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足迹(优质18篇)

时间:2023-11-25 15:45:40 作者:薇儿 评语寄语 追寻红色足迹(优质18篇)

优秀作文不仅在形式上具备一定的艺术性,更重要的是能够给读者带来思考的启示和情感的共鸣。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它们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灵感。

追寻红色足迹作文范文自创

4月1日早上,活动启动。低段学生诵读“红色歌谣”,副大队长宣读倡议书,各班接过中队旗开展活动。

4月5日中午,在德育处周雪凤老师带领下,“文源寻访红色历史小分队”到区图书馆借阅红书,并将这些红书分发到班级,同学们开展“读红书,知红史,写感言”活动;4月8日,五年级同学前往河上镇,开展“访老兵、祭英烈、重走长征路”主题活动;同学们参观_纪念馆,祭扫在萧山牺牲的_军墓,并且在那里度过自力更生的一天。

4月11日开始,校园“红军角”开始筹建,同学们可以在“红军角”开展日常读红书、分享红色感言、宣讲红军故事、传写寄语等活动;4月15日中午,书画社团在文源广场粉笔画“长征路线图”,同学们都来重走红军长征路,并在大党旗面前宣誓。

4月22日上午,在“红军角”,队员们邀请到“竹编爷爷”进校园现场演示竹编器皿,“红军角”还迎来了老书记给大家讲《飞夺泸定桥》的故事,队员们在这里排练课本剧《陈赓与小红军》;李国芳校长也被队员们邀请到“红军故事角”来做客,亲笔写下“重走长征路重温红色心”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送给队员们,鼓励队员们学习长征精神,坚守红色信仰。

4月28日上午,契合此次“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主题,学校校运动会的开幕式以“喜迎峰会展活力,健康美丽现绿茵”为主题,全校每个班级分别代表g20的20个国家和地区;昂扬的志气和自信的笑容,在告诉全世界,我们爱和平,世界共一家。

四月虽然已经过去,但“重走长征路重温红色心”的活动会更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激励学生继承先烈的遗志,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勤奋学习,奋勇拼搏,勇敢地挑起建设祖国的历史重担,为使中华民族傲然立于世界之林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追寻红色足迹精选

“叮铃铃……”,一阵悦耳的铃声把我从梦中轻轻唤醒。睁开惺忪的双眼,柔和的阳光通过明亮的玻璃打在床头的台历上。我瞄了一眼,7月1日。嗯,今天是党的生日,爸爸妈妈要带我去踏寻红色的足迹呢!

吃过早饭,我们开车出发。马路上好安静,没有一辆车乱鸣喇叭,偶尔还能听到小鸟的叫声,好像身处森林一样。等红灯时,我摇下车窗,温度还没上来,新鲜的空气夹杂着一丝淡淡的花香扑鼻而来。一碧如洗的.蓝天,如棉花般的白云,“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生态环境真的是越来越好了!

站在渡江胜利广场上,看着巍峨的“红旗”,爸爸说,70年前,渡江战役胜利,南京解放,六朝古都终于回到了人民怀抱。我抢着说:“对啊对啊,我知道毛主席的‘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就是写南京解放的。”爸爸笑着说:“是的,当时南京的大街小巷,到处可见激动人心的欢迎场面。解放后70年,勤劳的南京人民响应党的号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用劳动创造崭新的南京城。”

坐上汽车,我们游走于这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威武的南京长江大桥,共和国的辉煌;繁华的新街口,中华第一商圈;漂亮的大报恩寺,天下第一琉璃宝塔;还有梅花山、中山陵、汤山温泉、牛首山、夫子庙、明城墙……我情不自禁地吟道:“当真是‘虎踞龙蟠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啊!”

回家的路上,我猛然看到无处不在的五星红旗,还有那十六大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问妈妈那是什么?妈妈笑着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哇哦!平等的我们呼吸着洁净的空气,生活在自由的世界中,勇敢地追求着自己的梦,这样真幸福啊!

追寻红色足迹作文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每当我在电视上看见全体观众起立,听见人们齐声唱起国歌的时候,心中就涌起一份喜悦与激动。年幼无知时,我并不知道这雄壮曲调的意义,只是在国歌奏响时,学着仪仗兵端正地站立,注视着电视上深红色的旗帜敬一个不太标准的军礼,逗得家里人都乐了。

小学时,我曾经在电脑上看见过外国宇航员驾驶者航天飞机对接国际空间站,袖肩上刺着外国国旗图案的宇航员缓缓飘入空间站,几个袖肩上刺着他国国旗图案的亚洲航天员在空间站内展示一个条幅,上面也印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国旗图案,我细细查看着,并没有看见祖国的五星红旗,这使我的内心感到些许的失落,可是父亲却说:“他们有的,咱们也会有。”对,他们有的,咱们也会有,一定会有!我产生了一种曾经从未有过的感受,是心中诞生了一个梦,于是我在作文中写下:我的梦想是当一位科学家,设计制造出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飘扬。

