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技演讲稿 科技的演讲稿(精选7篇)

时间:2023-08-30 09:16:14 作者:梦幻泡 演讲稿 最新科技演讲稿 科技的演讲稿(精选7篇)

演讲稿是演讲者根据几条原则性的提纲进行演讲,比较灵活,便于临场发挥,真实感强,又具有照读式演讲和背诵式演讲的长处。那么你知道演讲稿如何写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演讲稿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科技演讲稿篇一

大家好!

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无数事实证明:科学技术及其产业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

回顾起来几年来我分院老师与同学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一是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取得成绩。积极的意识是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正是基于这个理念,我分院努力举办的“节能创新设计大赛”、“包装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一系列创新平台,大力宣传科技赛事,表彰在创新比赛中取得成绩的先进个人、先进团队,积极引导同学们关注关心科技发展,体会体验创新活动。二是在科技赛事方面取得成绩。在学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分院同学在科技比赛中捷报不断,先后在“挑战杯”、“节能减排”创新大赛、“创新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一系列比赛中取得骄人成绩。

一、要主动营造活跃的创新氛围

创新氛围的营造能为创新行为提供环境支持,积极热烈的创新场景可以使大学生本身产生创新的意识和灵感。一方面,在大学里面大学生应该主动配合营建自身的创新团体;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利用好大学里的各种硬软件方面的环境资源;同时,大学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大学校园,还应该主动走出校门,参加社会调研,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实际活动中及时反馈,形成最后的成果。

二、要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

出色的科学家之所以能源源不断地有新成就,在于他们有从不枯竭的兴趣,并不断地培养自己的知觉,最后聚精会神地去研究它,新发明和发明家的思维习惯和学习精神是分不开的。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自身创新意识,你们要积极关注各项科技创新活动,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把科技创新作为你们的兴趣,为你们感受科学的魅力打下基础。同时,进行科技创新,必须要勤于思考和研究解决问题,这也是研究的前提所在。

三、持续积累夯实基础知识、培养团队意识

良好的基础知识是创新成果诞生的良好基点。没有坚实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知识底蕴,不可能孕育出优良发明。打好基础知识的根基,对于研究新发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你们切不可因为基础知识的学习就一味埋头苦钻基础而放弃了对基础知识的延伸和新知识的发现,否则就陷入了片面论的泥潭,而是要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动手和实战能力。在一个创新活动中,团队合作意识也是重中之重,没有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你们很难一个人出色的完成一项任务,因此,大学生也要加强同学之间讨论,增强合作意识。 同学们,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在这里,我引用伟大导师马克思的一句话作为对大家的勉励: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能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谢谢大家!

科技演讲稿篇二

早上好!

我是来自高三4班的楼宣宏。

几天前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自然是神州八号的成功升空和与天宫一号的对接。而第二件事则是,在经历了520天的孤寂之后,“模拟火星之旅”的6名试验者安全出舱。这两件事可以说都是人类对外太空的探索中里程碑式的突破。当天宫与神八“一吻定江山”的一刻、当来自世界各地的6位志愿者相继步出隔绝人世一年半之久的模拟舱的那一瞬间,我相信,每一位这一历史性时刻的见证者,无论国籍、无论肤色、无论社会地位的高低,心中都会有一种身为人类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对于天空的好奇与探索,可谓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走过了千年的风雨。无论是远古部族祭神时的祈祷,抑或是凡尔纳笔下飞向月球的炮弹,都不约而同地向我们掀起了头顶那深蓝色的衣角。从最初的脚踏式飞行器,到如今腾跃而起的巨龙,飞行器的变革与现代科技的变革往往比肩而行。但当我们所知晓的越多时,那片铺陈在我们眼前的天幕便愈发显现出她的广袤与深邃,她的一望无垠,她的不可捉摸。面对着这整一片宇宙和星空,人类依旧不过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

今年科技节时,高中校区举办了水火箭的制作比赛。记得那时我们班可谓是万众一心。甚至有同样参与物理竞赛的同学列出了火箭飞行轨迹的微分方程,用专业的计算机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出火箭的最佳负重等参数,以此来对火箭的设计方案进行调整。然而最终比赛的结果却并不是一纸公式能够得到的。千百万比特的计算量,却依旧敌不过自然界的一阵微风。

