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红茶茶艺表演的开场白和结束语(实用6篇)

时间:2023-08-29 20:29:12 作者:笔尘 文秘知识 最新红茶茶艺表演的开场白和结束语(实用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红茶茶艺表演的开场白和结束语篇一

茶是中国传承千年的文化传统,也是我国的待客之道,而红茶则是其中的一种。红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并且还具有强壮心脏的功能。那么你知道红茶的功效与作用到底有哪些吗?你知道红茶的冲泡方法吗?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喝红茶的五种好处,快来看看吧。

红茶里面含有咖啡碱和芳香物质,能够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提高肾小球过滤率,扩张肾微血管,并且抑制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因此促成尿量增加。

如此有利于排除体内多余的乳酸、尿酸(与痛风有关)、过多的盐分(与高血压有关)等,同时还可以缓和心脏病或肾炎造成的水肿。

红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消炎的效果,实验发现,儿茶素类能与单细胞的细菌结合,使蛋白质凝固沉淀,借此抑制和消灭病原菌。

细菌性痢疾及食物中毒患者喝红茶颇为有益,民间也常用红茶涂抹伤口等。

医学实验发现,红茶中的咖啡碱可刺激大脑皮质来兴奋神经中枢,达到提神的效果,进而使思维反应更加敏锐。

记忆力增强;它也对血管系统和心脏具兴奋作用,强化心搏,从而加快血液循环以利新陈代谢。

而咖啡碱控制下视丘的体温中枢,能够调节体温,也刺激肾脏以促进热量的排放,维持体内的生理平衡。

据实验证明,红茶中的.茶多硷能吸附重金属和生物硷,并沉淀分解,这对饮水和食品受到工业污染的现代人而言,不啻是一项福音。

因为水龙头流出来的水饱含了空气,可以将红茶的香气充分导引出来,而隔夜的水、二度煮沸的水或保温瓶内的热水,都不适合来冲泡红茶。

2.注入正滚沸的开水,以渐歇的方式温壶及温杯,避免水温变化太大

一般茶壶的造型,都有一个矮胖的圆壶身,是让茶叶在冲泡时有完全伸展及舞动的空间。

冲泡浓茶,每人用1茶匙的量(约2.5g的茶叶量),但是想要泡出好红茶,建议最好以2杯的红茶叶量(约5g)来冲泡成2杯,较能充分发挥红茶香醇的原味,也能享受到续杯乐趣。

水开始沸腾之后约30秒的时间,水花形成像一元硬币大小的圆形时,来冲泡红茶,最适合不过的了。

因为快速的冲泡是无法完全释出茶叶的芳香,一般专业的茶罐上,都会专业的标示出茶叶的浓度大小(strength,即强度),这关乎到茶叶冲泡闷的时间。

例如:浓度分为1-4级,1为最弱,4为最强),冲泡时间则是从2分钟到3分半钟,依次递减。

茶杯虽有各种不同的造型,但一般情况下,都是属于底比较浅而杯口比较宽的,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让饮茶人享受到红茶的芳香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到它迷人的茶色了。

若是选择喝纯红茶,所着重的完全就是红茶的本色与原味。

而奶茶用的茶叶一般而言都属于口味较重,并带有一些涩味,但是加入浓郁的牛奶之后,涩味会减低而且口感也变的丰富一些。

新鲜金黄的金橘开口去蒂放入红茶,红茶的好味不变然后加上金橘的清香,二者好似早已商量好,默契的香味融合得恰好,闻上去怡人醒脑,红茶性温,去寒暖胃,金橘去火,二者搭配无疑可作为养生的妙方。

做法:

1. 金橘8颗,洗净,去蒂,开口削成十字花状待用。

2. 玫瑰作为辅料几颗就够,草莓丁和猕猴桃丁放少许即可。

丰富的水果让春天的感觉一下子更亲近了,各种水果丁巧妙地大集合,酸甜味中和在一起透出调皮的混合清香。

随心情随时令搭配不同的水果,还可以搭配不寻常的南瓜饼或者麻团之类小食,还有记得最后选一个俏皮的杯子啊。

做法:

