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乡镇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汇报(通用5篇)

时间:2023-09-01 15:11:41 作者:字海 工作总结 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乡镇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汇报(通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乡镇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汇报篇一

我乡第一时间召开班子专题会议研究贯彻落实,认真分析了农业普查的重要意义,把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纳入重要议程。及时组织全体乡、村干部召开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动员大会,对中里乡当前农业普查工作进行了部署,及时传达上级文件精神,认真领会会议精神,学习文件,切实把握会议精神实质,充分认识到农业普查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了解农业普查主要工作流程,提早熟悉业务环节,提前进入状态,做到心中有数。

为保证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乡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成立了由乡长韦威华任组长,人大主席陆丹丹、乡党委委员副乡长朱长灵任副组长的全乡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乡统计办,朱长灵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23个行政村分别成立了农业普查的工作组,明确职责,落实到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农业普查作为一项大型的社会调查,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好第三次农业普查,资金保证是前提。对此,我乡根据区农普办统筹安排,普查工作经费及时落实,为按时保质开展普查工作提供了重要资金保障。

我乡设立了固定的办公场所,设在乡统计办。配备了办公桌、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和用品,为普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工作条件。

农业普查涉及各部门,覆盖面积大,为得到相关部门重视支持,我乡通过以会代训、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标语等宣传方式深入村屯开展农业普查宣传活动,强调农业普查重要性,扩大农业普查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使广大农户了解普查目的和意义,了解如实提供普查信息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提高农业普查宣传动员工作的效果。

我乡积极配合区统计局认真做好本辖区村民小组数、自然村数、农业人口数、农业用地、行政区划等基础数据的摸底工作,为下一阶段搞好普查小区划分和“两员”选定做准备。

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部署安排,切实做好我乡农业普查的前期各项工作规划落实,按照流程安排,扎扎实实做好有关业务工作,为我乡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是成立普查组织机构。方兴镇人民政府于20xx年4月12日印发《新津县方兴镇人民政府关于成立20xx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名单通知》(新方府发[20xx]12号),成立了方兴镇20xx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的组织和实施工作。

二是落实普查经费问题。按照成农普办于20xx年4月15日印发的《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准备工作“五落实”情况督查工作的通知》(成农普办字[20xx]3号)的通知精神,方兴镇党委于20xx年3月24日召开方兴镇第14届党委会议,落实方兴镇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经费问题。

三是做好普查学习工作。按照成农普办于20xx年3月30日印发的《关于组织系统学习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综合试点方案的通知》(成农普办字[20xx]2号)的通知精神,方兴镇人民政府于20xx年5月9日在政府作战室召开“方兴镇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学习会议”,镇第三次农业普查全体成员参加会议,集体学习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方案。

四是提前做好宣传工作。方兴镇政府按照成农普办于20xx年4月15日印发的《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准备工作“五落实”情况督查工作的通知》(成农普办字[20xx]3号)的通知精神,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在镇政府及下属各村、社区委员会门口拉起“20xx年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时间:20xx年12月31日”的横幅。

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乡镇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汇报篇二

今年12月起,合肥市将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记者昨日从“合肥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工作布置会”上得知,本次农普中,合肥还将启用遥感测量、手持智能数据采集“高精尖”设备。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市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普查,将查清全市农业、农村、农民的基本情况,掌握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等新情况。”合肥市农业普查办常务副主任曹晓钟介绍,利用普查结果,可以建立信息“一张表”,将“人”、“图”、“数”进行“时空”一体化的整合,建立全国农业生产区域分布可视化展示系统。

据了解,本次农普的行业范围包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将涉及全市约122个乡镇(街道)、1308个村(居)委会、125万农户和7千多个农业经营单位。

本次农普的内容,将涵盖农业从业者情况、土地利用和流转情况、农业新型经济主体情况、农业现代化进展情况、乡村治理情况、建档立卡贫困村与贫困户情况、主要农作物种植等空间分布情况等13项内容。

在将开展的农业普查工作中,合肥还将启用不少“高精尖”设备。记者从昨日的会上了解到,本次农普将创新调查手段和普查方式,采用手持智能数据采集终端、互联网直接报送、遥感测量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以提升普查在数据采集、报送、汇总、审核等方面的质量和效率。

“从20xx年1月1日也就是元旦后,普查员将佩戴普查证件、手持pad正式入户登记,普查对象要充分做好配合工作,真实、准确地提供普查所需的资料并配合填报农业普查表。”曹晓钟表示,按照本次农普“时间表”,全部普查工作将持续到20xx年年底。

按照国家普查方案规定,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20xx年开始,20xx年全部完成,普查标准时点为20xx年12月31日。11月2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我省将对1692个乡镇(场)、17065个村民委员会、19.99万个村民小组、923万乡村户、3670.65万乡村人口、1万多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普查。

