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圆明园的毁灭后感 圆明园毁灭心得体会(通用10篇)

时间:2023-10-14 06:06:37 作者:琉璃 心得体会 读圆明园的毁灭后感 圆明园毁灭心得体会(通用10篇)

有了范文作为参考,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要点和思路。范文的写作需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文理的连贯性,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和技巧。以下是一些范文范本的选择,每篇都有其独特之处,值得我们深入研读和借鉴。

读圆明园的毁灭后感篇一

圆明园是中国古代最宏伟的园林之一,位于北京西北郊,被誉为“万园之园”。然而,1860年的火烧圆明园事件,将这座庞大而精美的园林毁于一旦。对于这一惨痛事件,我在参观圆明园遗址后,深感震撼,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与体会。

首先,圆明园毁灭给我们启示了历史的残酷。尽管圆明园的建造源远流长,具有无可比拟的珍贵文化意义,但在面对外敌侵略时,它依然无力抵挡。这次毁灭事件不仅仅是对圆明园本身的一场灾难,更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一种破坏。历史上,类似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我们不能忘记日本侵华时期的暴行,也不能忽视文化大革命中的破坏行为。通过对圆明园毁灭的深刻反思,我们应警醒自己,要倍加珍惜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我们的国家之根。

其次,圆明园毁灭使我感受到了文化的传承和继承的重要性。圆明园的毁灭不仅仅是对建筑物的破坏,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摧毁。这座园林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代表了中国古代的艺术和建筑成就。然而,当园林被毁,文化也跟着消失了。这让我深感文化传承和继承的重要性,一个国家的繁荣与否,不仅取决于经济实力,更取决于其文化的渗透与凝聚力。我们应该以圆明园毁灭为鉴,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让它们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此外,圆明园毁灭也让我对外敌入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毁灭圆明园的事件正是英法联军入侵中国的结果。他们的目的只是满足对中国文化和财富的掠夺欲望。面对入侵者的冷酷和暴行,圆明园毁灭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为耻辱的一页。这个历史事件是对中国封建统治阶级无能外交政策和国力弱小的一个写照,也展示了当时中国社会深层次的问题。今天,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有强大的国防和经济实力,以保护我们自己的文化遗产以及国家的安全。

最后,圆明园毁灭还启示我们应珍惜和平发展的时代。历史上,圆明园遭遇的毁灭并非孤例,战争和动荡一直是人类发展的阴影。对于我们而言,现在正是和平发展的时代,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当下的和平环境,同时也要认识到和平不是天赐的,它是来之不易的。只有保持国家强大、富裕和和谐,才能为后代留下一个稳定、繁荣的社会环境,让我们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总之,圆明园毁灭是一场中国历史上的重大破坏事件,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反思和启示。它让我们认识到历史的残酷,文化的传承的重要性,外敌入侵的威胁,以及和平发展的珍贵。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牢记历史,推崇文化,强大国力,保持和平,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我们的国家。

读圆明园的毁灭后感篇二

周五那天,我怀着复杂的心情,学完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的心中不免燃起了愤怒的火焰。

通过这篇文章我知道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在北京西郊,曾经被誉为"万园之园"。圆明园是我国艺术的瑰宝,建筑的精华,这项伟大的工程用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时间才修建成,它是我们中华人民多少代人血汗与智慧的结晶啊!全园占地面积三百五十多公顷,园中有着各地的名胜古迹,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以及稀罕的奇珍异宝,因此举世闻名。可现在的圆明园已面目全非,只剩下一堆残垣断壁了。原来,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将园内的珍宝洗劫一空,为了销毁罪证,又放火焚烧。大火连烧了三天三夜,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至今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游人凭吊。此时,我的心情变的很深重。

