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英语新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优质8篇)

时间:2023-09-26 08:44:31 作者:MJ笔神 心得体会 最新英语新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优质8篇)

心得体会是指个人在经历某种事物、活动或事件后,通过思考、总结和反思,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英语新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篇一

这个学期的英语期初培训学习了英语新课程标准(20xx年版),使我对新课改有了一定的认识。新课程改革对于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通过这次学习我有了以下几点认识,新课程理念标准认为,课程不是教材,教学也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或是“知识移植”的过程。真正的教学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这种教学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的、尊重学生个性的、参与教学环境中的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20xx年版)》的理念更先进, 首次将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小学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学习一门外语能够促进人的心智的发展。语言学习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加强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操的修养,它更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在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更注重了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更符合学习者语言学习的规律。课标强调学习过程,注重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一线英语教师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将会更明确我们所承担的任务和责任。

我们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把“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教学目的的首位,而新制定的课程标准要求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英语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同时,提倡教学中要以“口语交际”为主,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开口说英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创造性运用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而且所载的信息是有限的,传统的教学与新课程教学有很大的区别,以往的教学只是要求讲解知识点,而现在的新课程强调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学习的能力。教师与学生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从独立学习转向了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变化,从接受学习转向探究式学习。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要在于老师的调动。在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后,就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设计模仿、会话、口、笔头操练、提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教学活动中。虽然我们的教学条件有限,但我们可以根据实际运用实物、自制教具来使课堂形象生动。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使我领悟了新课标的精神,认识到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在新的理念指导下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切切实实地以“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新的角色和学生相处,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教育的主体和获得知识的主动者,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学会学习英语的方法,通过英语学习了解世界、为培养学生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尽一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尽一份心,做一个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

英语新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篇二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化的趋势,英语已经成为世界通用语言。尤其在现今时代,毫无疑问,英语的地位更是不容忽视。英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而是一种文化和交流的桥梁。这也是为什么英语国际课程标准越来越重要。在本篇文章中,将从个人角度出发,分享自己对英语国际课程标准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认识英语国际课程标准

英语国际课程标准(ICS)是由英国教育部和文化部所设计的,旨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以及推动英语的国际化。它的指导思想是以孩子为中心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社会能力和快乐的学习态度,而非仅仅学习语言的表达和语法知识。这也是ICS与传统英语教学的最大不同之处。

第二段:实践英语国际课程标准

在学习ICS的课程过程中,我感受到了ICS的独特魅力。在教学中,我们不仅侧重于语言的运用,更注重于学生自主、创新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我曾担任过一次小组长,在前期的准备中遇到一些困难,但在团队的合作下,我们克服了所有问题。团队的凝聚力和比赛中的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升,这是我们传统教学中很难做到的。除此之外,ICS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文化和语言之间的联系,不再仅仅是单一的语言知识。

第三段:ICS对英语教学的优势

ICS所强调的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这与IELTS等课程的强调有所不同。在ICS的教育中,强调学生的各个方面的独立成长和培养,包括语言方面、交流方面、观察和问题解决方面等。这样的教育方式,会让学生更加全面和稳定地前进,热爱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当中,这样的能力对学生来说无疑是非常宝贵和重要的。

第四段:ICS的不足之处

ICS的实施过程中,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其中,笔者认为,主要的问题是师资力量不足以及教学材料有限。此外,学校在教学方面的现状也需要改善,只有当学校走向标准化、智能化和规范化,并拥有具备先进教学理念的师资队伍时,ICS能够被充分发挥出其效益。

第五段:总结和展望

在ICS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在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中,学生的英语水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ICS的教育理念对于现代社会具有积极意义,它的强调不仅仅是学习英语,更是全方位的发展。相信随着ICS的推广、学校条件的改善,它将会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形成更为广泛的教育范式,也将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英语新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篇三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精品课程成为了各级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热门学科之一,英语课程的精品化已成为学校和教师们关注的焦点。而为了规范英语精品课程的开展,教育部提出了英语精品课程标准,本文将会从几个方面对这一标准进行探讨和体会。

一、了解课程目标是关键

在进行英语精品课程开发之前,教师应首先了解课程目标。教育部提出的英语精品课程标准明确了课程目标的培养方向,这为教师明确了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具体目标,也为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了指导。作为英语教师,我认识到课程目标的重要性,开始将目标作为教学的核心,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英语精品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多维度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学习能力。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开始采用了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任务,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团队合作,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关注素质教育的融入

