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移民安置方案

时间:2023-08-10 08:27:14 作者:江sx 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通过制定方案,我们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避免盲目行动和无效努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水库移民安置方案篇一

(一)劳动力转移

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目标10600人(次):一产转移就业2960人(次);二产转移就业2860人(次);三产转移就业4780人(次);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3800人(次)。

(二)劳动力转移收入

劳务输出总收入目标6500万元;一产完成劳务收入1600万元;二产完成劳务收入1500万元;三产完成劳务收入2500万元。

(三)劳动力转移就业 培训 。

1、职业技能培训目标:开设8个班以定向、订单培训为主(其中砌筑工班1期、装修工班1期、缝纫工班1期、手绣制作工班1期、保安工班1期、面点工班1期、架子工班1期、电焊工班1期)培训350人。

2、创业培训30人。

3、汉语培训300人。

4、法律培训200人。

(四)被征地农民就业工作:完成被征地农民家庭每户推荐1人就业和失地农民每人1卡工作;完成被征地农民家庭推荐就业率达到90%以上。

(五)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完成大中专毕业生摸底调查工作并做好就业推荐使就业率达到85%以上。

(六)就业孵化中心工作:以传统手工业为主,每个行政村建立就业孵化中心不少于1个。

(七)信息采集岗位个数120个。

(八)受理小额担保贷款30笔以上:直接扶持创业40人以上,带动吸纳就业50人以上。

(九)拾花工作:组织外出拾花1300人以上。

(十)社会保障工作:完成5384人(包括60岁以上)新农保续保工作;100%完成失地农民养老 保险 工作;完成547人城镇居民医疗工作;完成90%以上城镇居民养老工作。

(一)积极筹备成立劳务派遣公司,规范管理农村经纪人队伍。随着**市城市建设需要和全乡设施农业规模化发展,全乡失地农民不断增多,劳动力转移任务繁重。充分发挥我乡区位、资源、产业、人力等优势,成立劳务派遣公司,不仅可以规范农村经纪人和务工人员的组织和管理,降低劳务成本,维护务工人员权益,而且还能拓宽劳动服务范围,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通过劳务派遣公司还可大力推动我乡逐步建立劳务产业市场化运作、规模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输出模式,积极走出具有我乡自身特色的发展路子。

(二)职业技能培训有所侧重,重点提升农民就业能力。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突出企业用工的岗前培训,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工作,加快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增强农民的就业稳定性。

(三)认真落实就业政策,进一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围绕新生劳动力,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围绕就业困难群体,实施政策带动就业。

(四)加强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一是争取积极上级部门项目支持,在我乡新建一座800平方米的人力资源市场。二是开办全年劳动技能培训学校,使劳动技能培训常规化、职业化。三是加强对村级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将就业和社保的主要办事职能延伸下去,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提高办事效率。

水库移民安置方案篇二

1、20xx年水利信息化总概算投资490万元,已经完成了水文站标准雨量站改建和防汛决策指挥系统等级保护2个项目;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系统已经签订合同并完成了总工程的60%;平潭水库大坝自动化观测和仓岙水库水质监测已经在招投标程序;防汛决策指挥系统升级已经纳入山洪灾害第二期,预计到下半年才有可能开工;五座中型水库联合调度系统开发项目因价格原因目前还没签订委托合同,没开始建设。

1、部分信息化项目进度滞后。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客观上的原因,由于要建设象山县山洪灾害项目第二期内容,原计划的防汛决策指挥系统升级项目纳入了其中,需要和山洪灾害第二期项目同步展开。二是信息化项目前期工作没有及早开展,导致了今年部分信息化项目还没完成招投标工作。

2、对信息化项目的跟踪和进度督促上还有不足,和各科室的沟通也还有所欠缺。要加强对信息化项目的跟踪力度,从前期到实施到竣工都要参与并做好协调工作,加强和相关科室的沟通交流,形成合力。

1、按照水利信息化方案,扎实做好20xx年项目建设各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确保按时按点完成年度计划。

2、提早谋划,争取信息化项目前期工作提前启动。在10月份年度计划安排好以后,督促各科室开始落实相关责任人员,提前启动项目前期工作。

水库移民安置方案篇三

按照《楠杆乡精准扶贫帮扶计划》总体要求,特制定本帮扶计划。

一、基本情况

位于楠杆乡政府16公里,平均海拨735米。与丰乐河与务川县丰乐镇隔河相望,国土面积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亩,其中稻田亩,森林面积为8647亩。辖刘家组,石门组,下坝组,中坝组,上坝组,水潮头6个村民小组,有268户1006人,其中,享受低保89户293人,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农合参合率达1 0 0%;精准扶贫户75户280人,贫困发生率为%;劳动力人数752人,其中外出务工420人;有正式党员12人;60岁以上老人123人,其中80岁以上16人;有学生95人,其中大学生5人、高中生15人、初中25人,小学生50人。20年人均收入3850元。是楠杆乡辖区内唯一三类贫困村。近年来,在省、市扶贫办的关心、支持和大力帮助下,按照县委“一业带三化、三化促一业^v^发展战略和楠杆乡加快建设“二园三广场八通道”的发展构想,结合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烤烟种植生产。20年,争取整合“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完善了四个组通组公路、串户路硬化85户改厨改厕和环境整治1处。完成通村、通组水泥路硬化6千米。外出务工和烤烟种植是该村的主要经济来源,今年发展烤烟500多亩。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一是贫困人口分布广,居住条件边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二是传统农业耕种观念更深蒂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十分艰难;三是受交通、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等因素制约。