当我读到"圆明园的建筑金碧辉煌,富有诗情画意时,"当我读到"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时,不禁发出了由衷的赞叹。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建造出的这座举世闻名的园林,是一项多么艰巨而伟大的工程啊!我为我们伟大的民族而感到骄傲。但是,当我读到"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抢夺我们的珍宝,还火烧圆明园"时,我的心里充满了仇恨。他们是一群可恶的强盗,我恨不得把他们碎尸万段!曾经那么美丽的"万园之园",现在留给我们的只有心痛、惋惜。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帮可恶的强盗,在我们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犯下滔天大罪,真是恶贯满盈。我国如此壮丽的一座巨大的艺术文化宝库,在英法联军的毒手下化成了灰烬。"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呀,圆明园,多么伟大的奇迹呀!它那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喷水池在侵略者的魔爪下毁于一旦。圆明园的毁灭对我们中华儿女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呀!这样气势宏伟的圆明园,就这样消失在人世了。英法联军在我们中国土地上犯下的罪行,在我们中国人的心中,是永远不可能被抹灭的!

据了解,明年2月23日至25日在巴黎举办的专场拍卖中,将要拍卖铜鼠头和铜兔头,这就是北京圆明园12生肖兽首铜像中的鼠首和兔首,估价均为800万至1000万欧元,总价高达2亿元人民币。我们中国被掠文物在巴黎拍卖,应该无偿归还,这本来就不属于别人,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东西,我们理应拿回来。可是,在我们要是想让它们回归祖国,必须用昂贵的价钱才买回来,这些侵略者真是罪不可恕!

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已经被侵略者毁灭,我心中的愤怒像海上的波浪,一次又一次撞击我的心头......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会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应该将这个国耻记在心中,化悲痛为力量,奋发力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祖国的未来贡献自己小小的力量!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读圆明园的毁灭后感篇三

圆明园是中国历史上一座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文化传承的园林,然而,它在1860年的八国联军入侵中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几乎被夷为平地。回顾历史,圆明园的毁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和体会。通过了解其历史背景、了解毁灭的原因以及反思其意义,我深感历史的残酷,也更加珍视现在的和平与稳定。

首先,圆明园毁灭背后的历史背景引发了我对这一事件的极大兴趣。圆明园始建于18世纪中叶,是清朝乾隆皇帝为庆祝自己即位60周年而兴建的,当时的圆明园以其巨大的规模和精美的建筑而闻名于世。然而,在186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他们占领了北京并对圆明园进行了破坏。据史料记载,圆明园内的房屋和建筑物被焚烧、炸毁,珍宝文物被洗劫一空。这一事件的背后,除了侵略者的暴行外,还蕴含了对中国的轻蔑和傲慢。通过了解这段历史,我对圆明园毁灭更加感到痛心和愤怒。

其次,圆明园毁灭的原因让我对人性的黑暗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首先,这场毁灭是八国联军对中国的侵略行动的结果,他们凭借武力和技术优势,肆意破坏中国的文化遗产。他们对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对一个园林的破坏,更是对中国文化的极端不尊重。此外,还有一些当时的中国人也参与到了这一事件中,他们在八国联军的暴行下跪地磕头谢罪,甚至主动进行劫掠。这种卑鄙的行为让人深感震惊,也令人深思人性的黑暗面。圆明园的毁灭教育我们要警惕历史的重演,维护我们的国家和文化遗产。

此外,圆明园的毁灭也让我深思其中蕴含的深层意义。首先,它向我们展示了历史的残酷。我们可以想象,几百年来,圆明园一直是国人骄傲的象征,然而在一夜之间,它被彻底摧毁,中国人民痛失文化精髓。这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也是历史的残酷教训。其次,圆明园的毁灭提醒我们要珍视和平与稳定。通过这一事件,我们可以看到战争和侵略的恶果,它不仅给人们的安全和幸福带来巨大威胁,还会摧毁国家的文化和精神支柱。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家园的和平环境,为它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最后,圆明园毁灭的教训使我更加坚信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性。圆明园的毁灭,使我们无法重现那些失去的珍宝和文化精髓。这让我深感历史的宝贵,也让我更加热爱传统文化,愿为它的保护和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现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历史知识,传承优秀的文化精髓,并用我们的热情和智慧来守护和发展它。