不久前我在电视上得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飞船在太空成功实施交会对接,之后又在电视上看见“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三名中国航天员进驻了“天宫一号”,舱门缓缓打开,我看见了他们袖肩上的鲜艳的五星红旗,此刻我的血液沸腾了!无需等待那么长的时间,中国人有能力发射组建自己的空间站了。

慢慢地回想起新中国崛起的路程,从建国时的贫穷落后再到今日的昌盛繁荣,不禁感慨万千!中华儿女从来就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从来都在书写新的历史。在过去乃至今天,有一大批胸中有着坚定信仰的人们默默地为这个国家的建设奉献自己的毕生精力,他们是这个国家的中流砥柱,是工人、是民族企业家、是科研人员或是廉政爱民的好干部……。

我曾经一度崇拜红色苏联的强大,可是如今在我理智的头脑中刻着的是一面象征着富强、民主、和谐与团结的五星红旗。xxx曾经对青年一辈说:“你们是早晨八点钟的太阳,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我们正是青年一代,也许我成不了科学家,但是中国梦就是我的梦,我要积蓄力量,待成年之际,将怀揣着理想把这股力量汇入建设祖国的滔滔洪流之中,因为只有当个人前途与国家前途紧紧相连系,才能实现自己人生的最大价值。

我有一个梦,这是一个被五星红旗所照耀着的红色的梦。

追寻红色足迹

提起革命圣地,人们会毫不犹豫的想起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延安革命老区。在我们彭泽县浩山镇,也有一个追寻老一辈们红色足迹的地方,那就是兆吉沟。兆吉沟虽然没有井冈山、延安那么闻名,但也曾是七县中心的革命老区。七县中心设于彭泽县,足以证明彭泽县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我县人民群众对革命工作高度认知和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

暑假的一天,爸爸和舅舅驱车携我们全家去兆吉沟革命老区参观。我们怀着对革命老区无比崇敬的心情出发了。车子驶入了浩山山区,爷爷开始给我们讲革命战争时期关于兆吉沟的革命事迹,爷爷还告诉我们,他的大爹也是一名战士,当年就是在这一带被敌军抓获,不幸遇害,牺牲时年仅29岁。听了爷爷的讲述,才知道是方志敏领导红军战士,利用兆吉沟地理位置的优势来和敌人打游击战的地方,并且取得了多场胜利。我的曾祖父和他的战友们为了革命工作,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让我肃然起敬!我们很快就到达兆吉沟的山脚下了,车子开始减速,在蜿蜒盘山的公路上缓缓行驶。道路两旁的古木参天,崇本站山峻岭环绕,青山绿水相依,风景宜人。我们沿途看到了把关岭、石板桥等革命遗迹,感受到了红色浩山氛围。

我们到达了目的地,高音喇叭里传来了悠扬嘹亮的红色歌曲,让人听了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我们首先参观了中共赣皖七县中心县委旧址,恰巧里面有一位工作人员。他向大家介绍:兆吉沟在革命历史上有小井冈之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鄱阳、都昌、东流、至德、望江、宿松等七县中心县委曾设置于此。我们来到了西北边青砖木质结构的瓦房,这里曾是当年指挥部的中心县委办公之地,据说在这里,红军战士与敌人展开过一次激烈战斗。如今的小木屋仍保留当年原汁原味的建筑,青砖黑瓦木窗。小木屋里陈列着旧时的火枪、手榴弹、大刀、匕首、松油灯、蓑笠、草鞋等,屋内红军的遗迹和珍贵的历史图片,历历在目。我站在小木屋里,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仿佛自己就是一名红军小战士。

这些革命遗迹与事例,像一首激昂悲壮的革命史诗,再现了先烈们当年艰苦卓越的战斗场面,激发了人们爱我祖国,爱我家乡的情感!

追寻红色足迹作文范文

内容提要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江日报》自8月上旬起,联合共青团湖北省委开展“红军从我家乡走过――100名大学生眼里的长征”暑期社会实践征文活动,邀约高校大学生追访红军长征足迹,展现家乡变化,讲述长征故事,用不一样的视角呈现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受到关注和好评。

关键词长征80周年长江日报征文系列报道。

一、形式与主旨相统一,拉近大学生与长征的距离。

让广大青年深刻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光荣历史,特别是艰苦卓绝的红军长征伟大历程,并通过丰富多彩、为青年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亦是新闻媒体所应承担的责任。此次《长江日报》暑期征文活动,便是主流媒体创新主题宣传教育的完美实践。

一是以“红军从我家乡过”为主题追访长征足迹,讲述家乡变化,用鲜活可触的载体拉近当代大学生与红军长征这一史实的距离,激发起他们的参与热情。二是活动以暑期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的形式,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通过大学生的视角来记录长征精神在今天的传承,摒弃了传统灌输教育的生硬和呆板,使其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信仰的力量。三是评委阵容强大,独到的点评指导让参与者收获更多。征文活动评委会中不仅有高校专家教授,更邀请了五位开国将帅后人,请他们点评征文,从宝贵的人生经历出发,就长征和长征精神的启示与继承,寄语当代青年“永远跟党走,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诠释长征精神时代内涵。

