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敬业奉献模范教师先进事迹材料(优秀6篇)

时间:2023-09-30 12:08:52 作者:字海 材料 模范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敬业奉献模范教师先进事迹材料(优秀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模范教师先进事迹材料篇一

穆应科同志是我们林阁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她于1984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二十多年来始终战斗在工作的第一线,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工作成绩优秀,可称为我们林阁小学教师的楷模。

该同志从参加教育教学就在偏僻的白音校工作,并始终担任班主任工作,从一年至五年级的语数均教过。在工作中她能努力钻研文化业务知识,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文化业务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特别是在教一年级小学生时,都能进行手把手的教,直到教会为止。对厌学学生进行说服教育、耐心诱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直到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学习轨道上来,这样的事例是数不胜数。因为工作努力,能一心把主要精力用在教育教学工作上,所以几年来,她所教班级在全乡统考中是名列前茅,多次受到学校领导的表扬,同时也受到了旗级的表彰,更得到了社会和学生家长的认可。

在日常生活中,该同志能够做到服从分配,听从指挥。无论学校安排什么任务,她都能够愉快接受,并按时完成任务。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她都能够积极参加,如教师的业务学习、政治学习、教师集会、撰写论文、上报材料等她都能积极参与。特别是在贯彻学习“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几点希望中,她更深有体会,并能够按着去做。这正是一位普通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爱岗敬业的体现,是勤恳踏实工作的行动,是她能取得成绩前提。

正像她自己所说的那样,我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少说空话、多做实事、让学生欢迎、让社会满意,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她不但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她的这种言行深受学生的爱戴,受到领导和教师的好评。

穆应科同志在本职岗位上能够不断学习,她注重学习文化知识、钻研业务,学习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积极参加进修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同时对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也按时参加,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工作中,她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勤奋务实、甘于奉献、辛勤耕耘,充分体现了她乐业、敬业之精神,为教书育人做出了贡献。正是她的一批又一批送出,赢得了社会、学生、家长、学校的赞扬,正是她的这种爱岗敬业精神才真正成为了教师敬业奉献的楷模。

总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她所取得的成绩是她辛勤付出的结果。但愿她的这种精神和动力发扬坚持下去,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满园的花朵。

模范教师先进事迹材料篇二

亦弱亦坚梅香傲雪

她是理所应当的弱者,但也是不动声色的强者!弱肩如山,撑起家校半边天;柔怀若谷,揽尽云云许多事。

勤奋努力、积极奋进是杨xx的青春底色。“揽一片春色,行走在阳光下”。大学时,她是学生会主席、团支书、信阳市优秀毕业生。十五年风雨,她先后荣获省、市优质课一等奖、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市级师德先进个人、市优秀共产党员、教学标兵等荣誉称号。努力不止、奋斗不已,自强不息、匠心逐梦,她的“美”若苔花般精彩绽放。

杨xx老师是独生子女,她爱母亲、爱孩子、爱家庭,她也爱学校、爱岗位、爱教育。外表纤弱而内心强大的她毅然决然把青春和汗水献给了岗位和学校、学生和课堂。在多少个万家团圆的日子,她撇下年迈的母亲、幼小的孩子,顽强的承载着团委、教科处、班主任、两个班级的英语课,她的工作量即使是强壮的男子汉也难以承担,但她却柔肩担大任,越难志越强。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这是汪国真的诗句,也是南阳市第二十二中优秀党员杨xx从教多年的真切感受。光阴荏苒,杨老师站在三尺讲台已近十五年,她始终秉持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坚持用信仰、忠诚和责任书写逐梦华章。她是一棵树,摇动着另一簇树;她是一朵云,推动着另一片云。她耕耘着自己的梦想,和学生一起成长,在成就绿色作文网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用情滋润、用爱浇灌是杨xx的教育底色。杨xx老师深知,教师的言谈举止时时刻刻都会被学生效仿。她言传身教,和学生一起读书、交流、成长;打扫卫生,她全程与学生一起参与;遵守校纪班规,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为了培养班级学生的责任心和榜样作用,杨xx老师实行值日班长轮流管理班级,学生人人是班级的主人,既监督别人也接受别人的监督,这样的班集体富有凝聚力。