总之,圆明园的毁灭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和体会。通过了解其历史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的价值和意义。通过了解毁灭的原因,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人性的黑暗和警惕历史的重演。通过反思圆明园毁灭的意义,我们可以更加珍视和平与稳定,传承和保护我们的文化。圆明园的毁灭教育我们铭记历史,传承优秀文化,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读圆明园的毁灭后感篇四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略圆明园当年的辉煌,了解圆明园的毁灭的经过。

2.运用搜集、整理的资料帮助理解学习,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样子并了解他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课《圆明园的毁灭》。教师板书:圆明园的毁灭

2. 大家回忆一下这篇课文重点介绍了圆明园的哪个方面?(板书:昔日的辉煌)简单介绍了哪个方面?(板书:毁灭的经过)

3.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交流一下,圆明园以前是如何辉煌的和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对课文的脉络更清楚,通过板书一目了然,让学生知道本课的重点内容及本课所探究的问题。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打开书,浏览一下课文,找出课文的中心句读一读。(出示句子)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设计意图:此句是课文的中心句,体现了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在后面的圆明园的辉煌和毁灭的学习中主要围绕此句话进行探究学习。

师:学生读后评一评,好在哪里?“祖国”、“世界”读出不同的语气来。

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损失大得无法计算,说明圆明园的损失之大。)

圆明园的毁灭说它是“不可估量的损失”,那么如果圆明园存在可以说它有不可估量的什么?(价值)

2、好,大家来完成句子转换练习。(出示句子)圆明园在(祖国文化史)上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大家再练习朗读(自豪、骄傲的感情……)。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设计和句子转换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圆明园在祖国乃至世界的历史地位。

3、师:是啊,圆明园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是因为有着辉煌的昔日,大家找找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出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板书:建筑宏伟   文物珍贵)

三.再现景观,增自豪感。

1.默读课文,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体会到圆明园建筑的宏伟?用笔画一画并适当作一些批注。(教师巡视。)

2.预设情况:

第2自然段:建筑宏伟: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二是,布局:众星拱月。 “它由圆明园……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众星拱月”什么意思?谁能用手把“众星拱月”的形状比划一下,说说理由。大家再把“众星拱月”的布局体会一下,读“它由圆明园……。

师: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众星拱月般的布局特点,说明圆明园建筑的宏伟。谁还能结合搜集的资料,谈谈这座皇家园林的规模。

资料:(全园占地5200余亩,(350多公顷,)建筑总面积超过故宫。350多公顷相当于350个校园。)大家再读课文第2自然段感受一下圆明园建筑规模宏大。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针对“众星拱月”和搜集的资料来感受圆明园建筑规模的宏伟。

第3自然段:

建筑宏伟:从风格各异的建筑景观来体现圆明园建筑宏伟。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及搜集的资料结合起来说明圆明园内建筑的宏伟。

师:听了大家的介绍园内的建筑真是宏伟,这些景观都有什么特点呢?大家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出示句子:圆明园的风格各异:有————,也有————;有————,也有————。

圆明园仿名胜如,————,————,————,————。

圆明园诗情画意的建筑,如————,————。

圆明园中西合璧,不仅有——————,还有——————。

出示句子答案:

一读:师读提示语,生读景观。

二读:大家再读读这些景观,想想它们各具有什么特点?(有大、有小、有动、有静、有仿、有造、有中、有西)(这真是大小相间、动静结合、仿造逼真、中西合璧汇集了天下最美风景的圆明园)

三读:大家读课文,感受一下风格各异的的景观。(找学生朗读,读后评一评哪里读得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四读:练习朗读。

五读:配乐朗读。

六读:找学生配乐朗读课文,大家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学生想象练习说话,注意语言表达清楚、条理。

