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扎染的美术教案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扎染(实用8篇)

时间:2023-10-14 07:46:10 作者:飞雪 活动 最新扎染的美术教案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扎染(实用8篇)

安全教案是一种对安全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化整理和总结的教学文件。推荐以下初中教案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的思路。

扎染的美术教案篇一

【设计意图】

根据本班课题计划,最近一直在进行扎染系列活动,孩子们对扎染活动兴趣非常浓厚,自己尝试制作手绢,活动中我结合了以前所学的扎染方法,并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和能力差异将操作材料分为四组,通过此活动来完成本节活动的.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扎染技能,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尝试自己设计图稿,选择材料扎染手帕。

2.通过欣赏,激发幼儿对扎染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皮筋、白色布、剪刀、染料、弹球、大小不一的珠子、细铜丝等。

2.师幼共同设计的图稿和扎染的手帕四块。(圆形、四角花、斜线花纹、曲线花纹)

【活动过程】

1.以谜语形式导入。(手绢)

2.出示四块不同扎染方法做成的手绢,引导幼儿观察、欣赏。

这是什么?

与普通的手绢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

你喜欢那一块手绢?为什么?

3.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扎染的方法。

像大海波浪一样的曲线花纹是把手帕对边折,再扎皮筋做出来的。

圆形花纹是用包珠子的方法扎出来的。

斜线花纹是把手帕对角折,再扎皮筋做出来的。

四角花纹是在四个角上扎皮筋做出来的。

4.出示图稿和作品,启发幼儿产生设计和扎染手绢的欲望。

(1).出示图稿昨天,我们一起设计了一张手绢图稿,看一看,上面都有那些花纹?

怎样才能出现这些花纹呢?(在不同的地方扎上皮筋)

(2).出示扎染好的作品,引导幼儿比较异同。

这是我们扎染出来的手绢,看看和设计的一样吗?如何进行修改?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今天我们来做小小设计师,自己设计、扎染一块漂亮的手绢。

6.放轻音乐,欣赏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我根据本班孩子的特点和已具备扎染的技能设计的,在开始部分,我有目的选择了四块具有代表性扎染方法的手绢引导幼儿欣赏,启发孩子过渡到自己设计图稿自己扎染,孩子在活动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体验成功的乐趣。在活动中,个别孩子起初在设计图稿、扎染方法和染色中显现出茫然,但通过一次次的操作,每次扎染中意想不到的变化,都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扎染活动的无限魅力。

扎染的美术教案篇二

1.探索点染、晕染、滴染的染纸方法,尝试运用毛笔吸管等辅助材料进行染纸。

2.能大胆进行活动,感受不同的折、染方法产生的不同效果。

3.活动中能与同伴合作使用材料进行创作。

1.宣纸(各种造型)各色颜料、毛笔、抹布。

2.完成的作品。

看看上面的'图案,有什么发现?

1.看一看他们有什么规律。(仔细观察图案的变化,找找规律)

2.讨论他们是如何制作的。(老师与幼儿讨论不同的对折方法)

3.教师示范如何点染、蘸染、滴染。

1.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折纸,用不同的方法对折

2.挑选自己喜欢的颜料颜色对宣纸进行渲染

3.同伴互相帮助,帮助动手较弱的幼儿

扎染的美术教案篇三

1、感受染纸作品鲜艳的色彩及美丽的图案,喜欢染纸活动。

2、尝试运用多色蘸染的方法染出彩色的图画。

3、知道保持桌面、衣服的整洁。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1、染纸作品

2、各种颜色的水彩、水粉笔、正方形长方形的宣纸、报纸等。

一、欣赏染纸作品,感受染纸作品的色彩与图案,产生活动愿望。

1、看一看纸上的图案,它们像什么?

2、看了这些图案有事么感觉?

二、讨论用什么样的方法制作这些美丽的画。

1、这些漂亮的图案是怎么做出来的?

2、你觉得那些颜色能让画好看呢?

