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高中字散文(模板13篇)

时间:2024-01-08 02:13:34 作者:笔尘 毕业论文

通过分析和学习优秀作文,可以提高自己写作的水平和能力。不论是对于写作技巧还是文学素养的追求,这些优秀作文都给予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和学习的动力。

在路上散文

龙游商帮,这个名称的涵义太深,覆盖面太广,我不知道多年以前我在大连旅行时碰上的在那里经商的几个龙游人能不能解释其一二,但我分明记得那天,大连的繁华闹市里,当我们用龙游方言戏谑着这座城市和眼前这个有一定规模的店铺里某种熟悉的气息时,我看见了店主人眼里闪过的惊喜,然后,他飞快地走过来,对我们笑着,用方言说:真好,又碰到老乡了。那一刻,连空气也开始亲切起来。

“遍地龙游”,是我听到的关于龙游商帮在民间流传最广的一句俗语,年少时候不懂事,也根本不知道商帮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初听大祖父说时,懵懵懂懂,以为真有龙在遍地游着,腾飞着,睁大了眼睛看他,也看他挑着的杂货担,特制的大箩筐里装满了各式新奇的、常用的货品,竹扁担被磨得光滑透亮,货郎鼓的声音高低错落,叮咚悦耳。那时候,我并不经常见到大祖父,他一出门总是十天半月,回来时,杂货担里琳琅的商品已经所剩无几,我看见他的面容疲倦,但是他脸上总漾着的笑,慈祥而温暖。

我喜欢跟在大祖父的身后,或干脆坐在他的膝上,听他绘声绘色地说他的天南地北,那时候还很陌生的地名:福建,安徽,或者江西,也听他说他的伙伴,他们一起餐风露宿,一起翻山,一起越岭,摇晃着的拨浪鼓是他们随行最动听的声音。那时候,我知道了外面有个很大很大的世界,那个世界里,有很多像大祖父这样奔波在路上的人。无限憧憬时候,记住了他们的走南闯北,也记住了他们走过的深浅不一的足迹,大了,才知道这也算是龙游商帮,连同很多年后在大连遇见的老乡。

追溯起来,这实在过于浅显,它只能从某一方面说明龙游人用敢拼敢闯的精神出发去做些小本生意。前几天查资料,温州籍陈学文教授在《龙游商帮研究》中说:龙游商帮萌发于南宋,鼎盛于明清,衰落于清光绪以后。龙游商人走南闯北,足迹遍于宇内,正如万历《龙游县志》所云:“遍地龙游”。一批像书商童佩、丝绸商李汝衡、布商胡筱渔的龙游商人,秉承脚踏实地、志在四方的志向,远走他乡、无远不届的勇气,敢于创新、诚信为本的理念,实现了“遍地龙游”。

一次又一次看到“遍地龙游”,开始感慨起来,原来我所生活的这个小城,早在明清时候已经辉煌一时,姑且不说龙游有着“四省通衢汇龙游”的优越地理位置,只看它在那时候作为惟一以县域命名的商帮,实质也融合了衢州、金华某些县份的商人,进而能够位列徽商、晋商等明清十大商帮之中,已经太不容易。

要去探访吗,关于龙游商帮?那些散落在乡间的马头墙上能不能找到一丝当年他们辉煌的痕迹?我的心开始向往起来,凝眸处,仿佛有龙游商帮远行的商旅,正在路上。

路上高中作文

很多时候自己很想笑,但又惧怕;这条路很漫长,慢悠悠的张开大嘴像青春的岁月逼近,我们的笑声被掩盖,我们的眼泪被忽视,默默的带着忧伤无助的脚步,在这黑暗无声里寻找自己的梦。我们渴望被理解,渴望被尊重,但一次次的讽刺,一次次的议论,带着莿荆的刺把自己的渴望逼到了绝境,我们远远遥望,遥望着那个多年的梦,静静的在视野中流去。脚下的行程如同夕阳点缀的黑夜,我们忍受着被这股冷漠的欺压,在迷失的视野中寻找方向,在黑暗的空隙里寻找光芒。多少次我们因为寻不到指南徘徊在十字路口,多少次我们因为看不见太阳撞得遍体鳞伤。

人的情感有多怪就有多怪,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诱惑,太多的无奈。像一块磁铁不断的干扰着你的前进,像一阵空气不断的腐朽如铁的心,或许你正在改变自己的前行,或许你已经忘记了自己来时的路,多少人因为改变,由河流变成了死潭,多少人因为改变,从旺盛的野草被燃烧成了灰烬。我不明白为什么绿叶繁双,终将划成尘埃,为什么滋润纷飞的细雨都将变成空气。明明相信了奇迹,可你为什么来的那么缓慢,明明相信了火焰,可你为什么还要熄灭。我们总在怀疑,怀疑这路上的黑暗是永远没有尽头;也许自己会在这路上撒下了骨灰,也许自己会有流不干的眼泪。怀疑着身边所有的人,把他们的语言当作自己最残忍的攻击,把他们的笑靥当作自己最犀利的批判,于是开始疏忽了这一切,不愿意去靠近,将所有的隐忍和伤痛埋藏在心里,尝试着去习惯着样清静的生活,不再有噪声和揪心的干扰。但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躺在无眠的床上,就会很明显的把内心的`孤独转化成眼泪,溢满在被褥中,然后把自己封闭在里面,默默在嘴里发出颤抖的泣声,那一刻多么想让那种无奈融入在泣声里哭出来。

一个人走在路上时是孤寂的,看不清自己走起来的样子,即便再深的脚印也终将无法抵挡一股浪潮涌上沙间所恢复的平静。无情的岁月总在无情的冲刷着我们留下的脚印,而那青春更像是他丰盛的午餐,慢慢被吞噬。梦想的阶梯也布满着悬疑在困惑着我们前进,虽然我们鼓满了自己的勇气,但我们那孤独的心封锁了冲刺。我们总在渴望,渴望着春天飞来的燕子把自己理解,唱着鼓舞的歌声;渴望着那承载梦想的道路,开满了鲜花的陪伴,让那飘逸的花香对着自己微笑;渴望着前方的使者为自己传来的掌声......

