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业农村局的工作计划 市农业农村局农业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大全5篇)

时间:2023-09-07 18:34:58 作者:书香墨 工作总结 2023年农业农村局的工作计划 市农业农村局农业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大全5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一起对今后的学习做个计划吧。优秀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计划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农业农村局的工作计划 市农业农村局农业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篇一

5.稳定粮食生产。抓好撂荒地复耕复种,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回头看”。实施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创建2个以上吨粮镇。稳步提升大豆产能,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万亩。强化春季田间管理,扎实开展冬小麦“科技壮苗”专项行动,推动晚播麦促弱转壮、早发稳长。创新政策性农险,扩大粮食作物投保比例,开展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试点。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05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305万吨以上。(责任单位:种植业处、科教处、财审处、农技中心)

6.建设高标准农田。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联合相关部门,健全高标准农田投入保障机制,提高亩均补助标准。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数字化管理,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项目监管。出台高标准农田管护办法,开展工程质量保险试点。年内建设高标准农田21.7万亩。(责任单位:农田处、农技中心)

7.促进种业振兴。制定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支持建设市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规划建设市级畜禽保种基因库。加强品种研发及推广,建设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和区域性单品种展示基地,引进试验新品种200个以上,建设良种繁育基地20万亩。提升种业质量监管水平,建设市级种子质量检测中心,严厉打击侵权套牌、制售假劣种子等违法行为。(责任单位:种业处、执法支队、农技中心、农科院、畜牧工作站)

8.发展高端畜牧业。发展集约化养殖,提高“亩均产能”,确保全市肉蛋奶总产量持续稳定在100万吨以上。建立生猪产能调控机制,年内建设生猪产能调控基地5个。发展草食畜牧业,培育奶牛、肉兔、奶山羊等产业链,新建奶山羊标准化养殖场2处。开展畜禽养殖场标准化示范创建,年内创建国家级示范场1处、市级示范场10处。(责任单位:畜牧业处、畜牧工作站)

9.做优特色农业。发展壮大蔬菜、果茶、花卉、食用菌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开展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证,蔬菜设施化栽培比重达到35%以上。推广新型轮作模式,稳定花生面积。全年蔬菜产量稳定在600万吨以上、水果产量稳定在100万吨以上。(责任单位:种植业处、农技中心)

10.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创建国家级无疫小区,维持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无疫状态。推进布病、结核病净化,争创省级以上净化场10家。深化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改革,实现应免畜禽免疫率100%。抓好小麦条锈病、草地贪夜蛾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年内完成小麦“一喷三防”340万亩,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率保持在40%以上。(责任单位:防疫处、种植业处、疫控中心、农技中心、执法支队)

农业农村局的工作计划 市农业农村局农业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篇二

在我县农村工作的这几年来,虽有过艰辛,但也收获过快乐,也有过失败,但我深知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的进步,才能不断的提高,也才能不断的进步,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才不至于落后,才能不断进步!

告范文篇三:农村

农业农村局的工作计划 市农业农村局农业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篇三

为仔细贯彻落实^v^、自治x、自治x扶贫部门关于开展好消费扶贫的相关通知要求,xx市扶贫办按照自身实际状况制定了《20xx年xx市消费扶贫行动实施方案》,用消费扶贫来创新推进社会扶贫,建立三项机制、运用四种模式、做到五个结合,扎实推动消费扶贫工作取得实效,现将近期工作小结如下。

二是加强定点帮扶扶贫工作。全市定点帮扶行业部门单位xxx个,定点扶贫村队xxx个,帮扶干部下沉村队协助销售贫穷户农副产品、牲畜等xx万余元,捐助进展生产帮扶物资达xx万余元;利用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契机,挖掘假日经济潜能,带动农贸消费市场,协助我爱xx超市和xx超市等商贸企业对接贫穷农户+合作社+超市的模式,加快推动贫穷农户鸡蛋、蔬菜、牛奶等农产品直入市场,扩大扶贫车间饼干、糕点、囊等产品入货渠道,缩短中间环节,提升盈利空间,1月-2月实现扶贫车间、合作社、贫穷户新增销售收入近50万元。

