梅,生我养我的家园——我爱你!

六年级:刘寒

上一篇:寻找心的归属地

下一篇:我最讨厌的人

家乡美散文篇五

每次回乡的旅程都是那么地难忘。既便是简简单单的村庄土房对我来说,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好像是,一切都被施了魔法,有一种遥远奇怪的感觉。

美丽乡村

我心中的家乡是一条防洪堤,呈半月状,南北两头就从我家屋后延伸,再多远也就不是我心中家乡的地盘了。三、五排平房,二、三间红砖正屋,一、二间斜顶偏屋,排与排之间常会错落,那时没有规划,没有区分,就那样散散落落地沿着大堤错排开来。红砖、青瓦,低矮的护堤青草,堤面被村里村外过往的人们走就得像白色绸缎的堤面,形成朴实、温馨、自然天成的半月盘。站在堤面上,越过红砖青瓦,视野再轻轻上扬,撞入眼帘的是半月盘里怀抱着的深深浅浅的绿,那是父辈们赖以生存的蔬菜地。闭上眼睛,都能感触每一颗蔬菜蓬勃的生命和那松松软软土壤的宽广与厚实。吹来一阵凉风,夹杂着河风的气息。一转身,一条波光鳞鳞的淡水湖,攀护着堤脚向远处延伸。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我梦里永远称呼为乡村的地方。

大堤是路标,如是走在村落错致的小路上,是会迷路的。还小些,我的视野,就是家里的三间平房,在村组的最后一排,越过居民点,蜿蜒在蔬菜地里的村路向着远处延伸。有一天,妈妈牵着我的小手从东边第一条村路走进一所学校,那是我起蒙的地方。自那天起,我就每天背着书包去上学,从慒懂的童年慢慢去认知。与我靠拢的便是同村组年龄相仿的男女小孩七、八个,一起学aoe、123,闹闹别扭,拉拉帮派,而我,永远是最疏远与中立的那一个。我的视野一下子从三间平房延伸到与学校的这一长段距离。从开始与小朋友乖乖巧巧地走,到后来你追我赶,还好,路是宽的,路的一侧是排水沟,大部分时间,它是干涸,只有到排灌抗旱时才有水,再两侧就是蔬菜地。我们的兴致是跳下排水沟,变换着花样走,或蹲跨,或跳跃。冬天时,干脆缩着脑袋,在沟里穿行,那是最好的避风巷。我们在成长,蔬菜地里的诱惑也在唤醒着我们的调皮。有钱人家种植的大茏大茏带刺的'青黄瓜,在晨雾中,夹杂着植物特有的清香让人垂涎三尺,胆大的小朋友灵灵巧巧地钻进黄瓜地里摸出一条犹带水珠、黄花蒂儿的青黄瓜悠地窜到排水沟里美滋滋地享用,每当看到他们吃剩的黄瓜蒂儿时都在盼望:“妈妈,我们家也种黄瓜吧。”那个时候,独有黄瓜的香味是最让我向往。

走出居民点往南相对窄的一条小路,我在小学三年级时终于知道通往隔壁村的一所小学。这次没有妈妈牵,而是与同村组的小朋友一同转学至这里。第一次去,像是到了天堂,习惯看红砖、青瓦、绿菜地的我,第一次看见了五颜六色的花朵,姹紫嫣红是我后来才知道这样的形容是最贴切的。学校虽好,就是我们几个小朋友第一次融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好不适应,在这里,我学会了什么叫团结,什么叫捍卫。通往学校的小路只能单行一个人,一侧是菜地,一侧是天然形成的小土沟,沟里绿草茵茵,常有勤劳的农家开垦出来种种萝卜等一些小作物。每天上学、放学常常被一些恶作剧的男生拦着不让过,他们停停顿顿,我们只能跟着亦步亦趋,那天实在忍无可忍时我猛地把那个最调皮的男生推到路边的小土沟里,扭打是有的,受伤是有的,但是很过瘾。童年的记忆里唯有这个男生最清晰,青涩的味道,胜利的喜悦,就留在这条小路上,后来,他们再也不会恶作剧地拦着道儿不让过了。在这条小路上留下的还有剥萝卜的香味,一直奇怪,为什么黄瓜是不能偷的,而长在土沟边上的萝卜是可以扯的。拔一个露出半个圆圆溜溜、翠叶红皮的萝卜,从萝卜肚脐儿开始剥,螺旋儿的皮从萝卜肚脐儿剥到萝卜蔫儿,光滑得诱人,咬一口,满口的清清脆脆,甜中带点辣味,一个萝卜吃完,打个饱嗝,回味一下,美滋滋的。

