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园大班乐器教学教案设计与反思(优秀8篇)

时间:2023-10-16 21:23:48 作者:字海 口号大全 最新幼儿园大班乐器教学教案设计与反思(优秀8篇)

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提前预设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欢迎大家一同学习以下初中语文教案的范例,希望能够对你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乐器教学教案设计与反思篇一

活动目标:

1.知道如果自己走失,可以找警察帮忙,并告知电话号码。

2.培养幼儿的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组织幼儿排练《在公园里》的情景剧、录音(救火车、救护车、警车的声音)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请幼儿听特殊车辆(救火车、救护车、警车)的声音(录音)。

2.提问:“我们遇到困难时应该找谁帮忙?

(二)关键步骤

1.情景剧表演:《在公园里》

2.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小明为什么会走失,他走失后是怎样做的?

3.小朋友和家长外出时应注意什么?

(三)老师总结归纳

引导幼儿诵读核心要素。

(四)活动延伸

可组织幼儿为全园的幼儿和老师们做一次关于安全教育的宣传活动,教师引导一部分孩子制作宣传栏,另一部分孩子为大家表演诵读三字儿歌。

家园互动:

1.家长平时要随时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2.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记住自己家的电话、地址。

注意事项:

1.通过诵读,引导幼儿了解核心要素的含义。

2.教育幼儿不能随便将家中的地址、电话告诉陌生人。

(五)活动反思

1.孩子对活动的哪一环节最感兴趣?为什么?

2.你认为这个活动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3.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该如何改进?

附:情景表演剧

妈妈带小明逛公园,可是,今天的天气实在是太热!当他们走到售货亭前,小明吵着要妈妈买冰棍。妈妈没有办法,只好去排队买冰棍,就在这时,小明突然看见草地里有一只小松鼠,不知不觉地,他已随小松鼠跑了很远很远。

“妈妈!妈妈!”小明终于想起了妈妈,可是,妈妈在哪里呢?他看不到妈妈了,只好大声地哭喊起来。

这时,公园的警察叔叔循着小明的哭喊声走了过来,小明连忙跑过去,向警察叔叔循了自己家的电话和地址,最后,在警察叔叔的帮助下,小明安全地回了家。

幼儿园大班乐器教学教案设计与反思篇二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愿意在活动中大胆表述,萌发爱的情感。

2、知识目标: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表述故事的中的内容。

3、能力目标:认真倾听,能用不同的方式向身边的人表达爱。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大胆猜想与表达,读懂故事,明白大树给予了男孩所有的爱。

活动难点:在故事中理解大树的付出与男孩的索取,懂得并学会感恩。

活动准备:

ppt、音乐《神秘花园》《感谢》《可爱颂》、爱心卡、彩色大信封3个、红色爱心袋1个、小图片2套。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绘本《爱心树》,引出主题。

教师与幼儿谈话。

师:很高兴能和你们做朋友,能告诉老师你最爱的人是谁吗?

师: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一本讲述爱的故事书,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你们从这本书的封面上看到了什么?

师:它可能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呢?为什么叫它《爱心树》呢?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二、教师播放ppt,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分段落讲述并提出问题,启发幼儿思考,感受大树不同的快乐。

(1)第一页到第四页

师:为什么大树很快乐呢?

师:对,因为有小男孩的陪伴。

(2)第五页

师:为什么大树会感到孤单呢?

师:要是有小男孩陪伴该多好啊!

(3)第六页

师:猜猜看那位孩子会说什么?

师:有可能,我们一起听听男孩说了什么?

(4)第七页

师:如果你是大树会答应男孩吗?说说你的想法?

师:我们来听听大树是怎么说的?

师:孩子,大树这次是用什么办法带给男孩快乐与满足?

师:大树用自己的果实帮助了男孩实现愿望。

(5)第八页

师:男孩说,我需要一间房子保暖,你可以给我吗?