英语精品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重素质教育的融入。在英语课程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英语不再是简单的语言工具,而是一种能够增长智慧、陶冶情操的语言。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通过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艺术和科技等,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的全球视野,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课程评价和反馈的改革

英语精品课程标准还明确了课程评价和反馈的要求。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过于注重对知识的检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英语精品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口语表达、写作、听力和阅读等各方面的评价,并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在我的教学中,我开始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全面评估,并注重对学生的每次表现给予具体的建设性反馈,让学生在反思中提高,在进步中成长。

五、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英语精品课程标准的实施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英语教师,我明白自己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我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通过与同行的交流和反思,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同时,学校也应注重英语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和支持,以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英语教师队伍。

总之,英语精品课程标准的制定为英语教育提供了规范和指导,也促使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和改进。通过了解课程目标、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素质教育的融入、改革课程评价和反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努力,我相信英语精品课程的开展将会越来越好,为学生的英语能力提高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英语新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篇四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学习英语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各级教育部门陆续制定了英语精品课程标准。本文将围绕英语精品课程标准这一主题,分为五个段落进行探讨与分析。

首先,英语精品课程标准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在传统的语言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主导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而英语精品课程标准鼓励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这要求教师具备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此外,教师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关注教育前沿的研究成果,不断完善自身能力和教学理念,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其次,英语精品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在过去的英语教育中,语法知识的学习和考试成绩往往是评判学生英语能力的主要标准。然而,英语精品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强调学生具备自主学习与交流、合作与反思的能力。只有掌握了这些能力,学生才能更好地运用英语进行真实的交流,更好地适应国际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英语精品课程标准明确了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目标,并提供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

第三,英语精品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通常情况下,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门语言的学习,需要了解背后的文化背景和习俗。因此,英语精品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通过课程内容的设计与文化融合,使学生对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习俗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样的要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能增加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接下来,英语精品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综合评价。传统的英语教学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潜力的发掘。与之不同的是,英语精品课程标准提出了全面评价的要求,除了考察学生的语言技能和知识水平,也要考察学生的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评价方式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能够客观评价学生在语言运用方面的实际能力。

最后,英语精品课程标准强调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教育教学的科学性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发展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先进性则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与方法,在实践中摸索教学的最佳实践,提升自身水平。只有不断追求发展和创新,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推动英语教育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

综上所述,英语精品课程标准对于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它不仅强调学生的交际能力和文化意识,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和贯彻英语精品课程标准,促进英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英语新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篇五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时刻关注着如何提供更好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因此积极探索并践行英语精品课程标准已成为当代教师们的共识。在实践过程中,我深感英语精品课程标准的重要性和优势。在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总结和反思,以下是我对英语精品课程标准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英语精品课程标准强调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在以往的教学中,语法和词汇的学习往往占据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机会。而英语精品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注重学生对于语言的实际运用。而对于教师来说,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语言交流,提供大量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语言材料,并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在真实的交流环境中提高学生的自然表达能力。

其次,英语精品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应该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习惯和社会规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应教授英语知识,更要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国际电影、阅读名著,同时组织留学生和学生的文化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应对不同文化环境的能力。

再次,英语精品课程标准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英语学习并不仅仅是语言学习,更是价值观的塑造和人格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或探讨一些社会讨论话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态度和积极人格品质,使他们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

另外,英语精品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学业发展和生活成长的全方位支持。英语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英语知识,更要让学生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成长。因此,教师除了教授英语知识外,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特长,帮助他们进行个人发展规划。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英语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提供各类英语学习资源和支持,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最后,英语精品课程标准需要教师的持续发展。要想成功实施英语精品课程标准,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进行持续的职业发展。教师可以参加各种教育培训和学术研讨会,了解最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此外,教师还可以加强与同行的交流合作,分享教学经验和教材资源,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总结起来,英语精品课程标准明确了英语教学的方向和目标,对教师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支持。在实践中,我们要始终坚持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全方位地支持学生的学业和生活发展。同时,我们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英语教育,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竞争力的英语人才。