三是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制定印发《xx市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工作计划》和《xx市电子商务进农村培训工作计划》,计划明确xx市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主要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已经完成xx镇、xx乡、xx镇电子商务集中培训工作,累计培训xx人次,开展消费(电商)扶贫购买贫穷户农产品累计金额达xx万余元。

受新冠疫情影响,帮扶资金及消费扶贫项目工作举行缓慢。

二是扩大农副产品销售渠道。乐观联系工业企业、商贸企业、物流园食堂,为扶贫大棚蔬菜的销售寻觅销路,重点用好政府集中选购的方式助力贫穷户增收。

农业农村局的工作计划 市农业农村局农业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篇四

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业农村局党组充分领导核心作用,凝心聚力,带领全局不断开拓进取,奋力攻坚克难,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1年上半年工作情况

1、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认真落实“粮食面积只增不减”要求,着力开展防止基本农田非粮化、耕地抛荒专项整治。一是开展耕地抛荒排查。经排查,全县实际抛荒耕地6784。105亩,占全县耕地面积306900。94亩的2。21%。二是开展卫片核查。与自然资源局、各乡镇一起共123人,根据省提供的40669个耕地“非农、非粮、抛荒”卫片图斑进行了为期25天的实地调查核实,并已将核查数据全部上传到第三方公司建立的管理平台,目前,第三方公司正按照上传数据建立“耕地非农、非粮、抛荒”明细台帐。三是开展复耕复种。通过综合施策,强力整治,全县已复耕3011。52亩(其中种植水稻2007。12亩,旱粮754。24亩,其它250。16亩),完成年度计划的86。04%。已落实粮食种植面积25。3万亩,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03。3%。

2、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做好项目入库。积极与乡村振兴局对接,将生猪养殖项目(投资975万元)、设施蔬菜种植项目(投资450万元)、重点特色产业扶持项目(投资400万元)、产业技术培训项目(投资60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投资3820万元)、厕所革命项目(投资592万元)共6个县重点产业项目纳入项目库,资金投入共6297万元。二是开展扶贫产业“十看十排查”问题整治。对各乡镇、村实施的产业扶贫项目进行了“十看十排查”,并下达了整改通知。

3、加快发展乡村产业。一是抓基地建设。围绕xx黄牛、优质稻(侗藏红米)、优质果蔬等特色产业,引导、扶持新型主体建基地、扩规模。今年,已新建30头以上规模肉牛养殖场4个,母牛扩群670头,全县30头以上规模肉牛养殖场达175个,能繁母牛10000头;建立一级优质稻种植基地700亩、侗藏红米种植基地2000亩,1000亩设施蔬菜基地正持续推进。生猪产能加快恢复,新建12家规模养殖场,投产3家,存栏生猪8000头。二是抓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用活用足粮食规模种植补贴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业政策性保险政策及“农担贷”政策,调动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产业的积极性。目前,全县已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21家,认定126家。三是抓品牌创建。积极开展“两品一标”认证,新增1个绿色食品认证,2个绿色食品认证正着手资料准备中。

4、着力建设农村生产生活设施。一是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一步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全面完成了2020年度2。1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正在进行项目验收;加快推进2021年2。4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已完成设计上报市农业农村局,待市局送省厅批复后,计划于2021年7月上旬送财政评审、7月下旬划分标段(每个标段200—300万元)进行公开招投标、9月份正式开工建设。二是积极推进农村改厕。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改厕任务及奖补目标,统一了现浇式钢筋混凝土三格化粪池、整体式缠绕型玻璃钢三格化粪池两种改厕模式,全面推行“首厕过关制”,加强工作督导,各乡镇改厕工作加快推进。目前全县已完成改厕1249个,10月底将全面完成3700个改厕任务。

5、狠抓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对省里提供的510个严格管控区图斑进行全面现场核查,我县严格管控面积达4107。08亩(其中水田(2343。275亩)。认真落实严格管控措施,实行结构调整、休耕等方式退出水稻种植3028。3亩,仍有1078。78亩水稻未退出。目前,各乡镇正采取扯掉秧苗的措施退出水稻种植。