师:孩子说说你这次的想法?大树这一次是怎么做的呢,我们继续往下听。

师:大树说我没有房子,身体就是我的房子,你砍下我的树枝拿去盖房。

师:你是小男孩你会忍心砍掉树枝吗吗?为什么?

(7)第九页

师:孩子又有很长没有来看望大树了,当他终于又回来的时候,大树很开心,快乐的几乎说不出话来。

(8)第十页

师:男孩的心情怎样?我猜男孩这次又遇到什么困难了,你们赞同吗?会是什么困难呢?

师:大家说的都有可能,我们继续往下听。

师:我年纪大了,心情也不好,不愿意玩了……我要带着家人去远方,你能给我一条船吗?

师:一条船?大树这次会满足男孩的愿望吗?

师:你是大树你会怎么做?听听故事中大树真实的想法和做法。

(9)第十一页

师:把我的树干砍断,用它做船吧……

(10)第十二页

师:男孩最后一次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大树跟前时,大树说:“我现在只是老树墩,真是抱歉。”

师:大树为什么要抱歉呢?

师:因为大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帮助男孩,给予男孩,带给不了男孩快乐和满足。

(10)第十三页

师:我现在需要的实在不多……大树很快乐。

三、游戏《爱的传递》,幼儿尝试复述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对话。

1、教师与幼儿讨论

2、音乐《可爱颂》,幼儿随音乐有节奏的传递爱心,遵守游戏规则中,大胆讲述图画内容。

四、借助图片,梳理梳理故事内容,分角色讲述故事。

师:男孩在一天天长大,由当初的小男孩变成了一位老人,大树给予了它果实、树枝、树干,最后只剩下一个老树墩。

1、分角色完成简单的表演,教师旁白。

2、感受大树给予男孩的爱

小结:大树爱男孩,男孩给予大树快乐,爱与被爱其实都很很幸福。

四、找我身然的“大树”,萌发爱的情感。

1、情感迁移

2、幼儿相互讨论并回答。

小结:今天回家向爱我们的爸爸妈妈说声“我爱你”,向爱我们的老师说声“谢谢”,抱抱一下我们的好朋友。

五、播放歌曲《感谢》,幼儿制作《爱心卡》。

1、教师讲解制作要求

师:孩子们你们一定有好多感谢的话要说给爱你们人,老师这里准备了爱心卡,请把你们想说的话画在爱心上,把我们的爱心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好吗!

2、幼儿开始制作《爱心卡》,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六、请幼儿将自己制作好的《爱心卡》挂在“爱心树”上。

师:孩子们带着我们的爱心树给后面的客人老师说再见!

活动反思:

《爱心树》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绘本专家之一希尔弗斯坦的作品,他讲述了一棵大树和一个孩子之间耐人寻问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一个温馨的故事,略带哀伤的感动,慰藉人们的心灵的故事。因为故事讲述的小男孩在不断的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是大树一直在默默的帮助和支持,男孩才获得了满足愉快。故事情节离孩子生活较远,孩子较难将情节与生活进行直观的链接,因此在执教过程中,提问环节及幼儿分组进行讲述环节,幼儿的能动性稍微有些欠缺,预设和生成有细微差距。根据幼儿反应进行灵活调整,采用猜想、假设、追问、移情等方式,又一次激活幼儿的思维,尤其在唤醒爱、萌发爱、表达爱的环节孩子的思维达到了制高点。

从整节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来看,预设的三维目标幼儿情感、知识、能力相吻合。后面将一步结合本次反思进行梳理、整合,让本节课的教育价值发挥到极限,更好地为幼儿所享用。

幼儿园大班乐器教学教案设计与反思篇三

孩子们,在这一个单元里我们已经学习了好几篇童话故事了,看得出来大家对它们十分感兴趣。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老师继续我们的童话之旅吧!——揭题《三个和尚》二、请孩子们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2、读通句子三、生字认读。

1、请孩子们拿出你手中的生字小卡片考考你的同桌吧。

2、哪些孩子们能够给我们一些字音方面的温馨提示。

3、老师的温馨提示。

尚瓶瘦净四、词语认读。

生意盎然亭亭玉立生意盎然: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亭亭玉立:形容花木形体绽放多姿。