英语新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篇六

新课程改革对于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通过这次学习,我有了一下几点认识。首先,新课程理念标准认为,课程不是教材,教学也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或是“知识移植”的过程。真正的教学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这种教学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的、尊重学生个性的、参与教学环境中的教学。要想有效的实施英语课堂课程资源的开发,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 明确目标

我们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把“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教学目的的首位。而新制定的课程标准要求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英语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同时,提倡教学中要以“口语交际”为主,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开口说英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 改变英语教学方法

过去的在英语教学中总是老师讲,学生记。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听众,学生自由练习很少,口语、听力非常差。现在我们要转变这种模式,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还给学生。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主体地位,提高学习效率呢?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在教学中应把时间和空间多留给学生。

合作学习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没有独立思考就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将流于形式,质量不高。有准备的讨论交流,才可能是高质量的交流。提出一个探究性的问题,给学生思维空间。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一个教师对时间如何分配,直接反映这个教师的教学观念。探究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决定了探究学习必须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要在于老师的调动。在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后,就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设计模仿、会话、口、笔头操练、提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教学活动中。虽然我们的教学条件有限,但我们可以根据实际运用实物、自制教具来使课堂形象生动。

3、充分利用学生的差异。

在以往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整齐划一,束缚了学生创新潜能的发挥。教师要重视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学生的个性差异,不仅表现在学生的个体之间的差异,还表现在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兴趣特长,这种独特性是人的个性完善的内在资源。因此,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不能用一个水平衡量学生,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和认识,让课堂成为学生发挥个性的天地,成为自我赏识的乐园。

4、创造性运用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而且所载的信息是有限的。传统的教学与新课程教学有很大的区别,以往的教学只是要求讲解知识点,而现在的新课程强调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学习的能力。教师与学生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从独立学习转向了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变化,从接受学习转向探究式学习。

5、要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认真地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设计教法。我们在备课时,不仅仅局限于我们老师自己备,同时也可要求学生参与。如我们在准备教具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准备,尽可能做到自己手里有什么,学生手中有什么。比如在教26个字母时,可以让学生在上课之前自己制作一些字母卡片;在教 0--10的数字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些电话号码、门牌号、邮编等卡片,但每天如此会引起学生的厌倦情绪。如果教师能增加一些新花样,变换一下方式的话,学生的注意力一定会保持集中。如可以小竞赛、讲故事、做游戏等等。鼓励学生在练习中动起来。在英语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参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帮助。在操练中我们不但要学生动口,而且还应让学生动脑、动手、动表情、甚至可以把教室当作舞台让学生去表演。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直观的情景下轻松、愉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新课程改革强调能力,但更应注重基础。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初中英语教育,可谓是英语学习基础的基础。虽然现在从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课,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小学英语课在许多学校可能根本是形同虚设,名不符实;所以说初中英语基本上是大部分地区英语教育的启蒙教育,其目的应是学习一些基本知识和培养一些基本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教师以学生的英语学习为中心,扎实抓好课堂教学,让学习落到实处。

英语新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篇七

20xx年4月21日,教育部印发了最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xx版)》。趁着五一假期,我仔细研读了《英语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紧跟新时代的潮流,领会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把握新方向。结合王蔷、王守仁、梅德明等专家的解读,我对新课标有了粗浅的认识,对如何在小学英语中落实新课标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对比新旧课标,新课标进一步明确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优化学校育人蓝图。那么,我们要培养什么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通过英语了解不同文化,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具备跨文化交流和沟通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客观、理性看待世界,树立国际视野,涵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新课标突出强调发挥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针对此,相对于以往的旧课标,新课标对英语学习也提高了要求。

第一,分级标准有所改变。

第二,词汇要求增长了25%,达到了20xx单词量的要求。

新课标还提到,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接触并学习相关主题范围内的200个单词,以及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但英语的课时量并没有增加,这就要求学生要在空闲的时间去提升英语,对学生的要求更高,而且突出强调语言知识的活学活用,摒弃以往的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第三,阅读理解能力要求显著提升。

如在初中板块出现了以下三个要求:1. 理解语篇中显性或隐性的逻辑关系,即要求学生能够推理文章背后的意思;2. 根据话语中的重复、解释、停顿等现象,理解话语的意义,这要求学生有深厚的阅读功底;3. 理解多模态语篇中非文字资源传达的意义。

