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班数学认识正方形教案 小班数学上学期教案反思认识三角形(通用8篇)

时间:2023-10-16 23:21:39 作者:琴心月 毕业论文 2023年小班数学认识正方形教案 小班数学上学期教案反思认识三角形(通用8篇)

幼儿园教案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教学准备工作,它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要素,能够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每天都要准备教案,这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以下是一些优秀教师编写的大班教案供教师们参考,希望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

小班数学认识正方形教案篇一

设计思路:

根据幼儿活泼好动,喜欢摆弄物品的特点,我为幼儿提供了小棒、图形、彩纸等大量活动材料,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做,启发幼儿主动探索、发现三角形的特征,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使幼儿养成动手、动脑、动口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探索操作活动中,初步感知三角形,知道其名称和形状特征;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3、初步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活动准备:

1、长短不同的小棒若干,总数是幼儿人数的6倍;

2、三角形卡片若干;

3、红领巾、小房子、小旗子等三角形实物若干;

4、彩纸、铅笔、橡皮、剪刀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探索操作:

1、在正方形拼图的基础上,请幼儿任意拿3根小棒拼摆图形。幼儿探索活动,教师指导。

2、请个幼儿说一说,摆得什么样的图形,用了几根小棒,有几个角;

3、师生共同拼图,并点数图形的边、角;

小结:有3条边、3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丰富词汇:三角形。

二、探索感知:

1、请幼儿任意取出一个三角形卡片,点数它有几个条边、几个角?

2、出示各种不同的三角形,引导幼儿观察其不同点,相同点。

不同点: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角尖、有的角大……

相同点:都有3个角、3条边。

3、小结:不管图形大小,不管角尖,只要有3条边、3个角的图形都是三角形。

三、找一找、想一想、说一说

1、引导幼儿在环境中找出象三角形的物体(小彩旗、红领巾)。

2、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见过的象三角形的物体

四、做一做、试一试剪裁三角形并拼图

1、教师引导幼儿用各种方法剪裁出任意三角形(剪、撕、画等),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2、鼓励幼儿用剪出的三角形拼出自己喜爱的动物或物品的形象。

五、自我评价,展览幼儿作品。

小班数学认识正方形教案篇二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三角形图形、画点的底图、水笔、三角形组合的挂图、教室周围布置三角形的实物。

2、正方形的蜡光纸、剪刀、胶水、图画纸。

活动过程:

1、导入:有个图形宝宝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图形宝宝吗?

2、出示三角形,让幼儿说出三角形的'名称,然后让幼儿找出教室周围与三角形相似的实物。

3、提出问题:“你怎么知道它们是和三角形宝宝一样的图形?”引导幼儿用手摸摸三角形的角和边,体会三角形的外形——三个角,三条边。

4、出示三角形组合的挂图:

1)引导幼儿找出挂图的图案都是三角形组成的。

2)请幼儿说说怎么知道是三角形组成的。

5、出示左图,请幼儿用直线与点连接起来成三角形。

6、老师与小朋友一起讲评连接三角形的情况。

7、剪贴花:

1)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的花是用什么图形粘贴的。

2)提出问题:没有三角形的蜡光纸怎么办?(引导幼儿用正方形折剪成三角形进行粘贴。)

活动反思:

在这堂课上幼儿是被理解、尊重、接纳。是有适度的自由空间。是能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小小的自主发展。

在这堂课上教师是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是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的发展。师幼配合很好,教师能依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

小班数学认识正方形教案篇三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图形的兴趣和数学活动常规。

2、初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3、感知并说出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一,图形若干。

活动分析:

观察、对比是孩子们探究的过程,通过图形的对比引导幼儿感知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活动中运用课件直观、形象的特点,通过多种游戏形式,采用启发法、提示法,引导幼儿进一步掌握并概括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从而突破难点部分。活动的结束之际,组织幼儿进一步从生活环境中找出像三角形的物体,作为活动的延伸环节,自然结束。

活动过程:

一、导入。

采用观察法,通过课件中图形宝宝的口吻引出三角形。

二、展开。

1、采用游戏法引导幼儿在众图形中寻找三角形。

2、引导幼儿观察三种三角形的共同特征,发现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3、动手操作。

a.幼儿从图形筐中找出三角形,分别数出边、角的数量,进一步掌握三角形特征。

b.观察并说出三角形像什么。

4、游戏“猜猜我是谁”。组织幼儿根据图形渐渐露出部分猜测出图形,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图形特征的认识。

5、游戏“捉迷藏”