1. 把时令新鲜的水果,猕猴桃、苹果、梨、草莓等切丁。

2. 沏好一杯红茶备用。

3. 把水果丁统统放进水杯,然后倒上泡好的红茶。

这是最保守也是最经典的水果红茶的搭配,柠檬与红茶的香好像天生就很融合,加入蜂蜜或是冰糖,让柠檬酸彻底软化。只要一小壶,搭配不错的曲奇,然后就可以轻松度过一个惬意的下午。

做法:

1. 新鲜柠檬切片。

2. 把柠檬片、红茶包放入杯中,倒入沸水冲泡即可。

3. 如果加入少量蜂蜜,可以等待茶温冷却后再加,如果加入冰糖就可以和红茶一起冲泡。

红红的草莓加上蜂蜜红茶,简单的果香融入了浓厚的口感,就像一个窈窕淑女,加入柠檬的酸使得浓郁的香甜少了几分黏腻,无论是谁坐在它的面前都会轻轻咽下一口然后满口回甘。

做法:

1. 将新鲜的草莓洗净切半, 新鲜柠檬切片。

2. 红茶包、草莓和柠檬放入杯中然后倒入沸水冲泡即可。

红茶茶艺表演的开场白和结束语篇二

步骤1:新鲜的冷水注入煮水壶里煮沸: 因为水龙头流出来的水饱含了空气,可以将红茶的香气充分导引出来,而隔夜的水、二度煮沸的水或保温瓶内的热水,都不适合来冲泡红茶。

步骤2:注入正滚沸的开水,以渐歇的方式温壶及温杯,避免水温变化太大: 一般茶壶的造型,都有一个矮胖的圆壶身,是让茶叶在冲泡时有完全伸展及舞动的空间。

步骤3:谨慎斟酌茶叶量: 冲泡浓茶,每人用1茶匙的量(约2.5g的茶叶量),但是想要泡出好红茶,建议最好以2杯的红茶叶量(约5g)来冲泡成2杯,较能充分发挥红茶香醇的原味,也能享受到续杯乐趣。

步骤4:将滚水注入壶里泡茶: 水开始沸腾之后约30秒的时间,水花形成像一元硬币大小的圆形时,来冲泡红茶,最适合不过的了。

步骤5:静心等候正确的冲泡时间: 因为快速的冲泡是无法完全释出茶叶的芳香,一般专业的茶罐上,都会专业的标示出茶叶的浓度大小,这关乎到茶叶冲泡闷的时间。例如:浓度分为1-4级,1? 为最弱,4为最强),冲泡时间则是从2分钟到3分半钟,依次递减。

步骤6:将壶内冲泡好的茶汤,倒入你喜爱的茶杯中: 茶杯虽有各种不同的造型,但一般而言,都是属于底较浅而杯口较宽,因为这样除可以充分让饮茶人享受到红茶的芳香,还可以欣赏到它迷人的茶色了。

步骤7:依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糖或牛奶: 若是选择喝纯红茶,所着重的完全就是红茶的本色与原味。而奶茶用的茶叶一般而言都属于口味较重,并带有一些涩味,但是加入浓郁的牛奶之后,涩味会减低而且口感也变的丰富一些。

红茶茶艺表演的开场白和结束语篇三

六大茶类当中,红茶是全发酵茶,性质温和,滋味醇厚,尤其是暖胃养胃功效非常突出,是当今世界消费量最高的茶。不过,想要冲泡一杯口感美味的红茶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红茶的冲泡技巧,欢迎阅读。

泡茶时,泡茶要掌握好茶与水的用量比例。家庭泡茶大多是凭经验行事。对茶叶和沸水用量的配比也应酌情而定。

用壶冲泡红茶时,最少一壶的投茶量应在5克,如果茶叶太少,即使少冲水也无法充分发挥出红茶的香醇味。红茶以每克泡50毫升的水量为好。

茶与水的用量之比,还要因人而异。如果饮茶者是体力劳动者,可以适当加大用茶量,泡上一杯浓茶汤;如果是脑力劳动者或无嗜茶习惯的人,可以适当少放些茶叶,泡上一杯清香醇和的茶汤;如果没有饮茶习惯者,可泡上一杯浓淡适中的茶汤。

