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班音乐动物歌教案反思(汇总16篇)

时间:2023-10-13 20:16:51 作者:雅蕊 活动总结 最新小班音乐动物歌教案反思(汇总16篇)

一份好的教案应该具有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合理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接下来将分享一些幼儿园教案的实操经验和心得,希望对幼师有所启发。

小班音乐动物歌教案反思篇一

一、目标:

1、喜欢朗读儿歌,读准字音“幼儿园”“老师”“她”。

2、感受老师的爱,喜欢上幼儿园。

二、准备:

教学挂图、幼儿用书、喜洋洋头饰、场景布置。

三、过程:

1、谈话引入师:今天有个你们最喜欢的小朋友要来到我们小二班做游戏。(出示喜羊羊)

2、观看教师表演,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教师出示喜羊羊头饰,边念儿歌边表演。

提问:

(1)宝宝喜欢上幼儿园吗?

(2)宝宝喜欢老师吗?为什么?

3、学习儿歌。

(1)教师有感情地示范朗读儿歌。

提问:老师朗读儿歌的时候声音是怎么样的?(有感情、有节奏的.)教师小结:我们朗读儿歌的时候要用好听的声音把儿歌读出来。

(2)幼儿跟读儿歌。

读准“幼儿园”“老师”“她”。

(3)逐句分析儿歌,与幼儿互动。

师:老师叫我什么?(教师竖起大拇指表扬高高兴兴上幼儿园、能和老师有礼貌地打招呼的孩子,说他们是好娃娃。)师:“我说老师像谁?你觉得老师像妈妈?”(教师自我介绍像妈妈的地方。)师:老师爱你的,那么你爱老师吗?爱老师的小朋友老师可真喜欢,赶快来与老师来拥抱一下吧!

4、儿歌表演,再次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1)个别朗读,分组朗读和集体朗读相结合。

师:这么好听的儿歌加上好看的动作那就更加不错了!

5、结束语。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儿歌《幼儿园像我家》,每个小朋友都有两个家了呢!小朋友你们喜欢幼儿园这个家吗?回家之后我们把这个好听的儿歌分享给爸爸妈妈听吧!

小班音乐动物歌教案反思篇二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超级连接的含义。

2、学会演示文稿内部的超级连接。

教学重点:

学会在幻灯片中设置超级连接。

教学难点:

理解超级连接的含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演示文稿范例。

2、上次制作的演示文稿“动物的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超级连接的含义。

“同学们,你们到饭店点过菜吗?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一会儿点的'菜就端上来了。在电脑里也可以‘点菜’,当然这菜只能看不能吃(开始演示范例)。在这一张幻灯片里有四种动物,想看什么就点什么,它马上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想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请同学们先打开上次保存的演示文稿——动物的家。”

二、设置超级连接。

要完成点菜的效果就要用到“超级连接”这个功能。(演示对猴子的超级连接)

1、将猴子两个字选中,选择[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动作设置]命令,弹出‘动作设置’对话框。

2、在‘单击鼠标时的动作’一栏里选择[超级连接到]一项,选择要连接到的那张幻灯片,点确定。

4、现在用同样的方法连接好其他3张幻灯。

同学自己超做完成幻灯的连接。教师个别指导。

5、但我们又想回到开始时的第一张幻灯片,那该怎么办呢?学生讨论,自己解决问题。提示:同样的连接可以用复制的方法。

三、共享成功的喜悦。

将文件保存后,请同学演示或相互之间交流经验。

小班音乐动物歌教案反思篇三

1.初步了解动物之间存在的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关系。

2.了解动物间朋友和敌人关系的两两对应关系,形成初步的生态保护意识。

3.萌发探索自然的兴趣。

课件:动物的`天敌和朋友

2.动画片:你在和谁玩

1.观看动画片

启发幼儿回忆,动画片里有哪些小动物。

老虎,鲨鱼,螃蟹,海豚等。

2.教师:小动物们玩的真开心,因为它们都是好朋友。

ppt课件演示:动物的天敌和朋友

1.你知道小老鼠害怕谁吗?

