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心得体会(实用17篇)

时间:2024-01-12 09:05:24 作者:碧墨 心得体会

通过反思自己的经历与感悟,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价值的心得体会。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学习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体会

“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贫困人口脱贫带来了冲击,给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带来挑战。面对这场时间紧任务重近尾声的脱贫攻坚战,要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绷紧思想政策精准三根弦不松劲,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获得最终胜利。

绷紧“思想弦”不放松,提振精神树好“致富志”。“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人穷不能志短,扶贫要先扶志。只有把好贫困户“思想关”,才能引导他们摆脱“贫困志”。只有把“致富志”树立好,才能充分调动贫困户参与生产生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扶志须攻心,要引导贫困户树立“靠勤劳双手摆脱贫困”的思想,坚决杜绝“等靠要”思想。做足做深做透困难群众思想工作,多到田间地头“走一走”,多到贫困户家中“坐一坐”,多与贫困户“唠一唠”,全面提升其进取心,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进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让“懒汉”心热起来行动起来,用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

绷紧“政策弦”不放松,为民造福植好“福祉林”。“政策如果对我们的百姓好,就是真正的好,我们就坚持这个政策”。政策为行动提供有力保障。扶贫政策可以为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保障。只有“少搞一些盆景”,把扶贫政策宣传到位,才能把党和国家的政策春风拂遍贫困户的面颊,温暖人心。只有把这些政策落实好运用好,才能真正发挥政策保障作用,助力脱贫摘帽。扶上马送一程。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始终坚持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在当前决胜的关键时期,既要把这些政策宣讲好传递好,更要巩固好“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凝心聚力把这些政策落实好运用好,对不稳定户边缘户及因疫情导致的特殊户针对性帮扶,让生活有保障饮水安全住房温暖老有所养幼有所依,脱贫致富指日可待。

绷紧“精准弦”不放松,脱贫致富种好“幸福花”。“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是行动取得实效的关键。脱贫攻坚若想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关键在精准。只有坚决摒弃“大水漫灌”“走马观花”“空喊口号”等行为,真正下足精准扶贫的绣花功夫,才能切实提高脱贫成效,防止返贫。精准须找准“穷根”。要不怕山高路远,原汁原味地“看穷”,把情况掌握清,找准“穷根”,尤其是盯准“硬骨头”,完成当前剩余的脱贫攻坚任务。精准须因地户人施策。要把好脉开好方,明确靶向对症下药。未脱贫的,制定详实“怎么扶”方略,逐项落实力求高效;已脱贫的,防返贫举措必须精准对焦,重点关注因“疫”返贫群体,找准并堵上可能导致返贫的风险点,让已取得的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有效巩固和提升。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唯有绷紧思想政策精准三根弦不放松,才能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心得体会【】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近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出克服新冠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新号令。

以初心立信心,任尔东西南北风。疫情狂风骤雨的时候,党和国家迎难而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挺身而出,一个个红色堡垒固若金汤、一面面党旗高高飘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疫情这场“大考”,我们答得顽强且坚定。没有什么能阻止中国行稳致远、继续前行的脚步,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誓言铮铮,初心不改。正因为今年只剩下300天,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绝对不松劲、不懈怠、不停顿,那些“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硬骨头,定要举全国之力、全国之智,战旗猎猎,不胜不还。

以磨砺炼韧劲,放使干霄战风雨。“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温室虽好,只能生长娇花;温水虽适,只会困死青蛙。党的干部应是夙兴夜寐,实干兴邦的。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今年的疫情考验算是一个,也正是这样的考验让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浴火淬炼,加速成长。仅仅月余,疫情前线那些摘下口罩带着血痕的昔日稚嫩的脸,俨然配上了沉静的成熟表情;一份份来自火线的入党申请,带着“红”的热烈和“绿”的青春。疫情防控中,贫困地区基层干部更展现出较强的战斗力,他们日常是“扶贫队”,拉起来就是战疫队。他们既在疫情防控中稳定民心,保障群众生活;又在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变化时,响应号召,抓住时间节点和工作重点,关注劳动力外出务工、扶贫产品销售、帮扶工作等最易产生问题和困难的工作上想办法、找出路。

以科技助奋斗,好风凭借力。目前,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8%,科技扶贫有了更多的硬件支持。科技成果与地区自然资源、发展需求和群众诉求有机结合起来,应运而生的蔬菜大礼包按需投放对口地区、微信助力花农卖花、餐厅歇业时期的服务员转岗成为临时外送员、网上招聘会面试会、空中学生课堂,信息的交流、需求的交换,让虚拟世界的云产业蓬勃地发展在现实世界中。相比“送米”“撒钱”等简单直接的做法,科技扶贫不受地区限制、能更敏锐高效地利用大数据寻找脱贫的路子,精准施策、定向脱贫,产业、产品、技术有了去处,外界的需求尽快得到了满足,两相欢喜。科技扶贫,因为对知识的需求,也使得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空前提升。