四、词语娃娃找到家了。

1、净瓶里的柳枝生意盎然。

2、净瓶里的柳枝亭亭玉立。

3、选词填空。

生意盎然亭亭玉立1、这是一朵()的百荷花。

2、绿树红花,蝴蝶飞舞,好一派()的景象。

六、请孩子们再一次自由读课文。

1、给老师手里的图片排序。

2、学习1自然段(一个和尚挑水喝)小和尚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到了什么结果3、学习第2自然段(两个和尚抬水喝)讲了什么,结果怎么样4、学习第3自然段(三个和尚没水喝)发生了什么,结果怎么样5、学习第4、5自然段。

寺院发生火灾时,他们三人是怎么样做的,通过这件事有什么结果。

6、揭示了什么道理?(讨论)说说在生活中你和别人合作干过什么事情?怎么样合作的?七、生字书写。

1、观察“喝场但掉扑净”2、范写生字喝八、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三个和尚》音乐教案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乐器教学教案设计与反思篇四

1.要让小朋友们知道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的东西,更不跟陌生人走。

2.培养幼儿的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

3.了解一些走失求救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小视频:咕力咕力不要跟陌生人走

2.事先和一名幼儿不熟悉的男校工联系,请他配合教育活动,并准备一些幼儿喜欢的糖果、玩具。

活动过程

一、看视频讲述

1.教师放映视频咕力咕力不要跟陌生人走

2.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

二、情景模拟及讨论

1.教师借故离开教室‘陌生人出场。“陌生人”通过各种方式,例如给糖果吃、有好玩的玩具等,引诱孩子离开教室。教师在幼儿即将离开教室时出现,陌生人离开。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和陌生人走了会怎样?

2、情景模拟:小孩子在商场里面走失。

教师引导孩子讨论:在商场里,不小心和家人走失里,你该怎么办?

三、求救方法

1.教师告诉幼儿“没有告诉大人就跟陌生人走是一件很危险的事。他会让你永远见不到爸爸妈妈。

2、老师告诉孩子走失自救的办法

(1)、站在原地不要动。

(2)、向特定的人求救(警察叔叔,收银员阿姨等),请求他们拨打家长的手机号,并与家长通话。

(3)、先跟家长打电话,然后再打110,要警察到现场陪你在原地等我来接你。

(4)、警察来后,也不要跟警察离开原地,要警察打电话给家长,让爸爸妈妈来接。因为孩子可能区别不出保安和警察(制服太像)。

3.向幼儿介绍在陌生人要带自己走时的自救方法:大声呼救

附件:陌生人与幼儿的对话

陌生人:小朋友你们老师呢?(幼:老师出去了)

陌生人:老师不在,我带你们去玩吧!(幼:老师说不能和陌生人走)

陌生人:我是好人,不是坏蛋。你们看我还给你们带糖果来了。(幼:老师说不能吃陌生人的糖果)陌生人:不能吃糖果,那玩玩具可以吧?你们看这是麦当劳的玩具。(幼儿开始有些动摇了,有的开始要玩具了)

陌生人:麦当劳玩具好玩吗?(幼:好玩)

陌生人:那我带你们去麦当劳玩吧,那里有更多玩具,还有薯条可以吃。(大部分幼儿高兴地鼓掌并一一跟着“陌生人’’走出教室,小部分幼儿还坐在位置上)

老师跟孩子对话:

师:刚才你们想去什么地方(幼:麦当劳)

师:那位叔叔你们认识吗?(幼:不认识)

师:那你们为什么要跟他走呢?(请几位幼儿回答)

师:你为什么不跟陌生人走呢?(请一位幼儿回答)

师:你们觉得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为什么?