征文活动一经发布,立刻引发全国各地高校大学生的强烈关注和踊跃参与。据统计,《长江日报》已收到来自湖北、江西、福建、湖南、广西、贵州、云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河南、安徽、山西、宁夏等全国15个省、市,近百所高校,千余名大学生的积极报名。

《长江日报》根据参与情况,将报名大学生分成100个社会实践小组,分别开展为期半个月的社会实践调查。目前,组织方已收到各地高校社会实践小组的60余篇实践报告,并在《长江日报》开设专版,陆续刊登20篇高质量的实践报告。同时,《长江日报》官方微信、最武汉等“两微一端”新媒体,也相继推出优秀征文,扩大传播覆盖。

值得称道的是,活动并未为征文而征文,而是以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印证理论,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活动伊始,《长江日报》便采访了著名军史专家、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教授金一南少将,著名党史专家、_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从理论的高度和深度重温长征记忆,权威解读长征精神时代内涵,引导青年一代在新的伟大长征征途上,“把革命历史传统作为自己重要的精神资源,才能快速、切实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目标和担当”。

三、精神与力量共传承,坚定青年一代的信仰。

此次“红军从我家乡走过”暑期社会实践征文活动,就是让当代青年人重温、铭记长征故事,继承、弘扬长征精神,引导大学生追寻、坚定信仰的过程。

在征文中,红军长征沿线地区的当代青年用95后的视角,展现出红军曾经走过的地方在80年后的今天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透过字里行间,我们能深切感受到这次对红色家乡的探访,已经将长征精神深深植入到青年大学生心中,成为滋润他们信念成长的精神源泉。

第一篇刊发的征文《感受“红旗漫卷西风”――长征“将台堡会师”革命历史的调研报告》,是湖北大学大二学生何鑫、张露露的作品。她们在实践感悟中写道,作为被这片红色土地养育着的青年一代,我们身上有着无法抹去的红色基因。这个基因,是责任更是使命,需要我们将红色精神矢志不渝地传承下去,创造这片红色土地的未来。

追寻红色足迹【】

曾经,我一直想知道中国共产党究竟是什么。党对我来说很神秘,看不到,摸不着。可是在她无声的照顾下,我逐渐成长起来。于此,我便踏上了寻找党的旅途。

我曾经幻想,她一定有一双翅膀来保护着中华十三亿的儿女,她一定有着自己的光环来照亮所有人的路,她一定有着像母亲天使般的面孔。我经常会听到姥姥那一辈的故事,那段艰难的岁月,曾经的他们吃不饱、穿不暖,吃树皮,煮皮带随处可见,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何来谈上学呢?反观现在,我们有时竟然还会抱怨学校的饭菜不好吃,衣柜里的衣服多了一套有一套还要去买不必本站要的衣服,书包里多了许多精美的书本,却没有用知识来武装头脑。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思考吗?暴雨倾盆时广厦万间替我们遮风挡雨,酷暑难耐时空调给我们带来清凉,凛冬严寒时暖气给我们送来温暖。可他们呢?我们所有吃的,用的,穿的都体现了我们生活的优越,这都得益于我党的卓越领导。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质量越来越好,这,就是党啊!党,你虽无形,可是中国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你的影子,现在我还只是浅浅的认识你,从此刻起,我定要追随那面红色的旗帜,寻找你光辉的足迹!

追寻红色足迹作文

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中国迎来了她的60华诞。

中国继2008年奥运会之后,又一次成为瞩目的焦点。中国以她博大的红色情结,铸就经典,成就了东方红。

而在中国走过的60个年头时。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遥远的太空,中国人圆了太空梦。中华民族很早就有了飞天的梦想。敦煌古老的“飞天”壁画,寄托着中国人对宇宙的向往。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在今朝变为现实。在全国人民还沉浸在飞船的喜悦中时,又一个喜讯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传来。这一天,万众瞩目的“嫦娥一号”他探月卫星承载着一万中国人梦想踏上了探月征程。从此,在38万公里之外,有了我们中国人停留的痕迹。

在国际的舞台,她展示了大国的风范。在国际事务中担负起大国责任。在政治上,中国承诺与各国药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国家不论大小贫富,一律平等。在经济上,中国与各国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大力支援贫穷国家。免除他们的债务,在安全领域,中国承诺各国要互相信任,加强合作,坚持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在文化上,如今的中国,给人的文化印象是既古老又现代。她的文化元素是多彩的,充满活力的。