省统计局副局长、省农普办主任韩志生介绍,农业普查是国务院组织实施的,全面了解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变化情况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每十年进行一次。组织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查清全国农业、农村、农民基本情况,掌握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等新情况,对科学制定“三农”政策、促进全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悉,此次农业普查范围包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三农普”的对象为:所有农村住户,包括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其他住户;所有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所有农业经营单位;所有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

普查内容主要包括农业从业者基本情况,农业土地利用与流转情况,农业生产与结构情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情况,新农村建设情况,农村人居环境与农民生活方式变化情况。采用手持智能数据采集终端(pda)、遥感测量、联网直报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普查。

我省农业普查工作到20xx年底基本结束。目前,通过从乡镇干部、大学生村干部和社会招聘方式,全省共选聘普查指导员、普查员25万人。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即将进入决战阶段,河南农业再摸家底。记者昨日从省政府获悉,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入户登记即将开始,普查标准时点为20xx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xx年度资料。

记者了解到,世界大多数国家都以十年或五年一个周期开展农业普查。我国已经开展过两次全国农业普查,分别为1996年和20xx年,今年是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年。

此次,我省“三农普查”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农业从业者基本情况、农业土地利用与流转情况、农业生产与结构情况、国家粮食安全情况、新型经营主体与农业规模化情况、农业现代化水平、经营主体产业化发展情况、新农村建设情况、农产品销售渠道和农民生活方式变化等10个方面。

据悉,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xx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xx年度资料。这次农业普查获得的农业、农村、农民基本情况,将为农业生产经营者、科研机构和社会公众提供翔实的“三农”资料信息,从而促进农户和农业企业生产经营,深化“三农”发展道路研究,引导社会关注和支持“三农”发展。

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乡镇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汇报篇三

国家定于20xx年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佳木斯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入户登记工作将于11月20日正式入户登记。

农业普查是全面了解“三农”发展变化情况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组织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查清我市农业、农村、农民基本情况,掌握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等新情况,反映农村发展新面貌和农民生活新变化,对科学制定“三农”政策、促进我市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佳木斯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对象是在佳木斯市区域内的下列个人和单位:农村住户,包括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其他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普查的行业范围包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业从业者基本情况;农业土地利用与流转情况;农业生产与结构情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情况;新农村建设情况;农村人居环境与农民生活方式变化情况。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xx年12月31日。

农业普查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我市成立了佳木斯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领导全市农业普查工作,协调解决普查中的重大问题。各县(市)区、各部门将按照普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认真做好普查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实施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设立相应的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对于普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切实予以解决。各级普查机构将充分发挥县(市)、乡(镇)政府(社区街道办事处)和村民(居民)委员会的作用,从乡、村干部中选调现场组织和调查人员。地方有关部门将积极参与并认真配合做好普查工作。

普查工作中,佳木斯市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农业普查条例》有关规定,严肃查处普查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确保普查数据质量。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普查工作信息化水平和效率,减轻基层普查人员工作负担。加强宣传引导,为普查工作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为确保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顺利进行,朱沱镇坚持“有户就查”、“有地就查”原则,多措并举全面部署普查工作。

一是明确职责分工。该镇成立了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小组人员由班子成员组成;各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为“三农普”指导员,村副主任、村网格员为摸底登记员,镇驻村工作组长为督查员,明确了工作职责及责任追究。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11月2日,朱沱镇组织召开了全镇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培训会,共233人参加了此次培训。会上对农普“两员”的工作任务、时间要求、表格填写、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讲解。

三是重视宣传引导。采取张贴宣传标语、播放宣传录音、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营造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良好氛围,提高群众的参与度。

四是扎实推进普查。通过现场询问、实地察看,对调查户家庭成员、农业生产、土地流转、特色种养等进行详细了解等,全面扎实推进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

11月21日,两名佩戴“普查指导员”证的德令哈市统计局农业普查人员,深入德令哈市光明小区和陶尔根家园农牧户家中,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入户登记工作。

在农户家中,普查员一边送上《给调查对象的一封信》,一边耐心的向他们说:“农业普查就是为了摸清农村家底,为咱们农民制定好政策,让农民的日子过得更好。”诚恳的言辞打消了农户的顾虑。

