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 农村垃圾不落地的心得体会(优质7篇)

时间:2023-10-01 17:41:52 作者:雨中梧 心得体会 最新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 农村垃圾不落地的心得体会(优质7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篇一

第一段:引言(100字左右)

“垃圾分类、垃圾不落地”近些年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但在农村地区,这一问题依然十分严重。我曾在农村生活多年,亲眼见证了垃圾随地扔的现象,这给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农村垃圾问题。在此,我将分享我在实践中所得到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认识问题(300字左右)

农村垃圾问题首先是一个意识问题。在农村地区,许多人习惯于把垃圾随地扔或者深埋在土地里。这种行为看似方便,实则给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随地扔垃圾不仅让环境变得肮脏,引起异味和污染,还可能引发疾病的传播。所以,我们需要增强对农村垃圾问题的认识,从而提高垃圾分类和处理的意识。

第三段:解决方案(300字左右)

针对农村垃圾问题,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措施。首先,加强垃圾分类工作。分类包括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好的垃圾有利于回收和再利用,同时也减少了环境污染。其次,按照政府有关规定,投放垃圾需要找到垃圾分类桶或垃圾袋,不能乱扔、乱倒垃圾;农村村民也要自觉地保持生态环境的整洁度,从而减少污染和疾病的传播。

第四段:实践体会(300字左右)

我回到乡村后,积极行动,开始采取各种措施处理农村垃圾。首先,我加入了志愿者团队,帮助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我们定期举办讲座、演示和培训,提高了人们的意识。其次,我们建立了垃圾分类点,投放分类桶和垃圾袋,让人们不再乱扔垃圾。我们还聘请垃圾车定期收集垃圾,同时也鼓励人们尽可能地回收再利用。

第五段:总结(200字左右)

改善农村垃圾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和实践。在解决农村垃圾问题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坚持和归纳实践经验的重要性。我们需要深化与居民的交流,利用各种资源和工具来解决农村垃圾问题,并且不断总结经验,互相学习。只有在一起努力,才能把我们的乡村变得更加美好。

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篇二

根据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xx年度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文要求,以市治理办名义下发了20xx年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民生工程项目实施村庄名单文件,现就有关进展情况报告如下:

20xx年度我市纳入20xx年十大民生工程及20件民生大事的50个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民生工程项目责任区县。

按文件要求,我市完成50个村庄农村垃圾治理民生工程项目目标任务,每个村庄安排经费8万元,共获省级补助项目资金400万元。拨付资金主要用于垃圾房、清洁房、生态垃圾池、垃圾坑、运输工具等农垃设施设备和“五有标准”及“户分类、村收集、镇(乡)运输、县处理”机制建设上。

(一)制定方案,推进项目实施。

各区县制定本区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方案,将50个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民生工程项目列入实施方案内容。对民生项目分别制定《关于下达农村生活垃圾民生工程实施项目的通知》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民生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二)分解任务,开展摸底调查。

各区县治理办分别按照各自的实施方案,对区域内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基本情况开展调查摸底,分解任务,明确目标和进度。其中,重点对省专项资金落实的8个乡镇进行实地调查,摸清底数,掌握了实际情况。

(三)注重成效,推进项目实施。

召开方山村生活垃圾治理项目实施工作会,成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完善项目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积极推进设施建设,拟投入资金1万元左右,新增竹编新型垃圾箱8-10个;拟投入资金1.23万元,修建垃圾池6个。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乡)运输、县(市)处理”原则,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即由村组环卫人员每周定期将垃圾收集池和清洁房的垃圾集中转运至垃圾生态处理池,按标准分类,并进行生态化处理,对无法进行生态化处理的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在每周收集转运至镇上的垃圾中转站,由镇环卫人员负责将中转站中的'垃圾统一运往垃圾处理场进行集中处理。

(四)广泛宣传,惠及广大群众。

各区县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宣传,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宣传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意义,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进家庭;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垃圾治理知识传单,进一步提高村民的知晓率和参与率,从而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一)区(县)财政压力大。

由于上级补助经费较少,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资金项目中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经费主要还是由区(县)、镇乡政府的财政承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建设责任单位的积极性。

(二)项目建设进度不均衡。

由于各级政府财力的实际情况不同,导致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项目的建设进度不均衡,部分工作进展缓慢。

