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管理大全(13篇)

时间:2024-01-16 15:35:04 作者:碧墨 工作总结

在工作中,总结能够发现问题、找出改进措施,并提高工作效率。接下来将会为大家展示一些范本写作的例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

按照中共**市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现将第四季度的意识形态阵地管控的管理总结如下。

一、通过集中学习,广泛深入地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使党员对政治学习,对意识形态,对改进作风等方面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引导教育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确保其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从源头控制,确保微信群内发布的内容是正面的、积极的。严格按照单位保密制度,对可能引发负面影响的信息,严禁向群外传播,违反规定引起负面影响的将严肃追责。

三、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严格履行守好导向之责、把好舆论引导之责和管好阵地管理之责。

我局第四季度总体形势良好,没有出现对网络不实信息进行传播的情况,没有发生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微信群、局域内网运行正常,未发布负面和违反保密规定的信息,未出现被攻击和篡改情况。

如何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

***总书记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我们的工作就是坚守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我调研的课题就是探讨如何加强基层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工作。

意识形态,即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思想上层建筑的部分,表现在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形式中。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对社会的发展起巨大的能动作用;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具有历史继承性;它的发展同经济发展并不总是平衡的,有时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在思想领域会超过当时经济上先进的国家。自从阶级产生以后,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摘自《辞海》)。

什么是意识形态?简单地讲,意识形态是指意识的表现形式。形态就是形式,形式是认识对象的彰显和外露部分。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围绕意识形态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我们坚定不移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在201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了深刻阐述。他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在2016年2月19日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他又强调,做好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总体判断,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意义,以及它在引领思潮、凝聚人心、推动发展方面的强大支撑作用。

围绕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三个事关”和做好新闻舆论工作“五个事关”,我对基层意识形态阵地开展了调研。这次调研主要围绕互联网新闻信息发布、重大主题性社会活动及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等方面工作。

为了做好本次调研,本人根据中央及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对照基层意识形态阵地若干平台,开展了相关调查。这些调查包括对于近年来政务新媒体的管理维护情况、民间互联网媒体及移动新媒体的发布转载情况极其合法性审视;对于重大主题性社会宣传的主办承办及社会影响的关注。

(1)网络新媒体乱象丛生。

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重要体现就是网络新闻信息能够自主掌控管理。当前,网络新媒体已经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直接影响公众对社会事件的判断,甚至影响年轻读者的价值取向。一段时间以来,我市一些组织、个人通过设立商业网站、公众账号、即时通信工具、网络直播等形式肆意采编、转载网络新闻信息,甚至存在个别组织和个人在通过新媒体方式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时,存在肆意篡改、嫁接、虚构新闻信息等情况,导致网络上“负面思维”、“反智倾向”、“审丑情趣”、“拜金主义”等情况较为突出,这些乱象对意识形态阵地形成危害。

(2)政务新媒体管理不善。

这里所称政务新媒体,是指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及乡镇村(居)在微博、微信、抖音等第三方平台上开设的媒体账号或应用,以及自行开发建设的移动客户端等。

政务新媒体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渠道,是引导网上舆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的重要阵地,是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积极推进政务新媒体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也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政务新媒体存在功能定位不清晰、信息发布不严谨、建设运维不规范、监督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甚至出现了将媒体阵地交由私人或民间机构运维等突出问题。

(3)重大社会宣传缺乏监管。

一些商家借助国家重大节日庆典开展商业活动招揽生意的现象时有发生,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有商家专门策划了大型少儿才艺选拔赛,公开打出规范性政治名词。

(4)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面对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严峻,意识形态斗争和较量有时十分尖锐。片面强调经济建设、轻视意识形态工作的问题在不少地方、部门、单位依然存在。

(1)社会思想意识复杂多样、相互交织。

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使意识形态领域局部多元的趋势日益明显,人们的思想更加活跃,各种思想多样杂陈、各种力量竞相发声成为常态。一些错误思想观点仍然伺机冒头,竭力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意识形态领域多元思想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交锋,已是一种客观存在,主流意识形态与多样化社会思潮长期并存、相互激荡趋势更加显著。

(2)社会主流价值遭遇市场逐利性的挑战。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出来。但也要看到,市场存在的自身弱点和消极方面,等价交换原则等观念,必然反映和进入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甚至渗透到党内生活中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受到新的挑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一定范围滋长蔓延,道德失范、唯利是图、低俗庸俗媚俗等行为现象屡屡突破公序良俗底线,对弘扬社会主流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产生消极影响。

(3)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

随着新媒体快速发展,国际国内、线上线下、虚拟现实、体制外体制内等界限愈益模糊,构成了越来越复杂的大舆论场,更具有自发性、突发性、匿名性、难控性等特点。主流媒体主导作用受到巨大冲击,网络往往成为负面舆情发酵、错误思想传播的策源地和放大器,增加了舆论引导和内容管理的难度。管好用好互联网,是新形势下掌握新闻舆论阵地的关键。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主权和政权。

互联网是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互联网建设管理作为重中之重。把党管媒体原则贯彻到网络新媒体领域,依法依规加强网络空间管理,加强对网络新媒体发布流程的监管,营造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形成良好的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对此,市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将加大管理工作力度,完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各级政务新媒体规范运行。

(1)坚守互联网阵地是重中之重。

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新《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分为采编发布服务、转载服务、传播平台服务三类,均实行许可制。

通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论坛、博客、微博客、公众账号、即时通信工具、网络直播等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应当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禁止未经许可或超越许可范围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活动。

该规定明确指出,非公有资本不得介入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业务。非新闻单位、新闻宣传部门主管的单位经办的互联网站,只有新闻转载权,没有新闻采编发布权。

为进一步加强对网络新媒体管理。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活动实施监督检查,有关单位、个人应当予以配合;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网络信用档案,建立失信黑名单制度和约谈制度。

(2)加强政务新媒体管理是大势所趋。

政务新媒体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渠道,是引导网上舆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的重要阵地,是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积极推进政务新媒体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也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政务新媒体存在功能定位不清晰、信息发布不严谨、建设运维不规范、监督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甚至出现了将媒体阵地交由私人或民间机构运维等突出问题。对此,市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将加大管理工作力度,完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各级政务新媒体规范运行。

这里所称政务新媒体,是指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及乡镇村(居)在微博、微信、抖音等第三方平台上开设的媒体账号或应用,以及自行开发建设的移动客户端等。

所有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动员功能的政务新媒体都要纳入管理范围,自觉接受市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及宣传、网信部门的管理。要引导党员干部善待、善管、善用网络媒体,牢牢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动权。

各地各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规范开设政务新媒体。一个单位原则上在同一平台只开设一个政务新媒体账号,所有政务新媒体必须严格内容发布审核制度,坚持先审后发,落实“三审制”,确保安全发布。

开设政务新媒体的部门单位应当明确主管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责任编辑人选,并确定相应的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负责政务新媒体的运营、维护和管理。也可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相关官方机构具体承担政务新媒体日常运维工作。

党和政府及所属机构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严禁将政务新媒体交由私人、民间机构或社会资本参与运维。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文艺及主题性社会活动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党委宣传部统筹协调精神文化产品创作和生产,协调组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有关工作,指导协调推动群众文化建设。

坚决完成“一个高举”、“两个巩固”、“三个建设”的宣传工作根本任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华文化软实力。文艺及主题性社会活动要服从服务于这个根本任务,具体而言就是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就是要发挥主题性社会活动鼓舞干劲、增强信心、凝聚共识的重要作用;就是要始终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发挥文艺及主题性社会活动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独特优势。

文艺及主题性社会活动包括:面向公众举办的各类文艺、才艺赛事及评比活动。

各级党组织要严格落实“两手抓”原则。一方面,要把意识形态安全放在首位、切实增强意识形态风险研判能力,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一方面,要始终坚持把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相结合,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

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及机关事业单位要认真落实重大活动事项报告备案制度,积极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与挑战,确保各类社会活动坚持正确的方向。

实行文化及社会活动审批备案制度。按照属地管理和归口管理原则,要求市内各类社会组织、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在组织重大活动前以书面形式将活动名称、内容、方式、规模、参加人员、时间、地点、等方面情况向所在地党委(党组)、归口管理单位党委(党组)报告,并向桐城市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经所在或归口管理单位党委(党组)审核同意并出具政治承诺函,报相关业务管理部门批准同意后方可举办。未经审批不得举(承)办。举(承)办活动中要做到事前有审核、事中有把控,事后有备案,促进各类活动规范有序开展。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分层分类系统策划、有序组织主题宣传。

各级机关事业单位举行的节庆活动、评选颁奖活动及主题性社会活动不得交由私人或非公社会机构承办合办。

各级党委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要站在事关党和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站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全局高度,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努力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共同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格局。

意识形态阵地我们不去占领,各种错误思想就会去占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最重要是建立健全各项机制体制,强化舆论导向和阵地管理,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要严格落实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确保各类宣传思想阵地可管可控。要切实完善意识形态安全预警监测体系和分析研判机制,全力排查和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点和隐患点。要毫不放松地加强新闻舆论、文化文艺等阵地管理,决不给错误思想提供传播渠道。

各级党委要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在更高的位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一步增强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觉性,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把握好正确的前进方向,真正对意识形态工作负好总责。

