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优质5篇)

时间:2023-09-25 04:38:14 作者:字海 毕业论文 美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优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美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篇一

《寻古探幽》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21世纪亟需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本课学习内容的设置紧贴这一时代的脉搏,以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为“综合?探索”课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在研究性的学习中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寻古探幽的学习过程可设计为三课时进行,它融以下个学习领域为一体:

融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美术学科内的融合(第一课时)。

教师布置学生在课前到阅览室、图书馆或者通过上网查阅画像石、画像砖的有关资料,课上互相进行交流和探讨。在查阅、记录资料、短剧表演和评述作品中提高视觉感受力以及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养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的态度。

融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美术学科内的融合(第二课时)。

学生通过前一节课的欣赏评述,了解了中国古代的文化瑰宝——画像石、画像砖的基本知识后,运用阴线刻、仿制一块画像转。在画、刻、雕、拓的过程中感知泥材特有的质感,体验造型的乐趣,并进一步去理解线条、形状、空间、质感等基本的造型要素。

融人文地理、摄影、文字撰写、手抄报编辑为一体——美术与其他多学科间的融合(第三课时)。

先把学生分成4-6人一组,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或参观博物馆,或采访民间的收藏家,或考察探寻当地的文物古迹、名胜风景,并采用拍照、设像、手绘线条、文字记录等不同的手段记录好探寻的来龙去脉。返校后每个小组创编一份以保护文物为主题的手抄报。

1.教学目标

a.体验与发现:通过考察当地文化古迹,探访民间收藏家或参观当地博物馆的方式寻古探幽,与古老文明对话,鼓励学生对未解之迷大胆设想和推测,用汇编考古手抄报的方式传承家乡的文明,增强保护文物的意识。

b.实践与创造:运用阴线刻、凸线浮雕等艺术手法,动手在泥板上绘刻、仿制一块画像砖,感知泥材的质感,体验造型的乐趣,提高造型能力。

c.欣赏与评述:学生通过查阅画像石、画像砖的资料,课堂上交流收集到的与画像石、画像砖有关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在评述作品中提高视觉感受力及语言表达力,养成崇尚文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学习态度。

2.教学内容

3.教学重点

(第一课时)汉代画像石、画像砖所呈现的内容、思想内涵及其艺术风格。

(第二课时)刻制“画像”的方法。

(第三课时)培养崇尚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的学习态度,增强保护文物的意识。小组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手抄报的编辑常识。

4.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画像石、画像砖艺术特色的理解,如何正确认识其艺术和考古价值。

(第二课时)对浮雕中的线条、形状、空间、肌理等造型元素的理解和运用。

(第三课时)外出考察活动的组织,学生的安全保护,时间的统筹安排。

5.建议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1.课前准备

教具:制作各种画像石、画像砖的幻灯片。

学具:课前布置学生围绕课本上的范例,收集有关画像石、画像砖的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等。

2.教学策略

欣赏、感悟、交流、表演、评述、点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表演的_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3.教学过程

课件导入创设情境

播放一段讲述历史故事的自制课件(《靳轲刺秦王》画像石拓片加配乐录音)

创设古朴庄重而神秘的情境,准确诠释古代画像石的内涵。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题目

美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篇二

教学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教师、教材、学生。其中教材是主体,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能力的载体,是施教之本。它包括教科书即课本、参考书、习题集等,是教与学的具体内容和媒体。一套好的教材不仅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能对教师的教学起到导向作用,对学生的学起到增智的作用。

1、学生语数人均分差距

看语文教材一般情况下,学生的素质检测结果普遍存在着语文人均分远远低于数学人均人的现象,而且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差距是越来越大,这种现象让人难以理解。汉语是孩子们的母语,他们从呀呀学语时就开始学习,可以说生活就是他们学习语文的课堂,也是他们运用语文的场所。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学习语文,每时每刻又都在用语文,为何出现这种怪现象,细加分析,也许此现象与我们的语文教材编写特点有关。