红茶的香气和味道会因水质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要冲泡出一壶香气袭人的美味红茶,要用含镁钙低的“软水”。水质新鲜,无色无味且含氧量高的水最适宜用来泡茶,如山泉水、深井水、溪水、市售纯净水亦可。再讲究一点,如果能选用净水器过滤的话,就会更为妥当合适。

玻璃杯、盖碗和茶壶均可。

饮热的纯红茶,一般宜选用精美的细花瓷壶和细瓷杯配以瓷茶盘为组合,这样比较温馨并富有情趣。饮冰纯红茶,可选用瓷壶泡后,冲入有冰块的玻璃杯内饮用。

高档细嫩名优红茶,如果用沸水冲泡,会使茶的叶色和汤色变黄,维生素c等营养物遭到破坏,使茶的清香和鲜爽味减少。

所以,冲泡红茶通常为90℃的温度,冲水后须马上加盖焖茶,以保持红茶品质的芬香。根据红茶的老嫩程度,粗老的90℃-100℃,嫩度高的85℃-90℃。

水温与茶叶品质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茶叶品质比较好,水温高一些也不会影响红茶冲泡后的口感及耐泡度。例如,品质比较好的正山小种,用水温度达到100℃,其汤色以及冲泡次数丝毫不受影响。

泡茶时,如果时间太短,茶汤会淡而无味,香气不足;如果时间太长,茶汤太浓,茶色过深,茶香也会因飘逸而变得淡薄。茶汤的滋味会随着冲泡时间延长而逐渐增浓,在不同时间段,茶汤的滋味、香气也会不同。

比如正山小种红茶,一般首泡可以一分钟出汤,而高档的芽茶则35秒-40秒左右出头汤,冲泡的时间若过久,则茶叶中的`单宁酸和儿茶素全部都释放出来,会使茶汤变得苦涩,若冲泡时间太短,茶叶中的氨基酸释放量不足,则泡不出正山小种红茶的香甜。

茶叶中各种有效成分的浸出时间不一样,茶叶第一次冲泡时,茶中的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第二次冲泡时能浸出30%左右,第三次冲泡时,能浸出约10%,第四次冲泡时,只能浸出2%~3%,所以大凡工夫红茶的条形茶,最好只冲泡2~3次。

红茶的红碎茶,由于在加工鲜叶时,经充分揉捻切细,只能冲泡一次,就能使茶汁充分浸泡出来。

饮用红茶的时候最好不要等其凉了以后再喝。冷掉的红茶不仅会影响到原本暖胃的功效,放置时间过长还会降低其本身的营养元素。

冲泡红茶的方法是有了,但是最为重要的,还是勤加多练啊

红茶茶艺表演的开场白和结束语篇四

用正山小种来做冰红茶的方法:

:瓷壶一把(咖啡器具也可)、高壁玻璃杯数个,高柄汤匙与高壁玻璃杯同量,过滤网一把。

将白沙糖渗入饮用水煮成粘稠糖浆。

做冰红茶第1步、 根据瓷壶的容量投入适量正山小种,注入沸开水(冲泡后的茶汤要求汤色红艳为益),冲泡时间一般为三——五分钟。

做冰红茶第2步、 往高壁玻璃杯中投入方状冰块,(投放冰块时要将冰块不规则的.投入,投放的冰块量要求与高壁玻璃杯口齐平。

做冰红茶第3步、 根据客人的口感投入适量的糖浆,不加入糖浆也可。

做冰红茶第4步、 待茶冲泡五分钟后,将过滤网置于茶杯上方,而后快速的将茶水注入茶杯中(此时注入茶水一定要急冲入杯中,否则在茶杯上方会出现白色泡沫会影响冰红茶的美观。根据环境允许可在杯口切上两片柠檬相镶在杯口,一定很遐意。相信在炎热的夏天,当您的朋友与亲人来访时,能喝到这样一杯的冰红茶,相信其中的感受只有他本人才知道。

