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辅导方案(汇总19篇)

时间:2023-11-28 08:15:40 作者:雨中梧 方案

计划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到自身的条件、能力和资源,以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如果你在编写计划书时遇到困难,可以参考以下范文,给自己一些启发和借鉴。

心理辅导个案方案

父母文化水平:初中。

瘦小,说话慢,动作慢,胆小。

学校心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子女教育问题。

经常无缘无故地躲藏起来,任凭家里人有多着急,不找到她,她绝不会自己出来。找到后,问其原因,就是不吭声。搞得父母,老师十分费解,而且替她担心。

于彩从小体弱,常被别的孩子欺负,父母教给她的应对策略就是"惹不起,躲得起"。只要看到她与别的小孩一起玩,怕她又受欺负,母亲就会赶紧把她叫走。父亲在外地打工,母亲打理一家理发店,无暇顾及于彩的生活。除在校外,她几乎是一个人独处,父母很少和她沟通,对她的关爱也十分少。她放学回家,就独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性格变得十分内向。于彩说话慢,动作慢,她的母亲对她的表现很不满,经常当客人的面叫她"木头人",之后弄得老师和同学也叫她"木头人"。于彩看见别的孩子在周末的时候,有爸妈带着玩,而自己却一个人形影相吊,再看看自己的父母,没有一个能和她亲热的,从而让她产生孤独感,自卑感。而在学习上个性是在数学科目上,一些简单的问题,她要想很久才能思考出来,但她的智力水平很正常,说明在性格内向的影响下反应有些迟钝,这又遭来了同学的耻笑和老师的不满。于彩十分渴望得到大家的关注,但均未实现。一次偶然,她没和家里人招呼,就和一位亲戚回去了,这使得她母亲和老师十分着急,连夜到处寻找,父亲也连夜打的士回来参与寻找。找到后,母亲早已哭成了泪人儿,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而于彩此时心理得到了最大的满足,这是她意外的收获。此后,于彩在孤独难耐的时候就会躲藏起来,让父母,老师寻找她。

(一)实施了个别辅导,减缓心理压力。

因为性格内向的孩子都不愿,也不敢跟老师接近,老师就应主动接近她。我和班主任王老师分别找于彩进行了两次个别心理辅导,详细了解,询问了她的学习,生活等状况。王老师向于彩坦诚表露了自己,说是平时还不够关心她,同时也如实分析了她这样做带来的危害。并再三启发她:有想法,有事情不要闷在心里,要告诉父母,告诉老师,学会倾诉。由于对于彩的理解,关心,于彩对我有了好感,好几次都主动找我说些"悄悄话"。

(二)实施了家庭辅导,提高家教水平。

这个案例显示,家教的失误常给孩子的发展酿成苦酒。一般父母认为,只要给予孩子吃,穿,玩,就尽到了父母的职责,但他们忽视了孩子最需要的是心灵上的帮忙。孩子需要父母的理解,同情和关爱,可还没等孩子把要表达的意见说出来,就遭到父母的厌烦,呵斥,这样,孩子还有什么心里话能对父母说的呢诚然,家长生意忙,再忙也不能忽视对子女的关心。

因此,我们和家长诚心诚意地交谈了这些问题,并要求父母平时多关心她,多与她交淡,多鼓励她,说一说学校里的事,要认真聆听孩子的表达,使她渐渐的敢于表现自己。家长表示后悔,很感激学校对孩子的关心,并一再表示要改变以往的家教方式。其父借去几期《莫愁》家教杂志,说,"要好好看一看"。其母在随后的日子里,经常主动来校了解孩子的状况。

(三)实施了体育疗法,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于彩从小身体虚弱,自我感觉不如其他小孩,害怕和其他小孩交往。我们除督促她上好体育课外,还由体育老师根据她的状况专门设计一个体育治疗方案,以引起他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她自觉参与体育活动,并按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潜力培养她在体育活动中良好的心理品质。

(四)实施了交往辅导,培养自尊,自信。

长期以来,于彩处在一种情绪压抑的状态。她长得瘦小,学习成绩不好,说话慢吞吞,很少与人交往和沟通。赞可夫说过:"个性的发展,在孤独和隔绝中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儿童群众的资料丰富而构成多样的生活中才有可能。"她缺乏自信,更谈不上自尊。这次在交往辅导的过程中,务必帮忙她恢复自信,培养自尊。我和班主任王老师作了专门的研究,并把我们的方案告诉了执教该班的所有老师:

2,把班组中最热情的小丽换成于彩的同桌,以此来感染她,带动她;

3,让她参加群众活动,在群众中表现自己,让她和大家一起玩,使她真正感受到大家一起玩比一个人玩快乐。

经过几个月的辅导,通过与同龄伙伴交往,我发现于彩比以前开朗多了,进步十分明显。她在平等,自由的伙伴交往中,交往潜力,自我理解,评价潜力和群众观念,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和伙伴学习,游戏中,她学会和同伴相处,合作。她已不再孤独,至此,她再也没有躲藏过。她的个性已逐步得到完善,变得自信,灵活多了,而且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在老师的引导下,相信她会一天比一天更有进步。

以上案例证明,如果我们家长和教师不顾及孩子的内心感受和需求,很可能会引发孩子心理上的一系列问题,但如果能及时发现,及时化解,还是能够弥补修复的。因此,我们教师应与家长紧密结合,寻找孩子的"病根","对症下药",共同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作出努力。

高中心理辅导方案

为了更好的推动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探索适合高中学生身心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根据上级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精神,特拟定本实施方案。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二是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学校将组成由朱文良校长为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并逐渐形成以政教处、团委、各班班主任以及思想政治课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一)调查、摸底。学校将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我校学生的心理状况,摸清学生中较为突出的心理问题,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指明方向。

(二)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

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学校将每学期开展一至两次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参加的对象包括在校学生和家长,以期通过讲座,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扰。

(三)组建心理健康小组

学校团委将在学生中组建心理健康小组,对参加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成为信息员、小教员。

(四)办好学习园地,使之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

(五)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提高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能力,使之能在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六)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中,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形成全员育人的氛围。

(七)建立学校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学校将通过家长学校的授课,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

(八)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站、宣传栏和校园网络的舆论导向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心理辅导方案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同学们在相识的基础上,更好的了解彼此、倾听彼此,化解生活中由于彼此不熟悉而导致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通过关注练习活动,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彼此,拥有更好的人际互动,化解矛盾和冲突。

通过自画像活动,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自己内心的感受,更好的反省自身。

在活动中让学生直接触摸自己内心真实的体验和感悟,学会感恩和换位思考等。

热身活动、关注练习、自画像、分享与讨论。

材料:白纸、笔(自画像时需要让同学们带上)。

1、活动主题介绍,做团体契约(5分钟)。

活动要求:

(1)收心(集体把手机调成静音)。

(2)积极参与,开放自己。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避免言语伤害。

(3)遵守活动规则。

契约内容:

(1)积极参与。

(2)不进行任何言语攻击、身体攻击。

(3)保密原则。

2、热身活动(10分钟)。

全班同学按出生年月(阳历)从大到小排列,只允许进行肢体交流,不得发出任何声音。

惩罚游戏:花好月圆夜。

3、关注练习(50分钟左右)。

热身活动后报数,分组。组内成员每人向指定成员提一个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对方如果不想回答,可以表达出来。

轮流被问,每人约6分钟。

4、自画像(40分钟左右)。

用任何形式画出自己,抽象的、形象的、写实的、动物的、植物的,什么都可以。总之,把自己心目中最能代表自己的东西画出来。可以有标题,也可以无标题。

画完后,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欣赏图画,并请每一位同学对他的画进行解释并答疑。

5、活动分享(约20分钟)。

围圈一起分享感受。

心理辅导方案

互相接纳。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点,能够发现和欣赏别人的优点,就能更好地提升和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学习发现别人的优点并欣赏之,促进相互肯定与接纳。

学校教学楼文b—107。

10人。

每人一张白纸、一支笔。

30分钟。

1.暖身活动:两个五毛是一块(5分钟)。

目的:温暖团体的气氛,增加团体之间的信任与凝聚力,成员积极融入团体,体验团体的支持。

(1)将所有人都按5毛或1块给予标值;

(2)然后领导人随意说出一个数额,大家开始行动,如:领导人说:2块,那么可以4个5毛抱在一起组成2块,2个1块抱在一起组成2块,1个1块2个5毛抱在一起组成2块。