因此我们应当、也不得不承认,在宇宙这个创造一切、承载一切的庞然大物面前,人类的力量简直是微不足道。当兆亿恒星在引力的规则下臣服时,当万千星云在时间的法则下破灭时,我们依旧只能偏安于太阳系的一角,胆战心惊如履薄冰,举全国之力不过将一团钢铁的傀儡送进太空。在自然的伟力下,那些我们所引以为豪的,或许并不比天地间的蜉蝣更加永恒。

人类只不过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个比喻之所以精致与高贵,其秘密就在于,如同水晶的粉尘一般,苇草是如此脆弱的存在,而又显得纤细。人类亦是如此:因渺小而精致,因脆弱而高贵。我们所引以为豪的大脑,虽然或许不过是自然的巧合,但谁又能否认,这其中未尝不蕴含了某种造物的法则呢?相比于伟大,或许高贵这个词更加适合这个澄净而轻盈的文明。我们创造了语言和文字,创造了宗教和哲学;与此同时,我们规定了运算的法则、度量的标准——这一切的一切构成了我们今日所身处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回想我们的先人,他们未曾掌握过那些我们所拥有的毁灭世界的力量,但他们对真理的执着、对世界本源的追寻,即便与今日的我们相比,也不见半点逊色。

人类并不拥有那种“改变世界”的力量,因为力量的强弱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两年之后天宫一号将坠入海洋,结束它作为实验站的使命;人类向火星的探索也才刚刚迈开脚步。但在这一次次不断尝试的过程中人类所体现出的精诚与坚忍,却比所有具体的成就都要更加伟大。因为我们所要求的,不是万古不朽的宏伟图景,而是黑暗中一道璀璨的闪亮。

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情况不也是如此吗?在场的所有人里,或许只有少部分人能够在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名字;而能称得上“伟大”的,更是凤毛麟角。但是,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我们依旧可以活得尊严而高贵。哪怕在人生中最迷惘的时刻,也请记住,千万不要放弃了思考的权利——这是我们身为人类所拥有的、最大的幸运。

尽管人类以及人类的文明与这无限的宇宙相比实在太过渺小,但他拥有无与伦比的高贵的心灵的荣光。正是这种高贵,引领着人类从脆弱走向坚强,由渺小步入伟大。作为杭外这所人文气息浓重的学府中的一员,我们更应当珍惜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当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之余,不妨多想想这样的问题:我们已经走过了多远,我们又将走向何方?这,就是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一些思考。

谢谢。

科技演讲稿篇三

本月27日,一年一度的科技节即将拉开帷幕,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意义重大。

对于那些一直热衷于做科技的同学来说,这个科技节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智慧和智慧的大舞台。通过我们自己的实验,可以把从书本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亲身体验其中的奥秘,从而真正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对于没有深入学习过科技的同学来说,这次科技节是一个开阔眼界的好机会。你可以在展览上看到其他同学的小发明,也可以和他们深入讨论生活中的先进技术。对我们来说,这将是一种精神上的扩展。

虽然我们还没有完全进入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但我们都应该知道,这场竞争比我们想象的要残酷得多。现在,中国每年都有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就业困难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于全国来说,人才结构是有漏洞的。在科技攻关方面,虽然中国的电脑生产和汽车生产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但仍然没有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电脑cpu主板和符合世界汽车排气标准的发动机,完全是中国制造。产品加工水平和关键技术研究水平的缺乏,使我们的产品在与国外产品的竞争中处于劣势,而计算机芯片等关键零部件只能从国外进口,在国内组装。

“基础扎实,专业明显”是我们学校的一贯坚持,也是我们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在科技方面,我们从来没有落后过:车模队、无线电测向队、生物队往往能在各级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和优异的表现。在劳动技能课上,我们还自己做了测向仪,学习了单片机编程,丰富了知识。很多毕业生在谈及对母校的深刻印象时,也提到了学校里的各种科技活动小组,很多同学在科技小组的活动中对某个项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中毕业后去大学里相应的专业继续深造,从而奠定了以后的学习方向。可以看出,在国家急需科技人才的今天,学校的科学教育将使许多学生和国家受益。我们学校是~ ~科技节中学仅有的两个分会场之一,这是学校和我们八中每一个学生的骄傲,让我们行动起来!积极为班级、学校、科技节做贡献,用手让身边的生活更便捷。

谢谢大家!