走了二条路,除了读书,就是呆在家里,玩是没有太多框条形式的,走在错落的房前屋后,我终于不再迷路了,读书时的小朋友,生活中的小玩伴,而场地就是这房前屋后的小旮旯。白天玩是没有什么情趣,只待晚上,小孩子玩显得单薄些,得有大人们的烘托。那时,少有电视,停电也是常事。当半个月亮爬上来,我们村组的男女老少都会聚集在我伯伯家门前的场坪,没有谁号召,那是自然形成的,伯伯家人随和,且家在村组的中央,场坪大。男女老少或蹲或站或坐,在月夜里有着聊不完的奇闻异事,月光皎洁,人影蹿动,笑声、惊叫声此起彼伏。而往黑夜里蹿的,准是那些半懂不懂的我们,捉迷藏,玩“啪啪枪”,枪毙一个,“啪”,你就牺牲了。我永远是玩心不强的人,附和着跑几圈,胆小,怕鬼,忍不住就往大人群里钻。听着最常发言的那个大爷讲故事,静静的。民风淳朴、邻里和善,是永远定格在我记忆深处的画面。

我有思考了,性格的使然让我多了一份储存在记忆里的人事想象。我们这没有山,只有一条淡水河,就在防洪堤的那边。青山绿水是我从小向往的。感谢祖辈们栽在房前屋后的树,没有特别的裁剪,任其生长,品种也是杂七杂八,树与人的生生不息,一棵树站的那个地方,可能就是这家那户的宅基标志。枝繁叶茂,歇一方阴凉,春天椿树发芽,夏天满树蝉鸣,秋天枫叶红似火,冬天光树枝丫上摇摇欲坠小叶片,降一场大雪,玉树琼花,他们就这样在我面前变换着景致。

与我家只一户之隔的是一口堰塘,父辈们浇灌蔬菜多数在这取水。据说是若干年前洪水泛滥,防洪堤决口冲刷下来时形成这一个倒口,故名“倒坑”,“倒坑”名字虽不雅,但景色非常怡人。春的气息最先从这里捎信给我们。春风拂面,柳条儿低垂,慢慢有了韧性,泛青,光润,再一夜春雨,柳枝上星星点点地冒出尖尖的小嫩绿芽,春天就来了。堰塘水清澈,倒映着柳枝芽儿更加惹人喜爱。折几枝,也不知它疼不疼,就着新鲜的枝条插养在爸爸喝完酒的酒瓶子里,换上清水,放在床头,这样就把春天请回了家。夜晚,春雷响动,一明一暗里,柳条儿婀娜身姿是我最爱欣赏的。艺术与高雅第一次跌撞进我童年的记忆里。

夏天刚有点煴热,小伙伴们便急不可奈地跳进小堰塘里游泳。小伙伴们是最会玩,也最能想出玩的花样来。一大群孩子在小堰塘里玩得不过瘾了,便翻过防洪堤直奔堤后那条波光鳞鳞的淡水河(长大后才知道它的名字叫澹水河,防洪堤叫澹水大堤),而跑在后面,跟着附和,就连附和也是背着妈妈悄悄跟着玩耍的我。儿时最好玩、最想玩、最不敢玩的就是游泳了。淡水河好宽啊,水流是急的,河水是清的,还能看到河底各种形状的卵石,站在水边,让河流淌过脚背,一阵的清凉,感受着河水流动的跳跃。看到小伙伴们早已扑通扑通跳下河,我只有眼馋的份。不会游,壮着胆子,蹲下,闭眼,呡嘴,捏住鼻子,趴下,慢慢地让水淹没自己,试探中,我感觉是河水给我的压力,耳朵里嗡嗡作响,眩晕,不行了,不行了,冒出脑袋,缓过神来,看着伙伴们嬉水肆意,我也为自己小小的尝试窃喜不已。伙伴们玩得腻了,又跑回到堰塘,当我还想安全性地再试一次潜水的感觉时,被妈妈发现了,老远就听到她唤我的声音,湿淋淋的回家,此后再没有游泳的记忆。