古老的北京,不仅有长城故宫,随处可见的红墙青瓦,雕架画栋,都在诉说着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明。以“鸟巢”、“水立方”为代表的众多奥运场馆将世界展示她的奥运文明。2008年的8月8日,为了这一天,中国人期盼了很多年。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这三个理念处处体现“和谐”二字,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相映,人的精神与体魄之间的和谐发展。奥运期间中国人民将敞开怀抱,拥抱来自世界各国的朋友,向他们展现中国的精神面貌,展现我国体育健儿顽强的拼搏精神。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一个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绝不能仅看经济的发现还要看人的素质道德的力量,精神文明和创新精神。因此势必要推动教育。可是现在男女平等,一起上学,完全摒弃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落后思想,这都是教育的力量。对于青少年的九年义务制,从中便映射出中国对教育的重视。因为我们都知道,只有一个文化素养的民族,才能奠定我们整个国家发展的基石。

红色情结,那五星红旗在风中肆意的飞扬。

追寻红色足迹作文范文

今年正值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_战争胜利70周年,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理学院、信息学院以及材冶学院7名同学组成团队,奔赴延安,以“中国_与中流砥柱”为主题,探寻中国_人在延安的艰苦_历程以及他们为_胜利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这厚厚的黄土地上,在这母亲黄河之畔,生长着一群华夏儿女,救国图存,挥臂呐喊……”来到延安这片土地,一切好像就在眼前,历史似乎又重新演绎,令人心神激荡,热血沸腾。

延安精神就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中国_人优良作风基础之上,在抗日战争艰苦时期的延安的特定时空条件下形成的,这在当时是全国人群中刮起了延安风暴,而延安,就是风暴的中心。

中央大礼堂。

杨家岭,这个原本寂寂无闻的陕北小山村,因中国_和_中央的到来名扬中外。这里产生了推动中国历史进程的一个又一个重大决策:百团大战、精兵简政、大生产运动;这里见证了中国_历史上一次又一次重要会议:延安文艺座谈会、_六届七中全会、_七大;这里诞生了又对中国革命产生深远影响的光辉著作:《整顿党的作风》《新民主主义论》《愚公移山》。_在这里写有《中国革命和中国_》、《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许多重要文章。

延安革命纪念馆。

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宝塔区西北延河东岸,整个纪念馆外观朴素大方,结构紧凑,高大宏伟,具有传统的民族风格。馆前是一个大型广场,广场正中间巍然耸立的是_铜像,铜像名为“高瞻远瞩”,_身着中山装,双手叉腰,高瞻远瞩,一身浩然之气,存于宇内。

各种历史照片和革命文物,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小米、驱日寇的光辉业绩。在那艰苦的环境中,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更让我们敬佩与感动。

我们与馆内工作人员交流交谈,她们向我们介绍了___和_同志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同时介绍了_、_、_、_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介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_思想。

战争的硝烟,延安的枪声,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伟大的延安精神将薪火相传,伴随人民永存,这座灯塔永远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将铭记先辈们的付出与努力,继承和发扬革命意志和革命精神。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祖国。

追寻红色足迹

面对幸福安定的生活,却想起那一段段血浓于火的红色记忆,在一股又一股红色怀旧的风潮中加速了红色记忆的升温。冰封的雪山,留下了先辈们的足迹;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留下了先辈们的身躯;金沙江、泸定桥、大雪山都浸透着先辈们的智慧、勇猛、坚韧.此时无法表达这种最激烈,最痛心,最动人的血色记忆。时代的不同决定了我们的志向与使命的不同。虽然我们不需要用鲜血用身躯去完成使命,可是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尝不是风雨前进,风餐露宿呢?也许,我们只能从书中或电视上了解这些感人的事迹,但完全可以想象的到他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的阶级友爱。作为老师的我们不得不给学生传授红军的顽强,爱国主义精神所打动。然而我们能做更多的就是努力使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

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他们有什么意义。同时我们将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的信念。我们将更加坚定为民族振兴、为中国人民造福的决心。我们将更加勇敢,更加顽强,更加坚韧不拔的前行。我们感激前人,学习前人,也要无愧于前人。我们也将做出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为后人留下我们的脚印。红色之旅到这里全部结束了。红色承载着深厚的革命历史,纪录着光辉的革命事迹,弘扬着灿烂的革命精神。历史的红色旅程结束了,未来的红色旅程却刚刚开始!未来的红色旅程就是:高举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历史的红色旅程是革命的先辈们开创的,未来的旅程是要靠我们新一代来开创的。我们就是要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立志做有思想、有道德、有知识,立志为人民做贡献,为祖国做贡献,为人类做贡献。

追寻红色足迹

又一个清明节,又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今天,我们去了烈士陵园,寻访红色足迹,祭奠长眠在这里的先烈的英灵。

我们迈着沉重的步伐,来到“漯河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前,举行以清明“祭英烈、诵经典”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我们一进入展厅,就看到了许许多多为祖国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烈士遗像,他们是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读着他们的英雄事迹,我仿佛真的进入了那硝烟滚滚的炮火连天的岁月。我又想到了永远躺在国土之下的英雄们,是他们用血肉之躯换来了我们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

面对你们,我们怎能不肃然起敬!你们的辉煌业绩,将深深地刻在史记上!你们的英名将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共存!我们敬慕你们,无私奉献的英雄!我们要向英雄学习,学习他们那种热爱祖国的精神,并化为一种力量和行动,努力学习,学好本领,将来建设伟大的祖国!

