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有感学习心得(大全5篇)

时间:2023-09-29 18:17:25 作者:薇儿 党团范文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有感学习心得(大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篇一

杨波,男,苗族,1982年1月生,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海嘎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20,28岁的杨波主动报名到“贵州最高村”——海嘎村担任第一书记。他承诺,“海嘎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不下山”。11年间,他先后4次驻村,带领村民兴产业、搞旅游、办合作社,村里人均纯收入达到当初的6倍多,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过去,海嘎村的村民一度住茅草屋、吃望天水。杨波从相关部门争取到项目资金5万元,帮助村里修了30余口水窖,从海拔1700米的大湾水厂提水上山至海拔2500米的海嘎村,解决了村里的吃水问题。

初战告捷,让杨波更有信心,更有动力。当下派第二批驻村干部时,他又主动申请继续驻村。“来的时候说的誓言还没实现,我绝不能走!”他继续带领村民建设基础设施,发展壮大产业,海嘎村逐步形成了“人人有股份,户户有产业”的格局。

12月,杨波的父亲离世,正在驻村的他没有赶上见父亲最后一面,这成为他心中永远的遗憾。听闻消息,海嘎村20多位村民代表奔波近200公里,自发赶来陪杨波送父亲最后一程。

面对情深义重的乡亲,想到海嘎特色民族村落建设、精准脱贫等项目还没有最后完成,杨波处理完父亲的后事,又回到海嘎村,这是他第三次驻村。4月,杨波第四次驻村。根扎得深才能长出参天大树。如今,虽然海嘎村已经摆脱贫困,但杨波依然工作在村,吃住在村,他说,驻村没有完成时,为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

杨波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篇二

李耀梅,女,回族,1964年2月生,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大河乡龙源村村民。

李耀梅诚信待人、诚信立业,靠扎扫帚还清30万元“情义债”。她的人生经历,体现了“诚信之美,贵于千金”的人格魅力。

,李耀梅离异后与女儿相依为命。长期以来,由于身体不好,主要靠在山中拔芨芨草扎成扫帚,到集市售卖维持生计。,她胃部肿瘤复发再次住院,女儿四处借钱为妈妈治病。最后向常年订购扫帚的客户借了9万元。就在娘俩省吃俭用辛苦还债的时候,厄运再次降临。10月,送女儿上学返回途中,李耀梅遭遇交通事故,右腿粉碎性骨折,头部、颈部等多处受伤,这次又从5名客户手中借了16万元。经抢救,李耀梅又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落下终生残疾。加上亲友处的借款,她两次住院背负了30万元的债务。

没人催李耀梅还钱,可出院后两个月,她就开始下地干活。从此以后,李耀梅开始早上5点起床、夜里12点睡觉的忙碌生活。每天扎扫帚、喂羊养鸡还债是她生活的全部。李耀梅对制作的扫帚高标准、严要求,从不给顾客发次品。她就一个念头:“他们借给我这么多钱,别说利息,连欠条都没要,人家对咱好,咱要讲诚信,咱不能坑好人。”

,李耀梅女儿考上大学,为了让女儿顺利完成学业和早日还清债务,她想扩大扎扫帚的规模。在驻村扶贫工作组帮助下,她贷款5万元购买机器,租邻居闲置的房屋,还请来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始大规模扎扫帚,产量从每月不到1000把提升到余把。

3月,李耀梅终于还清了最后一笔债务。同年4月,她又结清5万元贷款。村里人都说:“这女人攒劲得很,她的经历放别人身上,早就被压垮了,但她像是在和命运叫板一样,命运把她摔得多惨她都会爬起来。”还清债务后,她主动找驻村扶贫工作组要求脱贫摘帽:“自己的生活好多了,不能再给政府添麻烦。”

李耀梅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荣登“中国好人榜”。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篇三

我们一家早早的坐在电视前,准时收看了第_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礼。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孩子全程认真观看,我也看的热泪盈眶。这是一次精神上洗礼,灵魂的升华。

这群人中,有平凡的放映员,有舍身保护战友的军人,有战功赫赫的老兵,还有全捐款数千万的老人、、、、他们是最普通的人,他们却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最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就是精神上的巨人,是受人尊敬的人。没有道德没有修养的人,就是精神上的乞丐,是受人唾弃的人。所以道德又是“乞丐”与“强者”的差别。“强者”尊重那些弱小、需要帮助的人,他慷慨地伸出自己的双手,无私的抚慰那些人们,不计较得失,不为了名誉,他收获的是快乐,他赢得了尊重。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我们很多时候已经忘记了道德的含义,忘记了奉献、无私的意义。道德楷模平凡的名字和平凡的面容背后,是不平凡的坚持和不平凡的勇毅。让人们为之动容。他们的先进事迹是在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中产生。他们助人为乐、舍身救人、敬业奉献、或孝老爱亲、、、、他们是我们道德路上的前行者,是我们这个时代精神的象征,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骄傲。