它们是好朋友还是敌人?为什么?

2.羊和狼是好朋友还是敌人?为什么?

3.蛇和青蛙会一起玩吗?它们是好朋友还是敌人?

4.壁虎看到蚊子会怎么样?

5.狮子和斑马是敌人还是好朋友?

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

6.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和哪些动物是敌人?

1.动物们之间有的是敌人,有的就是好朋友。

课件演示:鲨鱼和向导鱼

鲨鱼和向导鱼就是一对好朋友,因为鲨鱼眼睛不好,

向导鱼就为鲨鱼指路,还能吃到鲨鱼剩下的食物。

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和哪些动物是朋友?

课件演示:

犀牛和犀牛鸟

寄居蟹和海龟

鼓励幼儿结合已有经验大胆讲述。

今天我们知道了许多的动物是朋友,它们有互相需要帮助的地方。

也有许多的动物是敌人,它们有的吃别的动物,有的被别的动物吃掉。

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规律,是大自然处在平衡的状态中,如果一种动物太多,

或者一种动物消灭,都会给大自然带来影响。

所以,我们要保护各种各样的动物,使自然界平衡,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

小班音乐动物歌教案反思篇四

1、通过收集资料、分享交流、归纳整理,了解动物们为了适应环境而不同的过冬方式;

2、能在个别、小组、集体交流中大胆、有条理地讲述自己了解的关于动物过冬的知识,同时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

1、鼓励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有关动物过冬的资料,如图书、图片以及教师自备一定数量的动物图片:

2、收集动物不同过冬方式的生动形象的录像资料;

4、用于促进幼儿良好科学学习品质养成的评比表一张。分别用嘴巴,耳朵,手作为标记。

环节一: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关于动物过冬的资料,如图片,图书等

教师导入:小朋友们,看到你们手里都带来了关于动物过冬的资料,你一定很想跟朋友们分享吧?这可以让别人知道你多么有学问哦。那你也一定很想从别人那里知道更多的知识,让你自己更有学问。那现在老师给你们三分钟时间,去分享交流,注意哦——老师有两个秘诀帮助你们成为有学问的人。1、如果你想要别人喜欢听你说,你一定要仔细的、有条理的把话说清楚;2、如果你想知道得更多,你一定要专心听别人说。最后,我们来看关于动物过冬的知识,哪个小朋友最有学问哟——到时候,请每一组派小朋友代表发言,看哪一组的小朋友代表说得最完整、最有条理,我会给他们的评比栏的小嘴巴标记栏目贴上小红旗哟!

(教师提出分享交流的要求,每一组推荐或自荐一名代表,把刚才自由交流搜集的`信息有条理的讲述,分享。从而不仅让幼儿学会整合信息,更让幼儿体会到交流分享的意义。达成目标2)

师:请每一组的代表来跟大家分享动物怎样过冬的知识吧。谁说得更有条理,更丰富,就会赢得小红旗。

环节二:通过视频帮助幼儿进一步全面了解动物过冬的多种方式

分段观看《动物过冬》视频。

(分为三段:冬眠,迂徙,换毛。看完一段,帮助幼儿归纳分析,教师在记录板上贴上过冬方式的标记。标记图文并茂。为下一步幼儿分类整理做基础。达成目标1)

提问:通过视频,你了解到刚才那些动物都是怎么过冬的?为什么它们要过冬?

引导幼儿了解动物为什么要冬眠。

提问:不是所有的动物都会冬眠呀?我们接着去了解吧。

引导幼儿归纳,动物迁徙也是为了过冬。

提问:动物赊了冬眠,迁徒之外,还有其他的过冬方式吗?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猜测、想象。了解动物还有其他的过冬方式,如换毛。

教师小结:动物们为了适应环境,各自有不同的过冬方式。

环节三:鼓励幼儿将已有动物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突破重点,达成目标

1、幼儿讨论自己带来的动物属于哪一类方式过冬,在展板上归类整理粘贴。

2、教师小结。分析评比结果,鼓励幼儿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习得良好的科学探究品质。

教师引导:你还想知道关于动物的哪些秘密?