3、染得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鼓励幼儿大胆选择不同鲜艳的颜色进行染纸)

四、欣赏染纸活动,体验染纸带来的成功乐趣。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对染纸有了初步的感受,同时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树立了信心。教师始终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现,注意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对幼儿进行了审美教育。

扎染的美术教案篇四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在活动时应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所以我的活动领域为社会与美术的整合,名称为《奇妙的扎染》,年龄段为大班。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小朋友们接触的东西也越来越现代化,慢慢的有些传统的东西就会被遗忘。本活动以中国的扎染工艺为活动对象,帮助幼儿从生活中提升美的经验、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本活动引导幼儿通过亲自制作扎染手帕,感受古老的扎染工艺,感知民间艺术的神奇与伟大。本主题主要呈现的只是让幼儿了解扎染的美丽和现代扎染方法的一个小方面,扎染还有许多传统和现代的色彩、图案和花纹,,还须小朋友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去认识、学习和探索。

1、技能: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扎染方法,尝试制作出螺旋纹。

2、情感:通过这次活动,激发幼儿对扎染的兴趣,感受学习的快乐。

3、认知:欣赏传统扎染作品和现代扎染作品的特点,初步了解扎染是中国传统工艺。

活动重点:学习扎染技艺之一的螺旋纹。

活动难点:制作过程中宁手帕和扎橡皮筋的'动作。

手帕、橡皮筋、染料、滴管、图片、手套、音乐、防水衣、视频、纸芯

一、游戏导入

1、老师出示白手帕用变魔术的方法展示螺旋纹手帕。

2、师:哪一张手帕更美呢?(幼儿回答)

3、师:你们猜一猜这么漂亮的花纹是怎么来的呢?(幼儿猜测)

二、介绍扎染

1、老师说出方法是扎染。

2、师:这个方法叫做扎染。

3、师:到底什么是扎染呢?请小朋友们认真听一听、看一看。

4、老师介绍扎染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

5、师: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做扎染吗?(幼儿回答)

(幼儿回答)师:然后再进行染色,这就叫做扎染。

师:由于我们的扎染技术历史悠久,结扎方法多,染色出来的花纹也很丰富,所以现在我们的手工扎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用传统的扎染,另一种是现代的扎染。

老师播放传统扎染作品的图片,幼儿观察。

师:看,这就是传统的扎染作品,他是什么颜色的,都有哪些花纹呢?它的花纹是我们生活当中能够看见的东西吗?(幼儿回答)

师:传统的扎染作品颜色叫做蓝靛色,它的颜色来自于自然界中一种叫做板蓝根的植物,花纹主要来自于我们生活当中可以看见的动物、植物、和人物。

老师播放现代扎染作品,幼儿观察。

师:到了现代,我们的扎染作品和花纹发生许多变化,看,这就是现代的扎染作品,它是什么颜色的?它有哪些花纹呢?(幼儿回答)

师:现代扎染作品颜色丰富,花纹都是一些奇形怪状的,现代扎染的花纹更多来自于我们的想象和创造。

三、尝试学习制作扎染

1、师:了解了扎染,你们想制作属于自己的扎染作品吗?

2、老师为大家介绍今天学习扎染图案叫做螺旋纹,它是用纸芯和橡皮筋来进行操作的。

师:小朋友们要认真看哦,我一会儿要考考大家。

3、老师播放制作方法的视频(幼儿观看视频)。

4、老师结合ppt引导幼儿一起回忆复述制作方法,老师并强调一些工具的使用方法。

5、讲解到拧螺旋纹时,老师单独出示视频,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学拧螺旋纹。

6、接着一次强调橡皮筋的捆法。

师:帕子拧好后像一个小花卷,接着开始捆橡皮筋,用十字交叉的方法,第一根、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橡皮筋捆好之后是这样的。接着开始染色,在染色时,小朋友要注意尽量将颜色上满。

7、老师请幼儿操作,在操作前老师要强调规则

师:8位小朋友为一组,在制作扎染时要保持安静,使用后的材料请放回托盘里,先完成作品的小朋友,请先将桌子擦干净,将卫生纸放回托盘中,请小朋友抬小椅子有秩序的上座位。