文档为doc格式。

追寻红色足迹作文【精选】

带孩子参观革命旧址,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风范;走进革命纪念馆、历史博物馆,重温红色故事;献上一束花,向为共和国献身的英雄致敬……忆峥嵘岁月,聚奋进力量。“十一”期间,全国多地红色景区人气高涨,人们在互动体验中感悟红色文化,在致敬英雄中激发吾辈当自强的奋斗热情。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铭记历史,方能致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尤其需要我们汲取红色精神的力量,用奋斗传承好、弘扬好红色精神,才能够让矢志不渝、艰苦奋斗的精神动力,变成每一个人前行的力量。当前,正值百年不遇之大变局,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是需要我们铭记历史,不忘英雄,学习革命先烈的奋斗故事,感悟他们的奋斗精神,才能把吾辈当自强的热情变成脚踏实地的行动。

重温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的历程。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享受着幸福安逸的生活。饮水思源,我们不能忘记,这样的幸福是无数革命先烈用“负重前行”的方式换来的,是他们用血肉之躯在枪林弹雨中“争”来的。走进革命纪念馆、参观革命遗址,重温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的历程,这是一次初心之旅,这也是一次红色教育,让红色的基因,与我们的血液融入一体,让我们不忘昨天,倍加珍惜今天。

弘扬革命先烈自强不息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也没有轻轻松松的胜利。要让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只有自强不息,只有不断地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只有坚持民族团结奋斗,才能够让中国成为始终屹立在东方的明珠。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必然会遇上很多的难题、考验和挑战,尤其需要弘扬革命先烈自强不息的精神,才能够在苦干实干之中,激荡我们的精气神,能够主动地迎接时代挑战。

把红色文化转为前行精神力量。感悟红色文化,重温那些烽火连天、艰苦卓绝的历史,让我们在波浪壮阔的历史画卷之中,去见证那些艰苦卓绝的功绩,去学习那些拼搏奋斗的故事,去激发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前行的精神动力,才能够在风雨中笃定前行。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前行的阻力更大,尤其需要把红色文化转化为前行精神力量,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推动“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

追寻红色足迹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入红色足迹的意义与背景(150字)。

红色足迹,是指中国革命时期留下的重要历史遗迹,特指中国共产党创建以来的红色革命历史。追寻红色足迹,不仅是了解党的历史、传承党的优良传统的需要,更是通过重温党史教育、激励理想信念、增强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只有在追溯红色足迹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党,弘扬革命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奋斗。

第二段:红色足迹的丰富内涵与珍贵价值(250字)。

红色足迹涵盖了许多光辉的历史事件,包括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党的百团大战等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在这些历史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共产党人的英勇斗争和无私奉献,也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拼搏精神和爱国情感。这些红色足迹承载着党的光荣历程,书写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篇章,激励着我们追求真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追寻红色足迹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参观纪念馆、阅读党史等多种途径。实地考察是最直观、近距离了解红色足迹的方式,通过亲自走进那些曾经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的地方,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艰辛和牺牲。参观纪念馆,则是通过展览、文物、图片等多媒体的形式,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场景和氛围。而阅读党史,则是通过文字的力量,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党的历史,领悟党的理论和精神。

在追寻红色足迹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革命精神,以及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红色足迹勾勒出的光辉历史,让我明白了只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才能够取得伟大的成就。在纪念馆中看到鲜红的党旗和英雄们的事迹,我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无私奉献和牺牲精神,让我深感责任重大,要时刻牢记革命前辈们的嘱托,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追寻红色足迹是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育,它告诉我们党的来之不易,革命的道路充满艰辛和困难。红色足迹激励着我们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坚守初心使命,为党和人民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时刻保持与党心灵的联系,发扬红色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总结:通过追寻红色足迹,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认识党的历史、传承党的光荣传统,还能够从中汲取奋斗的力量和前进的动力。红色足迹是对革命先烈们的最好纪念,也是我们向他们学习的最好途径。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始终保持对红色精神的敬仰和崇尚,努力践行革命先烈的遗愿,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追寻红色足迹作文范文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学校为了庆祝中国_成立100周年,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的研学活动。5月26日,我们学校三至六年级全体师生前往红色圣地——广东南路革命化州教育基地柑村,感受红色情怀,传承红色基因。

清晨,我们迎着朝阳,坐上大巴朝着广东南路革命化州教育基地——柑村驶去。到了红色柑村,扑面而来的是那庄严肃穆的气息,让人腰杆忍不住挺直起来。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刻着“革命英烈永垂不朽”的纪念碑前,这里栖息着23位革命烈士的英灵,我们轻轻地随着讲解员走过英烈的墓碑,原来英烈牺牲时都是那么的年轻,但他们无不带着为革命事业献身的大义凛然和无所畏惧的坚定。站在烈士碑前,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岁月中,有多少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人民的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是您们用自己宝贵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诗篇,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岁月沧桑人虽去,但历史不会忘记,我们更不会忘记这座高高矗立的丰碑下静睡的您们。您们的英勇事迹将流芳百世!”老师带领我们戴着红领巾在这庄严神圣的地方重温入队誓词,顿时感觉肩负重任,要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接着,导游带我们走进了柑村的红色博物馆。馆中记载着南路一位位烈士一生波澜壮阔的红色革命斗争史,同学们专注地看着墙上那一张张真实图片,聆听那一个个烈士的革命故事。