和文化建设,确保举办的各类社会活动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使各类阵地始终成为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坚强阵地,决不给错误思潮提供传播渠道。

如何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我们的工作就是坚守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我调研的课题就是探讨如何加强基层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工作。

意识形态,即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思想上层建筑的部分,表现在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形式中。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对社会的发展起巨大的能动作用;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具有历史继承性;它的发展同经济发展并不总是平衡的,有时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在思想领域会超过当时经济上先进的国家。自从阶级产生以后,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摘自《辞海》)。

什么是意识形态?简单地讲,意识形态是指意识的表现形式。形态就是形式,形式是认识对象的彰显和外露部分。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意识形态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我们坚定不移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在201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了深刻阐述。他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在2016年2月19日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他又强调,做好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总体判断,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意义,以及它在引领思潮、凝聚人心、推动发展方面的强大支撑作用。

围绕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三个事关”和做好新闻舆论工作“五个事关”,我对基层意识形态阵地开展了调研。这次调研主要围绕互联网新闻信息发布、重大主题性社会活动及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等方面工作。

为了做好本次调研,本人根据中央及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对照基层意识形态阵地若干平台,开展了相关调查。这些调查包括对于近年来政务新媒体的管理维护情况、民间互联网媒体及移动新媒体的发布转载情况极其合法性审视;对于重大主题性社会宣传的主办承办及社会影响的关注。

(1)网络新媒体乱象丛生。

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重要体现就是网络新闻信息能够自主掌控管理。当前,网络新媒体已经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直接影响公众对社会事件的判断,甚至影响年轻读者的价值取向。一段时间以来,我市一些组织、个人通过设立商业网站、公众账号、即时通信工具、网络直播等形式肆意采编、转载网络新闻信息,甚至存在个别组织和个人在通过新媒体方式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时,存在肆意篡改、嫁接、虚构新闻信息等情况,导致网络上“负面思维”、“反智倾向”、“审丑情趣”、“拜金主义”等情况较为突出,这些乱象对意识形态阵地形成危害。

(2)政务新媒体管理不善。

这里所称政务新媒体,是指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及乡镇村(居)在微博、微信、抖音等第三方平台上开设的媒体账号或应用,以及自行开发建设的移动客户端等。

政务新媒体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渠道,是引导网上舆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的重要阵地,是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积极推进政务新媒体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也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政务新媒体存在功能定位不清晰、信息发布不严谨、建设运维不规范、监督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甚至出现了将媒体阵地交由私人或民间机构运维等突出问题。

(3)重大社会宣传缺乏监管。

一些商家借助国家重大节日庆典开展商业活动招揽生意的现象时有发生,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有商家专门策划了大型少儿才艺选拔赛,公开打出规范性政治名词。

(4)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面对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严峻,意识形态斗争和较量有时十分尖锐。片面强调经济建设、轻视意识形态工作的问题在不少地方、部门、单位依然存在。

(1)社会思想意识复杂多样、相互交织。

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使意识形态领域局部多元的趋势日益明显,人们的思想更加活跃,各种思想多样杂陈、各种力量竞相发声成为常态。一些错误思想观点仍然伺机冒头,竭力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意识形态领域多元思想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交锋,已是一种客观存在,主流意识形态与多样化社会思潮长期并存、相互激荡趋势更加显著。

(2)社会主流价值遭遇市场逐利性的挑战。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出来。但也要看到,市场存在的自身弱点和消极方面,等价交换原则等观念,必然反映和进入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甚至渗透到党内生活中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受到新的挑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一定范围滋长蔓延,道德失范、唯利是图、低俗庸俗媚俗等行为现象屡屡突破公序良俗底线,对弘扬社会主流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产生消极影响。

(3)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

随着新媒体快速发展,国际国内、线上线下、虚拟现实、体制外体制内等界限愈益模糊,构成了越来越复杂的大舆论场,更具有自发性、突发性、匿名性、难控性等特点。主流媒体主导作用受到巨大冲击,网络往往成为负面舆情发酵、错误思想传播的策源地和放大器,增加了舆论引导和内容管理的难度。管好用好互联网,是新形势下掌握新闻舆论阵地的关键。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主权和政权。

1.进一步加强网络新媒体管理。

互联网是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互联网建设管理作为重中之重。把党管媒体原则贯彻到网络新媒体领域,依法依规加强网络空间管理,加强对网络新媒体发布流程的监管,营造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形成良好的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对此,市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将加大管理工作力度,完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各级政务新媒体规范运行。

(1)坚守互联网阵地是重中之重。

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新《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分为采编发布服务、转载服务、传播平台服务三类,均实行许可制。

通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论坛、博客、微博客、公众账号、即时通信工具、网络直播等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应当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禁止未经许可或超越许可范围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活动。

该规定明确指出,非公有资本不得介入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业务。非新闻单位、新闻宣传部门主管的单位经办的互联网站,只有新闻转载权,没有新闻采编发布权。

为进一步加强对网络新媒体管理。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活动实施监督检查,有关单位、个人应当予以配合;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网络信用档案,建立失信黑名单制度和约谈制度。

(2)加强政务新媒体管理是大势所趋。

政务新媒体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渠道,是引导网上舆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的重要阵地,是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积极推进政务新媒体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也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政务新媒体存在功能定位不清晰、信息发布不严谨、建设运维不规范、监督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甚至出现了将媒体阵地交由私人或民间机构运维等突出问题。对此,市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将加大管理工作力度,完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各级政务新媒体规范运行。

这里所称政务新媒体,是指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及乡镇村(居)在微博、微信、抖音等第三方平台上开设的媒体账号或应用,以及自行开发建设的移动客户端等。

所有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动员功能的政务新媒体都要纳入管理范围,自觉接受市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及宣传、网信部门的管理。要引导党员干部善待、善管、善用网络媒体,牢牢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动权。

各地各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规范开设政务新媒体。一个单位原则上在同一平台只开设一个政务新媒体账号,所有政务新媒体必须严格内容发布审核制度,坚持先审后发,落实“三审制”,确保安全发布。

开设政务新媒体的部门单位应当明确主管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责任编辑人选,并确定相应的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负责政务新媒体的运营、维护和管理。也可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相关官方机构具体承担政务新媒体日常运维工作。

党和政府及所属机构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严禁将政务新媒体交由私人、民间机构或社会资本参与运维。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文艺及主题性社会活动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党委宣传部统筹协调精神文化产品创作和生产,协调组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有关工作,指导协调推动群众文化建设。

坚决完成“一个高举”、“两个巩固”、“三个建设”的宣传工作根本任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华文化软实力。文艺及主题性社会活动要服从服务于这个根本任务,具体而言就是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就是要发挥主题性社会活动鼓舞干劲、增强信心、凝聚共识的重要作用;就是要始终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发挥文艺及主题性社会活动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独特优势。

文艺及主题性社会活动包括:面向公众举办的各类文艺、才艺赛事及评比活动。

各级党组织要严格落实“两手抓”原则。一方面,要把意识形态安全放在首位、切实增强意识形态风险研判能力,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一方面,要始终坚持把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相结合,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

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及机关事业单位要认真落实重大活动事项报告备案制度,积极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与挑战,确保各类社会活动坚持正确的方向。

实行文化及社会活动审批备案制度。按照属地管理和归口管理原则,要求市内各类社会组织、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在组织重大活动前以书面形式将活动名称、内容、方式、规模、参加人员、时间、地点、等方面情况向所在地党委(党组)、归口管理单位党委(党组)报告,并向桐城市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经所在或归口管理单位党委(党组)审核同意并出具政治承诺函,报相关业务管理部门批准同意后方可举办。未经审批不得举(承)办。举(承)办活动中要做到事前有审核、事中有把控,事后有备案,促进各类活动规范有序开展。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分层分类系统策划、有序组织主题宣传。

各级机关事业单位举行的节庆活动、评选颁奖活动及主题性社会活动不得交由私人或非公社会机构承办合办。

各级党委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要站在事关党和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站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全局高度,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努力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共同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格局。

意识形态阵地我们不去占领,各种错误思想就会去占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最重要是建立健全各项机制体制,强化舆论导向和阵地管理,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要严格落实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确保各类宣传思想阵地可管可控。要切实完善意识形态安全预警监测体系和分析研判机制,全力排查和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点和隐患点。要毫不放松地加强新闻舆论、文化文艺等阵地管理,决不给错误思想提供传播渠道。

各级党委要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在更高的位置,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进一步增强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觉性,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把握好正确的前进方向,真正对意识形态工作负好总责。

各级党委(党组)书记要切实承担起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的重大责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落实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按照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依法依规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管好用好政务新媒体;要切实加强文化及社会活动管理,按照“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要求,统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确保举办的各类社会活动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使各类阵地始终成为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坚强阵地,决不给错误思潮提供传播渠道。

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

根据中共**省委教育工委、中共**省教育厅党组《关于切实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的通知》(x教党〔20**〕x号)精神,为落实中央第x巡视组关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贯彻落实情况反馈意见和省委的整改具体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高校“为谁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人才”。因此,高校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一)切实强化主体责任意识。把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和领导责任。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按照“党政同责”原则,校长负重要责任。党委书记和校长要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根据工作分工,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分管部门和单位的意识形态工作,对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