以宣传感民心,万众一心共进退。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候,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利用手机、电视、led流动屏、走字屏等常见的载体,做好防疫宣传,稳定民心;逍遥文稿整理,而在脱贫攻坚再动员、再部署的阶段,线上线下宣传依然要发挥传达领袖指令,鼓舞士气的作用。只有获得民众理解和支持,民心所向,对标对表,统一步调,复工复产,才会在今年剩下的10个月里让奋斗之花越开越艳,既定目标不偏不倚,所有愿景一一实现,取得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双胜利。

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观后感心得体会

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正在历史性地得到解决。

党的十八大以来,把脱贫攻坚摆在了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举全党全国之力,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努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县近日退出贫困县序列,综合全国毛南族脱贫情况,毛南族已实现整族脱贫;被称为“悬崖村”的四川凉山昭觉县支尔莫乡的阿土列尔村84户贫困户告别大山,搬进县城新房;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回顾2019年和今年以来的工作时称:“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6%,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截至5月17日,全国已有780个县宣布脱贫摘帽……一串串数据昭示着中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也为人类反贫困斗争提供了有益借鉴。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实干、巧干、齐心干,中国有信心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遇到的越是难啃的“硬骨头”,也越要响鼓重锤。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也是党对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必须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决定性成就,到了攻城拔寨、全面收官的阶段。中华民族向来不畏艰难险阻,迎难而上,实干为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能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体会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他强调,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鼓作气、尽锐出战,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是我们党对人民、对历史的郑重承诺。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遭遇疫情影响,攻坚拔寨难度更大、任务更重。越是紧要关头、关键时刻,越要把弦绷紧、把弓拉满,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硬措施,坚决克服疫情影响,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把稳“进”的方向,咬定目标,攻坚力度不减。据报道,到2020年2月底,全国832个贫困县中已有601个宣布摘帽,179个正在进行退出检查,未摘帽县还有52个。数量虽然不多,但都是实打实的“硬骨头”。全面完成剩余人口脱贫,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必须正视疫情在短期内对脱贫进度造成的可控影响,将贫困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集中发力。要推进产业扶贫,全力支持和推动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等扶贫项目;要实行就业扶贫,鼓励就近就地就业;要开展好消费扶贫行动,多方面拓宽销路,保障贫困地区人口稳收增收,打好攻坚“组合拳”。

下足“严”的功夫,守牢关口,出列标准不降。“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脱贫攻坚本质上是为了让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而不是为了数据“好看”、台账“可观”。交出高质量的脱贫答卷,“出列”标准绝不能降,“图省事”“赶进度”的急躁情绪也决不能有。要吃透政策要求、坚持标准,把好工作程序规范关、入户调查质量关、问题户审核判定关、数据质量关,彻底拧干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水分”。要克服畏难厌战情绪,在帮扶举措上更准一些、在基层减负上更实一些、在激励力度上更大一些,以一流能力素质和实干作风,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让脱贫群众“两不愁”真不愁、“三保障”有保障。

做好“保”的文章,靶向施策,脱贫成效要稳。防止返贫和新发生贫困,是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的关键。就目前而言,有的地方缺乏“硬核”产业支撑,农民缺乏稳定的增收渠道;有的贫困人口缺乏必要的劳动能力,脱贫内生动力有所减弱。能否实现真脱贫、不返贫、无新增,必须做好“保”的文章,建立长效机制。对于已经脱贫的贫困人口“扶上马、送一程”,持续加大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和扶志扶智的力度,加大异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要强化社会保障兜底,对临近贫困线的边缘人口要实行监测预警,并精准制定帮扶政策,增强脱贫成效的持续性。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21年第一季行将过半,为了如期完成“硬任务”,巩固已有脱贫成果,必须一鼓作气、攻坚克难,咬定目标、守牢关口、靶向施策,书写出人民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脱贫篇章!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体会

众志成城为脱贫攻坚“集赞”

“集赞”是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产物,目前它已成为商家常用的一种营销策略。人们只需在朋友圈转发商家活动介绍的相关信息,让好友帮忙“点个赞”,达到商家要求的点赞人数,即可获得免单、赠礼或“晋级”。

“集赞”需要发动众人合力方能实现,而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来说,则需要聚集近14亿国人之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现在脱贫攻坚到了最后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保持攻坚态势,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这也为打赢这场攻坚战吹响了临近冲刺的号令,以众志成城之合力为实现这场“战役”的最终胜利摇旗呐喊、“集赞”助威。

“上下同欲者胜”,“集赞”要统筹好体制机制“一盘棋”。《文子?下德》有云:“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要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全国上下同心同向,也需要在体制机制上统筹好“一盘棋”,由此方能实现集中精力、埋头苦干,努力实现脱贫目标,一心一意向前发展。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总结脱贫攻坚经验,发挥脱贫攻坚体制机制作用”,由此方能“接续推进巩固拓展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上递下接、资源联动、环环相扣,为统筹好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安排助力。