8、幼儿操作,老师在旁协助并进行辅导。

四、展示作品

1、老师请先完成作品的小朋友整理好桌子后,到候场区准备做好模特步的准备师:请先完成作品的小朋友,检查一下桌面干净吗?将桌面擦干净,把纸放回托盘里,接着将自己的螺旋纹手帕放在桌面上,小手像熨斗一样将帕子整理平坦,整理好的,小朋友可以先想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动作,待会儿走模特步为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哇塞,小朋友们制作的螺旋纹太漂亮了,我都等不及要把美丽的扎染螺旋纹展示给大家瞧一瞧,小朋友们快拿上自己的螺旋纹作品到老师这里来准备。

2、老师请小朋友站成一长排

师:我们今天做的扎染花纹叫什么名字?(幼儿回答)小模特们,准备好了吗?

五、活动延伸

师:我们的螺旋纹手帕还有点湿,我们一起拿出去将它晒干吧!大家一起去把手帕晒干吧结束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小朋友初步了解了扎染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在活动当中,通过图片小朋友能够自己去观察、发现扎染技术的变化,在观看的视频的过程中强调了活动当中的难点动作,小朋友们操作拧螺旋纹的动作大多数。

幼儿是作出来的,只有个别幼儿还需要老师的帮助,在捆橡皮筋的时,许多还需要老师进行协助,但是到最后上色后,展示效果时,整体效果时非常好的,重难点基本上也解决了,活动效果较好,但是,在以后的活动当中要练习捆的动作。

扎染的美术教案篇五

1、欣赏各种扎染作品。

2、了解扎染的基本过程,感受扎染的奇妙。

3、尝试用捆扎大小不同的珠子扎染t恤。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美术、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棉布方巾衣服、橡皮筋或夹子、各色染料、脸盆、勺子、水。

1、清水浸润要染的布料或衣物后拧干备用。

2、根据染法和活动人数,提前配好染料(25g染料可染10件衣服)。

3、方巾染色过程:

(1)将方巾叠成w状长条再折成三角形;

(2)用木夹夹住三个角固定造型;

(3)戴上手套,滴染料;

(4)装入密封袋放24小时;

(5)清水漂洗,去掉浮色晾干。

4、t恤染色过程:

(1)准备t恤和扎染材料;

(2)从衣服中间抓起,旋转;

(3)用皮筋固定造型;

(4)滴染料并放入密封袋存放24小时;

(5)清水漂洗,去掉浮色晾干。

1、扎染的面积以及颜料的稀释程度都会影响扎染效果。

2、5g扎染粉配置比1瓶60ml的水。

3、粉末里添加固定色剂,无需再调配颜色。

美术课的课前准备相对其他课来说准备的工具材料稍多,课前准备,调色盘(装颜料用)、湿巾、剪刀、绳子。?小扎染的制作步骤教师并没有详细讲解,而是通过自主观察,各种漂亮的小扎染图案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自主尝试之后总结出制作方法,学生看到我演示后,很轻松地就了解了制作小扎染的制作方法。整节课教师讲解的并不是很多,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探讨和摸索尝试。?课中还有一个问题是我始料未及的,就是之前我们准备的那些湿巾,它不像棉料那么吸水,整个作品染出来虽然漂亮,但是作品比较湿,这都是课前准备不充分造成的。?我认为在美术课中,注重学生个性的张扬美术课具有实践性、趣味性、自主性、创造性等特点,对培养学生兴趣、开拓学生视野、健全和发展学生个性都不可缺少。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识,以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这样的效果我想应该会更好一点。

扎染的美术教案篇六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扎染手绢》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根据本班课题计划,最近一直在进行扎染系列活动,孩子们对扎染活动兴趣非常浓厚,自己尝试制作手绢,活动中我结合了以前所学的扎染方法,并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和能力差异将操作材料分为四组,通过此活动来完成本节活动的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扎染技能,体验成功的'乐趣。

1、尝试自己设计图稿,选择材料扎染手帕。

2、通过欣赏,激发幼儿对扎染的兴趣。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1、皮筋、白色布、剪刀、染料、弹球、大小不一的珠子、细铜丝等。

2、师幼共同设计的图稿和扎染的手帕四块。(圆形、四角花、斜线花纹、曲线花纹)

1、以谜语形式导入。(手绢)

2、出示四块不同扎染方法做成的手绢,引导幼儿观察、欣赏。

这是什么?

