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华历史典故读后感(汇总8篇)

时间:2023-10-15 18:42:55 作者:FS文字使者 活动总结 最新中华历史典故读后感(汇总8篇)

感恩是一种善良的品质,它可以让我们更加关心他人的需要,并主动给予帮助。学会感恩并不难,只需要真心对待,用心去体会身边的一切美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恩日记,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

中华历史典故读后感篇一

王旦(957-1017)字子明,北宋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任参知政事,澶渊之役时,留守京师。景德三年拜相,他曾拒绝契丹、西夏钱杰之请。不凭私臆,荐人多厚重之士。是宋朝一位著名的宰相。父亲王祐,为宋太祖、太宗两朝名臣,官至尚书兵部侍郎,道德隆重,学识渊博。他为天下百姓效命,曾经解救因冤狱被连坐的人,高达近千人左右,人们都说他为后代子孙积了许多阴德。王祐曾亲手在他家亭前种植了三株槐荫树,并说道:「我们家后世为官者,必定有可以当到三公位置之人,此树可以作为见证。」王旦出生在这样一个德范高超的仕宦之家,从小自然受到父亲的严格教导,古圣先贤的德行令他敬慕,长辈的风范潜移默化了他,幼年他就显得沉稳静默、器宇非凡。他勤奋好学,并具博大深远的胸襟。因此,王祐十分器重这个儿子,说道:「此儿定当位至公相。」人们见到少年王旦气度不凡,称他颇有乃父之风。

中华历史典故读后感篇二

乾隆帝,是康熙帝的孙子,雍正的第四个儿子,全名爱新觉罗·弘历。他与康熙共同缔造了康乾盛世,是中国实际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期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六次下江南,文治武功兼修。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辰刻去世,庙号”清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裕陵。了解过他的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位皇帝一生最爱的女人是他的原配妻子,孝贤皇后富察氏,最爱的儿子是孝贤皇后所生两子,特别是二皇子永涟。这位皇子一出生就被密定为太子,死后还被乾隆追封为太子。在乾隆众多皇子皇女中,很少有人知道乾隆最爱的女儿是他的老来女,皇十女固伦和孝公主。

固伦和孝公主,是在乾隆六十五岁时出生的,是真正的老来女。对这位证明自己还没有真正老去,还有精力兼管天下的女儿,乾隆对其的喜爱,自然不比多说。公元1775年,敦妃汪氏在宫中产下了这个女婴,她一出生就得到了整个天下最为人欣羡的宠爱。她性活泼伶俐,能骑善射,关键还和乾隆长的颇为相像,又是老来女,可以说这位公主身上集结了所有能让乾隆喜爱的东西。对于自己在六十五岁,还能拥有这么一个乖巧伶俐,讨人喜爱的女儿,乾隆自然不会藏着掖着,极尽宠爱。《清史稿·公主表》中记载:”主,高宗少女,素所钟爱,未嫁赐金机轿。“何为赐金机轿呢?也就是说,在和孝公主13岁时,便被破格册封为固伦公主。

按照清朝的律法规定,只有皇后所生之嫡女,才能被封为”固伦公主“。而由妃、嫔所生或者由皇后收养的其他皇亲宗室之女,则只能封为”和硕公主“,品级只相当于郡王。这位皇十女的母亲仅仅是一个妃子,却被乾隆帝破格册封其为固伦公主,这足以说明了乾隆对其的宠爱。

乾隆一生有十个女儿,五个早亡。除了这位皇十女,乾隆帝的其他四个女儿,分别为:第三女和敬固伦公主,乃孝贤纯皇后所生,于乾隆十二年三月下嫁色布腾巴尔珠尔额驸;第四个女儿和嘉和硕公主,纯惠贵妃苏氏所生,乾隆二十正月下嫁傅恒子福隆安额附;第七女和静固伦公主、孝仪纯皇后所生,乾隆三十五年下嫁拉旺多尔济额驸,第九女和恪和硕公主,也是孝仪纯皇后所生,乾隆三十七年下嫁札兰泰额驸。而固伦和孝公主则被乾隆指婚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为妻。后来公主母妃,犯下滔天大错,还是因为公主的原因,才未被废。而和珅一家倒台时,也是考虑了公主的原因,事情才没有被扩大化。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乾隆对这个小女儿的喜爱。

能让乾隆破格的,除了自己最爱的女人孝贤皇后,及其所生两子,就只有这位,由妃子所生的皇十女了。因此,若说乾隆最喜爱的女儿,非这位固伦和孝公主无疑了。

乾隆一生妻妾无数,总共有皇后三位,皇贵妃五位,贵妃六位,妃六位,嫔六位,贵人十二位,常在四位。所以后世人说,乾隆是位风流皇帝,还是有些原因的。

三位皇后:

孝贤皇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察哈尔综观李荣保之女,十六岁时被赐予还是皇子的乾隆为嫡福晋。雍正六年十月生皇长女,八年生皇二子永琏;九年又生皇三女固伦和敬公主,乾隆十一年生下皇七子永琮。乾隆十三年去世,终年三十七岁。谥号为:孝贤诚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顺辅天昌圣纯皇后,葬裕陵。

孝仪皇后,魏佳氏,汉军,为正黄旗包衣管领下人,后抬入满洲镶黄旗。是内管领清泰之女,雍正五年重阳节出生,小乾隆十六岁。这位就是电视剧里,著名的令妃。初入宫为贵人,乾隆十一年封令嫔,十四年晋为令妃。二十一年生皇七女,二十二年生皇十四子永璐,二十三年婶皇九女。二十四年晋为贵妃。二十五年生下皇十五子永琰。二十七年生皇十六子。三十年晋升为皇贵妃。次年生皇十七子永嶙。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崩,年四十九岁,谥令懿皇贵妃。衬葬裕陵地宫。嘉庆皇帝即位,谥为: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

废后乌喇那拉氏,乌喇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佐领那尔布之女。

五位皇贵妃:

慧贤皇贵妃,高氏,大学士高斌之女,原为包衣,后入满洲镶黄旗。

哲悯皇贵妃,富察氏,佐领翁国图之女。

淑嘉皇贵妃,金氏,上驷院三保之女,其兄为吏部尚书金简,正黄旗包衣人,赐姓金佳氏。纯惠皇贵妃,苏(佳)氏,苏召南之女。

庆恭皇贵妃,陆氏,陆士隆之女。

六位贵妃:

忻贵妃戴佳氏,满洲镶黄旗人,总督那苏图之女。

愉贵妃,珂里叶特氏,员外郎额尔吉图之女。

循贵妃,伊而根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总督桂林之女。

颖贵妃,巴林氏,蒙古镶红旗人,都统纳亲之女。

婉贵妃,陈氏,陈延璋之女。

六位妃子:

舒妃,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侍郎永绶之女。

豫妃,博尔锦吉特氏,塞桑根敦之女。

敦妃,汪氏,满洲正白旗人,都统四格之女。

芳妃,陈氏,陈延纶之女。

晋妃,富察氏,主事德克精额之女。

容妃,和卓氏。

六位嫔:

仪嫔,黄氏。

怡嫔,柏氏,柏士彩之女。

恂嫔,霍硕特氏,亦作郭氏,台吉乌巴什之女。

诚嫔,钮祜禄氏,二等侍卫兼佐领穆克登之女。

慎嫔,拜尔葛斯氏,德穆齐塞音察克之女。

恭嫔,林氏,拜唐阿佛音之女。

十二位贵人:

白贵人,某氏。

金贵人,某氏。

慎贵人,某氏。

新贵人,某氏。

瑞贵人,索淖洛氏,礼部尚书德保之女。

福贵人,某氏,生年不详。

秀贵人,某氏。

寿贵人,柏氏。

顺贵人,钮祜禄氏,总督爱必达之女。

鄂贵人,西林觉罗氏,巡抚鄂乐舜之女。

武贵人,某氏。

陆贵人,某氏,亦称禄贵人,与芳妃陈氏同为来自江南的汉族女子。

四位常在:

张常在,张氏。

宁常在,某氏。

揆常在,揆氏。

平常在,某氏。

中华历史典故读后感篇三

因为这件事以后,康熙对弘历的宠爱越发明显,甚至有学者称,康熙之所以会选择将皇位传给雍正,就是看中了弘历,隔代指定继承人。雍正驾崩后,众大臣从”正大光明“匾额后,取出雍正帝手书密诏:”宝亲王皇四子弘历,秉性仁慈,居心孝友……今即遭大事,着继朕登位,即皇帝位。“而乾隆登基后,所作所为,也没有辜负自己的爷爷和父亲的期待。和爷爷康熙一起,共同缔造了康乾盛世。

这样一位文治武功,均有所成就的帝王却有一个身世之谜。关于他的生父生母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许多电视剧还引用了这些传说。