各基层党组织书记是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院长负重要责任。班子成员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对分管工作领域中的意识形态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

(二)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体制,把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要落实定期研究和分析研判工作机制,在重大敏感时点、对重大事件、重要情况需要注意问题进行前瞻性专题分析研判,对特定领域和群体重要情况要随时分析研判,及时研判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点,对师生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做出工作安排,确保高校成为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坚强阵地。

加强学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全校各部门和各单位必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一)严格课堂教育教学管理。课堂教育教学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教师是课堂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实施者,对课堂教育教学内容负直接责任。教师要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的原则,自觉遵守学校课堂教学管理制度规范。相关职能部门严格课堂教育教学管理“红线”,建立健全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和管理体系,划定课堂教学意识形态安全底线和红线,严格执行教师教学考核,教学过程督导制度。

各教学单位要加强教学管理,决不允许出现任何利用课堂公然散布各种错误思想和错误观点的现象出现,把课堂建设成为传播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的坚强阵地。

牵头部门:教务处、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配合部门:各教学单位。

(二)认真做好引进教材的内容审查。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其他课程使用教材要优先在国家公布的目录中选用。对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新闻学、社会学、法学等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学科教材的编写、选用要严把政治关。认真做好引进教材的内容审查。同时,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学**台等网络课堂管理,严格意识形态审查。

牵头部门:教务处。

配合部门:各教学单位。

(三)严格讲座、论坛等审查把关。按照《**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课堂教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网络和接受境外基金资助等管理的实施意见(修订)》(**〔20**〕x号)、《**大学学术活动管理办法》(x发〔20x〕x号)、《**大学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管理办法》(x发[20x]x号)等有关规定,依据“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实行哲学社会科学类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一会一报”制,由学校党委统一管理,党委宣传部、学科与科研工作处、校园安全与管理处、国际交流合作处(港澳台教育事务办公室)、研究生处、学生处、校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审批,强化督查机制,对场地、人员、内容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未经审批,任何个人、单位、学术团体、学生社团不得擅自举办。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对发现问题的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要依法依纪及时上报处理。严格执行国际会议报批程序。

牵头部门:宣传部、学科与科研工作处、国际交流合作处、校团委。

配合部门:校园安全与管理处、学生处、研究生处、各基层单位。

(四)加强涉外办学、交流合作、接受境外基金资助等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大学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管理办法》(x发[20**]x号)等有关规定,强化对中外合作办学、对外文化交流、学术交流合作等的管理。加强对境外非政府组织和各种基金会活动的管理。加强对接受境外资金资助的管理,明确接受资助的范围,规范审批程序。依法规范外籍教师和留学生的在华宗教活动,加强外籍教师的政治审查和课堂教学活动管理。规范师生接受国外媒体采访,从严管控师生参加外国驻华使领馆和境外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加强对选送境外高校“交换生”和访问学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牵头部门:国际交流合作处。

配合部门: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各基层单位。

(五)加强网络意识形态管理。加强学校门户网站、二级单位网站、专业性学术网站建设与管理,严格信息发布管理和审核。建立网络舆情常态监测和预警机制,网络舆情联合应对处置机制,积极主动地开展网上舆论斗争。健全网站信息内容更新的保障机制,及时排查校园各级网站存在的安全隐患。积极开展网络文化活动,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牵头部门:网络信息中心。

配合部门:宣传统战部、各基层单位。

(六)加强各类学生社团管理。按照按照《**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章程》(x团发【20x】x号)、《**大学学生社团管理办法》(x发【20**】16号)、《x大学学生社团建设绩效评估实施办法》(x发【20**】x号)《**大学学生组织意识形态工作制度》(x发【20**】x号)等有关规定,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坚持社团成立和年检制度,依据各学生社团的性质、特点、发展方向及活动领域,对学生社团实行分类管理、绩效评估机制。配备得力的专业指导教师,强化社团活动的思想政治导向,加强对社团活动的监管,深化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

牵头部门:校团委。

配合部门:各基层单位。

(七)加强校园新闻媒体宣传阵地管理。加强对校园新闻网、校报、广播、电视、官方微信微博、宣传橱窗和路灯旗的建设和管理,坚持正确政治导向,坚持正面宣传报道,弘扬正能量。加强对校内出版刊物的监督审查,加大对刊登内容的把关力度,严格执行“三审三校”。

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是本单位宣传阵地管理第一责任人,要严格管理,加强把关和审查。

牵头部门:宣传统战部。

(八)加强抵御和防范宗教渗透。坚持教育和宗教相分离原则,严禁在学校传播宗教、发展信徒,严禁在学校设立宗教活动场所、建立宗教团体和组织、举行宗教活动、散发宗教类出版物及宣传品。对于有信仰宗教的师生要建档立案,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适时加以教育与引导。

牵头部门:宣传统战部。

配合部门:校园安全与管理处、国际交流合作处、各基层单位。

(九)加强重点人教育管理。认真落实教育部党组《高校重点人工作基本规程》的有关要求,坚持“教育为主,预防为先;依法依规,综合管控;一人一组,一人一策;属地管理,形成合力”的基本原则,突出抓好教育引导、管理约束和依法处理三个关键环节,充分运用法律法规、党纪党规、校纪校规等综合手段,加强教育引导,做好转化工作。对坚持错误思想,在境内外各类媒体、互联网、出版物及讲坛论坛等公开场合发表同中央精神相违背言论,妄议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及重大决策部署,散布传播政治谣言的党员干部和师生,要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牵头部门:宣传统战部。

配合部门: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学生处、校园安全与管理处、各基层单位。

(一)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按照“讲政治、守纪律、有担当”的要求,选优配强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和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工作队伍。切实解决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部门机构编制、人员配备、基本待遇、工作条件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设置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4000的比例设置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强化基层党组织在维护主流意识形态中的战斗堡垒作用,选优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发挥广大教职工特别是党员教师在维护主流意识形态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建立意识形态工作相关制度。继续贯彻落实《x大学意识形态工作相关制度》(x【20**】x号)文件精神,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机制,明确检查考核的内容、方法、程序。把意识形态工作情况纳入各基层单位党组织和干部的考核,作为干部评价使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对未能切实履行工作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要按照管理权限进行责任追究,可视情节轻重,给予提醒、批评教育,责令做出书面检查、进行通报批评,给予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

(三)做好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工作。各基层党组织要将意识形态纳入二级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教师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内容,纳入教师岗位考核管理和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在职培训中,不断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要及时了解掌握和分析研判本单位师生思想政治状况和具体诉求,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把握师生思想理论教育热点难点,提高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时效性。

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

***总书记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我们的工作就是坚守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我调研的课题就是探讨如何加强基层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工作。

意识形态,即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思想上层建筑的部分,表现在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形式中。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对社会的发展起巨大的能动作用;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具有历史继承性;它的发展同经济发展并不总是平衡的,有时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在思想领域会超过当时经济上先进的国家。自从阶级产生以后,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摘自《辞海》)。

什么是意识形态?简单地讲,意识形态是指意识的表现形式。形态就是形式,形式是认识对象的彰显和外露部分。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围绕意识形态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我们坚定不移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在201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了深刻阐述。他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在2016年2月19日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他又强调,做好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总体判断,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意义,以及它在引领思潮、凝聚人心、推动发展方面的强大支撑作用。

围绕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三个事关”和做好新闻舆论工作“五个事关”,我对基层意识形态阵地开展了调研。这次调研主要围绕互联网新闻信息发布、重大主题性社会活动及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等方面工作。

为了做好本次调研,本人根据中央及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对照基层意识形态阵地若干平台,开展了相关调查。这些调查包括对于近年来政务新媒体的管理维护情况、民间互联网媒体及移动新媒体的发布转载情况极其合法性审视;对于重大主题性社会宣传的主办承办及社会影响的关注。

(1)网络新媒体乱象丛生。

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重要体现就是网络新闻信息能够自主掌控管理。当前,网络新媒体已经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直接影响公众对社会事件的判断,甚至影响年轻读者的价值取向。一段时间以来,我市一些组织、个人通过设立商业网站、公众账号、即时通信工具、网络直播等形式肆意采编、转载网络新闻信息,甚至存在个别组织和个人在通过新媒体方式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时,存在肆意篡改、嫁接、虚构新闻信息等情况,导致网络上“负面思维”、“反智倾向”、“审丑情趣”、“拜金主义”等情况较为突出,这些乱象对意识形态阵地形成危害。

(2)政务新媒体管理不善。

这里所称政务新媒体,是指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及乡镇村(居)在微博、微信、抖音等第三方平台上开设的媒体账号或应用,以及自行开发建设的移动客户端等。

政务新媒体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渠道,是引导网上舆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的重要阵地,是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积极推进政务新媒体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也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政务新媒体存在功能定位不清晰、信息发布不严谨、建设运维不规范、监督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甚至出现了将媒体阵地交由私人或民间机构运维等突出问题。

(3)重大社会宣传缺乏监管。

一些商家借助国家重大节日庆典开展商业活动招揽生意的现象时有发生,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有商家专门策划了大型少儿才艺选拔赛,公开打出规范性政治名词。

(4)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面对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严峻,意识形态斗争和较量有时十分尖锐。片面强调经济建设、轻视意识形态工作的问题在不少地方、部门、单位依然存在。