科技演讲稿篇四

大家晚上好!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第三届校园科技文化节取得了圆满成功,在此,我代表学校向为这次科技文化节付出艰苦努力的。教师及积极参加此次活动的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在此次科技节上获奖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本届校园科技文化节于10月13日拉开帷幕,12月5日圆满结束,历时53天,各种活动项目达15项之多,活动共有11个学院的数百名同学获奖。

在第三届科技文化节中,各学院团委积极投入到校团委倡导的`各项活动中来,认真组织,积极工作,通过内容新颖,实用性强,技术含量高的活动,丰富了广大青年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了青年学生的科技意识,为落实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等方面做了大量的贡献。

校园科技文化节,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叩问科学殿堂的机会,大家自己寻找钥匙,勇敢地开启那新奇、神秘而又充满魅力的大门,把一件件闪耀着同学们创造火花的智慧结晶献给了校园科技文化节。在科技辩论赛中,各学院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和机智辩才,奉献精彩比赛的同时调动同学们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引导大家拓宽知识面,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在信息学院承办的flash动画大赛中,完美的动画,天马行空的构思,把同学们生活中最理想的画面展示在了全校师生面前;在鸡蛋撞地球大赛中,同学们运用想象,充分发挥了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敢做敢为的特色,培养了在生活中发现智慧的能力;在管理学院承办的用音乐敲出生活大赛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几个玻璃杯,一根筷子,简单的工具,给了大家不简单的享受;材料学院承办的图片处理大赛中,同学们把自己对未来,对现实的幻想理想化的表现了出来;青年志愿者协会承办的大型签名活动,体现了同学们积极向上的热情和为社会,为集体无私奉献的强烈的责任感;电气学院承办的扑克牌大赛,让选手的心灵手巧展示在舞台上,让同学们的细心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还有自主创新在学院系列讲座,给了每个学院一次表现自己特色的舞台,更体现了本次科技节自主创新的主题。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一句精彩的名言,他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我们开展科技活动,就是希望以此来培养同学们创新的意识,为国家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品质的人才,为国家富强和中华民族的振兴播种希望。也许未来伟大的科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军事家和具有创新才能的劳动者就在我们中间。

同学们,当今的时代是一个需要创新的时代,我希望我们工大的学子们不要辜负现在的大好时光,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寻找机会发展自己,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我们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科技演讲稿篇五

大家好!

“要学会做科学的苦工。”的确,巴甫洛夫说的这句话很有道理。我们从小就应该热爱科学,不怕辛劳的去探索科学。不过,首先还得从我们的身边去发现科学。

我想现在家家户户都有日光灯吧!以前,我家也有一个日光灯,那是我学习、做作业的台灯。可有一次我不小心将日光灯弄坏了。爸爸临时给我安装了一个灯泡,挂在写字台上面,可光总是不亮,迷迷糊糊地看不清楚。过了几天,我去隔壁姐姐家玩耍,在她的房间里我看到了一盏台灯。那盏台灯里面也安装了一个灯炮,但要比我家的灯亮得多,我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仔细观察,忽然,我看到灯泡上面还有一个像高音喇叭的罩壳,原来这主要原因还在这罩壳上,是它起了聚光的作用,所以光就显得亮一些。我回到家后,找来了一张比较大的白纸,然后用剪刀,剪下了一个大扇形,再把它一卷,将接头处沾上,便成了一顶小帽子。之后,就只要把它套在洒泡上。一切弄完后,我把灯的开关一按,果然,那束光都射在了写字台上,比以前亮多了。

诸如此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科学数不胜数。

又如:肥皂盒。经常使用肥皂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用完肥皂之后,肥皂湿漉漉。时间一长,肥皂盒里的肥皂就会软化,要不了多久,又要去买新的了。我经常想些办法来解决,但效果一点儿也不好。有一次,我赶紧拿来了一块海绵,一擦水就吸了进去,不一会儿桌面就干了。根据这个启示,我那了一块海绵垫在了肥皂底下,效果让人惊讶。而且吸入皂水的海面不仅可以避免肥皂软化,还可以用来洗手,可谓是一举两得。

科技演讲稿篇六

大家好。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孕育希望的季节。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春天的早晨,为了“体验、创新、成长”的科技梦想,我们实小师生相聚在一起,满怀着憧憬和希望,拉开了“日照市实验小学科技活动节”的帷幕。