小学生对学的知识易遗忘,如果不加复习,是不可能永久、完全地保持在记忆中,克服遗忘的最好办法是加强巩固。教学的巩固性原则要求“引导学生及时回忆、复习和应用所学知识,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努力同遗忘作斗争”。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巩固,使学生通过多练,达到知识的巩固,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试将语数教材加以比较,则不难发现:语文教材不像数学教材,它缺少一定的巩固练习。数学课本基本由例题和习题两部分组成,练习远远多于例题。每道例题的后面都配有相应的同类问题的练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完每一道例题都要自己独立去做十来道的类似练习。而语文课本中的精读课文只相当于数学课本中的例题,每个单元只有一篇略读课文。学生要学两三篇课文,才有机会半独立练习阅读和课文不一定相似的略读课文。如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十二册中的的第二单元,前三篇精读课文都是有关写景的文章,而这个单元的略读课文却是一篇与前三篇内容关系不大的小说《别饿坏了那匹马》。这里,教材重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却没有因势利导给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练习空间,让学生进一步领略祖国壮丽山河的机会。加之《语文补充阅读》课本的发行量小,很多学生读不到。况且即便有,也没有引起老师的重视和学生的兴趣。这就使得我们的语文教材成了本只有例题,没有练习的教材,这不完全符合教学的巩固性原则才造成的语数人均分的差距。教材的编写固然无可厚非,但是否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开阔学生的视野,则与教者的教密不可分。综上所述,我深感构建“相关阅读”体系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2、相关阅读的概念及意义

2.1相关阅读的概念

所谓“相关阅读”,指的是引导学生阅读与所学精度课文相关联的文章,是略读的一种类型。这里的“相关”包括文体、内容、作者等方面,指的是选读的文章和所学精读课文或是文体相同,或是内容相近,或是作为同一人,或虽是同一内容但所表达的观念相反,供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分析比较,以达到加深对精读课文的理解的目的,起到举一反三的功效。小学语文课本中每单元都安排了一篇略读课文,苏教版的《语文补充阅读》,人教版的自读课本所选编的文章多属于相关阅读教材。

2.2相关阅读的意义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个学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其中小学1—2年级不少于5万字;3—4年级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不少于100万字。这充分说明,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采用“相关阅读”的方法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学生的阅读总量比规定增加了20%左右,有效地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在《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第二辑《阅读教学》中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这句话准确地说明了精读教学和略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关系,强调了略读的重要性,同时也告诉我们,课本中的精读课文只是学生学习的例子和出发点。也就是说,我们指导学生学习了精读课文,只完成了语文教学工作任务的一半。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各类略读文章和书籍,让学生学以致用,这才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的“另一半”。“相关阅读”是引导学生进行“应用”的一种有效方法,因其选读的文章与学生所学精读课文密切相关,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教师可以灵活地指导学生运用在学习精读课文过程中所掌握的阅读方法,在一定时间内,独立阅读、理解、分析文章,也是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相关阅读”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增加阅读量;既能通过实践应用来巩固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和技能,又能使学生从被动阅读变成主动阅读;既能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由于语文课本受教时和厚度的限制,所选编的略读课文十分有限,加之目前《语文补充阅读》和自读课本的发行量较小,很多学生都读不到,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已有的相关阅读教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向学生提供或推荐更多的有价值的相关读物。

3、具体实践——相关阅读教学举隅

从所学精读文章的内(人物、内容等)和外(作者、背景等)两部分看,相关阅读的指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人物相关

“人物相关”指向学生推荐的读物与精读课文中所写的'人物有关,使精读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对学生更具感染力,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也学会“做人”。如学生在学习《詹天佑》一文时,通过读课文知道了詹天佑主持修筑了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者嚣张气焰,此时学生对詹天佑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趁热打铁,向学生推荐世界名人故事系列丛书中的《詹天佑》一书让他们阅读,要求他们重点阅读詹天佑的成长历程,这时他们进一步了解了詹天佑。相信通过这一相关阅读,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对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3.2内容相关