设计意图:本段是描写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通过反复及不同形式的练习朗读,增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感受,特别是想象画面环节,只有反复朗读理解才能展开合理的想象,这样学生想象的画面丰满,才能感受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才能感受到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及价值。

师:大家想不想亲眼看看这些风格各异的景观?好跟着老师一起欣赏。(出示图片)播放音乐《平胡》。   同学们看了图片后不由得会想到用书中的哪句话来赞美它,(这真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如果你身在其中,漫步园内……(引读)流连其间……(引读)。

所以我们要自豪地说……

再次出示句子:圆明园在祖国文化史上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3.我们再来看看珍贵的历史文物。大家默读课文,用笔在书上画一画,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文物的珍贵。

第4自然段:(收藏非常丰富,“上自、下至、历代”说明各个时期最珍贵的奇珍异宝这里都有,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应有尽有。不仅说明收藏的多,还说明收藏的时间长。)(大家知道圆明园收藏了多少奇珍异宝吗?150多万件。)

教师出示图片:当你看到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当你看到历代的“名人书画”、当你看到数不尽的“奇珍异宝”时,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这真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学生朗读,大家再齐读(赞叹的感情)。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主学习找出重点的词语感受文物的珍贵,教师引用句子来帮助学生体会圆明园内文物的价值,在祖国、世界人的眼中圆明园不愧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师:圆明园真是中华民族艺术的殿堂,所以我们要自豪地说……

再次出示句子:圆明园在祖国文化史上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设计意图:到目前为止三次出现这句话,目的是增强学生对圆明园的了解,激发爱国的情感,同时为下文的“毁灭”形成强烈的对比,产生对帝国主义强烈的憎恨之情。学生带着感情朗读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四.重温历史,了解毁灭的经过,增强使命感。

同学们,我们欣赏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走进圆明园就像走进了中华民族艺术的宝库。然而当我们今天再走进圆明园,我们只能看到残垣断壁无语立斜阳。

1.出示残垣断壁图片。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此刻你想说什么?(令人可惜、痛惜……)造成这一浩劫的,是谁?(当年的英法联军)。法国大作家雨果曾愤怒地谴责过他的国家与英国共同制造的这一暴行说:“在历史的审判台上,一个强盗叫法兰西,另一个则叫英吉利。

第5自然段:请大家默读第5自然段,画出令你痛恨英法联军的句子,读一读。

出示句子: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学生讨论: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他们的强盗行为?(预设:教师引导,重点词语)。凡是能拿走,什么能拿走?(珍珠翡翠、金子银子、各种首饰、各种宝石、名人书画、古玩玉器……)统统掠走,什么是掠?抢、夺。(谁能根据搜集的资料读读英法联军是怎样统统掠走的?学生读资料)

“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什么拿不动?(大的瓷器、绫罗绸缎、大钟表、十二生肖铜像的头、书籍……)实在运不走就任意破坏、毁掉。什么东西运不走?(名贵花卉树木、大型的摆设、圆明园某个宫殿完全是用香檀木建造的,价格昂贵……怎样毁掉?(踩衣服布料、用斧子砍、用木棍捣玻璃镜子、用石头砸、用火烧……)谁能根据搜集的资料读读是怎样毁掉的?(学生读资料)

设计意图:采用自主学习探究的形式,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理解,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理解,教师适当引导点拨,根据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搜集的材料,进行交流,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英法联军的贪婪与野蛮。

师:同学们,英法联军这是什么行为啊?强盗的行为,他们拿不走的不仅毁掉还用火烧掉,一点点都不留下(英法联军的贪婪与野蛮)

3、学生朗读第5自然段(大屏幕部分)。读后评价一下。(带着愤恨朗读)

设计意图:本课多次设计学生朗读后,大家进行评议,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恰当地朗读,读出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师:这还没完,为了销毁罪证,大火连烧了三天三夜,72个小时,4320分钟,烧毁了宏伟的建筑,烧毁了珍贵的文物。(板书:火   用红色笔写在“建筑宏伟、文物珍贵”的上面)

设计意图:观看录像增强学生对英法联军的进一步痛恨之情。

同学们打开书:再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重温中心句,让学生通过朗读进一步表达出对圆明园的毁灭的痛惜及对英法联军的痛恨。

师:同学们,此时你站在大火烧过的灰烬旁想说些什么?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课文学到这,你有疑问吗?

