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帮扶工作计划(精选7篇)

时间:2023-09-05 21:38:05 作者:灵魂曲 工作计划 年度帮扶工作计划(精选7篇)

当我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想要达到的结果,并为之制定相应的计划。写计划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计划书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年度帮扶工作计划篇一

按照国务院及省、州及县的精准扶贫工作安排,我单位定点帮扶对象为沙龙乡村。为了做好今年的精准扶贫工作,“两联一进”使村尽早尽快的脱贫致富,现结合村实际困难及本单位具体情况,特制定20xx年帮扶村工作计划。

为重视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所长马民亲自布置20xx年“两联一进”及帮扶工作,成立县运管所“两联一进”及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所长马民为组长,各股室成员为两联一进”及帮扶工作人员。帮扶领导小组成员每月到村进行帮扶工作,单位干部职工每人挂点帮扶2-5户帮扶户,确保每月到户帮扶联系一次,与驻村干部一道,了解、解决帮扶户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制定县运管所、村帮扶户帮扶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所长马民亲自抓,听取村两委与驻村干部制定帮扶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调研工作,每季召开村委会干部和帮扶户会议,广泛征求村委及帮扶户意见。在3月,6月、9月分时段结合村帮扶户实际,完成帮扶调研工作,调整村帮扶户的20xx年帮扶规划,达到动态管理。

为便于做好建档立卡工作,对帮扶工作建档立卡,实行台帐管理。我单位和帮扶责任人、村委会、贫困户填好《贫困户帮扶记录簿》、《贫困村基本情况调查表》、《贫困村帮扶工作纪实》。每月将本单位对贫困村、贫困户帮扶情况,按要求及时做好帮扶记录管理和上报工作,确保村我单位帮扶户建档立卡率100%。对帮扶户情况变化的及时进行调整。

20xx年拟投入资金2万元。计划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采取州、县财政帮扶,确保今年帮扶资金全部落实。

(1)落实我单位村帮扶户家庭子女完成学业。帮助帮扶户子女从读小学至大学都给予帮扶,使其子女安心读书,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2)组织劳动力培训。组织帮扶的家庭人户参加农业技能培训4次,主要关于种植、养殖等技能培训,使帮扶户掌握种养技术和劳动技能,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

(3)运管所帮扶村帮扶户住房修缮。

(4)组织慰问,为帮扶贫困户送温暖。在节假日期间,由所长马民带队,为帮扶贫困户赠送生活必需品和节日慰问金。

年度帮扶工作计划篇二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让学生得以全面发展的教育。所以素质教育下的全员帮扶,不仅要顾全不同个层面的学生,还要以不同层面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努力方向。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力争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身心全面发展、全面提高。

王鑫、刘昊学习较好,算是学习上的优秀生,对这两个学生的帮扶应该实行尖子生计划。王俊华、李花英、房永凯、齐霞、李玉真学习上属于中间段的学生,但他们都存在偏科现象,特别是王俊华和李玉真数学瘸的特别厉害,对这几个学生的帮扶应采取培优计划,力争通过帮扶让他们各科都能齐头并进,迈进优秀生的行列。司承昊、李发蕾和王光磊基础较差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对他们的帮扶应该做好信心教育、兴趣培养和后进生转化工作。

为了使他们各方面全面发展、齐头并进,特制定如下帮扶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帮助学困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激发中等生生的学习斗志,引导他们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能,帮助优等生消除自满心里向更高目标迈进。

2.加强关注程度,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关注这些学生,做到勤观察、勤发现、勤表扬、勤纠正,对他进行正面引导和必要的辅导,鼓励他们进步。经常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联系,密切关注学生的进步情况,并加以记录。

3.培养学习习惯,从课前预习、课上听讲及课后巩固复习,强化这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加强引导与督促。

4.建立学生间的“一帮一”帮扶制度

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总是比学生们在一起的时间短,所以应该利用好学生间的互帮互助,根据他们的实际进行“一帮一”的学习捆绑,使他们在互帮互助中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年度帮扶工作计划篇三

