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想象与联想课后反思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反思(模板5篇)

时间:2023-09-24 19:44:34 作者:碧墨 工作总结 发挥想象与联想课后反思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反思(模板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发挥想象与联想课后反思篇一

今天讲了第五单元的习作,还是有一些地方需要思考和改进。

一、导入新奇有趣

在刚开始导入习作的时候,我从想象引起的发明创造导入,引导同学们想一想,有哪些发明创造是需要想象参与的呢?很快打开了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明白想象如此的重要。其次,因为是习作,我又出示了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比如说阿拉丁神灯以及孙悟空,让学生知道这些也是作者想象出来的,但是作者想象丰富,内容精彩,于是成为了经典的作品,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环节设计紧凑、合理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对各个环节之间的连接反复琢磨,以及过渡语应该如何使用。从教学设计的整体来说,结构比较紧凑,设计比较合理。

三、练习之前的内容进行回顾,打开学生的思路

想象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熟悉,但是要是想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想象还是有一些难度的,需要多加引导。因此我带领学生通过学过的两篇课文回顾想象的特点要大胆奇特,回顾想象的方法,可以根据事物的特点来想象,也可以反着来想象,并尝试着让同学们说一说,这样就打开了思路。

一、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

在授课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学生的回答不是很积极:你准备选择哪个标题来写作文,作文的内容准备些什么?这个问题稍微有一些难度,需要学生进行构思才能回答,应该在预习的时候让学生想一想则海洋就会好很多。也可以在课堂上多留一些时间,让学生思考之后再回答。

二、语言连贯性不够

在授课的过程中,偶尔会出现语言不连贯,突然断句的现象,这样的话学生的思路也可能会中断,所以下次要注意语言的连贯。

发挥想象与联想课后反思篇二

“千年修得同船渡,万年修得共枕眠”是讲缘分的难得,需要倍加珍惜。可“同船渡”对其中的每位成员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只有大家齐心协力,这条船才能够安全地快速前行。一个家庭,一个班级,一个学校都如同一条船,大家来到一起就是一种十分难得的缘分,同时对每个成员又都有一份责任,大家都必须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家庭才能兴,班级才能旺,学校才能发。

可我们有时候在教育孩子时却并没有让我们的孩子明白他肩上应负的这份责任,往往会有意无意地把孩子的责任剥夺掉。比如,很多家长在无奈的情况下就会对孩子说“听不听话,努不努力还不是你自己的事,今后你有出息了享福的还不是你自己,做父母的还能享到你什么福?你现在不努力,今后吃苦的还不是你自己?”。很多时候老师也会如此这般苦劝他的学生“………………”(此处省略好几十个字)。一下子我们家长和老师就把孩子在家庭、在班级中应负的责任撇得一干二净,孩子也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努力与否完全是他自己的事情,与家长、老师毫无关系,使得接下来的教育就进入了死胡同,孩子更是变成如脱缰的马,家长的劝、老师的教全不管用,任由自己信步。

首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孩子承载着我们的未来,孩子现在的生活和教育是我们做父母、老师应该负有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我们的未来就是他们应该负有的责任。孩子今后的前途如何,不仅会影响其父母未来精神生活的质量,还会大大影响其父母物质生活的.品质,怎么能说“努不努力是孩子自己的事”呢?老师和学校同样也撇不清这个关系,没有学生学业的成功,就不可能有老师事业的成功,更别说现在的奖金、职称、先进、职位评定等都与之关系密切;学校目前的生存就会存在危机,更别说做大做强。也许有老师会说,我有那么多学生,不靠这一个两个。可要成就您事业,您还真就需要靠每一个学生的努力配合,否则您的事业还就只能平淡,只有让每个学生尽力了(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很优秀),您的事业才可能不平淡无奇。

其次,这种做法是不对的。现在的孩子都非常聪明,我们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厌恶我们虚伪。孩子会想:“你们明明热切盼着我们努力学习,让我们今后有一个好的前程,使你们做父母的今后也能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美好老年,做老师的能够成就你们的事业,学校能够扬名,却还非要在我们面前一本正经地显高尚。既然你们嘴上口口声声要说这是我们自己的事,那就由着我们自己来好了,不用你们管”。您瞧,出现这种局面了,坏了吧!

其实,我们应该正面去教育我们的孩子,应该让他们明白这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一份对家长、对家庭、对老师、对学校乃至对国家对社会所必须要承担起来的一份集体责任、社会责任,而不仅仅是他自己个人的责任。所以,要让他们意识到,他们现在有义务尽心尽力搞好自己的学习,多长本事,为将来能够更好地承担这份责任,他们就应该努力,必须努力!