预设:1、清政府为什么不能保护圆明园?

2、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板书:热爱  憎恨)

设计意图:质疑环节能体现尊重学生的学习,同时帮助学生整理不理解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比如2),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表达方式的好处。

师总结:为了“火烧圆明园”永远不再重演,让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五、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及搜集、整理的资料,以圆明园为主题写一份手抄报。

设计意图:增强对圆明园的进一步了解,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六、板书

建筑宏伟

昔日的辉煌 毁灭的经过

文物珍贵

热爱 憎恨

设计意图:板书能突出课文重点的内容,使人一目了然。特别是“火”的设计更能体现“建筑宏伟、文物珍贵”都被毁灭掉了。

读圆明园的毁灭后感篇五

《圆明园的毁灭不》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从课题可见,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关于“毁灭”的内容。然而,纵观教材不难发现,全文写“毁灭”只用了一个自然段,且文字通俗易懂;描述圆明园昔日辉煌却占用大部分篇幅,且难点较多。这课书的教学重点、难点和情感基调的把握是比较难以协调的。一般的教师可能将课文第二部分确定为教学重点,将“毁灭”的内容略作处理。其实,这篇课文教学时学生的情感应该处于“爱于痛的边缘”。对于这样的课文,与其让我们的学生陶醉在曾经的辉煌里,不如让我们的学生有更多痛彻心肺的体验。总之,《圆明园的毁灭》既要让学生感受圆明园“美得让人心醉”,更应该让他们体验“毁得令人心碎”。我确定了先教学第一段,接着教学结尾段,然后教学中间的思路。

【教学对象分析】

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注意力持久,从心理学角度上看,他们在一种新的学习环境下,利用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因此多媒体条件下实施教学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建构将起着积极的作用。加上学生对圆明园知之甚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好良好情境,使其在图、文、声、像等信息的刺激下充分感知,从而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成为本课教学成功的关键。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3.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教学重点】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教学难点】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媒体】圆明园资料、图片、毁灭的视频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利用图片,老师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的写法,激情介绍恩施。(注:这是笔者在武汉崇仁路小学参加跟岗培训时执教公开课所作的教学设计。)

一、课题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抓题眼“毁灭”。

2.找准课文写圆明园毁灭的段落。

二、提挈课文头尾,激发情感:(学习第1、5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主要意思。

2.抓“不可估量”体会损失巨大,激发学生情感,给“不可估量”换词语,体会表达效果。

3.翻开历史,我们再去目睹侵略者的暴行,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4.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从哪儿看出来的。

5.结合句子、词语,体会表达效果。

6.播放联军毁灭圆明园的视频,激发情感。

(1)大火连烧三天的结果是……?(板书:化为灰烬)

(2)什么化为灰烬了?(板书;化为灰烬)

(3)课文在“化为灰烬”四个字中戛然而止,你内心是一种什么滋味? 

(4)把积郁在你心中的感受通过你的朗读宣泄出来,指导读两遍。

三、紧扣课文重点,体悟情感:(学习第2-4自然段)

1.浏览课文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座皇家园林的?(举世闻名)

2.圆明园凭什么举世闻名?

