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演讲稿 鹧鸪天的下阕辛弃疾(通用6篇)

时间:2023-08-30 15:43:19 作者:ZS文王 演讲稿 辛弃疾的演讲稿 鹧鸪天的下阕辛弃疾(通用6篇)

要写好演讲稿,首先必须要了解听众对象,了解他们的心理、愿望和要求是什么,使演讲有针对性,能解决实际问题。好的演讲稿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演讲稿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演讲稿模板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辛弃疾的演讲稿篇一

诗人 辛弃疾朝代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这首词见于四卷本《稼轩词》的甲集,是作者中年时的作品。那时候,作者在仕途上已经历了不少挫折,因此词虽为送人而作,但是所表达的多是世路艰难之感。

上阕头二句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上句言送别。《阳关三叠》是唐人上阕送别歌曲,加上“唱彻”、“泪未干”五字,更觉无限伤感。

从作者的性格看,送别绝不会带给他这样的伤感。他平日对仕途、世事的感慨一直,郁积胸中,恰巧,遇上送别之事的触动,便一涌而发,故有此情状。下句忽然宕开说到“功名”之事,便觉来路分明。作者和陆游一样,都重视为国家的恢复事业建立功名的。他的《水龙吟》词说 :“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认为建立功名是分内的事;《水调歌头》词说 :“功名事,身未老,几时休?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 。”认为对功名应该执着追求,并且要有远大的目标 。这首词中却把功名看成身外“ 馀事”,乃是不满朝廷对金屈膝求和 ,自己的报国壮志难酬,而被迫退隐、消极的愤激之辞;“且加餐”,运用《古诗十九首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之句,也是愤激之语。“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写送别时翘首遥望之景,景显得生动 ,用笔也很浑厚,而且天边的流水远送无穷的树色,和设想行人别后的行程有关;雨中阴云埋掉一半青山,和联想正人君子被奸邪小人遮蔽、压制有关。景句关联词中的两种不同的思想感情,不但联系紧密,而且含蓄不露,富有余韵。

下阕起三句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这里的“离合”和“悲欢”是偏义复词。由于题目“送人”与下阕头句“今古恨”,的情景的规定,所以“离合 ”,就只取“离”字义 ,“悲欢”就只取“悲”字义。上阕写送别,下阕抒情本应该是以“别恨”为主调的,但是作者笔锋拗转,说今古恨事有几千般,岂只离别一事才是堪悲的?用反问语气,比正面的判断语气更含激情。作词送人而居然说离别并不是唯一可悲可恨的事,显示出词的思想感情将有进一步的开拓。紧接着下文便又似呼喊又似吞咽地道出他的心声:“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行人踏上旅途,“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杜甫《梦李白》),但作者认为此去的遭遇比它更险恶。那是存在于人们心中 、存在于人事斗争上的无形的“ 风波”;它使人畏,使人恨,有甚于一般的离别之恨和行旅之悲 。“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刘禹锡《竹枝词》)其中的滋味,古人已先言之。作者在此并非简单地借用前人的诗意,而有他切身的体会。他一生志在恢复事业,做官时喜欢筹款练兵,并且执法严厉,多得罪投降派,和豪强富家,所以几次被劾去官。如在湖南安抚使任内,筹建“飞虎军 ”,后来在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任内,即因此事实被劾为“ 奸贪凶暴 ”、“厉害田里”而被罢官。这正是人事上的“风波恶”的明显例证。作者写出词的最后两句,包含了更多的伤心经历,展示了更广阔 、更令人惊心动魄的艺术境界,情已淋漓,语仍含蓄。李白《行路难》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同此悲愤;白居易《和实质。

这首小令,篇幅虽短,但是包含了广阔深厚的思想感情,它的笔调深浑含蓄,举重若轻,不见用之迹而力透纸背,显示辛词的大家风度。

【拓展阅读】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生于北宋灭亡十三年之后的金人统治地区。他从小就受到民族意识与爱国思想的教育,立志恢复失地,报效祖国。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秋,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北方暴发了以耿京为首的农民起义。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组织了两千余人的抗金队伍,在济南南部山区起义,不久投归耿京领导的'义军,任'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叛徒张安国杀死耿京投降金营。当时辛弃疾奉命渡江与南来接洽联合抗金事宜,归来途中闻此消息,他即率身边仅有的五十余人,飞骑闯入金营,活捉张安国,并收拢义军残部万余人投归南宋。

辛弃疾南来后,正值南宋统治集团中妥协投降势力嚣张得势之时,他与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他写了《美芹十论》六、七年之后,再写《九议》他反复上书,议论恢复大计,批驳悲观论点,但均未被采纳。相反,他却被朝廷派去镇压南方的农民起义。辛弃疾南来后,先后任建康、滁州、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的地方官吏。在任职期间,他做了一些对人民有益的好事;同时,还尽可能地为北伐做些军事上的准备工作。从四十二岁起,他先后被削职闲居达二十年之久。晚年一度起用,出任镇江,复被削职,终于未能实现其恢复中原的宏愿而病死于铅山。终年六十八岁。