(3)请单了的同学说说游离团体之外的感受或者请找到组织同学说说在组织的感受。

(4)在玩游戏过程中注意安全,不得出现拉扯、推搡的行为。

2.主题活动:我的优点你来说(20分钟)。

目的:学习发现别人的优点并欣赏之,促进相互肯定与接纳。

(1)每个人拿出一张白纸,写上自己的优点。

(2)全体人员围成一个圈。

(3)请一位成员站中间,其他成员轮流说出他的优点以及欣赏之处。

(4)被称赞的成员对比之前自己写的与其他成员所说,说说哪些优点是自己以前察觉到的和不知道的。

3.结束活动:触动之弦(5分钟)。

(2)写完后成员分2—4人小组彼此交流;

(3)每个小组推荐一个代表到大团体中分享;

(4)领导者根据成员的分享概括成员在团体活动中的收获;

活动注意事项:由于活动可能触及成员内心深处的感受,要预备充分的时间,适当处理和协助成员解决情绪问题,避免任何负面的影响。

心理辅导方案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如不加以重视和疏导,后果将难以想见。高中时期是中学生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是中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认真研究中学生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寻找积极的疏导方法,不仅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而且对学生的健全人格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不断“充电”,提高自身修养。教师多学一些心理学知识。

2、邀请家长参加参加有关的知识讲座。

3、邀请有关心理问题辅导专家。

4、收集有关逆反心理的一些案例。

(一)开办学生逆反心理知识讲座,并邀请家长参加,让学生和家长充分认识到逆反心理,并通过讲座能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的种类及其成因,为正确引导学生的逆反心理铺平道路,并让学生能够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学生逆反心理辅导活动达到最好的效果。

(二)向学生分析事例,形象直观地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逆反心理,该如何应对才能正确化解逆反心理。

做父母的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十五六岁时,总和父母对着干,有的能持续好几年,你让他(她)往东,他(她)偏往西;你不允许他这样做,反而使他增强了这样做的欲望。这种“你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的逆向反应在有的孩子身上表现明显,常把母亲气哭,把父亲气得浑身发抖;有的孩子这种逆反行为较弱,但一般父母都能感觉到这种“作对”。精神分析理论把这段时期称为“仇亲期”,而在心理学上则称为“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有一定的好处,十二三岁的青少年处在生理发育的高峰期,也是心理发展的剧变时期。这个时期是儿童向成人过渡的心理“断乳期”,他们不再像儿时那样依恋父母,也不再像小学生那样把教师看作是至高无上的权威,甚至连书本上的知识也敢于怀疑。这样的心理品质,如果能悉心保护,正确引导,有利于独立创造性的发展。

学生产生的“逆反心理”,应该说是他们心理上的“突破”。当他们心理上一“突破”,表现出来的就不再是过去的听话、顺从,而是勇敢和冒险。现代社会充满着竞争,从小培养好胜、敢闯的心理品质有利于形成开拓、进取的个性。

“逆反心理”有时就是针对传统思想的束缚而产生的。传统观念认为是这样的,而具有“逆反心理”的中学生偏偏认为是那样的。虽然有时可能钻牛角尖或失之偏颇,但更多的时候却是学生求异思维的表现,独辟溪径从其它角度来观察和分析问题。自古以来,科学家的创见,改革家的新思路,发明家的新工艺,往往都是求异思维的结晶。

通过对案例分析,站在科学的立场上分析逆反心理,使学生更容易接受逆反心理的辅导,并且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控制自己的逆反心理,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换位思考。

(三)通过一些活动,强化对学生逆反心理的教育和帮助,使学生在活动中正确认识问题,进行换位思考,从而达到正确引导学生逆反心理的目的。

a、活动一。

〈一〉演一演。

1、演员:一名教师扮演一名学生妈妈并与该学生合演小品。

2、背景:一个家庭环境的设置。

3、内容:

一个孩子感冒了,把鼻涕擦在袖子上,妈妈指斥他不要这样擦鼻涕,而应用纸巾擦,孩子不但不听,反而多擦两下,妈妈气得想打他,可忍住了。不久,妈妈又叫孩子帮着扫地,孩子说他不想扫地。妈妈无可奈何,只好叫他给自己倒杯水,可孩子却装出不舒服的样子坐在沙发上。妈妈再也忍不住了,拉起孩子的小手一掌打下去,孩子生气了,跑进自己的房间把门锁上。妈妈伤心地坐在一旁,显得很无奈。

〈二〉评一评。

看完小品后,各班班主任组织好自己班的学生和家长进行讨论:

1、这小品中的孩子心理有什么问题?

2、是什么原因引起这孩子的心理如此叛逆?

3、各班班主任把讨论结果呈递给校长,校长小结引起孩子叛逆心理的原因:

(1)家长与孩子缺乏沟通,缺乏对孩子的尊重。

(2)孩子受到过分的溺爱保护,使他们接受不了别人的批评。

(3)孩子对家庭对父母不满意,认为家庭缺乏平等民主。

(4)孩子在情感上缺乏满足感。

〈三〉议一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一起议一议如何防止和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

1、各班组成小组进行讨论。

2、班主任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各两名上台发言。

3、请心理专家作总结性发言:

(1)正确理解和对待孩子的逆反行为。叛逆心理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有,只是多少的问题。这个问题需要教师、家长、孩子三方面的协调。不要给孩子不断施压,使得他们的心理上负担日益严重,叛逆心理与日俱增,以致做出一些偏激的行为。教师应该在爱和理解的基础上,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以教师为榜样,学会爱他人爱集体。作为父母也应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的空间。

(2)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学生虽然是小孩,但是他们也有独立的人格。教师与学生,父母与孩子之间要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孩子遇到困难失败时,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明辨是非,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当然,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和不良行为家长不能过于迁就,要通过适当的说服、诱导的方法进行疏导。

(3)懂得表扬学生。恰当的表扬不但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激励其进取和自信,而且还会起到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导向作用。所以作为教师父母要做好学生的贴心人,,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细微的进步,了解他们的长处和优点。当发现他们的优点时,不论大小,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有时这一细微的表扬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有时甚至会改变其一生。

(4)以静制动。当学生遇到违反纪律或与教师“顶牛”时,教师要适当地使用短暂的沉默,自己既有了理清思路,选择措辞和观察学生反应的机会,又可让学生有思考反省自己的机会。这样的“冷处理”,能够缓和气氛,使学生冷静理智,从而接受老师的教育。有时候,用沉默可替代对学生的直接批评。

(5)善于倾听,建立良好关系。不管孩子的想法是否正确,教师、父母都应该让小孩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多听听孩子说话,当他们认为老师、父母亲是可亲近的,可信任的时候,就会畅所欲言。当他们的想法子与自己的想法子不一致时,也不可一口否认,而应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对他加以辅导,最后达成一致。

(6)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除了与思想品德课有机结合进行外,还可通过组织有关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游戏、娱乐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b、活动二。

为了测试各学生的逆反心理强烈程度,向每位学生派发以下测试表,通过测试,对班中逆反心理较强的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辅导。

1、你不喜欢按照别人说的去做吗?

2、你是否认为绝大多数规章制度都是不合理的,应该废除?

3、如果父母再次叮嘱同一件事,你就感到厌烦吗?

4、你欣赏与老师对着干的同学吗?

5、你经常考虑事情的反面吗?

6、你是否对班干部指手划脚很讨厌,而故意不按他的要求去做?

7、老师和父母是要你用功学习,你越是不想学吗?

8、老师的话很多都是有漏洞有问题的吗?

9、你喜欢与众不同吗?

10、违反学校里的某些规定使你感到一种快乐吗?

11、别人的批评常常引起你的反感和愤怒吗?

12、你是否认为老师有很多缺点和错误?

13、对别人不敢干的事你特别想尝试一下吗?

14、你喜欢搞一些被捉弄者痛苦或愤怒的恶作剧吗?

15、你是否觉得父母和老师不应该为一些小事大惊小怪、小题大做?

16、对批评你的人,你都感到讨厌和恼恨吗?

17、你是否认为冒险是一种极大的快乐?

18、对你感到没意思的事,别人怎么说也不会好好去干吗?

19、你特别爱做令人大吃一惊的事吗?

20、你总是对老师表扬的同学感到反感,不想理那个同学吗?

21、你喜欢做一些能引起很多同学注意的事吗?

22、你讨厌那些当班干部的同学吗?

23、你认为上课时出现一些没有意料到的情况令人开心吗?