1、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交流,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加强学校管理,形成我校骨干教师帮扶年轻教师的特色。

2、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帮扶工作,通过骨干教师作公开课、讲座、交流谈心等形式,解决年轻教师在新课程改革、教学管理、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等方面的困惑及存在的问题,初步打造一种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1、学年初制定结对帮扶工作计划,召开结对帮扶工作会,确定师徒对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

2、本年度学校将组织的几项重大活动:如:读书交流、课堂大赛、集体备课、反思交流、演讲比赛等活动。

3、充分发挥学校区级、校级骨干教师的带头、辐射和导向作用,组织他们为帮扶教师上研讨课、公开课和示范课;年轻教师上汇报课。

4、结合我校国家级及区级课题的研究,师徒对子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教育教学的研究,及时交流各自的研究心得,及时推广研究成果。骨干教师要给予青年教师理论与实践经验等方面的帮助,使年轻教师主动地进行课题研究。

1.以课堂为主阵地

(1)青年教师基本功训练。

本学期中,凡是参工三年内的青年教师,每星期要练习粉笔字和普通话,每周校本教研时间进行粉笔字展评。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利用教师例会时间讲自己的教育故事。

(2)做好日常的师徒互听、评课,骨干教师写好帮扶笔记,年轻教师写好听课反思。(每月交听、评课记录,交帮扶笔记及反思)

(3)骨干教师课堂展示。

本学期,区级骨干教师要进行课堂教学展示课活动。并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由执教老师向其他老师谈上课设计意图,课堂教学实施情况。

(4) 师徒结对汇报课

为了提高帮扶工作的实效性,将进行师徒结对活动,由徒弟上一节汇报课,邀请师傅听课、评课,然后由师傅上一节示范课(同一内容),徒弟听课、评课、反思。

2、狠抓教科研课题研究。

要求青年教师每月坚持写一篇教育叙事,每期至少写一至二篇教学论文,每月上传一篇与师傅共同完成的教案,并上传至学校主页的教师频道,供教师研究探讨。(直接在网上验收)

3、与团支部联合组织青年教师开展“爱岗敬业”的演讲赛,激励教师在从事教育事业中,树立良好的师德修养。

4、骨干教师要努力帮助帮扶对象提高教学质量,要出点子、教方法、想办法,使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得到快速的提高。(帮扶对象在原有基础上教学质量有所上升)

年度帮扶工作计划篇四

我区各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均含培养对象,下同)和农村教师结成“对子”,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农村学校教师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结对协议书》。

(一)自主结对

要求:城区小学幼儿园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结对对象应选择农村基层校;集团内城市——农村教师优先结对;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师优先校内结对;为保证效果,结对双方须在学段、学科上一致;结对为“一对一”模式,不允许一人结多对。

(二)校际协商

城市、农村学校进行校际联系,协商安排教师结对,并于5月30日之前填写《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结对帮扶安排表》(见附件2),并于当天把《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结对帮扶安排表》发送至。

要求:各校应充分尊重结对双方意愿,结合聘约合同、职称评聘、年度考核、绩效量化等文件精神做好工作,严禁不经结对双方同意而强行安排。其它要求同上。

(三)材料审核

区教育局、区教师进修学校于6月13日之前对各校上报材料进行审核、确认。

(四)签订协议

结对双方于6月18日前签订《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结对帮扶协议书》(见附件1),《协议书》一式五份,协议双方各保留一份、双方学校各保留一份、进修学校备案一份。各校于6月19日把一份签名盖章后的《协议书》送交进修学校培训处老师,联系电话:。

(五)开展活动

9月份开始按学期落实帮扶协议。

(一)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对农村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点评、作业布置批改、试卷点评等工作,需双方提供过程性材料。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农村教师之间互相听评课,每一场须提供教案、听课记录外,还须提供活动照片作为佐证,每场活动照片两张:一张授课教师照片,一张听课教师照片,照片保留正确的exif信息,无需打印。以上材料于每学期期末放假前上交给学校师资培训负责人(照片文件一并传给各校师资培训负责人),由各校师资培训负责人整理后归档备查。区教育局、区教师进修学校每学期初组织人员到各校检查上学期结对材料并进行通报。