辛弃疾是南宋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是我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由于恢复失地、抗金救国的伟大理想不能实现,他就用词这一文学武器来进行斗争,来抒写他积郁于心的复杂情感。 他的重要词篇,表现了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坚强决心,批判了南宋王朝偏安江左、妥协投降的错误政策,抒发了自己虚度岁月、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他还写下一些歌咏祖国壮丽河山与描绘农村风土人情的作品。当然,有的作品也反映了作者持酒狂放、寄情山水与追求功名利禄的庸俗思想和消极情绪。

辛弃疾继承和发展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进一步扩大了词的题材和表现手法,突破了诗、词、文的界限。他善于以诗、以文为词,常用暗喻和比兴手法,使词旨委婉含蓄并具有沉郁顿挫的韵致。他的词,虽然以雄浑豪放为主,但并不缺乏清丽婉约之作。辛词也有明显的缺点,主要是有时用典过多,致使词意隐晦,词语艰涩;另外一些词则过于散文化,缺少真情实感,失去了词的韵味。

辛弃疾是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词人。当时,以辛弃疾为核心曾经出现一大批以抒写爱国思想为主的豪放词人。辛弃疾在扩大词的内容和发展词的艺术表现手法方面是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的。但是,在扩展豪放词风的同时,在词坛上又产生过以叫噪怒张代替形象思维的不良风气。

有《稼轩词》和《稼轩长短句甲乙丙丁稿》,存词六百余首。

主要代表作有《菩萨蛮》、《摸鱼儿》、《木兰花慢(汉中开汉业)》、《清平乐》、《贺新郎》、《西江月》《水龙吟》、《永遇乐》、《祝英台近》、《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等。

辛弃疾的演讲稿篇二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辛弃疾》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辛弃疾》读后感1

有人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的,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不是用墨来写的,而是蘸着血和泪写成的。我坐在桌边沉思:对于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领来说,这也是一种生命的悲哀。不时出现在我的脑海中的,是他栏杆拍遍的一脸惆怅。

这也是历史的悲哀!如此强烈的爱国之心一次次被昏晕的朝廷和奸佞的小人淬火。

历史的车轮继续向前行驶,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强大而迅速发展的祖国。在大学这座象牙塔里面,拿着笔我会想:要是让辛弃疾看到,是否会让他羡慕不已呢——我们也在走一条携笔从戎的道路。作为一名国防生,我无需以一方面的人生悲剧来换取另一方面的光彩;我有我的追求,我要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豪壮;“将军本色是诗人”,我也要有文人宽广的胸襟;我会实现我的理想,时过境迁,辛弃疾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千百年来,中国文人报国无门与龟因无路的徘徊也一去不复返了。

我曾为辛弃疾的深深的爱国之情所感动,面对着祖国,可能我们仅仅是大海中的一粒小水滴,但正是这一滴滴小水滴的积累,才有了大海的波涛汹涌。同样,祖国的发展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投入,好男儿志在四方,我们欣赏“沙场秋点兵”的辛弃疾,献身祖国的国防,我们无悔!

《辛弃疾》读后感2

《青玉案·元夕》上阙描写的是元宵节欢快的场面,描述了如同“千花树”的彩灯,更有星星点点的烟火“如雨”般飘落。街上,富贵人家也乘坐着“宝马雕车”,出来欣赏“鱼龙舞”,呈现了一幅万民同欢的景象。节日的音乐充斥了整个地方,空中的月亮也格外明亮。在柔和的.月光下,整个地方笼罩在一片灯火辉煌中。

诗词的下阕在描写人。诗人看到了正在观灯的女人,她们个个穿着美丽的服饰,带着节日特有的“雪柳”,谈笑着从他面前走过,所到之处,只有暗暗的衣香交织在空气中。诗人一直在人群中寻找自己的心上人,后来无意间回首,却发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有人说,这首诗是对作者自己的写照,而灯火阑珊下的人影描写的是一个不与世同流合污的形象。其实,这首诗给当今社会所能带来的最大启示是不要盲目地在人群中寻找。

社会是复杂的,是由不同的人构成的。在如此变化多端的环境中寻找自己的目标会使一个人变的麻木。在生活中,通向成功的道路永远不会是一条直线。我们不可能一帆风顺地到达胜利的顶峰,在路途中必定会经历风风雨雨。

盲目地向前冲可能是最简单的方法,但是“暮然回首”也可能使我们顿悟,明白许多先前的教训;回首往事还能让你从另一个角度看清原先所作所为,从而让你反思现在的行动是否值得。所以,有时候,“暮然回首”并不是对命运的屈服,而是另一种前进的方式,就如同哭泣不但可以发泄内心积压的情绪,还可以使一个人更为坚强。这可能也是为什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会吧它放在人生的最高境界,因为只有有勇气回首那些不堪入目的往事,一个人才会成长,最后获得成功。