幼儿园大班乐器教学教案设计与反思篇五

活动目标:

1.认真听老师讲故事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2.适当想象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回家复述故事,续编故事想象作画,培养孩子们的复述说话能力。

4.从故事中懂得要团结,不轻信挑拨,和平相处的道理。

5.阅读故事,能细致的观察画面,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6.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教学重点:

听故事讲故事想象作画。

教学准备:

制作ppt教学过程:

再来看一幅图(五颜六色的羽毛图),在他们当中谁的颜色最美丽?为什么

2、这节课顾老师给你们带来这样一个有趣的绘本故事题目是《彩色的乌鸦》

3、猜猜看雪人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一提出,我们来看看乌鸦们怎样回答呢?继续看下去……后来,人们就只能看到颜色十分接近的乌鸦们聚在一起,但是他们的争吵并没完全结束,因为他们的颜色并不一完全一样。乌鸦之间多少还有些区别,每只乌鸦都认为自己的颜色是唯一正确的。

4、你认为他们错在哪里?

每只乌鸦都自认为自己的颜色是唯一正确的。

说得太好了,我们继续看下去:事情发展得越来越糟糕……你看一只灰猫钓起一根彩色的羽毛脚步沉重的走出湿漉漉的草坪。

继续看绘本:从此……

5、猜一猜:那会是一场怎样的雨?

对这是一场黑雨……而且永远成了黑色的了。

还在下黑雨的时候,一只……到原始森林度假去了……他成了一只与众不同的乌鸦?

6、猜一猜,这只彩色乌鸦的命运如何?小组讨论一下再来汇报。

7、我们来看第二个绘本《一只与众不同的乌鸦》点击绘本,读下去……”彩色的乌鸦坐在树枝上……这真让他感到难堪。

提问:他现在最想做的是什么?怎样使自己变得不再那样耀眼。

8、继续看绘本:这时乌鸦的首领……飞进那可以接纳他的浓浓的白雾中去了。

猜一猜:这只彩色乌鸦最后的命运如何?

学生猜测。

9、继续看绘本:原来这只是一个梦?看乌鸦们还是紧紧的靠在一起,那么亲密。

我们来看看首领会怎么说?

朗读乌鸦首领的话:“这样的事情在现实中是有可能发生的,不过,这在我们这里是不会发生的!”

10、再看看:“在他们当中,到底谁的颜色最美丽?”

11、这样的事情,你觉得在我们人类中会不会发生呢?

“同学们,这样的争名夺利、轻易听信别人的挑拨,种族歧视等等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容易发生的,但你们一定要在心里说'我保证,这样的事在我们这里一定不会发生'!齐读:”这样的事情在现实中是有可能发生的,不过,在我们这里是不会发生的!"

幼儿园大班乐器教学教案设计与反思篇六

活动目标:

1、通过模仿、体验大猴子的心情,能用较完整的语言、恰当的语气描述大猴子与小猴子间的对话。

2、观察画面,理解黏糊糊、松松软软、七零八落词语的意思。

3、初步感受对家人的理解,并建立对家人的感恩之情。

活动准备:绘本人手一本,绘本ppt,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封面直接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本好看的图画书,它的名字叫《我爱你,小猴子》,这是一个表达“爱”的题目,通常我们会向谁表达爱,谁会向我们表达爱?(我爱妈妈,妈妈爱我)

(二)背景介绍:这本图画书就是讲大猴子和小猴子“爱的故事”,尽管它们相亲相爱,但是有时候也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三)小猴子哭的画面:引导幼儿讨论。小猴子为什么哭了?小猴子淘气的时候,大猴子还爱他吗?说说理由。

(四)流览重点页面(ppt):你能发现它们之前发生了哪些不愉快的事情?

角色体验:

幼小:(郁闷)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不小心搞坏的。

3、破坏妈妈休息(幼幼互动)幼母:讨厌的小猴子,你什么时候才能安静下来?