她关注个体,助推孩子精彩绽放。因为体型胖而自卑的学生;内心压抑脆弱的单亲家庭女孩等等,毕业时对着“蕾姐”依依不舍……她面向整体,打造优秀班级,实现了“班风和成绩双第一”的目标。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点亮自己、照亮他人,她的“美”是灯光般温柔温暖。

默默付出、示范引领是杨xx的人生底色。怀孕9个多月时,她仍然坚持带两班的英语课,兼任班主任;每天从早读到晚上放学坚守学生,没请过一节课的假;上小学的孩子生病、老母亲意外骨折住院,作为独生子女的她,没有耽误学生丝毫;疫情期间,她负责学科“线上教学”教法研判,经常通宵备课,让全年级共享优质资源;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助推青年教师成长;数年来所带班级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5年的教育生涯,她收获了一缕春风,也获得了整个春天!神采奕奕,笑容灿烂,梅花般坚韧暗香的杨xx不愧为最“美”教师。

模范教师先进事迹材料篇三

xxx,女,四川华蓥人,中共党员,20xx年11月出生,20xx年9月参加工作,现于华蓥市观音溪初级中学田坝子村小任教。

20xx年秋天,年仅18岁的何昌淑,怀着满腔的热情,走进大山,走进华蓥市观音溪初级中学李子垭村小任教。当时那里的办学条件极差:海拔1500多米,四面环着高山,终年山风呼啸,周围杂草丛生,人烟稀少;不通公路,山路崎岖难行,从山上到山下的镇上,来回至少也要6个小时;教学环境简陋不堪:一间破房屋当教室,讲台是一方凹凸不平的土台子,黑板坑坑洼洼,早已泛白,加上几张缺胳膊少腿的桌凳,这便是学校所有的教学设施。对刚步入教坛的何昌淑来说,除了要克服这些困难外,还要面对学生读书热情不高、学生家长不愿送孩子上学的现实。山里人不觉得教育很重要。他们认为“读不读书都一样,看着太阳出来,背着太阳下山,读书还不如挖山种地”,所以失学儿童很多。这样的条件,要留住教师,留住教师的心,谈何容易!来这里的老师总是来了即思走,难以安心,呆得最长的不过一年半载,短的只有一两个月,甚至一个学期会换好几位老师。缺教师,工作任务当然就重,一个老师常常要教两三个班——复式教学。

要教书,首先要有学生教。何老师将动员失学儿童复学作为自己的第一项任务,她走社串户,逐个宣传动员,尽管道理讲了一箩筐,山里人总是阴沉着脸不理不睬,何老师就软磨硬泡,一次不行,就去二次,两次不行,就去三次、四次、五次……村里老刘的女儿娇娇已经十岁了,早过了入学的年龄,但一直没有上学教师敬业奉献模范典型事迹材料教师敬业奉献模范典型事迹材料。何老师三番五次到她家里去动员,但老刘始终不松口。老刘那“女娃家上不上学无所谓”的观念甚深,再加上家太穷了,负担娇娇上学的费用很困难,所以何老师总也做不通他的工作,几次都无功而返。一个星期天,何老师又翻过两座山梁,到老刘家去动员,老刘远远看到何老师来了,赶紧把门关上。何老师敲门很久,不见开门,干脆就在门口蹲了下来。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三个小时过去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门终于开了,何老师的诚心终于感动了老刘,答应第二天就送孩子到学校去。万事开头难,在何老师的不懈努力下,村民们陆续将学生送回到学校,空寂的山谷里又响起了久违的读书声。

孩子们返校了,但实际困难又接踵而至。以前的桌凳早已破烂不堪,屋顶年久失修,睛天抬头透过破洞可以看见蓝天白云,雨天水珠穿过漏瓦洒向学生课桌,师生只好戴着斗笠上课。一个个斗笠,汇成了山村教育最独特的风景线,可这风景不但不能令人兴奋,却只有心酸!

