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学教案数积木(优质6篇)

时间:2023-09-25 10:17:23 作者:书香墨 文秘知识 最新数学教案数积木(优质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数学教案数积木篇一

数学是一门具有重要学科地位的基础学科,数学教材分析活动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必要的教学活动。通过对数学教材的分析,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材的结构和内容,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数学。在本次数学教材分析活动中,我深刻认识到了教材分析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并且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第二段:认识到数学教材的系统性和规范性

在进行数学教材分析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数学教材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数学教材按照一定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阶段进行组织,不同章节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和依赖关系。这使得教师在上课时可以按照教材的顺序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连贯和完整。

第三段:发现数学教材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虽然数学教材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但是在教材的具体内容上,我们也能够发现一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不同的数学教材会有不同的知识点和例题,有些教材注重基础概念的讲解,而有些教材注重解题技巧的训练。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并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四段:认识到数学教材分析对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数学教材分析不仅对于教师的教学有指导作用,还对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同时,教材分析还可以帮助教师选取合适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第五段:总结并展望

通过本次数学教材分析活动,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数学教材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发现了数学教材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并深刻体会到了数学教材分析对于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更加注重对教材的分析,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同时,我也希望能够继续参与类似的教材分析活动,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分享,共同进步,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数学教案数积木篇二

活动内容:

数学游戏:分点心

活动目标:

1、能排除形状、大小特征的干扰,按颜色给图形分类,并用颜色标记表示分类结束。

2、能按照分类规则把材料分完。

活动准备:

1、底纸6《分点心》、白磁板插入多用插板;颜色标记磁帖3个,几何图形磁帖共6个(红黄绿大的圆形、正方形各1个)。

2、多用插板、白磁板、底纸6《分点心》

3、磁帖:颜色标记3个(红黄绿各1个),几何图形共12个(红黄绿大圆各2个、红黄绿大正方形和小三角形各1个)

4、标记卡:颜色标记3个(红黄绿各1个)

5、磁帖:几何图形共12个(红色小圆形2个、大小正方形各1个,黄色大小圆形各1个,黄色大小圆形各1个、小的正方形和三角形各1个,绿色大正方形各2个、小圆形和大三角形各1个)

活动过程:

一、以“兔妈妈为小动物们分点心”为情境,提出图形按颜色分类并放标记的要求。通过个别演示、集体检查,确认幼儿理解了规则。

1、介绍情境,引出问题。出示分类操作底纸和几何图形磁帖,教师:“今天小猴和小猫来到小兔家做客,(指着几何图形磁帖)兔妈妈做了好多点心来招待它们。

2、演示分类规则教师:“谁愿意来先给小猴分一分?”请以幼儿尝试操作。

3、提出表征要求出示三种颜色标记,教师:“点心分毫以后,请你按每个小动物点心的颜色放颜色标记。”

4、介绍相关组活动指着相关组材料:“今天还有一个可以玩活动是‘按颜色装点心’,老师放在了这几桌。”

二、安排幼儿自选活动、分组操作,并观察指导。重点关注操作顺序,能及能否坚持分类标准。提示先还原材料再换组。

1、分组操作--教师:“小朋友可以自己选择先玩什么,在玩什么。玩过后,把材料收回原样,在换到另外一个组去玩。

2、观察指导--教师巡视幼儿的操作,提示“请把一样颜色的找出来送给小动物”。

3、提示常规--教师:“做完的小朋友别忘了把自己的材料收回原样,然后可以和其他组的小朋友交换活动。”

三、分类整理学具。重点交流不同的分类方法。鼓励坚持按规则分完所有材料、还原材料在换组的幼儿。

1、整理--告知幼儿要收材料了,请幼儿检查操作材料是否收好。然后请检查好的幼儿把多用插板、分类盒、材料盘分别放到不同的学具筐里。

2、交流--集中幼儿。教师:“刚才那些小朋友玩过了‘分点心’?所有的点心都分完了吗?(个别提问)你是怎么分的?”幼儿表述有困难时,可请他现场操作,教师帮助介绍操作方法。

3、评价--教师:“今天哪些小朋友事分好点心在插标记的?哪些小朋友把所有的点心都分完了?”