博物馆内的一张张图片、一段段文字、一件件实物都充分展示了南路的革命斗争史和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见证了一位位英雄的人民在烽火连天、民族多灾多难的时代创造了英雄的历史。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最好的课堂在路上。这次“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研学之旅,增强了我们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意识,我们要时刻铭记历史、珍惜生活、奋发图强、积极传承红色精神。我要努力学习,成长为有理想、有信念、有家国情怀、有责任担当的中国好少年!

追寻红色足迹作文范文自创

近年来,张家港保税区(金港镇)在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区域内丰富的革命历史遗址等红色文化资源,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培育市民的核心价值观,为打造文明协调新金港提供了精神活力和智力支持,谱写了一曲市民人文素质教育提升的红色乐章。

1.实施背景。

红色资源的开发对于开展全民爱国主义教育和加强市民革命传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和特殊价值,也是一个地区文化内涵的物质基础。为了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对市民群众的教育作用,保税区(金港镇)以整合红色资源为基础,以红色景点修缮为切入点,充分依托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广泛开展教育活动,以史为鉴,资政育民,让广大市民群众在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活动中锤炼思想,坚定信念;让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在新的实践中传承和发展,打造具有金港特色的活动品牌,推动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

2.主要做法。

一是建基地,筑红色阵地之“基”。

近年来,区镇对全镇境内的红色基地进行了普查。据统计,区镇境内红色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有东山村文化遗址、香山烈士陵园、双山渡江战役登陆纪念碑、茅学勤烈士故居旧址所在地、孙逊群烈士故居旧址所在地、后塍农民暴动纪念地等十多处。为了充分发挥红色基地的教育作用,区镇进一步加大了对硬件设施的改造力度。如在南沙,对东山村文化遗址进行了开发和保护;在后塍,建设以革命烈士茅学勤名字命名的学勤广场;在双山,重建了双山渡江战役登陆纪念碑。与此同时,区镇还进一步加大对香山风景区的开发和建设,将香山建设为集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既有革命传统教育功能,又能寓教于游,成为金港对外展示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区镇还加大对红色革命史料的收集和挖掘,安排专人进行深入走访调研,不断丰富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软件信息。经多方努力,凝聚了各方心血和智慧结晶,2011年区镇精心出版了以传诵金港名人、深挖人文底蕴的人文传记——香山文化丛书,一经推出就广受热捧,为进一步传诵金港历史、提升金港影响创设了载体。

二是设课堂,固红色思想之“本”。

近年来,区镇通过开设“红色教育”课堂进一步提高区镇市民群众的综合素质。东山村文化遗址被评为“2009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众多大型墓葬的揭露和大量玉器的出土为市民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在南沙办事处成立了文物展示馆,充分发掘其蕴含的人类起源和文明起源,打造广大群众接受历史文化教育的主阵地。针对党员群众,区镇在全镇各分党校开设了“红色讲坛”、利用党支部会议开展革命传统教育,邀请老党员为广大党员讲党史、上党课。目前,区镇已开设“红色讲坛”40余场,2000余名党员干部接受了教育,进一步锤炼了党性。另外,依托香山烈士陵园广泛开展了红色祭扫活动。针对广大青少年,区镇先后举办了茅学勤革命事迹宣讲会、纪念张国珍牺牲七十周年专题报告会等,向广大青少年介绍革命传统教育。同时,区镇还积极组织学生参观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如组织青少年走进香山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组织学生游览香山风景区,在游玩中加强对藏军洞、烽火台等军事文化遗址的认识,从而进一步丰富未成年人的历史文化知识,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广泛动员区镇各中小学校组织了看“红色书籍”、观“红_”、唱“红色歌曲”、上“红色课堂”、诵“红色经典”等系列主题教育内容,开展了“读红色书籍,访红色历程”征文比赛,发动未成年人用手中的笔抒发爱党爱国情怀,歌颂幸福和谐生活。各村、社区也紧扣红色主题,举办了红_周、“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未成年人党史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2011年清明期间,区镇宣传文明办专程整理出版了“追寻红色足迹、弘扬革命精神”——献给全镇青少年的一本读物,书中精选了孙逊群、茅学勤等保税区(金港镇)的22位革命英雄人物事迹,收录了35张珍贵的历史图片,让广大青少年从书中了解家乡历史,寻访红色历程,激发和培育以爱家乡爱祖国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针对新市民,区镇的香山风景区、香山烈士陵园、东山村文化遗址等红色教育基地均采取免费开放的形式,让区镇的新市民也能享受到均等的文化服务。