孩子们总不能一直这样上课吧?何老师暗暗打定主意,要迅速改变这个情形。于是,她多方求援,找来材料,请来工匠,发动学生和家长充当帮手,自己也挽上袖子,与大家一起动手修桌凳,上房补屋顶。一个星期后,桌凳修好了,屋顶漏洞补上了,操场平整了,孩子们终于可以正常上课了,何老师累得消瘦了一圈,可她却开心地笑了。

李子垭村幅员面积广,学生居住分散,要到校读书,大都需要翻过一座座山岭,淌过一条条大大小小的溪河。每当春夏时节,山洪咆哮,河水暴涨。学生的安全揪紧了何昌淑老师的心。每天,她早早地守候在河边,将学生一个一个背过河,背了这个社的学生,又步行很远去背那个社的,直到把所有学生都背过河,才安心上课。放学后,又将他们背过去,常常累得腰酸背痛,甚至有几次,她自己差点被急流冲走。但看到孩子们快快乐乐学习、健健康康成长,她打心眼里觉得高兴。

一到冬季,漫天大雪,寒风凛冽,教室四壁透风,孩子们冻得直打哆嗦。何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她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当时她的工资每月只有几十元钱),买来比较厚的透明薄膜,将墙壁透风处一一钉上。课余,她组织孩子们从山里拾来干柴,上课前,让孩子们将柴禾烧一下,待浓烟过后,将火炭放进准备好的烂瓷盅里,吊在课桌下取暖。

模范教师先进事迹材料篇四

------爱生如子好教师** “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首歌曲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道风景最为亮丽,那就是师魂。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无数颗炽热的心!”这就是陈立明老师在教案中的一段题记,也是她奉献教育事业的最高追求。

十二年前,怀揣着一个美丽的梦想,她踏上了教学这条充满希望的阳光之旅。漫漫长路,一路走来,虽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但更多的时候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十二年的辛勤耕耘,十二年的默默守望,使她深深的喜爱着教师这一平凡而充实的职业。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悄悄的射进教室,她已经候在三尺讲台旁聆听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她觉得那是天底下最动听的乐章;黄昏,踏着最后一抺儿夕阳,目送他们快乐的挥手再见,一天就这样结束了。夜晚灯光下,看着孩子那稚嫩的笔迹,读着他们那真诚的话语,心里便一阵阵暖流在激荡。

以德育人,爱生如子的陈老师。十二年的工作实践,使她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感悟,特别是作为一名班主任,既要有严师的风范,又要有慈母的情怀。还记得她上班第三年的时候,接手了一个叫**的孩子,她发现这个孩子非常闭塞,后来抽查才知道年幼的他却承受着失去母亲的悲痛,她心里在痛恨这位年轻的母亲自私冷酷、不负责任,更多的时候是对他充满忧虑与同情。“我该用什么方式来抚慰这颗受伤的心呢?最好的方式,她每天都要抽出时间来陪他一会,陪他说说心里话,给他剪剪指甲,有时给他洗洗头发。本子没了,陈老师就给他买,衣服坏了,她把丈夫穿过的衣服让婆婆改改小了拿给他穿。过中秋节的时候,她用自己的工资给他买了两斤月饼,还给他带来了婆婆煮的家鸡蛋,慢慢的她发现,孩子变得开朗了,爱说爱笑了。成绩也进步了!后来他就用写信的方式和陈老师交流,每次都把信叠得工工整整,有一次他说老师,我多想管你叫一声妈妈呀,虽然你年轻,可是我三岁我妈就不要我了――――那一刻,她哭了,真正懂得了母爱对一个孩子的重要。这爱,是一缕阳光,能照亮孩子前行的路;这爱,是一缕甘泉,能让贫瘠的土地繁荣滋长。