(1)社会思想意识复杂多样、相互交织。

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使意识形态领域局部多元的趋势日益明显,人们的思想更加活跃,各种思想多样杂陈、各种力量竞相发声成为常态。一些错误思想观点仍然伺机冒头,竭力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意识形态领域多元思想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交锋,已是一种客观存在,主流意识形态与多样化社会思潮长期并存、相互激荡趋势更加显著。

(2)社会主流价值遭遇市场逐利性的挑战。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出来。但也要看到,市场存在的自身弱点和消极方面,等价交换原则等观念,必然反映和进入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甚至渗透到党内生活中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受到新的挑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一定范围滋长蔓延,道德失范、唯利是图、低俗庸俗媚俗等行为现象屡屡突破公序良俗底线,对弘扬社会主流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产生消极影响。

(3)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

随着新媒体快速发展,国际国内、线上线下、虚拟现实、体制外体制内等界限愈益模糊,构成了越来越复杂的大舆论场,更具有自发性、突发性、匿名性、难控性等特点。主流媒体主导作用受到巨大冲击,网络往往成为负面舆情发酵、错误思想传播的策源地和放大器,增加了舆论引导和内容管理的难度。管好用好互联网,是新形势下掌握新闻舆论阵地的关键。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主权和政权。

互联网是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互联网建设管理作为重中之重。把党管媒体原则贯彻到网络新媒体领域,依法依规加强网络空间管理,加强对网络新媒体发布流程的监管,营造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形成良好的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对此,市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将加大管理工作力度,完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各级政务新媒体规范运行。

(1)坚守互联网阵地是重中之重。

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新《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分为采编发布服务、转载服务、传播平台服务三类,均实行许可制。

通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论坛、博客、微博客、公众账号、即时通信工具、网络直播等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应当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禁止未经许可或超越许可范围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活动。

该规定明确指出,非公有资本不得介入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业务。非新闻单位、新闻宣传部门主管的单位经办的互联网站,只有新闻转载权,没有新闻采编发布权。

为进一步加强对网络新媒体管理。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活动实施监督检查,有关单位、个人应当予以配合;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网络信用档案,建立失信黑名单制度和约谈制度。

(2)加强政务新媒体管理是大势所趋。

政务新媒体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渠道,是引导网上舆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的重要阵地,是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积极推进政务新媒体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也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政务新媒体存在功能定位不清晰、信息发布不严谨、建设运维不规范、监督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甚至出现了将媒体阵地交由私人或民间机构运维等突出问题。对此,市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将加大管理工作力度,完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各级政务新媒体规范运行。

这里所称政务新媒体,是指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及乡镇村(居)在微博、微信、抖音等第三方平台上开设的媒体账号或应用,以及自行开发建设的移动客户端等。

所有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动员功能的政务新媒体都要纳入管理范围,自觉接受市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及宣传、网信部门的管理。要引导党员干部善待、善管、善用网络媒体,牢牢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动权。

各地各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规范开设政务新媒体。一个单位原则上在同一平台只开设一个政务新媒体账号,所有政务新媒体必须严格内容发布审核制度,坚持先审后发,落实“三审制”,确保安全发布。

开设政务新媒体的部门单位应当明确主管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责任编辑人选,并确定相应的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负责政务新媒体的运营、维护和管理。也可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相关官方机构具体承担政务新媒体日常运维工作。

党和政府及所属机构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严禁将政务新媒体交由私人、民间机构或社会资本参与运维。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文艺及主题性社会活动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党委宣传部统筹协调精神文化产品创作和生产,协调组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有关工作,指导协调推动群众文化建设。

坚决完成“一个高举”、“两个巩固”、“三个建设”的宣传工作根本任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华文化软实力。文艺及主题性社会活动要服从服务于这个根本任务,具体而言就是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就是要发挥主题性社会活动鼓舞干劲、增强信心、凝聚共识的重要作用;就是要始终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发挥文艺及主题性社会活动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独特优势。

文艺及主题性社会活动包括:面向公众举办的各类文艺、才艺赛事及评比活动。

各级党组织要严格落实“两手抓”原则。一方面,要把意识形态安全放在首位、切实增强意识形态风险研判能力,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一方面,要始终坚持把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相结合,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

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及机关事业单位要认真落实重大活动事项报告备案制度,积极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与挑战,确保各类社会活动坚持正确的方向。

实行文化及社会活动审批备案制度。按照属地管理和归口管理原则,要求市内各类社会组织、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在组织重大活动前以书面形式将活动名称、内容、方式、规模、参加人员、时间、地点、等方面情况向所在地党委(党组)、归口管理单位党委(党组)报告,并向桐城市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经所在或归口管理单位党委(党组)审核同意并出具政治承诺函,报相关业务管理部门批准同意后方可举办。未经审批不得举(承)办。举(承)办活动中要做到事前有审核、事中有把控,事后有备案,促进各类活动规范有序开展。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分层分类系统策划、有序组织主题宣传。

各级机关事业单位举行的节庆活动、评选颁奖活动及主题性社会活动不得交由私人或非公社会机构承办合办。

3.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各级党委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要站在事关党和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站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全局高度,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努力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共同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格局。

意识形态阵地我们不去占领,各种错误思想就会去占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最重要是建立健全各项机制体制,强化舆论导向和阵地管理,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要严格落实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确保各类宣传思想阵地可管可控。要切实完善意识形态安全预警监测体系和分析研判机制,全力排查和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点和隐患点。要毫不放松地加强新闻舆论、文化文艺等阵地管理,决不给错误思想提供传播渠道。

各级党委要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在更高的位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一步增强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觉性,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把握好正确的前进方向,真正对意识形态工作负好总责。

各级党委(党组)书记要切实承担起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的重大责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落实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按照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依法依规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管好用好政务新媒体;要切实加强文化及社会活动管理,按照“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要求,统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确保举办的各类社会活动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使各类阵地始终成为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坚强阵地,决不给错误思潮提供传播渠道。

如何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

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和平演变、策划颜色革命的图谋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战也就一刻不会停止。守住守好意识形态阵地,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武装头脑、保持清醒,不断增强本领、积极有为。

1

要有清醒的政治意识。

***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同志一定要增强阵地意识。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政治意识的缺乏,曾使得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方面,缺乏风险意识、缺乏敌情意识,如在与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让充斥西方价值观的影视作品在中国大行其道;在西方部分学者、理论家公开唱衰社会主义制度的时候,认为是“学术问题”,是正常的“理论探讨”;在文化交流交融的过程中,没有及时想到还有交锋、争夺……我们应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2

要有顽强的斗争精神。

面对中国的发展,一些西方政治家始终没有放弃对中国的封锁、制裁。他们一方面充满对中国的偏见,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对中国“崛起”的恐惧。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战是争取、凝聚人心之战,也是教育、团结群众之战,我们必须坚定斗争意志,把准斗争方向,明确斗争任务,掌握斗争规律,讲求斗争方法。同时,要认真研究坚守意识形态阵地的方方面面,在思想政治和宣传理论战线、在文艺创作和文化交流、在学术研究和学术讲台等领域构筑起我们的堡垒,总之,在一切可以教育人、影响人的领域,坚持主动,丢掉幻想,时刻准备斗争。

3

要有创新的能力本领。

要根据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不断求新求变、破立结合。要应时、应事、应势,及时制定正确的斗争策略、运用正确的斗争方法取得胜利。守住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必须要有“立”的意识。一要大力培育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此教育和引导青年一代和全国人民。统筹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创新传播方式方法,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入耳入脑入心。二要不断增强对“四个自信”的认识和理解。尤其要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继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青年和人民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对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三要讲好中国故事,提高中国形象。要积极利用各种媒介和交流渠道,增强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认识,消除“中国威胁论”的不良影响,反击“中国崩溃论”的错误叫嚣,彻底改变国际舆论格局西强我弱、西方主要媒体左右世界舆论、“我们往往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的现状。

4

要有强烈的责任担当。

打好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战,要有责任担当,这是政治要求,也是党性考验。在长期的经济建设与和平环境下,我们的一些党员、包括一些领导干部,放松了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对于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风险、苗头性问题缺乏判断。强调责任担当,就要积极主动,敢抓敢管。要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风险认真研判,对苗头性的问题及时处置,在大是大非原则问题上敢于亮剑,不做爱惜羽毛的绅士,要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

如何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

根据中共**省委教育工委、中共**省教育厅党组《关于切实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的通知》(x教党〔2021〕x号)精神,为落实中央第x巡视组关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贯彻落实情况反馈意见和省委的整改具体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高校“为谁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人才”。因此,高校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一)切实强化主体责任意识。把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和领导责任。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按照“党政同责”原则,校长负重要责任。党委书记和校长要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根据工作分工,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分管部门和单位的意识形态工作,对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

各基层党组织书记是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院长负重要责任。班子成员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对分管工作领域中的意识形态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

(二)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体制,把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要落实定期研究和分析研判工作机制,在重大敏感时点、对重大事件、重要情况需要注意问题进行前瞻性专题分析研判,对特定领域和群体重要情况要随时分析研判,及时研判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点,对师生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做出工作安排,确保高校成为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坚强阵地。