乡村的童年,点点滴滴都是那样甜。再长大些,我终于走出了居民区前那条蜿蜒得更远的小路,路的那头连着一条宽阔的柏油路,路边参天大树,绿树青葱。这次不是走,而是骑上了自行车,同伴依旧是一起上幼儿园、一起玩耍的伙伴们,一路欢歌,我们已是初中生了。青春的张扬,伴随着的也是心性的成长与担当。奋力学习也更加懂事勤劳。放学回家,自行车支在菜地一头,帮爸妈整理蔬菜,天黑了推着自行车沿着小道回家做饭。黑夜里独行,我不再那么害怕,那时乡村已少有停电,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邻里之间也少会聚集纳凉,伙伴们大了不会再玩捉迷藏。我环望苍穹,黑夜里的乡村更加的静谧美丽,犹有每家每户窗棂射出的小灯光温暖迷人,沿着大堤给这静谧的夜戴上一条闪烁项链。多少个夜啊,有一个女孩的凝望。

我长大了,美丽的乡村也在悄悄的改变。我终于从屋后那条防洪堤,村里村外外出通行的主道,走出了未曾离开的乡村。眼界宽了,说家乡,再不是那半月盘里称呼为乡村的地方,而是一个县,名字叫澧县,是属湘鄂两省相邻的交通要塞,堤后的防洪堤在离我家不远处被从中分开,新修的津澧县道,宽阔的水泥路直直的横亘在青青菜地里,淡水河被一块一块的填埋,寸土寸金地修着澧县最大的农贸水果批发市场,再外沿就是与津澧县道垂直相交的207国道,连接南北过往的省运汽车川流不息。曾经的红砖青瓦、散散落落以树为界的平房早已是参差不齐、花式各样的楼房,树被伐了,楼房的地基直接就下到了树桩上,楼与楼之间挨挨擦擦、拥挤不堪,向着天空喘着粗气。生活好了,污染多了,曾经的小堰塘被垃圾填埋越缩越小,曾经的清清河水已是不知什么颜色的深不着底,一切都变了。

外界大环境的变化,催生着乡村也彻底改变,有好事者说,改“村”为“居委会”,变一个名号,就永远脱离农村这个称谓。我不能否认社会发展必有的碰撞,怎奈生我养我的乡村是县城发展的主方向呢。心中仍有一个善念,改变了乡村的外貌,那么人呢?还是那样民风淳朴、邻里和善的吗?村村通公路,修到我家门前那条水泥路时,为能每天出行的道路能开进一辆小汽车争取,多年的邻里断然拒绝。现在路平坦了,可踩在上面怎都不及在小土路上的温暖厚实,从脚底蹿上的冰凉让我对乡村最后的幻想也破灭了。干脆,全部划入规划拆迁,人们都住进公寓楼,一个家一个门,嘭!隔着一道门,我们谁也不认识谁。随着一声嘭响!我的心门也关上了。

梦绕几回,我又回到了我美丽的乡村。

后记:城市的飞速发展,生我养我的乡村被四周高楼耸立、车水马龙慢慢缩小的只剩一隅,再来一个政策,居民点前唯一一片能种蔬菜的土地也会被征收,或许是明年,或许是今后的二、三年。闻着蔬菜散发的清香长大的我,面对乡村这样的命运,唯有心疼。总想以我所有的情感语言把乡村给予我的欢乐与成长记录下来,但每一段都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不舍,成长的零零星星也让我笔力不能串连。

几天前看余秋雨的《旧屋与旗袍》,其言语的深邃与结构的铺陈让我震撼,前天晚上看史铁生的《我二十一岁那年》等系列集,作者每每对于童年,胡同、家,历程的描述,言语清澈透净朴实。大师们文字魅力的引导,让我清晰了好久想写但一直不知怎样落笔的乡村情怀。

文字的永恒,轻轻抚慰了生我养我、渐行渐远的美丽乡村,也抚慰了我感念乡村的心。

家乡美散文篇六

每到端午节期间,各式各样的粽子开始出现在超市和食品市场。看到粽子,不由想起家乡的槲包。那粘粘的小米,醇香的味道,实在令人怀恋。

家乡地处豫西伏牛山区腹地,不产大米,也没有大笋叶,但产有谷子。所以过端午节很少吃粽子,而是家家户户都吃自己加工的槲包。

槲包是用家乡大山上的槲树叶,包上小米、豆子加工而成。家乡人世世代代端午节都包槲包,即使家境再贫,也要包上一些。端午节包槲包,成为世代流传下来的、传统的风俗习惯。当然,还有纪念爱国大诗人屈原的意思。