每位同学只需答‘是’与‘否’:‘是’越多,逆反心理越强。此类学生越要进行逆反心理的辅导。

逆反在多数情况下是不利于教育顺利进行的,但却反映了青少年的一些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师和家长应及时发现他们迸发出的思想火花,悉心保护和大力引导这些有益的心理,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教育是教与学的互动,学生的逆反心理避免和消除了,配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教育目标也就不难实现了。

心理辅导方案

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定的社会交往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个体无法脱离社会群体单独获得发展。借助良好的人际交往,个体可以在其整个人生历程中不断建构出各种具有不同意义的人际关系,进而更好达成个体意愿,实现人生目标。人的认知经验、动作经验和情绪经验等也是可以通过人际交往获得的。社交动机则是个体人际交往行为的内在动力之一。

(一)活动团体活动——团体建立从三到五年级的学生中选27名为代表,大家分别进行自我介绍。

(二)人际适应和熟悉此活动有三个环节组成:

1、暖身活动:火星人来了。

1)准备:教室、塑料充气棒、音乐、火星人的标牌。

2)师:活动语言引入选出两名志愿者扮演火星人,一人一个塑料充气棒,两人必须手拉手,不能松手。他们用充气棒触碰任何同学说:“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被碰到的同学说:“碰!”做出被电击的状态,并加入到火星人中间去,手拉手,直到所有同学都被抓到,计时。分享:

1、当你被抓到时你的感觉是什么?

2、为什么人越多的时候就越不容易抓人?

3、彼此之间拉着手去完成共同任务时的感受是什么?

2、主活动:征兵总动员。

1)活动准备:音乐、抽签纸。

2)师:语言引入学生围站成一圈,由我抽签选三人当“小队长”,限时十分钟,允许小队长自由教室里走动,邀请其他同学加入自己所在的队伍,如果游说成功,则新加入的队员与其他队员手拉手,一起帮队长加快“征兵”行动;如果游说不成功,不能强行“征兵”。比比哪小队人数最多,就是胜利者。时间宽裕的话,可以轮换小队长,重复游戏。分享与讨论:

1、你通常用什么方式认识新朋友,跟别人介绍自己?

2、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很容易的就说服别人,而有的人则不行?

3、你喜欢跟什么样的人呆在一个小队里?

4、如果你当小队长,你认为如何进行“征兵”最有效?

(三)活动暂时结束:

心理辅导方案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包括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等)的发展将持续一生,这一过程按先后顺序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特定的发展课题与发展任务,一个阶段的任务完成,才能顺利进入下一阶段的发展。而青春期(12~18岁)的发展课题便是解决“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这一问题。埃里克森认为,此一阶段,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同时青少年面临自身生理发展所带来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这些都会给他们的身心带来很大的冲击。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就是角色混乱。"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

青春期是由儿童生长发育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以成熟为主的一系列(形态、生理、内分泌、心理、行为)的突变阶段,性别角色认同问题是青春期自我同一性教育的重要的内容。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同一性、人格健康成熟,辅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认同就显得尤其重要。

儿童在幼儿期就已经形成了初步的性别角色认同,了解了初步的性别知识。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父母的忽略、不恰当的性别角色反馈、以及知识的匮乏都可能造成儿童没有形成较为明确的性别角色概念。进入青春期后,面对身体上的性特征变化,以及感受到的社会的价值规范观念的压力,学生容易产生性别角色的认同的问题,自我的同一性和角色的混乱。研究表明,青春期提供的性别角色教育对于性别角色不明确,性别角色混乱,或是有偏差的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改变作用。因此就为心理辅导活动课提供了必要性.心理辅导活动课通过各个活动的设置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身性别特征,以及通过认同同性别的重要他人,受到自身相同性别的魅力感染,使学生愉悦自身性别,最后顺利实现认同自身性别。教育过程中及时鼓励学生适当的性别角色行为,在课堂互动中学生理解社会性别期待,合理的看待自身性别特征的优势与不足,悦纳自身性别并产生性别自豪感。通过使学生产生性别角色的认同来帮助自我同一性的完成。

1、技能方面:学生了解自身性别的特征,可以简单概括。

2、情感体验方面:学生形成良好的性别角色自豪感。

3、意志行为:学生悦纳自己性别,努力做一个魅力男生/女生。

1、学生形成良好的性别角色自豪感.2、学生悦纳自己性别,努力做一个魅力男生/女生。

1、学生辨证得看待自身性别特征优势与劣势。

2、学生对于自己性别角色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3、学生将课堂收获付诸实践。

1、心理分析:青春期(12~18岁)的发展课题便是解决“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这一问题。埃里克森认为,此一阶段,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同时青少年面临自身生理发展所带来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这些都会给他们的身心带来很大的冲击。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就是角色混乱。同时,身体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也让青少年对于自身的性别角色渴望有一个跟深入的理解,对于自身的性别角色认同存在一些焦虑,对于性别角色存在一定困惑。

2、学习背景分析:在第一课时的辅导活动中,学生认识到青春期身体的各种变化,明白了身体变化的生理原因。学生通过学习基本的性知识,对于身体变化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本课程是自我意识心理辅导主题中的性意识单元的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的辅导活动中,学生认识到了身体上各种变化,明白了性别差异导致的身体变化的生理原因。在前面课时的基础上,通过本课时,学生可以正确认识自身性别的特征,更重要的是能够悦纳自己的性别角色,形成良好的性别角色自豪感。最终顺利实现自身性别角色的认同.通过使学生认同同性别的父母或是其他重要他人,使学生受到感染并出现模仿行为。教育过程中及时鼓励学生适当的性别角色行为,在课堂互动中学生理解社会性别期待,合理的看待自身性别特征的优势与不足,悦纳自身性别并产生性别自豪感。通过使学生产生性别角色的认同来帮助自我同一性的完成。

暖身游戏辩论赛讨论分享。

一节课(40分钟)。

1、针对”男生更聪明还是女生更聪明”辩题,学生课前准备资料,收集理论、事实依据。

2、课前要求学生收集一位自己的重要他人的故事(可以是父母,或是自己的偶像),课堂上与同学分享。

1、的目标以辅导目标为中心层层递进。每个活动都是在前面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循序渐进。游戏活动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到男生和女生存在的差异,通过辩论形式,学生进行思想的交流融合,达到辨证的看待性别特征的目的,既看到存在的优势,也客观的看到不足。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利用榜样学习的力量,感受社会角色期待的价值规范,促使学生努力去成为一个更有魅力的男生/女生,最后案例分析,将课堂所得运用实际,最后知道怎样成为一个更有魅力的男生和女生。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在学生现有知识技能水平上设置班级辅导活动,引导学生逐步产生认知上的变化,最终达成班级辅导的目标。

2、活动真实自然。问题情境贴近生活,容易引发学生共鸣,积极参与。

3、活动主体为学生,辅导过程注重学生自主探索。辅导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对于自己的性别角色有客观地认识,充分了解自己性别特征的优点、不足,接受自己性别的长短处。并能以积极的心态看待自己的性别,悦纳自己的性别特征,对于自身性别产生自信心。

4、活动针对性强。游戏活动,辩论赛,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能够在与同学的互动反馈中得到不断的发展。辩论赛的设置,极大的克服了学生因为生理心理条件所限而存在的不够客观的看待事物的特点,在倾听和自我探索中,学生形成对于自身性别的较客观的看法。

5、弱化教师的课堂控制能力,不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在促使学生的自我探索。教师需要创建一种轻松,和谐,融洽的气氛,在活动中,学生愉快地接受自身性别,并且可以通过和其他同学的讨论,更好的认识自己,并激发起学生更好的完善自己的行为意向。辅导活动重在情感的体验。

1、辩论赛中,学生容易相互攻击,因此课堂上教师注意维护课堂纪律和辩论的内容的把握。通过让学生摆事实,讲道理,阐述自己的观点,同时学会接纳别人的观点。

2、教师价值观中立、非指导性原则。教师起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的作用,而不是告诉学生需要怎样去做。课堂中教师的定位为活动的组织者,秩序维护者,讨论引导者,则传授者的部分要尽量减少。

3、活动设置比较紧凑,需要注意时间控制。应把握有限课堂时间,有效利用时间让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

心理辅导方案

为加强对活动的领导和指导,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学校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如下:

组长:

副组长:

主办:政教处。

承办:团委会、心理咨询室。

“和谐心灵、健康成长”

通过设计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针对性,参与性强的活动,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为学生搭建锻炼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的平台,构建和谐自我,和谐校园,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一种关注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氛围。

全校学生。

20xx年5月9日—20xx年5月30日。

(一)宣传启动仪式。

在校内宣传栏上滚动播放宣传标语,营造氛围。

(二)“最美的笑脸”征集活动(负责人)。

(三)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负责人)。

活动内容:《毕业班考前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溪安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成员、凤城中学心理教师。

活动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图书馆学术报告厅。

(四)“心理健康教育一条街”活动(负责人、学生会)。

活动方式:将心理趣图、心理知识、“最美的笑脸”等以展板的方式展出,让点点滴滴融进我们的心灵并茁壮成长。

活动时间:5月30日中午。

活动地点:校道宣传栏。

(五)心理电影展播(负责人、学生会)。

活动内容:《放牛班的春天》。

活动对象:初二年全体师生。

活动时间、地点:5月17日晚6:30图书馆学术报告厅。

(六)心理健康教育课评选(负责人)。

参照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xx年修订)》选择高一年段开展一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参与“泉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评选”。

报送时间xx年5月30日前报送泉州市教育局。

活动要求:

(七)组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负责人)。

为进一步加强心理教师的专业技能,促进心理教师的专业成长,根据泉州市教科所《关于泉州市心理教师成长工作坊三周年纪念活动暨泉州市心理健康教育基地校第二次观摩研讨活动的通知》精神,选派专职心理教师参与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活动地点:泉州市开发区实验学校。

(八)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申报工作。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的通知》(闽教思〔20xx〕43号)和《泉州市教育局关于组织申报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的通知》(泉教思〔20xx〕2号)的精神,我校于本月中旬申报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提交《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申报表(负责人:胡银杉),做好心理健康中心设备的采购和建设(责任部门:总务处)。

1.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途径,是集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方式,各班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各项活动。

2.抓好宣传,营造氛围。各班要深入宣传和动员,扩大活动的参与面,积极配合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不断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心理辅导个案方案

2、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的幸福”,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

1、事先了解学生对幸福的认识情况与现状;

2、准备一些“神秘礼物”(按小组数准备份数,礼物尽可能包装精美,封好)。

3、“幸福之星”设计和印制,每个同学一张;

4、“幸福之旅”的录制。

准备:播放柔和的音乐《初雪》,放松情绪!