幼儿自由表达,教师记录。顺应幼儿的兴趣点生成下一活动。

我们下一次再来比一比,看谁最会学习吧。

小班音乐动物歌教案反思篇五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在说出不同动物叫声的`基础上初步认识象声词。

2.通过游戏的形式,进一步提高幼儿对学习汉字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画片:我爱农场小动物(我爱小狗)

2.课件-幻灯片:夏天的识字树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今天农场里的动物朋友邀请我们到农场去做客,你们高兴吗?

二、展??

1.动画片《我爱农场小动物》,激发兴趣。

(1)在农场里有哪些小动物?

(小狗,小猫,小猪,老牛)

要求幼儿完整回答问题

(2)它们是怎样叫的?

引导幼儿学一学动物的叫声.

2.游戏:小动物在哪里?

(1)教师做动作并问:小狗小狗在哪里?

幼儿回答:汪汪汪在这里。

出示识字卡:汪

(2)教师做动作并问:小猫小猫在哪里?

幼儿回答:喵喵喵在这里。

出示识字卡:喵

(3)教师做动作并问:小羊小羊在哪里?

幼儿回答:咩咩咩咩在这里。

出示识字卡:咩

(4)教师做动作并问:小鸡小鸡在哪里?

幼儿回答:叽叽叽在这里。

出示识字卡:叽

3.引导幼儿观察汉字,启发幼儿读一读动物叫声的汉字。

4.动画片里除了农场和小动物还有什么?

课件:识字树

指导幼儿根据根据识字树上的图案,认读汉字。

这里还有一些汉子呢,你能猜出这个汉字念什么吗?(认读)

小结:我们一起完整地说说这些汉字吧!这些汉字你们都记住了吗?

三,结束

幼儿指认汉字

小班音乐动物歌教案反思篇六

活动目标:

1、能大胆讲述自己知道的"动物之最",增加相关经验。

2、愿意参加抢答游戏,体验其中的乐趣。

3、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动物之最"图片若干2、课件活动过程:

3、小结:长颈鹿是动物王国里面长得最高的小动物,它长长的脖子可以使他看的更远,很快就能发现敌情,这样它就能很快的逃走,它还能吃到大树顶上最新鲜的叶子呢!

二、了解"动物之最"1、提问:你们知道最重的动物是哪一个吗?(出示蓝鲸),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最重的动物,平均有26米长,平均体重有150吨。

2、讨论:你知道跑的最快的动物是什么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猎豹)猎豹是世界上跑的最快的动物,他的最高时速达110公里,相当于高速行驶的小汽车的速度,他可真是了不起。

3、(出示鸵鸟)提问:看看这是什么动物?它是最大的鸟,身体高达2.75米,体重有100多千克。

4、猜测:有一种动物活了152年,据科学家研究,有的能活到200多岁呢!你们知道他是谁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动物中的老寿星(出示乌龟)5、简单介绍飞的最快的昆虫,最小的鸟,游得最快的鱼,最厉害的恐龙(依次出示澳大利亚蜻蜓,蜂鸟,旗鱼,霸王龙的图片)6、小结:今天我们看来好多的动物之最,有最重的蓝鲸,跑的最快的猎豹,最大的鸟鸵鸟,最长寿的乌龟,飞得最快的蜻蜓,最小的鸟蜂鸟,游得最快的鱼旗鱼,最大的恐龙霸王龙。

小班音乐动物歌教案反思篇七

1.运用从不同角度借形想象的方法,将拓墨色块添画成小动物的形象。

2.表达保护动物的情感,体验创作的乐趣。

将拓墨色块添画成小动物的形象。

经验准备:幼儿有拓墨借形想象的经验和丰富的动物知识。

材料准备:棉签、8开纸(拓印好的墨块)、各色水粉、白色素描纸。

1.故事导入

(1)师:“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为什么?”