第一种说法认为弘历是浙江海宁陈阁老的儿子。雍正为皇子时,与陈家交好,两家往来密切。皇子妃与陈家夫人同日生产,雍正听后,连忙叫陈家将孩子抱来看看。当孩子重新回到陈氏怀里时,已经不是自己的孩子了,儿子变成了女儿。陈氏极为惊恐,却摄于皇家威势不敢声张。后来雍正继位后,对陈家极为优待就源于此。不过这种说法其实并不成立,一般换子之事,多为迫切需要一个儿子。但是当时雍正并不是生不出儿子,因此换子的前提条件就不成立。再加上当时正值夺嫡之际,若是在这个时候敢混淆皇家血脉,简直是找死。

第二种说法是说弘历的生父是雍正朝的大臣杨林。雍正继位以后,以公主偷换入宫的,而杨林因悲愤交加成为疯子浪迹江湖。弘历即位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遂多次南下寻找生父。经再三奔波,四处打探,终于在五台山见到已出家的父亲,父子得以团圆。这个更是漏洞百出,问题明显。连时间都对不上,如何能信。

第三种说法,是说弘历是雍正与皇太后的使唤丫头在承德避暑山庄时的私生子。因为身世低贱,弘历生后不久,母亲就被秘密处死。

第四种说法,是说弘历是由热河的山庄丑女在草棚子所生。《清乾隆帝的出生》中记载了逊清遗老冒鹤亭的讲述:乾隆生母李佳氏,盖汉人也。凡清宫人之隶汉籍者,必加‘佳’字,其例甚多。雍正在潜邸时,从猎木兰,射得一鹿,即宰而饮其血。鹿血奇热,功能壮阳,而秋狩日子不携妃从,一时躁急不克自持,适行宫有汉宫女,奇丑,遂召而幸之。次日即返京,几忘此一段故事焉。去时为冬初,翌岁重来,则秋中也,腹中一块肉已将堕地矣。康熙偶见此女,颇为震怒,盖以行宫森严,比制大内,种玉何人,必得严究,诘问之下,则四阿哥也。正在大诟下流种子之时,而李女已届坐褥,势不能任其污亵宫殿,乃指一马厩令入。此马厩盖草舍,倾斜不堪,而临御中国六十年、为上皇者又四年之十全功德大皇帝,竟诞生于此焉。这种书法,其实带点传说性质,应当是民间流传的笑谈。若乾隆出身真如此低贱,根本不可能获得康熙喜爱,也不可能登上高位。

民间流传的各种说法,皆存在着极为明显的漏洞,因此不可当真。在皇家各种出行皆有记录,若是还能混淆皇室血脉,威严的皇家就要成为一个笑话了。

中华历史典故读后感篇四

文天祥(1236-1283),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末大臣。宋度宗咸淳九年任湖南提点刑狱,次年调任知赣州,得元军渡江的消息,立刻组织万人起兵勤王。德二年(1276年),谢太后向元军投递降表,文天祥被派往元营谈判,被扣留,押解北上,后设法逃脱,再组织民兵抗元。景炎二年文天祥收复兴国等县,包围赣州,军势颇盛。不过,文天祥组织起来的民兵,战斗力不强,很快就被元军击溃,文天祥的妻子也被元军俘掳。他只好收拾残兵奔循州,驻南岭。后在广东的潮州、惠州继续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宋廷封文天祥为少保、信国公。十二月,元军从海陆大举进攻,文天祥撤出潮阳,转移海丰。因叛徒的出卖,他在五坡岭再次被元军俘掳。次年正月,被移上海船,经珠江口零丁洋时,写下〈过零丁洋〉一诗。诗中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明宁死不屈之志。南宋灭亡后,文天祥被押北上,于至元十六年抵达大都(今北京)。前宋丞相留梦炎、受元朝封为瀛国公的宋恭帝,先后向他劝降,都被拒绝。他身在狱中,但诗句墨迹传遍京城,被视同珍宝。又在狱中写下千古传颂的〈正气歌〉,历数各代不畏强权、不怕牺牲的人物,以明自己准备随时为国捐躯的决心。在柴市就义,年四十七。

中华历史典故读后感篇五

于谦(1398-1457),明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永乐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叛,是一位著名的「救时宰相」。出按江西,颂声满道。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正统十一年(1446年)遭王振等迫害下狱论死。后复任。十四年土木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获,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进兵部尚书。代宗立,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加少保,总督军务。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以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英宗既归,仍以和议难恃,择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以安。其时朝野多事,乃独运征调,悉合机宜,号令明审,片纸行万里外无不惕息。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但性固刚直,颇遭众忌。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石亨等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杀。

中华历史典故读后感篇六

晋文公是个雄心勃勃的人,若非如此他又怎么能忍辱负重,过着苟且偷生的日子。若非心中抱着强大的信念,他又怎么会在19年之后选择重新回到故国即位,准备与天下豪杰逐鹿。晋文公用逃亡的19年浇灌了一份决心,一份毅力和一份永不言弃的精神。