加强学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全校各部门和各单位必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一)严格课堂教育教学管理。课堂教育教学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教师是课堂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实施者,对课堂教育教学内容负直接责任。教师要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的原则,自觉遵守学校课堂教学管理制度规范。相关职能部门严格课堂教育教学管理“红线”,建立健全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和管理体系,划定课堂教学意识形态安全底线和红线,严格执行教师教学考核,教学过程督导制度。

各教学单位要加强教学管理,决不允许出现任何利用课堂公然散布各种错误思想和错误观点的现象出现,把课堂建设成为传播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的坚强阵地。

牵头部门:教务处、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配合部门:各教学单位。

(二)认真做好引进教材的内容审查。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其他课程使用教材要优先在国家公布的目录中选用。对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新闻学、社会学、法学等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学科教材的编写、选用要严把政治关。认真做好引进教材的内容审查。同时,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学**台等网络课堂管理,严格意识形态审查。

牵头部门:教务处。

配合部门:各教学单位。

(三)严格讲座、论坛等审查把关。按照《**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课堂教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网络和接受境外基金资助等管理的实施意见(修订)》(**〔20**〕x号)、《**大学学术活动管理办法》(x发〔20x〕x号)、《**大学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管理办法》(x发[20x]x号)等有关规定,依据“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实行哲学社会科学类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一会一报”制,由学校党委统一管理,党委宣传部、学科与科研工作处、校园安全与管理处、国际交流合作处(港澳台教育事务办公室)、研究生处、学生处、校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审批,强化督查机制,对场地、人员、内容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未经审批,任何个人、单位、学术团体、学生社团不得擅自举办。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对发现问题的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要依法依纪及时上报处理。严格执行国际会议报批程序。

牵头部门:宣传部、学科与科研工作处、国际交流合作处、校团委。

配合部门:校园安全与管理处、学生处、研究生处、各基层单位。

(四)加强涉外办学、交流合作、接受境外基金资助等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大学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管理办法》(x发[20**]x号)等有关规定,强化对中外合作办学、对外文化交流、学术交流合作等的管理。加强对境外非政府组织和各种基金会活动的管理。加强对接受境外资金资助的管理,明确接受资助的范围,规范审批程序。依法规范外籍教师和留学生的在华宗教活动,加强外籍教师的政治审查和课堂教学活动管理。规范师生接受国外媒体采访,从严管控师生参加外国驻华使领馆和境外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加强对选送境外高校“交换生”和访问学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牵头部门:国际交流合作处。

配合部门: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各基层单位。

(五)加强网络意识形态管理。加强学校门户网站、二级单位网站、专业性学术网站建设与管理,严格信息发布管理和审核。建立网络舆情常态监测和预警机制,网络舆情联合应对处置机制,积极主动地开展网上舆论斗争。健全网站信息内容更新的保障机制,及时排查校园各级网站存在的安全隐患。积极开展网络文化活动,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牵头部门:网络信息中心。

配合部门:宣传统战部、各基层单位。

(六)加强各类学生社团管理。按照按照《**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章程》(x团发【20x】x号)、《**大学学生社团管理办法》(x发【20**】16号)、《x大学学生社团建设绩效评估实施办法》(x发【20**】x号)《**大学学生组织意识形态工作制度》(x发【20**】x号)等有关规定,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坚持社团成立和年检制度,依据各学生社团的性质、特点、发展方向及活动领域,对学生社团实行分类管理、绩效评估机制。配备得力的专业指导教师,强化社团活动的思想政治导向,加强对社团活动的监管,深化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

牵头部门:校团委。

配合部门:各基层单位。

(七)加强校园新闻媒体宣传阵地管理。加强对校园新闻网、校报、广播、电视、官方微信微博、宣传橱窗和路灯旗的建设和管理,坚持正确政治导向,坚持正面宣传报道,弘扬正能量。加强对校内出版刊物的监督审查,加大对刊登内容的把关力度,严格执行“三审三校”。

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是本单位宣传阵地管理第一责任人,要严格管理,加强把关和审查。

牵头部门:宣传统战部。

(八)加强抵御和防范宗教渗透。坚持教育和宗教相分离原则,严禁在学校传播宗教、发展信徒,严禁在学校设立宗教活动场所、建立宗教团体和组织、举行宗教活动、散发宗教类出版物及宣传品。对于有信仰宗教的师生要建档立案,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适时加以教育与引导。

牵头部门:宣传统战部。

配合部门:校园安全与管理处、国际交流合作处、各基层单位。

(九)加强重点人教育管理。认真落实教育部党组《高校重点人工作基本规程》的有关要求,坚持“教育为主,预防为先;依法依规,综合管控;一人一组,一人一策;属地管理,形成合力”的基本原则,突出抓好教育引导、管理约束和依法处理三个关键环节,充分运用法律法规、党纪党规、校纪校规等综合手段,加强教育引导,做好转化工作。对坚持错误思想,在境内外各类媒体、互联网、出版物及讲坛论坛等公开场合发表同中央精神相违背言论,妄议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及重大决策部署,散布传播政治谣言的党员干部和师生,要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牵头部门:宣传统战部。

配合部门: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学生处、校园安全与管理处、各基层单位。

(一)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按照“讲政治、守纪律、有担当”的要求,选优配强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和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工作队伍。切实解决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部门机构编制、人员配备、基本待遇、工作条件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设置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4000的比例设置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强化基层党组织在维护主流意识形态中的战斗堡垒作用,选优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发挥广大教职工特别是党员教师在维护主流意识形态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建立意识形态工作相关制度。继续贯彻落实《x大学意识形态工作相关制度》(x【20**】x号)文件精神,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机制,明确检查考核的内容、方法、程序。把意识形态工作情况纳入各基层单位党组织和干部的考核,作为干部评价使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对未能切实履行工作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要按照管理权限进行责任追究,可视情节轻重,给予提醒、批评教育,责令做出书面检查、进行通报批评,给予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

(三)做好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工作。各基层党组织要将意识形态纳入二级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教师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内容,纳入教师岗位考核管理和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在职培训中,不断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要及时了解掌握和分析研判本单位师生思想政治状况和具体诉求,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把握师生思想理论教育热点难点,提高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时效性。

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中央、省、州委、县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有关规定和精神,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根据我乡实际制订本方案。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全省经济发展、名族团结和长治久安,事关国家安全和统一,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领导班子对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要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党的纪律监督检查范围,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管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工作紧密结合,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一同检查、一同考核。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带头抓思想理论建设,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分管党务和宣传的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协助书记抓好统筹协调指导工作,推动意识形态各项工作落实。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对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要切实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细落实、落地生根,形成常态长效工作机制。

要牢固树立抓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到是渎职的理念,做到知责明责、守责履责、担责尽责,健全工作机制,严格制度执行,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

1、落实党管意识形态工作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州委、县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壮大积极健康主流思想文化。(1)坚持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认真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加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宣传教育,组织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2)扎实抓好干部理论学习,每年集中学习不少于6次,其中对意识形态工作相关内容的学习每年不少于一次。

3、落实整体推进意识形态工作格局。(1)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统一领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办公室组织协调、各股室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2)统筹协调本单位在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中体现意识形态工作要求,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5、做好知识分子的团结引导服务工作。积极同社科理论界、经济界、科学界知识分子交朋友,做好学术带头人、领军人物的工作,通过开展经常性走访、建立联系制度、参加学术活动、邀请座谈等形式,不断拓展同知识分子沟通联系的渠道。

认真落实《县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细则》规定的职责,把意识形态工作决策部署情况纳入执行党的纪律尤其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监督检查范围,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检查考核制度,健全考核机制,明确检查考核的内容、方法、程序,推动考核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

1、党委(党组、总支、支部)要定期向上级党委专题汇报意识形态工作。对本单位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重要动向和问题,应主动在党员干部中进行内容通报。

2、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向党员大会报告工作的重要内容。

3、意识形态工作要作为领导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述职报告和党组织书记履行党建责任制情况的重要内容。

4、意识形态工作要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和干部任前考察、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评价使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严格追查问责是落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的关键。必须坚持有错必纠、有责必问,强化问责刚性和“硬约束”,既查失职、渎职,也查“为官不为”“为官慢为”,对导致意识形态工作出现不良后果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不良影响的,视情节轻重,报请县纪委追究责任(一般干部职工参照执行)。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书面检查,诫勉谈话;情节较重的,给予通报批评,责令公开检讨或公开道歉,停职检查,调离岗位;情节特别严重的,给予引咎辞职或责令辞职、免职、降职、辞退。以上问责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1)对党中央或者上级党组织安排部署的重大宣传教育任务、重大思想舆论斗争组织开展不力的;(2)在处置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上,党委(党组、总支、支部)书记没有站在第一线、没有带头与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作斗争的;(3)管辖范围内发生因意识形态领域问题引发群体性事件的;(4)对重大敏感问题和突发事件处置和引导不力,引起思想混乱,造成严重影响的;(5)对所管理的党员干部公开发表违背党章、党的决定决议和政策的言论放任不管、处置不力的;(6)所属舆论阵地出现严重错误导向的;(7)管辖范围内公开发行的出版物和编写的教材等在意识形态方面有严重错误导向的;(8)管辖范围内举办的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有发表否定党的领导、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言论,造成不良影响的;(9)对管辖范围内意识形态工作出现严重问题隐瞒不报的;(10)党员领导干部通过信息网络、广播电视、报刊书籍、论坛讲座等公开发表违背中央精神言论,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的;(11)党员领导干部组织、利用宗教活动反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破坏民族团结的;(12)党员领导干部在涉外活动中,因言行不当在政治上造成恶劣影响,损害党和国家形象的;(13)其他未能切实履行工作职责,造成不良后果的。