“同舟共济扬帆起”,“集赞”要实现措施多元“全方位”。要为脱贫攻坚“集赞”,实现脱贫攻坚任务,切不能仅仅依靠某些单一的、单向的、一成不变的举措,而是要实现动态调整、全方位布局、多层次安排以及多部门联动,在多向发力、多措并举中全情投入,切实打赢这场硬仗。习总书记强调,“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这也为实现脱贫攻坚提出了明确要求,即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打赢脱贫战,从而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脱贫带来的丰硕成果,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为有源头活水来”,“集赞”要激发脱贫内在“动力源”。“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战不仅事关国家战略发展的全局,更事关每一个脱贫主体的生计。正如习总书记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提到,“让农村贫困人口、城市困难群众等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都能生活得到保障、心灵充满温暖”,要让群众感受到脱贫带来的“真改变”,则需要持续激发其内在“动力源”,实现“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习总书记强调,“要激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激励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勤劳致富,向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唯有让群众自身迫切想要脱贫的意愿如源头活水般涌上来,才能激发他们在脱贫政策的帮扶指引下,用勤劳的双手,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要打赢脱贫攻坚战,为脱贫攻坚“集赞”,还需凝聚举国上下之力,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顽强拼搏精神,方能汇聚成具有强大合力的“海洋”,为实现小康社会、助力民族复兴的巨轮一路劈波斩浪、奋勇前行,早日抵达理想的彼岸。

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个人心得体会

这一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对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安排部署。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中央、省、市、县纪委全会精神都对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纪律保障提出了明确要求,纪检监察部门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纪律护航者,其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决定了脱贫攻坚战役的效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不仅需要全覆盖的“地毯式”监督,精准化的监督更是必不可少,运用恰当,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监督对象精准。一是抓住关键少数。抓住了关键少数这个“牛鼻子”,就等于抓住了落实工作的要害,通过对关键少数履职情况的监督,既可以督促党委政府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脱贫攻坚主责部门履职尽责,又可知晓本地区、本领域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态度及任务完成情况。二是抓驻村工作队员。驻村工作队员作为上级派驻到村级直接协助村级从事脱贫攻坚工作的执行者,做好对驻村工作队员的监督,确保工作队员充分履职,有效开展各项工作,提升脱贫攻坚加速度。三是抓“村三委”。“村三委”作为直接落实脱贫攻坚相关政策的人员之一,其履职情况直接决定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成果,加强对“村三委”的监督,确保“村三委”履好职、尽到责,呈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效果。

监督方式精准。脱贫攻坚工作成果直接关系群众的利益,监督方式也要有讲究,切不可泛泛监督,更不可采取“打扰式”“材料式”等老套监督,没有监督就没有执行力,但是频频开展监督导致基层疲于应付而没有时间开展工作,干事创业的手脚被各种各样的监督束缚,要坚决打破这些成规陋习,打造信、访、网、电“四位一体”的全方位举报监督平台,多采取“体验式”“蹲点式”“点穴式”等机动灵活的方式开展监督,监督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要陪同、直奔现场、直达一线,坚持统筹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等“四项监督”,形成监督合力,增强监督实效,达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监督时效精准。既要注重对脱贫攻坚进行时的监督,更要保证对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及后续巩固措施的监督,要确保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结束时,加强对贫困户、贫困村、贫困乡(镇)、贫困县脱贫退出后落实“四个不摘”政策的监督,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工作,贫困群众“上车”后再送一程,确保群众安安稳稳踏上幸福小康致富路。

监督内容精准。紧盯未脱贫贫困户、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等特殊群体,重点督查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低收入家庭等困难群体的排查走访核实、教育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临时救助等工作开展情况,严查脱贫和帮扶政策落实不到位、项目推进不持续、资金拨付不及时,搞“虚假式”脱贫、“指标式”脱贫,对困难群众诉求消极应付、态度冷漠等行为,严肃查处脱贫和帮扶资金管理无故滞留延压、挤占挪用、截留私分,帮扶项目建设失职渎职等涉及扶贫领域资金、项目问题和利用手中权力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群众深恶痛绝的问题,剔除群众身边的微腐败,打造风清气正、群众满意的工作环境。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有感心得全国脱贫攻坚全文

回想起,20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脱贫攻坚任务的收官也进入倒计时。越到收官阶段,剩下的扶贫对象越是困难最大的群体,如何站好脱贫攻坚的最后一班岗,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作为驻村干部切不能“一派了之”,而是要以更有力的行动、更扎实的工作,确保帮扶队伍不撤、关系不变、力量不减,形成合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作风上,实干苦干、肯干能干,站好“岗”。编筐窝篓全在收口,收官在即,各驻村工作队和挂包干部要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重托,上紧发条、铆足干劲,摒弃“松松气、歇歇脚”思想,继续发扬实干苦干、肯干能干的干事精神,用饱满的精气神昂然上阵,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切实以“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信念,站好脱贫攻坚最后一班岗。对不担当不作为、作风漂浮、落实不力、失职渎职的,要严肃批评教育、坚决纠正和处理,切实为站好脱贫攻坚最后一班岗筑牢防线。