6、突出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格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落实8家生产主体开具食用农品合格证600余张。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建设,将xx绿丰、侗都米业等企业10余个产品纳入了农产品“身份证”平台、国家追溯信息管理平台及省级应用模块管理。深入开展“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行动,紧盯黄瓜、四季豆、小白菜等高风险产品,突出查处违规使用禁用农药、超范围使用农药、不执行安全间隔期规定采摘、收获农产品等违法行为。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检农产品农药残留462批次,合格462批次,合格率100%,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总体稳定。

7、稳妥清理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一是抓好问题排查。对自然资源局反馈的493个农村建房问题清单进行了全面排查,共排查出5个2020年7月3日后增量建房问题;对城管局反馈的4个涉嫌非法占用农用地建房问题进行了现场核查,经查,4个建房问题均在城市规划区内,我局不是行政执法的责任主体,已向城管局进行了复函。二是抓好问题整改。对排查出的5个增量建房问题按属地管理原则及时向相关乡镇发出移送函进行整改,经所在乡镇进一步核实,实际有4个问题为存量建房问题,仅1个为增量建房问题。目前,各乡镇正按存量和增量问题进行整改。三是开展专项整治。要求乡镇对违法乱占耕地建房问题进行全面清查,目前正在进一步核实。四是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督促各乡镇严格落实常态化巡查制度,每村落实了1名村级协管员(一般是村书记),每天开展巡查,发现违建行为及时制止、及时报告。乡镇政府安排执法力量每周至少巡查2次以上,大幅减少了新增违建。

8、全力巩固“十年禁渔”成果。制定了《xx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规范天然水域垂钓管理的通告》,规范了天然水域垂钓行为。继续宣传《禁渔通告》,持续强化群众禁渔意识。开展渔政亮剑专项行动,查获非法捕捞案件4件,清理违规渔具3幅、电鱼机1台,禁渔成果得到较好巩固。

9、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一是强化新品、新技术推广应用。引进水稻、玉米新品种共32个进行试验示范,为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做好良种储备。深入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3万亩、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30万亩、农作物秸秆还田5万亩,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对农药、化肥的依赖。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全县农机总动力达211044。23千瓦,全县农业机械化总动力45456台/21。1044万kw,其中拖拉机252台、其中农用纯农田作业大中型轮式拖拉机46台;耕整地机械19515台;农用排灌机械6264台,收割机械69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28台、高速插秧机5台、低速插秧机26台、植保无人机3架、中型稻谷烘干机3台,田园管理、碾米机、抽水机等其它机械19245台。全县水稻机插面积达31200亩,水稻机械耕地面积15。89万亩,机插水平达到19。5%,机耕水平达到99。4%,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二是广泛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广泛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技术骨干386人次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及指导服务,组织开展“农广校‘农广助农’黄牛产业领军人才培训,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对我县125名黄牛养殖大户进行了黄牛养殖技术培训。半年来,共开展技术培训20期次,培训农民52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0。8万份。三是切实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警,及时以布农作物病虫情报8期,指导农民抓好病虫害防治,目前止,未发生较大面积病虫灾害。持续抓好禽流感、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暂未发现异常。开展春季畜禽集中免疫,畜禽免疫率达10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发展乡村产业成效不明显。侗藏红米因食用口感差,市场接受率低,种植面积难以扩大。设施蔬菜建设项目因资金跟不上,一期1000亩面积迟迟未能完成建设。葡萄产业因受病害及市场价格低的双重打击,部分种植户已毁园改种,面积已萎缩。中蜂产业因技术不过关、管理不善及灾害等因素影响,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狠抓粮油生产。扎实推进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大力实施“百千万”示范工程,强化科技支撑,实现高产高效。进一步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县委、县政府扶持粮食生产措施,深入开展耕地“非粮化”、耕地抛荒专项整治,加快推进2。4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力争实现全年粮食。