与普通的手绢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

你喜欢那一块手绢?为什么?

3、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扎染的方法。

像大海波浪一样的曲线花纹是把手帕对边折,再扎皮筋做出来的。

圆形花纹是用包珠子的方法扎出来的。

斜线花纹是把手帕对角折,再扎皮筋做出来的。

四角花纹是在四个角上扎皮筋做出来的。

4、出示图稿和作品,启发幼儿产生设计和扎染手绢的欲望。

(1)、出示图稿

昨天,我们一起设计了一张手绢图稿,看一看,上面都有那些花纹?

怎样才能出现这些花纹呢?(在不同的地方扎上皮筋)

(2)、出示扎染好的作品,引导幼儿比较异同。

这是我们扎染出来的手绢,看看和设计的一样吗?如何进行修改?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今天我们来做小小设计师,自己设计、扎染一块漂亮的手绢。

6、放轻音乐,欣赏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扎染的美术教案篇七

1、尝试自己设计图稿,选择材料扎染手帕。

2、能大胆操作,并积极向同伴展示和介绍自己的扎染作品和经验。

3、通过欣赏进一步感受图案与扎染方法之间的关系,对扎染产生兴趣。

1、幼儿已有用皮筋、玩具等工具和材料进行扎染的经验。

2、用不同方法制作的扎染作品若干,相对应的方法图谱(图1)。

3、扎染材料:白色手帕、剪刀、各色食用染料、玩具、牛皮筋、塑料抽拉带、细铜丝等。

4、师幼共同设计的图稿和据此扎染的手帕一块(图2)。

1、欣赏用不同方法扎染的`手帕,迁移已有经验,进一步了解与其对应的扎法。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块扎染手帕,你最喜欢哪块?为什么?

幼:我最喜欢这块手帕,它的颜色像块绿草地。

幼:我最喜欢这块手帕,它的花纹像鸡蛋,是椭圆形的。

幼:我喜欢这块手帕,它的花纹像大海的波浪。

幼:我喜欢这块手帕,因为它的花纹像火车道。

师:像火车道的花纹在哪里呢?

幼:在手帕的角上。

(2)师:你知道这些好看的花纹是用什么方法扎出来的吗?

幼:像大海波浪一样的花纹是把手帕对边折,再扎皮筋做出来的。

幼:圆形花纹是用包珠子的方法扎出来的。

幼:斜形花纹是把手帕对角折,再扎皮筋做出来的。

幼:像火车轨道一样的花纹是在四个角上扎皮筋做出来的。

(教师根据幼儿交流情况,在手帕的下方出示相应的方法图谱,见图1。)

2、回忆经验,明确设计图稿与作品的关系,产生设计、扎染手帕的愿望。

(1)出示设计图稿,引导幼儿观察设计的花纹,猜测扎法(见图2)。

师:昨天,我们一起设计了一张手帕的图稿,看一看,上面都有哪些花纹?

幼:手帕中间有一条斜线,斜线两边都有一个圆形,两个角上还有弧形的、像太阳一样的花纹。

师:怎样才能在手帕上出现这些花纹呢?

幼:先把手帕对角折,然后扎上皮筋,就会出现中间的斜线了。

幼:在手帕两边用包珠子的方法扎。

幼:在两个角上直接扎上皮筋。

(2)出示扎染好的手帕,引导幼儿比较(见图2)。

师:这是我们扎染出来的手帕,看看和设计图一样吗?

幼:有点不一样,我们设计的两个圆一样大,可是这两个圆一个大、一个小。

师:想一想,这两个圆怎么会一个大一个小的呢?怎样才能让扎染出来的两个圆一样大呢?