在工作上,对标对表、对村对户,补好“课”。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越要尽心尽责尽力,不能停顿、不能大意。各驻村工作队和挂包干部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还存在的薄弱环节,开展回头看大排查工作,对发现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方面存在问题,要加大工作力度,聚焦突出问题,对标对表、对村对户逐项查漏补缺、补齐短板,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做到精准扶贫,终究才经得起历史检验,也才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在思想上,善始善终、善作善战,答好“卷”。最后阶段,我们既要攻克脱贫堡垒,又要防止返贫复贫,任务重大,责任重大,越在这个时候,越要沉得住气,耐得住性子。各驻村工作队和挂包干部要以战则必胜的信心、志在必得的决心,始终保持攻坚态势,善始善终、善作善战。只有高度重视再重视、认真认真再认真、措施细化再细化,乘势而上、持续加力,进一步提高扶贫工作质量,突出扶贫工作成效,才能以优异成绩展示良好形象,站好最后一班岗,完美做好全面小康“答卷”。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开展好扶贫工作,尤其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抓下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倒计时,作为基层干部的我们,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和必胜的决心,为脱贫攻坚站好最后一班岗,才能打赢打好脱贫攻坚这场收官战。

脱贫攻坚表彰大会心得体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中西部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贫困人口规模仍然较大,而且剩下的贫困人口大多数分布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减贫难度大,脱贫成本高。扶贫开发进入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

贫困人口规模大、贫困程度深依然是我国贫困问题的基本特征。目前,全国有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2.8万个贫困村、近3000万个贫困户、7017万贫困人口。而且,现有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减贫边际效应不断下降,增收难度不断加大,贫困代际传递趋势明显,是难啃的硬骨头。

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和发展能力弱的现象依然十分普遍。20xx年,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610元,比全国农民平均水平低3282元。老少边穷地区贫困问题集中,贫困人口普遍存在受教育程度低、健康水平低的两低情况,自我发展能力弱。建档立卡贫困村70.8%没有集体经济,内生发展动力严重不足。贫困人口致贫因素较多,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突出,缺资金、缺技术普遍,因病返贫、因灾返贫、因市场风险返贫常见。

贫困地区区域性贫困、发展基础差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全国12.8万个建档立卡村中,6.9万个行政村不通客运班车。87.1万个自然村中,33万个不通沥青(水泥)路。贫困地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20个百分点。建档立卡户中有652万户饮水困难,580万户饮水不安全。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偏低,市场主体发育不足,市场体系建设滞后,产业发展处于价值链低端。贫困县的存贷比普遍在40%左右,储蓄外流严重。

扶贫政策针对性不强、特惠支持不足问题依然存在。现有政策部分落实不到位、财政投入明显不足、行业支持缺少特惠、工作责任落得不实、社会动员支持体系薄弱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过去贫困面大,一项普惠政策就可以使许多贫困人口增加收入,越过温饱线。现在,贫困人口大多数自身能力弱,或者居住在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仅靠自己很难参与发展进程、享受发展成果。

精准发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同志指出,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这为脱贫攻坚明确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脱贫攻坚,脱贫攻坚的出路在于精准施策。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编制好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着力完善综合性扶贫政策措施和健全脱贫攻坚保障体系的规划,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落实到规划中,确保精准施策、实招更实。一是建设国家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在精准识别上摸实情,真正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好基础。精准识别既要体现静态的精准,把现在的贫困人口找出来;又要体现动态的精准,把脱贫的人口退出去,把返贫的人口纳入帮扶对象。二是建设省级扶贫开发投融资平台和县级扶贫开发资金项目整合管理平台,拓展扶贫投入渠道,切实增加扶贫投入。在县一级,把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集中使用,加强资金监管,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推动扶贫开发项目与行业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试点安排相衔接,扶贫开发规划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特色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规划相融合,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三是建设乡村扶贫脱贫落实工作平台。在贫困乡建立扶贫工作站,在贫困村选派好第一书记、建设好驻村工作队,配合村两委落实帮扶措施和帮扶责任,保证贫困户有人帮、有人扶。进一步完善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脱贫工作责任考核,对贫困县重点考核脱贫成效。四是建设社会扶贫对接平台,以社会扶贫网为载体,实现贫困村贫困户帮扶需求和社会扶贫资源有效对接。