(一)落实市级财政资金匹配、加大区(县)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城乡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有效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二)加大督查工作力度,适时组织开展检查、调研等活动。

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篇三

姓名:刘健

专业:化学(师范)

系别:化学与化工系

关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学校:济宁学院系别:化学与化工系专业:化学师范年级:20xx级

姓名:刘健学号:2012081118

实践单位:两城镇街道

实践目的:随着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农村建设也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然而伴随着经济文化的飞速进步,农村生活生产垃圾却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垃圾围村”现象成为了影响甚至阻碍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大多数中国农村在生活垃圾的处理方面举步维艰,在这个暑假当中,我们对江西省南昌县篁山村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和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作了一些自己的了解与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解决办法。我在酷暑中迎来了作为大学生的第二个暑假,我觉得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暑假的实践机会去做一些自己认为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正值天气暑热,但我却在本该清洁的道路两旁发现了一个个不合时宜的垃圾堆,并且在旁边的水沟道里也发现了很多漂浮的生活垃圾,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去调查的地方。同时我觉得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生活,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内容:

在农村地区历来有回收废旧物品的习惯,但是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产生量也随之加大,然而废品回收的品种确越来越少,再加上没有专门的垃圾收集措施,致使大部分垃圾如有机垃圾得不到合理的收集与处理处置。目前,废品回收以包装废品如纸类、塑料、玻璃、金属等为主,而且纸类、金属类和塑料瓶类包装废得到了较为广泛和自由的回收利用,废塑料瓶的利用主要以经济价值较高的pet瓶(如可乐瓶等)、pp、pe中空容器为主,但由于塑料袋其价值较低,只有很少被回收,大部分被当作垃圾丢弃。目前,大多数的废品收购人员并不回收塑料袋,除了个别人员回收品质较好的塑料袋,收购的价值不等,致使大量塑料袋使用后被弃之于村庄四周,形成“白色污染”。回收方式主要为回收人员上门回收废品或是在垃圾倾倒点分拣废品。但是在我国,这些活跃在农村的废品回收人员尚处于自发状态,其驱动因素主要是经济目标,有收购站要的就收,如果不要,虽然是有用的废品但也不收,对于一些利润低而且处理难度大的物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饮用水健康的极大威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不少农村己经意识到生活垃圾的危害性,为了达到“村容整洁、环境卫生”的目标,对堆积于村内的生活垃圾进行了清理,清理出村的垃圾进行了填埋、焚烧等处理,但仍有部分尚未处理,仅是将污染进行了地点转移,没有做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而焚烧和填埋也只是露天焚烧、简易填埋,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不仅污染了大气和土壤,也为以后的环境健康埋下了隐患。

这种模式是目前新农村中垃圾收集清运比较成功的一个例子。首先每户家里都各自有一个垃圾桶,每天的`垃圾用垃圾袋混合收集于垃圾桶中,同时在村主要道路上设置若干垃圾收集箱,主要为来村庄观光旅游的游人投放垃圾提供方便,村设有专门的垃圾收集人员定时将每户和垃圾箱的垃圾集中收集运输到垃圾收集点进行处理,但处垃圾的最终处理还不是很理想,简易填埋的方式还仅是将污染转移,没有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和无害化。

环境治理财政资金有限,农村环保投入严重不足,许多农村环境基础建设,因资金、土地等原因开展缓慢。据介绍,近年来,虽然政府加大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系统和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投资,但因投入资金有限,绝大多数垃圾仍没有得到最终处置。农村垃圾遍地的主要原因是治理机制不完善,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多年来垃圾管理工作一直是城乡分治,城市垃圾有城管局(环卫局)管理负责,农村则一直处于无人管状态,城管局(环卫局)虽然开展了一些环卫进农村活动,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使得该项工作开展还很不到位,由于缺乏城乡一体的垃圾收集清运处理机制,导致我市远郊和广大农村垃圾无人管理造成环境的污染。调研发现,令人担忧的环境状况没有引起当地政府的充分重视,有的乡镇没有配备环卫城管等职能机构和专业队伍;有的村庄处理垃圾的经费严重不足,甚至根本没有;村“两委”也远远未将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纳入管理职责范围。同时因为人们不了解分类基本知识,缺乏分类意识从调查上看,仅有4%左右的人一直进行垃圾分类处理57%的受访者不知道怎样区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在对村民进行实际采访中发现不少村民对垃圾分类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废品等同于可回收垃圾。许多村庄投资设立了专门的垃圾收集点,但大多数没有分类垃圾箱,只是一个大垃圾池或大垃圾桶。公共道路上设有分类垃圾桶,缺少分类指导,村民不知道如何分类,大部分环卫工人也不清楚分类标准,处理时完全混合,打消了居民分类积极性。