三、帮扶计划

“两委^v^、驻村工作组紧紧围绕“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和“六个到村到户”、“六项行动计划”总要求,通过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致贫原因分析,结合召开党支部会议与村民大会、逐户走访村民了解的情况,为尽快解决贫困村、贫困户致富需求,制定以下帮扶计划。一是烤烟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烤烟种植产业,计划在刘家组,石门组,中坝组,水潮头等组轮作种植烤烟烤烟种植500多亩,切实帮助9座烟农落实烤房、供电设施维修、烟区道路建设整等资金紧缺的问题,概算共需资金35万元;二是技能培训。针对该村种植种植户种植技术短缺的问题,计划举办烤烟种植等培训3期,概算共需资金10万元,培训300余人次,让闲置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三是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围绕产业建设,为切实解决广大种植户运输、管护不便的难题,完成通村、通组水泥路硬化6千米,同时可解决刘家组,石门组,中坝组,水潮头等4个组310户620人出行问题。四是县直部门帮扶慰问。县总工会帮扶解决村自来水管护4000元、电脑4000元,计8000元;5张办公桌2200元;慰问留守儿童10人×200元=20元,慰问老党员3人×300元=__0元,慰问民选干部11人×500元=5500元;慰问计生户6户共6000元;共计18600元。

四、工作要求

(一)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村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

(二)要积极协调、精心安排,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帮助种植户协调贴息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三)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紧密配合,对照帮扶计划,积极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加快逐一落实,并及时发现和反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纠正工作中的不足。每月定期向乡政府报告工作实施进度,对在工作中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给本村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水库移民安置方案篇四

一、组织社区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市、区和街道下发的有关文件精神,掌握工作要领,制定社区20xx年劳动服务平台工作计划。

二、认真做好街道劳动服务所下达社区20xx年的各项就业工作任务。分段实施,社区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努力抓好今年社区就业工作。

三、对辖区单位及个体工商户进行统计。加强联系,掌握他们的用工信息,以便安置社区有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就业。

四、积极做好失业人员的劳动就业政策、劳动法律法规的咨询宣传工作。

五、做好社区弱势群体的慰问工作。

六、大力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实现社区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全部再就业。

水库移民安置方案篇五

国务院编制移民安置规划应当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遵循本地安置与异地安置、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政府安置与移民自找门路置相结合的原则。

农村移民集中安置的农村居民点应当按照经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确定的规模和标准迁建。

移民自愿投亲靠友的,应当由本人向移民区县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并提交接收地县级人民政府出具的接收证明;移民区县级人民政府确认其具有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后,应当与接收地县级人民政府和移民共同签订协议,将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交给接收地县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移民的生产和生活,将个人财产补偿费和搬迁费发给移民个人。

城(集)镇迁建、工矿企业迁建、专项设施迁建或者复建补偿费,由移民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给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单位。因扩大规模、提高标准增加的费用,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有关单位自行解决。

2.基于杨木水库保护区实际情况以及我国现行水库区居民安置方法罗列以下安置方法,其中,对农村移民安置进行规划,应当坚持以农业生产安置为主。具体结合这几种:本地安置,异地安置。集中安置,分散安置。政府安置,移民自找门路安置。

具体的安置方法及优缺点,适用条件等,如下:

特点:外迁集中安置是将整个村或组的移民搬迁到新的安置区集中在一定范围内统一安置。

3二、三产业安置,特点:

特点:外迁分散安置指淹没区移民由政府出面组织分散插组或移民自主投靠亲友迁到外地的安置方式。

特点:坚持以土为本 , 以农为主 , 实行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 , 通称为大农业方式。

住房安置,包括货币化住房安置,统一优惠购房安置等。人员安置,包括货币安置,就业安置,社保安置,留地安置,分红安置,租金安置等。

4.畜禽养殖场类安置办法 4.1统一建立养殖区

在保护区外建立养殖场地,建立适合农村地区养殖规模的乡镇养殖场,由政府部门统一分配土地,(政府可以提供资金、土地、技术上的相关支持)。

适用条件:搬迁安置地区有能力提供大面积土地,养殖场应达到规模化。以及污染处理、交通、畜禽销售等有保障。4.2散养户分散村落。

由原养殖户自愿放弃养殖业,搬迁后由政府出台的补偿办法进行补偿以及按规定分得土地进行耕种。

适用条件:对养殖业没有兴趣,愿意从事农业。4.4从事第二或第三产业

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为搬迁户提供相关的技术培训,鼓励其从事其他产业工作,同时在乡镇或市区提供房屋补偿,实现从农业生活向非农业生活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