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实施方案

为落实xx组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相关文件精神,强化意识形态领域引导和管理,结合我支部实际,制定本方案。

为深入贯中共中央办公厅《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围绕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现制定如下方案:

巩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理论成果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

大力加强干部职工的理论武装,不断增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大力加强干部职工的作风建设,切实增强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宣传马克思主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防控网络舆论舆情,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建设。

1、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党的纪律监督检查范围,与业务工作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一同检查、一同考核,推动意识形态各项工作落实,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对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要切实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细落实、落地生根,形成常态长效工作机制。

2、壮大积极健康主流思想文化。

坚持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加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宣传教育,组织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

3、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原则。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4、强化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培训。

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组织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学习的必要内容。

统筹协调在行政管理、行业管理、城市管理中体现意识形态工作要求,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切实形成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

学校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实施方案

今年以来,桐北中心小学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要求,结合学校开学制定的学期安全工作计划,开展了安全工作专项行动,现将上半年综治安全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安全工作领导,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召开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全体教职工安全会议,传达教育局和桐山街道办事处等安全会议精神,布置本学期学校安全工作。修订、完善学校安全制度、拟定学校安全工作计划、签订相关安全工作责任书。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利用红领巾广播、班队课、学科渗透等途径,通过讲解、演示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防患教育,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防病、防火、防电、防盗、防震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还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手抄报、张贴标语等宣传工具及举行主题班会、讲座、安全征文与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

1、2月17日,桐北中心小学举行“开学安全第一课”教育活动。课上学生们立足身边实事,紧紧围绕消防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安全知识,讨论了自己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他们进行了紧张激烈的安全知识问答。各班班主任还从案例剖析、预防措施、应急处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注意安全的重要性。主题班会课通过一个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深深地触动同学们的心,让学生认识到在不同环境下如何守护安全。

2、今年3月31日是第1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3月31日至4月6日,是第七个福建省学校安全教育周,其主题是“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为了更好地开展此次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桐北中心小学于3月31日举行了2014年安全教育日(周)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分管安全副校长王怀溴作关于“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主要是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进一步普及学生的安全知识,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为了更好地开展此次活动,我校还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安全教育日(周)”活动方案。其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活动,广泛宣传安全知识,培养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应急避险技能,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学校各项安全工作。

3、xxx年4月2日下午,桐北中心小学各班级召开了以“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为主题的班会活动。班会上,各班主任以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的主题为主线,用鲜明的案例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就校园安全、上学放学交通安全、家庭生活安全、防火防电、防雷防震、春季传染病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教育与宣传,同时也要求学生要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远离危险,珍爱生命。班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针对现在学生中缺乏安全意识的现象进行了讨论,明确了安全的重要性,增强了安全意识。

4、为了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师生的紧急疏散能力,严防拥挤踩踏等事故的发生,4月3日上午,桐北中心小学利用大课间时间进行防踩踏疏散演练活动。随着刺耳的警报声划破学校的宁静,桐北中心小学防踩踏疏散演练活动正式开始。根据演练方案,要求全体师生严明纪律,听从学校统一号令,在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老师的统一指挥下,全校学生开始了紧张有序的疏散撤离演练。各楼层学生按照事先安排的路线,在教师的带领下分两队快速向楼下指定安全区域集合,并保证靠楼梯右侧行进。在每一楼梯口转弯处都有教师负责把守指挥,每一楼层都有学校行政领导负责,组织学生尽快有序撤离教学楼。仅用3分15秒时间,全校2900多名师生就安全撤离到指定地点。整个演练过程井然有序、动作迅速,无意外。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此次防踩踏应急疏散演练活动的成功举行,再一次提高了学生在发生紧急情况下出惊不变、自我保护能力,为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上了一堂好课。

5、随着夏季的来临,天气越来越热,防溺水安全已成为学校安全教育的重点,近几年来,溺水死亡占我省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比例最高,为了切实加强学校安全教育、防止学生溺水死亡事件发生。5月5日上午,桐北中心小学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一是学校通过校园广播,利用升旗、集会、大课间等时间向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明确要求全体学生做到游泳“七不”: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到水边玩耍嬉戏;不盲目下水施救。二是各班开展一次以“防溺水安全”为主题的班队活动,让学生人人懂得忽视防溺水的危害性。三是各班出一期以“防溺水”为主题的黑板报。四是向家长发一份防溺水安全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希望家长履行好监护人的职责和义务,与学校联手共筑安全防线。通过此次活动,营造了一个“防溺水”的安全教育氛围,树立了“防溺水”的安全意识,从而提高学生防溺水的自觉性。

6、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六个“防灾减灾日”,5月12日至5月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深入开展好本次“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切实提高师生应急避险和自护互救能力,桐北中心小学于5月12日上午开展了“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动员大会,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姚榕生做了动员讲话。

7、5月12日下午,桐北中心小学开展全校性防震减灾逃生演练活动。演练前,各班主任在班级里对学生进行了防震减灾安全强化教育和演练布置。教育学生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学会面对突发性的灾害事故时,能熟练掌握逃离事故现场和进行简单自救的基本方法。学校对演练进行了精心策划和严密组织,成立了疏散演习指挥和救护组织。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按照指定的路线,由各个通道和楼梯,有序撤离,活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达到预期目的。通过此次防震减灾安全演练,紧急疏散演练,让同学们学到了安全防护知识,达到有事不慌、积极应对、自我保护的目的;学会掌握逃生的方法,提高抗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8、今年6月是全国第十三个“安全生产月”,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宣传力度,深入扎实开展好“安全生产月”活动,根据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开展xxx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精神,桐北中心小学于六月初就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进行了部署。今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主题是“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我校开展活动的重点是全面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强化“人人都是安全员”的管理思想,防范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6月3日,我校全面启动了“安全生产月”活动。为营造宣传教育氛围,学校led屏显示安全生产月宣传标语。根据学校的部署,六月份,我校将以安全教育为重点,开展以“交通安全、防溺水六个一、防火灾、防雷电”等为内容的安全教育活动;以安全排查为手段,全面排查学校内部的安全隐患及校园周边的治安环境状况,发现安全隐患决不放过,确保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我校将切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推动安全教育、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创造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环境。

三、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学校保卫处、总务处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校舍、活动场所、围墙、校园周边等区域开展了安全隐患排查并建立台帐,逐一对照整改。

1、2月17日,开学伊始,桐北中心小学开展新学期安全隐患大排查活动。此次安全排查,翁日尔校长携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仔细检查了学校学生运动场、学校围墙、室外体育器材、门窗、楼道楼梯、走廊、电线、电灯、风扇等设施的安全;对校舍安全、校园围墙设施安全、场所安全、电路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进行了全面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消除,同时认真落实安全保卫制度,明确保卫人员及职责,保障学校各项工作安全、稳定、有序运行。

2、3月31日上午,由校长翁日尔、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王怀溴、总务处主任王德玲、保卫处主任汪捷等组成的安全工作检查小组,对全校园及周边环境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地拉网式安全隐患大排查。此次排查活动,本着“查找问题、解决问题、消除隐患”的指导思想,学校安全检查小组分别对校内各个功能室、教学设备、楼梯、栏杆、厕所和电器设备、消防安全等重点部位进行全面、认真、细致检查,做到了不漏一处隐患,不留一处死角。对检查出来的安全隐患采取迅速果断措施,明确专人负责、限时整改,并通过召开教师会进行宣传教育,重点确保用电及体育器材的使用安全。

3、为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管理,确保校园周边环境整洁、有序,5月5日下午,市教育局人员在赖思宋局长的带领下,联合桐山街道办事处、公安、工商、城建等职能部门人员,到桐北中心小学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活动。桐北中心小学地处老城区,周边环境身份复杂,此次活动对学校周边食品卫生、安全保卫、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进行综合清理整治。整治中,赖局长要求学校要密切联系各部门,切实完善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制,定时巡视和流动检查相结合,规范各类摊点和车辆乱停乱放行为,改善学校周边道路交通拥堵现象,净化学校周边环境,保证学校周边环境时时有人抓、有人管、有人查,确保学校师生身心健康和出行安全,营造良好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国检氛围。

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桐山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与关心下,我校安全工作有序开展并落到实处,未出现一起安全事故,我校将继续努力做好安全工作,确保校园一方平安。

 

 

学校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实施方案

按照区委、区政府下达的的有关要求,我局层层落实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创建工作责任制,做到有计划、有重点、有措施、有检查督促,从而使平安建设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1、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年初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及综治委制定的平安建设工作整体规划,我局在第一时间安排部署好各阶段性工作,确保平安建设工作有计划、有重点、有措施、有步骤地开展。同时,我们明确目标责任制,层层抓落实,将抓平安建设的实绩纳入各单位、股室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奖惩的重要依据,真正把综治和平安建设活动的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实到每个单位和责任人。