(2)讲述巴巴爸爸和动物的故事。

师:“巴巴爸爸一家都很喜欢动物,建了一个动物避难所,可是,总是有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想来欺负那些动物。巴巴爸爸给动物们喝了一种神奇的药水,喝了药水之后,动物们全都变成了黑黑的影子,那些不怀好意的人看不见动物们就走了。但是,喝了药水的动物怎么变回来呢?最喜欢画画的巴巴伯自告奋勇地说:‘嗨!大家看我的!’只见巴巴伯拿出小画笔,把动物的影子变成了一只只小动物,这么多的影子,巴巴伯忙坏了,大家快来帮帮他吧。”

2.教师示范不同的借形想象方法

教师展示拓墨色块,启发幼儿学习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想象。

(1)师:“这是谁的影子?像什么动物呀?”学习整体借形想象。

(2)师:“把纸转一转,提个角度看又像什么动物呢?”启发幼儿从4个不同的角度观察想象。

(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就给了孩子一个展开想象的方法。有了这个方法,任何杂乱的色块在孩子眼里都是有生命的)

(3)师:“巴巴伯提出解救小动物的要求:先我出动物的大眼睛,再添画上旋纹或羽毛。”

(一个还处于孩子想象中的动物,如果有了眼睛,其形态就已经呼之欲出了。所以,先画眼睛,就是教师教给孩子的又一个方法)

3.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1)师:“你解款的是什么动物?它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

(2)师:“这是什么小动物的影子?救出了小动物,你会怎样照顾它呢?”

(3)指导幼儿添加有关情节的背景,能合理搭配色彩进行装饰。

4.欣赏讲评作品

(1)幼儿自评。

(2)教育幼儿要像巴巴爸爸一家一样,爱护动物,和动物做朋友。

小班音乐动物歌教案反思篇八

熊是食肉目熊科动物的.通称,熊平时还算温和,但是受到威胁或遇到危险时,容易暴怒,打斗起来非常凶猛。分布在北半球。在南半球,除了南美洲北部外,其他地方没有它的踪迹。熊科是个大家族,可分为4属,懒熊属、眼镜熊属、马来熊属、熊属8种。

大多数熊食性很杂,既食青草、嫩枝芽、苔藓、浆果和坚果,也到溪边捕捉蛙、蟹和鱼,掘食鼠类,掏取鸟卵,更喜欢舔食蚂蚁,盗取蜂蜜,甚至袭击小型鹿、羊或觅食腐尸。但是北极熊比较特殊,主要吃鱼和海豹。熊的视觉和听觉都不十分灵敏,但嗅觉非常发达。

小班音乐动物歌教案反思篇九

1、通过故事了解冬天有的动物要冬眠。

2、鼓励幼儿积极猜想,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理解故事,了解冬天有的动物要冬眠,有的动物仍然在户外活动。

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的'兴趣。

各种小动物的图片。

一、开始部分:

引导幼儿观察冬季图片,激发活动兴趣。

师:小朋友们好,请大家看看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提问:故事里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

为什么小老鼠找不到朋友?

教师小结:冬天来了,有的动物在自己的家里睡觉,也就是“冬眠”,所以小老鼠找不到朋友。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动物过冬的方式。

鼓励幼儿发现问题,巩固对一些常见的动物过冬方式的了解。

教师小结:到了冬天,有的动物会冬眠,有的仍然在户外活动。

3、教师再讲述一遍故事,引导幼儿发现优美的词语,如:白茫茫等。

4、教师和幼儿一起讲述故事,教师大声,幼儿小声。

5、请个别幼儿简单的复述故事。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进行故事表演,创编动作。

小班音乐动物歌教案反思篇十

通过活动,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轻与快”、“轻与慢”。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vcd“猫和老鼠”片段、课件、头饰、玩具老鼠一只。