勤于耕耘,甘于奉献的陈老师。陈老师追求人生的完美,追求事业的完美。她热爱那一方讲台和那块黑土。那里是她挥洒智慧,传播知识的圣洁之地,她不容任何人侵犯。最难忘的是两年前,她患了心脏病,身体无比虚弱。但她也不舍得请假(因为当时她正在带初三毕业班),于是就支撑着上课,谁知上到一半时,她实在坚持不住,晕倒在讲台上。同学们都吓哭了,接着有的孩子说:“让老师休息吧,她太累了。”当把她送到医院,打上针她稍稍好一些,睁开眼第一句话就说:“我在哪里呀,学生们干什么呢?这时,她满脑子装的还是学生。工作中她总是走在前头,从来不计较什么,默默地在犁耕着如火一样的岁月,斑斓的人生!

堂充满了欢声笑语,学生就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了英语知识。

多才多艺,管理有方的陈老师。陈老师不仅教学出色,而且多才多艺,这为她独特的班级管理也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学校体育广场上的近二十幅宣传画,老师办公室外墙上,那挺立的青青翠竹,傲霜的秋菊,淡雅的兰花,雪中怒放的寒梅,无不出自她之手。当然她的班级管理更是异彩纷呈,学生的特长在她的指导下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她的班级学生全都是部长级,而且人人有事做,班级整洁明亮,井然有序。由于她多才多艺,学生也得到了全面发展。她指导的学生多次在全国英语比赛中获奖,她也连续被评为校级、旗市级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2004年、2005年、2008年她连续带几届毕业班的成绩都名列全旗前列。荣誉面前她从不会骄傲,反而更促进她向教育领域的更深处、更高处迈进。

如果你工作之余想小憩,一定不要喊累,因为在陈老师面前,这都算不得什么。她那股执着劲让人惊叹,她那股子热情劲让人汗颜,她那股子拼命劲让人颔首。她泪洒教坛,血洒教坛,只为能成为一株青松傲然挺立;只为成为一枝寒梅,怒放严冬;只为成为一株小草装点大地。一路艰辛,采撷野果琼浆,只为自己成为教坛一棵长青树!祝愿她凭自己的奉献之心,敬业之心,再筑她的教育象牙塔!

2012年4月17日

模范教师先进事迹材料篇五

俗话说:忠厚传家远,家和万事兴!在xx省xx县xx村,提起马xx家,那是人人称赞的幸福之家。全家共有六口人,夫妻俩,一位老婆婆,三个儿女家庭和睦,母慈子孝,受到全村人的一致好评。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积极拥护和遵守村规民约。他们一家人一直积极执行村规民约,参加村委组织的各项活动,配合村委会完成村里的各项工作。

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他们夫妻十一年来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取长补短。每次遇到难事,两个人都会互相互安慰,虽然他们都不是知识分子,讲不出大道理,但就是那些朴实,简单的话语,让他们各自的心更加踏实,这就是所谓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吧!当然,也因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习惯、不同的爱好,所以有时会拌嘴,这就需要彼此多点宽容,多点谦让,多点谅解,做事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

在对待长辈方面,不得不说,她是一个孝顺的儿媳妇,平时对长辈嘘寒问暖,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每次全家一起吃饭时,她总把好吃的菜往父母碗里夹,让他们多吃点。上街时,也会惦记着给老人添置新衣新鞋。家里的重活,都是他们自己干,从来不让老人沾手,怕他们累着。有一年,她的公公发生意外导致生活不能自理,更是把饭端在他旁边吃完,再端着去洗碗,每次都是等他公公吃完后,她才吃饭,有时候饭已经是冰凉的了,可她却没有一句怨言。虽然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但她却用她最质朴的行动,照耀着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她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在教育孩子方面,他们要求孩子尊重老师,同学,最重要的是做什么事都不能半途而废,因为家庭情况的原因,再加上子女三个,懂事的孩子们都不想给父母增加负担,打算辍学,可夫妻俩的态度很坚决,不管是砸锅卖铁,都要把他们供去上学。现在三个儿女已经都成家了,但是三个孩子总是时不时给他们夫妻俩送吃的,喝的,穿的,也许他们也明白,如果没有父母亲的坚持,他们也不会有今天。这也算传承了他俩的优点吧!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就是这样吧!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携手走过困境的从容,是笑看人生痛苦的豁达、幸福不在别人眼里,而在他们自己的心里。其实,他们家不过是千万个普通家庭的缩影,但他们懂得:幸福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家庭成员之间要用心照顾对方,用情建设家园,大事面前懂得奉献,小事面前知道珍惜,如果每一对夫妇、每一个家庭都能乐观向上互敬互爱,那么平凡生话就会变得甜甜蜜蜜,普通家庭就会变得美美满满,整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谐!