一个多小时的观影过程,不仅是孩子受到了道德教育,我内心也收到极大的震撼。这些榜样也极大的激励这我,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自我做起。把榜样力量化成精神动力。付诸工作实践,做出自身努力。为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凝聚更多的正能量。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篇四

近段时间,收看了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节目,主持人敬一丹和康辉一说开场白,就把我给吸引和震撼了。我怀着一种敬畏之情,收看整场颁奖仪式,我用心聆听着道德模范的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有的是用生命的代价换来的,有的是用一生的爱来诠释的,我的心灵再一次受到洗礼、震撼,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我情不自禁地向他们敬礼,这是一种敬重,更是一种钦佩,钦佩他们的勇气、钦佩他们的大爱无疆,钦佩他们的无私无畏。

龚全珍奶奶既是开国少将甘祖昌的夫人,又是莲花县琴亭镇金城社区的一名年逾90、有着60年党龄的老党员。这位平凡朴素而有着坚定信念,充满活力的长者,发扬着甘将军“联系群众,一心为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宝贵精神。

龚全珍奶奶至今还依然活跃在老百姓中间,关心社区的和谐发展,帮助身边的困难群体,关爱下一代的教育成长,倡导新风文明。人们敬重她,爱戴她,深切地感受到她身上所具有的人格魅力。

龚全珍奶奶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坚定信仰的典范,这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淡泊名利、一心为公”的精神,是将军夫人永恒的坚守。

沧海桑田,春风化雨。龚全珍老人几十年如一日,践行着入党誓言。无论是在农村学校教书,还是离休之后的社区生活,龚全珍总是能用她身上的正能量来诠释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品格和高尚情怀。

他这样做,傻吗?有人说是,有人竖起大拇指,直夸“好样的”。

我们这个社会,太需要这种傻劲了,这种傻劲就是时代的精神、精神文明建设前进的动力。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的事迹,让我对助人为乐有了一种全新的理解,捐助别人,带给别人希望和实现梦想的力量,带给别人快乐,这就是助人的意义。

我们收看这个颁奖仪式,目的是在全社会弘扬这种道德精神,形成一种弘扬正气的风范。学习道德模范不是一句口号,应该落实在行动上。在我们当今的这个社会中,许多人早已忘记了奉献,有时候我碰到一个因家庭出现困难而出来乞讨的人,我总会尽自己微薄的一份力量去帮助她,可是事后,总会有同学或朋友说我傻,说他们是骗子。从这一件小事之中,可以看出人们害怕被骗,也没有奉献意识。可是在这个现代化社会中,我们必须要孝敬长辈,诚信做人,舍己救人,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国公民。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为中国争光。

在新时期,追寻红色记忆,传承优秀传统,坚定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是全社会共同的心愿。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篇五

杨明,男,汉族,1984年7月生,贵州毕节黔西市锦绣学校教师。

杨明扎根贵州黔西山区,足迹遍布黔西多所学校。他坚持走访山区留守儿童,帮助困难家庭,资助贫困学子,联系公益组织、企业助推乡村学校建设和发展,始终守护着黔西山区孩子们的求学梦。的坚守,杨明和山里的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孩子们亲切称他为“杨爸爸”。

为了山区的孩子,他毅然选择坚守。,25岁的杭州小伙子杨明放弃月入过万的工作,来到贵州省黔西山区支教。那里条件非常艰苦,没有通村公路,出行只能靠走或摩托车带;没有教师宿舍,住的是杂货间,窗户是纸糊的,冬天特别冷;那年恰逢西南地区旱情,吃水不便,得走很远的路用扁担挑水喝。一年支教结束,杨明毅然决定继续留下。在曾经位于深度贫困镇的景山小学,他一人承担多个年级的教学任务,不顾山高路远,坚持逐户家访,足迹遍布30余个行政村。

为了山区的孩子,他再次选择留下。203月,观音洞镇新合、熊洞两个曾经的深度贫困村新开了幼儿园,杨明又一次主动请缨,每天往返近30公里,一师一园守护村里10余名学龄前儿童。杨明曾考上公费研究生,可为了大山深处的孩子,他再次选择留下。

支教至今,杨明积极助推教育均衡发展,在他的奔波牵线下,促成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小学与黔西市观音洞镇沙井小学的校际结对。杨明一直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战,致力于控辍保学、教育脱贫。他特别关爱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在观音洞镇两个曾经的深度贫困村支教时,他积极开展特殊家庭走访,成了一些特殊家庭孩子的“代理爸爸”。

杨明荣获贵州省道德模范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