3. (播放圆明园布局图)学生结合图介绍圆明园的结构布局。

4. 圆明园的建筑、景物。

(1)学生找一找有几句话,几个“有”。

(2)请你大声地告诉大家,圆明园中有什么?有什么?有什么?有什么?抽生读。

(4)引导学生背诵,体会先分后总的写法。

5.圆明园的历史文物。

(1)从圆明园的建筑、景物如何过渡到文物。

(2)学生介绍文物。

四.拓展背景,加深理解

1.圆明园中的美景是写不尽的,文物是道不完的。但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了!早已化为灰烬了!早已烟消云散了!

2.面对留下的残柱 ,你的心情不能平静。把你的心情带进这首《圆明园·残柱 》。

3.情感倾诉:此时,最想表达的意思。

五、探讨写法

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

六、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为你的家乡或者你游览过的地方写导游词。

【板书设计】

21 园明园的毁灭

建筑风景     

历史文物       煌        灭       化为灰烬  化为灰烬

【课后研讨】

余国卿:胡老师在前面几个板块的铺垫和渲染的基础上,学生对圆明园的美丽已经有深刻的体验,而这样美得让人心碎的东西却被无情毁灭,学生一直被“压抑”的情感,终于有了喷发的机会。面对强盗的无耻行径,面对清政府的昏庸无能,面对美的东西瞬间遭毁,学生情动于中而发于外,其强烈的情感如黄河之水,飞泻而下。

肖慈昪:园中的景物很多,如果逐处景观地讲解,不但费时较多,学生还会产生厌烦之意。胡老师在处理这部分的时候就让学生自己去想象。而后面“读漫步园内”这几个句子则引导反复朗读,因此,学生不仅认识到了景观之美,还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这种有学有教、有淡有浓的教学是值得提倡的。

冉述英:先谈第一段,接着谈结尾段,然后谈中间,好像牵引的痕迹比较浓。老师这样做,正是把课文的情感基调进行总体的定位,在毁灭的前提下谈曾经的辉煌,其情感是痛的同时追忆曾经的爱。这样一处理,整个课堂情感氛围就营造得比较成功。

万兴平:是否需要安排学生写?这节如何落实写?我认为要看具体的情况,这节课让学生“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为你的家乡或者你游览过的地方写一段导游词”有些牵强。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文意兼得,需要一定的教学设计、教学的策略,最理想的,就是想法设法让学生自读自悟,自悟自得。这需要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找准并确定教学的重点、关键,即弄清抓哪几个“点”,并进而思考抓到什么程度,即弄清理解、感悟的落脚点。有了这样的钻研、思考,接下来就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找到切入点、突破口,想出一个个巧妙的办法,引导学生去自主发现、探究。这节让学生自读自悟,自悟自得上做得并不好。

这节课让学生“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为你的家乡或者你游览过的地方写一段导游词”有些牵强,我还没有找到读写结合的最佳点。

读圆明园的毁灭后感篇六

“唉,可恶!”我放下书,叹息了一声,叹息着圆明园就这样毁于一旦,叹息着英法联军是多么无耻、残暴、贪婪!

圆明园是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不,应该说是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里面收藏着非常多的历史文物,且建筑也很宏伟。里面不仅有金碧辉煌的殿堂,还有美丽漂亮的田园风景,有仿照各地名胜而建造的,也有按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而建造的,不管怎么说,圆明园绝对是世界上最厉害的园林,而里面收集的历史文物,更是多不胜数,美丽漂亮了。

可是,就在1860年的10月1日,英法联军侵入了圆明园将院内凡是能拿走的,就一个不留的给你拿走,拿不走的,就任意的毁坏,之后,3000多名侵略者进入院内放火焚烧,3天后,圆明园就成了一片灰烬。

凭什么让英法在我国土地上胡作非为,凭什么我国的东西就要让他们拿走,凭什么我们非要听他们的话,凭什么我们要把土地割让给他们!因为,我们当时的中国太瘦小,太瘦小,而英法就以大欺小吗?想到这里,我就希望把英法联军剁成肉酱,杀了他们!