根据教学的巩固性原则。运用与精读课文文体相同的文章进行相关阅读,可以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同类文章的技巧。在教学苏教版小语教材第七册的《说勤奋》一文时,学生因不适应议论文的写法,一时领会不了作者的主要观点。而阅读议论文的训练重点就是让学生领悟文章的主要观点,为达到这个教学目的,教者可让学生带着“作者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这个问题反复阅读课文,然后再让他们找出中心句。当学生在指导下说出:“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这就是文章的中心句后,这时不妨让学生回忆并总结一下领悟文章的中心的阅读方法。因这种文体小学生接触少,为防止学生遗忘,巩固这种阅读方法,可另外选择两篇说理性文章让学生进行练习,由于掌握了阅读议论文的方法,学生就能用很短的时间完成阅读任务。这样,既训练了学生对议论文中作者观点的把握能力,又提高了他们阅读速度。

3.4作者相关

当学生学了某位作家的一篇作品时,他们常常会对作家本人或作家其他作品感兴趣。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与作者相关的阅读指导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教完安徒生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我对学生说:“安徒生被人们誉为“世界童话之王”,他写的童话可多了,是不是都像本文一样运用了想象手法呢?是不是都是反映穷苦孩子的生活呢?大家多看几篇他的童话就知道了。”听了这话,同学们情绪高涨,一下课就去图书室借书,没借到的就利用中午时间去书店看书或买书。第二天上课时,我让学生讨论交流看书收获,学生一下子就说了安徒生写的十几篇童话:《谁最幸福》、《红鞋》、《玫瑰花精》、《墨水笔和墨水瓶》……有的甚至是我闻所未闻的。通过讨论还得出了“安徒生写童话擅长用想象的手法,但所写内容丰富多彩,并不都是写穷苦孩子的生活的。”这样,适时将相关阅读的触角延伸到课外,到社会,让学生自主寻觅知识的宝藏,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3.5背景相关

诗与词是古人擅长运用的两种文学体裁,自《诗经》、唐五代词以来,诗词经常被人们用来感慨时政、抒发情感。要理解他们有一定难度,而写作背景则是学生领悟诗人词人情感的重要参考资料。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就擅长用词抒发情感,在教学他的《菩萨蛮——大柏地》这首词时,好多学生对词中说的:“当年鏊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提出质疑:“墙上被机枪扫射得千疮百孔,怎么能说更好看呢?”为能既解决这一教学难点,又把学生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教者不妨把参考书上介绍的毛主席领导红军在大柏地进行一场激烈的战斗并大获全胜的资料打印给学生,让他们带着疑问自己阅读。这样学生就会领悟到:“毛主席是因为打了胜仗,心情好,所以他眼里的弹洞当然是美的了。因为毛主席是为了穷苦人民而战斗的,所以这是场正义的战斗,留下的弹洞不是一种美吗?”总之,在教学诗词等有一定阅读难度的文章时,运用背景相关的阅读方法,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既能通过阅读背景知识了解历史知识,又能运用历史知识解决课内外难题。当然,“相关阅读”的指导方法不仅限于上述五种,还包括时间相关、写作相关、段落相关等。比如,在阅读精读课文时,也可以根据需要,运用“段落相关”的方法将文章中的某一精彩段落选择为相关阅读素材,使精彩段落的阅读指导更加“精彩”。另外,在运用每一种方法时,都可以从相同、相近、相反三个层面去考虑合适的“相关阅读”教材或素材,使“相关阅读”的指导更富有趣味性。总之,“相关阅读”要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宗旨,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为目的,以适合学生特点为原则,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为根本出发点,适时运用“相关阅读”,会令你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美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篇三