问题1:你觉得幸福是什么?

问题2:你觉得你现在幸福吗?

学生自己采访,自己回答。

假设,“幸福度”的满分是五颗星,你的幸福程度有几颗星呢?请在自己的卡片上,给自己的幸福之星涂上颜色吧。

学生谈谈自己的幸福之星包含哪些内容,没有涂色的星星又包括什么内容;

面对大家真诚的交流,我也分享到了同学们的幸福与快乐,我觉得自己更加幸福了。为了表示感谢,我决定送给大家一份小小的礼物。这可是一份特殊的礼物哦。但礼物不能随意的打开,它需要遵循几个步骤,我们一起来看看,并按照规则的要求来打开这份神秘的礼物。

规则步骤:

(1)在礼物拆开之前,打出第一个满意度分数;

(2)拆开礼物之后,打出第二个满意度分数;

(3)在和其他组的礼物比较之后,打出第三个满意度分数。

大家看看这些记录,发现什么没有?

(学生交流讨论)。

那面对这些礼物,大家现在最想做什么呢?

预想:学生说:吃(老师给的礼物都是可吃的零食)。

老师知道同学们现在都很渴望分享这份礼物,好,那么满足大家的愿望,拆开礼物一起尽情的分享吧。

(同学分享礼物)。

我从你们满意的神态上感觉到大家都很开心,很幸福。看来愿望的实现,可以提升我们的幸福指数。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帮帮一位同学,她遇见了关于“幸福”的烦恼!

(播放视频)。

(学生交流讨论)。

(小组发言)。

大家表演得真不错,请每个人总结一句话,说说幸福在那里?或者怎样感受幸福?我们要把这些都放进幸福宝典。

正如同学们刚才所说的,我们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是幸福。现在让我们在柔和的音乐中来经历一次美丽的“幸福之旅”吧。请同学们跟随我的指导语,静静地聆听和遐想。好,现在开始。

冥想开始。

(全班一起分享交流)。

教师小结:愿每一个同学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心灵去发现,去感受,去体验我们身边的幸福,记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寻找和感受生活的乐趣,祝愿大家天天幸福,做个幸福的人!

xxx。

心理辅导方案

为了科学有效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让全体师生及家长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应对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同时有效缓解我校师生因疫情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和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1、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以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伤害,促进学校稳定为前提,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推进情况,及时调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重点。

2、在疫情的不同阶段,针对师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采用综合干预技术,并严格保护受助者的个人隐私。

1、为有需要的师生及家长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2、为受疫情影响的师生及家长提供及时的心理危机;

3、积极预防、减轻疫情带来的不良心理影响。

成立学校新冠肺炎期间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一)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师生进行多形式调控,积极面对心理状态。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企业微信等线上渠道进行疫情知识宣传,让师生科学认识疫情,掌握防控知识;通过班会课、电话连线、个别辅导等渠道进行自我心理保健;观看e网通推出的心理辅导微课,帮助学生及家长正确面对压力,进行自理调适;引导师生关注官方发布的通报,不信谣不传谣,不受个别负面时间影响,严格做好防疫工作。

(二)建立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的防控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1、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2、组织生命教育晨会;

3、对一线医护人员,学校发放“实高绿卡”,一对一进行服务;

4、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学校“一生一档”跟踪服务。

(三)加强家校联系,建立健康亲子关系。积极发挥班主任和心理健康老师的作用,通过微信群等多种渠道与家长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学习、生活状况,建立良好亲子关系。针对重点人群,班主任电访学生,了解学生在家情况,家长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安排心理咨询师开展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线上推送适合家长观看的“抗疫心理辅导”课程。

(四)做好开学后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

密切关注从疫区返回或因疫情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做好跟踪回访,根据不同情况做好心理支持服务,减轻疫情可能造成的心理伤害,促进校园和谐稳定。

高中心理辅导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形式,在广大学生中营造一种关注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的氛围;同时为学生搭建起锻炼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平台,促使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心系他人、帮助他人,经研究,校团委联合“心灵驿站”工作室决定在今年五月份开展我校第二届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悦纳自我,关爱他人。

团委“心灵驿站”工作室。

全校学生。

1、“悦纳自我、关爱他人”手抄报大赛。

时间:5月3日——5月25日。

2、“悦纳自我、关爱他人”征文大赛。

时间:5月3日——5月25日。

3、“促心理健康创和谐校园”黑板报设计活动方案。

时间:团委安排。

4、“‘漫’感心理‘画’行健康”心理健康漫画评比。

时间:5月3日——5月25日。

5、经典心理影片展播。

《hello,树先生!》(5月12日晚6点30分)(团委安排)(时长88分钟)。

《心理游戏》(5月19日晚6点30分)(团委安排)(时长105分钟)。

地点:心远楼二楼报告厅。

6、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展板。

时间:5月14日——5月20日。

地点:文心楼一楼大厅(针对学生)、食堂东门(针对家长)。

7、学生职业规划指导讲座,计划聘请翔平心理培训中心z老师;

时间:待定(团委安排)。

高二学生“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由本校z老师主讲。

时间:5月26日(团委安排)。

地点:心远楼二楼报告厅。

团委。

“心灵驿站”工作室。

心理辅导方案

根据民办教育的特点和高一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遵循心理健康教育助人自助的原则,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小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针对高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本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帮助学生适应高中的学习环境、生活。

2、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现阶段所扮演的角色,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自我接纳、自信心等。

3、引导学生了解沟通的技巧方法,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合作与竞争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周次、起至日期、教学内容、教时

1.9月1日—8日。

适应高中——引导学生顺利地从初过渡到高中,较快适应高中生活。

9月9日—14日。

认识自己——认识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并能悦纳自己。

9月27日—29日。

9月30日—10月7日。

中秋、国庆放假。

10月8日—13日。

相信自己——认识自信的重要性,能运用心理暗示技巧提高自信水平。

10月14日—27日。

学会感恩——理解父母,感受父母的无私,能宽容和理解身边的人和事,拥有良好的心态。

10月28日—11月10日。

异性交往——认识青春期身心特点,了解心理健康,把我异性交往的标准。

11月11日—24日。

换位思考——认识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和如何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他人和自我反思。

11月25日—12月8日。

合理归因——学会分析事件,探寻解决的方法,形成良好心态。

12月9日—22日。

情绪调节——认识情绪重要性,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能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

12月23日—1月5日。

考试心理辅导——正确认识考试,了解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

1月6日—8日。

合作与竞争——认识合作的重要性,感受竞争与合作中的乐趣。

1月9日—15日。

期末考试。

本课程以体验感受式为主,鼓励学生分享。本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教学模式:导入—启承—转换—小结。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游戏活动。

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设计相应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活跃课堂气氛,导入本堂课的主题。

2、角色扮演。

让学生根据一定的要求,扮演相应的角色,促使学生产生与角色的心理共鸣,进而对自己进行思考。

3、讨论式。

根据活动要求,让学生围绕一个问题在小组中相互交流看法,集思广益,相互学习。

4、实践操作。

结合活动内容,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和训练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

5、自我分享。

让学生分享自己或他人的的故事,与大家共同分享,从而达到情感的升华。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彬县教育系统20xx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文件精神,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增强学生保健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以全面贯彻国家教委《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为指导思想,组织师生学习《关于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学生意外事故处理方法》、《传染病法》等法律法规,加强防犯意识,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了解学生健康状况,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1、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管理。

学校要成立“学校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严格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健康评价方案》的要求,做好学校健康教育和卫生工作。健康教师要有学年度教学计划及总结。