幼儿从简单的画面中找出三角形。

6、引导幼儿观察并找出活动室中那些物品像三角形。

三、延伸。

请幼儿到生活环境中进一步寻找三角形的踪迹。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小班数学认识正方形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图形的基本特征,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

2、运用多种感官来调动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的观察力,激发幼儿的探索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圆形三角形和方形的认识和区别

活动准备

小动物的图片,几何图形组成的图画和三种几何图形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1、小朋友老师今天带你们拼拼图,你们愿不愿意图

2、提问;这么多好看的图形你们知道它们使用什么图形组成的吗

3、幼儿回答完我会根据小朋友的回答用儿歌的形式把三种图形的特点和名称说给小朋友们听。

二、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认识三种图形。

1、游戏;摸一摸。用摸得形式让小朋友体会这三种图形的不同之处,并说出图形的名称。

2、游戏;谁的本领大。出示由图形拼成的各种图案让小朋友找出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3、游戏;小动物找家。出示小动物图片,我会告诉小朋友它们哭了,原因是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请小朋友帮帮它找找它们的家。例如;我会扮演小动物说说自己的房子是什么形状的,请小朋友来帮忙。

4、游戏;找图形宝宝。在教室地板上摆放三个图形宝宝,我喊口令小朋友找图形站好看谁找的快又好。

四、放排排队的歌,带小朋友去卫生间。

教学反思

当我进行实际教学过程时,我从孩子们身上看到了这样的现象:

1、幼儿对各种图形非常感兴趣,幼儿对身边的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有渴望了解图形宝宝的欲望。

1、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乐于参与,积极发现。

2、孩子们兴致浓厚,也愿意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参与。我觉得我原来的设计可以这样的调整:幼儿自我操作时间不足,没有创设幼儿合作交流的机会,语言还要精炼等,在以后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我应加以改进,为幼儿传递良好的语感,培养幼儿善于表达的能力。

小班数学上学期教案反思《认识三角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小班数学认识正方形教案篇五

【活动目标】

1、认识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条边,三个角。

2、能将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见实物进行比较,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3、发展幼儿观察力,空间想象力。

【活动准备】

1、ppt一份,大三角板一个,长短不同的小棒,雪糕棒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手指游戏:快乐的小鱼二。学习三角形特征

1、认识三角形

(1)出示魔法线昨天张老师得到了一根魔法线,我今天把他带来了,让我们一起把它叫出来。123,请出来。

(ppt出现一根红色的魔法线)提问:它是什么颜色的?

(3)第二次变化(孩子们一起喊123,ppt出现一个的三角形)又变成了什么?(三角形)

(4)触摸三角形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大的三角形,我请小朋友们来摸一摸,他是不是有三条边,三个角。

(5)又一次变化一个三角形又变出了好多的三角形,虽然它们的大小不同,但他们都是三角形。

2、巩固三角形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图形,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前几天张老师去旅游。到了一个神奇的国家,三角形王国,他们这里的东西都是三角形的,老师把他拍了下来今天和你们一起来分享(继续看ppt,出示各种各样的三角形物品)a钟表店b食品店c帽子店(2)再来找一找王国里还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许多小旗子,屋顶,冰淇淋,标志牌等)(3)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找一找三角形的物品3、。老师小结三角形特征,使幼儿获得的知识完整化。(出示最后一张ppt)今天你们表现真棒,找到了这么多三角形的物品,他们虽然长得不一样,(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但都有三条边,三个角;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都是三角形。

三、复习三角形的`特征提供冰糕棒、小木棒供幼儿拼三角形,巩固认识其三角形。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用变魔术的形式引出开头吸引孩的注意,通过变一边、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摆一摆等,做了三角形等一系列活动,使每位幼儿在广阔的活动和认识空间在拼拼摆摆的过程中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老师及时的小结使孩子获得知识的完整性。虽然生活中属于三角形的物体少一些,但孩子们能积极参与并观察,找到了好多的环境中的三角形。

小班数学认识正方形教案篇六

活动目标:

2、能不受其他图形干扰找出三角形;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教具:

1、各种不同的三角形;数字卡;

2、星星、正方形、菱形各1。

学具:

1、3条长度不同的纸条(幼儿每人一套);

2、各种图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若干;

3、图形拼图;

4、胶垫人手一块

活动过程:

一、探索操作:

1、请幼儿拿3条不同长度的纸条拼摆图形。幼儿探索活动,教师指导。

2、幼儿展示自己的图形,教师集体说说,摆了什么样的图形,用了几条纸条,有几个角;

二、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2、出示各种图形,让幼儿把三角形归类放到一边。(二次操作,巩固对三角形特征的认识)

3、操作:幼儿人手一图形拼画,请幼儿找出画中的三角形,涂色。

4、向爸爸妈妈展示自己的画。

三、活动结束。

小班数学认识正方形教案篇七

【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形,感知其特征。

2、喜欢参加数学活动,能从生活中找出含有正方形的物品。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正方形”“火车”;

2、正方形,非正方形卡纸若干,呼啦圈6个;

3、圆形,方形饼干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正方形:游戏“神秘袋”。

教师出示“神秘袋”,让幼儿猜一猜,摸一摸里面有什么。

出示正方形卡纸,并提问:

1、正方形有几个角?