三是抓载体,铸红色活动之“魂”。

四是树典型,争红色传人之“先”。

追寻红色足迹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当电视机里播放着习主席带领大家在天安门广场升国旗,唱国歌时那隆重而又庄严的场面,是我也不禁跟着一起唱起国歌。

今天,是全中国人民都值得兴奋的日子——抗战胜利70周年。

而回想起70年前,那些抗日还没胜利,还没结束的日子。所有人都生活在黑暗,相互厮杀的场景里。每一天里,都有许多的中国人死去;每一天,都有许多人活在痛苦当中;每一天,都有许多无辜的孩子死在日本人的枪剑上,或是失去父母。然而,我们现在脚上踩着的的土地,曾经又有多少的中国同胞倒在这里……就在大家快要绝望的时候,他们出现了。

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奋不顾身,与敌人殊死拼搏。他们就是抗日战士,是抗日英雄!如果没有他们,也就不会有我们,也更不会有现在强大的中国。他们用鲜血换来了现在的和平,勇性命换来了现在我们的幸福。她们是我们人民心中的英雄,更是祖国的先锋。

我想,他们每个人都有个愿望,就是:抗战胜利。可惜,他们没有等到那个时刻,就已经牺牲了。但是,他们安息了,她们的努力保护国家,得到了回报,日本人投降。那真是个激动人心的日子啊!

直到今天,9月3日,已是抗战胜利70周年了。看着在天安门广场那些训练有序的军人,还有一些八九十岁的抗战老兵,心里都会感慨:现在的生活那么和平,那么幸福,我们应该要好好珍惜和平,因为他来之不易啊!

像习主席在仪式上,讲的一句话:“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作为一个中国人,国家的耻辱是不容忘记的。而为了国家和人民牺牲的英雄,先烈,我们都要去记住他们啊。更要珍惜现在的和平,让国家变得更加强大。

70周年的胜利,每个人都很兴奋。但每个人都应该要记住,“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追寻红色足迹作文

鲜亮的艳红,和五星璀璨的黄五角星相映成趣,这闪耀的五星红旗飘逸在蓝天之下,荡漾在我们的头顶之上。它不只是一块方布,更是一群人民的象征,一个国家的灵魂。幼儿园的我,面对其他国家花花绿绿的旗帜,总是分辨不清。但我只钟情于这融进骨间的火红图腾,因为这是属于中国的国旗。

久而久之,“中国人”这三个响亮的大字刻进了心头。无论身在何处,心永远扎根在了中国。

可能也正是如此,所以在我长成一名小学生,小学头一次的升旗仪式才显得那么自豪和庄重。当年,我们个子虽小,但是人人挺拔地像棵棵小松树,那屹立在烈日下的旗杆也同我一样笔直。升旗手牵动绳索,将五星红旗送上蓝天时,广播里奏响了国歌,我们一群稚嫩的童声便跟着旋律跌宕起伏,哪怕字还没有认全,但是国歌却清晰得一字不差。我站在后排,却不停悄悄地挪动着步伐,偷偷向前移,想看得更清楚一些。当我踮起脚尖,看到那国旗摇曳着绰越身姿,冉冉升起,正如我激动兴奋的心情,耳畔嘹亮的歌声久久不息。这声音对比整个世界而言,虽然微不足道,但我想,这“微不足道”的声音撼动了每一名当年小学生的心灵,成为了陪伴我们一生的美妙乐曲。

从此,每一周,升旗仪式都如约而至,反反复复,身旁高楼大厦相继拔起,天空依旧一碧如洗,我在国旗下成长。六年过后,那个小个子已经长成了翩翩少女,那个多年以前被全世界不看好的中国也越来越繁荣昌盛。如今,我们的中国已经跻身于世界的前沿,这不是因为别国的帮助和施舍,这是无数中华儿女一起拼搏的结果。他们用身躯努力托住中国前进的底座,然后一点、一点地抬高再抬高。

于是乎,一个伟大的中国崛起在地球东方。她从懵懂无知、任人宰割的孩子成长起来,向所有人展露她的风采。五星红旗骄傲地走出了母国,满面红光地俯视整个世界。国旗下,我在成长,中国也在成长。未来某一天,等我这“沧海一粟”长大,一定也能贡献自己的力量,将国旗升得更高。

追寻红色足迹

正如哲学是研究他人误解的学问,历史是研究他人错误的学问。

--题记。

我们生活在这和平的年代里,为了追求成功,就不能总是回头看着自己走过的历史。然而,我们也不能淡漠历史,而应该吸取先人的教训,继续的奋发图强。

我认为我们应该铭记历史!

为什么?

回顾一下过去的历史,自1840年6月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开始一步一步地由封建社会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造成这样的局面的原因就是当时统治者的昏庸懦弱、当时我国国力不足、军事设备不先进、兵力弱。在那段时间里,中国人民的生活如同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人民肩负着既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又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重任。

这段历史难道不能给予我们启示吗?