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贯彻落实同志提出的六个精准要求,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精准帮扶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发紧密结合,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继续深化贫困县考核、干部驻村帮扶、精准扶贫、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金融服务、社会参与等精准扶贫机制改革,建立健全考核机制、贫困退出机制和第三方评估机制,为精准推进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大力实施七项专项行动,把行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落到实处:实施教育扶贫行动,确保教育脱贫一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施健康扶贫行动,确保医疗救助缓解一批,提高贫困人口身体素质,减轻其医疗负担,努力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实施金融扶贫行动,拓宽扶贫投入渠道,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实现自我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实施劳务协作对接行动,推动转移就业脱贫一批,探索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城乡统筹扶贫脱贫的新模式;实施交通扶贫行动,改善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交通条件,为其加快发展、脱贫致富创造条件;实施中央企业与革命老区百县万村帮扶行动,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助推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实施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行动,营造社会参与扶贫氛围,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增强内生动力和市场活力。各地要因地制宜实施精准扶贫工程,把专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实施整村推进工程,改变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展致富产业;实施职业教育培训工程,对参加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贫困家庭子女加大扶持力度,提高转移就业成效;实施扶贫小额信贷工程,帮助贫困家庭发展生产;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实施电商扶贫工程,帮助贫困地区打开产品销路;实施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龙头企业带动等工程。

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脱贫攻坚必须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确保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取得全面胜利。要层层落实责任。坚持党的领导,五级书记一起抓,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贫困县主体责任,促使其把主要精力用在扶贫开发上。落实相关部门的行业扶贫责任,把扶贫任务优先纳入行业规划并认真实施。落实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帮扶责任,不脱贫不脱钩。夯实精准扶贫基础,建立分类施策政策体系,确保扶贫资金和政策精准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提高其参与度、获得感,激励其自力更生,激发其脱贫的内生动力与活力。实施更广泛的社会动员:提高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精准性、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动员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广泛参与,凝聚扶贫攻坚强大合力。加强扶贫机构队伍能力建设,提*部攻坚克难能力和水平。大力加强宣传:宣传同志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凝心聚力;宣传扶贫成就,坚定全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宣传脱贫致富典型,坚定贫困群众改变命运的决心;宣传社会各界对贫困人口的关心,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优良传统;宣传党的扶贫政策,促进政策落实到村到户到人。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有感心得全国脱贫攻坚全文

时光飞逝,自党中央号召全国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及扶贫干部的努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经济条件和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扶贫先扶志,一方面贫困户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角,帮助贫困户建立脱贫信心是关键;另一方面扶贫干部也要坚定信念立志扶贫,以不达目的绝不收兵的态度和决心来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也是扶贫路上的一分子,也目睹着贫困户点滴的成长与改变,用心感受着他们那颗敢于直面困难、立志脱贫炙热的心。

家贫志坚的刘大姐是我的帮扶户之一,在她37岁那年爱人患癌症去世了,留下70多岁的婆婆和12岁的儿子及几万元债务。当我第一次从公路下了车走20分钟的山路后到这个家时,她很热情地端茶递水,瘦小的身影忙前忙后,仅有的四间瓦房虽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却也收拾得干干净净,屋旁边喂养着十几只鸡,婆婆身体不好坐在一旁。通过交谈了解,她的儿子小强在10公里外的镇上上初中,平时住校,1个月才回1次家,自己平时和娘家兄弟一起在附近打临工,帮人砍树挣工钱,和男人一样干着危险的体力活,有活干的时候一天会收入七八十块。在聊天过程中她不止一遍地对我说,“谢谢领导的关心,我会努力挣钱的,照顾好老的小的,相信家里会好起来的。”同为女人,这些话听得我心里一阵阵发酸,这是多好的女人啊!有志气,遇到困难不退缩,还有一颗乐观善良的心。我在心里对自己说:“这样好的人,我一定要帮助她度过困难,也不辜负组织派我来开展扶贫工作。”

回到城里,我马上找了开工厂的朋友,帮她找了一份编织袋厂的工作,每月可以收入两千多块,心想从此她可以不再受日晒雨淋,也能帮她解决经济上的困难。当我兴匆匆把这个消息告诉刘大姐时,没想到她却摇头拒绝了。我很是迷惑不解,问她为什么宁愿干既辛苦危险又不稳定的工作也不愿意接受我介绍的工作,她回答说:丈夫不在了,婆婆年龄大了身体不好,到城里上班太远了,婆婆会孤单的,家里的农活也没法干,况且儿子回家见面也不方便,做人不能只想着自己,在农村干活辛苦一点收入少点也没关系,慢慢来。我被她的话深深感动,我明白我的扶贫工作太急于求成,制定的帮扶措施考虑不周,与她们家实际情况脱离。就这样,帮她在城里找工作一事就此打住。

后来的两年里,我也尽心尽力帮她争取了“贫困母亲临时救助资金”,帮她儿子买了最想要的球鞋,村组经过评议把她家纳入了低保,每次走访都帮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实际困难,甚至还为她介绍过对象(结果没有成功)。她有一颗感恩的心,对各级领导的关心充满感激,我们的关系就像姐妹,像亲人。那两年,刘大姐依然辛苦地在附近务工,有什么活就干什么活,家里养的跑山鸡很受市场欢迎,儿子懂事孝顺,放假经常帮妈妈干活,家里的收入渐渐增加,经济得到很大的改善。

尽管后来因为工作变动,换了帮扶对象,但是刘大姐小小的身板、爽朗的笑声、意志坚定的眼神却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通过镇上的干部了解到,她再婚很幸福,婆婆还健在,儿子考上了高中,家里也通了水泥路,在当地村干部的引导和帮助下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种上了核桃树,这几年收入还不错,一家人已经脱贫了,我可真心为她高兴。

有志者事竟成,愿所有贫困家庭都能和刘大姐一样,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好政策、好干部的帮助下,通过勤劳的双手努力过上幸福生活!