2、创建工作中落实“五个坚持”。即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坚持依法管理依法办事,坚持专群结合齐抓共管,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按照区综治委的要求,我局认真开展查摆问题,整改薄弱环节,确保“平安xxx”创建工作顺利开展,经过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创建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3、创建工作中做好“五个建设”。按照今年“平安单位”的要求,做好“五个建设”即:一是建设一套规范的工作制度;二是建设一套严密的防范网络;三是建设一个公正、公开的行政审批制度,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四是建设一套完整的应急处置方案,包括群**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案、公众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等,做到方案具体、可操作性强;五是加强督查,由局党委具体负责督促检查“平安单位”创建方案的实施以及工作进度和质量。

二、广泛动员、明确职责,确保平安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我局结合紧密联系企业的工作实际,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氛围,形成共识,把宣传发动工作贯穿于建设“平安单位”的始终,大张旗鼓地宣传建设“平安xxx”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努力营造“全民参与,共创平安”的良好氛围,并以此为基础,推动我局“平安单位”创建工作。

1、明确责任、群防群治,强化平安建设工作。我局要求各单位党政一把手为创建“平安单位”工作第一责任人,把深化“平安单位”建设纳入单位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之中,与单位全局工作做到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分管领导重点负责、具体把关,具体监督、解决创建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推进“平安单位”建设推向纵深、健康、有序地发展。

2、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对相关企业加强安全监管,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今年共进行拉网式安全生产大检查4次。从检查情况看,各单位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较好,安全生产意识明显增强。没有发生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3、建立安全值班制度,营造“平安单位”建设的良好氛围。元旦、春节、五一、国庆及“两会”等重大活动和节假日期间,我局都全天候安排机关干部值班,局领导带班督查。我们坚持动员全体干部职工以及家属都来关心、支持和参与创建工作,共同为创建工作献计献策,使创建工作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营造“平安单位”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结合经贸工作实际,重点抓好“平安企业”的创建工作。

根据经贸工作的实际,我们着重抓好“平安企业”的创建工作,并以此作为经贸系统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的重点和典型。

1、精心组织,强化责任,确保“平安企业”创建活动取得实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精神,确保创建“平安企业”活动学习宣传教育工作取得实效,我们制定印发了,对平安建设的职责任务进行了细化,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宣传工作要求,并集中三个月的时间进行宣传教育。各单位按照局创建“平安企业”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要求,把平安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制,精心组织,统筹安排,落实措施,切实加强了对本单位创建工作的领导。

2、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平安企业”创建活动扎实推进。

为确保创建“平安企业”活动的扎实推进,我局加大了监督检查力度,对各单位平安创建工作进行了跟踪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对创建工作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宣传方式方法形式多样、思路清晰的单位,进行及时表扬和广泛推广,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同时,对因领导不重视、工作相互推诿、做表面文章的,及时召开负责人专题会议,进行通报批评,提出了限期整改和重新补课的要求。

各单位按照要求,及时完成每个阶段的规定动作,并将开展情况传递到每个单位。通过加强对创建“平安企业”活动工作的组织领导、监督检查、工作指导和协调,各单位及时整改,平安创建工作得到了进一步推动,形成了上下联动,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使平安建设工作得到有效的延伸和扩展。

3、扩大创建范围,加大推进力度,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为让“平安企业”成为全民性的创建活动,把宣传动员贯穿于平安建设工作的始终,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各单位能按照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建设“平安企业”的要求,组织学习市、区综治委有关文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社会主义荣辱观、员工思想道德、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和相关知识。同时,各单位还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了普法测试活动。通过宣传、教育、学习和普法测试,不断提升了广大职工对平安创建工作的认识和职工的法律意识。

我们以创建“平安企业”为活动主题,切实加强本系统内各企业的维护稳定工作、综治与安全保卫工作和安全生产工作,几年来,经贸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对本单位治安状况普遍比较满意,职工有安全感,劳资关系和谐,企业经营良好,安全生产正常,各方面都呈现一派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这是我局在经贸系统内开展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取得好成效的有力证明。

四、抓好挂点“平安村镇”的创建工作。

按照区综治委关于区综治委成员挂钩联系点的通知要求,我局负责挂钩陈大镇长溪村。为此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局长、分管副局长今年已先后十余次亲自率队深入长溪村开展调查研究,并制定了挂钩联系工作计划、方案,与挂钩联系点建立挂钩、帮扶制度,对挂钩点的困难问题及时研究,协调解决。

一是做好帮扶工作。由于该村缺少资金,闭路电视至今未安装。今年以来,长溪村又受到冰雹和水灾。为了更好地做好平安稳定工作,帮助村民抗灾自救,帮助村民解决好文化和精神生活方面需求问题。为此,我局专门制定方案,协调相关部门,筹措4。5万余元资金,帮助长溪村解决闭路电视安装问题。同对,还安排部份资金,用于对计生对象、计生困难户、二女结扎户、受到冰雹和水灾等的困难户进行专项帮扶。我们采取专项一对一的帮扶工作,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是做好各项中心工作。积极协助镇村做好各项农业生产、新村建设、农村水利设施、农村道路改善、村两委换届选举、计划生育、综治及平安建设的各项工作。

三是做好稳定工作。我们坚持和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和报告制度,落实调处措施,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制定完善处置预案,做到组织机构健全、岗位责任落实,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对挂点村重大矛盾纠纷和突出信访问题,根据“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我局挂点工作组和挂村干部积极配合镇、村“两委”进村入户,及时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对挂点村信访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可能引发群众性事件的苗头、事端,积极努力地进行逐一排查,逐件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尽量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在基层,确保了群众信访小事不出村,一般事项不出镇,大事不出区。

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治措施,有效解决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并广泛发动干部群众共同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今年来,我们挂点的村基本建成无刑事案件、无治安案件、无灾害事故、无矛盾激化的“四无”村单位。

半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区综治委的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综治责任书所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和平安建设的总体部署,以“平安xxx”建设为主线,以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为龙头,以深化平安单位建设为载体,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提高干部职工“三率”为着力点,积极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有效推进“平安单位”建设目标的实现,力争将平安单位建设活动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为我区全面实现社会安定稳定,全面实现“平安先进区”的目标,作出经贸人自己的努力。

学校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实施方案

实行党支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将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在实处。

(一)社区党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应当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带头抓思想理论建设,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

(二)社区分管工作人员是直接责任人,协助书记抓好统筹协调指导工作,推动意识形态各项工作落实。

(三)社区党政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对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

(四)社区党支部作为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职能部门,在公司党委统一领导下,履行指导、组织、协调、督查和抓好落实的职责,要切实负起牵头抓总,指导协调的责任。

二、落实工作责任。

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党的纪律督察检查范围,纳入领导班子和职工干部目标管理。我社区主要承担的意识形工作责任如下:

(一)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原则。认真贯彻落实中钨高新党委和公司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坚持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加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宣传教育,组织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扎实抓好以社区党支部中心组为龙头的干部理论学习,全年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内容,制定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中心组学习的必要内容,每年学习不少于两次。

(三)加强宣传思想阵地管理的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管”原则,实行各类信息发布的审批监管制度。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完善媒体意识形态和新闻宣传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报刊、简报、信息、网站、公共场所标语横幅、宣传栏等的登记审批管理制度,加强新兴媒体管理。

(四)领导、组织对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处置的责任。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要旗帜鲜明地表明立场、亮明态度、敢抓敢管,有理有利有节地开展思想舆论斗争,妥善处理社区意识形态突发事件。

(五)社区党组织会议每年至少两次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及时将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情况向公司党委报告,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六)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工作的教育培训,强化社区党支部的教学管理,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教学的重要内容。

学校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实施方案

中小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区分学生欺凌与学生间打闹嬉戏的界定,正确合理处理。

(二)建立健全协调机制。

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群团组织建立健全防治学生欺凌工作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学生欺凌治理工作。各中小学、幼儿园,青少年活动中心(以下简称“各校”)要明确具体负责防治学生欺凌工作的科室并向社会公布,学校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形成上下联动、部门齐抓共管、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三位一体”工作合力,妥善处理学生欺凌重大事件,正确引导媒体和网络舆情。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重点抓好校园内欺凌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各部门要加强协作,综合治理,做好校园外欺凌事件的预防和处置。

(三)加强预防措施。

广泛宣传。各校要认真组织学习本实施方案,增强相关部门、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利用多种渠道向全社会宣传有关法治知识和典型案例,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了解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宣传学生欺凌行为的危害和恶劣影响,形成反学生欺凌的社会舆论压力和震慑力。各学校要充分利用学校电子屏幕、黑板报、校报、橱窗、校园网等向师生及家长广泛开展反欺凌教育宣传。教育部门要联系当地主要新闻媒体共同发布反学生欺凌绿色报道倡议书,营造开展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的良好氛围。

加强教育。各学校要结合实际,通过量化考核等手段,切实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防治学生欺凌专题教育及家庭教育。

一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各校要紧密联系中小学生的思想实际,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引导中小学生从小知礼仪、明是非、守规矩,做到珍惜生命、尊重他人、团结友善、不恃强凌弱,弘扬公序良俗,传承中华美德。