2、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

(1)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电视、录象、卫生小报、多媒体等传媒开展健康教育。计划在每学期第一周开展“视力保护宣传周”,等进行有关卫生知识宣传。

(2)用讲座、参观、图片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艾滋病预防及禁毒教育、青春期生理卫生、心理卫生教育及饮食卫生、考前保健等教育。

3、加强教学管理,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重视并加强,学校要将健康教育列入课堂,走进课堂,并保质保量,上好每两周1课时的健康教育课,做到健康教育教师上课有教案,期末有学生考核评价。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格率达100%,健康行为形成率达100%。健康资料规范、齐备存档。

4、关注学生身体健康。

坚持每天进行晨、午检,及时发现和掌握学生身体状况,做好记载,及时处置,杜绝学生疾病互相传染。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每天保证做两操。严格控制学生不喝生水,杜绝零食进入校园,不吃生冷食物。

5、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继续开展以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的探索与实际活动。

(2)创造条件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3)充分发挥主题班会的主阵地作用,要求各班每二周开设一节有关心理卫生健康教育的主题班会。

6、加强校园卫生管理。

(1)优化美化校园环境。

(2)进一步健全卫生管理制度,责任到班,充分发挥学校卫生管理作用,加强检查、监督。

(3)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加强对学校食堂、小卖部的监督、检查。加强饮用水的管理,保证师生饮食卫生安全,防止病从口入,杜绝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7、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

(1)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消除校园内可能导致传染病流行的各种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

(2)对学校公共教室如食堂、学生宿舍、厕所、计算机房等定期进行消毒处理,落实各项预防措施。

1、提高认识,积极参与。全体教职工要充分认识到实施健康教育的重大意义,各科任教师要在自己所担任的学科教学中积极渗透健康教育知识,努力提高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

2、及时交流,认真总结。健康教育课的兼职教师要定期交流,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取长补短,总结得失,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确保健康教育内容充实有效,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3、深入实际,全力指导。学校领导要经常深入教师、深入班级、深入学生,及时了解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全面掌握学生在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确保此项活动扎实有序开展。

心理辅导方案

这个案例中的女孩,在初中拥有非常傲人的成绩,所有人都说她考上重点中学没有任何何问题,但事实上,她中考并没有考好,勉强过了某所重点高中的分数线,她觉得那只是一次失误,高一期中考试,考了班上十多名,觉得自己应该能考得更好些,所以更加倍努力去学习,谁想到,期末考试竟然比上一次还下跌了好几名,面对越考越差的成绩,她油然而生一份深深的挫败感,学习的自信心都没有了,觉得自己脑子太笨了,不是学习的料,期中考试后的加班加点换来的结果这样,她真的无法接受,感觉自己整天精神恍惚,都快要崩溃了。

心理老师调查分析断定,这女孩子表现出过强的学习动机,并由此产生较严重的情绪障碍,其根源在于女孩存在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和认知模式,在以后的辅导中,心理老师着重要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不合理信念,在与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的过程中,改变她的认知模式,让她那过强的学习动机回归理性。

第二次辅导中,心理老师采取辩论的方式让女孩懂得,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获得好成绩的,因为成功需要的因素很多,努力并不是成功的唯一条件。

当女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她在分析自己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与困难时就更理性些了,她开始接受自己学习现状,她也明白,自己现在所要面对的,是思考如何来改进与完善自己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受困于“努力一定要考好”的想法中。

在这个案例分析中,专家提到了学习动机过强引发情绪障碍的表现,在第一次咨询时,心理老师并没有做过多的引导,因为女孩需要一个情绪释放的过程,心理老师可以通过关注、倾听与探问来获得辅导所需要的信息,在第二次辅导中,心理老师掌握主动权,采取辩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澄清不合理信念,对自己现状有清楚的认知,使失衡的心理状态调整过来。

在学习动机过强会导致的情绪障碍,这类案例,肯定会存在目标不切实际,学习方法不得当等问题,但不合理的认知模式,却是需要解决的首要目标,心理老师在辅导过程中,须有针对性,先纠正学生不合理情绪,这种不合理情绪主要有三种特征:

1.凡事绝对化――这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与“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当事物发生与其对事物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们就会接受不了,感到难以适应并陷入情绪困惑。

2.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过分概括化在面对失败或挫折时,会将自己评得一无是处,结果常常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引发焦虑与抑郁情绪的产生。

3.糟糕至极――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了,将是灾难性的,这种认知会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的恶性循环中难以自拔。

适当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有促进作用,而过强或不足的学习动机,对学习产生的却会是负面影响了,学习动机过强的学生,他们表现主要是过于勤奋、好胜心强、害怕失败、情绪波动、心理脆弱,但从表面上看,不会给家长与老师造成更多麻烦;而学习动机不足的学生,则表现为学习懒惰、容易分心、注意力差、对学习冷漠厌倦、依赖心强,这样的学生令家长与老师都头痛。

专家认为,学习动机不足与学业成就有关,阿特金森说过,“成就动机”是“希望成功”与“恐惧失败”这两种心理此消彼长的结果。学习动机强的学生敢于选择比较困难的学习任务,以期获得成功的快乐;而学习动机不足的.学生,他们在学业上不思进取,实质是避免面对失败的痛苦,面对这类学生,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家长与老师要学会给学生设计一些具体学科任务的“小台阶”,让他们从“小胜”中获得成功体验,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在这个案例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观注的是那些缺乏学习目标,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而对那些很努力却获取不了好成绩的学生而言,只是痛惜他们的努力,觉得他们没有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如何调整他们的学习模式上,却感到难以入手,通过这个案例才知道,学习动机过强所造成的情绪障碍危害也不浅,它不仅会降低学习效率,而且比学习动机不足更能导致心理的困扰与不适,这类学生在投入大量学习时间的同时,还造成更大的心理负担。

面对这样的学生,如果老师与家长仅单纯从学生考试失败的原因或学习方法上查找问题所在,后果是让学生根本看不清自己真正的问题所在,会越来越迷茫,这类个案,我们要向心理老师学习,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能收到改进的效果。

另外,通过这个案例,我也更明确激发孩子学习动机所具备的要求,家长与老师不能只责怪孩子没有学习动机,而要思考自己如何帮孩子建立“成就动机”,怎么帮孩子搭建具体学习任务的“小台阶”,让孩子期望值与实际情况出入不是很大,让成功的愉悦激发孩子在学习的路上走得更快乐些。

成就动机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一般而言,下列条件将会激发人们的成就动机:1.能让个人独立负起责任来解决问题的那种环境气氛;2.能制定出中等成就目标并接受“可预测风险”的倾向;3.有关他们工作进展的详细而具体的及时反馈。

疫情心理辅导方案

1、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调控自己、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2、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访谈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己,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己的能力。

3、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个别辅导为辅,配合班主任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深入课堂,注重活动体验和心灵感悟,追求“教学无痕”的最高意境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继续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为方针,以“发展学生个性特点,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为目标,构建“心理访谈室为主体、班级为主导、优化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为手段”的全方位、立体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学习心理。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思维训练、潜能开发、心理调适、对学习环境的适应等,使学生减轻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二)建立对他人积极的.情感反应,适应各种人际环境,教给学生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等。主要教给学生正确处理好师生、生生及亲子关系等。

(三)自己调适。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帮助其树立信心,获得积极的自己认同感。要让他们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意志。

(四)青春期心理。要让学生了解青春期身心发展特征、卫生常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异性交往,培养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等。

(五)生活和社会环境适应。要培养学生具有主动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的能力,提高抗挫折的心态和能力,在各种意外环境下学生能够自己保护。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增强对预期生活方式或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一)心理健康教育。

这项教育工作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1、心理健康活动课。包括心理训练、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普及心理健康科学知识;偏重于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全面培养。具体内容包括智能训练、学习心理指导、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自己心理修养指导等内容。(根据学校情况针对性开展)。

2、专题讲座形式。由心理专家主讲,在全校普及心理健康科学知识。每学期分年级进行1-2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心理保健知识,促进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目的在于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二)心理访谈。

心理访谈是针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进行的心理访谈、心理训练活动,它面向少数学生,立足于矫治。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值班制度,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立足本校实际,心理咨询室全天对外开放,通过电话、面谈、书信等方式接待来访学生。

1、个别访谈。邀约到心理咨询室有针对性访谈,它着眼于少数问题学生、侧重运用行为矫治和心理治疗方法达到疏通心结的作用。个别访谈的程序包括学生自诉、诊断分析、调适矫治和效果反馈四个环节。

2、电话访谈。开通心理访谈热线,利用通话方式给予学生劝慰和指导。由于通话具有隐秘性,访谈的学生基本上都能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答案。