二是继续抓好产业基地建设。切实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加快推进黄牛养殖基地、优质稻种植基地、设施蔬菜基地、中蜂养殖基地等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重点支持老蔡食品、侗都米业、绿丰公司、蜂窝窝等龙头企业扩建生产基地,发展农产品加工,力争全年新增农产品加工值0。3亿元。

三是抓好美丽乡村创建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重点创建3个省、2个市级、4个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4个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力争年10底完成3500户改厕任务。

四是加强防汛抗旱,保障农业安全生产。

五是加强督导落实,加快各项工作进度,确保全年各项任务全面完成。

农业农村局的工作计划 市农业农村局农业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篇五

(一)绿剑护农行动扎实推进。今年以来,按照年初工作部署,坚持以绿剑护农行动为中心,大力推进农业执法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总队和各区县农业执法大(支)队结合实际,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细化了绿剑护农行动实施方案,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督促有力,确保了工作有序推进。二是严密组织交叉联合执法检查。在绿剑护农行动中,总队组织四个片区开展交叉联合执法检查6次,查处跨区域案件16件,协作办案4件。渝中片区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查处违法案件6件。通过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打破了情面、发现了新源头,增强了执法威慑力度。三是加大办案力度。始终坚持以办案为中心,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彰显农业执法工作成效。上半年以来,市总队查办案件11件,目前已结案7起。移交区县督办案件95件,移交区县查处案件29件。区县查办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等各类农资案件414起,比去年同期增加40%,查获涉嫌违法农资359605公斤,调解农资纠纷237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4960余万元。其中大足县查处的经营假种子案罚款达9万余元,涉案金额大,社会反映好。四是积极开展巡查暗访。在集中组织开展片区交叉执法检查的基础上,总队组成暗访组,先后深入江津、合川、璧山、铜梁、巫山、云阳等20余个区县,采取查阅工作记录、现场走访、随机抽检等方式,对部分种子市场、农产品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大型种、养殖场进行了暗访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责令各区县执法支(大)队及时查处和整改,巩固了前期工作成果,防止了已查处问题死灰复燃。

(三)执法队伍建设更加有力。今年以来,全市农业执法工作坚持以案件办理为中心工作,通过办案锻炼队伍,同时积极加强队伍自身建设。一是加强学习,提升执法能力。以案例讨论、案情会商等方式,不断提高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二是开展活动,增强活力。通过开展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三进三同”活动、与石柱县冷水镇共建党员实践教育基地、与兄弟单位开展联谊活动等方式,密切了职工间的相互关系,感情更和谐、工作更协调。总队参加市农委建党90周年党史竞赛获二等奖,创先争优活动得到委领导好评并进入前十名之列。三是强化团结协作。针对上半年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总队全体人员牢固树立全队“一盘棋”的观念,坚持从大局着眼,从工作需要出发,工作上不分份内份外,时间上不分上班下班,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确保了上半年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二、主要措施

(一)执法时间全天候。只要执法人员接到案件线索或发现违法行为,不分节假日,都及时开展执法查处工作。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9858人次,车辆5942台次,比去年同期分别增加20%和15%。

(三)执法方式全程化。农业执法检查步入了溯源体系,逐步建立了农资生产经营备案制度,探索建立农产品生产登记管理制度等机制,总队在九龙坡区、涪陵区推行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建设试点,逐步做到了有案可查源头,有违法线索可以进行过程追踪。开展的蔬菜等产品溯源体系建设试点已具雏形,得到了《重庆日报》、《农民日报》和中央电视节目的关注报道。

三、下半年工作重点

一是继续加大农业执法力度,特别是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蔬菜、水果等农业投入品的执法监管。

二是推进规范化建设,落实年初所定的抓好四个区县执法支(大)队规范化建设。

三是完善出台三项机制(《假劣农资召回制度》、《案件协查制度》、《农资纠纷调解制度》)。

四是抓好执法培训,拟组织2期,培训农业执法人员120名,进一步提升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

五是扎实抓好考核评估,通过量化打分、综合评比的方式,评出优劣,激发工作热情,不断提升农业执法工作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