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总结反思 科目二学车心得体会(通用7篇)

时间:2023-09-17 18:40:18 作者:QJ墨客 心得体会 科目总结反思 科目二学车心得体会(通用7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怎样写总结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总结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总结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科目总结反思篇一

从5月31日上车到现在,科目二总共学了6天,都是周末去。科目二总共有五项:倒车入库、侧方位停车、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直角转弯、曲线行驶。其中,除了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没练,其他的都已经练了。现在简单将我学车中所在场地的一些心得体会写一下,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的体会等练了之后再补上吧,考试前我会经常完善和温习这篇文章。

1.倒车入库

(1)开车门,上车,系安全带,调座椅。

(2)踩离合,挂一档,松手刹,松离合,起步。

(3)汽车前盖凹槽对准黑灰线出库。

(4)左后轮出库后,左打两圈方向。

(5)等汽车前盖凹槽对准白线后,回两圈方向。

(6)左窗看红线,左前轮压住红线后,停车(提前踩离合,踩刹车,摘空挡)。

(7)挂倒档,倒车。

(8)等后轮压到红砖线后,左打两圈方向。

(9)左后视镜里看库左前角的点,离点一米处,回一圈方向,根据实际情况修正。

(10)等左后轮入库后,看左车边沿是否对准车库后侧点位,对准后看车头,车头正后回正。

(11)等左后轮压住红砖线后,停车(提前踩离合,踩刹车,摘空挡)。

(12)挂一档,松离合,起步。

(13)汽车前盖凹槽对准黑灰线出库。

(14)右窗帘和库右前角平行后,右打一圈半方向。

(15)左窗看红线,前轮刚过蓝线后,停车(提前踩离合,踩刹车,摘空挡)。

(16)挂倒档,倒车。

(17)右后视镜里看库右前角的点,离点一米处,回半圈方向,根据实际情况修正。

(18)等右后轮入库后,看左车边沿是否对准车库后侧点位,对准后看车头,车头正回正。

(19)等左后轮压住红砖线后,停车(提前踩离合,踩刹车,摘空挡,拉手刹)。

2.侧方位停车

(1)开车门,上车,系安全带,调座椅。

(2)踩离合,挂一档,松手刹,松离合,起步。

(3)将汽车开到准备停车的位置附近,调整方向使车头对准黑灰线。

(4)右前轮对准白线后,看右后轮,压住黑灰线后,停车(提前踩离合,踩刹车,摘空挡)。

(5)挂倒档,右打一圈方向,倒车。

(6)看左后视镜,当看到库右后角,回正方向。

(7)等左后轮压住红线或蓝线时,左打两圈方向,等左车边沿和库线平行后,停车(提前踩离合,踩刹车,摘空挡)。

(9)打左转向灯,挂一档,松离合,起步。

(10)看左后视镜,当看到库右后角,回正方向。

(11)当车标压住白线,右打一圈,出库。

(12)当右后轮出库后,调整方向使车头对准黑灰线。

3.直角拐弯

(1)调整方向,使汽车前盖凹槽对准黑灰线,坐车边沿平行于红线。

(2)打右转向灯,等车右门内车锁把手对准红线前20公分时,右打两圈方向。

(3)车头正后,回正方向。

4.曲线行驶

(1)调整方向,使汽车前盖和左右粗红虚线平行后,进入s弯区域。

(2)当汽车左前角即将挡住右侧细红虚线时,立刻左打一圈方向,并随车身转动左加方向直到半圈,停止打方向,期间使汽车左前角一直履着右侧细红虚线走。

(3)当汽车左前角即将挡住左侧细红虚线时,立刻回正方向。

(4)当汽车右前角即将挡住左侧细红虚线时,立刻右打一圈方向,并随车身转动右加方向直到半圈,停止打方向,期间使汽车右前角一直履着左侧细红虚线走。

(5)左角压右线,右角压左线。

科目总结反思篇二

我认为要想大面积提高高一数学成绩,应采取如下措施。

高中教师应听初中数学课,了解初中教师的授课特点。开学初,要通过摸底测验和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摸清三个底(初中知识体系,初中教师授课特点,学生状况)的前提下,根据高一教材和大纲,制订出相当的教学计划,确定应采取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学校也应该组织初,高中老师座谈,交流教法。