3、书信访谈。设立“申老师信箱”,其优点在于不受时间限制,学生可随时通过信件诉说自己的苦恼或愿望。那些不善言辞,或者较为拘谨的学生常常选择这种形式。

(三)特色活动。

1、在教室一角设立“美丽心灵”专栏,传播趣味心理知识,提高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同时制作心理报刊,每月一期,利用学校宣传栏,张贴海报及报刊普及心理知识。

2、举行心理手抄报或者黑板报评比、心理漫画大赛、心灵故事征集、心理剧的创作与表演、心理测试、心理趣味拓展、心理电影播放等活动,娱乐学生身心,增强对心理教育的接受度。

3、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学生的身体健康、饮食健康,还有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

4、心理阅览室,在心理咨询室陈列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和心理老师沟通交流。

以上是本学期心理访谈室制定的本学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计划,疏漏和不合理之处,届时将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领导老师的指导不断完善,使计划得到有效的落实。一切为了孩子,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会愈办愈好,更上一个台阶。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增进交流,提高团队凝聚力”

1.使团体成员积极融入团体,为团体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使团体成员彼此信任、相互协助、融洽相处;

3.使团体成员感受团结的力量,体会集体的温暖,并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合作精神。

xx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协会成员。

待定。

报纸若干张。

50分钟。

一、导入。

在活动开始之前播放背景音乐“相亲相爱一家人”,营造活动氛围。主持人说明本次活动主题及活动目的,并说明保密规定。

二、破冰之旅——大风吹。

活动目的:让学生放松身心,并打乱学生所站位置,便于之后活动的顺利展开。

活动时间:10分钟。

活动程序:所有人围成一个圆圈,先由主持人站在团体中说:“大风吹”,学生问:“吹什么?”,主持人说:“吹…….的人”,那么所有…..的人就必须离开自己站的位置,重新寻找新的位置。没有找到位置的人表演一个节目,并作为新一轮的主持人重新提问“大风吹”,如此进行下去。如有时间主持人还可以说“小风吹”,则…的人不动,没有的…的人移开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

备注:可「吹」的资料:戴手表的人、扎辫子的人、穿x颜色衣服的人……做四组游戏。

三、团体智慧——心有千千结。

活动目的:让同学们体验团结与合作的力量,从而增强集体凝聚力。

活动时间:20分钟。

活动规则:a.同学间手拉手围成圆圈,并记住自己的左手和右手边分别拉的是谁。

b.记住后,当听到主持人说放手时,大家立刻放手,并在一定范围内走动,要求是走得越乱越好,再当听到主持人说“停”时,大家都立住不动,迅速找到原来左、右手所牵的那两只手。

c.当手牵住后,再一定时间内恢复到起初的完整的圈。

分享感受:

(1)一开始面对这个复杂的“结”时,感觉是怎样的?

(3)要想解开这个结,靠的是什么?

四、团队合作——同舟共济。

活动目的:齐心协力,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合作的重要意义。

活动时间:20分钟。

活动规则:每6人一组,每一组的圈内放上一张报纸,要求每组的所有成员同时站在报纸上,尤其是成员的任何一只脚都不可以留在报纸外的地面。在行动之前每一小组可以充分讨论,拿出最佳方案。再请各小组派人将报纸对折,比较各小组用时。如此下去,不断将报纸对折,让各小组的同学想方设法使所有成员同时站在报纸上。

分享感受:

(1)描述一下你们组刚刚是用怎样的方法做到的?

(2)在此次活动中哪些是让你印象深刻的?之前有无类似这样的感受?

五、结束——相亲相爱一家人。

让学生发表在此次活动的感受,主持人总结学生在此次活动中的表现,让学生之间相互拥抱,并说“有你们真好!”以此结束本次的活动。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3.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学过合作配合。

活动地点:操场或者大教室。

活动对象:平直实小三(4)班学生一共37名。

准备材料:报纸。

1.大家好,我是此次团体辅导活动的指导者,我叫黄云霞,大家可以称呼我为黄老师。我非常高兴可以跟大家聚在一起参加这次团体辅导活动。我们这个活动的训练的目标是帮助大家提高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我们团体训练每个单元都会有相应的规则,但总的规则就是希望大家积极配合我的工作,积极参加到活动当中,中途不能随意离开团队。接下来让我们进行今天的第一个活动。

(一)指导语:现在我们将要进行第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叫做“找家”。活动目的是让成员体会和感受个人与团体的关系,从而积极参加活动,增强团体的凝聚力。活动规则是大家手拉手围城一个大圈,然后听指示所有人往顺时针方向走动,当我说出一个数字,大家就要按照该数字的人数集合在一起。没有找到家的同学即视为无家可归者,暂时退出游戏,找到家的同学继续游戏(指导者做示范)。大家都听明白了吗?有问题的可以提出来。现在活动正式开始:

(二)具体操作。

1.首先指导大家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

2.听指令:“开始走动”;结束指令:“3人才有家”

3.找到家的人继续围圈;“无家可归”的成员暂时退出游戏。

4.更改数字继续游戏2~3次。

目的:增进小组成员的熟悉与了解,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活跃气氛。

(一)指导语:现在我们将进行第二个游戏,这个游戏叫“多元排队”。现在同学们根据我说出的要求分成两列分别站在我的左右手的两边,在分组的过程不可以跟同学交流信息、说话。比如说男生站右边,女生在左边。大家都听明白了吗?有问题的可以提出来。现在活动正式开始:

(二)具体操作:

1.指导成员先按性别分成两列。

2.听指令:同学们家里养宠物的站我右手边排成一条队伍,不养宠物的站我左手边排成一条队伍;(同学们做过火车的站我右手边排成一条队伍,没做过的站我左手边排成一条队伍;学号是奇数的站我右手边排成一条队伍,偶数的站我左手边排成一条队伍;)同学们现在按照出生月份,上半年出生的同学站我右手边排成一条队伍,下半年出生的同学站我左手边排成一条队伍,两列队伍中的同学先按照月份先后,从小到大排列(比如1月出生的排在前面),拍好之后再按照日期大小进行调整。现在每一列的同学都按照出生年月日的大小排好了,让我们围成一个圈,开始按123456进行报数,记住自己所报的数字,数字相同的同学分成一组。

目的:集思广益,团队合作,创新思维,努力尝试,靠团队力量,克服困难,达到目的。

每组举出一名代表分享活动感受。

目的: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次团体活动。

步骤:全体起立,互相告别,告别采用拥抱的形式,每人至少拥抱4个人。

心理辅导方案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悦纳自我。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信心,帮助学生走出自卑阴影。

1、伴随着青春期的到来,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开始关注自我、了解自我、评价自我.但是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往往缺乏全面性和客观性,又由于喜欢与他人相比较,这样就容易缺乏自信心,产生自卑感.

2、自卑,是个人对自己不恰当的认识,是一种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心理.在自卑心理的作用下,遇到困难、挫折时往往就会出现焦虑、泄气、失望、颓丧的情感反应.一个人如果做了情感的俘虏,不仅会影响身心健康,还会使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得不到发挥.使人觉得自己难有作为,生活没有意义.所以,克服自卑心理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健康问题.

3、自信心是一个人前行的精神支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顺利进行自我意识的再认识,学会全面地评价自我、悦纳自我,可以增强学生的意志力,激发其个体潜能,化阻力为动力,帮助学生摆脱阴影,走向成功.

我们把小组命名为“扬帆小组”,与辅导的主题相对应:扬起理想的`风帆,树立自信,悦纳自我,走向成功。

小组成员共有10人,来自不同的班级.通过对学生进行自信心测试:“自信心自测”、“自信程度自评”等活动,以及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推荐,根据学生自愿的原则,报名参加本小组的心理辅导.

小组成员的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不佳,胆小怯生,自感什么也不行,缺乏竞争的勇气,不敢抬头挺胸地出现在友伴中,自卑感严重.