【论文摘要】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迫在眉睫,从整体上看,应从加强教育监管、建立健全教育机制,加强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力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开发美术教学资源等方面入手,切实重视、解决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使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健康发展。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的颁布,使长期被冷落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也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但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目前仍是基础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影响了美术教育的发展,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学校、教师的多方努力,方可达成。

(一)加强教育监管,建立健全教育机制

要改变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严重滞后的现状,首先就要提高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领导对美术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的认识,使其明确美术教育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是陶冶学生情操,促使学生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其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应从农村教育实际出发,端正艺术教育思想,摆正艺术教育位置,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面的科学育人观,并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支持农村艺术教育事业,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使美术课真正成为一门不可取代的必修课。再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制定相应措施,加强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的监督检查,改革旧的教育评价体系,消除学科间的主、副之分,建立健全教育机制,尽早制定出一套操作性较强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以引导和促使学校教育朝着素质教育方向迈进。

(二)加强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教学设施是保障学校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针对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不足、教学活动无法正常开展的现状,各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切实重视,把美术教育与主科等同对待,逐年增加对美术学科的经费投入,从实际行动上消除主、副学科差异,并根据《新课程》要求,按普九标准配齐美术教学所需的各种教学设备,改变以往教师仅以粉笔和黑板进行教学的落后状态,从根本上改善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办学条件,使美术教学活动在农村中小学得以顺利开展。

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充分发挥其监管职能,对各学校器材配备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落实。而对于那些受客观条件限制的,一时难以按标准要求配齐各种教学设备的偏远、贫困地区学校来说,也应根据自身条件,想办法改变过去那种一穷二白的现象,逐步提高美术教育设施,因地制宜地创造相对较好的美术教学环境,为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教学保障。当然,由于各地区在经济、文化、历史等因素上的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各地办学条件的差异性很大,要想在一夕之间让所有学校都改善办学条件,配齐学科所需设施,显然是不现实的,但也不能以此为借口,就此无所作为。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力量

针对农村中小学美术师资力量薄弱问题,首先,各级部「1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农村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大力吸收毕业于各高校的、受过专业培训的美术专业人才来担任美术教学工作。对于那些暂时无力引进人才的学校,也应根据自身条件,培养一些在职的、有美术专长的非专业教师兼任美术教学工作,以弥补美术教师匾乏现状,保证美术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其次,应大力加强师资培训工作,提升师资水平。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根据师资情况,有计划地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并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加强农村中小学间的校际交流,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对新课程的适应能力,以加快美术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美术师资力量。再次,美术教师也应从自身做起,加强自修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以更好的适应其教学工作。

(四)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开发美术教学资源

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首先应突破各种瓶颈限制,以学生实际为基础,勇于创新,灵活运用现有教材,大胆改革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识规律,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富于趣味的、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针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摆脱传统教材的束缚,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民族民间乡土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彰显美术教育的区域性特征,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事物和活动中,充分感受民族精神,了解民族文化,以此增强学生对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实践感悟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在更为直观和形象有趣的教学活动中,接受教育,增强学习兴趣,使教与学更好地融为一体。此做法既可丰富和弥补原有教材在农村中小学教学中适应性不足的特点,又可解决学生因经济条件限制而无力购买学具的情况,使学生在无需投入太多财力的情况下,即可愉快地利用身边随处可见的、丰富多彩的资源来接受美术教育,进行经济实用的美术教学活动。

在《新课程》中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作为基础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只有在真正认识到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切实重视和解决好影响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才能真正促使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不断朝着素质化方向迈进,得到健康发展。

美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篇四

欣赏评述课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美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绘画课与手工课是培养审美情趣的基础,欣赏正是把平时所学的审美能力进行内化、升华的必须课程,在欣赏中,使学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中来回碰撞,从中升华出各种能力,更让学生懂得了很多道理,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能力。最终才能达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一教学目标。