再勇敢的人,也会害怕一个人的孤独,没有人会想念月下的冷清,在满天星辰里盼望着月亮,对着星星为自己的梦流泪,我不是一个人在奋斗,着条路很长,很漆黑,我们需要有人为我们鼓劲,用心灵之火照亮最辉煌璀璨的人生......

在路上散文

这个富闲的午后,平静的长窗外,太阳踩着风的鼓点一丝不苟地倾泻着悠闲,透过薄薄的温暖,书房在梳理安谧,有时候,寂静很容易让人的灵魂松散下来,就像桌台上的那盆兰花,徐徐弥散着捉摸不定的妗贵,偶尔甚至会想,这植物生命的厚度或许远远超越人类的生命厚度。

一支烟,在不知不觉中燃起,夹杂着果木香的空气里,让你时不时地感叹于眼下的这份孤清的惬意。就如此刻静置在窗边的那把老式藤椅一样,正在安安详详地独自诉唱着岁月里的沁歌,小心翼翼地引着我走进幻灵的回忆。

一直认为,人不会重逢曾经淌过的意境,原因在于风景在变,而心也在变。所以,类似相同的感知和念想几乎不会在怀谷里重叠。现在想想也是,欲念河畔,除了那些花花草草在争奇斗艳以外,很难再赌目到菩提树影了。大概,这就是人的宿命吧。

隔着玻璃的阳光像个调皮的小孩,依然不依不饶地撩拨着我泛滥的情愫,此刻的魂被似乎被晒的有些膨胀,柔柔软软的,这种脱离戒备的感觉真好。人,自由松弛地半卧在藤椅里,看着杯中的茗叶悄悄的舒展,悠悠飘袅着茶香,心,也被带出窗外,和不远处独墅湖面上的波鳞一起,涟起漪落。

自始至终觉得自己是个无病呻吟颠三倒四的男人,假装坚强的外表里裹着一颗半透明的玻璃心,这种面具内外既舍不弃铜臭味,又挥不去书虫气的纠结,魔一般折磨着自己。每当听到刘欢的《在路上》时,经常会在车里独自流泪,这时,内在的隐痛不断充斥着流水剧一样的回忆,迷蒙后的眼眶反而能使我模糊一切外在的历历繁景。

流年忡忡,生活犹如一锅汤一样,熬着熬着就把所有的棱角给熬没了,有时,感觉自己就像困在罗盘里的指针,机械地完成了一个接一个的圆圈。回想被缚在苏城这段生命,麻木又捎带浑浑僵僵。前不久,朋友单车双人进藏了,回来后,滤去那些喋喋不休,发现他整个人都变了,变得深邃了,质感了,但我还是能从他的气息里解读出“旅游”和“旅行”的区别。我想我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就如一颗脱冠的蒲公英,飘着飘着或许就消失了。是陀螺一样转几圈呢,还是借着风力逍遥的把灵魂一路演绎给沿途的风景,那就要看自己的悟性了。

在路上散文

朋友,不年轻了,30出头。告白说:起床第一件事,想着就是能自由自在地走,在路上;最好能登山,昨晚还梦见了乞力玛扎罗的雪峰。其实每个人都有内心的冲动,希望能不仅仅在精神上而且在身体(物质上)也能自由地走着。

很多时候,走在路上的人,很难有回头的路,因为培养一种习惯固然很难,但是要改变一种习惯可能更加困难。没有朝九晚五的作息习惯;没有生活的羁绊,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生活方式和追求;没有承诺和责任的个人绝对自由。据说很多“暴走族”走到了云南、西藏或者更远走到了非洲或美洲,就很难再走回自己的故乡,因为故乡已经变得陌生,持续地走动,让人已经无法忍受任何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独自的生活或许孤独、清苦但是“自由”或许比之更加重要。

无可奈何“暴走族”也会歇一歇,可能是希望看看路上的风景,更可能是因为囊中羞涩,有理想耐吃苦也得糊口,不得不牺牲短暂的“自由”去打工挣钱,以便继续前行。

走着走着,身体累了,或许心也累了,不知道走到哪才是头,多年的走动,有些人获得了生存的能力,他们是自由歌手、自由作家、自由画家、自由的摄影家、自由的户外运动教练、自由……,如果你能成为其中一员,那么你就能持续地走,只要你能对社会有所付出并且付出之物能被价值认可与接纳,你就可以前行。否则,“走”,或许渐渐地只能成为一种“理由”,因为除了“走”,你一无所有,你唯一拥有的就是“走”,走在路上,从年轻走到老。

人生其实就是一个旅程,每一段都应有一个节点,或许你可以不结婚、不要孩子、可以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地活着,没有家庭责任,也没有社会责任,但是人总要跟人有交流,在交流和交换中获取生存的力量,这或许就不得不限制人的绝对自由,至少是身体上的绝对自由。

在路上散文

此后,我便拒绝一切相亲安排,除了为家里干农活以外,就是发愤读书。1983年,我终于如愿考取了师范学校,三年毕业后,我成为了一名正式的乡村教师。我的父母便又开始为我张罗婚事,但都被我婉言拒绝了,我对母亲说:“我的婚事就让我自己做主好吧,我的择偶条件只有两条,一是对父母亲孝顺,二是知我懂我。”