大国争霸是春秋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这个期间,中原大地上任何一个有能力分得天下的人,都觊觎这宝座。犹以五霸最显名,春秋五霸在过去的两千多年中一直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人物。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齐桓王等等,这些霸主建功立业,其光辉被世人歌颂。五位霸主之中只有齐、晋文两人一直是人们心中不变的霸主,可见二人功业实在是伟大。

晋文公,姬姓,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在位时间仅仅九年,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政绩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的人,因骊戎为讨好晋国而赠送给晋献公的。献公晚年宠爱妃子骊姬,什么话都听她的,骊姬想让自己的孩子奚齐即位,而为了保住奚齐地位,不惜一次次陷害重耳,无奈重耳和夷吾只得逃亡。

跟随他一起逃亡的还有他的舅舅狐偃,狐毛,还有赵衰、先轸、介子推等人,晋公子重耳逃亡后的第一个长久的避难之处就是翟国,他在翟国住了十二年,甚至在翟国娶妻生子,以为终生会困于此的重耳并不知道,逃亡才刚刚开始。与此同时,晋国在骊姬的祸乱下,已经国将不国了,晋国的朝臣纷纷跑到翟国投奔重耳。重耳考虑到这么多人来翟国投奔自己,实在是太显眼也太危险,不如投奔齐国。于是,一行人纷纷带着憧憬奔赴齐国,在躲过追兵跋山涉水之后,他们终于来到了齐国,之后,他们又以齐国为出发点,重新回到了晋国。

流亡在外19年的公子重耳,这段旅途实在是坎坷,在各国不受待见,甚至还有可能遭受迫害,去到小国很少受礼遇,好不容易有个楚王礼遇,也是别有用心,直到流亡到秦国生活才开始有了安稳的苗头。应该说流亡的这19年开阔了他的视野,锻炼了他的意志,也直接培养他的人际关系,重要的是重耳看待事物的心态变了,他学会了珍惜,学会了称霸天下并非只靠手段就可以。

重耳就是后来的晋文公,是继齐桓公之后真正实现了称霸的国君。由于他经历曲折,倍遭困厄,即位更能体会到王位来之不易,便励精图治,政绩显赫,所以关于他的事迹,历来为史家所称道,在人民群众中也广为流传。重耳流亡国外的不寻常的经历,以及与各国君臣的接触、交往,使他积累了极丰富的政治经验,为他以后创建霸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中华历史典故读后感篇七

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的第六位皇帝,是雍正帝的第四子。这位皇帝是公认的有福气的皇帝,他活了八十八岁,是中国皇帝中少见的高寿。同时,他于雍正十三年即位,嘉庆元年退位,嘉庆四年崩。乾隆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当了三年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

许多看过《还珠格格》的朋友,对于乾隆最爱女人的第一反应,一定是那位让乾隆帝求而不得的香妃无疑了。不过电视剧经过编剧们的再创造,往往和历史相差甚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乾隆帝最爱的女人,应该是他的原配妻子,孝贤皇后富察氏。

发妻发妻,结发之妻,在古代妻子和妾室拥有的地位天差地别。而乾隆帝对于自己的结发妻子,不仅仅有尊重,还有无尽的喜爱。史籍记载,乾隆和孝贤皇后伉俪情深。《述悲赋》:“易何以首乾坤?诗何以首关睢?惟人伦之伊始,固天俪之与齐”,这就是乾隆专门为孝贤皇后写的,这已经表明他把孝贤皇后当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这还不算,乾隆帝时期,一改清朝继位一贯能者居之的做法,改而模仿汉家的嫡子继承制。一心想要孝贤皇后的孩子做太子,如此在其子登基后,孝贤皇后可以享尽人间最高的尊荣。母凭子贵,子凭母贵,在乾隆这里是一样的,光从这点就可以看出乾隆对孝贤皇后的关爱之意。

乾隆一登基,就将孝贤皇后所生的二皇子永琏密定为皇太子。可惜永琏不到十岁就去世了,在永琏早夭后,乾隆将太子之位空悬八年。直到孝贤皇后又产下一位皇七子永琮,乾隆这才第二次确立了皇位继承人。不幸的是,皇七子也早夭过世。随后在很长的时间内乾隆都没有考虑过秘立太子,直到乾隆帝62岁,才秘密立永琰为太子。

由此,我们从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出,乾隆帝最爱的女人绝对是孝贤皇后。至于香妃,其实很大一部分程度上,乾隆对她的宠爱,都应该是对其部族的重视。乾隆对于她宠多过于爱,虽然为他在宫里专门设立了回族厨师,还特意为她在方外观大理石墙上镌刻了《古兰经》文。但这些只是些动动嘴吧,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远没有对孝贤皇后来的真诚。