(1)通过制度手段确保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有所依据

1、村民必须按照相关制度统一分类投放垃圾;

3、垃圾分类作为考核村委会的重要标准,对不同层次作出明确界定;

4、对垃圾分类过程中的优秀个人或团体予以名誉和金钱的公开化奖励,对不按垃圾分类的个人或者团体实施举报惩罚。

(2)购置垃圾分类的硬件设施,选择有效的垃圾处理方式

开始,分为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在取得一定效果后,再根据前期的实际情况选择试点进而推广稍细的垃圾分类方式,可分为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3)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

万事开头,宣传先行。可以说,在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方面做再多的宣传都不是多余的。我们的政府及相关单位应切实通过基层组织来告知我们的村民,我们正面临多么严重的垃圾问题,我们应该执行什么样的垃圾分类标准,我们的个人行为会对垃圾分类处理产生多么关键的作用,我们开发区农村会因此得到多少实惠。在大量的宣传引导中,逐步实现垃圾分类习惯化。乱丢乱仍自然会受到强烈的道德谴责,甚至会收到周围群众的谴责。而这也正是我们所要求达到的效果。

农村垃圾分类回收的宣传工作有别于城市,农村居民居住较集中,职业种类单一化,对于宣传工作的展开有一定好处。我们认为,基层村委会应定期对村民进行环保知识教育,开展环保知识讲座,张贴海报,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而从根本上缓解“垃圾围村”现状。

(4)完善垃圾收集处理技术

农村垃圾要得到彻底的分类处理,技术也是关键。要支持把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适宜技术研发纳入相关科技计划,加大支持力度。针对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点多量大、布局分散、地域差异大等特点,系统开展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的收运、处理和管理技术研究,为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规划目标,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应用的技术支撑和工程示范。

开发区有很多农村养殖业发达,很多养殖基地能够真正实现“垃圾无害化”。队员在走访台子沟村的一个养殖基地发现,利用新能源做饭的新厨房,没有烟雾缭绕,没有熏得发黑发黄的门窗,有的是让人眼前一亮的灶台,简约而干净,轻轻打火便可燃起熊熊的火焰。这个养殖基地所运用的正是沼气技术。相比于不可再生的天然气,沼气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并且其抗爆性能较好,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家畜粪便直接引入沼气池,沼气发酵后产生的沼渣又可以喂养果树,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循环。改善农村环境,是农村垃圾得到有效的处理,大力发展沼气技术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手段。

实践结果:

1、通过暑假的这次社会实践,让我意识到农村环境有多么重要,也通过我自身的努力帮助了村中环境改善。

2、锻炼了自己的劳动能力,锻炼了自己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篇四

农村是我们祖国的宝贵资源,但长期以来,其开发不完善,垃圾分类不规范,导致农村垃圾成为污染环境的重要来源。而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农村垃圾不落地”行动,以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身为一名关注环保的青年,我也投身其中,希望为农村垃圾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农村垃圾不落地”行动的重要性,并有了自己的体会。

第二段:认识与熟悉

在参与“农村垃圾不落地”行动的过程中,我认真学习了垃圾分类、垃圾处理的相关知识,并发现在严格落实垃圾分类的基础上,将杂物、厨余、有毒有害、易腐、不可回收的垃圾定期分类收集,能够提高农村人民生活质量,减少垃圾处理对环境的污染。此外,通过讲解开展各类垃圾回收、处理活动,营造垃圾分类治理的浓厚氛围,形成了“垃圾不落地”的良好氛围,人人都成为环保“小卫士”。

第三段:切实落实

环境保护倡导者不仅需要知识,还需要落实生活中的行动。因此,我成立了“青年志愿者之家”,组织了一些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宣传,外出引导居民贯彻垃圾分类制度的志愿活动,并制定了垃圾分类标准并组织专人定期清理、运送垃圾。通过有计划的宣传教育、公开透明的垃圾分类、高效稳定的垃圾清运,使农民感受到垃圾分类治理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和方便,为农村垃圾治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段:反思与总结