记得小时候,每当端午节来临,乡亲们家家户户都为过节而忙活。大人们上山采摘槲叶,找碾子脱谷皮。尔后在端午节前两天,便开始包槲包。

包槲包可算是一门艺术,包一捆槲包要经过八道工序,一般要两个人来完成。技术高的,一个人也行。所以,家乡有“槲包好吃难加工”的说法。包槲包时,要先把采来的、有两个巴掌大的槲叶浸泡,再把两个叶面相对,磨去上面的绒毛。把脱了皮的小米淘洗干净,泡一些小豆、蚕豆,有的还泡一点板栗,准备好扎捆槲包的绳子(一般用马莲叶、小笋叶、葛条等)。包时,先取两三片槲叶摊在手上,在泡小米的盆里捞一把小米,抓一把豆子。将小米、豆子包成长方形,只完成了一半。把包好的一半让小孩或者老人拿着,然后再包另一半。最后两半相对合一,用绳子捆扎好,一个槲包就包好了。继续再包下一个,直到把泡好的小米、豆子包完。全部包完后,把槲包一排一排放进添有水的大铁锅里,盖上锅盖,便开始蒸煮。大约4个小时,便会闻到一种槲香味,槲包就蒸煮熟了。捞出来,控干水。拿一个解开绳子,拆开槲叶,只见黄黄的小米粘在一起,里边夹杂着豆子,象是点缀着几个花朵。更有一股醇香味扑鼻而来,真可谓“未曾入口醉三分”。把槲包摊在桌子上,放一些白糖,用筷子夹着吃。粘粘的、甜甜的,香香的味道,煞是馋人,比起粽子来还要好吃几分。乡邻们还把各自的.槲包相互赠送、尝鲜,有的还作为礼品送给亲戚、朋友。而且槲包越溜越好吃,有的把槲包放在凉爽处、冰箱里,可以吃半个月。记得小时候,但每到端午节,父母总要或借或买一点谷子,给我们兄妹包槲包吃。母亲在包槲苞时,我还给做下手,拿半个槲苞,增加包的速度。

几十年来,我到过大半个中国,在外过了不少端午节。但吃的都是粽子,从没见过槲包。看来,槲包还是家乡独有的特产,亦是家乡人最爱吃的一种“土特食品”。我国著名翻译家、作家、卢氏籍人曹靖华先生,还把槲包作为卢氏家乡的山珍写在书中。十年前,家乡的槲叶经过加工,还出口到日本用于包装食品,深受日本消费者欢迎。现在,家乡富余了,也能吃上南方的粽子。但传统的节日,传统工艺没有忘。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仍会买小米,买豆子,买槲叶,包槲包的,这已成为家乡世代的传统习惯。

虽然多年没吃过家乡的槲包了,但我童年时代跟着大人们上山采摘槲叶,推石碾子脱谷皮,帮母亲包槲包、吃槲包的情景却永远不会忘记。因包槲包是家乡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传统工艺,槲包里不仅仅包的是小米,而且还包着家乡人民辛勤的汗水。它曾带给我多少节日的欢乐,温馨的亲情。并给故乡饮食文化中,增添了一朵靓丽的奇葩。

家乡美散文篇七

我的家乡是福建省上杭县白砂镇水竹洋,那儿可美啦!有宽阔的公园和广场,还有热闹的大街。盛产玉和山楂,就因为这个,我们的家乡是远近闻名的“玉都”。

沿着宽阔的大街我们来到了音乐喷泉广场,那里灯火辉煌。瞧!那儿有游乐场,小朋友们都进去了。再看那海盗船、旋转木马……多好玩啊!看那灯光漂亮得不得了,有红的、黄的、绿的、紫的、粉的、蓝的五光十色的,就仿佛仙境一般。再看看那跳舞的人们随着音乐慢慢的跳呀跳,好开心呀!