辛弃疾的演讲稿篇三

【作者】:辛弃疾——《鹧鸪天》

【内容】

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

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

牛栏西畔有桑麻。

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小词。词的前两句“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写的是农村恬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春天景象。白色的荠菜花开满了田野,土地耕好了,又适逢春雨,群鸦在新翻的土地上觅食。聊聊数笔,把一幅乡间春色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出来。

本词由荠菜开花而说“春入”,对平凡微贱的荠菜花寄予了极大的感情,又把“群鸦”写得充满生意,一点不像平时我们所见的那副使人讨厌的聒噪相。词人留意和刻画这些细物细事,可见其意态闲适。但是,接下来两句“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情绪陡变,适才令人心情舒爽的春色不见了,万种愁绪染白了的头发。词中说的是“白发”,实际上讲的是“愁绪”。“多情白发春无奈”,词人心情沉闷,只好到小酒店去饮酒解愁。这里“多情”二字写得诙谐,恰如其分地传递出词人那种带有苦味的诙谐。而在这诙谐中,又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作者无可奈何的愁绪。

面对如画的春色,词人的愁绪从何而来呢?这首词有一小序:“游鹅湖,醉书酒家壁。”我们可以从这两句话中找到一定的线索。这时,正是词人被罢官落职、不得不退居田园之时。这时他才四十二岁。他还有精力,足有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怎能耐得住清闲无为的生活?所以词人游鹅湖,面对生机勃勃的春天,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事业上的失意与感叹岁月流逝的惆怅之情便油然而生。

清人王夫之说过:“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这也是本词上阕的艺术手法。下阕写的是一幅农村景象:村民们悠闲自在,生活过得井然有序,牛栏附近的空地上种满了桑麻。春播即将开始,大忙季节就要到来,不知谁家的年轻女子,穿着白衣青裙,趁着大忙前的闲暇赶着去走娘家。与本词的开篇几句不同,下阕词人从近处落笔,一个“闲”字,一个“细”字,一个“有”字,一个“趁”字,把农村生活的闲适与古朴活脱脱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然而,词人越是写闲适、古朴,越是让人联想到“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所流露出来的那种烦闷和无可奈何的情绪。词人无一字写我,尽情描写客观景象,着力描绘了一个“无我之境”,实际上“我”尽在其中。词人采用这种高超的艺术手法,把烦乱复杂的失意之情在这闲适的氛围中突现得淋漓尽致。

或许人有会问:词人既然喜欢农村,喜欢农村古朴而又悠闲的生活,为什么还要借酒浇愁呢?这里,我们就必须结合词人当时的生活背景和他当时的处境去理解。我们知道,辛弃疾是一位很有抱负、正义,充满爱国心的词人,然而,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官场中有的是尔虞我诈、争权夺利,有的是夸夸其谈,食言而肥,词人对此看透了,厌烦了,所以他要远离城市的喧闹,他认为美好的春天在田野,在溪头,在那漫山遍野雪白的荠菜花中。如今,他虽置身于纯洁、清新的农村,却还有愁苦,那是因为他不能忘怀祖国万里江山。他要奔赴抗金疆场,去收复已夺占的土地,那才是真正关心的事业,然而,他却被排挤到农村,过起“闲意态”的生活来,他怎能不愁苦呢?他不是不喜爱春天,但春天并不能给他带来真正的快乐。

总之,这首词写了作者的苦闷,而在这苦闷中,表达了作者的追求,是一首难得的借景抒情的好词。

唐诗宋词中充斥着很多“离愁别绪”,想想也难怪,“离别”本就不是值得高兴的事情,而对于多愁善感的文人骚客,在那个遥远的年代也许真应了费玉清的那首《千里之外》——我送你离开,天涯之外、你是否还在,琴声何来、生死难猜,用一生去等待!所以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离别时。即便对于生性豪放的辛稼轩,也是难免如此——只不过他的所谓“泪未干”别有一番隐情。

“阳关”即阳关曲,也叫阳关三叠,还叫渭城曲——这狗血的名字可以出一道很烧脑的填空题。这是根据诗佛王维的七绝“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一首古曲,古时文人骚客离别时唱这首歌烘托一下气氛,那泪花子就滔滔不绝了——然而辛稼轩应该不至于唱完了还“泪未干”,这里的“功名馀事”更来得有些突兀,可如果联系到他这一生的经历,也就不难理解原因何在——想来他所面对的是一位知己,所以酒过三巡之后,心底的不忿也随之而来,功名并非多余之事,只是时光如白驹过隙,建功立业的机会已经越来越渺茫,纵然愤愤难平又能如何?还不如在这即将离别的时候来他个一醉方休。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渲染了一幅令人压抑的送别场景,“树”的远去只是视角的转换,其实是“人”的远去——也或者是理想正变得越来越渺茫?乌云裹挟着雨水将苍山遮蔽,一如友人此去那扑朔迷离的前程,也或者恰似辛稼轩只因外界的种种阻挠而被一再放逐的戎马半生?从古至今有多少往事令人愤恨,是一千件,还是一万般?难道唯有离别才使人悲伤,唯有聚首才令人欢畅?长江风高浪急,但不见得真的险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唐·李白《行路难·其一》)”,想在人世间混出个人样,才是真的难!