我们在教育孩子时,真不应该哪怕是在口头上剥夺孩子应该承担的集体责任、社会责任。

发挥想象与联想课后反思篇三

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奇思妙想故事特别能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而丰富的想象力多半源自于联想,许许多多的孩子可以由一个事物联想到多个与此有关的事物,这就是想象力的源头。从小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对他们以后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想简单的谈一下我在教本节课时的点滴体会。

首先,绘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动手能力主要开发的是人的左半脑,这样会促进左脑的智力开发。同时在颜色如何运用、空间位置等方面的'能力对右脑开发也大有好处。

其次,孩子在画画的过程中时候,他的脑、眼、手并用,因而能促进身心的成长发育,让孩子的潜能与个性多了一条途径来展现,同时更加培养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大家共同给小狗设计一个家,一个温暖的小窝,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动手的热情,大家各抒己见,充分拓展思维,令小狗的房子五颜六色,造型各异,漂亮极了,学生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对空间的把握,对色彩的运用都经过了用心地思考,可以说是在兴趣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身心都得到了发展。

这节课教师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去做,去联想,去发挥,充分运用多种工具,从而画出各种造型各异,美轮美奂的作品来。不要拘泥于课本上的要求,拓展延伸才是本课的主旨。

发挥想象与联想课后反思篇四

本次习作是“这样想象真有趣,是让学生选一种动物大胆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

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通过激发兴趣大胆想象;积累素材厚积薄发;打开思路活跃思维;创造机会多方思维等方法,指导小学生创新思维,写好想象作文。

教学中,该如何指导学生写好想象习作呢?《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文教学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对未来的想象不是写现实的事物,这就要求我们在构思上动些脑筋,写法上新颖,有吸引力。比如可以直接写未来的情景。对于同一作文题目,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老师不能把学生的想法当作”胡思乱想”、”异想天开”妄加批评,削弱学生的写作的兴趣,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求异。

既然是想象作文,想象是十分重要的。在我们确定了要写的材料后,我们就应紧扣材料(可能是一方面,也可能是几方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这个想象一定要做到奇,即奇特,富有个性,是属于你自己的大胆而奇特的想象。你想象中的小动物的主要特性发生变化后,有了怎样的生活。因此,同学们一定要大胆地展开想象,尽量在想象汇总突出自己的创新。想象要大胆而有新意,具有时代性的同时,要注意合理。想象的合理指想象要基于现实。想象汇总突出自己的创新。想象要大胆而有新意,具有时代性的同时,要注意合理。想象的合理指想象要基于现实。它是想象而不是狂想、妄想。要基于现实,又要超越现实。写这类作文要注意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将自己平时观察所得,根据表达的需要,台乎情理地展开想象。

学生的想象有了大致的轮廓后,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围绕情节想具体。除此之外,由确定材料到下笔成文,中间需要一个说的过程,我口写我心,我心写我口。让学生把自己头脑中想象的情节说出来。在此过程中,语言与思维呈互动状态。说的收获与启发也促成了写的酝酿,将积累材料与化成文字之间的梯度大大缩小。尤其是教师让学生示范说,个别说,同位说,小组说,既是个体一次写的酝酿和尝试,也是不同个体间的一种互相启发,能使学生互相影响,不断补充,取长补短,丰富自己的内容。

我认为“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培养学生想象作文的途径是很多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挖掘学生的内在创造潜质,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使学生创新能力和作文能力都得到一定的提高。作文课上完后,让我最感欣慰的是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习的`积极性都较高;学生的回答是那么富有想象力,那么富于创新;学生动笔时兴致盎然,每一个同学都感到有话可说,作文难的苦恼基本看不到了。

发挥想象与联想课后反思篇五

杭州有个八岁的女孩,因父母外出,她在家侍候奶奶,打不开水果罐头。她想,如果能用一个外套把罐头打开,那该减轻多少麻烦呀!于是,在家长及外界朋友的帮助下,她完善了自己的构思,成为我国迄今为止年龄最小的发明专利的申报者。

有个学生造句,“雪化成了春天”,老师摇头,曰:“雪化成了水。”可见,小学生稚嫩的想象力,飞跃的神思,有可能被教师的摇头给扼杀掉。

在生活中,哪些错误做法会扼杀孩子想象力呢?

1、替孩子做事:想象力不是“想入非非”,而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创造。我们会担心孩子做事慢就一味代劳,会让他们失去许多动手动脑的机会。要知道,孩子在做事过程中,会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反复实践,这些经验会为发挥想象力和创意提供不竭的源泉。

2、阻止孩子探索:孩子的好奇心非常宝贵,可出于各种原因,我们常常不能接受孩子在好奇心驱使下的种种要求:用水果刀自己削苹果、把整卷纸都泡在水盆里、用床单在客厅搭个帐篷……如果孩子要求的每件事都被我们拒绝,久而久之,就会失去那些新奇的想法和对事物的好奇。

3、给孩子提供标准答案孩子到了提问的敏感期,总把“为什么”挂在嘴边。我们为了正确回答孩子的提问,恨不得翻遍所有的百科全书。其实孩子的每一个为什么,都可以有很多种答案,我们可以试着问问孩子的想法,或者跟他一起去找找答案。现成的答案会束缚孩子的头脑,让他失去思考的动力。

4、害怕孩子受挫:当孩子想把想象付诸实践时,还要有自我激励、走出困境的`抗挫力。挫败体验对孩子非常有益。孩子有好的想法,就要鼓励他试试,如果因为怕孩子失败而阻止,那纵然他有奇思妙想,也只是纸上谈兵。如此下去,他的想法只会越来越偏离实际。

无数事实证明,丰富的想象力是科学事业成功的前提。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在生活中,我们千万不要伸出“杀手”,扼杀孩子美好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