模范教师先进事迹材料篇六

张蓓,高三英语教师,英语科班毕业,入职十年,知性美女。

据传,十年前张蓓老师应聘面试时,校长严肃地问:“为什么来教学?”别的老师长篇大论,张蓓只回答了四个字:“因为喜欢”。结果,张蓓老师面试第一。

校长慧眼如炬。把教师当职业的人,虽苦虽累,但收入可以养家糊口;把教师当事业的人,也苦也累,但人生终点会收获满满的成就和幸福;只有把教师当兴趣爱好,当精神享受的人,不苦也不累,而且终其一生,无时无刻不在收割着快乐、幸福、愉悦和感动,当然更有成就。

张蓓没有妄言。

她坦言:

我喜欢英语。我看到英语文字就像在欣赏一幅画;我读起英语课文就好像在唱一首歌。

我喜欢教书。喜欢站在讲台上好为人师的感觉,喜欢孩子们瞪着大大的眼睛看着我。

我喜欢学生们。喜欢简单美好纯真的心灵,喜欢和学生们待在一起,喜欢他们叫我一声“蓓姐”,喜欢此刻心都要化了的感觉。

我不买化妆品,心态受学生感染,人就特别年轻,所以,学生就是我的化妆品,教师职业就是我的化妆品。

职业境界如此,真是羡煞旁人!

对于张蓓老师来说,十年来得奖无数,教学成绩早已不能成为其最大的亮点。她的亮点在于她还是一个讲究方法的“智慧型”老师。

在工作中她发现,和学生沟通尤其需要“智慧”,简单粗暴的批评指责好像只会让事情更糟糕——学生厌学,老师气出内伤。经过长期的学习和探索,终于她找到了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教育方法,那就是“正面管教”。“正面管教”旨在让学生在坚定和善的气氛中,培养出责任感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其中就包括如何表扬学生。

比如,我们称赞一个学生,要称赞他努力,而不称赞他聪明,从而让他意识到努力有价值,而自诩聪明毫无益处;对于问题学生,要努力帮助他恢复自信,所有的问题都是从失去自信开始;针对犯错误,可以尝试以下话术:“我相信你知道什么对于你自己来说是最好的”,“我相信你的判断”等。

张蓓老师的“正面管教”,让教室里散发出一种民主、自由、和谐的氛围。

张蓓老师还是爱学习的人。她除了学习了解心理学方面有关知识,还注重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她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了《逻辑英语》,希望用更清晰有效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英语的“秘密”。比如说,名词为什么有复数?单三人称为什么要加“s”?探究了语言背后的深层次逻辑,才能说清楚为什么,而不是用“固定搭配”作为惟一的答案。

除此之外,作为一个绘画零基础老师,她利用课余时间刻苦钻研学习《思维导图的绘制》,将这一风靡全世界的先进的思维工具展示给自己的学生。思维导图是一种运用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将头脑思维过程可视化的一种高级思维工具。在工作中,她创造性地将思维导图与语法模块知识相结合,使得零碎知识点的学习记忆也变得形象生动。更让她吃惊的是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在她几次展示之后,学生们已经学会了自己制作带有个人特色的关于定语从句,非谓语等的思维导图。从此,学生们掌握了用思维导图梳理思路,整理知识的方法。一提到思维导图,张蓓老师就特别自豪和激动,真没想到思维导图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