所谓多模态语篇,我理解的是未来的语篇阅读不再仅仅是以文字形式出现,有可能是图形、表格、流程图,甚至是语音的融合,不断向国际化考试如剑桥、雅思、托福等靠近。因此,像以往一些僵硬化的阅读做题技巧已经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了,这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重视阅读,增加阅读,广泛阅读,学会阅读,真正提升阅读素养。

第四,强调学生的表达性技能,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要求有明显提高。

如要求学生就口语或书面语篇的内容、观点和态度作出简单的口头评价,说明理由。在“+”部分,更强调了“恰当质疑语篇的内容、观点,解释不合理之处”。这对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要求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这也体现了核心素养引领下,英语学习从应试走向素质的大方向。结合我所教授的三年级(一级),课堂上我会设计多途径的听说活动,引导学生在感知、理解、模仿和运用中习得语言,学会表达。在学习理解类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描述、阐释、分析、应用等多种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迁移创新类活动,引导学生评价语篇背后的价值取向、作者的观点以及主人公的行为,逐步学会理性表达情感、态度和观点,提升表达性技能。

新课标还提出了很多要点,指引我们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落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如:1.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加大教研力度,围绕英语课程六要素,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组织和实施教学,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持续发展。2. 要设置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励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深入探究主题意义。3. 要加强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强化素养立意,结合学生的认知逻辑和生活经验,对单元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或重组,组织各语篇教学内容,规划系列教学活动,充分挖掘育人价值,引导学生逐步建构对单元主题的认知,发展能力,形成素养。

总而言之,新课标更加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在日后的教学中,我将鼓励学有余力的孩子在扎实学好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做一定的提升,去满足“+”部分的能力需求;课堂上,我会增加探究性、开放性、思辨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语言表达自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不同主题、不同语篇类型的课外阅读,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素养,并创造机会、搭建平台给学生进行语言输出,包括口头和书面,等等。

恰逢五四青年节,青春正当时,拼搏无止境。新的要求,新的挑战。作为教师,我定会继续准确、深刻领会课程理念、目标和要求,并转化为切实有效的实践,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全面促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形式与发展。

英语新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篇八

20xx年新课程标准修订之后,对英语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听说和阅读能力,让学生不再只靠答题技巧得高分,而更加注重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新课标指出,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起始年级为三年级,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以在一至二年级开设,以听说为主。以听说为主,这非常符合语言学习的一个规律,也就是在学习初期给孩子打下一定的听说基础,但是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性,大多数地方三年级才有条件开设英语课,在学习初期就要求听说读写齐头并进。没有听说的一个铺垫,孩子是很难适应学校这种高强度的背诵和写的一个训练的,两极分化就会越来越明显。

所以学龄前的一个大量的听说输入是非常有必要的。

新课程标准增加了语篇的要求,也就是要通过大量阅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文体素材,并且新课标标准对学生在各个阶段的阅读量有了明确要求,初中毕业阶段课外阅读量要达到15万字以上。

可以看出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要进行课外阅读,并且要大量、广泛进行阅读。其实在以前的课程标准里面也是这样要求的,但是为什么能够达到这个要求的学生不多呢?第一是我们的学生没有从小养成英语阅读的习惯,到了学龄后由于学业的压力,更不会拿出时间来进行英文的课外阅读;第二是没有英语阅读的能力。由于学龄前没有打下一个阅读的基础,导致孩子没有能力去阅读,即便有心阅读,但如果感觉难度较大则对阅读提不起兴趣。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从小阅读的重要性。

初三毕业生的要求是会运用20xx左右的单词,这是会使用的单词。那么如何能掌握大量的.词汇呢?单纯依靠课堂的学习显然不能满足对词汇的需求,并且将单词学习孤立开也不是正确的方法,还会抹杀了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

那么在学龄前的输入过程中(包括听儿歌、亲子对话或者亲子阅读等)孩子自然而然地会积累大量的词汇,有了这些词汇输入的基础,再加上自然拼读的学习,自然能将单词写出来,对学龄后的单词记忆帮助是很大的。

综上所述,英语启蒙对孩子学校的英语学习是很有必要,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会让孩子在学校的英语学习之路中走得更加顺畅。

作为老师的我们可以在吃透课标的基础上,才能在教学活动中针对拓展,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