(二)以上四项结对帮扶内容中,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指导农村教师在区级及以上某项内容比赛中获奖,且文件(证书)上体现指导教师名字,则结对双方无需提供该项帮扶内容的过程性材料,只需提供文件或证书即可。

(三)鼓励结对双方利用全区教研、片区教研、校本教研、送教下乡、公开周、校际互动等活动,把结对帮扶工作结合进去,减轻双方不必要的负担。

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能落实结对工作的,在满五年考核中给予相关项目认定。

(一)因任何因素导致结对双方中无法继续开展工作的,双方均应及时上报学校师资培训负责人,由学校师资培训负责人重新安排结对工作并上报进修学校培训处老师。

(二)坚持结对双方双向选择的原则,结对帮扶协议有效期为一年。一年后,双方均有权解除协议,重新选择结对对象。做法如上。

(一)本方案中的“农村学校”指的是:片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校、中心校、基层校,街道中心基层校(不含中心校),霞林街道中心基层校(不含中心校)。

(二)20xx年9月及以后新任教师、指导教师因已签订《新任教师培训指导协议书》,内容涵盖五年成长指导规划,故无需参加本次结对帮扶工作。新任教师、指导教师只需向学校上交《新任教师培训指导协议书》复印件即可。

年度帮扶工作计划篇五

一、帮助理清发展思路,促进科学发展。

深入调研了解实情,通过争取和运用好政策、项目、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帮助其发挥比较优势、赢得发展先机、解决发展困难、加快发展速度,实现跨越发展。

二、帮强基层组织。

帮助村党组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并狠抓制度的落实。促进发挥村两委班子指导协调能力,努力帮扶提高联系村干部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组织两村现有党员开展学党章、学农业技术的活动,提高他们的政治,科技素质,充分发挥他们在本村致富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大在青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的力度,保持两村党组织的活力,激活党员队伍。

三、帮扶公益事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1、针对村村民组房屋密集,道路狭窄,存在安全隐患问题,积极与县交通局、镇政府沟通,想方设法尽力争取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

2、村村级办公场所扩建问题,及时跟镇政府沟通,尽快使该村村级办公场所达标。

四、围绕需求,开展帮扶活动,解决实际困难。

1、开展档案文化进村活动。一方面,为增强村民的档案意识和法制观念,与村联合开展一系列的档案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发放各种相关的法律宣传书籍,向村民介绍档案馆馆藏、档案的开发利用情况,充分发挥档案资政、档案育人等教育服务功能。另一方面了解两村现状,开展档案业务指导上门服务。针对两村档案管理的现状,对两村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进行指导,逐步实现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2、对村里特困家庭、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开展定点帮扶和慰问活动。从多方面入手,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到档案工作者们对社会的关注和对群众的关心。

年度帮扶工作计划篇六

教师的成长是一个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过程,教师培养提高工作既是对教师成长的鞭策,也是对学校培养新教师工作的督促。为了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更快更好,根据本校实际,结合中心校精神,特制订新教师结对帮扶计划。

学校成立教师成长结对帮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成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

组员:

结对对象:

1、教龄在5年以下的新教师(不含5年)

2、任班主任工作未满2年的现职班主任(含2年)

3、其它自愿参加的初级职称教师

指导教师:

1、中学高级职称、县级骨干以上的教师之一。

2、具备中学一级以上职称教师自愿申报者

指导教师具体人选由校长室经研究后确定。并指定结对帮扶对象。

1、帮扶教师要求

(1)每周至少听指导教师课堂教学1节,每月送科教室审核检查。

(3)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每学期上校级公开课1次以上。由教务处记录登记,并留存教案与评议记录。

