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谈谈长征精神演讲稿(优质5篇)

时间:2023-09-22 05:26:39 作者:书香墨 演讲稿 2023年谈谈长征精神演讲稿(优质5篇)

演讲稿首先必须开头要开门见山,既要一下子抓住听众又要提出你的观点,中间要用各种方法和所准备的材料说明、支持你的论点,感染听众,然后在结尾加强说明论点或得出结论,结束演讲。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演讲稿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演讲稿模板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谈谈长征精神演讲稿篇一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纵横11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排除万难,胜利到达陕北。

时光飞逝,如今长征的胜利已经xx周年了,在xx周年前,那一支英勇的队伍在革命史上写上了光荣的一笔。它好似一副画卷画着气壮山河的英雄画面:在冰天雪地里,风似刀般割在英雄们的脸上,但他们却宛如一条巨龙,蠕动着、蜿蜒着它庞大的身躯,穿越着那二万五千里的路程。夜晚,伸手不见五指。草地上坑坑洼洼,沼泽连片,没有道路,没有人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

现在的学生认为中国的经济已经很发达了,所以在吃饭的时候,觉得这个菜不符合口味就不吃了,扔掉了。这是多么不应该的阿!有句名言说过:“谁只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或许这个还不够,那我们应该会想到在红军长征的时候,那些英雄们在面对粮食短缺的时候,竟然还用草皮,树皮来做粮食填饱肚子,而现在我们有足够的粮食却不好好珍惜。我们应该好好像那些红军叔叔们学习啊!

但在社会上也有像红军叔叔面对困难从不喊苦的人。就像造隧道的工人们,他们在一个温度达到40度以上的空间里面工作,而且在炎热的夏天,外面的温度已经够高的了,可以想象他们里面的温度会让人受不了。甚至有时他们在切割金属的时候与火接触,更是火上浇油。当他们的头上冒出如豆粒般的汗珠时,他们却从不喊苦,他们为了自己的事业和那份准备为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心,即使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还坚持着自己的岗位,他们是伟大的,是无私的。

最近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各项创新,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也只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才能取得成功,所以就不折不扣地走群众路线,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将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护好、发挥好。国家领导人也继承了长征奋斗的精神,为我国人民考虑周到,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正是共产党人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

我们进行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的长征。走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前进的巨大力量。红军长征的路是艰苦的、漫长的;新长征的路会更艰苦、更漫长。因此,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胜利。

两万五千里长征,不管时间流逝的多长,我们都会时刻紧记在心,将红军长征的优良美德传承下去。

谈谈长征精神演讲稿篇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大家还记得这首诗吗?这是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亲自为红军长征写的一首诗。其实,我们学过的许多课文都与长征有关。比如,《丰碑》《金色的鱼钩》《军神》。我们应该向课文里的人学习,学习他们身上的各种好精神。

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解放军们克服种种困难,纵横十一个省份,攻占七百多座县城,进行了三百余次战斗,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两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穿越荒无人烟的地区,不知死了多少人,终于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奇迹!

今年10月,是红军长征出发70周年纪念日,我们要弘扬长征精神,学习长征精神。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的整整两年,中国工农红军离开了原来根据地举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有一个人叫于利祥,从1998年10月8日至20xx年10月22日,自费110多万元,累计用了整整4年零8个月的时间,跨越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走完了红一,二,四方面和红军二十五军长征经过的路线,共行9万多华里,现场拍摄长征遗存图片2万多张,寻访老红军数十人,写日记及相关资料81多万字。他的行动本身,就体现出了可贵的长征精神。

谢谢大家!

谈谈长征精神演讲稿篇三

各位领导、老师:

下午好!

十余年班主任生涯,有太多值得珍藏的记忆,此刻我站在这演讲台上, 只想和大家分享一件曾经发生在我所教班级的真实故事 。

20xx年,我带初三毕业班班主任,临近中招考试的一个月,正当全体师生摩拳擦掌的时刻,我班有一个同学突然要退学。她叫顾海燕,是我们班前五名的学生。我和全班同学都感到十分震惊,这到底怎么了?!