假如当时的统治者专心地管理超朝政,各地大小官员忠于职守;假如当时中国兵精粮足、武器先进,侵略者哪里还敢来侵略、瓜分中国。由此,我们必须受到教训:我们无法改变别人,首先只能改变自己;只有国家兴旺,民族强盛,其他列强才不敢随意进行侵略。

最令我感到愤慨的是1937年12月的一次历史事件。当时,日军占领了上海后,分两路进攻南京,攻陷南京后,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灭绝人性的大屠杀--使用了集体枪杀、刀砍、火烧、水淹、狗咬、活埋、挖心、切腹等令人发指的残忍手法。在正常人看来,杀人就是一件可怕的'事,可当时,竟还有两名日本军官在开展杀人比赛!

日本的侵华战争,使人民陷入了地狱般的生活,而一切皆有因果相连,造成这种悲惨事件的发生也是有原因的。

在“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了东北三省。可是,在这种危机的情况下,拥有政治主权的国民党政府不但对此采取不理睬政策,而且仍在大肆围剿参与革命和抗日的革命人士。

这是一种愚蠢的做法,由此,我们可吸取的教训就是:当面对共同的敌人时,唯有团结一心、积极合作,才能打赢敌人,取得胜利。

历史,让我们了解自己的过去,人类的过去,从中总结出经验教训,要知道,忘记过去的人必定会重蹈覆辙。历史,能帮我们少走许多弯路,也许,那困惑以久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当电视机里播放着习主席带领大家在天安门广场升国旗,唱国歌时那隆重而又庄严的场面,是我也不禁跟着一起唱起国歌。

今天,是全中国人民都值得兴奋的日子——抗战胜利70周年。

而回想起70年前,那些抗日还没胜利,还没结束的日子。所有人都生活在黑暗,相互厮杀的场景里。每一天里,都有许多的中国人死去;每一天,都有许多人活在痛苦当中;每一天,都有许多无辜的孩子死在日本人的枪剑上,或是失去父母。然而,我们现在脚上踩着的的土地,曾经又有多少的中国同胞倒在这里……就在大家快要绝望的时候,他们出现了。

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奋不顾身,与敌人殊死拼搏。他们就是抗日战士,是抗日英雄!如果没有他们,也就不会有我们,也更不会有现在强大的中国。他们用鲜血换来了现在的和平,勇性命换来了现在我们的幸福。她们是我们人民心中的英雄,更是祖国的先锋。

我想,他们每个人都有个愿望,就是:抗战胜利。可惜,他们没有等到那个时刻,就已经牺牲了。但是,他们安息了,她们的努力保护国家,得到了回报,日本人投降。那真是个激动人心的日子啊!

直到今天,2015年9月3日,已是抗战胜利70周年了。看着在天安门广场那些训练有序的军人,还有一些八九十岁的抗战老兵,心里都会感慨:现在的生活那么和平,那么幸福,我们应该要好好珍惜和平,因为他来之不易啊!

像习主席在仪式上,讲的一句话:“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作为一个中国人,国家的耻辱是不容忘记的。而为了国家和人民牺牲的英雄,先烈,我们都要去记住他们啊。更要珍惜现在的和平,让国家变得更加强大。

70周年的胜利,每个人都很兴奋。但每个人都应该要记住,“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追寻红色足迹作文【精选】

在七八十年前,有一群人,他们的一生为我们今天所歌颂。就在重庆,在白公馆渣滓洞的牢房里,他们不屈不挠的斗争,打动了国民的良知。像古时的预言家,他们坚持着自己的梦想:有一天中国终会站起来!那就是新中国!他们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一片新天地!电影《红岩》里,许云峰、江姐、“疯老头”华子良、可爱的小萝卜头……他们经受住了国民党反动派残酷的刑罚考验:老虎凳、往指甲里钉竹签等惨绝人寰的折磨,保护了党的同志,保卫了党的机密,为新中国的成立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江姐在面对丈夫的惨死的同时也不在敌人面前显露半分。就算敌人站在眼前,她也面不改色心不跳坦然面对。敌人软硬兼施,江姐在伤痕累累血肉模糊的情况下,仍一声不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们的希望源于一种无畏的信念:平等、自由、强大的祖国、共产主义。他们的斗争,拯救了千百万水深火热的穷苦人民,给了大众幸福的生活。让历尽沧桑的祖国矗立在世界之巅!为她今天的强大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进程中,我国家建立了许多世界水平的学校及学术体系,中国的人民看病可以报销,爸爸妈妈每个月会发洗衣粉肥皂,中国造了原子弹,航天飞机,中国登上了月球,中国要举办奥运会……我们的祖国真正地腾飞起来了!我们成为了农业和工业强国!

先烈们的梦就是中国的繁荣富强!他们的要求就是我们的要求,即不断努力实现自己的生活信条。我们的历史就建立在这样的梦想和努力上。通过我们的梦想和努力,我们将重塑更高更远的希望,那就是中国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