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实验教案(模板5篇)

时间:2023-09-23 02:39:02 作者:笔舞 口号大全 2023年小学实验教案(模板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实验教案篇一

本节教材主要是在口算整

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过程,掌握口算方法。新教材把口算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学生在整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3、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口算是不借助任何工具,只凭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并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它具有快速、灵活的特点。口算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口算是笔算、估算的基础,笔算和估算能力是在准确、熟练的口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一定的口算基础,笔算、估算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其次,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良好的口算能力不仅是学习任何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我在备课前想过,既要让学生牢牢的掌握这堂课的内容,又要尝试让他们自己去学习。于是我精心设计了一个个井井有条的步骤:注意口算联系经常化,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逐步提高口算速度,培养口算能力。

依据的理论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联系生活实际。

小学实验教案篇二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作者:于越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是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与学的问题,为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而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教学设计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作为一门科学,它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作为一门艺术,它需要融入设计者诸多的个人经验,并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再创造,同时灵活、巧妙地运用教学设计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学习方式

教学设计,亦称教学系统设计,是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特殊的设计活动,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试行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它是课堂教学的蓝本,是落实教学理念和指导教学行为的方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是一门科学,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依据课程内容、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策划师生的学习互动活动;它是一门艺术,必须融入设计者的丰富经验,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生成的可能,设计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

一、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找准教学设计的基本点

优化教学内容,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整合、开发、创新处理,降低教材的难度,减缓知识的坡度,使教学内容更趋于合理,让教材的教育教学功能得到充分体现,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1.处理好四维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 行)》,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确立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等四维目标,体现了数学教学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体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加深对数学的了解,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2.设计好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又是努力的方向。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还包括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对目标的不同理解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设计,从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课堂教学。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时,要紧紧围绕“三维教学目标”,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教学内容。在设计中要做到既重“知识”又重“技能”;既重“过程”又重“方法”;还要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注意“三维教学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评价标准 2

小学实验教案篇三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算理,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2.在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商的小数点定位问题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复习:

268÷4

224÷4

252÷6

345÷15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集体订正,任选一题说一说怎样算的。

3.创设情境:

情境:出示例1的情景图。

问题: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图并说图意,并板书:

22.4÷4

4.观察算式,揭示课题

问题:这里的除法和前面学的除法比,有什么不同呢? 归纳: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课题,小数除以整数。(板书课题: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二、探索讨论,学习新知

1,渗透估算,初探算理

2.小组讨论,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师提问: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

师生活动:小组讨论,并交流汇报 3.交流汇报,优化算法 方案预设:

(1)22.4千米=22400米 22400÷4=5600米 5600米=5.6千米(2)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问题: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4.深入研究,明确算理。

追问:6前面为什么要点上小数点? 师生活动:学生交流,教师归纳板书:

(1)先用4去除22.4的整数部分,商5,写再商的个位,余数是2;

(3)继 续除,4除24个十分之一,商

是6个十分之一,6要写在十分位上,所以要在6的前面点 上小数点。

三、观察比较,明确算法

问题:请观察这个竖式中的被除数的小数点和上的小数点,你发现了什么?

问题:小数除法和整数除法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明确:

(1)相同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和整数除法的计算步骤基本相同,(2)不同点:不同的只是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四、解决问题,强化算法

五、总结全课,延伸算法

小学实验教案篇四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和设计意图

教材分析

《钓鱼的启示》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精读 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生活的启示”

。作为单元的首篇课

文,主要讲述 34 年前的一个晚上,“我”和父亲去钓鱼时发 生的事,使“我”从中获得了终生启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 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文中重点句直接点明文章 主旨,叙述过程中以“我”的心理变化为线索,清晰地交代 了事情的发展过程,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的描写,反映人 物的内心世界,教学中应抓住这一主线,引导学生深入的理 解课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 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 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会基本的表达方法,能联系上下 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在品读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同 时根据本校制定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的课题研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进行深入 的探究,争取使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 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 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2、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 的心理变化过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我”从鲈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 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 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 难”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34 年过去

了,那个捕捞鲈鱼的夜晚却让作者他终生难忘。他就是现在 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詹姆斯,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 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 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 启示》(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文的题目读一遍。