简短的寒暄后,开始入户调查。“你家共有几口人?耕地面积有多大?有没有家人外出务工?”面对询问,颜全一一作答。在近半小时调查后登记,他郑重地在普查表上签了名。

“这次农业普查,与以前的相比普查项目增多了。这说明国家对我们农民各方面的需求考虑得更加全面。”颜全告诉记者,普查员不仅了解他家的农业生产情况,还对他家中的房屋建筑面积、人口数量、生活状况进行了仔细调查登记。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进行的一次国情国力调查。”德令哈市统计局农业普查员李发启告诉记者。德令哈市第三次农业普查入户登记,重点查清农业从业者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农业生产能力和结构、新型经营主体、农业现代化和新业态新产业模式、农产品销售渠道和农村市场、农民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变化等方面的情况。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将从20xx年1月1日零时起,全面开展入户调查。由于我省特殊的气候条件,海西、海北、果洛、玉树、黄南等五州已于20xx年11月1日正式开展农业普查入户调查工作。德令哈市近7个乡镇的51个行政村参与调查,预计于20xx年12月30日完成农业普查入户调查工作。

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乡镇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汇报篇四

为按期完成我乡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目标,深刻领会农业普查的目的和意义,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国发〔20xx〕34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的通知》(川府发〔20xx〕54号)和《南充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南府发〔20xx〕18号)、《阆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阆府发〔20xx〕2号)要求,为切实做好我乡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普查的目的和意义。农业普查是全面了解“三农”发展变化情况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查清我乡农业、农村、农民基本情况,掌握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等新情况,反映农村发展新面貌和农民生活新变化。开展农业普查,对于科学制定落实“三农”政策、促进我乡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普查的对象和范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对象包括我乡行政区域内的下列个人和单位:农村住户,包括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其他住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村(居)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普查行业范围包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三)普查的内容和时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业从业者基本情况;农业土地利用与流转情况;农业生产与结构情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情况;新农村建设情况;农村人居环境与农民生活方式变化情况。普查标准时点为20xx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xx年度资料。

第三次农业普查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全乡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突出重点,优化方式,统一组织,创新手段,认真做好我乡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实施工作。

(一)成立普查机构

1、成立组织。我乡成立以乡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乡长、农业中心主任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见附件),负责组织和领导全乡农业普查工作,协调解决普查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乡农业服务中心,由李清春同志任办公室主任,何春燕、王惠娟、李小平具体负责全乡农业普查的日常事务。各村(居)要成立以村(居)主任为组长,驻村领导、驻村干部为普查指导员、村副主任为普查员,组干部和村民代表等组成的村(居)工作小组,村组要选派熟悉情况、群众信任度高、有一定的文化程度的村民代表,能够协助普查员顺利开展入户调查工作,确保农业普查工作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做。

2、制订方案。各村(居)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方案和计划,于2月25日前报乡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并实施。

3、宣传动员。利用广播、电视、标语、村级公示栏广泛宣传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的政策、目的、意义,宣传普查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事迹,及时曝光违法违纪案件,教育广大普查人员依法开展普查工作,引导普查对象依法配合普查,为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2月20日召开乡、村干部动员会,进行宣传发动,把政策交给群众,奠定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基础。

4、培训人员。为提高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2月20日我乡将对乡、村两级干部进行统一培训,村组在驻村指导员、普查员的指导下开展农业普查工作。

(二)强化工作保障

1、做好经费保障。我乡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所需经费,除按市拨付资金及时拨付到村(居)外,另乡财政拿出一部分资金专门用于农业普查工作,乡财政要建立健全本次农业普查财务管理制度,遵守各项财务规定,本着实事求是、强化保障的原则,合理筹集安排好调查经费,确保两员(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劳动报酬落实到位。

2、坚持依法普查。普查对象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农业普查条例》有关规定,如实填报普查表。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和篡改普查数据。坚决杜绝人为干扰普查工作,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和普查数据质量。农业普查所取得的单位和个人资料严格限定于普查目的,不得作为任何单位对普查对象实施处罚的依据。各级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在普查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和普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要严格履行保密义务。

3、加强督促检查。乡人民政府将与各村(居)签订农业普查目标责任书,将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奖惩斗硬,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普查各阶段主要工作进展情况的督促检查和排位对比,对高质量完成农业普查任务、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扬。

根据《全国农业普查条例》规定,我国每10年开展一次农业普查,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定于20xx年开始实施。为切实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结合鹿峰街道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组织开展第三次农业普查的目的是查清农业、农村、农民基本情况,掌握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等新情况,反映农村发展新面貌和农民生活新变化,对科学制定“三农”政策、促进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对象为:一是所有农村住户,包括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其他住户;二是所有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三是所有农业经营单位;四是所有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

普查的范围包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第一阶段是普查准备阶段。国家要求农业普查的各项准备工作要在20xx年四季度以前完成。主要工作包括:拟定工作规划、组建普查机构、落实普查经费、制定普查方案、布置普查任务、培训普查人员、开展宣传动员。

第二阶段是现场登记阶段。从20xx年10月到20xx年5月为农业普查的现场登记工作阶段。主要工作是:开展普查前的总动员、确定普查小区、组织清查摸底调查、组织现场调查、完成乡镇表和行政村联网直报等。