数学教案数积木篇三

6月12日上午,市小学数学复习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

早操之后,学生自由活动,我正坐在教室里批改日记。突然,有一位陌生的老师来到我面前,说第二节课想借用一下我班学生,上一节数学展示课。我当然很乐意,这对于我的学生来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好机会,同学们可以向专业水平更高的老师学习,可以开眼界长见识。

第二节课,我跟随我班学生一起来听课。上课内容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数学课,我这个教语文的“老外”只会看热闹,不敢妄加评议。但看得出,这节复习课设计独到,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思路明晰。最让我感动的是做课老师的“教风”:他语言得体,教态自然,跟学生交流时总是面带微笑,语气温和。在他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生疏感,没有距离感,可以安静地思考,可以热烈地讨论,可以各抒己见,可以畅所欲言。如此融洽的师生关系,如此和谐的课堂气氛,连我这个“老班”都自叹弗如。

事后我才得知这位做课老师是中小的鲁超校长。“人如其课,课如其人”。他儒雅中透着大气,沉稳中彰显智慧。这是一节公开课,更像是一堂常态课,循循善诱,真实自然,不掺杂一丝一毫的矫揉造作。

像鲁校长学习,做一名温和的老师,清风徐来,波澜不惊;溪水潺潺,缓急有致。

数学教案数积木篇四

一、活动主题:

为了让全体同学更全面地了解数学、喜爱数学、享受数学;体现数学文化的魅力,学校决定开展数学文化活动周。

本届数学文化周活动的口号是“亲近数学、展示数学、快乐数学”。活动形式有:魔方比赛,数学猜谜、数学智力大冲浪(包括数学计算比赛、探索数的奥秘、生活中的数学)、数学手抄报制展示、数学趣味实践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主办:初中数学组

三.活动主题:“亲近数学、展示数学、快乐数学”。

四、活动时间:20××年10月18日——20××年10日24日

五、活动安排:

前期准备

上午数学猜谜比赛

地点:各班教室走廊;时间:早自习到中午的课间时间下午数学趣味实践活动

(1)测量操场旗杆的高度;

(2)估算操场内圈跑到的面积。10月22日

上午魔方比赛

地点:四楼会议室时间:间操时间

下午数学智力大冲浪:第二关“探索数的奥秘竞赛”

地点:四楼会议室时间:第七节10月23日

闭幕式,总结汇报各项评比结果。

地点:操场时间:××:30----1:30

六、各项活动细则:

1.魔方比赛

(1)活动形式

每班派出5名代表,去四楼会议室参加比赛

(2)比赛规则:按照时间计时,分别加20分,15分,10分。

2.“数学手抄报展示”

(1)活动形式

学生每人出一份数学手抄报,内容包括:数学日记、数学知识介绍、数学趣题、数学家故事和数学知识单元整理等。版面布局合理,色彩鲜明,做到数学味与艺术性和谐统一。版面为a3大小。

(2)比赛规则:全体学生参与,每班评选20份,选上同学每人加20分,计入最佳创意奖总分。

3.数学趣味实践活动:

(1)活动形式:老师在课堂上抛出问题,学生可以去操场上实践思考

(2)比赛规则:思路正确的同学,每人加10分,得分计入总分。

4.数学猜谜比赛

(1)活动形式:

数学谜面在教室走廊挂出,学生对有兴趣答出的谜面,可以把答案交给任课数学老师,由老师统计得分。

(2)比赛规则:全体同学参与,每答对一条,加10分,计入最佳创

意奖总分。

5.数学智力大冲浪

(1)活动形式:三关均是全体同学参与,第一关全体学生在教室里答题,过第一关的学生,到四楼会议室进行第二关比赛,过第二关的学生继续在会议室比赛,其它学生回到班级参加比赛。