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心得

小时候,笔者所在生产队有一位贫困户远近闻名,原因何在?他妻子去世早,自己带着一个儿子,平时四体不勤,自家干活时常不出工,集体干活时出工不出力,夏天怕热躲在破房子里不愿出门干活,冬天怕冷躲在破被窝里不愿下床干活,政府年年救济、邻里常常接济,还是摆脱不了贫穷。跟着他吃苦受罪的儿子成年后出门打工,勤劳致富,如今盖起了楼房,娶妻生子其乐融融。

人们常说,邻帮邻是一时的,自帮自是一辈子的。日子是靠自己过出来的,一个人、一个家庭的贫富,政府救助、邻里接济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正如唯物辩证法所揭示,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起决定性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从理论上讲,“真扶贫”是“真脱贫”的前置要件;从逻辑上讲,“真脱贫”必须要“真扶贫”;从实践上讲,“真扶贫”可能实现“真脱贫”,也可能实现不了,为什么?一是客观上真扶了,主观上真努力了,就能“真脱贫”;二是客观上真扶了,主观上没努力、或努力不够,就可能难以“真脱贫”。

中华民族是个勤劳的民族。应该说,贫困群众没有一个不希望脱贫致富的,绝大多数贫困群众都能在政府扶持、社会帮助下,勤劳致富,过上好日子。但正如笔者见证的那位贫困村民一样,确有少数贫困者在贫困面前失了志气:有的怨天尤人,抱怨自然条件恶劣、山多地少,认为种田种地再累再苦也解决不了温饱问题,却不从自身找原因,也不看看邻里为何能在同等条件下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有的怨病自弃,以病为由,自己放弃努力,也不调动甚至影响家庭其他成员的积极性,导致一家人长期生活在自怨自艾中,放弃了致富希望;有的怨运不济,种植或养殖项目不幸遭遇天灾人祸,梦碎一刻,便灰心丧气、一蹶不振。诸如此类,正如人们所说,富裕的家庭各有各的理由,贫困的家庭各有各的原因。但是,如果是天灾人祸、患上大病等客观一时之因,政府可扶、邻里可帮,贫困可脱;如果是自暴自弃、不思进取等主观常态之因,政府投入再大、邻里帮助再多,也无济于事,贫困难脱。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贫困是座大山,但这座大山再高,也高不过人的志气,高不过人的自强。贫困群众是脱贫致富的主体,也是脱贫致富的主人,物质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贫困。摆脱贫困首先要摆脱精神上的“贫困”,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有志气、才能自强,在脱贫上依靠“扶”而不全赖“扶”。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有感心得全国脱贫攻坚全文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当前,我们要进一步理清扶贫工作思路,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提前谋划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做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

补短板、强弱项,脱贫攻坚不能“坐等收官”。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关键时期,此时不能松懈大意,更不能存在“坐等收官”的思想,我们要建立脱贫增收长效机制,监测边缘户、困难户,持续开展防贫工作,以制度的形式加以固化,巩固脱贫成果。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补短板、强弱项,添措施、提质效,关心关爱弱势群体,关注个别困难群众,采取相应措施,注重扶贫的长期效果,切实提高全社会扶贫满意度,确保脱贫攻坚圆满收官。要认真总结提炼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讲好脱贫好故事。

抓产业,促增收,产业扶贫建立长效机制。要抓住产业扶贫这个关键,抓好扶贫项目建设,延长产业链、价值链,将产业扶贫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丰富旅游产品,做强做优乡村旅游品牌,推动扶贫产业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强化农技指导服务,建立健全产业扶贫长效机制,通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持续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参与产业发展,助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要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通过电商扶贫、消费扶贫,拓宽贫困户农产品销售渠道,多渠道建立供销合作关系,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