一、歌表演——大猫、小猫

二、创设语言“小猫走路”情景,引导幼儿初步感知音乐的“慢”和“快”。

师:小猫请坐下,(录音机里传出猫叫的声音)

“老鼠来了,听”(放录音)

“听了这个音乐,你知道老鼠走得快还是走得慢?是轻还是重”?(引导幼儿说出:又轻又慢)

“对,这音乐就像小乌龟走路一样又轻又慢,好,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学小乌龟慢慢走”(带幼儿走一圈)

“再听!”(放录音)

“听了这个音乐,你知道老鼠走得快还是走得慢?”(幼儿:快)

“对,这个音乐就象汽车那样快,谁会学老鼠快快跑?(请2—3名幼儿表演)

好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学老鼠快快跑”(带幼儿走一圈)

三、拓展练习,游戏体验音乐的快慢。

1、模仿蜗牛走路,练习在又轻又慢的音乐下开展游戏。“除了小乌龟走路又轻又慢,还有谁走路又轻又慢”?(幼儿:蚂蚁、)

(放录音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模仿小鸡走路,提醒

幼儿走得又轻又慢)

1、模仿小鸡走路,练习在又轻又快的.音乐下开展游戏。“除了小老鼠走路又轻又快还有谁走路又轻又快”?(幼儿:小鸡、小鸟、)

好,看谁能听音乐走得又轻又快。

(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做一次小鸡走路的模仿动作)

四、小结,今天,小朋友真棒,会听音乐做又轻又慢和又轻又快的动作,现在,我们请大家玩一个猫和老鼠的游戏,请大家扮小老鼠,我做大猫,小老鼠们听音乐按节奏走路,音乐慢小老鼠就要走得慢,音乐快,小老鼠就是走得快,做错,老猫会捉住你。来请小老鼠们戴上头饰。(教师和幼儿一起游戏)

最后教师把小老鼠们追出活动场。

小班音乐动物歌教案反思篇十一

1、让学生认识动物并了解其相关特性。

2、通过调查、阅读、模仿,培养学生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和表演的能力。 3、通过对动物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的热情。 教学准备:

1、相关动物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收集。 2、活动小组的安排和调整。 课时划分: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引入。

1、出师一组图片学生观赏。 2、你了解这些动物吗?

二、活动

1、观察身边的动物。

(1)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动物的特征和习性,做好观察纪录;也可以拍摄它们,将图片在班级展览。

观察地点:花鸟市场

主要动物:乌龟、鹦鹉、松鼠、热带鱼、宠物狗等

观察地点: 主要动物:

观察地点: 主要动物:

小班音乐动物歌教案反思篇十二

1、让幼儿初步掌握谜语的特点,引起对猜谜语的兴趣。

2、在老师的启发下,学习按物体的主要特征来猜谜语。

3、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及大胆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让幼儿懂得谜语的特点,并喜欢猜谜语。

让幼儿知道猜谜语要仔细听清楚每个字和每句话,并把几句话连起来想,因为谜面的每句话都是与谜底有关联的。

两只盒子,里面分别装有小青蛙玩具和肥皂。

1、出示两只盒子,提问:每只盒子里都装着一样东西不能看怎么猜出里面的东西呢?