红茶茶艺表演的开场白和结束语篇五

导语:界上最早的红茶,亦称红茶鼻祖,由福建武夷山深处汉族茶农于明朝中后期机缘之下创制而成。后来在正山小种的基础上发展了工夫红茶。历史上该茶以星村为集散地,故又称星村小种。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入侵,国内外茶叶市场竞争激烈,出现正山茶与外山茶之争,正山含有正统之意,因此得名。

关于正山小种红茶起源的确切时间是没有记载的,无从考证,但把它定为明末出现却是有充分依据的。这些依据就是:明末(16世纪中后期)武夷山出现茶叶发酵技术;当地原住民关于正山小种红茶起源的说法;红茶是高度海外贸易化的商品;国内国外关于武夷红茶出现时间的记载,都说明正山小种红茶应是出现在16世纪中后期至17世纪初之间。

在明朝之前,所有现存的史料中都没有关于红茶的记载。

最早提及红茶这一名称的是成书于明朝初期的《多能鄙事》,作者刘基(1311-1375年),书中饮食类《茶汤法》中“酥签茶”载:“好酥于银石器内熔化,倾入红茶未搅匀。旋旋添汤,搅成稀膏。散在盏内,却以沸汤浇供之。茶于酥相客多少,用桓酥多为茶为佳。四时皆用汤造,冬月造在风炉上”。(1)但这段话中关于红茶的真实性值得怀疑。明宋诩(松江华亭人。字久未,生卒年月不详)著的《竹屿山房杂部》卷22内有与这段话完全一致的记载,但红茶末记为“江茶末”。宋诩的《酥合茶》中是这样记载的:“将好酥于银石器内熔化,倾入江茶末搅匀,旋旋添汤,搅成稀膏子,散在盏内,但酥多于茶,此为佳,此法至简至易,尤珍美,四季皆用汤造,冬间造在风炉子上”;(2)还有刘基著的《茶汤法》中的脑子茶,薰花茶与宋诩《竹屿山房杂部》卷22中的脑子茶,薰花茶从内容到文字都完全一致。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在《茶经述评》中说:“明.刘基的《多能鄙事》提及红茶,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该书系伪托,故不拟引以为据”。

(1)明洪武年“罢造团茶”促进了散茶的大发展,催生了茶叶发酵技术的产生。明洪武廿四年(1391年)刚取得天下不久的明朝皇帝朱元璋,为减轻民间负担下诏罢造团茶改贡芽茶。

罢造团茶使一些著名茶叶产区以生产贡茶为主的官办体制解体,促使一向未被重视的散茶在解除了因饼茶传统的束缚后得到空前的大发展。散茶经过明朝二个世纪的发展,至明后期,一些新技术,新工艺及发酵技术先后出现,从而推动了除绿茶外,黑茶、花茶、红茶和青茶等其它茶类的产生和发展。全发酵的红茶和半发酵的乌龙茶作为新技术,新工艺催生的.产物,逐渐形成为二种新的茶类,使明朝处于我国古代茶叶制作技术的高峰时期。

(2)明前期是武夷茶的低潮时期。罢造团茶使一向以制龙团凤饼茶著称的武夷山贡茶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改制的芽茶由于制作技术落后,品质低劣。周亮工曾记说:前朝不贵闽茶,即贡者亦只备宫中浣濯瓯盏之需”。足见武夷山当时的茶叶地位受到重大的打击,相当一段时期武夷茶叶品质低劣国内众所周知。至明景泰间(1450-1456年)后才逐渐恢复。清前期武夷山著名的寺僧释超全(1627-1712年)在其《武夷茶歌》中写道:“景泰年间茶久荒,嗣后岩茶亦渐生”。武夷山茶叶低朝时期持续到明末崇安县令招黄山僧以松箩法制建茶”的十六世纪中后期时。

(3)明后期茶叶发酵技术在武夷山出现。明前期,武夷山在罢贡团茶改贡芽茶后,茶叶品质一度低劣,但在那茶叶技术推陈出新的时期,武夷山不断总结经验,引进新技术,结合自己的技术长处,形成了新的先进的制作技术。周亮工(1612-1672,年明崇祯进士,)在《闽小记》中记载了:“崇安县令招黄山僧以松箩法制建茶,堪并驾”。