(4)每学期编制有代表性的试卷1份,由教研组对试卷作出恰当的评价。上交教务处留档备查。

(5)送交指导教师审核的教学设计每学期不少于6次。学期结束时上交科教室接受检查。

(6)每学期向学校全体教师展示一项精品课件。

2、指导教师要求

(1)对帮扶教师的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检查指导每月不少于1次。

(2)与帮扶教师交流研讨每月不少于2次。

(3)指导班级管理工作每月不少于1次。

(4)指导班队活动组织与设计每学期不少于2次。

(5)指导帮扶教师开展课题研究。

以上各项活动均须记录在册,在学期结束前向科教处上交培养手册。

帮扶教师与指导教师完成各项工作,年度考核时帮扶对象的对应业绩量化计入指导教师考核分,对帮扶成绩突出的指导教师,在评优评先时优先考虑。

年度帮扶工作计划篇七

参加工作已有一年的时间,很荣幸在梁才中小教师队伍中继续成长。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十分感谢学校的领导和老师给予我这样一次学习成长的机会。在师傅的帮助下,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为了使我尽快的成长起来,学校继续安排了宋艳萍老师作为我的师傅。为了不辜负学校对我们的期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向宋艳萍老师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争取尽快地成长成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在理论方面,作为一名教师,首先,我要继续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备良好的师德。师德不是一个抽象的政治说教,而是具有深刻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格的,一个有广博知识的教师才会有道德感召力,仅仅依靠说教的道德教育必然是苍白的。同样,教师的师德魅力也是以其深厚的文化为底蕴的。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完成其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在业务方面,首先要勤听课,多反思。只要有时间,有机会,就多听师傅和老教师的课。在听课过程中,不仅要认真学习师傅的各大教学环节和对学生兴趣的调动,而且要认真学习师傅对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的讲解方法。只听课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听课后的反思。每听完师傅的一节课,都要认真反思,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收获。然后对照自己的教案进行修改完善。对一些细节的处理上,如不理解或有不同意见,要及时的与师傅进行交流沟通。并将修改完的教案拿给师傅看,使每一节课都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师傅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尽快找到符合自身特色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风格。

其次,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多读一些有关教师成长和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读完以后,要认真思考,同自己的课堂教学相联系,写下自己的想法和收获。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将所学的教育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再次,课后要多思考。每上完一节课都要进行回顾与反思,想一下这一节课的不足,试着找出原因,以利于以后改正。尤其是在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问题,而在备课中却没有预设到的,要及时在备课本上记录下来。在一点点的积累中不断完善自己。

1、加强师德师风的修养,形成高尚的人格,有一颗进取的心。要热爱学生,对学生有博爱之心,要以诚相待,要宽容和有强烈的责任感。

2、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终身学习应具备五种能力:学习能力、教育科研能力、适应现代教学能力、研究学生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今后我要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

为了充分发挥老教师的带头作用,抓好新教师队伍建设,促成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高新教师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进一步营造学校新老教师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我校开展了“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提高”的师徒结对活动。该活动不仅有利于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亦能增强老教师的责任心,更有利于新老教师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共同成长。按照学校的安排,将为一批新教师聘请指导教师,结成“老带新”对子。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新老教师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我们将利用工作时间,在议课、备课、听课、评课、交流探讨等方面进行相互学习,力争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能力,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年轻教师共同钻研教材,这一点非常重要。这册教材的重点是什么?本学年度、本学期的教学目标、训练重点是什么?这一课的重点、难点又是什么?这一课学生要掌握哪些内容?该采用哪些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对于这些重要的问题,在“老带新”活动中我们将充分开展交流,让年轻老师真正走进新教材,走进教研,让教研之花在我们的心中盛开。

开展听课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老教师尽可能地多听新教师的课,课后进行评课,对其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给予纠正,对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地提出,并督促其改进。新教师每周听一至两节课指导教师示范课,课后写出反思心得,也适当提出新教法、新的课堂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改进建议。对于新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问,我将及时给予帮助和解答,并时常传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成功经验,例如: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关注并能完成教学任务等。

总之,我们要充分树立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意识。希望经过共同努力,新老教师在帮扶过程中能实现“双赢”的良好效果,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