辛弃疾的演讲稿篇四

摸鱼儿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娥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辛弃疾其人

绍兴十年(1140),中原大地战火弥漫,就在这一年的五月十一日,济南府辛府大院里传出婴儿呱呱落地的啼哭声。一个新生命顺利诞生了,辛府上下一片欢腾。祖父辛赞给孩子取名为“弃疾”。弃疾,去病也。辛赞希望这个孩子能像西汉名将霍去病一样,能征善战,保家卫国。生在那血和泪交织的年代,注定了他一生的悲剧命运,也造就了一朵诗坛中的奇葩。

辛弃疾确是没有辜负祖父的期待。年纪轻轻,他曾倾其家产,聚众两千余人,北上参加起义抗金,还曾深入敌营,智擒叛徒张安国。他是文人,但英勇不让铁军猛将。“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就算是晚年,他仍深深记得当年的刀光剑影,塞外角声。何其豪迈,壮气激雷霆。

但是南宋高宗一心求和,没有朝廷的支持,起义军还是失败了。辛弃疾南归,步入仕途。

造化弄人,朝廷无能,恢复事业终是遥遥无期,而人已白发苍苍,“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开禧元年(1207)九月,辛弃疾与世长辞,其时,宋金之间的议和正处于胶着状态。辛弃疾收复失地的愿望,未了。

68年坎坷曲折而又轰轰烈烈的人生,他志存恢复,心无芥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诗人,亦是战士。

仿佛置身于如水的月色,星汉灿烂,梧桐树在秋风中沙沙作响,有人拔剑起舞,一身素服,目光如炬,石桌上是他挥毫写下的词句,力透纸背的全是对国家的爱恋。“抒父君不共戴天之愤!”他记得,亦力行。

婀娜中的刚健

了解了辛弃疾的人生,我想已经不难感觉到《摸鱼儿》这首词中蕴含的刚健与遒劲。伤春之情中,必是蕴含了诗人忧国之情与身世之叹。春意阑珊,实兼指国势渐衰。美人迟暮,则是抒不得志之情。这样想来,确实在哀婉叹息中,读出了壮志激昂,愤懑满腔。看来把其诗与其人结合,方能真正品出诗中的意蕴。

还有一首辛弃疾的词,同样的哀婉缱绻,也同样带给我豪气内敛的感觉。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梁启超曾评价这首词 :“《菩萨蛮》如此大声镗鞳,未曾有也。”(《艺蘅馆词选》)是啊,这首词岁不是直抒胸臆,一意迅驰之作,可给人的感觉,完全可以用大声镗鞳来形容。国耻未雪的满腔悲愤,朝廷无能的一怀愁苦,满纸忠愤之情。

另外还有一首他的《蝶恋花》,同样的幽怨哀婉。

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

辛弃疾

九畹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唤起湘累歌未了,石龙舞罢松风晓。

和《摸鱼儿》一样,同样是用女子的眼光写出了孤寂哀怨,也把诗人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不得志受排挤的无奈,人已迟暮的伤感,一丝丝的怨念,紧扣人心,哀婉曲折之中,不忘表己之忠心。这样的词,不能单纯用哀婉来形容,它里面蕴含的感情,豪迈大气。

我的感受

中学时,说起辛弃疾,都道他是“豪放派爱国诗人”,现在在我看来,这种说法实在让人难以信服。我觉得,这些潜气内转,催刚为柔的诗词也并不算是他的别调。他的豪放与婉约并兼,不可分割。他笔下的香草美人,多有寄寓,他的诗词,有剑拔弩张的直言倾泻,也有千回百转的哀婉曲笔。而这些哀婉之作,感情虽内敛,但会慢慢浸入人心,反倒更让我心潮澎湃。写这篇文章,我越来越觉得,把辛弃疾定性为“豪放派”诗人,实在是太过武断的做法。

辛弃疾的演讲稿篇五

延安市新区高级中学 贾梅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反复品读吟诵,理解词的内容。

品味重点语句,理解作者所抒发的英雄失意,功业未成的悲愤之情,激励自己的爱国斗志。

[教学重点] 联系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体会辛词的内容、艺术魅力、风格及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典故的运用所取得的艺术效果。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

目标:了解辛弃疾,掌握用典手法,理解词人年老被用的心境。

一、导入新课

(板书辛)请以“辛”字组词。(艰辛、辛酸、辛辣、悲辛、辛劳、辛苦„„)

被人们称为“人中之杰,词中之龙”的辛弃疾,一生怀着“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的块垒,似乎和辛字极有缘,正如他自己的戏说:(出示《永遇乐 戏赋辛字》)

正如他所说,其一生只有艰辛、辛酸辛苦、辛辣,而许多甜美之事,顺达之志,怎么总轮不到他?今天,我们来学习他晚年的作品《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1、回顾出示《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三、自主学习

1、反复诵读,结合下文注释读懂词义,理解关键词。

2、齐读,谈谈初读感受。

四、精讲

1、介绍背景知识的基础上读诗,体会情感。

2、介绍用典抒怀的手法。

3、读诗思考:诗中写了哪些历史人物的哪些事迹?