我们的“农村垃圾不落地”的行动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虽然我们也有了积极成果,但这应该是大家共同努力的起点。在整个治理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人们的舆论推动不足、缺乏有效的施工设备等问题。如何有效地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在垃圾分类中行动起来,以及加大施工设备的研发力度,都是我们亟需思考的问题。

第五段:展望未来

未来,我们会继续努力,以微小的贡献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共同完成这项不可或缺的任务,让“农村垃圾不落地”的口号深入人心,让我们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当我们的目标实现后,我们期待在美丽的乡村里看到更多的绿色植物和蔚蓝天空,让农民的生活更加美好,让我们共同的家园更加美丽。

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篇五

进入21世纪的几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签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等多个与“三农”有关的中央“一号”文件,充分显示了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

进入21世纪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批工商业产品涌入农村消费市场,许多投资者更是到农村办起了工厂,农村垃圾因此而逐年增加。为了弄清农村是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同时也为了增强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我特选取了我所在农村(蔡家坪村)为对象,进行了比较详细全面的调查研究。

为了比较真实的反映现实情况,并通过对农村垃圾及其处理现状的分析弄清农村垃圾已造成的危害以及农村处理垃圾的各种方式方法,所以我才选取我所在的农村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蔡家坪村农业生产条件优厚,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还兴办了一批工厂,因为发展日新月异,所以随之而来的各种各样的垃圾也就多了。本次实践活动,我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进行访谈和调查,同时还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使得效果更加显著。

就如有果就有因一样,农村大量垃圾的产生是有起原因的。农村垃圾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无故消失,它是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的。我经过访谈和查阅相关资料,得到的具体情况如下:

解放前,农村生产力十分落后,加上地主的重重压迫,农民种的农作物只能维持基本的生存,而其他一些日用必需品农民都能通过自己动手或用牲畜换取,也就是说,人们凭着辛勤的劳动是可以维持简单而清贫的生活的。那时候,工业产品在村民眼中就是奢侈品,村民一般不会舍得拿自己的生存做赌注去购买工业产品,村庄受工业的影响很小,村庄基本没有工业废弃物。村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厨余物被用来喂养家畜,家畜的排泄物则作为农业生产用肥;日常生活中由于柴草燃烧而产生的草木灰等剩余物则直接被运往农田作为无机肥;村民的生活剩余物与村民的再生产始终处于一个平衡的循环系统中。所以当时的村民不存在垃圾观念,一切剩余物在村民眼中都是“宝”。自然也就没有多余的垃圾产生。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贫苦农民翻身做了主人,分得了土地等生产生活资料,农民有了生产积极性。所以村内挖掘了新的水塘和水渠,修建了水坝等公共设施,大量的荒地也得到有效的开垦。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国民经济得到飞速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一些日常生活必须的工业制成品逐渐进入村民家庭,村民的生活剩余物中出现了工业废弃物的身影。村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废弃物也大量增加,但由于这一时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产品总体供应有限,农村社区物资相对紧缺,所以物资重复利用率高。如碎布用于纳鞋底,碎碗破罐用于铺路;厨余物和家畜的排泄物仍然作为不可多得的农家肥等。这时垃圾产生量在就逐渐增加,垃圾种类也逐渐由简单变得复杂,但由于这一时期的循环利用率比较高,垃圾还没有对村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因此也就没有引起村民的重视。

改革开放后,农民可以自主经营土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幅度提高,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解放;各种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措施相继实施,几年下来村民的腰包逐渐的鼓了起来,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产业废物迅速增加,逐渐取代生活废弃物。虽然农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废弃物中厨余物的比重在逐渐减少,但由于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对厨余物的重视程度明显降低,循环利用率在逐渐下降,厨余物的危害在逐渐增加。

这一时期的垃圾有数量大、种类复杂的特点。村庄垃圾开始影响村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破坏美丽的村庄自然环境,村庄垃圾问题在某些地方引起了村民的重视。但农村垃圾归宿自然也随着产业垃圾的迅速增加而逐渐的瓦解,农村需要寻找新的垃圾处理方式来解决日益突出的村庄垃圾问题。

本次调查范围不大,我主要是围绕典型对象(四个实践点)展开重点调查。同时由于农村的垃圾比较分散,很难作量化处理,只能对调查地的垃圾处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1、池塘、洼地、沟渠成为天然的垃圾填埋场