我们把每周二的课外活动时间定为心理辅导时间,正好和其他活动小组的时间相对应,也有利于学生心理上平衡.活动的场所固定在心理活动室.每次活动时间为40分钟,每周一次,历时5周.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中心是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下属的独立机构,直接受学院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的指导。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中心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为宗旨,努力打造“积极主动、勤恳活跃、敢于创新”的校园文化。

活动目的: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健康理念,营造心理健康氛围,形成群体心理健康的和谐校园。

活动目标:

1、介绍并讲解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内容;

2、现场解答各系心理委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活动前一个星期通知各系心理委员,并要其搜集同学们的问题。以便活动时进行提问。

1、教室一间,可容纳100左右。(如有条件最好有投影设备)

2、工作人员6名。(负责现场签到,分发资料(案例)等工作)

3、活动时间控制在1小时内。

心理危机干预讲座相关内容:初步策划为通过分析1至2个案例来展示心理老师在危机干预中起到的作用,同时也会介绍一些比较实用的技巧来应对身边的各种危机事件,并把重点放在此处。

危机既意味着“危险”,又存在着“机会”。一方面危机是危险的,因为它可能导致个体严重的病态,包括杀人或自杀;另一方面危机也是一种机会,因为它带来的痛苦会迫使当事人寻求帮助。如果当事人能利用这一机会,则危机干预能帮助个体成长和自我实现。危机干预应遵循“促进当事人和当事人所在团体的发展”为基本原则。通过危机干预,充分调动当事人的积极资源,在有效应对当前危机的基础上,从中获得新的经验,重整认知结构,能够从不利中看到有利,从绝望中看到希望,从危机中看到生机,使自己变得坚强和自信,全面提高应对未来的心理素质和能力。

危机干预——校园自杀事件紧急干预案例

事件中,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亲临现场,由于及时和准确的危机干预,避免了发生在校园的一起自杀事件。遇到突如其来的事件,我们该怎样做?希望本文能够给你启示。

当女子出现在对面10层楼的阳台上

一天中午12时,正是某高校课后就餐时间。食堂门前,三三两两的学生进进出出,“看!对面10楼阳台上!”一位同学突然惊叫。同学们抬头往一幢高楼望去,只见10楼阳台栏杆外面趴着一个女子,正欲做跳楼姿势。

同学们急得大叫:“不要跳!不要跳!”听到喊声,女子显得有些犹豫。很快,楼下立刻聚集了近千人。有的同学和物业管理的师傅迅速搬开楼下堆放得满满的自行车,有的同学跑回房间拿出自己的被子和棉絮,还有人拨通了110和消防队。不一会儿,学校有关领导和部门也闻讯赶到现场,救援开始。

绕过警察拉起的警戒线,得悉消息的该校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教师作为谈判员出现在现场。心理咨询教师跑到楼上,在与当事人保持约20米距离的地方停了下来:

“我是心理中心的×××教授,是来帮助你的。我曾经帮助过很多人。我知道你现在非常痛苦,一定有很不高兴的事情发生,你可以告诉我吗?”

心理咨询教师:“虽然我不认识你,但我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你觉得一切似乎都变成了灰色,无论做什么事,你都觉得无趣,这是一种非常糟糕的感觉,对此你也深刻地体会到了,你想过要改变,却很迷茫,不知如何做起,我说的对吗?”

点评:这时轻生者往往都是不予理睬,心理咨询教师要专注地看着当事人,非常耐心地寻找话题,以与当事人保持沟通,寻求建立信任关系的办法。此时,理解当事人的感受非常重要,给予他心理支持,让当事人有情绪表达的对象。千万不要评价自杀想法的正确与错误,并加以指责,应当给予充分理解,让他感觉到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关心、理解自己。

“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是你忠实的倾听者、陪伴者,给你支持,给你鼓励,伴你走过这一段痛苦的历程……”

点评:第一步要稳定当事人的情绪。如果他情绪激动,就会采取不理智的行为。接下来,要通过和当事人谈话,分析出他这样做的缘由,找出“应激源”,制定下一步对策。针对当事人的行为根源,进行心理疏导、宣泄,让他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正确的认知,点燃其生活希望之火。

情绪松动给了心理咨询教师一个机会

由于当时不可能组成谈判小组,实际谈判工作是由心理咨询教师一人承担,但其他人的支持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专家谈判顺利,就不用警察出面解救;如果谈判不顺利,消防特勤人员就要抓住时机,先将当事人抢救下来,然后再由专家进行心理辅导。谈判专家的出面给解救创造了一个机会,增加了安全系数,多了一个解救的途径,双方的配合,可以减轻警方的压力,增加挽救当事人的几率。

心理咨询教师:“你有什么困难和想法,我们都可以帮助你,最起码咱们可以说说话。”

心理咨询教师的开导让当事人情绪有了松动,她哭了起来:“我不想活了,活着没有意思。”

心理咨询教师:“是啊!有时候活着是挺难的。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要让自己去放弃呢?”

点评:建立关系,检视问题的向度,认清问题所在,鼓励当事人探索现在的感受与评估过去的感受,引发其探索其他可能的选择。心理咨询教师要做的就是快速干预有心理危机的人,不声不响地让其返回正常的状态中去,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信息,我们都要严阵以待。

当事人的男友突然出现在现场。在与当事人的交流中,心理咨询教师得知,她是一位在校博士生,出现了情感困惑,又无法很好地宣泄与释放,困难在心中被放大,从而萌发了轻生的念头。针对这一问题,心理咨询教师对当事人进行辅导,引导她对自己建立正确的自我定位,多想想为什么来到这里读书,多想想长远的目标,办法总比困难多,此时,该女子的男朋友焦急地赶到现场。

心理咨询教师:“你看,你的男朋友就在这里,他非常着急,不愿意看着你离开他啊!”

男朋友:“××,你有什么事好好说嘛,不要这样啊!”

轻生者:“我不听你的,你根本不关心我,你爸爸妈妈也讨厌我,我活着没有意思。”

点评: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是当事人的支持系统,在当事人的允许下,可以直接到达现场表达此时的内心感受,给予当事人安慰与支持。但是,如果是引起当事人激愤的对象,最好不要在第一时间到达;另外,不要将所有重要他人统统带来,家人太多的紧张情绪可能使当事人处于混乱状态。

心理咨询教师:“我知道你对你男朋友很生气,他爸爸妈妈也不喜欢你,没有他们的关心,你觉得活着没有意思,是吗?”

轻生者边哭边说:“是啊!我这样活着还不如死了好……”

点评:利用同感,对轻生者予以最大的支持。可以让当事人通过言语的表达与哭泣进行宣泄。在危机状态下,心理咨询教师要在缓解别人的紧张情绪时,自己保持稳定心态,只有这样,才能让对方把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

心理咨询教师继续利用同感进行回应,表示对轻生者低落情绪的理解,为当事人提供精神支持:“是这样的。我理解你的感受,这样真的是很痛苦……”

点评:选择自杀的过程,是一个生死冲突的过程。任何一个人选择自杀时,他的身体中总有一部分力量想要活下去,心理咨询教师要充分利用生与死的矛盾,强化他内心里想活的部分,弱化想死的部分。

轻生者转头往下一望,看到了楼下早已架起的救生气垫和围观的人们,自言自语:“他们怎么会这样。”

点评:看到110警察和消防队员迅速到位并架起气垫,当事人可能会担心跳下去不死,从而犹豫不决,因此这些做法也是对当事人的一种支持。

“是呀,就算是跳下去……”当事人的犹豫为心理咨询教师提供了机会,在情感支持、劝说的过程中,心理咨询教师密切掌握当事人的情绪变化。

就在当事人犹豫的当口,慢慢接近她的警察一把把她拽了回来。

一场一触即发的危机事件得到平息。同学们发出一阵欢呼声。

点评:虽然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够完全解释人类的自杀行为,但自杀是可以预防的,对于意欲自杀和正在实施自杀的人,及时的心理危机干预将是最有效的手段。

作为谈判人员,首先想到的是要尽力保证对方的人身安全,和平解决问题,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这样,对方自然会感觉你亲近,愿意听从劝说。其中有两点很关键:一是心理咨询教师要具备良好的素质,善于把握当事人的心理状态,引导当事人的思想意识向好的方面发展;二是言语要得当,用言语去影响当事人的情绪,激励对方。通过举手投足、目光,全方位地和对方沟通,用内心的爱和对方交流、沟通,才会确保谈判成功。

把女子救下来后,心理咨询教师又给她做了一个小时的心理咨询,“最后,她还笑了。我感到高兴的同时,也感到后怕”。

点评:自杀者是因为失去了人生目标才作出了放弃的决定,当他看到人生目标后,再考虑自杀时就会不情愿、不甘心。这次危机干预成功地营救了欲跳楼的女子,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危机干预都一定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总结

1、释放为主的原则。心理危机是不良情绪积累到超过心理防御临界点而发生的。理性的压力和非理性内驱力(潜意识状态)经常出现相互倾轧。即使理性获胜,个体也将产生抑郁或焦虑,如果能及时恰当地释放这种不良情绪或冲动,将很好地减轻心理压力。有关研究显示,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中的大学生以性格内向者为主,往往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喜欢与人交往,适应困难,情绪不稳定,多愁善感,致使来自内部的欲望冲动和外部刺激形成的不良情绪日积月累,遇到生活事件的刺激时更易出现心理危机。对于大学生来说,尤其要及时提供释放的机会。

2、危机中的及时干预。导致危机最本质的因素是压力和问题的重要性,当个人经历或目睹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一旦超过其平时身心所能承受的压力,又无法通过常规的问题解决手段去对付面临的困难,便会陷入惊慌失措的情绪状态,从而使个人失去导向及自我控制力。这是一种无法承受的局面,它具有引起人的心理结构颓败的潜在可能,因此必须尽早干预,一般在24小时至72小时,一个月内以内为佳。