周亮工记载了引进松箩茶制法后武夷茶的制法:“武夷 ,紫帽,笼山皆产茶。僧拙于焙,既来则先蒸而后焙,故色多紫赤,只堪供宫中浣濯用耳;近有以松箩法制之著,即试之色香亦足。经旬月,则紫赤如故”。众所周知红茶是全发酵茶,泡出的茶水汤色红赤,色多紫赤是发酵茶的特点。

周亮工的记载说明了一个重要的史实:在这一时期武夷山出现了发酵技术。虽说发酵技术的出现,不一定说明红茶就出现,但它的出现却是红茶出现的一个征兆。

“关于松萝茶的出现时间,明代冯时可[明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在其“茶录”总叙中记叙了松萝茶的出现:“徽郡向无茶,近出松萝茶,最为时尚。”又据《歙县志》写道:旧志载明隆庆间(公元1567-1572年),僧大方住休之松萝山,制法精妙,郡邑师其法,因称茶曰松萝,……”,据此可认定松萝茶是出现于十六世纪中后期的一种炒青绿茶。那么松萝茶传到武夷山应是十六世纪中后期以后,但肯定在周亮工记载引进松萝茶制法之前,那么武夷山出现发酵技术应是在十六世纪中后期以后,十七世纪初之前的明末时期。

武夷山市(原崇安县)星村镇桐木村东北五公里处的江墩,庙湾自然村是历史上正山小种红茶的原产地和中心产区。当代茶叶泰斗张天福先生曾为庙湾题词“正山小种发源地”。

江墩因江姓而名,江姓自宋末定居江墩至今有廿四代五百多年,其家族世代经营茶叶,有《茶叶世家》(3)之称。其廿四代传人江元勋讲述其家族流传有红茶产生的说法:其先祖定居桐木关后世代种茶,约在明末某年时值采茶季节,北方军队路过庙湾时驻扎在茶厂,睡在茶青上,待军队开拨后,茶青发黑,老板心急如焚,把茶叶搓揉后,用当地盛产的马尾松柴块烘干,烘干的茶叶呈乌黑状,并带有一股松脂香味,烘好的茶当地没人要,便挑到距庙湾45公里外的星村茶行贱卖。没想到第二年茶行老板便给2-3倍的价钱定购该茶,并予付钱两,之后红茶便越做越兴旺。关于红茶起源的这一传说也记载在《中国茶经》上。

”正山小种红茶也称烟小种红茶,其外形乌黑,当地人先以地方口音称为“乌茶(音读wu da),后因其汤色红赤才称红茶。但与庙湾相邻的光泽司前干坑一带至今仍称红茶为乌茶。正山小种红茶外销后,因其产地武夷山,所以英国人称其为武夷茶(bohea tea)。

由于外国特别钟爱这新出现的红茶,且生产红茶的利高,销路好,当地生产的小种红茶(乌茶)供不应求,周边便开始仿制。著名的闽南藉武夷僧人释超全(名阮 锡,同安人),在武夷山久为寺僧,对武夷茶极为推崇,曾写下著名的《武夷茶歌》,晚年还俗,返居厦门。他在1706年又写了《安溪茶歌》,歌词中讲到了武夷红茶外销西洋的盛况及被仿制的情形:“迩来武夷漳人制,紫白二毫粟粒芽。西洋番舶岁来买,王钱不论凭官牙”。“迩来武夷漳人制”讲的是近来的武夷茶是上漳泉人仿制的,主要的种有紫毫和白毫等茶,阮 锡对武夷茶十分熟悉,他这里的紫白二毫指的是武夷红茶紫毫和白毫(4)。在厦门的茶市场上购买了标有武夷商标的“紫白”二毫烹饮,饮后便知是“漳人制”的安溪茶。这首诗歌写于1706年,它记述了二个历史事实,一是自1684年清政府解除海禁后,英商等外国船只可以直接靠泊厦门港购买武夷红茶,茶叶贸易十分红火;二是在十七世纪初,在厦门附近的安溪便有仿制武夷紫白二毫红茶。说明在十八世纪初武夷红茶的海外需求急剧扩大,仅在武夷山生产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仿制的武夷红茶已经超出了武夷山的周边地区。释超全记载的武夷红茶被仿制的时间比武夷山现有留下的记载还要早些。清雍正年间(1732年)崇安县令刘靖在其《片刻余闲集》中记载了这种仿制的土名“江西乌”的红茶私售于崇安星村的市场上:“山之第九曲尽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所,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鸟,皆私售于星村各行”。