说起来还真是缘分。1986年的五一节,我用自己的工资买了一辆自行车,当时因为赶路,自行车在经过六合国道上的一个小水凼时,溅起的水花恰巧弄脏了一位姑娘的衣服,我连忙下车道歉,可那位漂亮的姑娘却微笑着对我说:“黄老师,没关系,你也不是故意的。”我只好快速地开溜了,但这位姑娘的笑容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没过几天,我周末回家路过一块庄稼地时,又一次遇到了这位姑娘,她先是向我莞尔一笑,然后便弯下腰继续收割她家的麦子,她的善良和勤劳让我心动。我于是在心中默默地祈祷,莫非这位姑娘就是我心中的期待的那份缘么?然后,我通过朋友帮忙认识了这位姑娘,我便连续给她写了三封信,第一封信是推销我自己;第二封信是表露了我的爱慕之心;第三封信是恳请她做我女朋友。她答应和我相处,这让我非常感动,我们俩经过了两年的恋爱,这位姑娘变成了我的妻子。

1988年的国庆节,我和妻子结婚了,婚礼简单朴素,既没有彩礼,更无“一金”,学校的一间寝室就是我的小家。可赶巧的是,我的女儿在我和妻子婚后第二年的七夕清晨降生了,女儿的.出生既给我们带来欢乐和幸福,也同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经济压力,我便和妻子商议着今后的生活,妻子是个很有主见的人,她随后在街道上租了一间门面房,做起来小生意,我自然就是家庭的勤务员,我们一起带孩子,一起做生意,小家庭的苦日子中也伴随着甜蜜的欢笑声。女儿整10岁的周年纪念日特别喜庆,因为这个七夕,我和妻子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商住房,我家的生活便也提前迈进了小康。

那夜,我给妻子讲了牛郎织女悲凉凄惨的爱情故事,这故事有点像如今打工族的家庭婚姻,如今的青年男女之所以拥有婚姻的幸福,主要原因还是赶上了好时代。妻子点头表示同意,她说:“一个小家庭的幸福就在于对婚姻家庭的坚守,更在于小家庭每年都应该有进步,就像咱家,如今有了新房和事业,下一步就是培养好自己的女儿,我们要同心协力,做好后勤服务,帮助实现女儿实现她的大学梦想。”我向妻子竖起了大拇指。

也许有人会问,难道你们生活在真空里?其实不然,我和妻子也时常为着生活的琐事而多次磕磕碰碰过,不过我可以交给你一用就灵的经验,因为在家庭生活中没有什么对和错,毕竟是家庭矛盾,既然不是“敌对”,那就需要“包容”,“包容”可不是认怂,得讲策略,记得有一次,老父亲因为给大哥看稻场受了凉,粗心的大哥只顾及他的农活而忘了父亲,幸亏我及时回家发现,此时的父亲已经面色傻白,两天没能下地,考虑到大哥农活辛苦,我只得把父亲接到家中看病,妻子从父亲那里得知事情的原委,开始和我吵闹,随后便开始和我冷战,我虽然也对大哥一肚子怨气,但我只得顺从着妻子,为此,我给妻子跪过搓衣板,以求得妻子的谅解。你还甭说,这一招还停灵。现在说起来此事,妻子总感觉罚我跪搓衣板一事做得过分,妻子后悔的样子挺可爱。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这一晃就是三十年,我的女儿如今也研究生毕业走上了舒心的工作岗位,我和妻子也步入了银婚阶段。30年一路走来,我们的生活温馨幸福,我的家庭也在20xx荣获了安徽省首届书香家庭,更让我骄傲的还是在20xx年度,我大家庭荣获肥西县五好家庭标兵户光荣称号。

回想这30年的婚姻,也让我懂得:“找对了爱人,就会幸福一辈子!”

在路上散文

在路上,遇见阳光,遇见那个挣脱束缚的自由的你。你在怎样的旅途中潇洒的活着呢?人们常说,灵魂和身体总要有一个在路上,现在的我正在路上。看着窗外不断倒退的风景,看见那冉冉升起的太阳,一种无关风月的情绪在心底不断的荡漾。我热爱这种自由的感觉,就像我在另一个世界里遇见另一个我一样。

从来以为科技改变生活,但是我认为再温暖的话,通过那冰冷的仪器传送到人们的耳中时,总是少些温度,不如跋山涉水的去亲眼看看,看看那个思念已久的人。让情感能够落到实地,这才是表达感情的最好方法。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陪伴才是最温暖的礼物。若想念,就勇敢的去看看,看看那个记忆里的ta变成何种模样。

从离开家走向我们认为的美好世界时,是会怀念家里的一切。家中的种种美好,是外面的世界无法兑换的美好。家,才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最安全的港湾,总有一天你这艘漂泊的航船总会靠岸,登上那怀念已久的土地。外面的世界固然很美好,但你不会选择永远漂泊,那么总有一天你会回家看看那最自然的花花草草,感受属于大自然最自然的气息。

在路上,然后总会到达你想要的终点。在路上,遇见的所有,终将成为你一个人最宝贵的收获,在告别灯红酒绿的生活时找到你心灵的寄托。看着窗外那一幕幕不断变幻地风景,你的生活正在增添新的味道。即使在萧瑟的秋季,你依旧能够找到那最美的枫叶,像燃烧的火焰,你的眼睛和你的心都会受到洗涤。

人们心中,秋总是我言寂寥胜秋朝,少了夏的热情似火,冬的银装素裹,春的温柔娇俏。但是,秋却总是充满独特的魅力,让人欲罢不能的难以自控。秋风瑟瑟,落叶在随风奔跑,阳光似乎害羞般的充满朦胧的美丽,让人心中一片柔软。只想沉浸在这样的季节里,和最爱的那个人,诉说这个温柔的世界。