2、告诉幼儿,老师要给大家念一首儿歌,这首儿歌是讲一样东西,但儿歌中不讲出这样东西的名称只讲出它的样子,用处或者是颜色,声音和其他特点,这样的儿歌叫谜语。

3、提醒幼儿仔细地听,听完后把几句话连起来想一想,猜猜是什么东西。

1、先猜第一只盒子里的东西。

(1)教师朗读谜语: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虫保庄稼。

(2)先请幼儿想一想,猜一猜,猜出的幼儿到老师耳边来讲。

(3)再次朗读谜语,并解释谜语。(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理解)

(4)再请幼儿猜。(有意请能力中等及稍差的幼儿)

(5)教师出示小青蛙玩具,分析谜语内容,帮助幼儿掌握猜谜的方法:第一句是讲小青蛙的爱好,第二句是讲小青蛙的叫声,第三句是讲小青蛙的住处,第四句是讲小青蛙的本领。

(6)小结(巩固掌握谜语的特点):儿歌中的四句话都和小青蛙有关系,说出了小青蛙的爱好,声音特点和本领。但儿歌中并没有"青蛙"两个字,而是让小朋友猜,这就是谜语。

2、猜一猜第二只盒子里的东西。

(1)教师朗读谜语:看看像块糕,不能用嘴咬,沾水搓一搓,都是白泡泡。

(2)教师解释"沾水"的含义。

(3)请幼儿自己猜,猜出后到老师耳边说出来。

(4)教师在桌上准备一盆水,再准备一块肥皂,一块方积木,一只小纸盒,请一名幼儿到前面来取出自己所猜的物品,请大家评评他猜得对不对。

(5)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幼儿理解谜语,并请幼儿一起告诉老师谜语讲的是什么东西

(6)提问:你们怎么会猜出是肥皂的?(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想法)

(7)小结:这四句话中虽然没有肥皂这两个字,但把肥皂的样子和特点讲出来了,所以小朋友一下就能猜出是"肥皂"了。

3、老师再请幼儿猜一则谜语,要求幼儿猜出来后不要用嘴讲出来,而是到教室里去找出来。

(1)教师念谜语:一个宝宝,圆头圆脑;拍一拍,跳一跳;拍得轻,跳得低,拍得重,跳得高。

(2)猜到的幼儿就去找。(教室内放若干只皮球)

(3)找到的幼儿可以拍一拍,讲一讲,这个谜语说出了皮球的什么特点?

(4)提问:你们为什么找皮球?除了皮球还能猜别的吗?

猜谜语

1、幼儿自由组合,四人一组围坐成一个小圆圈。要求幼儿在老师讲的时候认真听,听完后动脑猜。猜出来后,小组内幼儿相互讲讲为什这样猜。

2、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帮助理解力差的幼儿理解谜语。

3、教师每次朗读一则谜语,幼儿猜出后,就出示挂图,指导幼儿看看,讲讲。

丁零零,一头说话一头听,两人不见面,说话听得清。

红眼睛,白皮袄,长耳朵,真灵巧,爱吃萝卜爱吃草,走起路来蹦蹦跳。

身上穿着花花衣,两只翅膀真美丽,不会唱歌爱跳舞,花丛里面采花蜜。

请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编一则谜语,并请爸爸妈妈写在纸上交给老师,让大家一起来猜。

小班音乐动物歌教案反思篇十三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在水里、陆地上、天空中的常见动物。

2、安居住场所不同,帮这些动物找到家。

3、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动物的家》【ppt课件】2、各种小动物图片、动物居住场所图片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播放课件《动物的家》,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

1、通过ppt播放,让孩子们认识这些小动物的家。

2、知道不同小动物有不同的居住地,能帮助小动物们找到家。

三、幼儿动手操作“送动物回家”。

1、介绍小动物的家。

2、你愿意帮助谁就帮助谁。(出示操作卡,讲解操作要

求:小动物的家在哪里,就把它粘到哪里,教师指导)。

四、对幼儿进行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

dd好,老师也要和你们一起,保护小动物,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争做“环保小卫士”。

延伸活动:

以后小朋友们看到破坏环境的行为要及时阻止他们,回家后邀请爸爸妈妈一起加入到我们“环保小卫士”活动中来。

小班音乐动物歌教案反思篇十四

活动目标:

1、能用各种盒子及辅助材料创造性地建构各种各样的房子,能根据提供的材料自由分工合作、互相协作的进行搭建。

2、在游戏中能够充分的'表现美和创造美,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想象能力。

3、乐于帮助小动物们建造冬日家园,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4、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5、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已有搭建的相关经验。