通过了解才知道:海燕家里经济状况极为窘迫,父亲病退在家,母亲没有工作,还有一个弟弟将与她同时参加中考,即使考上,家里都支付不起两个高中生的高昂学费。她面临着选择:要么辍学;要么在十多所学校,近万名学生的竞争中考取前10名争取到免费名额。她是一个听话的学生,一个乖巧的孩子,但也是一个思虑很重的女孩子。学习的压力、家事的烦扰长期包围着她,让她寝食难安,最终她因精神衰弱而导致严重抑郁,躺倒在家中!

星期天,我和几位学生代表怀着急切的心情,满载着全班同学的问候和礼物去探望顾海燕。当带路的学生告诉我,前面那个摇摇欲坠,像地窖一样阴暗的小棚子,就是顾海燕的家时,我愣住了,这一切跟我印象中的穷困有多么大的出入 !在那间覆盖着油毛毡的小屋里,外面阳光灿烂,屋里阴冷潮湿,分不出白天和黑夜,顾海燕同学就在屋内不到五平米的套间里呆呆的躺着……。家里的电灯只有15瓦,昏暗的灯光中浮现着一个憔悴的轮廓。同学们围着她问长问短,极力哄她开心,我拉着她的手说:“海燕,跟老师和同学一起上学好不好?”令人难以想象的是,我班一贯的优等生那时去只会傻傻的笑,一句话也不会说。她的妈妈在旁边哭着说:“老师,她现在就是这样啊,不说话只傻笑,害怕阳光,喜欢躲在黑影里,我们也是实在没办法了呀!”听着她妈妈的话,我的心一阵酸痛,安慰她说:海燕会没事的,她需要有人多陪陪,我们会常来看她。环顾这间简陋不堪的小屋,我心里涌起强烈的自责,作为班主任我是多么不称职呀,孩子在这样的艰苦的条件下学习生活,我到今天才知道,为什么平时不多关心一下自己的学生呢?!

听着顾妈妈介绍海燕的学习和饮食,我的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我的学生一年四季都吃着自家生产的玉米面,仅有的白面还要和杂粮混着做成馒头,最好的营养也不过是吃个鸡蛋,而她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每天看书到深夜,一直坚持到现在!最后,我掏出了身上的100元钱,在顾妈妈感激的目光中仓皇逃离了,回来的路上所有的孩子都沉默着,显然他们受到的震撼比我更大。

家访归来,我把自己的见闻做了一个主题班会。班长曾瑞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您说过:‘我们这三年就像是走长征,我们是一个集体,要一个不少的走向胜利’,现在顾海燕有困难了,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听着学生们富有爱心的话语,我的眼睛湿润了,多么讲情义的孩子们呀,能教到他们是我的幸运。同学们沸腾起来,一个声音异口同声地在教室里响彻着:我们要帮助她!于是一场捐献爱心的活动悄悄展开了,学生们纷纷拿出自己积攒的零花钱和压岁钱,班干部们自发到别的班级游说募捐,我也积极的与学校沟通,争取矿上的救济和全校的募捐,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不到三天就收到捐款2565元,要知道当时我的工资才450元,当我捧着那一堆沉甸甸的捐款时, 仿佛捧着无数颗滚烫的爱心!

第二天,当我走进教室时,看到的是这样的景象:讲台上、地板上放着成篮和成箱的鸡蛋,学生们看见我都急切地说:“老师,我们家里鸡蛋多,把这些鸡蛋送给顾海燕,让她补补身体,不够我们大家再拿”。那一刻,我真的是哭笑不得,我摇了摇头说:“大家对顾海燕同学的关心让我很感动,但是这么多鸡蛋一下送过去,吃不完会坏掉,那多浪费呀,况且现在顾海燕最需要的是大家的友谊和温暖,我们要让她摆脱阴影重新振作,回到我们中间来,一起参加中考,为我们共同的梦想做最后的拼搏!”