二要加强法治教育。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开展“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让学生知晓基本的法律边界和行为底线,消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错误认识,养成遵规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推进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xxxx年修订)》,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积极心理品质,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要充分发挥学校群团组织、心理辅导教师的作用,特别要针对个别学生心理波动大、易发生心理疾病等特点,针对性开展心理疏导和干预。

四要加强防治学生欺凌专题教育。在强化学生校规校纪教育基础上,结合典型案例,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班团队会、主题活动、编发手册、反欺凌签名仪式、参观实践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对欺凌行为严重危害性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做到不实施欺凌和正确面对欺凌行为。全面加强教职工特别是班主任专题教育和培训,提高教职工有效防治学生欺凌的责任意识和能力水平。

五要加强家庭教育。采取有效途径要求家长注重家风建设,加强对孩子的管教,注重孩子思想道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从源头上预防学生欺凌行为发生。要通过组织社区、学校定期开展专题培训课等方式,加强家长培训,引导广大家长增强法治意识,落实监护责任,帮助家长了解防治学生欺凌知识。

严格学校日常管理。加快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等文件精神和要求,全面改进和加强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促进学校规范办学、科学管理,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一要根据实际成立由校长负责,教师、少先队大中队辅导员、教职工、社区工作者和家长代表、校外专家等人员组成的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高中阶段学校还应吸纳学生代表)。

二要建立健全学校防治学生欺凌工作各项规章制度,主要包括:相关岗位教职工防治学生欺凌的职责、学生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学生欺凌的早期预警和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的具体流程、校规校纪中对实施欺凌学生的处罚规定等。

三要严格落实校园门禁、请销假、点名和值班巡逻等制度,加强不良倾向学生、宿舍、晚自习等重点学生、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管理,杜绝管制刀具被带入学校。

四要加强师生联系,密切家校沟通,及时掌握学生思想情绪和同学关系状况,对可能发生的欺凌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五要对发现的欺凌事件线索和苗头认真核实、准确研判,对早期发现的轻微欺凌事件立即控制,实施必要的教育、惩戒,做到防微杜渐。

六要完善校园视频监控设施,做到校园重点场所、公共区域xx小时无空缺。通过加快推进将校园视频监控系统、紧急报警装置等接入公安机关、教育部门监控和报警平台,逐步建立校园安全网上巡查机制。

强化学校周边综合治理。综治部门要对中小学生欺凌问题突出的区域和单位,通过通报、约谈、挂牌督办、实施“一票否决”等方式进行综治领导责任督导和追究。公安机关要在治安情况复杂、问题较多的学校周边设置警务室或治安岗亭,积极配合学校排查发现学生欺凌隐患苗头,并及时预防处置。通过加强学生上下学重要时段、学生途经重点路段的巡逻防控和治安盘查,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欺凌问题,要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并通知学校和家长,及时干预,震慑犯罪。

依法落实家长监护责任。各部门要引导广大家长增强法治意识,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积极与学校沟通情况,切实加强对孩子的管教,特别要做好孩子离校后的监管看护教育工作,避免放任不管、缺教少护、教而不当。要落实监护人责任追究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未成年学生对他人的人身和财产造成损害的,依法追究其监护人的法律责任。

定期开展排查。要定期开展涉校学生矛盾隐患排查,设置并公布学生欺凌治理举报电话,发动教职工、学生干部排查可能导致学生欺凌事件发生的隐患,积极化解学生矛盾纠纷,及时处置苗头性问题。对个别品行不端、行为不良的学生,要采取教育与矫正相结合等方式开展一对一帮扶,联系其监护人共同开展教育。教育部门可通过委托专业第三方机构或组织学校开展等方式,定期开展针对全体学生的防治学生欺凌专项调查,及时查找可能发生欺凌事件的苗头迹象或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欺凌事件。

加强关爱保护。特别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随迁人员子女、困难家庭子女、残疾儿童、女童的关爱和保护,健全困境儿童救助保护机制和家校联系制度,不让弱势学生群体及所有青少年学生受到欺凌伤害。

(四)依法依规处置。

严格规范调查处理。学生欺凌事件的处置以学校为主。教职工发现、学生或者家长向学校举报的,应当按照学校的学生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处理流程对事件及时进行调查处理,由学校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对事件是否属于学生欺凌行为进行认定。原则上学校应在启动调查处理程序xx日内完成调查,根据有关规定处置。

妥善处理申诉请求。县级防治学生欺凌工作部门负责处理学生欺凌事件的申诉请求。学校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处理程序妥当、事件比较清晰的,应以学校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的处理结果为准;确需复查的,由县级防治学生欺凌工作部门组织学校代表、家长代表和校外专家等组成调查小组启动复查。复查工作应在xx日内完成,对事件是否属于学生欺凌进行认定,提出处置意见并通知学校和家长、学生。

县级防治学生欺凌工作部门接受申诉请求并启动复查程序的,应在复查工作结束后,及时将有关情况报上级防治学生欺凌工作部门备案。涉法涉诉案件等不宜由防治学生欺凌工作部门受理的,应明确告知当事人,引导其及时纳入相应法律程序办理。

强化教育惩戒作用。对经调查认定实施欺凌的学生,学校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定学时的专门教育方案并监督实施欺凌学生按要求接受教育,同时针对欺凌事件的不同情形予以相应惩戒。

情节轻微的一般欺凌事件,由学校对实施欺凌学生开展批评、教育。实施欺凌学生应向被欺凌学生当面或书面道歉,取得谅解。对于反复发生的一般欺凌事件,学校在对实施欺凌学生开展批评、教育的同时,可视具体情节和危害程度给予纪律处分。

情节比较恶劣、对被欺凌学生身体和心理造成明显伤害的严重欺凌事件,学校对实施欺凌学生开展批评、教育的同时,可邀请公安机关参与警示教育或对实施欺凌学生予以训诫,公安机关根据学校邀请及时安排人员,保证警示教育工作有效开展。学校可视具体情节和危害程度给予实施欺凌学生纪律处分,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必要时可将实施欺凌学生转送专门(工读)学校进行教育。未成年人送专门(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有关规定,对构成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按专门(工读)学校招生入学程序报有关部门批准。

涉及违反治安管理或者涉嫌犯罪的学生欺凌事件,处置以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为主。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及时联络公安机关依法处置。公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办理学生欺凌犯罪案件,做好相关侦查、审查逮捕、审查起诉、诉讼监督和审判等工作。对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学生,要区别不同情况,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严加管教。对依法应承担行政、刑事责任的,要做好个别矫治和分类教育,依法利用拘留所、看守所、未成年犯管教所、社区矫正机构等场所开展必要的教育矫治;对依法不予行政、刑事处罚的学生,学校要给予纪律处分,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可视具体情节和危害程度给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等处分,必要时可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工读)学校。

对校外成年人采取教唆、胁迫、诱骗等方式利用在校学生实施欺凌进行违法犯罪行为的,有关部门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有关法律规定,对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依法从重处罚。

注重保护学生身心安全健康。要建立中小学生欺凌事件及时逐级报备制度,一旦发现学生遭受欺凌,学校和家长要及时沟通,对严重的欺凌事件,要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备,并迅速联络公安机关介入处置,组织专业人员对涉及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教育和安抚。相关部门要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防止泄露有关学生隐私及其家庭信息,防止事态蔓延,坚决避免被欺凌学生受到二次伤害。

(五)建立长效机制。

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创新,逐步建立具有长效性、稳定性和约束力的防治学生欺凌工作机制。

健全宣传引导机制。结合普法工作,长效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加强对防治学生欺凌工作的正面宣传引导,推广防治学生欺凌的先进典型、先进经验,普及防治学生欺凌知识和方法。对已发生的学生欺凌事件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做好正面宣传和引导。

完善培训机制。明确将防治学生欺凌专题培训纳入教育行政干部和校长、教师在职培训内容。县教育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和具体工作人员每年应当接受必要的学生欺凌预防与处置专题面授培训。中小学校长、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班主任和教师等培训中应当增加学生欺凌预防与处置专题面授的内容。培训纳入相关人员继续教育学分。

建立考评机制。将本区域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情况作为考评内容,纳入文明校园创建标准,纳入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年度考评,纳入校长学期和学年考评,纳入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教师、班主任及相关岗位教职工学期和学年考评。

落实问责处理机制。把防治学生欺凌工作专项督导结果作为评价政府教育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对职责落实不到位、学生欺凌问题突出的地区和单位通过通报、约谈、挂牌督办、实施一票否决权制等方式进行综治领导责任追究。学生欺凌事件中存在失职渎职行为,因违纪违法应当承担责任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形成依法治理机制。建立健全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或法治辅导员制度,明确法治副校长或法治辅导员防治学生欺凌的具体职责和工作流程,把防治学生欺凌作为依法治校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主动开展以防治学生欺凌为主题的法治教育,推进学校在规章制度中补充完善防治学生欺凌内容,落实各项预防和处置学生欺凌措施,配合有关部门妥善处理学生欺凌事件及对实施欺凌学生进行教育。

构建专业研究与评估机制。支持建立安全教育管理相关研究学会、机构、组织,依托高校、中小学校和相关专门科研机构对学生欺凌问题进行专题学术研究,逐步建立学生欺凌数据监测、评估体系,形成理论研究指导和提高实践能力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