我在走访中发现,如果村内有一定数量的池塘、洼地和沟渠,往往它们的走位变堆放着一堆堆的垃圾。甚至在池塘的水面上还漂浮着一些塑料、纸片、树叶等。经过走访得知,这些垃圾是村民每天从家里清扫出来的生活垃圾,垃圾在堆放地日积月累就成了一个个“小山包”,可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垃圾还是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结果是,池塘、洼地和沟渠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2、村舍前后树荫下垃圾随处可见

在农村,村民一般会在房前屋后栽种一些树木,可没想到的是,这些本来代表“净’的绿树却成了垃圾场。只要细看,就会发现,树下往往会堆放着许多垃圾,如塑料袋,纸屑,果壳等。当有风的时候,这些垃圾就会”随风起舞”

3、垃圾随农家肥进入农田

虽然近年来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村的机械化作业在逐渐增多。但传统的耕作方式并没有完全被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所取代,还有部分村民家里养着者耕牛,同时农户家里一般也会养一些鸡、鸭、鹅等禽畜。受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村民不会轻易将禽畜的粪便丢弃,而是沿袭传统的习惯用禽畜的粪便来沤农家肥。一些村民在处理家庭垃圾的时候,为了方便,便会直接将垃圾丢弃在院子里的沤肥池里,当农家肥被运往农田的时候,塑料等垃圾便随之一起进入农田。

根据我的调查,我自己将农村垃圾分为生活垃圾和产业垃圾两大类:

1、生活垃圾:农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是固体废弃物和液体废弃物),如燃料废渣(煤渣、草木灰等)、厨余物(剩菜、剩饭、剩汤等)、日用品废弃物(废玻璃、废金属、破旧衣物、各种废弃塑料包装盒等)、高科技废旧物(废旧家电、废旧电子产品、废电池等)等。

2、产业垃圾:工业、农林业、畜牧业、医疗卫生业等生产或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例如砖窑厂、木材加工厂、村内私人诊所等产生的废弃物。其中的部分废弃还具有毒性。这些垃圾由于其数量大,难处理,逐渐成为影响农村垃圾处理的关键。

1、农村垃圾的处理方式

传统农村条件下,农村垃圾的循环利用和农村环境的自净相结合,完全可以解决农村自身产生的垃圾。但随着农村垃圾数量的增加,成分的复杂,传统的农村垃圾处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垃圾处理的需要。当前情况下,村民在一定程度上保存原有垃圾处理方式的基础上,更多的开始采用填埋、焚烧、沤肥等方式来处理农村垃圾特别是农村的产业垃圾。

2、农村垃圾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处理简单、随意,环境污染严重。村民在面对数量大、成分复杂的垃圾时开始采用焚烧、填埋、沤肥等看似比较科学的方法来处理。但事实上,这种处理方法,处理是不彻底的,会造成巨大的二次环境污染。

(2)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农村垃圾的处理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村庄可支配的公共产品有限,村庄自身无法拿出大量的资金来处理村庄内部的垃圾。而上级部门也没有用来处理垃圾的专项资金,因此农村产生的垃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3)村民的环保意识薄弱。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全民共同参与,需要农民的积极配合。但是当前村民“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思想严重,村民的卫生意识较为落后、环保意识较为淡薄、思想认识不足,成为制约农村垃圾处理的主观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与农村垃圾处理模式的探索也在不断进步。在我国城市,城市市政环保部门深入实践,城市垃圾处理体系日臻完善,有效缓解了城市垃圾处理矛盾。在我国农村地区,部分村庄依据自身条件创造性地探索出了符合村情的垃圾处理模式,为我国农村垃圾处理提供重要启示。我收集了相关资料,提出几点建议:

1、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垃圾处理有机结合

江西省赣南、婺源、玉山等地,把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保护有机结合,大力推广沼气工程,以清洁能源取代薪柴,改善了村庄环境;大力推广猪-沼-茶、猪-沼-果等模式处理畜禽粪便,既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又改善了农业环境;划定畜禽养殖区,专门供农民建舍饲养牲畜,解决人畜混居问题,保护人居环境。在我的时间地中,养猪场就是这样做的,也有个别农民家里是真么做的。这种方法值得借鉴。