尽管当时中考的压力已令人窒息,学生们暗中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同学们课余还是自发组成几个小组轮流去探望海燕同学。一些学生的家长还热心推荐了许多偏方为海燕治病,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海燕同学终于在两个星期后重返校园。老师和同学们无微不至的关心着她,帮她补课,给她讲漏过的作业和练习。她似乎成了我们班集体凝聚的核心。当中考结束的那一刻,我等候在考场外,海燕径直走到我的面前,微笑着说:“刘老师,无论这次我考的怎么样,我都不会再让您和同学们再为我担心了”。看着她沉静而又自信的脸,我当时想说点什么最终却还是没有说,只是用力点了点头。我知道无论今后生活再怎样艰难,她都能找到阳光,因为她的心里早已被爱的阳光普照!

五年过去了,我依旧担任着平凡的初中班主任工作,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不变的是他们的青春期。他们还是如我以前的学生一样:他们精力旺盛,他们活力四射,他们会迟到旷课,会抄袭作业,会上课传纸条,会调皮捣蛋,会屡屡挑战我班主任的尊严,时不时会令我感到沮丧和困惑。每当我对教育他们产生怀疑甚至失去信心的时候,我都会让自己在心底默默重温一下那段难忘的镜头。作为一名教师,我知道海燕事件的受益者不仅是顾海燕同学,也包括我自己。

这么多年和学生共同走过教学之路,令我感受到了爱的力量,让我增强了理解学生、关爱学生的能力,更让我懂得无论我们做了多少年班主任,我们都不能失去爱心和对学生的信任,心中有爱,脚下的道路将变得更加宽广。在我们教师的视野中,不应该有遗忘的角落。每一个学生,都应是一株幼苗;每一个孩子,都应是一份希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教育的漫漫征途中,他们 -------一个都不能少!

谈谈长征精神演讲稿篇四

同志们、朋友们:

在长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在当地要饭,听说儿子在部队当官享福,便气冲冲找上山去。队伍正好开饭,老人看到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带。她流泪了,提起篮子将自己要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就这,竟成为将士们难得的一顿美餐,为了欢迎这位母亲的到来,战士们演唱了自编的《牛皮腰带歌》:“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菜别有味,端给妈妈来尝。”老妈妈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这些可亲可敬的战士面前,她怎能不为之动情,为之自豪?还有一次过草地,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白洋,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党费。

在即将迈入新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民族又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长征。虽然再没有雪山和草地,但我们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这挑战,是一种更为长期、更为严峻的考验。它表面上看起来并非那么艰难,那么壮烈,但要取得胜利,却是相当不易的。当轻歌曼舞的大款们狂饮“人头马”“xo”的时候;当某些达官贵人们大腹便便地剔着牙,潇洒地钻进锃明闪亮的“现代王”“蓝鸟王”“公爵王”的时候,当你为酒绿灯红而意乱神迷,当你美好绚烂的向往化为乌有……想一想长征吧,想一想那些60年前的人和事。如果说当年所面临的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政权的话,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则是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把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带入21世纪,这关系到当代中国的形象,关系到每一位华夏子孙的命运!我们的红军在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他们的骨头无疑是最硬的。面对敌人的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他们的性格无疑是最可宝贵的。在奔向21世纪的长征路上,我们同样需要这种铮铮铁骨的精神,同样需要这种用黄河,用泰山塑造起来的民族性格、民族精魂!

谈谈长征精神演讲稿篇五

少不了激昂交响的音乐

有振奋的行军号声

有自编的《草鞋歌》

还有悠扬的笛声

传唱到某个年代

就有了《长征组歌》

一代又一代人的传唱

应和着相同的节拍

在前进的道路上回响

后辈的脚步随着歌声的牵引

也走进了长长的队伍中

所有团结和战斗的音符

都在《长征组歌》里跳动

任凭岁月的河流汹涌

也无法将它们湮没其中

前进的力量

我知道要走的路很漫长

可我前方始终有个太阳

前进的力量

使我不会有丝毫的彷徨

我见过乌云遮挡月亮

可我总会看到月光

前进的力量

使我坚守着永恒的希望

我在雪山草地迷失过方向

可我没松开战友坚实的臂膀

前进的力量

使我没有因为困难而沮丧

我经历了长征路上的风浪

可我心中始终充满希望

前进的力量

使我的双脚写下永恒的诗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