在阳光明媚的时候,背上一个简易的背包,戴上耳机,去你想去的地方。看着你身边的人来人往,看着不断变化的风景,我想你会获得内心的一片宁静。路上的风景,也许一旦错过,就再也找不到似曾相识的风景。于是,安心的欣赏那路上的美景吧!然后带着对终点的美好期待,走下去,直至到达终点。

终点,希望最后是最温暖的家。那样,你遇见的风景亦能和最爱的人诉说,我想他们会更喜欢你们一起高谈阔论的模样,即使是都不言语的模样依旧令人欢喜,但是语言更能让人感觉到温度,不是吗?和最爱的人聊聊你的近况,谈谈那遥远的未来,岂不美哉!

愿你能在路上,遇见那不曾发现的美好,让美好一直存在。

在路上散文

上午,我正在参加单位组织的义务劳动,和同事们一起向病区送液体。这时电话响起,是一个正准备代表医院参加卫生局护理技术和演讲比赛的护士打来的。问我有没有时间,说是想和我说说话。

为了参赛有个好的效果,我们首先让病区进行选拔,然后把病区选拔出来的人员报道护理部。

病区报来了28名选手。上周,我们对这28名选手进行了初赛,取演讲和技能均好的前六名入围。规定一周时间的集中训练,再进行淘汰赛,最后取前三名参加卫生局的决赛。

这个护士是这六个选手中最具实力的一个,她有什么事呢?劳动一结束,就给她打了电话。

不一会儿,她坐到了我面前。但却有难以启口的表情在脸上。我只好开导她说:“没关系,说吧。”一个微笑,一句鼓励,不仅拉近了距离,也给了她勇气。“我想弃权。”她低着头说。接着她抬起头看着我说:“zhuren,对不起,辜负了您的期望。”;“为什么?”我问。“选手们都很认真,都很努力,也都想有参加的机会,竞争也很大,我不想竞争。在医院,干个普通的护士我就很满足,得到病人的认可我就感觉很幸福,其他的我不追求。”她诚恳地说。

我知道了她话里的含义。历年来,我们选拔护士长,都把参加比赛并获得过名次作为主要条件,所以,每年想参加比赛的人很多,竞争很是厉害。而今年的比赛对她来说应该是有绝对优势的,因为她曾经在市级比赛中取得过较好的名次,既有参赛的经验,又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还有娴熟的技能。“真的想放弃?”我问。“嗯,真的。我想回病房工作。”她平淡而坦然。“行,我汇报过领导你就回病房工作吧。”

也许,她怕我不同意,所以一直小心翼翼地说,我表示同意后,她满脸的释然和快乐。

她是她所在病区的骨干力量,多次受到病人和家属表扬,还有病人及家属专门给她个人写表扬信。有赞她服务的,有赞她技术的,有赞她能力的,还有赞她爱心的。领导也专门在职工会议上对她进行了表扬,还给予了物质和金钱的奖励。她带着一颗爱心和愿意工作的双手行走在病房,和病人拉近了距离,在护士群体中起了榜样的作用,但不张扬,不做作,总是那样耐心低调地工作着。

她走后,专门带教训练的老师打来电话,问“zhuren,你怎么就同意了呢?她可是种子选手啊!”;“嗯,我知道,但比赛不是护理工作的全部,它只是对护理工作的部分展示。她是一个很能干、很有责任心的护士,在临床上广受病人的好评,病房才是她展示的舞台,她不愿意这样去竞争,就让她轻松快乐地工作吧。”

人生是一趟旅行,选择以护士为职业的人,她的这趟旅行就和别人大不一样。大部分人会觉得很苦很累,很机械很枯燥。在这个行业中工作的人能有幸福感真的不容易,甚至让人感动。因为这样的人不仅有一颗热爱工作的心,更有一颗爱心和同情心。

不竞争,并不代表停滞,我看到的是她的平和和淡定,感到了她的睿智和豁达!她才是生活中的强者,她才是会享受生活恩赐的人!愿她的人生之旅轻松快乐!愿人人在路上都轻松快乐前行!

在路上散文

关于定义,我们总是习惯于在一间事物还没有发生之前就把他们给定义明确了,好像迟了一步就会被别人抢了先机。于是,我们学着哲学家,跟着商人,在商品还没有生产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定义为商品;跟着绘画家,在作品还没有出来之前的时候就已经定义为艺术;跟着科学家,在结论还没有确定之前就已经定义为经典;跟着音乐家,在曲子还没有完成之前就已经定义为永恒。于是,我们习惯了给别人下一个定义,认为某个人或是天生丽质,或是出类拔萃,要么是专横跋扈,不讲情理,甚至是愚钝木讷,百教不通。后来,我们开始给自己下定义,从不一定到一定,从不彻底到彻底,从可能到绝对,从大概到必然。于是,有那么一个人,之后有那么一群人,好像没有从古典文明里面回过神来,又转身来到了那个模糊的中世纪。

应该有人和我的想法保持一致吧,那些但丁,那些杜甫,那些塞万提斯,他们踏着那些清晨的祷告悄悄将自己的双脚纳入行程。于是,从此也就有了那么多后人,包括我在内,沿着那些坑坑洼洼的足迹,沿着那片被踏破的草坪,沿着路的方向,悄悄的将自己的整个身体埋入自已与历史的滴水声中。