而实际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种“重绘画、轻欣赏”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对欣赏课的正确认识,认为欣赏就是看看,不重要,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欣赏的教学研究。改变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然后了解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选择合适的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油油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等使他们感到喜悦,乐于接受,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的面前,儿童只会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

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自己的范本。code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在欣赏教学的不同组织形式中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欣赏课三类。

1、专题欣赏课

就是围绕某个欣赏课题进行整堂欣赏,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主要形式,它指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行欣赏的课业。如小学美术第11册第1课《中国古代建筑欣赏》就是关于“官殿、宗教建筑、园林”的整堂专题欣赏课,还有《中国画》、《外国儿童美术作品欣赏》等等。

在美术专题欣赏课欣赏中,教师往往让学生看着作品图片,便一讲到底,造成教师投入,而学生漠然的尴尬场面,可想而知,学习效率很低。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为此,可采取的教学策略是:

(4)必要时,对于欣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欣赏评议,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并为班级交流欣赏成果作准备。这样的欣赏则更多地体现了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发展。

2、随堂欣赏课。

随堂欣赏课是指结合教学内容穿插进行的欣赏,也就是在进行绘画、工艺等教学的同时,插入有关大师或同龄人的作品进行欣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很多,比如:我们每一课都安排了范图及资料,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讲解,指出作品美在哪里。又如:为了使学生掌握某种美术技能,出示一些合理范画,也是随堂欣赏的教学过程。

在欣赏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以一种平等、博爱、宽容、引导的心态来对待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的身心能够自由的表现和舒展开来,鼓励学生从每个不同角度欣赏和感受,教师不轻易批评学生的欣赏不正确,让每位同学都能轻松地讲出自己的感受、观点,在全班同学激烈的争论中,让美内化、升华。如在湘版教材第三册《巧妙的组合》一课中,有的学生让为西班牙画家米罗这幅《太阳、人和鸟》不好看,什么都不像,有的学生认为好看。这时,教师不用评论学生的审美水平低或高,对或错,只要当好中间人,让学生去争论。在争论中逐渐加深对抽象画的认识,接受大小不等的几何色块组成的画面也是一种美的形式。反之,教师如果认为学生不该对大师的画质疑,批评学生欣赏水平低下,学生的积极性遭到打击,容易与教师产生逆反心理。教师再讲几何色块组合画面时要注意的地方时,只能是教师一个人的一厢情愿了。

3、现场欣赏

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之外的美术欣赏形式,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到现场和实地察看所进行的欣赏教学。例如:组织儿童参观美术作品展览。

农村学校的儿童,外出参观的机会较少,可根据具体情况尽可能提供现场欣赏的机会。比如我们上浙美版一册《各种各样的树》这一课时,就可以带学生到校园里走一圈,欣赏一下校园里各种各样的树,加强他们的直观认识。学校里就有那么多不同的树,何况大自然呢。既加深了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又有利于之后的绘画教学。

另外,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许多时候会增加一些欣赏内容。然后教师往往以自己的爱好选择作品,忽视了学生的已有认识与欣赏水平及欣赏的心理倾向。因此,在学生欣赏的题材与内容的选择上应注意要选择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相贴近,要选择与儿童的认知和欣赏水平相接近的,以接近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的,能激发儿童兴趣的作品;要选择的是本身富有儿童情趣的、易于儿童接受与理解的作品。为此,可采取以下策略:

(1)课前对收集的欣赏作品进行挑选、归类,同时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题材。

美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篇五

美术教育为学胶教育重点内容之一,一方面关系到学生的智力发展与思想品德教育,另一方面还是将国家教育方针具体落实的中医内容。给予学生美长教学,能够逐渐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人文与艺术三个方面的审美,并且还可以增强学生欣赏艺长作品的能力,令其道德品质与高尚情操得到培养l1j。本文对我国小学美长教育特点进行分析,并且在此基划上提出了传统美长教育在小学美长课程中应用的对策,旨在给子目关人员提供部分参考资料。