看完了广场我们去参观一下东山公园吧!那里山清水秀,有人还在河上划着小船轻轻荡漾呢!人工湖边有人在钓鱼,他们坐在桥边聚精会神地等待鱼儿上钩呢!晚上,那跳舞的人扭得可真欢啊!其中,有一位阿姨扭得可真使劲啊!儿童乐园里更是欢笑不断了。有溜旱冰的、跳绳的、跳皮筋的、还有玩碰碰车的…。。瞧!还有的人在登山,快登上山顶了,我也在为他们加油鼓气呢!在东山公园的附近有个地方叫东洋河,河水清澈像一条白带子环绕着我们的家乡。

下面我们去看一下我们家乡盛产的玉石吧!在玉雕会展中心里有老玉、岫玉、还有河磨玉。瞧!那岫玉多么翠绿啊!那种绿你绝对没有见过,特别漂亮,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特别喜爱。那里的项链、手镯都特别好看,有时候我真想把它戴在手上啊!可是妈妈说我太小了,等我长大了给我带。不但这些,还有小动物的玉呢,十二生肖,样样俱全。瞧那小老鼠背着小袋子特别好笑。

我爱我的家乡,因为它很美丽。你们想来我的家乡吗?我可以给你们导游哟!!

四年级:梁子琪

上一篇:亲爱的妈妈

下一篇:校园的美好时光

家乡美散文篇八

在家乡的东山上俯瞰小镇全貌,映入眼帘的仿佛是世外桃源的景色。在远山的衬托下,额木尔河宛如银色的玉带,弯弯曲曲缓缓地流向西北方向;鳞次栉比的楼群和宽敞笔直的街道在薄薄的晨雾下若隐若现;生态植物园内回廊、凉亭、假山、人工湖、白色的小桥和古色古香的建筑群构成了一幅绝妙的山水画;蓝莓广场上彩旗飘扬,象征家乡的高大标志性建筑物“奋飞”,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闪光。我的家乡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我感到无比的愉悦和自豪!

在历史的长河中,40年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这段历程的苦乐兴衰,却在家乡人的心灵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在家乡志上清晰记载着过去的辉煌,还有1987年遭遇“五六”特大森林火灾的劫难和“两危”困扰的窘境。勤劳智慧的家乡人,以“吃三睡五干十六”的工作干劲,从废墟上重建家园,也摆脱了“两危”的困境,艰难地走出了低谷。

我的家乡开发建设40年来,从杳无人烟的原始森林,发展建设成为现代化新林区,回眸四十载风雨历程,创业人的功绩可歌可泣。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建局初期曾在这里工作过的3200多名支边知青,当时只有十七八岁的他们,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从上海、温州、嘉兴等地来到环境恶劣的原始森林,大部分知青在这里一干就是10多年,把青春和汗水留在了这片热土,有的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为家乡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家乡人民心中永远铭记着他们的功勋。返城后的知青们仍时刻牵挂着这里,他们或是组团或是携亲带友,不远万里多次回到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看到一张张熟悉而亲切的面孔,目睹家乡的变化惊叹不已,赞不绝口,表达了对第二故乡的无限热爱和眷恋之情。

我的家乡在二十一世纪步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天保工程”的惠泽下,森林覆盖率每年递增,现在的.山更青了,水更绿了,环境更优美了,真正实现了生态和谐。在产业发展上推进项目建设,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使“北极冰”蓝莓酒庄建设、板业项目、境外采伐及特色产业均有较快发展。“北极冰”蓝莓系列酒受到中外客商的青睐,板业公司生产的落叶松实木地板和桦木水性着色实木地板远销海内外,境外采伐每年销售收入达千万元,种植黑木耳、蓝莓、北药,使职工群众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家乡的领路人还以“中国野生蓝莓之乡”为名片,因地制宜地扩大旅游景点和覆盖面,确定了“旅游带产业、产业促旅游、旅游促经济”的发展思路,不断改善生态旅游发展环境,从而不断拓宽旅游景点,提升旅游品味和知名度。

碧波荡漾的额木尔河,巍峨壮观的白卡鲁山见证了家乡辉煌的过去。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的家乡会建设得更加美好!

家乡美散文篇九

又是一年除夕将至,我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

刚到老家,爷爷忙起来。他带我去商店买“福”字。经过爷爷一番叮嘱,我们开始认真贴“福”。爷爷说“福”字是带来吉祥幸福的,能祈祷在新一年过上幸福的日子,所以要用心贴,我们一听,干得不亦乐乎。我拿来一张金“福”字,往上贴时,爷爷说该把“福”字倒着贴,才能“福到”。我听,恍然大悟,原来贴“福”字也讲究呢,怪不得我常常看到人家门上倒着贴“福”!