根据我的实践,我认为高一第一章课时数要增加。要加强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学时注意形象、直观。如讲映射时可举“某班50名学生安排到50张单人桌上的分配方法”等直观例子,为引人映射概念创造阶梯。由于新高一学生缺乏严格的论证能力,所以证明函数单调性时可进行系列训练,开始时可搞模仿性的证明。要增加学生到黑板上演练的次数,从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章节考试难度不能大。通过上述方法,降低教材难度,提高学生的可接受性,增强学生学习信心,让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数学的正常教学。

开学第一节课,教师就应对学习的五大环节提出具体、可行要求。如:作业的规范化,独立完成,订正错题等等。对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弊病,应限期改正。严格要求贵在持之以恒,贯穿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成为学生的习惯。考试的密度要增加,如第一章可分为三块进行教学,每讲完一块都要复习、测验及格率不到70%应重新复习、测验,课前5分钟小条测验,应经常化,用以督促、检查、巩固所学知识。实践表明,教好课与严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

科目总结反思篇三

知识与技能:

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使学生初步掌握在理解每一节意思的基础上,了解全篇课文内容的方法。

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使学生初步掌握在理解每一节意思的基础上,了解全篇课文内容的方法。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二.自学生字,扫清阅读障碍。

1.小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再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伙伴互相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读音。

4.指名按每一节读课文,检查学生是否读准字音。

5.全班齐读课文:要读得正确,不多字,不丢字。

6.自学: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记住汉字的字形。

7.小组合作学习: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8.全班汇报。

二.“我会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三.教师指导学生书写:先观察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再指导书写“歌”、“甜”、“除”。

四.自由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二.读中悟情、抒情。

1.自由读: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

2.教师范读:读出师生之间的真挚情感。

3.学生自读:你从诗中体会到什么?质疑。

5.小组进行展示,表现出师生情,全班评读。

6.品味词语。

“绿叶沙沙”像什么?

“盛开的花儿”像什么?

7.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全班读并背诵下来。

三.写字练习。

四.教师小结。

五.实践活动。以我爱老师为题,每人完成一幅诗配画,在全班展示。

科目总结反思篇四

中考对于每一位初中毕业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而又关键的一次考试。而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又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检测教学成绩和评价教学水平的重要机会。因此每一位学生都非常重视,总是认真复习,积极备考。每一位教师都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学生的成绩,使出所有的招数来指导学生的复习工作,并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以求最终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下面我就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中考数学的复习方法,以求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从教几届毕业班的经验来看,我认为中考数学科目的复习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能收到较好的成绩。

为了使复习工作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对当年的中考进行仔细的研究,研究的材料主要是南通市教育局编写的《高中(中专)招生考试说明与复习指导》一书。对在这本书的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中的考试性质、考试形式及试卷的结构、考试内容及要求都要逐字逐句的认真分析,并通过与往年这本书的对比分析找到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例如:通过分析发现2005年是以选拔考试为主,兼顾水平考试内容,而2004年以前是以水平测试为主,兼顾选拔。从这点可以看出考试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强调了选拔功能,淡化了水平测试。对于学生来说,要成绩更加不容易了。同时教师也应该注意到,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的应用知识的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通过分析也发现,和以往的中考相比共同点还是很多的。例如:试卷结构、全卷的满分、考试的时间、试卷中的易题、中等难度的题、难题的分值之比约为4:3:2:1等。这些都没有发生变化,通过对“说明”的分析,教师也就做到心中有底了。