翻开人类的发展史,从远古的钻木取火,到新型能源的充分利用;从古代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到现在的相隔千里却近在咫尺的地球村;从古代的风餐露宿、日夜兼行到现在高速快捷的交通工具……人类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无不得益于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无不得益于对科学技术的掌握。可以说,是人类造就了科技,科技也成全了人类,人类和科技是相互依存的。

在充满幻想的科技节里,让我们为梦想插上翅膀,把智慧的涓涓细流汇成滔滔江水,汪洋大海。闲暇时,读一本科普读物,赏一部引人入胜的科普电影并记录下感动你的科技发现;抓住灵光闪过的瞬间,出一份图文并茂的科普手抄报,写一份充满奇思妙想的小论文,做一件凝聚智慧火花的小发明。当丰富多彩的科技知识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往科技城堡的大门时,灵巧的双手和活跃的大脑会带着我们攀登上科学的高峰。看吧,神奇的校园星河科技馆也向喜爱他的同学们敞开了怀抱,他在召唤,召唤更多的优秀作品充实它的空间。

走进科技节,让我们身体的各项器官跳动起来,或看或说,或写或画,或触摸或感觉,在科技的海洋中,撷取一朵朵美丽的浪花,编织成一个个神奇的梦,养成对科技活动的兴趣和从小爱科学的精神。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中国的强大,不在他人,而全在我中华少年。承载着祖国崛起的希望,让我们实小的少年擎起振兴中华的接力棒,用振聋发聩的声音大声呐喊:科技创新,舍我其谁!

同学们!科技节的舞台已经搭好,帷幕也正在徐徐拉开,让我们行动起来,用激情和活力,用聪明和才智在这片舞台上尽情演绎实小学生的风采;以睿智的科学思维和敏锐的科学眼光,积极地实践,大胆地想象,勇敢地创造,让科学的种子在我们幼小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让科学的精神在校园里畅快地演绎,淋漓地发挥!

最后,预祝此次科技节活动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科技演讲稿篇七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述的,是一位用一生践行“以祟高科学为荣”的银河人―原国防科技大学顾问、计算机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陈福接。

曾几何时,某些西方大国对我国的巨型计算机研制事业一层又一层地封锁,一次又一次地冲击。面对这些,中国人决不能塌下自己高贵的脊梁。于是,陈福接主任带着一群铮铮铁骨的军人,请命“银河—ii”10 亿次巨型计算机研制工程,用双肩担负起祖国的尊严。

1992年,“银河—ii”10亿次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举国为之欢呼!国务院贺电,中央军委贺电,国防科工委贺电在所有人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陈主任却由于冠心病突发,晕倒在了交机现场。要知道,这是他几千个日日夜夜连续工作劳累的啊! “科学,来不得半点虚伪!”这是他经常对自己,也对助手和学生说的一句话。为研究磁心存储器,他花了整整十八年时间,几易其稿,一本几十万字的《电子数字计算机磁心存储器》终于完成了。看着厚厚的手稿终于要印成铅字,想到自己多年的心血终于可以哺育后人,陈主任开心地笑了。他放合地抽出时间去日本考察,准备开始新的研究。

然而,他在日本却惊奇地发现,最先进的计算机主存,已经不用存储器,而改用半导体了,换代的速度让一同考察的所有中国计算机专家都不禁顺舌。而陈主任回国后在感叹之余,更是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那本还未及印刷的著作要立即停止出版!

身边的人惊呆了,而且不止一次地规劝:“写了十多年,书一出版你就能评教授了,发吧。”“不行!"“你是计算机界的权威,大家一定会承认的,发吧。”“不行!"“国内换代至少还要五年的,对大家还是有帮助的,发吧。”“那也不行!”陈主任态度坚决。

他这样说:“十八年钻研,十八年心血,我也遣憾啊!谁不想工作上追求进步,谁不想学术上有所建树。可是作为一名学者,作为一名真正的银河人,我不能把学生往过时的路上引,我们得对他们负责啊!”这话语掷地有声,深深震撼了身边每一位科研工作者。

老师,为您这种沉心治学的态度,为您这种“来不得半点虚伪”的科学精神——敬礼!

在陈主任这种精神激励下,年轻的我们也严谨起来,我们高兴地把科研新成果出台的好消息发给在厦门养病的陈主任,可接到的却是一份黑色的通知。20xx年 3 月 10 日,肝病无情地夺去了陈主任的生命。陈福接主任走了,但他对待科学的态度会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他“以崇尚科学为荣”,他将是我们永远的精神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