除夕这天,奶奶忙起来。她把磨好的粉﹑糯米粉倒入盆中,再加上红糖﹑白糖和其它配料,做成松糕的原料。爷爷早已在灶前把火烧得旺旺的,奶奶快速把盆放上去。一会功夫,热气腾腾的咖啡色的松糕出锅。我看得眼花,来不及欢呼,奶奶又娴熟地撒上芝麻﹑红枣。在一旁的我早已馋,赶紧切下一块尝尝,嗯——又香又甜,又松又软,好地道的家乡民间口味!

中午,奶奶用红薯粉做红薯饺,馅是萝卜﹑瘦肉﹑豆腐﹑乌贼干,剁成丁混合一起,再配上传统的调料。一段时间后,奶奶把一个个红薯饺放入蒸笼,过一会,笼周围散发出阵阵香气!出笼后,只见个个晶莹剔透的红薯饺冲我笑。我忍不住又先吃为快,夹一个放入口中大嚼起来,啊,入口香嫩,芳香四溢。奶奶累得满头大汗,但看到我吃得美滋滋的,慈祥地对我笑笑说:“孙子,多吃点,这可是家乡的特产,在外面吃不到!”

每逢过年,我们家都会收到寿桃,这是50﹑60﹑70﹑80﹑90甚至100岁老人的子女把寿桃送遍整个村子,他们送来时脸上洋溢着笑容,能让人感受到真心的付出,衷的祝福。分寿桃的寓意是“家家老人健康长寿”。今年是奶奶70大寿,爸爸和爷爷挨家挨户地送寿桃,增进邻里之间的亲情友情。家乡过年的味儿就是也不一样越!

初九,我们全家又踏上回常州的旅途。可家乡热闹的情景像电影一样浮现在我眼前——老家的年味最浓!

年在快速的奔跑,日子在后面呼啸。我觉得追是徒劳,只是停下来回味。年的味道……年是给小孩子的,他们有红包,有漂亮的烟花,响响的鞭炮,这些我们都不需要。现今的年代......

家乡美散文篇十

又是一年除夕将至,我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

刚到老家,爷爷忙起来。他带我去商店买“福”字。经过爷爷一番叮嘱,我们开始认真贴“福”。爷爷说“福”字是带来吉祥幸福的,能祈祷在新一年过上幸福的日子,所以要用心贴,我们一听,干得不亦乐乎。我拿来一张金“福”字,往上贴时,爷爷说该把“福”字倒着贴,才能“福到”。我听,恍然大悟,原来贴“福”字也讲究呢,怪不得我常常看到人家门上倒着贴“福”!

除夕这天,奶奶忙起来。她把磨好的粉﹑糯米粉倒入盆中,再加上红糖﹑白糖和其它配料,做成松糕的原料。爷爷早已在灶前把火烧得旺旺的,奶奶快速把盆放上去。一会功夫,热气腾腾的咖啡色的松糕出锅。我看得眼花,来不及欢呼,奶奶又娴熟地撒上芝麻﹑红枣。在一旁的我早已馋,赶紧切下一块尝尝,嗯——又香又甜,又松又软,好地道的家乡民间口味!

中午,奶奶用红薯粉做红薯饺,馅是萝卜﹑瘦肉﹑豆腐﹑乌贼干,剁成丁混合一起,再配上传统的调料。一段时间后,奶奶把一个个红薯饺放入蒸笼,过一会,笼周围散发出阵阵香气!出笼后,只见个个晶莹剔透的红薯饺冲我笑。我忍不住又先吃为快,夹一个放入口中大嚼起来,啊,入口香嫩,芳香四溢。奶奶累得满头大汗,但看到我吃得美滋滋的,慈祥地对我笑笑说:“孙子,多吃点,这可是家乡的特产,在外面吃不到!”

每逢过年,我们家都会收到寿桃,这是50﹑60﹑70﹑80﹑90甚至100岁老人的子女把寿桃送遍整个村子,他们送来时脸上洋溢着笑容,能让人感受到真心的付出,衷的祝福。分寿桃的寓意是“家家老人健康长寿”。今年是奶奶70大寿,爸爸和爷爷挨家挨户地送寿桃,增进邻里之间的亲情友情。家乡过年的味儿就是也不一样越!

初九,我们全家又踏上回常州的旅途。可家乡热闹的情景像电影一样浮现在我眼前——老家的年味最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