(2)比赛规则:第一关:计算题大比拼,总分100分,按照得分进入第二关,分数计入总分。

第二关:探索数的奥秘竞赛,总分100分,进入第二关选手分数×100%,未进第二关者分数×80%,得分计入总分。

第三关: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竞赛,总分100分,进入第三关选手分数×100%,进到第二关选手分数×80%,在第一关的选手分数×70%,得分计入总分。

七.奖项设置

1.数学小能手创意奖:每班15人

2.数学竞赛奖:按总分从高到低,评出奖次。

一等奖:××人

二等奖:16人

三等奖:20人

八、负责人员安排:

1.总负责人:彭校长,陆校长,吉校长,张主任

2.拍摄,场地负责:李主任,王洪泽

3.数学手抄报:各班班主任

4.数学猜谜:全体数学老师

5.数学趣味实践活动:全体数学老师

6.数学智力大冲浪,过三关:全体数学老师

7.各项活动总结及协调:李冲,陈秋月,段有斌

数学教案数积木篇五

为了促进广大青少年对数学学科探究型学习能力的发展,弘扬探究精神,推动校园文化建设,20xx年1月9日,xx小学开展第十三届“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青少年展示交流活动。

此项活动是由著名的数学家陈xx首创。该活动是中国少年科员的重点素质教育和体验教育品牌的一项专项活动,权威、规范、严谨的`活动安排,促使该活动相得益彰。为了落实此次活动,我校制定了活动方案,召开全校数学组教师会议,研讨活动的相关事宜,努力将活动落向实处。本次竞赛活动参与选拔的学生为3—6年级学生。涉及到的数学任课教师,均能本着公正、择优原则,从每个班选出20名数学学习优胜者参与。在活动现场,师生各司其职,严格遵守考纪、考风。学生均可做到积极思考,强烈展开想象思维,运用平时积累的策略正向迁移解决问题。赛后,许多学生纷纷表示:原来数学这么有趣、好玩;我要告诉我的同学和家人;以后要多多阅读这些方面的书籍等等。

此次活动旨在贯彻“探究”是促进青少年对数学学科发展的精神,在我校师生中掀起学习探究的热潮,提高我校师生的探究意识,弘扬探究精神。助推校园数学学科建设和培养发展探究性学习能力。以至让孩子们喜欢数学,感受、发现、并创造数学的美,真正的走近美妙的数学花园。

数学教案数积木篇六

数学教材分析活动是一种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和剖析的教学活动。通过分析教材,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水平。这种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和学习资源,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第二段:分析数学教材中的逻辑结构和知识点安排

在数学教材分析活动中,首先要对教材的逻辑结构进行分析。通过对教材的整体架构和章节组织的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数学的发展脉络和知识的层次。此外,还需要仔细分析教材中的知识点安排。对于每个知识点,教材都会有相应的引导、解释和练习,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第三段:评价数学教材中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数学教材中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在教材分析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教材中采用了很多启发式和探索性的教学方法,如问题引导、情境设计等。这些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也要注意教材中的某些方法和策略在学生中的实际有效性,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四段:分析数学教材的应用环境和教学资源

数学教材的应用环境和教学资源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教材的应用环境包括教室的布置、教学设备的使用等,要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学习条件。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辅助材料、多媒体课件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通过分析教材的应用环境和教学资源,可以为教学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第五段:总结数学教材分析活动的意义和建议

数学教材分析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水平。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需要按照教材的应用环境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教学支持。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数学教材分析活动将成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以上是关于“数学教材分析活动心得体会”的连贯的五段式文章。通过介绍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分析教材中的逻辑结构和知识点安排,评价教学策略和方法,分析应用环境和教学资源,总结意义和建议,可以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层次更加分明,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