强内因,提志气,切实增强群众内生动力。脱贫攻坚既要扶“今天”,更要扶“明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志智双扶”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要强化党建引领,树立脱贫致富典型示范,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培训,让贫困群众学得一技之长,提高农户的生产技能、致富本领,最大限度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使农民不仅成为产业发展的受益者,而且成为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用心用情服务,为贫困户排忧解难,帮助他们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正确观念,铆足精气神,不断增强群众内生动力。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作为扶贫干部,要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理清工作思路,细化工作措施,注重推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完成剩余脱贫任务,促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走好脱贫摘帽“最后一公里”,走实全面小康“最近一公里”,走稳乡村振兴“最先一公里”。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时间紧、任务重、事情碎,既要跑出中国减贫的“加速度”,又要做好疫情防控“加试题”,这是必须兑现的承诺,这是必将完成的伟业。因此,基层党员干部必须信念如磐、意志如钢,想在前、思在前、抢在前,工作上抓具体,落实上具体抓。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发展,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铆足“脚力”“接地气”。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当下,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节奏、大决战状态,同时肩负战疫加试题,面临既要啃下硬骨头,又要做好疫情防控两大难题,基层广大党员干部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主动作为,沉下身子入户走访全面细致地掌握贫困群众最真实的情况,时常与贫困群众“聊家常”“话农事”。要定好“时间表”,做好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饮水安全、义务教育、健康扶贫、到户产业等各项工作,提高群众满意度;要定好“路线图”,对照清单抓督战,对照清单抓指导,对照清单抓落实,把脱贫攻坚任务清零、问题清零、动态清零,确保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全面完成。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基层干部干得怎么样,分量有多重,不是靠自己说出来的,而是在老百姓心里称出来的。入户走访不仅仅是“走走”,更重要的是“走心”。

铆足“眼力”“找问题”。气可鼓,不可泄。越是面临艰难险阻,越要奋勇争先。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基层党员干部既不能急躁蛮干,也不能消极拖延;既不能降低标准,也不能吊高胃口;既不能“一个方子治百病”,也不能“孤注一掷求创新”。心系群众,就要落到为民造福上来,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把群众呼声、群众需求作为干事创业的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根本目标,把事情办到群众心坎上。多思多想多干,找出脱贫攻坚的痛点难点重点,对症开好“药方子”,真正治好贫困“顽疾”。做到视群众为家人、视民生为家事,顺民意、解民忧、暖民心、惠民生,才能赢得群众口碑,受到社会赞誉。

铆足“脑力”“干事业”。贫困群众是脱贫攻坚的主力军,脱贫意愿强不强,致富能力足不足,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所在。“群众利益无小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对群众来说就是大事。老百姓不关心gdp,但他们关心吃穿住行,关心就业怎么办、生病了怎么办、子孙上学怎么办。基层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开动“头脑风暴”,结合本村实际,因时制策,用好资源禀赋,发展生态种植养殖、绿色水果产业。借助“网络直播带货”等新媒体手段,积极调动贫困群众主动性、参与感,让他们品尝致富“甜头”,把“要我干”的思想变成“我要干”的动力,用实实在在的成效让贫困群众有收益、得实惠。要持续转变工作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作为慢作为,坚决杜绝“弄虚作假”行为,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

“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这是一场硬战,越到最后越要绷紧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基层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强意志,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顽强作风,咬定目标、克难奋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

中国梦,是近14亿中国人共同的梦想;步入小康社会,是20完成的目标任务。在大山深处还有百姓挣扎在温饱线上、在城市街头还有市民等待政府兜底救济,这样的梦就缺了一个口子,这样的任务不算完成。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党员、干部要紧紧的拉着贫困户的手,带领着他们,走出困境。

用心扶贫。

对贫困的群众,我们心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很多的基层干部也是从贫困中走过来,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加增强我们抓好扶贫攻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是用心扶贫的必要条件。在一家一户的走访过程中,太多的卧榻病床的老人、太多患有绝症的病人、太多渴望走出困境的村里人,这些更加的驱使我们用心去帮扶他们。

扶贫攻坚对各村都有任务、有指标,还要纳入最终的年终考核。如果仅仅把扶贫当作任务,为驻村而驻村,敷衍了事的填写扶贫手册;为入户而入户,表示我来过、我见过,然后纸上谈兵,这些被动的扶贫、被动的工作,没有一丝的责任感,如何能够用心。在奋斗在一线上的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怀着对弱势群里的关爱、对困难群众的同情,坚持行善向善的信念,变任务为责任,变压力为动力,充满激情、充满爱心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扶贫攻坚战中。

用新扶贫。

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断的反驳群众的意见。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

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对此,我们需遵循系统性原则,多措并举,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更加注重解决相对贫困、更加注重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建设、更加注重凝聚各方力量,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的扎实巩固和拓展提升,为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第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更加注重解决相对贫困。以贫困程度为标准进行划分,贫困可以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相对贫困一般是指相比较于别人而言的物质资料占有量的匮乏和消费能力的低下。面向未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和农村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尤为重要。这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是要着力改变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局面。《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也就是说,解决相对贫困问题要放在整个区域、城乡平衡发展的大格局中考虑,不能只谋一域。