孙仲谋:三国时吴国国君,他在南京建立吴都,并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保卫了家园。

刘裕:出身贫寒,曾生活在荒僻小街,但计伐桓直,平定叛乱,带兵强马壮的北伐军驰骋中原,气吞胡虏。

刘义隆:刘裕之子,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王玄谟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

佛狸祠: 北魏太武帝拓拔焘追击王玄谟之军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当地百姓年年在这里迎神赛会,很是热闹。

廉颇: 战国时赵国名将,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秦攻打赵国,赵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还能不能为赵出力,“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却还报赵王:“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于是赵王不再启用他。

(合作探究)

4、凡有用典必有用意,请找出关键词,理解典故与词人间的联系,理解其情怀。

孙仲谋 京口起步,建功立业 刘 裕

刘义隆 仓皇失败 狒狸祠 安作亡国奴

廉 颇 壮心不已,壮志难酬

5、本词除了用典手法外,还有什么手法的运用?

在这样的对比中,我们更能感受到66岁的辛弃疾内心无比苦涩但又孤身坚守,满腔忧虑但又坚决行动的忠义情。(在这样的任上,他搜集钱财,置备盔甲军装;花重金派间谍到北方金人践踏地探听虚实。终遭弹劾“奸赃狼藉”而免职。)

五、当堂训练

反复读词,想象诗境,想象诗人的处境,请以《我手写英雄》为题,写下你对辛弃疾的认识。

示例:他,以武起事,由文而武。在手执软笔时,他失去了钢刀利剑,但没有失去一个武人的信念。他是一个可悲的英雄。我们能清楚地听到他一遍遍的哭声,一次次的表白:”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看着金人的势力日益壮大,南宋疆土收复渺茫,他心中仍然幻想其坐骑如曹操的的卢般飞驰沙场;当大势已去,老年再被启用时,他仍心怀忧虑忠诚地问着”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他有着岳飞的霸气,却没有岳飞的境遇。最终,只能喊着”杀敌“含恨而去。

六、作业:

背诵并默写本诗。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

目标:反复品读吟咏,领悟本词的内涵,体会词人英雄失意、功业未成的悲愤之情。

一、导入新课(课前背诵《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入)一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66岁的辛弃疾既喊出了有能力杀敌的忠心,也表达了不被重用的忧愤。他平生以英雄自称,心功业自负,以气节自许,本以身许国,准备血洒沙场,马革裹尸,可从23岁南渡归宋十年之久了,还未受重用,正值壮年的他心境如何呢?今天,我们品读他的《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二、自主学习

结合下文注释,大声朗读文章,理解词义。同时思考:你在本词中看到了怎样的词人形象?(献愁供恨的江南游子,无人会意的流泪英雄)

三、精讲点拨

1、本词上片重在写景抒情,下片重在用典抒情。这两种手法也是我们常见的手法。品析写景抒情句,我们要从意象入手,描摹意境,感受情感;品析用典句,我们要先弄清典故,找准联系点,理解情感。这两种手法都是含蓄抒情的方法。

2、反复诵读上片,闭目凝神细想你眼前展现出怎样的画面?请描摹(明确意象。)。

示例:南方的天空,一片空阔清冷;江水悠悠,带着无边苍凉的秋色无声地流向天际。遥望远山,如玉簪,又如螺髻,写满了愁怨。落日西沉,失群的孤雁哀鸣不断,我这江南游子独自站在楼头。

引导:天与水写满了秋意,山满怀愁怨,日是落日,雁是孤鸿,人是游子,我们立刻被带入了怎样的意境?(空阔冷寂,苍凉悲苦)此游子是普通游子吗?(亡国游子)

引导:亡国游子面对此景此境,心绪如何?(讲解细节描写)

3、抽学生诵读体会。

师:他默看宝刀,愤拍栏杆时,一定想到了当年拍刀催马,驰骋沙场,独闯敌营的壮举,但如今呢?“无人会,登临意”,他怎样的思想情感无人理解?请细细品读下片的典故,理解深沉的情感。

(合作探究)

5、师译读这三个典故后,请同学们合作探究其用意。张翰弃官归隐(难以回乡之激愤)许汜谋求私利(鄙夷谋私之无奈)桓温感叹时光(唉叹时光之痛苦)