第三阶段是数据质量抽查和数据处理阶段。从现场调查结束到20xx年12月底基本完成。主要工作是:开展数据质量抽查、普查数据的审核汇总、数据质量评估、数据的分析、主要数据的发布和普查资料的编印。

第四阶段是工作总结及资料开发阶段。从数据处理结束后到20xx年12月底基本完成、主要工作是:做好普查总结和表彰、普查资料的深度开发、普查成果的发布、农村统计调查基础信息系统的建立、普查文件汇编和归档。

这次普查将全面启用新的调查技术手段,采用手持智能数据采集终端(pda)、联网直报等现代信息技术,综合运用入户访问登记、联网直报、遥感测量等手段进行普查。对普通农户、规模经营户和农业经营单位进行普查时,使用pda入户访问登记;对行政村和乡镇进行普查时,将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对所有乡镇实行联网直报,并力争将行政村也纳入联网直报;对主要农作物稻谷、玉米的播种面积采用遥感信息技术,进行遥感测量。

按照国务院发〔20xx〕34号文件规定,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所需经费,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并列入相应年度财政预算,按时支付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劳动报酬。

(一)坚持依法普查。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农业普查条例》有关规定,严肃查处普查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确保普查数据质量。普查取得的农户和单位资料,严格限定于普查目的,不得作为任何单位和部门对普查对象实施考核、奖惩的依据。各级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普查所获取的普查对象个人和商业秘密,必须履行严格的保密义务;要做好普查资料管理、开发和共享,发布普查数据必须经上一级普查机构核准。

(二)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用智能手持电子数据采集设备,建立普查数据联网直报系统,提高普查工作信息化水平和效率,减轻基层普查人员工作负担。

(三)加强宣传引导。要认真做好普查宣传的策划和组织工作,主动向新闻媒体提供情况。要通过悬挂横幅、粘贴标语等方式,广泛深入宣传普查的重要意义和要求,宣传普查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事迹,报道违法违纪案件查处情况,引导广大普查对象依法配合普查,教育广大普查人员依法开展普查,为普查工作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乡镇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汇报篇五

近期,永寿县积极落实省市农普工作会议,全面安排部署,明确职责分工,确保我县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加强领导,成立普查机构。成立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从普查对象和范围、普查内容和时间、普查组织和实施等方面对农业普查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同时,按工作性质和特点,组建了农业普查办公室内设机构,详细制定各组职责和任务,为稳步推进“农普”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组织保障。

精心预算,保障普查资金。本着“勤俭节约、精打细算、严控标准”的原则,认真编制县级普查经费预算,预算全县普查经费 120万元,目前已落实20万元。

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通过宣传展板、宣传单、宣传纪念品等方式对“三农普”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在试点村召开动员会,广播等方式进行重点宣传,通过网上设置农业普查宣传滚动标语栏,建立三农普qq交流群等方式进行专业宣传,为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精心遴选,做好 “两员”选聘与培训。全力做好“两员”选聘与培训工作。在“两员”选聘上,突出专业化和年轻化,选聘出一批文化水平高、责任心强、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胜任普查工作的同志担任“两员”,并对其进行系统培训。目前,全县共抽调“两员”1000余人。

近日,以新安镇启动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为锲机,灌南县司法局新安司法所充分发挥其职能优势,联合镇农办、农技站、各村(居)委会成员积极开展农业安全生产的法治宣传。

正是秋收农忙时节,工作人员进村入户,走进田间地头向居民讲解了农业普查的相关法律法规、农业普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普查对象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强农惠农的相关政策,并要求普查对象做到及时、如实地填报普查表,提供与普查相关的资料,工作人员还向居民发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全国农业普查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宣传资料,同时广泛宣传农机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农机安全操作、国家禁用农药等相关农业农机知识,现场细致耐心地解答了居民群众的咨询。

此次宣传活动,共悬挂横幅6条,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增加了居民的农业法律知识,并为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通辽市高度重视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扎实推进普查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据了解,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将查清农业、农村、农民基本情况,掌握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等新情况,反映农村发展新面貌和农民生活新变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决策依据。

整个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xx年12月31日,总体时间安排从20xx年1月开始筹备到20xx年12月结束。此次普查我市共涉及到68万多农户,8000多家农牧业生产经营单位,91个乡镇,2098个村民委员会(嘎查)。普查的行业范围包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全市需要划分2098个普查区、6800多个普查小区,将有9000多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投入普查工作,共设计了农户普查表、规模农业经营户普查表、农业经营单位普查表、行政村普查表、乡镇普查表、农作物面积遥感测量实地调查表共计6张普查表,分普查准备、现场入户登记、数据质量抽查和数据处理、总结及资料开发四个阶段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