二是要着力缩小低收入人口同其他群体的发展差距。现实地看,脱贫摘帽地区和群众实现从“脱贫”到“致富”,仍将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一些地方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缓慢、农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等问题日益凸显。对此,需采取措施提高农村低收入人口持续增收的能力,包括设立专项财政项目、培育和扶植相关产业、提供教育和技能培训、创造就业机会,以及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等,让他们的收入增长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三是要着力解决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民生问题。在实践中,我们衡量脱贫与否的指标主要是经济收入指标,但饮水安全、卫生设施、健康保健、住房、教育等方面的指标同样重要。更好解决相对贫困,就要关注多重维度的贫困问题,从更为宽广的视角解决相对贫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3月6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必须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对全体党员干部的鞭策,也是对全体人民的鼓舞,必将更有力地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取得最后胜利。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受疫情影响,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繁重时间更加紧迫。各级组织部门要深入学习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决策部署上来,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决战脱贫攻坚中充分发挥组织部门职能优势和作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一起打有效整合扶贫队伍和硬核措施一起上广泛动员贫困群众和基层干部一起干。

各级组织部门要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扶贫攻坚中积极履职尽责有效发挥作用,要树立鲜明用人导向,注重在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引导党员干部人才在战“疫”一线奋勇争先,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干劲,让党旗在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一线高高飘扬。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有感心得全国脱贫攻坚全文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脱贫攻坚有收尾时间节点,但收尾不等于收场,不代表脱贫攻坚工作的彻底结束。当前,脱贫攻坚工作虽取得重大胜利,但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各级各地要坚决克服“松”的情绪、消除“停”的心理、杜绝“拖”的现象,继续真抓实干、务实笃行,巩固拓展好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

克服“松”的情绪,绷紧脱贫攻坚“思想弦”。“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经过全国上下8年的接续奋斗和不懈努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有了极大提升,一些党员干部认为脱贫攻坚工作可以松口气,不用再像以前一样争分夺秒抢时间了。其实不然,脱贫攻坚工作虽取得重大胜利,但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并没有彻底收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压力依然十分巨大。劲头一松懈,就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各级各地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仍然要时刻绷紧思想弦,上紧行动发条,克服松劲和厌倦情绪,确保脱贫路上思想不疲、劲头不松、力度不减。

消除“停”的心理,拉满脱贫攻坚“行动弓”。“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脱贫攻坚不是终点,是新生活的起点,各级各地不能只看到已经取得的脱贫成绩,一劳永逸、停滞不前,而是要看到在扶贫产业后续发展、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异地搬迁群众稳步致富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各级各地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要在脱贫路上持续发力,因地、因户、因人设好过渡期和过渡政策,严格落实好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工作要求,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制定好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做好后续产业扶持、稳岗就业、动态监测、政策兜底等一系列后续工作,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杜绝“拖”的现象,落好脱贫攻坚“责任点”。“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脱贫攻坚收尾阶段,部分党员干部开始有了松劲懈怠苗头,面对一些不是非做不可的棘手问题,部分干部往往会抱着“拖一拖”“放一放”“等一等”的态度,想着再等几天脱贫攻坚就结束了,其实越在最后,这种工作心理越是不可取。各级各地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要坚决杜绝念“拖字诀”的工作方式,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积极担当、勇于作为,在脱贫路上正视问题不回避、承担责任不推诿,认真踏实地按规矩把各项工作做好,进一步提升脱贫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有感心得全国脱贫攻坚全文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突出党建引领,注重夯基聚力,以抓党建、强堡垒的实际成效,强力助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夯实“人才根基”,筑牢“战斗堡垒”。将选优配强嘎查村党组织书记作为抓实脱贫攻坚的关键,全面做好嘎查村“两委”换届前期准备工作,652个嘎查村全部有“一肩挑”人选和“一嘎查村班子一名大学生”人选。大力实施“头雁”培养储备计划,通过从返乡大学生、回乡创业青年、退伍军人、产业带头人、致富能人中选拔培育等方式,储备后备干部1967人,平均每个嘎查村储备3.02人,其中35岁及以下641人、占32.6%,大专及以上438人、占22.3%,有效解决嘎查村干部青黄不接、后继乏人问题。

选派“精锐力量”,集结“最强队伍”。按照“党政干部驻弱村、经济干部驻穷村、政法干部驻乱村、双语干部驻民族村”原则,精准选派市县乡三级干部1421人、组成431支脱贫攻坚工作队驻嘎查村工作,选派395名优秀干部担任嘎查村第一书记,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嘎查村162名。组织开展“万名专家服务基层”活动,选派1943名专家服务基层,实施改盐增草(饲)兴牧、控肥增效示范等一批致富项目。截至目前,累计争取各类扶贫项目430多个,落实帮扶资金1.3亿余元。

发挥“带动效应”,打造“强大引擎”。坚持“项目+产业”双轮驱动,把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引擎,以来,争取到中央、自治区重点扶持嘎查村65个、专项扶持资金6500万元,为全市376个嘎查村争取到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全部并网发电,平均每年增收2.5万元。采取“党支部+项目+农户”“党建+电商”等方式,积极探索出光伏产业型、土地承租型、有偿服务型、反租倒包型等10余种发展模式。同时,立足产业资源优势,利用农村牧区闲置荒滩、沙滩、盐碱滩种植经济林、发展林果产业,让“三滩”变成“金银滩”、“果树”变成“摇钱树”。今年,嘎查村集体经济全部实现5万元以上,60%达到1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