哼,英法来抢我们的土地,那我们也抢他们的土地,但是,又怎么可能。

哼,这些强盗,简直就是被贪婪蒙蔽了双眼,成了财富的走狗!

可是,清政府竟然置之不理,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现在落得这样个下场,现在只能成为强盗的走狗,签订那个不平等条约,用严厉一点的词来说,就是汉奸!

圆明园,再怎么说都说不完我心中的`痛惜,再怎么说都说不回来圆明园的辉煌,再怎么说都说不出那些强盗的贪婪、无耻、残暴!

读圆明园的毁灭后感篇七

圆明园是中国历史上一座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的园林建筑。然而,在1860年,它遭遇了历史上最为黑暗、惨绝人寰的一幕。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毁灭性的掠夺和烧毁,无数珍贵文物、艺术精品被洗劫一空。然而,圆明园毁灭背后所暴露的人性的丑陋和文化的深度损失,使我深受触动。

第二段:对人性的思考

第三段:对文化的反思

圆明园毁灭后,许多无价之宝永远地消失了,此后无法再被后人欣赏。这让我深深反思文化的珍贵和保护的重要性。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历史遗产,更是传递着民族的思想、智慧和情感的重要载体。圆明园毁灭展示了人类文化的深度损耗,使我明白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让后人能够继续欣赏和受益于这些宝贵的财富。

第四段:对历史的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让我对历史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历史是人类的记忆,是我们寻找自我认同感的重要依据。然而,圆明园的毁灭如同一场闪电般击碎了历史的积淀,使我明白了历史遗迹的脆弱和宝贵。我意识到,了解和研究历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更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历史遗产,让它们继续为人类的文明服务。

第五段:对未来的期许

圆明园的毁灭并没有将中国的文化和艺术价值摧毁殆尽,反而激发了人们更加强烈的保护和传承文化的意识。通过对圆明园毁灭事件的反思和研究,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并欣赏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我期许自己能够积极参与到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事业中,不仅仅是了解历史,更是为了让这些宝贵的财富能够传递给后代,让他们珍爱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

结论:

圆明园毁灭事件虽然带给人们深深的痛苦和失落,但也唤起了人们对文化保护和历史传承的重视。对人性的思考、对文化的反思、对历史的反思,都告诉我们人类的精神和智慧需要通过保护和传承历史遗产的方式才能得以延续。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反思,我们不仅仅了解了圆明园的悲剧,更明白了保护文化遗产的深远意义,并为此付出努力。作为现代人,我们要承担起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的责任,为后代留下更加丰富、宝贵的精神财富。

读圆明园的毁灭后感篇八

——人教版五年制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师:(出示课题后)同学们最想说什么?

生:读书。

师:那就读吧,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大声读,也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读,也可以跟自己的好朋友读。

(教室里一片读书声)

师:想读第几个自然段就站起来读第几个自然段。(学生读课文)

师:现在老师要考验一下你们的自信心,谁敢说我是全班读的最好的?

(学生们纷纷举手)

师:你们现在就站在领奖台上,如果有人比你读的好,你就坐下。

(又请几名同学读课文,读得好就站着)

师:(问站着的同学)你服气吗?不服气我们全班一起和你比。(生齐读课文)

师:(问站着的同学)怎么样?可以坐下了吧?(生摇头表示不服气)其实人最难战胜自己,刚才,齐读时你也读了吧?你这就是战胜自己呀!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这次读完后,教师要提一个问题,你们现在一边读,一边想,老师可能提出什么问题,读课文时就想这个问题,不一定从头读到尾,可以读得深一点。

(生读课文,边读边想)

生:老师想问圆明园是什么样的?

生:你会问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生:你会问英法联军是如何毁灭圆明园的?

生:为什么是祖国文化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摇头)读了三次课文,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酸甜苦辣?

生:有点心酸?

师:哪一段使你心酸了?读一读,说说为什么?