要使复习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一定要有一个周密的、确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在制定计划时,要考虑到学校复习工作的计划和整体安排以及学科工作安排,甚至还要考虑到区教研室的有关计划。不然,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与学校工作安排发生了冲突,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使计划行不通,进而使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在制定复习工作计划时,还要考虑怎样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如何落实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因为复习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忘记了这一根本宗旨,复习以就失去了意义,考虑到这些方面,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就可以制定出一份周密的、可行的计划。那么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就能临危不乱,稳扎稳打,复习工作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资源可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每个学校都有一些比较有经验的骨干的数学教师,他们在工作中总结了很多的初三数学复习的经验,如果通过学校教务处或教研室(组)把这些人才资源利用起来,无疑将会是数学复习工作的一大财富。利用的方法很多,可以采用一起研讨复习方法、参与制卷、参与重要专题的讲座等方式进行。对校外资源的利用可以采用,通过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教研会,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借鉴别人的好方法,使用别人优势科目的资料,以及利用其它省市的中考题来训练学生,加强学校之间的横向联系等方法来进行。(利用黄河以南的模拟测试题就非常好)通过这些资源的综合利用,来加强自身的建设,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毕业班的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学校的管理人员或教师往往因为学生马上毕业,甚至离校走向社会,担心严格的管理会让学生怨恨,甚至将来招到学生的报复。因此不愿过多的教育学生、管理学生,不去认真的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因而,往往导致毕业班的管理混乱,思想问题突出,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了复习工作的效率,最终影响了中考的成绩、学生的前途和学校的声誉。因此,加强毕业班的思想政治工作,强化毕业班的管理刻不容缓。应该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规范的管理,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理想,真正做一个“四有”新人。高标准地要求自己,进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积极地、主动地投入到中考的复习中,最终稳定了教学秩序,提高了复习效率,形成了教学上的良性循环。

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考复习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改进教学方法就更加显得格外重要,改进教学方法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应该做到全面梳理、系统归纳、注意点与面的结合。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全面系统的复习,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达到“内化”的要求,并形成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能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把基础知识真正掌握好,达到夯实“双基”的目的。

(2)重要专题的复习。要做到重点知识结合实例进行、基本方法注重实际应用、基本技能要达到熟练应用的要求。知识只有和实例结合起来,学生才会有一种身临其景的感受,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才会更加深刻,以后碰到问题才能很好的解决。中考中对“双基”的考察占的比重最大,抓好“双基”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但要取得好成绩,还要抓好提高题的专题训练和培养,以就是对解难题还要做专门的复习指导,教会学生解决开放性试题的方法,使他们在碰到未见到过的题目时能冷静处理,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因此,重要专题的复习就显得很重要,要认真抓好这一环节。

(3)系统综合复习。我们知道无论中考的试题怎么变化,我们手中始终有课程标准和教材。只要我们认真研究“标准”和教材,并按要求对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认真的、系统的综合复习,并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面地进行梳理,理清知识的脉络。并在此的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概括和归纳,提高了解题的速度和效率。那么不论试题怎么变化,我们都可以做到以“静”致“动”,稳操胜券。所以我们对系统复习应该有足够的重视,不能走过场,而是实实在在的进行。

(4)考试测评训练。考试测评训练要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通常可以考虑使用近二三年的中考题,以及近年外省市的一些中考题或者地方权威部门出的一些模拟题,来进行训练。要注意把握测评的时间,对试卷的讲评要重视归纳,发现学生的失误要及时查缺补漏,对学生的答题技巧作必要的指导。通过训练,力求每个学生都达到自己的最好水平。

在中考中要考出好成绩,这决不是一个只要学好全部的知识,并进行了认真的、系统的、全面复习就可以的事,它还和学生的应试心理品质有很大的关系。每年考试下来总有一些学生,本来应该的,但是没有。分析他们的原因,往往是应试心理品质差造成的。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在中考复习的后期,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考试心理指导,教会他们一些调节心理的有效办法,让他们最终真正放下思想包袱,以轻松的心态、最佳的状态,去进入考场。这样他们就会取得应有的成绩。

总之,中考数学科目的复习是一项系统的、周密的工作,更是一项值得研究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要做的事决不仅仅是我说的这些,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做具体的调整。学生不同,复习的方法和侧重点也应该有所区别。

科目总结反思篇五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该班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科目总结反思篇六