幼小:(难过)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想让你陪我一会儿。

(五)师幼共读:(音乐背景)小猴子这样做确实不对,大猴子会原谅它,还会继续爱他吗?现在让我们把书取出来,我们一起去书里寻找答案。

互动交流:日常生活中,家长与孩子相处的一些事情(开心与不开心)。

小结:孩子们,当爸爸妈妈正在忙的时候,我们尽量不要去打扰他们,等爸爸妈妈闲下来的时候,一定会陪你们玩。我们要体谅他们,理解他们,爸爸妈妈也会给我们足够的爱,和我们做游戏。

三、结束部分教育传递:爱的`表达(相亲相爱的一家人)音乐背景。

谢谢小猴子让我们懂得了爸爸妈妈的辛苦,谢谢大猴子让我们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现在让我们一起大声的把爱表达出来(我爱你,妈妈,我爱你,爸爸)结束语:今天孩子把爱传递给了我们,也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和孩子一起把爱传递给我们身边的人,让孩子学会做一个感恩的人。也希望家长在工作之余,抽出时间多陪陪我们的孩子。

幼儿园大班乐器教学教案设计与反思篇七

1、欣赏散文,感受散文中露珠拟人化的形象,了解露珠与太阳的关系。

2、能根据经验积极参与讲述,提高讲述能力。

重点:理解散文内容。

难点: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讲述。

1、小露珠指偶一个、课件

2、幼儿已在户外寻找观察过露珠。

师:前几天早晨我们去草地上寻找到了什么?它是怎么样的呢?请幼儿讲述。

1、出示小露珠指偶,引出内容

2、教师边表演边完整朗诵散文一遍,后提问:

小露珠常常在哪里跳舞?(嫩绿的草叶上、花朵上、田野上)

3、边放映课件边朗诵散文后提问:

(1)小露珠在等谁?为什么?(太阳总是第一个看到它跳舞)

(2)小露珠突然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帮助理解太阳与露珠的关系)

(3)还会来吗?为什么?

4、教师套上纸偶带着幼儿再次完整朗诵散文,幼儿进一步理解散文内容。

1、回忆讲述

师:你见过小露珠吗?在什么时候能见到它?

2、互相讲述“小露珠的踪迹”

幼儿互相讲述(小草上、花朵上、滑梯上、铁门上等地方)

3、布置任务:回家后利用早晨自己去找找,小露珠还会停留在那些地方?把自己的发现告诉爸爸妈妈。

散文:跳舞的小露珠

每天早晨,小露珠总是第一个醒来。

小露珠在嫩绿的草上轻轻地跳着舞,好象怕惊醒了小草的梦。

小露珠踮着脚,从草叶上轻轻地跳跃到花朵上。哎呀,小花朵闭着眼睛呼吸着,太阳不出来,它是不会醒来的。

小露珠在田野上跳着、舞着,田野上一片安静。小露珠的嗓子痒痒的,他好想对大家说:“哎,醒醒,大家都醒醒,看看我优美的舞蹈!”

这时,东方的天空露出一线光亮。是太阳!太阳马上就要出来了。小露珠等待着,太阳总是第一个看到它跳舞。

小露珠呢?

小露珠的身影不见了,它消失在空气里。

等明天吧,明天小露珠还会再来跳舞的。

幼儿园大班乐器教学教案设计与反思篇八

活动目标:

1、通过引导幼儿讨论,确定《三个和尚》故事中的角色,幼儿尝试扮演。

2、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表演,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制作部分故事表演道具,与幼儿一起布置故事环境。

2、经验准备:

(1)幼儿能在教师指导下分组和轮换角色表演。熟悉故事情节,掌握角色间的对话。对身体动作有一些设想,幼儿能和老师一起复述故事旁白,并适时插入。

(2)教师在组织活动中根据需要及教材特点、幼儿实际情况,深入推敲,钻研教材,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讨论各个角色的表现方法和注意事项,思考哪些角色可以让小朋友来表演,可以用哪些形式表现。

难点:合作表演中幼儿不仅要表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还能照顾其他幼儿的表演进度。

活动过程:

1、谈话导人,引导幼儿回忆故事。

幼儿:小老鼠!太阳!观音菩萨!火!白云!蝴蝶!水桶!