2、正方形有几条边?

教师指导幼儿在观察,触摸的过程中认识正方形。

二、认识正方形,了解其主要特征,操作学具“火车”。

教师出示学具:没有车厢的“火车”,让幼儿观察发现火车车厢的形状是正方形的,车厢的大小不一样,请幼儿找出大小与车厢匹配的正方形,在操作中发现:正方形,四个角,一样大,四条边,一样长,转一转,不变样。

三、游戏“小企鹅跳冰块”,能从众多图形中找到正方形。

场景布置:教师将呼啦圈平放在地上当作冰块,正方形与非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卡纸图标各放入呼啦圈中心,没放呼啦圈的地面假设是水。

听指令:全体幼儿扮演“小企鹅”,教师说指令,“小企鹅”先在水里游泳,当听到“有风浪了”时,就必须找含有正方形标识的冰块站上去。因为只有含有正方形标识的冰块是安全的,其它形状的冰块站上去会破掉,就会掉到水里去,所以站在其他形状上的就是失败了。当听到“风停了”,“小企鹅”可到水里游泳。游戏可反复进行。

四、分享“饼干”,从生活场景中感知正方形的存在。

教师准备圆形与正方形的饼干若干。

小朋友们的表现非常棒,教师想请小朋友“吃饼干”,但吃饼干是有要求的,今天我们要吃正方形的饼干,请幼儿来取饼干。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找一找含有正方形的物品,如:正方形折纸,布书,小毛巾,地垫,地板砖等等。

请小朋友再找找我们生活中含有正方形的物品。

【活动反思】

运用游戏的形式开展数学活动,符合小班的年龄特点,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沉浸在游戏的欢乐中,兴趣很高。

老师针对低年龄的幼儿的特点,以出示神秘袋的`方法吸引幼儿仔细观察老师出示的图形,幼儿果然变得专心了,进行对比之后,之后出示孩子们比较喜欢的交通工具火车,让孩子们进一步感知活动内容,继而通过游戏巩固所学知识点,在选饼干的过程中,使活动内容分回归生活。

本次活动的选材十分适合小班幼儿的认知年龄特点,抓住了他们的最近发展区,用多种形式达到了一个目标,逐层推进、逐步提高要求。各环节环环相扣,紧密联系,使幼儿的注意力始终处于集中状态。教师还注重了低年龄幼儿的语言、社会能力的发展。若在最后环节添上一些让幼儿的情绪得到高涨的游戏活动会更贴切小班幼儿的心理。

小班数学认识正方形教案篇八

活动目标:

2、能不受其他图形干扰找出三角形;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教具:

1、各种不同的三角形;数字卡;

2、星星、正方形、菱形各1。

学具:

1、3条长度不同的纸条(幼儿每人一套);

2、各种图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若干;

3、图形拼图;

4、胶垫人手一块

活动过程:

一、探索操作:

1、请幼儿拿3条不同长度的纸条拼摆图形。幼儿探索活动,教师指导。

2、幼儿展示自己的图形,教师集体说说,摆了什么样的图形,用了几条纸条,有几个角。

二、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1、“小朋友真棒!现在我们请出今天的图形客人。”出示三角形引导幼儿数数三角形的角与边各有多少?(教师根据幼儿数出的角、边,在三角形上标上数字)

2、出示星星、正方形、菱形、让幼儿分辨它们是否三角形?

3、出示各种图形,让幼儿把三角形归类放到一边。(二次操作,巩固对三角形特征的认识)

4、操作:幼儿人手一图形拼画,请幼儿找出画中的三角形,涂色。

5、向爸爸妈妈展示自己的画。

三、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我上这节数学课,就是让孩子们认识三角形,难点就是让幼儿如何区分三角形和正方形。在这教学过程中,我将许多长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孩子们的桌上,让孩子们数3根小棍拼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样长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样长的)。通过让他们动手操作,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到了:

1、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

2、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不一样长,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