7、齐读感受词深沉悲壮的情感。

四、当堂巩固

在词中,你是否感受到让人荡气回肠的悲壮,是否感受到了让人心痛不已的执著?拍遍栏杆的沙场英雄辛弃疾在你心中是怎样的形象......请用或诗或散文的语言描述。

五、小结

辛弃疾生不逢时。他的文才武略换来的却是大半生报国无门的悲愤和苦痛,于是他常常将满腔雄心壮志化作杜鹃啼血式的悲愤长歌。从这两首词中,我们分明能品味出他对英雄人格的悲壮追求。然而,也正是这一特定的遭遇,使他寄之于词,成为一代词宗,在词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有“人中之杰,词中之龙”的美称。

六、作业:背诵并默写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课堂实录

生:齐背《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课前)

师:今天,我们继续走近辛弃疾。一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道出了晚年的辛弃疾经过无数的迫害依然壮心不已,依然忧虑国运。在壮年时,他又是怎样的心境呢?下面,我们来学习壮年的他写作的《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板书)。

师:我们知道,辛弃疾本来是报着满腔的复国之心来投奔南宋的。当年,他带着一万多抗金义军来南投,结果,十年中不被重用,只是让他做个地方长官(当时,他正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不把他投于前线。我们知道,他一辈子唯一的壮怀就是—— 师生齐:收复失地。

师:显然在地方长官这样的职位上,他是不能实现他的愿望的。不能实现愿望的他有没有愤慨?有没有怨恨?有没有痛苦呢?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章,结合下文注释读懂诗意,并说说你从中读出了哪些情感。

生:(自由诵读,师提醒学生在读不懂的地方做标注)师:请同学们齐声读,带着你体会到的感情读。生:(齐读)

师生齐:谋求私利的许汜大概羞于拜见富有雄才大略的刘备吧!

生2: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追问:你能不能说一说这句诗里谁在做什么?)张翰想到家乡的鲈鱼脍,就辞官归家了。

师:遥望小而高的山,“玉簪螺髻”在这里指的是什么?(山)像玉簪像螺髻一样,“献愁供恨”,呈现出了它的愁怨。意思理解了,请问用了什么修辞? 生3:比喻、拟人。

生4:无人会,登临意(追问:你能解释一下“会”是什么意思吗?)领会,理解。

师:无人能理解我登高来的思想情感。

师:同学们的质疑完了,我有疑问。生5,断鸿指什么? 生5:(沉默)

生6:失群的孤雁。

师:生7,吴钩指的是什么? 生7:(沉默)

生8:吴地制造的宝刀。

师:辛弃疾首先是文人还是武将?(武将)所以他随身带着宝刀。好了,同学们,你们不质疑,我一质疑就有两个同学被考住了。这可不是善学的表现哦。师:现在我们把字面意思读懂了,请再读诗,你能领悟什么“意“呢?(生齐读)

师:我的最后一问——生9说一下“红巾翠袖”什么意思? 生9:代指女子,(追问:什么手法?)借代。

师:读出什么“意(思想情感)”呢?

生10:壮志难酬的苦闷。(追问:哪儿读出来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生11:从第一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描写的是萧瑟的秋景,也可以读出他内心的一种凄凉。

生12:从“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读出了他的悲愤。生13:我从“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读出一种孤寂。

师:一种——感觉?(生笑)看来同学们对诗已经有了自己的解读。对这首诗,人物形象,上阙出现的人物形象是——(生:江南游子),下阙出现的是——(生:无人搵泪的英雄)我们概括一下,即流泪英雄。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写作背景,看同学们刚才说的是否有依据。(出示)

师:本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是一个闲职。“参议参议”即给皇帝提建议,但他说的话皇帝听吗?(生:不听)这时,他给宋孝宗提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却招来了很多怨恨。为什么呢?这里表现出了朝廷对他的极度不信任。其中有三个原因:第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我们知道他出生在金人统治区,现在他的家乡还沦陷敌手。第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军;还记得他组织起义军抵抗金人的经历吗?(记得)第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而现在南宋小朝廷的主张是——(生:求和)对,求和求安,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话简直是在拔虎须啊,自然得不到重用了。师:对这首诗,我们明显看到,上下两阙表情的手法一样不一样? 生齐:不一样。

师:上阙主要用的手法是—— 生齐:借景抒情。

师:对于这类手法,我们首先要明白词中所用的——(生:典故)弄清典故,但典故是不是客观地放在那儿呢?(生:不是)它是寄寓了作者认识和情感的典故,所以我们要找到作者对此典的态度情感人倾向,这就是两者之间的联系点。联系点找到了,作者的情感我们也就理解了。

师:下面我们先读上阙的写景句,按刚才讲解的有步骤地解读,品析。

师:哪位同学读一下,体会情感。生16:读(掌声)