生:我有点心疼,非常气愤。(读有关句子,谈自己感受)

师:有没有心里甜甜的。(读2、3自然段,老师相机指导)

……

评析: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提到:“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在教学中教师没有任何琐碎的分析,而是把学习权利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伙伴。这种开放灵活的形式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毫不吝啬地给了学生充分的读书的时间,同样是读课文,一次次形式都不一样,而每一次都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同时激励的语言无疑为学生自主读书,自主学习注入了催化剂,学生读得那样投入,那样认真,真正在学习中体验到了成就感。

读圆明园的毁灭后感篇九

d、教师相机板书:园林瑰宝;建筑精华;博物、艺术;化为灰烬;不可估量。

二、展标

这节课,我们采用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重点来研究这几个问题。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看看课文哪些地方是写园林与建筑的。

三、自主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一)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边读边动手划一划重点词句。

(二)指答。

1、如果学生说到第二自然段,引导理解“举世闻名”“众星拱月”两个词语。

a、相机出示.课件:圆明园结构示意图,理解“众星拱月”的意思。板书:众星拱月

b、圆明园布局独特、举世闻名,真不愧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大家再读原文,读出你的喜爱、赞美之情。

2、相机出示.课件(第三自然段第一句):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a指说理解。教师相机板书:有……也有。

b教师小结:景观各有特色,各有风格,大家回读体会,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c指读、范读、赛读。

3、相机出示.课件(第三自然段2―4句):

a指说理解。相机把描写的景物名称用不同的颜色着重显示。

b园中景观多而优美,风格各异,大家回读课文,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c出示.课件,欣赏圆明园有代表性的景观,教师相机介绍、激情;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景观,抒发情感。

d学生谈感想。教师板书:爱

e教师小结:圆明园真不愧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智慧与才能的结晶。

f自由读、范读、指读。

4、相机出示.课件:“漫步园内……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a指说理解。教师指导:漫步在圆明园中,你有怎样的感受呢?读出这种感受。

b指读,范读,齐读。

(三)、.总结这一自然段先后写了什么,理清.写作顺序。

(四)、引导背诵,积累语言。

a导语:让我们把这些优美的语言积累起来,把圆明园的美景常留心中。

b教师出示.课件(背诵提示),练习背诵。

c师生齐背。

四、小组合作学习第四自然段。

(一)出示自学提纲:

1、为什么说圆明园是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划出重点词句。

2、小组交流意见。

3、练习有感情朗读。

(二)小组汇报:

1、汇报第一题。重点抓“上自……下至”、“最”等词语;相机板书:上自、下至。

2、怎样通过朗读让大家都感受到圆明园的确是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3、指读、评读、赛读。

五、学习第三段。

出示.课件:“他们把……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

(2)指说,重点理解“凡是”、“统统”、“实在”“任意”等词语。相机板书:掠、烧、毁。

(3)出示圆明园毁灭的图片。

(4)你们有什么感受?板书:恨

(5)带着这种情感,齐读。

六、学习第一段。

先后出示.课件:

[a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b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与世界文化史不可估量的损失。]

(1)指两人读,比较两段话有什么不同?抓两个“不可估量”的作用。

(2)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你用具体事实说一说。

(3)指读、齐读,读出惋惜之情。

八、作业布置:现在有人建议在圆明园的旧址上重建圆明园,恢复它的原貌。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课下讨论讨论。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召开小小辩论会,把个人或小组意见进行书面.总结。

教学方法:辩论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

1、导入:板出辩论主题:“重建圆明园”

2、召开辩论会。教师指导学生辩论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a正反方分别在组内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交流意见。

b正反方开始表述各自的观点。

c正反方驳斥对方观点。

d教师肯定双方观点,要求双方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写出书面.总结。

3、教师巡回指导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由本站会员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读圆明园的毁灭后感篇十

课文点评

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第一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与文章的结尾提到的“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首尾呼应,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跃然纸上。第二至四自然段详尽地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最后一个自然段用精练、准确的语言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