2、尝试表演,并总结部分角色的表现方法及注意事项。

引导幼儿尝试各种表现方法并使用部分道具,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太阳必须要在小和尚来之前出来,同时晚上还要落下,表演太阳的幼儿就要跑来跑去,东升西落;火苗是要等到着火的时候才能出来,而且是从小火越烧越大,幼儿的动作也要从蹲到起再到站,灭了就要全部趴下或躲起来等。)

幼儿1:观音有水的时候就会很高兴,水被小和尚喝完以后就不高兴了,当起大火的时候,观音还有点害怕。

幼儿2:火有许多表现方法,火可以用红色的塑料袋,也可以用红色运用的词汇和情节推理来自于他们自身,他们对同伴传达信息接受的程度远远高于教师传递知识的信息,因此,要使幼儿的言语信息在同伴的发言中不断丰富起来。由于故事情节的发展是由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推理、想象出来的,因此幼儿的预想与假设的技能得到了锻炼,这是一般的故事教学所无法达到的效果。活动中幼儿倾听同伴发言的同时,要对同伴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在头脑中迅速选择与其他人不同的词汇与想法进行表达。在故事表演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得到了快乐,而且锻炼了勇敢和自信的品质,感受到了个人在集体中的价值。

2、活动中的不足:

一次活动让幼儿充分表现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幼儿的活动不够尽兴,没有机会尝试表演其他角色,还可在本次活动后设计一些延伸内容。

主要内容:

1、教师大胆尝试,为幼儿提供自主活动的机会。

教师在活动中进行了大胆创新。一改由老师教幼儿演什么、怎么演的模式,让幼儿自主讨论故事中的角色及每个角色的表现方法,反映出老师对幼儿的充分信任,相信幼儿具有挖掘角色、运用已有经验表现角色的能力。幼儿的现场表演能力强,说明幼儿有这方面的经验,充分体现了教师平时对幼儿的关注和培养。教师在自我反思中充分认识到关注幼儿已有经验,借助适宜活动内容和形式,帮助幼儿进行概括提升建构新经验。

本次活动选材适合大班幼儿,采用了互动式的教学法,活动形式生动活泼。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引发讨论,使用启发式的提问,帮助幼儿积累大量词汇,让幼儿的言语信息不断丰富起来。给每个幼儿提供了参与讨论和表演的机会,让他们在集体中充分体现自我价值。活动有创意,说明教师在工作中善于思考,充分体现尊重幼儿,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与老师的互动、与幼儿的互动中自主发展。

2、教师对活动整体把握中还要关注个体。

个别幼儿出现经验缺乏的现象。家长的帮助和支持对活动的开展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希望家长能够配合收集一些活动中需要的资料,来丰富幼儿的经验,让幼儿了解收集资料的多种途径,但在这个过程中却出现了家长包办代替的现象,幼儿没有参与收集,不了解收集的整个过程,所以导致了幼儿经验不足的'现象。在把握幼儿年龄特点的同时,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在活动中及时地把幼儿零碎的经验进行归纳和提升还需要教师更好的解决。

综合评析:

1、活动设计大胆新颖。教师在活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充分关注幼儿的已有经验,使幼儿感受到了与人交流的乐趣、表演的乐趣,尝试用自己的身体、道具、表情来表现一个事物,尤其体验到了合作的乐趣。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找到了各种角色,探讨出每个角色的表现方法。亲身体验到如何用自己的身体和道具来表现火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最后到熄灭的过程,有的小朋友甚至把“火”藏在了衣服里。在这种探索过程中孩子们的表演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体现了教师确实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想说、敢说、乐于说的环境。

2、表演活动既有小组活动,同时又有幼儿个体的个性表现。幼儿语言的发展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教师的个人反思与小组反思中都关注到幼儿整体表现,而对于幼儿的个体差异和个体发展没有重点给予关注。同时在教师的目标中亦没有体现,使本次活动在幼儿个体指导方面略显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