乾隆帝,姓爱新觉罗,名弘历,雍正第四子,大清第六位皇帝。他是中国历

中华历史典故读后感篇八

乌喇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佐领那尔布之女。是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清史稿·后妃列传》中记其为“皇后乌喇那拉氏”。雍正年间,被指给乾隆为侧福晋。乾隆继位后,于乾隆二年封娴妃,八年后晋为娴贵妃,乾隆十三年的时候,乾隆帝的原配妻子孝贤皇后去世。乌喇那拉氏顺理成章的由贵妃晋为皇贵妃,摄六宫事。后于乾隆十五年,被册立为皇后。后随乾隆南巡时,因触怒乾隆帝被遣送回京。此时已经相当于有了废后之实,因为乾隆帝收回了其四次册宝。乌喇那拉氏于公元1766年去世,享年48岁,一生给乾隆生了两子一女,分别为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三子永璟及皇五女。?逝世后,乾隆帝以皇贵妃礼下葬,但实际上乌喇那拉氏的葬礼还不如一般皇贵妃。乾隆四十年,追封为皇后。葬裕陵妃园寝纯惠皇贵妃地宫之东侧。且不设神牌、无祭享。

据《清史稿·列传·后妃》记载:“(乾隆)三十年,从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后剪发,上益不怿,令后先还京师。”在满族的习俗里最忌讳的就是断发,只在皇太后、皇帝驾崩时,皇后才可以剪发,当时的皇太后、皇帝都还健在,那拉皇后却突然剪发,无疑是在诅咒他们一样。做出这样的事情,惹得皇帝极为不满,也是正常的。毕竟古时候的人们最忌讳这些,特别是帝王。别说能活多久活多久,有些帝王能增加自己的寿命,豢养道士,专门为其炼妖延寿的也不再少数。如今身为一国之后,减掉自己的头发,不仅是失了一国之后的礼数,最重要的是,这不是变相的诅咒我早死吗?所以乾隆帝气的将乌喇那拉氏废了,到了后来也不想原谅他,也是说的通的。

《清鉴辑览》:“帝在杭州,尝深夜微服登岸游,后为谏止,至于泪下。”也就是说,在南巡期间,乾隆帝经常换了便服,微服私访,上岸游玩。杭州当时最为出名的是什么?自然是杭州瘦马,也就是身段窈窕,温柔若水,面若芙蓉的歌姬妓女。深夜游玩,为的自是声色犬马,放纵尽兴了。对于乾隆帝这样的做法,乌喇那拉氏多次劝谏,但乾隆帝根本就不听,乌喇那拉氏伤心的落泪,乾隆却只顾扭头便走。因此被伤心伤情的乌喇那拉氏,最终一气之下,用剪刀剪掉了自己的头发。

乾隆帝是个风流会享受的皇帝,做出这等事来,应该也不奇怪。可因为这一件事,就气得乌喇那拉氏剪掉自己的头发,又实在不令人信服。毕竟后宫女子众多,如今在外也不必因为,几个上不得台面的东西,毁了自己的体面。所以小编猜想,引得乌喇那拉氏自行断发,必定还有其他原因。

对比两代皇后和乾隆的关系,乾隆对自己的第一任妻子,可谓爱之怜之,敬之顾之。将其所生两个儿子,都先后密定为太子。可对乌喇那拉氏呢?乌喇那拉氏仿佛只是他循着品阶提上后位的一样,根本就没有给予她多于的恩宠。对她的皇嫡子永璂,也没有孝贤皇后所生的永琏、永琮那样宠爱。这样的对比,让乌喇那拉氏心里极度不平衡。

另外乾隆心里一直放不下孝贤皇后,因此一直对乌喇那拉氏极为冷淡。无论是作为皇后,还是作为女人,乾隆帝的忽视,都让她感到极度心寒。

最后重点来了,孝贤皇后是在陪乾隆南巡之时去世的,死于济南。乾隆后来每次南巡,都刻意避开这座城市,以免触景生情。这一次路过济南,乾隆帝还专门为孝贤皇后作诗:“济南四度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春三月昔分偏剧,十七年过恨未平。”这一首包含真情的诗,仿佛一把尖刀,瞬间刺破了乌喇那拉氏已经支离破碎的心。不在绝望中爆发就在绝望中死亡,乌喇那拉氏爆发了。她剪断了自己的头发,但却没有引来男人一丝恋爱,反而加速了自己的灭亡。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