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跌倒坠床工作总结 预防跌倒坠床护理措施(通用5篇)

时间:2023-09-14 22:06:43 作者:字海 工作总结 2023年跌倒坠床工作总结 预防跌倒坠床护理措施(通用5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总结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跌倒坠床工作总结 预防跌倒坠床护理措施篇一

1.评估患者。患者入院后均由包干护士对其进行坠床/跌倒危险因素评估,以确定是否是坠床/跌倒高危人群。

2.确保环境安全。保证光线充足,将物品置于患者易取处,保持地面清洁干燥,清除病区内障碍物,对易发生坠床/跌倒的区域放置警示标识,警示各级工作人员、患者及家属,以防止坠床/跌倒的发生。

3.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并满足患者需求,固定好床、轮椅的轮子,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指导正确用药,告知用药后的反应。

4.对于有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档,并有家属陪伴。

5.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6.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7.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告诉患者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

8.告知患者穿合适的鞋及衣裤,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及时呼叫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9.一旦患者不慎坠床/跌倒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通知医生迅速查看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将损害降至最低限度。同时填写坠床/跌倒事件报告单,逐级汇报。护理部每月对坠床/跌倒事件进行汇总分析,制定下一步防范措施。

10.对坠床/跌倒高危人群在患者床头悬挂防跌倒标识,实行严格的交接班,同时告知家属,并要求家属留陪。

跌倒坠床工作总结 预防跌倒坠床护理措施篇二

查对制度不严

因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良事件占较高比例。具体表现在用药查对不严、只喊床号、不喊姓名,致使给患者输错液体或发错口服药;只看药品包装,不看药名;查药名看字头不看字尾;对药品剂量查对不严;对用法查对不严;对浓度查对不严等等,在临床极易引起不良后果。

不严格执行医嘱

表现在盲目的执行错误的医嘱,违反口头医嘱的规定,错抄漏抄医嘱,有时凭借主观印象,未能及时发现病人用药剂量的更改而对病人造成影响,对医嘱执行的时间不严格,包括未服药到口或给药时间拖后或提前2小时,错服、漏服、多服药、甚至擅自用药。有的漏做药物过敏试验或做过敏试验后,未及时观察结果又重做者,抢救时执行医嘱不及时等。

药品管理混乱

表现在几种药品混放,毒麻药与一般药品混放、注射药与口服药混放、内用药与外用药混放、药品瓶签与内装药品不符、药品过期、需冷藏药品未放冰箱保存等管理失误引起护理不良事件。

不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不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

表现在不按时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不好细,护理措施不到位。卧床病人翻身不及时造成压疮,静脉注射药液外渗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护士不严于职守 责任心不强

表现在值夜班睡觉,离岗,不及时巡视病房,对病人不负责,工作时思想不集中,而造成严重后果。

护士消极倦怠心理极易引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由于护理工作*凡琐碎,技术与服务要求高,精神高度紧张,思想压力大,易引起护士的消极倦怠心理。表现出思想不集中,工作缺乏热情,对待病人冷漠,与医生和病人缺乏交流而造成不良事件发生。

严格执行护理三查七对制度。

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老、幼、昏迷病人按需加防护栏、躁动病人应用安全约束带防止坠床、精神异常和有自杀倾向病人应密切观察动态,防止因护理人员疏忽大意而发生意外。

加强各种药品管理。注射药与口服药、内用药与外用药分开放臵、药品瓶签与内装药品相符、药品定时检查,使用时做好时间标记,远期先用,及时调整确保无过期,毒剧麻药专柜上锁,专用帐册,严格交接班,做到帐物相符。

定时检查各种急救药品、物品、急救设备。严格交接,保证功能良好齐全,使抢救顺利进行。

各项护理措施实施到位,健康教育达到预期效果,防止烫伤、冻伤和压疮的发生,降低护理风险。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因护理操作造成医源性感染。