”仿制的“江西乌”与桐木一带的“乌茶”在品质上还是有区别的,于是就有了“正山和“外山”之说。《中国茶经》称“产于福建崇安县星村乡桐木关的称'正山小种’”,所谓“正山小种”红茶之“正山”乃表明是“真正高山地区所产之意”,正山所涵盖的地区,以庙湾、江墩为中心,北到江西铅山石陇,南到武夷山曹墩百叶坪,东到武夷山大安村,西到光泽司前、干坑,西南到邵武观音坑,方圆约600平方公里,该地区大部分在现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外山小种”指政和、坦洋、屏南、古田、沙县及江西铅山等地所产的仿制正山小种品质的小种红茶,质地较差,统称“外山小种”或“人工小种”。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早在18世纪初,武夷红茶的海外贸易已经十分红火,被仿制的武夷红茶已经大量出现,而决不是有些人说的武夷红茶在清道光年间(十九世纪初)出现。

高素焕,庄任先生在红茶产区调查时有一个奇特的发现:“产区农民生产红茶而又从不饮用红茶,这就引出一个推论---红茶应是为海外贸易发展而兴起的产物。”(5)红茶产区不饮红茶,原因可能是产区农民更“知底”,认为这种茶是变质茶叶制成的,是与传统的绿茶在色、香、味上都完全不同的“异类茶”、“劣质茶”而不堪饮用。红茶产区不饮红茶,也不在国内销售,这在中国所有的茶类中都是没有的现象,说明它在国内没有市场,它的市场在国外。是完全海外贸易化的商品,由此可以推论:武夷红茶的出现当在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初海外贸易兴起,欧洲的葡萄牙人和随后而至的荷兰人到达中国的时期,只有这时才有可能发生红茶的海外贸易,那么红茶的出现不会早于这个时期。从而也印证了武夷红茶出现在海外贸易初起的16世纪末的明末时期。

1)湖南《巴陵县志》(清同治十一年)载:“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与外洋通商后,广人每挟重金来制红茶,土人颇享其利,日晒者色微红,故名红茶。

2)湖南《安化县志》(清同治十年)载:咸丰七年(1857年)戊辰九月,知县陶燮厘定红茶章程。

3)湖北《崇阳县志》(清同治五年)载:道光季年(约1850年),粤商买茶,其制,采细叶暴日中揉之,不用火炮(同炒),雨天用炭烘干。往外洋卖之,名红茶。

红茶茶艺表演的开场白和结束语篇六

祁门红茶叶是一种汉族传统名茶,中国历史名茶,著名红茶精品。那么,在日常中,该如何去冲泡它呢?在冲泡上有什么方法吗?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将水烧至90—95℃,茶具最宜景瓷,装上大约占壶容量百分之五的茶叶,冲入已烧好的热水,冲泡后香气高锐持久,隔45秒左右倒入小杯,先闻香,再品味,满口生香,回味甘美。

祁门红茶采用清饮最能品味其隽永香气,冲泡工夫红茶时一般要选用紫砂茶具、白瓷茶具和白底红花瓷茶具。茶和水的比例在1:50左右,泡茶的水温在90—95℃。冲泡工夫红茶一般采用壶泡法,首先将茶叶按比例放入茶壶中,加水冲泡,冲泡时间在2—3分钟,然后按循环倒茶法将茶汤注入茶杯中并使茶汤浓度均匀一致。品饮时要细品慢饮,好的工夫红茶一般可以冲泡2—3次。