师:请问你现在想到了什么? 生16:我想到了诗人一个人站在赏心亭楼头,看到远处山也是怨愤的,天空比较萧瑟,听到落单的大雁的叫声(师补充:又添了几分愁绪。追问:在想象中,你慢慢走进了怎样的诗的意境?)萧瑟、凄凉、悲怆。

师:开篇“千里”“无际”等描述还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生:壮阔

师:“壮”似乎不恰当吧!生:空阔

生17:国家现在的状况,就像这西沉之日一样。

生18:被迫成为游子的。因为他的故乡被金人占领,他无家可归。

生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师: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把情绪调动起来读。

生19:有感情地读(追问:什么样的情绪在你的胸中涌动?)没有人能理解自己心中的想法的无奈(追问:把宝刀拿出来看了又看,这时他在想什么?)自己有一番报国情,也有能力,却无用武之地(启发: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心情如何?)悲(你拍桌子时是什么情绪?)悲痛(生笑,师再引导:悲痛的让你击桌不停啊?)悲愤,激愤。师:所有男生读出愤激之情。男生:齐读这几句。

师:小组合作探究典故的用意,五分钟。小组讨论,老师巡看

生20:张翰因思念家乡而弃官回乡,抒发作者虽思念家乡却无法回乡,要承担起这样的重任。第二个就是——(师点拨:你把第一个没讲透,抒发和后边的无法搭配,是个病句,注意加宾语中心词;却要承担重任的什么情)爱国情(师追问:他为什么不能回故乡呢?)他的故乡被金人所占(追问:爱国的倾向大吗?)思念家乡,还有对金人的痛恨之情,对现状的激愤之情。(师:把第二个机会让给别人吧)生21:我讲第二个典故。它讽刺了现实生活中那些只追求功利的人和对明君的渴望。

师:能讲通吧(能)我想再稍微偏离一下他的认识,“求田问舍,怕就羞见,刘郎才气。”关键词是“刘郎才气”还是“怕应羞见”?(生:怕就羞见)从中可见讽刺意;第二层,我有渴慕建功立业之心,可现在却在做什么呢?(生窃窃私语)他不正在做“求田问舍”之事吗?其实表达了作者的志和现实之间矛盾的无奈。

生22:第三个典故,我们组认为辛弃疾借此表达了自己不能收复失地,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徒然度过十多年的一种感慨。(追问:讲得很清楚,那我想问:“忧愁风雨”如何理解?)国家现状是令他担忧的。

师:很好!可见不仅有感慨之情,还有忧国之情。同学们理解得很到位,还有要补充的吗?(无人应声)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看到短短的一首词里词人的感情多复杂啊!请齐声读,再次体会情感。生齐读下阙,理解情感。

师:情感到了这,只能怎样?

生: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师:这一句照应了上阙的哪一句? 生:无人会,登临意。

师:不管他有怎样的报复,他现在只能孤身一人面对这样的现状。这时他的内心是孤独的,是悲痛的,是无奈的,也是愤激的。我这一个英雄,本就驰骋沙场,让我的宝刀发挥力量,但此时我在做些什么呢?(生:求田问舍之事)这是我最不屑的啊。诗读至这儿,词深沉悲壮之感能领悟了吧!请带着情感背诵本词。

生有感情地背诵。

师:很好!请用诗或散文的语言描述辛弃疾的形象。下课!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教学反思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自江北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为了消愁解闷,他登上赏心亭,面对大好江山,反而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词中抒发了浓郁的爱国情感,在抒发感情时运用了写景、用典等艺术手法。此词无论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还是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都不失为一篇佳作。

但就是这样一篇佳作,学生学起来感觉很困难,因为他们无法理解词中运用的典故,普遍反映读不懂。学生读不懂,就无法完成鉴赏,强行让学生进行鉴赏,课堂教学势必会进入困境。我思前想后,决定用“三步法”完成教学:第一步,质疑铺垫;通过学生质疑,帮助学生理解诗的字面意思,为后边诵读理解铺垫。第二步,诵读体会;通过学生自由诵读,自己体会,选出最有感受的句子诵读并解说所体会到的情感。第三步,手法品析;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本词所用的主要手法——借景抒情和用典,细细品析词作,使学生深刻体会本词复杂的情感并理解作者,同时掌握这两种手法。这样,就可让学生从单纯接受变为主动探究,以小组或个体的形式参与教学,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让学生学习从只重结论变成既重过程,也重结论。

在教学中,我一直想把自己放在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的位置上,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动力,在他们遇到学习障碍时给予适当的点拨;而摒弃替代学生学习,诱使他们一步步进入我预设的教学圈套。如若陷入老师主导课堂的模式,教师就会只重视知识和注重自己的讲授艺术,无视学生的存在,势必会因自己的“知识水平”制约学生的“学业水平”,且使学生受到诸多束缚,个性很难张扬,成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将被消磨殆尽。