定期检查科室的用电、用氧情况,做好防火,防盗宣传,保证病人安全。

严格执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护士在工作中出现不良事件,应立即通知医生和护士长,并逐级上报,讨论后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包括医德、专业、技术、身体和心理等各方面素质,是做好护理工作的保证。

学习相关护理法规,了解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了解病人和自己的权利,有据可依,有法可循。

护理人员积极调整心态,合理按排作息时间,减轻紧张和焦虑,提高承受各种压力的能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做好护理工作。

士整体素质,促进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

跌倒坠床工作总结 预防跌倒坠床护理措施篇三

1、要让孩子坐起,把头侧向一边,以免呕吐物呛入气管。

2、呕吐后要用温开水漱口,清洁口腔,去除异味。婴儿可通过勤喂水,清洁口腔。

3、勤喂水,少量多饮,保证水分供应,以防失水过多,发生脱水。水温应冬季偏热,夏季偏凉,温水易引起吐。

4、注意饮食,不要吃得太多,尽量少食多餐。不要吃油腻酸辣食品,以免刺激胃肠。吐后应先用流食、半流食(如大米粥或面条),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

5、注意观察呕吐情况、呕吐与饮食及咳嗽的关系、呕吐次数、吐出的胃内容等。

6、尽量卧床休息,不要经常变动*,否则容易再次引起呕吐。

7、小儿的呕吐常见于消化功能紊乱,所以当小儿出现呕吐时,首先要暂时禁食,让消化道有一个休息的时间,可先给些淡糖盐水或淡茶水,过几个小时或1~2天也就好了。

8、如果乳儿偶于吃奶后有吐,可能是吞咽了空气,下次喂食时应将奶塞没,不让其吞咽空气,吮完后可抱起小孩轻拍背部,让空气排出后取右侧卧位,并略抬高上半身。

如经常在吮奶后呕吐,但一般情况正常,可能有幽门痉挛,应在医生指导下,让小儿吃些解痉药;一般营养情况受到影响时,要防幽门肥大,应请医生检查。

9、如果反复剧烈呕吐,吐出黄水,一般护理仍不见好转,要防肠梗阻。如果同时伴有其他发热等情况,应该把详细情况向医生介绍。如发现呕吐物异常时,应将呕吐物一并带给医生,以便参考分析呕吐原因,及时正确处理。

跌倒坠床工作总结 预防跌倒坠床护理措施篇四

一、评估患者跌倒的因素

1、医学上相关危险因素

(1)视力减退或受损:如白内障、青光眼。(2)心血管系统:如体位性低血压、晕厥。(3)下肢功能不良:如中风、小儿脑变。(4)步行及平行不良。(5)排尿系统不良:如夜尿病。(6)认知不良:如老年性痴呆。

(7)使用药物:如利尿药、降压药、镇静药、精神药。(8)以前有跌倒记录。

二、评估环境危险因素

1、光线:距离电灯开关远、照明灯光线不足、光线太强。

2、地面及走廊:杂物凌乱导致走路的地方受限制。

3、厕所、浴室:厕所、浴室缺少扶手、地砖湿滑。

4、家具:座椅缺少椅柄或不牢固。

当患者入院后及时对患者作出评估,评估有无医学上的相关因素并针对性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2、病历上有记录,提示患者又跌倒(坠床)的危险性。

