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沙滩亲子活动方案(汇总5篇)

时间:2023-09-24 17:14:43 作者:QJ墨客 方案 最新沙滩亲子活动方案(汇总5篇)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方案来实现这些目标。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我给大家收集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沙滩亲子活动方案篇一

1、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对等分的兴趣。

2、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学习感知二等分。

3、发展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各种图形若干、各种实物图片若干、夹子若干、拱形两个、记录卡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1、导入语:“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参观商店,好吗?”

2、幼儿自由参观。

3、小结:“你看见了什么?”

4、自由探索二等分的分法。

5、要求:请用折叠的方法把喜欢的折成相同大小的两份。

6、小结:把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叫做二等分。

1、示范演示。

2、操作要求:

(1)请用折叠的方法把图形分成相等的两份,并完成记录卡。

(2)操作时注意自己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沙滩亲子活动方案篇二

1.能将常见图形分解出不同数量的各种图形,发现图形之间的分割、组合关系。

2.能创造性的运用各种图形组合物体形象,学习按一定规律数图形。

1.教具: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拼成一幅画(机器人)。

2.学具:图形宝宝、卡纸、胶棒、小剪刀等。

1.出示“机器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师:请你们看一看这幅画与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由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组成)

2.幼儿分组操作学具,探索发现图形的变化。

(正方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

师:小朋友们请你们分别将拿到的图形折一折,看一看每种图形能变出什么图形,好吗?

部分幼儿讲述自己的想法。

师:小朋友们的想法都很好,现在请小朋友们按你们的想法剪开,只剪一下看看图形有什么变化。

(1)三角形。

幼:三角形——变成两个三角形。

师:怎么变得?你来演示一下吧!奥(边对在一起折,这叫对边折)三角形对边折可以变成2个小三角形。

师:那小朋友们,谁还知道三角形还可以变出什么图形?

幼:三角形——变出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

(2)正方形。

师:正方形可以变成什么?谁来演示一下?

幼:正方形——变成了2个三角形。

师:正方形像这样对角折可以变成2个小三角形。

师:谁还知道正方形还可以变出什么图形?

幼:正方形——2个长方形。

师:怎么变的?你来演示一下吧?奥,像这样对边折的话,正方形就可以变成2个长方形了。

师:谁还知道正方形还可以变出什么图形?

幼:正方形——梯形。

师:怎么变的?你来演示一下吧?奥,像这样不对称折的话,正方形就可以变成2个梯形。

(3)长方形。

长方形——变成了三角形、正方形、梯形。

(4)圆形。

圆形——变成了2个半圆形。

3.用拼一拼、比一比的方法,引导幼儿探索图形之间的分割、组合关系。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沿着剪刀剪得痕迹拼一拼,图形又有什么变化,大家有什么发现。

小结:一个图形折一下剪开后,可以变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合起来和原来的图形一样大。

4.将剪开的图形继续变化,看每种图形还能变出什么图形,数一数变出多少个。

5.观察图形拼图,按顺序数出图片中的图形及数量。

6.播放音乐,幼儿进行创意拼贴画。

师:咱们也用咱们剪的图形制作一幅画吧!

沙滩亲子活动方案篇三

1.引导幼儿在游戏情境中,为吉米安排一份合理的午餐。

2.鼓励幼儿能与同伴合作记录并交流分享。

活动准备图片、统计表,钱币(1元、5元、10元),幼儿菜谱,黑板。

活动过程

1.出示图1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吉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观察图片)小结午餐时间到了,吉米肚子饿了,今天爸妈不在家,吉米要自己去买午餐。

2.出示图2看一看,吉米一共有多少钱?(1o元)(2)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又快又准确地数出这里一共有多少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小结:把相同面值的钱币放在一起,就能很快地数出一共有多少钱了。

(1)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不同面值的钱币,请你们用自己的办法取出10元钱。

(2)你们是怎么取钱的?(各取了几张什么面值的)把取钱的方法记录在统计表中。(统计)小结:可以拿各种面值的钱币,(合起来是10元)这样买东西会很方便,不用一直找零。

(1)吉米拿着钱来到了餐厅,他该买些什么呢?