3、跟进的心理辅导。通过团体干预,及时发现继续需要干预的学生,进行及时的个体干预,帮助学生恢复创伤的理性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功能,减少以后心理风险,使他们能用健康适当的方法处理危机,学习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应对问题和压力的能力,将危机转化为成长的机会,能够健康的生活。

2、现场解答各系心理委员在实际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现场嘉宾饮水2-5元

打印相关纸质材料10元

1、注意两个环节时间的把握,避免过长或过短。

2、具体的讲座内容可由嘉宾确定,策划只起参考作用。

活动负责人:邓婕、谢春翠

主要参与者:调研部全体成员

心理辅导方案

面临高考,适度的紧张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但是一些高三同学会出现如下反应:情绪紧张,忧虑不安,头昏发晕,睡眠困难,注意力难于集中,思维混乱……这些都是考试焦虑的症状。这种焦虑状态会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降低自信心,影响复习的效率和考试的正常发挥。因此帮助和引导他们摆脱和缓解这种焦虑状态是非常必要的。

1.协助成员调整不合理的认识,增强自信。

2.协助成员基本掌握放松的方法。

高三学生。

12~16人。

在高三各班张贴招募海报,学生自愿参加。

一、让我们相识相知。

目标:

1.帮助成员了解团体的性质;

2.协助成员制定团体规范;

3.帮助成员相互认识和了解。

活动准备:用报纸卷成的纸棒。

活动程序:

1、滚雪球(目的:成员相互之间了解)。

(1)成员两两一组,进行自我介绍:姓名、班级、兴趣、参加团体原因和对团体的期待等。

(2)每两个小组组成四人小组,请成员将自己刚才了解的伙伴,向其他两位成员作介绍,轮流进行。然后依次组成八人组,十人组。

2、棒打无情郎(目的:检验成员之间的相识情况)。

成员围成一圈,请出一位成员站在中间,依次叫出成员的名字,如有错误或叫不出,就用纸棒在其头上敲一下,表示惩罚。成员轮流进行。

3、共同制定团体规范。

将规范投影在幻灯片上,每个团体成员表示自己愿意遵守。团体规范一般包括:

(1)小组内发生的事情不外传,不损害他人利益。

(2)活动中对其他成员信任,愿意分享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对别人的表露给予反馈。

(3)不对其他人进行人身攻击。

(4)活动中不做与活动无关的事情。

二、我看考试。

目标:协助成员了解自己对考试存在的不合理的认识。一些学生焦虑情绪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存在许多不合理认识。

活动准备:每人一张“考试前后的想法”表;每人一支笔。活动程序:

1、我看考试。

(1)填写“考试前后的想法”表。

考前考中考后我的想法导致的结果。

(2)小组讨论交流。

把成员分成两个小组,每个成员把自己的想法和可能导致的结果谈出来,然后其他成员帮助他(她)找到不合理的认识。

(3)小组总结。

将小组成员的不合理认识全部归纳出来,下次活动时使用。

(4)领导者做小结。

对考试的不合理认识是导致紧张、焦虑情绪的重要原因之一,下次活动将介绍“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我们建立合理的认知。

三、建立合理的认知。

目标:1.帮助成员初步掌握“合理情绪疗法”;

2.协助成员初步建立合理的认知。

活动准备:每人一张用于写“合理认识”的纸张;每人一只笔;用于蒙住眼睛的丝巾。

活动程序:

1、“心”中的障碍。

(1)在活动室的中间留有一个通道,通道上设置五位同学作为“障碍物”,然后请出五位成员,要求他(她)蒙着眼睛沿通道从活动室前面走到后面去。先请他(她)看好要走的通道,然后蒙上他(她)的眼睛。这时让作为“障碍物”的同学悄悄移开。这些成员会小心翼翼的、摸索着向前走,因为他(她)害怕碰到障碍物。

(2)领导者引导成员进行经验分享:被蒙眼睛的成员在活动过程中有什么想法?

其他成员的想法是什么?

(3)领导者点评:以往考试失败的经验有时会成为我们“心”中的障碍物,削弱了我们的信心,阻碍了我们的行动。请把“心”中障碍物搬开,放松心情去努力和奋斗。

2、“合理情绪疗法”

(1)结合幻灯片做简单讲解。

“人不是为事情困扰着,而是被对这件事的看法困扰着。”合理情绪疗法的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强调人的认知在情绪和行为中的主宰作用。他认为,人们往往不快乐,是因为被“绝对化倾向”、“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等不合理的认知束缚了心灵,导致了情绪困扰。要想从消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就必须与不合理信念作斗争,用合理的认识来取代不合理的认识。

(2)调整认识。

按上次活动的小组进行。把每一种不合理的认识都换一个角度写出新的认识,比如:

不合理的认识:“高考一旦失败,我就没有前途了”

反驳:升学考试不理想,人生前途必定黑暗吗?

(3)根据下面所给格式,把话写完整。(目的是通过形成合理的认识,调整自己的情绪)。

高考越来越临近了,我既兴奋,又紧张,因为……。

备考这段时间有些紧张、烦躁的心情是很正常的,因为……。

虽然在模拟考试中我的成绩不太理想,但是……。

或者:模拟考试中我的成绩不错,我相信……。

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所以……。

(4)领导者简单进行本次活动的小结,并预告下一次团体活动的内容。

四、自我认知训练。

戴高帽游戏,认识到自己的优点。

五、放松训练。

目标:

帮助成员了解和初步掌握放松的方法;

活动准备:音响、可用于放松训练的背景音乐。

活动程序:

一.深呼吸放松法:

要领:深吸一口气让它到达腹部,然后缓缓地呼出来。

二.想象放松法:

放松的要领:

(1)在整个放松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深慢而均匀的呼吸;

(2)要能体验随着想象有股暖流在身体内运动。

2.指导语:(配合轻缓的音乐)。

“我仰卧在水清沙白的海滩上,沙子细而柔软。我躺在温暖沙滩上,感到舒服,能感受阳光的温暖,身边听到海浪声音,感到温暖而舒适。微风吹来,使我有说不出的舒畅感觉。微风带走我的思想,只剩下一片金黄阳光。海浪不停地拍打海岸,思维随着节奏飘荡,涌上来又退下去。温暖的海风吹来,又离去,带走了心中的思绪。我感到细沙柔软、阳光温暖、海风轻缓,只有蓝色天空和大海笼罩我的心。阳光照着我全身,身体感到暖洋洋。阳光照着我的头,感到温暖与沉重。”轻松暖流,流进右肩,感到温暖轻松。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右手,感到温暖和轻松。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又流回我右臂,感到温暖轻松。又流进我后背,感到温暖轻松,从后背转到脖子,脖子感到温暖和轻松。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左肩,感到温暖轻松。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了左手,感到温暖和轻松。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又流回左臂感到温暖和轻松。我呼吸变慢、变得越轻松。心跳也慢,越有力。轻松暖流,流进右腿,感到温暖轻松。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右脚,感到温暖轻松。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又流回右腿,感到温暖轻松。呼吸变慢,越来越深,越来越轻松。轻松暖流流进腹部,感到温暖轻松,流到胃部,感到温暖轻松,最后流到心脏,感到温暖轻松。整个身体变得平静。心里安静极了,已经感觉不到周围的一切,四周好像没有任何东西,我安然躺卧在大自然中;十分自在。

(静默几分钟后结束)。

三.音乐放松法。

六、坦然面对高考。

目标:

1.帮助成员建立信心;

2.成员之间互相鼓励,结束团体。

活动准备:彩色纸每人一张、每人一支彩笔、歌曲《真心英雄》。

活动程序:

一.“激励留言卡”

活动要求:

(2)每位成员都围绕着心形写下自己对其他成员的祝福和鼓励;

(3)每位成员在封面写上一句激励自己的话;

(4)每位成员轮流大声念出对自己激励的话。

二.坦然面对高考。

1.领导者引导:学习本来就是一项艰苦的长期的劳动,需要那种历经挫折、煎熬、仍不放弃的执著精神。“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让我们在《真心英雄》的歌曲中结束我们的活动。

2.所有成员起立,手拉着手,随着《真心英雄》的音乐,一起齐声歌唱,在激昂的气氛中结束团体。在高考备考这个阶段,大家会觉得同学间的关爱和支持减少了,每个人都在拼命学习。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希望别人能承认自己的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越是困难时期,越希望得到周围人的鼓励、支持和肯定。对于我们周围的同学,我们应首先主动敞开心扉,接纳、肯定、支持、喜欢他们,保持在人际交往中的主动地位,这样别人才会接纳、肯定、支持、喜欢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