2、物质材料准备:各种各样的大小、形状不一的盒子、各种各样的动物。

3、环境准备:空旷安全的场地。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为动物建构家园的兴趣。

2、引导孩子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幼儿,从而提高幼儿的想象、创造能力。

指导要点:

(1)教师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搭建方法,相互协作建造小动物家园。

(2)根据游戏主题,尝试用不同材料拼、搭等形式搭建各种造型。

(3)教师提醒整理余下游戏材料,按类摆放整齐,清理场地。

3、游戏结束。

(1)师生共同参观为小动物们搭建好的家园,并把小动物送回家。

(2)根据搭建情况进行小结,活动结束。

“小动物”在阳光下、在房子边愉快地唱歌、跳舞、做游戏。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追求一种“宽松、自然、科学、愉快”的活动氛围,让孩子在合作中成长,在分享中体验快乐,在成长中拥有自信。活动基本达到预定的目标,孩子们在活动中的积极性很高。如果在这个活动中设计一些能抓住某件事物或某个现象来重点让孩子观察、探讨其变化的环节,活动效果会更加突出,并会让延伸活动更加丰富。

小班音乐动物歌教案反思篇十五

1、喜欢动物,知道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了解动物的习性与环境的关系。

2、关心喜爱小动物,知道应该保护它们生活的环境。

1、在大沙盘中布置出森林、草原、沙漠等景色。

2、幼儿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1.谈话--我喜欢的小动物。

内容-动物的家

1、介绍教具,并取来放在桌上。

2、谈话:《温暖的家》

让幼儿自由说出知道的,动物的家。

小结:森林、小河、沙漠、草原都是动物的家。

3、给动物找家。

出示布置好的沙盘,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动物生活的地方有哪些。

引导幼儿将自己事先做好的动物放在适合它生活的地方。

幼儿互相欣赏制作完成的沙盘。

初步了解动物生活的环境,分别让幼儿说一说哪些动物住在这引起家里。

4、初步了解动物与环境的关系。

欣赏诗歌《温暖的家》,引导幼儿了解保护动物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同时理解:为什么说保护好我们自己的.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和动物的家。

5、请幼儿创编诗歌。

6、整理教具并归位。

小班音乐动物歌教案反思篇十六

托班孩子喜欢做喂食游戏。我们以前制作的喂食玩具一般都是在桌面上操作的,游戏的'场景感、情趣性不够强。这次,我们设计了一个较大的动物园场景,并将长长的管道运用到喂食玩具上,让孩子体验到探究和去户外游戏的快乐。

1.用画纸绘画出斑马、绵羊、长颈鹿、大象等动物的双面对称头像或全身像,然后塑封,也可直接在纸板上绘画并剪裁。

2.用布料(也可用画纸替代)给小圆凳裁剪大小适宜的围边,分别用丙烯颜料在布料上画上斑马、长颈鹿等动物的花纹。

3.将硬质纸管(卷筒纸芯、复印纸轴、即时贴纸轴等)架到小圆凳(也可用大奶粉罐、纸盒、小方凳等替代)上,进行固定连接,作为小动物的骨架。

4.将动物头像或全身像固定在已搭好的骨架两边。

5.用发泡材料做成栅栏,作为动物园的围墙。

1.用夹子、勺子等工具给小动物喂“食物”。“食物”会顺着硬质纸管落到小动物“肚子”里。

2.可以将游戏场地移到户外,在“大象”等动物的肚子里放置一个密封容器,请孩子用勺子喂水给动物喝。

3。除了喂食以外,也可以将绉纸团成小花黏贴到地上,美化动物园。

1.可观察孩子在喂食后是否会寻找食物的去向,鼓励孩子观察小动物的内部构造。

2.引导孩子与材料互动,鼓励他们与小动物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