从此,在那些异乡的道路上,留下了你的足迹,而历史,终于停下了脚步,在那一刹那缺席。暗暗的云,淅淅的雨,低沉却又用他独特的嗅觉描摹出公路的样子。有一种精神,叫做把自己置身于辽远的是时空中,然后轻轻地哼一曲或是记得或是不记得的小调,将自己的重心交给大地,交给天空,交给那些从天空中是不是降落下来的雨水,然后顺时针被风吹成春天的样子。终于,有那么一瞬间,能够和前世的自己相遇,终于,我能够从这片车窗玻璃里看到那片玻璃里自己的影子。就算是烟雨朦胧,我也要奔跑,直到我能感觉到融化在烟雨里;就算是暴雨倾盆,我也要远眺,直到我会注意到淹没在暴雨里。买一件物品何必知道工作原理,看一幅画何必知道绘画风格,学一门知识何必知道作用范围,听一曲音乐何必知道姓甚名谁。终于发现,很久很久,都没有这么兴奋过了。幸运的是,还是会有那么几次,生活被汽车的汽笛声,被火车的颠簸声,被飞机的升空声点燃。于是,有那么几次,生活开始物归原主。

愿意从头再来的人,能将过去变成将来的土地;愿意承担风险的人,会将风险变为现实的动力;目空一切的人,会把颓废落在道路的起点;拥有未来的人,明白未来就在道路的终点。当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面对的是一个人;一个人在集体的时候,面对的是一群人;而当一个人在路上的时候,面对的是整个世界和整个人生。

终于,那些在意的和不在意的,过去的和没过去的,都成为了次要的,那些烦心的和不烦心的,那些害怕的和不害怕的,都成了无所谓后嘴中的说辞。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我会忠于戏剧,又有那么几分钟,我又觉得我会拥有历史。我会觉得总有一天我会来到一个古典的教堂前,暗暗祈祷;或是有那么几年,我住在海边看着潮涨潮落。终于发现,急着给自己下定义是多么错误的事情,错误的让人无法理解,好像在一个被建筑围起来的迷宫,永远会走进死胡同一般。又终于发现,那些被阳光照亮的窗台上,摆满了装满鲜花的吊灯,在吊灯旁,一扇扇门正在打开,我们开始发现勇气,我们开始回归主题,从后门到前门,在从前门到后门,于是,在我们推开下一扇门之前,星空布满星辰。

在路上散文

题记:在路上是一种人生常态,我早已习惯。或为讨生活,或为看风景,或为相聚。在人生的路上走走停停,总有不同的风景相伴。

有人说,思想和身体,总有一个在路上。我很欣赏这句话。不是么?从呀呀学语、蹒跚学步开始,我们就一直在路上。我很清楚,我们是在用脑子和身体行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喜欢在路上。

儿时,在幽暗的灯光下,听母亲讲故事。人生的道理,我似懂非懂。我跟母亲一起走亲戚,学着说半生不熟的客套话,举手投足都斯文起来,亲戚说一句,好孩子,长大了。我很长时间都不长个,我知道人家是夸我懂事了。

父亲教我读书写字,我大声读书,歪歪扭扭写字,在心里记下它们的模样。父亲第一次带我上儿童医院,他把我背在肩头,偶尔我要求自己走,我边走边看,记下许多新鲜的事儿。轮船、有轨电车、公园里的动物、高楼、霓虹灯……我心里的世界五彩斑斓起来,城里真好。我能否有朝一日,自由的行走在这城市的灯光下。

因父亲的缘故,一家人被人歧视。我不由想,正直善良的父亲到底说了什么,会招来这无妄之灾。父亲的话不对么?我断然不会相信。既然是对的,为何又被戴上一顶沉重的帽子呢?我想不明白。

第一次迷路,我凭着记忆找回了家。回到家,母亲如获至宝,她热情的拥抱和亲吻赶跑了我所有的委屈。事后,我想如果找不到家,我会怎么办?四处流浪做一个乞儿,还是要求好心人的收留。也许,我会伸长脖子等家人来寻。当然,当年的我并不知道有事找警察。我压根就不知道警察长什么样,更何况我未曾见过一个穿制服的警察。

父亲去世后,我砍过柴、种过菜,也曾在集市上卖过东西。吃红薯、玉米,吃得没什么胃口。母亲将省出的粮食接济堂叔一家,我难免要心生怨怼。母亲说,他们一家也要吃饭。吃饭吃饭,我们就不要吃了。至少你们没饿着呀!哎,母亲啦母亲,你总是这么善良。比我们家境好的亲戚多了,为什么他不找人家呢?就是看你好说话。

上中学时,学校搞勤工俭学,编织网兜,免收书学费。每周要完成一定的量,课间十分钟,同学们也编织。一个网兜包含很多工序,用竹子做编织工具是第一步,常有粗心的孩子弄破手指头。那时候的孩子不娇气,遇到这种情况,一点也不紧张,当然更不会上医院。用嘴一吮,再找块旧布包上就算完事。奇怪的是,没有谁被感染。有勤快而手巧的,超额完成后换来老师的一句口头表扬。完成任务如有多的丝线,就编织了留给家里用,网兜比现在的结实耐用。

那时,青年教师常发生矛盾,出口伤人倒也罢了,有时还大动干戈地施展拳脚。我那时不懂,多年后才明白,他们并无利益之争,只不过是青春期的男女在争风吃醋罢了。一群不解风情的小不点总要追着看他们吵架,事后还要鹦鹉般饶舌,说得津津有味,没有谁因为耽误功课而忧心。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迷恋写诗,弄一些奇奇怪怪的笔名,总觉得那样的笔名才能与诗搭上关系。名字有点像动画片里的人物名,我要强调的是那个时候我没有看过一部动画片。到底我的那些诗有无诗的味道,我不知道,也无从知道。因为那些诗稿并没有保存下来,甚至在我记忆里也没留下多少印象。