幼:可能它里面包的珠子一个大一个小,只要选两个一样大的珠子就行了。

3、设计、扎染。

(1)共同讨论制作要求。

师:今天我们来做小小设计师,自己设计图稿,扎染一块漂亮的手帕。大家先要想好在手帕的什么地方染出什么样的花纹,然后把它画下来,再根据图稿上的花纹选择合适的材料扎、染。

(2)设计图稿并制作。

(教师观察并指导幼儿设计图稿,根据图稿选择合适的方法及材料进行制作。)

(3)染色。

(教师帮助幼儿拧干手帕,并到水池里冲洗多余的染料。)

4、欣赏作品。

(1)展示设计图稿及扎染的手帕,自由欣赏(见图3、图4)。

(2)将手帕与设计图稿进行对比,分析成功的地方。

师:你们都按照自己设计的图稿扎出来了吗?你是怎么扎的?

幼:我先在手帕中间包了一个珠子,再把四个角一起扎起来。

幼:我设计了好多条线。我先把手帕对边折扎皮筋,可是发现太慢,就把手帕再对折扎皮筋,扎一根皮筋就会出现两条线,这样就很快了。

师:看看我们扎染的手帕和设计图稿一样吗?

幼:我发现这块手帕和设计图稿不太一样,圆有点扁了(见图3)。

幼:我发现这块手帕的设计图稿上的线是直的,可是扎出来的线是歪歪扭扭的(见图4)。

(教师引导幼儿共同分析原因,使幼儿知道在扎染手帕时要看清楚设计图稿上花纹的位置,并把手帕折叠平整。)

(3)产生继续探索使用多种材料进行扎染的兴趣。

幼:是根小棒。

师:小竹棒也能帮助我们扎染出漂亮的花纹呢,以后我们一起来试试好吗?

活动中,教师在幼儿了解扎染方法及会出现什么样的图案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尝试设计图稿,有计划地选择材料进行扎染,注重培养幼儿在扎染活动中的有意性和计划性。

为了帮助幼儿解决按照图稿选择材料、在相应的位置匹配扎染方法的困难,在活动开始部分,教师有目的地选择了几块手帕引导幼儿欣赏、匹配扎染方法;然后过渡到让幼儿根据设计图稿讨论在手帕的什么位置运用什么方法来扎染,进一步明确图稿与作品的关系:最后,教师让幼儿自己进行设计与扎染,体验成功的快乐。整个活动层层递进,适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在材料方面,教师不仅提供了皮筋、各种珠子及小玩具等,还提供了封口带、细铜丝等一些用于扎的替代物,以便幼儿根据需要使用。

虽然个别幼儿在设计图稿与扎染方法的匹配方面还有些懵懂。但在实践中有了新的感悟与认识,如设计的“线条”图案就是扎一根皮筋所出现的图案等。在扎的过程中,细微的变化都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了扎染的魅力。他们在拆开皮筋、展示作品时都能主动地和图稿对比,体验到了设计、制作的快乐。

扎染的美术教案篇八

1、观察不一样形状的气球,并联想各种不一样的瓜果。

2、进取参与尝试用各种材料来布置瓜棚。

活动准备:

1、绿色纸条、即时贴、卡纸、油性笔。

2、各种气球。

一、导入。看一看,说一说。

1、今日教师带来了好东西,小朋友们想看吗?

2、我们一齐来看教师带来的好东西。(出示纸箱,里面装着瓜(西瓜、黄瓜、丝瓜))

3、这是什么?(西瓜)西瓜是什么样貌的?还有什么瓜和西瓜一样呢?

xxx来,请你帮教师从箱子里面拿出一个水果,这是什么?(黄瓜)黄瓜是什么样貌的?

xxx来,请你帮教师从箱子里面拿一个水果,这是什么?(丝瓜)丝瓜是什么样貌的?

教师小结:西瓜、哈密瓜、香瓜……是长得圆圆的,胖胖的;而黄瓜和丝瓜长得长长的,瘦瘦的。

二、出示气球,幼儿自由联想。

教师小结:瓜宝宝身上有很多好看的花纹,黑黑的,弯弯的。

今日教师帮你们准备了很多给气球宝宝化妆的材料,请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一齐去帮气球宝宝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三、幼儿和家长一齐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活动结束。

教师播放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带领幼儿一齐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