(2)(幼儿观察菜谱)两两合作为吉米设计一份10元以内的菜单。(将幼儿设计的菜单展示在黑板上,交流分享)

小结:挑选食物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口味,还要想想食物是否有营养,不能偏食、挑食,当然还要算好价钱,不能超支。

(1)(幼儿观察菜谱)四人合作为吉米设计一份10元以内的菜单,要既营养又实惠。

(2)互相交流设计的菜单,分享经验。

沙滩亲子活动方案篇四

量的守恒教育应在认识了相应的量的基础上进行,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指南》中,大班数学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有初步的长度守恒、容量守恒的观念”,其内容要求明确指出“提供长度的、容量的各种变式材料,让幼儿观察、判断并验证其长度是否相等或容积是否相等;在户外活动时,引导他们对等长的距离进行判断和验证,在玩沙玩水活动中有意识地提供各种容器让幼儿去思考容量守恒的问题。”大班量的守恒教学中,长度守恒是幼儿最先接触的守恒问题,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正是有关长度守恒的大班数学活动:小兔子回家。

在新《纲要》的科学领域目标中明确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在不断遇到各种新挑战和不断成功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感受到和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了以下的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获得长度守恒的感性经验,在多种变式和干扰因素下做到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而认识到量的不变性。

2、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长度守恒问题。

3、乐意参加讨论和交流,能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并学习应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新《纲要》科学领域目标的表述使我强烈地感到: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与和谐相处。而数学学习更是应该更多地通过真实的问题情境来产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需要,并亲自实践,在探索中发现数学和学习数学。长度守恒的内容如何能够引起幼儿兴趣并激发幼儿动手探究问题从而获得感性认识呢?我设计了“小兔子回家”这样一个游戏活动。首先应用自制多媒体课件《小兔子历险森林魔幻城堡》来吸引幼儿注意力,让幼儿身临其境,活跃思维;然后带领幼儿置身游戏场景,应用各种感官探究解决问题;最后组织幼儿表达交流探究过程与结果,建立长度守恒的感性认识。

在这个活动构思中最重要的就是“森林魔幻城堡”的设计以及为幼儿提供动手探究的材料准备,本活动的重点、难点就溶入其中。

教幼儿学习量的守恒有几种方法:

1、可以运用各种量的多种变式,添入干扰因素,使幼儿做到不受外部因素变化的影响而认识到量的不变性。因此在游戏中我应用了绳子长度变式、纸板长度变式、火柴棍长度变式。

2、用同等量的两份物体作守恒判断。如在第一关的难题中,先出现平行放置的两根等长小棍,在幼儿比较确认它们是一样长后再将其中一根向右或左错开,提出问题:“现在这两根小棍是一样长吗?”

3、用数量表示量的守恒。如在最后一关思考哪条路更长更短的问题时,有的幼儿就会数数两条路各是由几条正方形的边组成。

4、渗透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思想。如在第三关的难题中,5个小正方形纸板的长度连起来是和一个长方形纸板的长度等量的。

沙滩亲子活动方案篇五

1、积极参与活动,感受电教活动乐趣。

2、操作课件,学习用""""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

3、通过课件认识"""",理解符号含义。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课件、图片

导入:小朋友,你们见过河马吗?它是什么样的?

教师:瞧,有一只小河马,它的嘴巴也是大大的,它呀还是一只贪吃的小河马,吃东西时,大嘴巴总是朝着多的方向张开。

教师:小河马,胃口大,河马爸爸来喂它,食物来啦,看是什么?(出示课件)……小结:(小河马的嘴巴总是朝着数量多的方向张开)教师:小河马,胃口大,爷爷奶奶来喂它,食物来啦,香蕉一样多,这下小河马不知道要朝哪边张嘴巴了?小河马闭起嘴巴。(出示已经学过的`=号)

2.小动物送果实,幼儿练习掌握小河马张嘴方向。

教师:"咚咚咚"谁来啦?(小马)小马给小河马送来了吃的?猜猜小河马的嘴巴会朝那边张开呢?(幼儿操作电脑)同样的方法引出小猫、小鸡。

教师:贪吃的小河马大大的嘴巴总是朝着多的方向张开。其实在这个大嘴巴里还藏着一些有趣的符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观察河马不同张嘴的方向,认识理解""""符号。

教师:小河马的这张大嘴巴是朝哪边张开的?

(大嘴朝前大于号,尖尖朝前小于号。嘴巴扁扁等于号。)教师: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2.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示符号,理解符号的正确运用。

教师:小河马家的食物真多呀,我们来看一看,比一比,应该用哪个符号。(出示课件,选择正确的符号)

1.幼儿分组进行摘果子比赛。

教师:农场里的果子熟了,你们愿意帮助小动物们摘果子吗?我们来比赛,在一段音乐中,看看哪一队摘的多?(幼儿操作)

2.集体统计比赛结果,练习用数字记录,使用""""符号。

活动延伸

在区角活动中继续练习""""符号的运用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