在做课堂实录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反思自己的课堂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显然,知识目标很扎实地落实了,可思维目标和情感目标呢?并不能尽人意。其一,课堂语言不够简明,无效问语破坏了课堂语言的流畅度。对课堂语言,我一直追求简明风格,在自己听自己的课时才发现有很多无效问语和连接语,如“对不对”“是不是”“那么”。其二,课堂思维不活跃,引导比较僵化。我喜欢被学生主导的课堂,所以在上课前我不喜欢预设太多,而是根据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引导点拨。但就本堂课而言,当学生思维中断时,我似乎束手无策,代替思考的较多。这可能是在新环境考试体制和课时限制下,我的心态过于急躁且思维僵化造成的吧。其三,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无好奇心。

以后,还要在怎么回归语文的本真上多下功夫,争做知识的“挖进人”,不做知识的运水者。请记住:课堂失败的85%的责任都在教师自己身上,不要报怨学生,更不要推卸责任。仲永泯然众人只因后天教育,孩子本身都是对新鲜事物和知识充满好奇的,可怕的功利教育一天一天将孩子想上学的好奇心探究心磨成了麻木心。做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吧!

辛弃疾的演讲稿篇六

村居是辛弃疾清平乐中的一首,有人从中感受到宁静的田园风光,那其他读者的心得又有哪些?下面是本站小编精心为你整理辛弃疾乐村居读书笔记,一起来看看。

我读了《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后,感到词中的老人是那么的悠闲,他们的儿女们是那么的勤劳,真令人欣慰。

词中描绘了在一个长满青草的小溪边,有一座农家的茅草屋,远远地就能听见屋里有人在喝酒谈笑,他们是谁呢?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对老翁老妇喝醉了酒在那里逗笑取乐。屋外,他们的大儿子在小溪的东边锄田里的杂草,二儿子在院子的大树下编织鸡笼,调皮可爱的小儿子趴在溪头剥莲蓬,这种情景是多么的令人感动啊!

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之中,这样的情景的确令人向往。在我们村子里有一对年过花甲的老翁老妇,他们忙于生计,而儿子却养尊处优。老两口有一独生子,天生好吃懒做,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在他小的时候,我们可以说他不懂事,但如今已过了而立之年,却还是伸手向父母要钱。试想一想,这个儿子可悲吗?真可悲!这对老人可怜吗!的确可怜。我想,同是老人的儿子,怎么同词中的儿子有那么大的差距,他怎么如此不知羞耻。他也不想一想,一旦有一天,离开父母,他该如何生存。

身为当今的青少年,我们是新世纪的接班人,应该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尊敬老人,让这些不文明的现象及早得以消除。共同创建一处和谐的家园,让我们地球村更美。

此时,我正读着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其实我会陶醉于其中,一边读,一边想,这会我就想到了:茅屋低矮而狭小,只能容下几个人,溪边长满了青翠欲滴,嫩绿的草。又是谁家的白发老公公,老婆婆用带着陶醉情意的吴音相互说笑、问好。大儿子拿着锄头在溪水东边热火朝天地锄着豆草,已经锄得汗流浃背,大汗淋漓了,而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一会儿编编,一会拆掉一些,他的手青一块紫一块,有的手指还被拆肿了。咦?活泼顽皮、最讨人喜爱的小儿子呢?哦,他呀,原来正躺在溪边剥吃那清香四溢,美味可口的莲蓬呢!想完了,不过那场景在我脑中回荡着,过了好一会儿,我才回过神来,我很喜欢这首诗,因为它有押韵的句子,而且上、下两段都比较好记住,所以呢,我比较喜欢这一首诗。

啊,辛弃疾笔下的诗真好,栩栩如生,还让人一读就懂,这首诗容易让人读懂,还押韵,真好!

寒假中,闲来无事,就拿出在学校图书馆借阅的《唐诗宋词》来读一读。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这首小词,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草屋的屋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绿绿的青草,满头白发的老公公老婆婆。用吴地的方言,互相逗趣取乐 ,大儿子在河东面的豆地里除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手艺真巧。最令人欢喜的是顽皮淘气的小儿子,横卧在溪头草丛, 剥着刚刚采下的莲蓬。

读着读着便身临其境。诗人首先把我的思维带到了一座小茅草屋,茅草屋就在长满青草的溪边。听见茅草屋有人操着柔媚的南方口音带着醉意在互相说话取笑,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妻;再看看茅草屋外,老夫妻的大儿子在小溪的东面锄豆田里的杂草,二儿子心灵手巧的正在编鸡笼子,调皮可爱的小儿子,趴在溪边剥着莲蓬,那憨稚之态格外让人喜欢。字里行间透露着辛弃疾那恬静淡雅的风格,他不求功名,去寻找世间那少有的和平的地方,真值得学习。

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的形象刻画,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它好似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开篇以素描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江西上饶地区农村的特色,以景物衬托出人物生活宁静、恬适的氛围。画面中的主要人物——翁媪“醉里吴音相媚好”,足见其生活的安详,精神的愉快,接着从远到近勾画出三个儿子的动作。词人尤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等词句形象地刻画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