3、每班评估患者的认知、感觉及活动能力。

4、向患者交代如有需要协助,可使用呼叫仪求助,确保患者可以随手接触到呼叫仪。

5、病床高度适中,床两边加护栏。

6、增添必要的设备,在楼梯、浴室等处装扶手。并将扶手调整到适合的高度。

7、将环境中的危险因素移除,室内家具的摆放定位放置,需要用的物品尽量放在手能拿到的位置。

8、指导患者选择适当的鞋子。

9、给予跌倒高危患者安全的辅助器材:如拐杖、助步器等,并将其放置于床边。

10、楼梯的收边处有防滑处理,浴室、洗手间的地面保持干燥,地板应有防滑设备。

11、协助生活护理及移动协助。

12、向家属、陪护、患者交代有关注意事项。

蓬莱市中医院护理部

2009.7.28

注:本制度自2009年8月1日起实施。

跌倒坠床工作总结 预防跌倒坠床护理措施篇五

患者,男性,6 6岁,高血压病1 0余年,常年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稳,无任何异常感觉。有一次因为鼻子不通气使用“滴鼻净”。鼻子症状虽然好转了,但每天起床后出现头晕,头部胀痛,头脑不清醒,连续几天测血压波动于170~180/110~120mmhg之间,服用降压药物毫无效果,感到非常纳闷,去医院看医生进一步检查,心脏彩超、腹部彩超、头颅多普勒、生化全项化验等均未发现异常。

于是,医生只好给病人调整服药方案,效果还是不明显。再次来诊时,与一位护士仔细聊起了自己的情况。敏锐的护士立刻明白了病人的意思,耐心询问近期用药及发病情况后恍然大悟。原来,这位病人血压增高的原因不是降压药物效果不好,而是病人患过敏性鼻炎,使用“滴鼻净”3次/日,2~3滴/次造成的“药源性高血压”。在护士的正确指导下停止使用“滴鼻净”,服用原剂量降压药物后头晕、头痛等症状逐渐消失,血压控制在了原有水*。

案例分析

1.滴鼻净的主要成分是羟甲唑啉,是一种血管收缩剂,可以收缩鼻腔黏膜血管,减少黏膜腺体的分泌,减轻局部组织充血,从而达到改善鼻腔通气的目的。但是,这类药物在使用时,若使用不当,到达鼻腔内经鼻黏膜吸收后,还会有一部分流向咽部,经过咽部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外周血管收缩,从而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对于普通人来说,正常血管有一定的调节能力,对血压影响不会太大,但对高血压病人来说,就会因为对抗降压药物的作用而导致血压升高,严重时还会导致高血压危象,引起心力衰竭或心肌梗死等危及生命。所以,临床上一定要注意教会病人正确使用滴鼻药物的方法。

2.临床上滴鼻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有2种:

一、头后仰位滴药法:病人仰卧于床上,肩下垫一软枕,头尽量向后仰,使下巴磕朝上然后滴药,滴药后轻轻捏鼻翼数次,使药液均匀布满于鼻腔。滴药后保持原*不变,5~10分钟后再起来,使药液充分与鼻腔黏膜接触吸收。此法适宜于鼻炎、鼻窦炎等的局部治疗,可以使药液进入鼻腔后段咽鼓管开口处。

二、头低侧位滴药法:病人侧卧,去枕,患侧耳部靠在床面,头向肩部垂下,鼻部转向上肩方向,保持与肩在同一*面,使鼻腔侧壁成水*稍斜向鼻根部,滴入药液5~10分钟后再坐起。这样可以使药液滞留鼻腔时间更长,减少药液流向咽喉部引起刺激症状。

3.案例中的护士通过问诊,以广博的医学知识解决了医生没有解决的问题,为病人解除了痛苦,更重要的是杜绝了严重并发症的发展,体现了护理工作的价值。这种善于交流、善于沟通的做法正是当今护理服务模式所提倡的,也是急于推广的。护士在接触每一位病人时,如果都能像这位护士一样,发挥护理工作职能,主动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4.该案例提醒广大医护人员,向病人做用药指导时,一定要告诉病人,任何药物都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能盲目使用,以免造成不良后果。比如使用滴鼻药物,如果长期擅自依靠滴鼻液来改善鼻腔症状,则导致药物性鼻炎;鼻部外伤后出现鼻腔出血时,如果自己随便用滴鼻药止血,因为有些鼻外伤病人鼻腔滴药不当可以引起颅内感染,导致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