1.备具:壶、公道杯、品茗杯、闻香杯放在茶盘上,茶道、茶样罐放在茶盘左侧,烧水壶放在茶盘右侧。

2.赏茶:打开茶样罐,让来客欣赏茶叶的色和形。

3.烫杯热罐:将开水倒入水壶中,然后将水倒入公道杯,接着倒入品茗杯中。

4.投茶:按1:50的比例把茶放入壶中。

5.洗茶:右手提壶加水,用左手拿盖刮去泡沫,左手将盖盖好,将茶水倒入闻香杯中。

6 . 祁门红茶第一泡:将开水加入壶中,泡一分钟,趁机洗杯,将水倒掉,右手拿壶将茶水倒入公道杯中,再从公道杯斟入闻香杯,只斟七分满。

7. 鲤鱼跳龙门:用右手将品茗杯反过来盖在闻香杯上,右手大拇指放在品茗杯杯底上,食指放在闻香杯杯底,翻转一圈。

8.游山玩水:左手扶住品茗杯杯底,右手将闻香杯从品茗杯中提起,并沿杯口转一圈。

9.喜闻幽香:将闻香杯放在左手掌,杯口朝下,旋转90度,杯口对着自己,用大拇指捂着杯口,放在鼻子下方,细闻幽香。

10.品啜甘茗:三个口是一个品,要做三口喝,仔细品尝,探知茶中甘味。

11.第二泡、第三泡:操作同上。

提神消疲

红茶中的 咖啡碱藉由刺激大脑皮质来兴奋神经中枢,促成提神、思考力集中,进而使思维反应更形敏锐,记忆力增强;它也对血管系统和心脏具兴奋作用,强化心搏,从而加快血液循环以利新陈代谢,同时又促进发汗和利尿,由此双管齐下加速排泄乳酸(使肌肉感觉疲劳的物质)及其他体内老废物质,达到消除疲劳的效果。

生津清热

夏天饮红茶能止渴消暑,是因为茶中的 多酚类、醣类、 氨基酸、 果胶等与口涎产生化学反应,且剌激唾液分泌,导致口腔觉得滋润,并且产生清凉感;同时咖啡碱控制下视丘的体温中枢,调节体温,它也刺激肾脏以促进热量和污物的排泄,维持体内的生理平衡。

利尿

在红茶中的' 咖啡碱和芳香物质联合作用下,增加 肾脏的血流量,提高 肾小球过滤率,扩张肾微血管,并抑制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于是促成尿量增加。如此有利于排除体内的 乳酸、 尿酸(与痛风有关)、过多的盐分(与高血压有关)、有害物等,以及缓和心脏病或肾炎造成的水肿。

消炎杀菌

红茶中的 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消炎的效果,再经由实验发现, 儿茶素类能与单 细胞的细菌结合,使 蛋白质凝固沉淀,藉此抑制和消灭病原菌。所以 细菌性喇疾及 食物中毒患者喝红茶颇有益,民间也常用浓茶涂伤口、褥疮和香港脚。

解毒

红茶中的茶多碱能吸附重 金属和生物碱,并沉淀分解,这对饮水和食品受到工业污染的现代人而言,不啻是一项福音。

养胃

红茶它是经过发酵烘制而成的, 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酶促氧化反应,含量减少,对胃部的刺激性就随之减小了。另外,这些茶多酚的氧化产物还能够促进人体消化,因此红茶不仅不会伤胃,反而能够养胃。经常饮用加糖的红茶、加 牛奶的红茶,能消炎、保护胃黏膜,对治疗溃疡也有一定效果。

其他

此外,红茶还具有防龋、延缓老化、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抗癌、抗辐射、减肥等功效。

新茶并非越新越好,喝法不当易伤肠胃,新茶刚采摘回来,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这些物质对健康人群并没有多少影响,但对胃肠功能差,尤其本身就有慢性胃肠道炎症的病人来说,这些物质就会刺激胃肠黏膜,原本胃肠功能较差的人更容易诱发胃病。

新茶中还含有较多的咖 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质,这些物质还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有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应适量饮用,而且不宜在睡前或空腹时饮用。正确方法是放置半个月以后才可能使用。

不要用茶水送服药物;服药前后1小时内不要饮茶。人参、西洋参不宜和茶一起食用。忌饮浓茶解酒;饭前不宜饮茶;饭后忌立即喝茶;少女忌喝浓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