昨天模拟考试完后,教练再三强调早上7:30赶到金霞考场,为了以防万一,设了三个闹钟:6:00 6:05 6:10,还好,准时醒来了。中间有个小插曲,半夜三点多醒来,听到很大的雨声,心里在暗喜,现在下猛烈一点吧,早上就没雨了。

人的心理很有意思,上次听一个同车补考的学员说自己上次没考过,很冤枉的在曲线路上两次压线,她自己归结为早餐吃了个蛋;当时我撇了撇嘴,真到自己上考场了,算了,还是不碰这个邪吧。

七点半就到了考场,但是考场还没有开门,被忽悠了!考场里除了我,只有另外一个学员在玩手机游戏。为了缓和自己紧张的情绪,我过去聊了会,意外发现我们还是同一个驾校的。

来考试的学员陆陆续续的都到了,然后考场里一位负责人就走到发言台前,讲述了下考试规则和纪律,特地强调:如果听到“考试已结束”的语音提示,请一定要把车开回起点,不得在考场练车。

宣布考试开始后,看到大屏幕上有自己名字的学员拿着自己的身份证进入考场。

屏幕一闪,第一列第四行2车道的可不就是我么?好吧,第一批就第一批吧,早考早解脱。攥着身份证,领取对应车牌号,照相,赶到我的考场车0803。

雨还在下,幸好我准备了纸巾,把两个后视镜擦干,回到车上,调整好座椅,系好安全带,深呼吸,回忆该做的细节。这时考官过来了,检查身份证,然后我要求考官把前面的0804移开,让出道来(0804摆在我车正前方,都是处于2车道)。

踩离合,踩刹车,挂一档,松手刹,打转向灯(这个考场的转向灯一直在亮,都没必要打,喇叭也按不响);松离合到半离合状态,车身抖起来,松刹车,起步。

第一个项目是坡道定点停车,记牢停车点位,我看的是左边的水泥缝和肩平齐,就踩离合踩刹车;打左转向灯,慢慢抬起离合,当车身抖动厉害时,松开刹车,踩离合的脚不动,确保车没下滑动,再慢慢松开离合,车将获得动力开始向前走。

第二个项目是直角转弯,有左转弯和右转弯,看的点也不一样,左转弯一般看左后视镜到达黄线时就往左打死;右转弯一般看车头到达前面黄线时就往右打死;一个原则:往左转,车身尽量靠右;往右转,车身尽量靠左。

第三个项目是倒车入库,因为我觉得倒右库比倒左库难些,毕竟要左右后视镜距离不一样,所以我选择了一个先倒右库的,把难啃的先啃掉,增加心理优势。

第四个项目是曲线行驶,一个顺口溜:右进左出。即进去时,尽量车靠右边,出来时靠左边。我自己有个心得:出来时,容易压线(上文提到了学员两次曲线压线也是这个问题),这个时候在看到前车轮出来后,回一把方向,避免后轮压线。

第五个项目是侧方位停车,注意进入侧方位考区时,尽量靠右边(不压线的前提下),出来时记得打左转向灯,考场的车库比较大,平常练好了,一般没什么问题。

考试中很惊险的情况

在最后一个项目侧方位停车,很好地停进去了,在出库时,看到终点就在前方,激动了下,打了转向灯后,忘记挂进档,车后退了,本以为直接不合格了,我自己觉得很幸运仪器的感应没那么灵敏,还是妥妥的通过了。

科目总结反思篇七

2、七政(七纬):日月金木水火土

3、战国七雄:赵魏韩齐秦楚燕

4、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5、七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安阳

6、神话八仙: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7、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8、文起八代之衰中的八代:东汉魏宋晋齐梁陈隋

9、四时八节中的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10、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11、八股文中的八股: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12、扬州八怪指;汪士慎李鳝金农黄慎高翔郑燮罗聘

13、九州指:冀兖青荆扬梁雍徐豫

14、九族指:高祖曾祖祖父父本身子孙曾孙玄孙

15、九章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

17、十家指;九流加上小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