高考那年,老师常常拿穿皮鞋、穿草鞋来教育我们。皮鞋就真的那么重要么?农家孩子的梦想大约就是做一个货真价实的城里人,穿着光鲜的皮鞋,气宇轩昂地走在城市的街头,一家人都跟着风光。我的三姐就是那时候嫁到城里去的,她实实在在不愿意做一辈子的土包子,所以她要飞走。她第一次从城里回来时,就鼓励我一定要做城里人。母亲不置可否。我原本早已忘了儿时见过的城市模样。经他们一游说,我竟也有些向往了。现在,皮鞋似乎再难激发学生的斗志了。

高考前夕,我天真地参加了一次镇政府的招聘考试,结果是被人给狠狠地涮了一把。当然,这次考试让我明白,这样的机遇从来就不是留给我们小老百姓的,我压根就不该凑那份热闹。

老实说,我那时是不喜欢考试的,尽管我是老师眼里的优等生。因为我不知道考试能带给我什么改变。我的父亲早逝,没有谁给我最坚实的依靠。所以我心不甘情不愿还得去考试。老师说我态度消极,没有尽全力。这话是对的。在大家紧张备考的时候,我居然有闲心看小说。《三家巷》、《家》、《春》、《秋》、《苦菜花》都是那时候看的。当然,我的行为是决不敢让家里人知道。母亲觉得我身子骨弱,不宜干农活,姐姐觉得我聪明,做农民可惜。若按当时的情形,我是不该留在学校的。村里跟我年龄相仿的女孩子都早早辍学了,而他们的双亲都还健在,家里的劳动力也比我家多。

大学三年,日子过得很平淡。上课、看书、看电影,偶尔也到附近的地方走走,似乎就是全部生活了。也有出双入对的,冒着毛毛细雨,顶着星星,踩着月光,但不包括我。三年里,我最大的收获是得了一个好姐妹。她其实是一个很傲气的女孩,但跟我投缘。时隔多年,同学们都说,你们两性格迥异的人成为好朋友挺让人费解的。我笑,缘分是挺不好解释的。现在,我们住得很近,但少来往。但我知道心里还是彼此牵挂的。

大学时,我还练过几天书法,第一次写的时候,书法老师说我有灵性,我得了鼓励就很有热情。半年后,书法老师走了,我的热情锐减,最后竟彻底荒废了。

我在一所乡村中学呆了六年,跟很多人都交上了朋友。老同事常爱说我烧钱,将来不是过日子的主。也是,一个月工资买一件衣服,在他们是想也不敢想的事儿。每次我买了新衣,母亲都要鉴赏。她说,年轻,穿什么都好看。我搂着母亲,青春不美,老了后悔。后来,这句话成了我的名言在同事们中传开。谁也不会想到,我成家后也能把日子过得井井有条。同事又夸我会持家。我说是彼一时此一时嘛,将来,我还会烧钱的。同事笑着说,你呀,秉性难改。错,是永远爱美。

工作调动后,我在外租住了三年。这三年我过得极为小心,生怕与房东发生一点磨擦,离学校近的房子不太好找。我自己什么都可以克服,可孩子小,特爱闹,我又不想过分压抑他的天性。每次见了房东,我都陪着笑脸,她说什么,我都点头表示一定注意。

第一次搬新居的时候,一进家门,我紧张的情绪才彻底消除。孩子凌空一脚,将雪白的墙壁弄了一个大大的足球印。他小心地看我,我跟没事人一样趴在窗台看外面的风景,他继续玩他的足球。

这些年,我走过的地方也有十多个省份吧,也留下了许多的回忆。北到过山东,南到了江浙一带。领略了各地的风情,偶尔,还能听懂几句方言。

与先生一起出行,我就跟甩手掌柜一样,先生准备一切东西,我跟着走就行。孩子小的时候,总要跑在最前面,还不时回头催我,妈妈,你快点。在人多的地方,他倒不跑。他东瞧瞧,西看看,一切都觉得新奇,就跟看西洋镜似的。有了发现,他一定要对着我的耳朵说。

跟同事朋友在一起,大家都很照顾我,怕我晕车,怕我掉队。我难为情地说,我成了你们的累赘。他们说,别这么说,出门在外,帮着点不是应该的么?这份情谊很叫我感动,我真诚地说谢谢。

每到一处,都要拍照留念。看,山的雄奇,水的柔美,草的坚韧,人的热情……定格的是风景,更是岁月的记忆。偶尔也购物,当然是象征性的。旅游景点的东西特贵,乱买一气,那才是烧钱呢。再说了,我也不想负重而行。我在庐山给母亲买了一根手杖,母亲用了多年,她逢人便说是我出去玩给她买的。也有一些小饰品,挂在房间里,每看见的时候,就想起旅途中的故事。

我喜欢在路上,沐浴熹微的晨光,抓拍落日黄昏后的一缕霞光,静等海上生明月。我喜欢这一路的风景。绿草茵茵的春天,十里荷花的盛况,秋天枫叶的那一抹红,白雪覆盖的原野。我喜欢人生的各种况味。

在路上散文

九十年代的最后一个夏天,太阳把地面烤得滚烫滚烫。屋里空气沉闷。父亲眼睛埋下望着地上不说话,一支接一支抽着皱巴巴的烟卷,烟雾打成一个个问号无能为力地飘散。后天就是报名日子,学费还杳无踪影。那张大学录取通知,犹如死刑犯在等候审判。我悄悄打听外出打工人群,我知道,巨额的学费对我们这个贫困的家庭充满威胁。