2、借鉴城市垃圾处理方式,有条件地构筑技术性垃圾处理体系。

杭州市萧山区以“生态区”建设引领农村环境保护,建设城乡统一的污水管网和垃圾收集-中转-处理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加快实施城乡环保一体化。

安徽省绩溪县针对当地所处皖南山区的地域特点,不搞千村一面,提出特色产业村、生态旅游村、传统文化村的发展模式。在村镇建设上坚持保持农村徽文化历史脉络,突出徽派建筑风貌,在垃圾处理上加大生活污水无动力厌氧处理、畜禽养殖粪便综合处理、小型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的研究力度,总结了多种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置模式。

3、完善乡村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引进垃圾处理产业,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奖励制度。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一些农村,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快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开始有条件地建立垃圾处理产业,积极引进市场资金投资。在垃圾收购站,对可回收利用垃圾实行奖励制度,比如用一定数量的可回收利用垃圾兑换洗衣粉、香皂、洗发水等日常生活用品。

农村垃圾处理尚处在不断的探索阶段,其在探索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同样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

首先,农村垃圾处理的模式应该符合当地村庄实际情况。赣南、婺源、玉山等地的实践,就是充分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挖掘当地村庄的地理风貌,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契机,创造性地探索出了猪-沼-果、猪-沼-茶模式。

其次,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村庄是可以借鉴城市垃圾处理模式。浙江、江苏、广东、上海、北京等发达农村地区在经济、技术、制度上具备采用卫生填埋、生物堆肥、资源回收利用的处理模式。当地村民在观念上、行动上都较中西部地区村民先进、创新,易于接受新技术、新方法。

有力的政府介入给予引导。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垃圾处理相结合,就是政府引导的一个典型范例。

最后,村民的积极参与是探索的保障。村民是农村垃圾处理的主体,是妥善农村垃圾的最终受益人。如果没有充分激发村民的参与积极性,得不到村民的拥护,任何行之有效的处理模式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只有村民认可,征得大多数人同意的基础上,才能激发村民的创造热情,敢于更正处理过程中的不利因素,最终完善各项措施。

通过对农村垃圾处理模式的思考,可以总结垃圾处理途径绝对不可以照搬别人经验,必须探索一条适合村情的途径。最后,我就需要考虑的各个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处理农村垃圾,解决农村垃圾污染问题,可以采用很多种手段,但总的来说,立法途径是高效处理农村垃圾的关键,是利用各种手段的前提。

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收集、储存、利用、回收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防治污染环境。按照“谁生产、谁负责”的原则,控制废弃物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专门规定: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的具体办法,由地方性法规规定。”但是这些法律并没有得到切实的贯彻和实施。农村垃圾的处理受地域的限制较大,但地方性农村垃圾处理法规很少,没有强制性回收制度,对农村垃圾回收管理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对垃圾处理缺乏指导。

我国农村垃圾处理的立法,应借鉴国外经验,应该重视农村垃圾处理的专门性立法。同时立法过程应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使农村垃圾处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结合,促进农村垃圾问题的早日解决。

除却传统的简易填埋、焚烧、堆肥模式外,还应该创新垃圾处理模式。一些新的农村垃圾处理方式在实践中得出,例如一些有条件的村庄已经建起资源再生产产业、垃圾处理厂、垃圾化肥厂。

农村垃圾技术处理的技术突破不能单凭村民自身的摸索,必须借助相关科研人员的技术攻关。针对农村的具体情况,对垃圾的处理实现资源利用回收,将科技运用到垃圾处理上,把村民眼中的垃圾变成宝贵的可利用资源。在自然生态基础良好的农村,尽量实现用生态的方式实现垃圾的自净处理,减少清运垃圾的成本和费用。

这里的“自治”是指村民要增强自我认识,在自我治理中找到适合的方法做到农村垃圾的有效处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农村的乡土气息逐渐淡化,但是村庄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精英们仍然支配着乡村事物的重大决策。在村庄公共事务中表现最为活跃的也依旧是那些民间精英们,天然的权威为广大村民所信服,村民天然地会依赖于这些精英的话语。

自治的主要问题是能否统一精英的意见,拿出一套切合当地村情的垃圾处理方案。只要达成了意见的一致,那么凝聚了全村村民的力量,组织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团结起来解决农村垃圾问题是能成功的。