一、小学美术教育特点

1.注重对学生素质进行培养

受社会要求及人类发展影响,直接决定我国美长教育基权点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课堂堤小学素质教育开展的主要环节,因此小学美长教育不汉传授美长基划,同时还对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并且将思想品德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渗透在每个教学环节中。众所周知,素质教育可以促使人的知识统一性与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结合,由此素质教育贯彻执行过程中,小学美长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环节,究其原因在于该措施一方面由信息社会发展要求决定,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未来人类的社会生活品质。

2.教学内容比较广泛物质材料是美术的媒年。

因此美术涉及范围较广,比如绘画、建筑、设计及雕塑等。小学美术教育不仅涵括以上美术范围,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设置了美术史、手工制作、美术欣赏及书法等课程,甚至在新的《美长课程标准》中,更是对美术学科课程内容进行了设计,划分为“综合与探索”、“造型与表现”、“欣赏与评述”等。小学美长课程内容愈加丰富,能帮助学生接受更多的美术内容,令其生活视野被拓宽,同时拓展其思维空,由此从整体上来说,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内容是比较广泛的。

3.审美教育渗透在教学中

对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是小学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同时也是实行学生美育的途径之一,因此小学美长教育不仅需要传授美侧芝能,同时还应该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其审美能力,对其审美观进行培养,从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素质!到。换句话也就是说小学美术教育目的及任务已经发生了改变,已经从以往重视美长教育的智育化、德育化转变为注重美长教育。在该改变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又提出了综合学科的理念,也就是把美术学科与舞蹈、音乐、戏居q等艺术学科相互结合,不断解赦学生思维、开拓其视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二、传统美术教育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开展的对策

1.引导学生自主了解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中,民间美长是其不可缺乏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传统文化,可以保示l教学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日。比长榷讲授《头饰》该课时,课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后去收集生活中常见的民间美长作品,比如年画、剪纸、扎染等。学生收集到相关作品或者图片后,教师再让其进行详细的描述,让学生更加熟悉该类民间美术的表现方式,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看法。待学生各抒己兀后,教师在此基划上对该类民间美术的含义、表现形式、技法及有关风俗传统深入年绍给学生,帮助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角脚分民间美长及其所涵括的文化传统。

2.合理选择切入口材料

传统美长教育在小学美长课程中开展时,教师可以适当选择部分学生熟悉且比较感兴趣的材料当作教学切入口,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其对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比如说在讲授《画梅》该课时,教师在授课前可以从互联网查找一些可以代表悔花并且又包含传统文化的图片及广告当作分析对象,逐渐给学生讲解,令其辨认其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且与其他广告做对比,认知各种文化因素。比如,教师可以拿《大闹天宫》动漫电影为例,告知学生该电影的故事、背景,让其认识到电影当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作用进行思考。

3.为学生创造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

小学美长教育中,为了可以有效地将传统美长教育具体落实到课堂中,教师不仅需要自备教材进行授课,同时还应该积极为学生创造更多直接与传统文化接触的机会,令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比如教师可以邀请部分民间美术创作者给学生授课,与学生互动,并将个人作品及创作手法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可以直接学习传统文化。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将校外艺术资源引入课堂,比如教师可以要求一些民间美术的社区成员来给学生讲解相关知识,或者邀请部分民族、类型的艺术家来给学生授课,让他们充分发挥角色模范作用,帮助学生更全面认识民间美术与文化。

三、结语

传统美术对当前社会与艺术的发展还是会形成一定的影响及作用,为了可以保证保证传统美长教育在小学美长课程中被具体落实,学校应该加大传统美术的重视度,且重视给学生开展传统美长教育,令学生在更加认识及认同传统文化的同时,逐渐引导其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

参考文献:

[l]易心,肖翱子.中国民间美术网.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3

[2]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王柯平,杨平,李中泽等.美国艺长教育新台阶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