设计意图

以口述的方式把整个故事融入课题导入,直入启示环节,使学生在文本的更名中得到初步感知,对作者有一个简单了 解的同时,更对这个钓鱼的启示充满无限的好奇和探索心理。

1、细品课题,课文的那个自然段直接告诉你钓鱼给作 者留下启示 ?2、学习第 11 自然段。

3、学习第 2 自然段,读并且体会。4、渗透写作方法。

5、出示句子:“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 起来却很难。”(探究学习)6、资料引入:鲈鱼体长(可达 60 多厘米),口大,银灰 色,背部和背鳍上又小黑斑,以鱼虾为食,生长快,肉嫩鲜 美,栖息于近海,早春在咸淡水交界的地方产卵,为了保证 鲈鱼的繁衍,美国政府规定,在开放日之前不允许捕捞正在 产卵和生长中的鲈鱼,这是每一个渔民都应该遵守的规则。

设计意图

此环节抓住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夜晚,来渗透“侧面烘托”的描写方法,同时以第一课时需要解决的问题 “钓鱼的启示” 来揭示学生思考的点,同时还通过适当的资料引入,为后面 的学习做好铺垫。

1、体会作者经历钓鱼时的情感变化

(),父亲 2、出示课件:当我钓到大鲈鱼时,我十分地

3、指名读 3 至 10 自然段。

这一训练,既有利于锻炼学生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 恰当意义的能力,又有利于启发学生深入地思考父亲的心理 活动,发展思维的能力,让学生真切地从内心感受詹姆斯在 服从中透出的悲哀,反思他的行为,懂得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1、学习第 9 自然段的内容。2、感悟启示。

3、学习第 10 自然段内容。4、教师小结。

5、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设计意图

联系实际,进一步体会父亲告诫“我”的话,并从中进 一步了解“我”的父亲教子有方,品德高尚,以及“我”受 到的教育是非常的严格的,通过对比,进一步使学生懂得做 一个自觉遵守规则、诚实守信的好公民的重要性,形成积极 健康的心理。1、这是父亲送给我人生中最为珍贵的礼物:读——道 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2、这就是钓鱼给我带来的启示:读——道德只是个简 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 湖里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 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3、童心是最美,老师把孟德斯鸠的一句名言送给大家: 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

设计意图

此环节的设计,首先是想在文章的结尾分析完后,给学 生一个强化主题的思想意识,其次是想做到情感的升华,让 学生心中牢记做人做事的道理,最后以送名人名言的方式,拓展主题,做好积累。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父母听。2、推荐文章:读一读同步阅读中的《位置》和《挫折 中的教育》两篇文章,相信你会得到更多的启示。

设计意图

《钓鱼的启示》一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 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生活的启示”,所以我在设计的时候,以学生发展为本,活用教材,突破教材,使学生成 为最大的受益者。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一谈我的教学设计特 色:

1、情境导入欣赏美,能力提高趣为先。

课文开始,我以口述的方式把整个故事融入导入课题,直入启示环节,使学生在文本的更名中得到初步感知,对作 者有一个简单的了解的同时,更对这个钓鱼的启示充满无限 的好奇和探索心理。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能力的提高指日 可待。

2、读懂课文感受美,能力提高要体验。

?我把学生自学、自悟,作为

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发现。在此过 程中让学生体会父亲的言行,从而受到教育,懂得要做一个 自觉遵守规则、诚实守信的好公民。

3、理解升华表达美,能力提高要拓展。

在学生还沉醉在感悟父亲的行为美,感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美的时候,我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这样,将 教书与育人,读书与做人,读文与明理,课内与课外有机地 结合起来。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心理熏陶,启迪学生自觉遵守 社会公德,懂得要诚信做人。

春天如花,春天如歌,春天如诗,春天如画,丰姿绰约 地漫步而来,展示着柔媚的风采,点亮万物的眼睛。新思考 网“春天的故事”征稿活动,期待您的参与,点击下方阅读 原文让我们在春天的故事里一起约会春天吧!

小学实验教案篇五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课主要采用:故事导入/直接导入/游戏导入/情景导入等等(具体怎么导,需简单阐述)

这种方法,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引出新课题。

(二)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时,为了突出本节课的第一维知识与技能目标,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对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初步感知,学习完成后,会对重要生词(语文,其他科目视具体情况而定)进行讲解,具体过程如下:(讲授第一维目标)

通过这种方法,既体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部分讲授完成后,开始讲解本节课的难点,也就是第二维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学生先进行探究学习,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总结··方法,然后,结合实例,对··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具体过程如下:(讲授第二维目标)

通过这种方法,既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这种方法,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情感。

(三)巩固练习根据各科目自行设计。

(四)小结

(五)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主要以基础算式为主,选做题会选用一些开放性较高,需要学生进行发散思考的问题,以满足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清晰展示全文整体结构,突出重难点,彰显文章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