村民的自治力是有限的,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履行管理公共卫生事业的职责,农村垃圾是引发农村公共卫生问题的一个重要诱因,由于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相关性,政府更应重视农村垃圾的处理问题。

政府在农村垃圾处理中的定位是一个引导者和一个管理者。引导者的角色就是引导政府有限资金投入到资源再利用产业,引导并鼓励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农村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逐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

作为一个管理者角色,政府应将农村垃圾处理系统的建设纳入规划之中,并进行适当的财政政策的倾斜。垃圾处理系统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政府在城市已经构筑了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在农村也应该把其囊括在内并不断完善。尤其在以两处调查地为代表的南北方经济欠发达农村,在村民收入不高的现实状况下,政府的财政支持是必需的,政府应切实承担起相应的组织、协调、引导责任。

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契机,政府有必要设立农村垃圾管理的职能部门,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监管、指导,改变对垃圾的管理只是到县级城镇而农村垃圾还处在无人管理的状态。运用行政手段对农村垃圾处理进行强制性规范实施,建立垃圾回收制度,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为导向,结合村庄特点建设回收站、小型处理厂,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一定的惩罚。

垃圾问题不是个小问题,从长远来看,它将关系到社稷民生,甚至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我想,在我们不断地探索中,我们一定会找到合适的长远处理垃圾的方法。

部分参考文献:

赵由才,龙燕,张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xx.

张宝莉,《农业环境保护》,化学工业出版社,20xx.

费孝通,《江村经济》,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

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篇六

农村清理垃圾讲座是我近期参加的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这次讲座有全面的内容,不仅传达了关于垃圾分类和回收的知识,还强调了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参加此次讲座,我深刻认识到了农村清理垃圾的紧迫性,感受到了自己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以下是我对这次讲座的心得体会。

首先,讲座强调了农村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讲座的主讲人详细解释了垃圾分类的原理和方法。他告诉我们,垃圾分类可以减少垃圾的总量,提高可回收物的利用率,减轻环境压力。同时,垃圾分类也是一种对自然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通过垃圾分类,我们可以将垃圾转变为宝贵的资源,为农村环境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其次,讲座介绍了农村垃圾回收的重要性。回收是垃圾分类的重要环节之一。讲座指出,许多废弃物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例如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通过回收再利用,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垃圾回收也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讲座的主讲人呼吁大家积极参与垃圾回收,共同努力保护农村环境。

第三,讲座强调了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农村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地方,但由于日常生活习惯和意识问题,农村垃圾问题日益突出。讲座告诉我们,农村环境保护不仅仅关乎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关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环境的恶化会对农业生产、水资源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保护农村环境应当成为每个人的责任。

第四,讲座推动了农村垃圾清理行动的开展。讲座结束后,主讲人组织了一场农村垃圾清理行动,鼓励大家亲自动手清理村庄周边的垃圾。他认为,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真正感受到农村垃圾问题的严重性,并调动更多人的参与。我积极参与了这次行动,亲身体验了垃圾清理的艰辛。但通过这次行动,我不仅对农村垃圾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感受到了自己为农村环境保护所能做出的贡献。

最后,讲座激发了我对环境保护的热情。通过参加这次讲座,我对农村环境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并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我深刻地意识到,保护农村环境并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个人的责任。我决定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回收,宣传环保知识,努力传递环保理念,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

综上所述,农村清理垃圾讲座给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通过了解垃圾分类和回收的重要性,以及农村环境保护的紧迫性,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我愿意积极行动起来,推动农村垃圾的清理工作,保护农村环境,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篇七