第二天清晨,微风徐徐。我一如既往在通往后坡的路上跑步,今天说好和闺蜜一起去偃师打工。说实话,长这么大,最远也就去过市里一次,是初二时参加市数学竞赛。今天是我学业结束,心中酸辣辣的滋味在涌动。我站在高坡上呼吸着十八年不变的泥土气息,蓝天中几片云朵,无忧无虑舒展。路边草丛里一朵朵金黄的野菊花,花中间聚着一滴滴晶莹露珠,在旭日的照耀下,像星星闪闪发光。我深深吸口气。

“姐,姐……爸有钱了,让你回家……”弟弟气喘吁吁地跑着喊着,跌跌撞撞。我飞快跑下山坡,抱住弟弟。“姐,爸有钱了,让你回家……快!”我拉着弟弟忐忑不安的急步往家走,到门口我怕敢进去,等待我的将是什么!“小雪,来,把行李整整,爸送你去西安报名。”

我慌乱地和妈妈整理着简单的行李,甚至没敢问那些送我走向新的人生道路的纸张从哪里来。最后在我的强烈要求下,爸爸才同意我一个人去西安,也是为了省一个人的路费。还有三个正在读书的弟妹,他们怎么办,我顾忌不暇。浩浩荡荡的队伍把我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送到公路边,我要坐将近三个小时的大巴到洛阳火车站,在上车的一瞬间,我看到爸爸长长出一口气,他为完成了一项重大的使命暂且松了一口气。

在学校的日子,我一边努力学习,一边在学校食堂帮工。每天在紧张恐慌中度过,就像坐在激流的竹排上,随时都会有一个风浪冲来。闭上眼睛,听着来自家乡的风,一个声音在呼唤:你能行的。

四年后,终于完成学业。也留在了西安。在父母的撮合下,刚毕业就和不熟悉的他结了婚。我知道,爸妈有好多事要完成。我有家了,父母也就又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

老公和我同乡,我们是先结婚后恋爱。那时候,我们刚参加工作,每个月微薄的薪水,在仅有的不足十平米的出租屋,紧张快乐地生活着。

不久,我有了孩子,生活更加拮据,每个月除了房费、生活费,还要为正在上中学的弟妹解燃眉之急。在儿子半岁时,为了生活,老公决定到杭州工作,漫长的两地分居开始了。我为了工作,在老家请了一个刚从初中毕业的女孩来照看孩子,忙碌在单位与家庭之中。接着弟弟考上大学,爸爸也因长期做苦力落下腰腿痛的毛病,生活难以支撑下去。我就在下班后在路边摆起小摊,卖一些日常用品之类,还好,生意挺兴隆。一个来自乡村的我和老公在各自的城市奔忙着。五年后,老公回到西安。

回忆在一页页地展开,十多年的历程,每次看到似曾相识的事物,总会很自然地回想起,而再次回首往事,总会感觉淡淡的忧伤。任何事没有永远,没有人嫌弃水淡而放弃饮水,生活也会像盛开的郁金香,美在其中,香飘四溢。人生没有止步,一直奔走在路上。

在路上散文

闲时,我喜欢走在龙游的街头巷尾,看小城的日新月异,也看小城依然颓败古旧的角角落落,经过西湖沿时,常常有片刻的停留,什么时候呢,这里是龙游城的正中心,聚集着数以千计的商贩,他们在这里经营着各式各样的商品,热闹,兴盛。只是,彼时的繁华,此刻的荒凉,所有的都随岁月跌落到那一池墨色的水中了吗?“我宁愿时光流转,几世轮回,我是前世这池塘边对镜梳妆的人,敷了薄薄的胭脂,涂了鲜艳的口红,然后漫无边际地等待我那出门在外经商的丈夫,他带了最奇妙的东西来哄我,然后再让我无限地等待下去。又有什么不好?”

这是《无梦到徽州》里的一句,读到时,有片刻的恍惚,那时的龙游大地,是不是随处都有这样的女子在漫无边际地等待?一边守着深深的庭院,一边死死地盯着门前的路,是不是有熟悉的人来了?是不是终于等到要等的人了?脑子里只一个劲地想着,念着,望眼欲穿了,站成雕像了。

转眼沧海桑田。历史的云烟散去,今天,我只是个寻访当年踪迹的女子,满怀了兴致。或者行走的过程本身愉悦而舒朗,更何况这一次,是为寻访龙游商帮而来的。我走着,看着,看山川田野间一座座白墙灰瓦的房子,看潺潺溪流上破败却结实的古旧石桥和小亭,也看依旧鲜活地存在于记忆里的鸡鸣书院旧址,想起书中只简单记载的“山麓有鸡鸣书院,今废。”突然开始伤感起来,想起一句:“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这一句,也可以形容龙游商帮吗?鼎盛时,“多向天涯海角,远行商贾,几空县之半”,“挟资以出守为恒业,即秦、晋、滇、蜀,万里视若比舍”,没落时,“心中再无当年远走天涯的锐气和气吞山河的雄心”,“只凭着祖先遗留的资产,安逸守旧,不思进取过日”,之后,思想的束搏,战事的困扰,水上交通的失势,便慢慢开始衰败了,枯竭了,弹指间,奢华烟消云散。这样的结局,让人感觉如同电影的散场,明明结束了,还坐在那里,呆呆地,一边回想着,一边,只有叹息着。

前些年在单位着手省著名商标续展工作时,接触了龙游本地很多企业,才知道龙游商帮曾经的辉煌虽然已经落幕,现代龙游,依然有着腾飞的后发优势。古老技法的传承,地域文化的沉淀,商帮精神的发扬,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商标,诸如寿牌、德辉、铜鸟、方山、001、尼尔迈特等。每个品牌的崛起、发展,都带着龙游商帮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他们敢于面对商海的变幻莫测和激励竞争,跌宕起伏里,傲视着,腾飞着,谱写出了一曲又一曲动人的乐曲。

笑。这是多么让人欣慰的事。终于有这么一天,我们不用再对着先辈们所遗留的叹息不已了,那些断垣残壁,那些残砖破瓦,那些牌楼,那些宗祠,以及曾经极致辉煌的深深庭院,都在此刻,如枯枝般发了新芽,之后,便是漫长的路,我们会一直走着,脚步铿锵。

如同当年的龙游商帮,一直在路上。

爱在路上散文

奥古斯狄尼斯说过:“世界是一本书,从不旅行的人等于只看了这本书的一页而已。”

我喜欢旅行,更喜欢独旅。一个人旅行需要一种勇气和力量。这种勇气需要你打破所有的安逸与生活习惯,甚至是对某人的依赖。学会面对陌生的人和事,面对一切的未知。背囊中可以放几本喜欢的书,无论是等车还是候机,它们让你更能充分的享受孤独的时光。

不去踏访高山,你就不知道山的险峻与威严;不漂洋过海,你就不懂虚怀若谷,容纳百川的气度。在大地的风云经中我们看到了自然界的那一种包容、爱护、养育。正如老子所言;“衣养万物而不为其主。”虚空不碍白云飞,一份慈悲大爱由然而生,你便学会用宁静之心去看待世间的万事万物,让情操得以陶冶,让心灵得以净化和提纯。那些曾经一度计较和在意的东西,便得以允许和原谅。慢慢的我们的心就会柔软下来,珍视这一花,一草、一木。哪怕是一片云,流动着的云,无论它来自哪里,去向何处。如同我们的人生,上一秒不知下一秒的归期。此刻所有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都得以化解。无论它们以怎样的形态出现,都是生命中的礼物,不管喜欢与否,都学会接受,然后明白它们存在的要义。脚永远比路长,世界因你的踏访而美丽,你因世界的存在而欣喜。

走出去了,你才发现那些裹足不前的牵绊,只不过是你一味地把自己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罢了,家人离开你生活一样继续,你离开家人一样活的好好。有些时候我们活得烦累,是因为我们太过于担当和负重。给自己留一点空间吧,让你的心随着世界变大!

喜欢在路上,更喜欢路上结识的朋友。无论来自哪里,去往何处,都怀揣着梦想,踏寻一样的路,却有着不同的感悟。在相逢一笑间,友谊就在心中藤蔓花开,缤纷了你生命的色彩。

在路上散文

总认为中国人关于家的概念转变,是由近两代人来完成的,一代人卸下家的重负,一代人放逐心的皈依。于是人跨上旅途,心也只能在路上。

父亲的那一代是被社会所吞噬的一代,文革毁灭的是整整一代人的青春。它践踏了多少天才和智慧,愚弄了多少纯真和良知,就斩断了多少中国人关于家的千丝万缕的牵挂;它摧毁了多少人的梦想,扼杀了多少人的追求,它也就挣脱了多少中国人关于家的拳拳担当、殷殷期盼。

而我们这一代,是被生活的大潮所颠簸的一代,曾被抬到浪尖,又被狠狠的摔下,并且七零八落。所以我们的心永远都在路上,无论是哪种理由的放逐亦或是流浪,驿动的心无法得到真正的安宁。

于是家就成了无法回去的港湾,也成了无法挣脱的牵挂和羁绊,只是这种牵挂和羁绊更多的时候连我们自己也被有意无意的忽视。最多在我们有空做梦的间隙倏忽一现,却又很快被现实的忙碌挤兑的一无所踪。

就像我们这一代人,今天已经不喜欢听思乡的歌曲,像曾经的《大海我的故乡》、《外婆的澎湖湾》、《弯弯的月亮》……都是过去了太久的忧伤,那是刚刚背井离乡时的恐惧和安慰,走的久了,心也就离得远了,抑或变得硬了。是不容易受伤,还是变得麻木?已无所谓,至少家对于心的那份慰藉也就淡了,所以今天鲜有关于思乡的文字,也就不足为奇了。

今天我们把父母和亲人留在所谓的故乡,却唱着《在春天里》,不再像古人那样渴望叶落归根,而是向往“请把我埋在春天里”,也许跌倒时,我想要你紧紧抱着我,抱紧我,像个孩子一样。但是挣扎着起来后,我依然会擦干眼泪,望着前方。

因为追逐的脚步,无法停息,就算知道前方是一个永远都无法到达的海市蜃楼,就算知道前方的前方还有前方,我们还是匆忙的上路,来不及停顿,更不用说回头,理一下思乡的情绪。我们拼命地规划着类似于家的幻觉,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买或者是幻想着一个不是家的房子,然后背在身上,给自己一个更加打拼的理由。

记得小时候,喜欢玩一种游戏。那时学校离家很远,要走过弯弯曲曲的田埂;要穿过大大小小的洼地;要爬过高高低低的土坡。弱小的我很难一口气走到学校,于是每天上学的路上,就总给自己打气,当我走得很累时,就会告诉自己,走到某处田埂或山坡就歇一下,可是真的到了处田埂或山坡我就会故意忘记自己的许诺,目标又定在了下一个洼地或水塘,就这样一直到学校,我都不会真正的休息。

只剩一个为奔波而奔波的理由,会不会使我们的人生就像盗火的普罗米修斯每天重复着同样的痛苦呢?可是痛苦如斯的普罗米修斯,他还有一个值得自己骄傲的理由,他把火种盗给了人类,创造了繁荣和灿烂。那我们呢?亦如是吗?但愿如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