寒假期间我走访了我县卫生环卫处,调查了我村垃圾堆放、清运输和处理的情况。这里我把调查的材料情况分三项说明。

垃圾在人们生活中是必然存在的。仅就生活垃圾来说,我县每人每天要生产天近一

斤垃圾,意味着每人每年就有近四百斤垃圾要处理,从整个腾冲县来看每天将有很多垃圾急需处理。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大量的垃圾随意堆放,长期囤积就会占用土地,产生臭味,造成对大气、水域和土壤的严重污染,而且导致了苍蝇、昆虫、老鼠和大量细菌的滋生,威胁居民的健康,因此垃圾是城市和农村的一大负担。垃圾处理起来并不容易,可以归纳以下几点:从垃圾的平均组成来看主要是废弃物组成的白色污染,体现为混有一定的玻璃、塑料和坏弃物等杂质。在我们农村垃圾存在的形式主要是成堆或成片随意的堆放;用这种杂质的垃圾施肥,就会使土地喳化,所以,可能很严重的污染农村土地;农村垃圾随意堆放没人管制,成为很严重的问题,以城市相比,农村垃圾没有具体的处理措施,是垃圾存在的主要原因。当然有很多的城市垃圾拉到农村来随意堆放,环卫工作没有落实到最后,或者是挖坑埋在地下,现已发现埋在地下会污染破坏地下水,填埋后的场地也不能很好的利用,何况现在生活生产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垃圾的回收利用也没有做到最大。所以,寻找垃圾净化出路,迫在眉睫。还有,虽然国家有出台保护环境卫生的规定,但由于不能严格执行,成效不大,随地乱抛垃圾的'情况到处存在,垃圾量也在不断增加。如何处理垃圾,确实是当务之急。

农村建设需要综合处理,生产生活服务设施需要是垃圾产生最小化,建设人文绿色 农村,不单是新农村的建设,同时是和谐、健康的农村建设。对垃圾处理也能在无害化治理、能源改造、资源利用等方面综合考虑。在我们新农村家家户户都有沼气池,它的功能在农村较为突出,将有机物质投放到里面,能形成很好的肥料,一次性投资,成本也较低,同时能转化成为燃气,作为农村的又一能源方式,广受欢迎。

处理垃圾前景广阔,但目前还应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减少垃圾来源。例如蔬菜在农村生产时就应该先进行加工,将不能用的菜杆、菜根、黄叶、泥土等除掉,将这些在农村就进行处理,减少垃圾量。不要的废弃物:废纸、废瓶、废铁等要形成统一的收购,而不要随便丢弃。

首先是农民观念意识问题。由于农民对垃圾危害了解不足,因此在处理生产生活垃圾上显得极为随意。比如有时对动物尸体、农药瓶等,不经任何处理,就随意丢弃;有时不对垃圾进行分类,将能烧、不能烧的垃圾都堆在一起随意焚烧。没有分类处理垃圾的意识,就无法正确处理垃圾,也就不能真正杜绝垃圾给环境和人类带来的危害。

其次是基础设施滞后问题。农村垃圾的处理流程必须经过村、镇(乡)、县的收集网络才能有效分类处理,目前很大一部分农村还不具备条件开展户建垃圾池、村设垃圾回收点、镇建垃圾压缩中转站、县有垃圾填埋场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再次是垃圾处理量大成本过高问题。这就告诉我们,农村垃圾将无法按城市垃圾处理模式进行统一收集处理。

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有效处理农村垃圾呢?很多学者专家认为须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垃圾,并协调推进农村垃圾处理机制建设。

首先要遵循下列原则。一是分户堆沤减量化原则。农户将所有生产生活垃圾倒入垃圾池内,定期分捡可降解垃圾和有害不可降解垃圾,可降解垃圾定期分散填埋或堆肥,可减少垃圾总量的60%。二是分类回购资源化原则。以镇成立环保合作社,向农民回购有害不可降解垃圾,合作社再进行二次分类,将可利用垃圾送至废品公司资源化处理,可减少垃圾总量的30%,并从中获得一定的收益弥补合作社运行。三是集中处理无害化原则。将合作社分类出的有害不可降解垃圾集中送至镇压缩中转站,然后统一运送到固体废弃物填埋场集中填埋,无害化处理有毒有害垃圾。

其次要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可按照县级政府监督指导,镇、村组织实施,村民联合自治,合作社常年运行的管理模式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流程。

再次要建设基础设施网络,建立户有垃圾收集池、村有垃圾回购点、镇有垃圾中转站、县有垃圾处理场基础设施网络。

最后要健全运行机制和提供经费保障。垃圾清运处理系统资金到位是确保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加强生活垃圾处理费用专款专用,避免挫伤广大村民对整治环境的积极性。这启示我们,只有形成户分类、村回购、镇中转、县处理的运行机制,才能真正为农村垃圾的有效处理开辟一条新路。

参考文献:

[1]苏杨.马宇宙.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xx,16,(2).

[2]张益.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环境卫生工程,20xx,8(2).

[3]康鸿寿,王如松.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管理仁[m].气象出版社,20xx,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