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家风家教宣传活动感悟心得(优秀5篇)

时间:2023-10-02 16:33:17 作者:MJ笔神 活动 最新家风家教宣传活动感悟心得(优秀5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感悟,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心得感悟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感悟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感悟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家风家教宣传活动感悟心得篇一

家是人们最温馨的港湾,给予人们温暖。但是家也要有家的规矩,老人们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他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氛围、理念、价值观和人生观等,这些建构成一个家庭或家族独特的特色。

好的家风,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

人们常说:百善孝为先!我们家的家风便是孝字当头。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常常对我们讲:“一个人有孝心,要有孝道,要爱长辈,要感谢长辈的抚养教育。一个没有孝心的人,是可耻的人,是没有道德的人。”爸爸妈妈常常为我们讲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等故事,让我们明白动物尚且知道感恩父母,何况我们人类,更应该感恩父母,孝敬长辈。爸爸和妈妈是孝敬长辈的人。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长辈都不爱,那么他还爱什么?所以至今我们一家四代还都生活在一起,父母年龄渐老,奶奶早已年逾耄耋,我想此时陪伴才是最好的关爱。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于父亲也是教师,所以从小父母就教育我做人做事,堂堂正正,清清白白。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榜样是最好的教育,我始终牢记父母为我树立的榜样,他们虽然平凡普通,却给了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从事教育工作以来,父母时常提醒我,做教育工作,必须自身清净,洁身自好。父母的叮嘱,让我倍加珍惜自己的工作。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深知师德的重要性,除了主动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之外,我严格自律洁身自好,维护教师形象。

作为教师,家风连着师德。作为教师,治好家、树立良好家风,绝不只是个人的家务事,而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家风虽是一家之风范,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从这点讲家风对国家、社会的影响也很大。

家风家教宣传活动感悟心得篇二

我国历史上,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承载着重要的使命和职能。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家风连着党风政风,家风是抵御腐败的一道重要防线。

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孟子讲到:“天下之本在于国,国之本在于家,家之本在于身。”

“正家,而天下定矣”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从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从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从耕读传承,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等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都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

家风连着党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择邻而居的故事代代流传,家风展现的是一个家庭甚至家族的道德风貌,也是每位家庭成员成长、成熟的“指向标”和“定盘星”,从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到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岳母刺字激励精忠报国至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一个个家训故事,承载着祖辈对后代的希望与嘱托,北宋杨家兴隆三代,将帅满门,从忠肝义胆战功卓著,不由让人感叹“杨家儿孙,无论将宦必以精血肝胆报国”之家风的分量。

在某种意义上,家风和家教,构成了独具家庭特色的“道德共同体”,成长于克勤克俭,崇俭抑奢的`家风环境,自会多一份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的主动;沐浴着谦虚谨慎,律己以严的家教熏陶也会多一些手握戒尺,心存敬畏的自觉。

从家国情怀的深明大义到知书达理的人情练达,再到品学兼优的素质养成,无不仰赖其滋养和浸润,对党员干部来说,加强家风建设,传承优良家风,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党员干部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有利于纯正党风,端正政风,带动民风;另一方面,党员干部带头树立好家风,可以很好地回应人民群众对家庭建设的新期盼新需求,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培养时代新人,红色传人。在培育优良家风方面,老一辈革命家和先进模范人物为我们作出了榜样,立起了标杆,毛泽东对家属子女的要求一向严格谨慎,一方面要求子女努力向上,关心他人;另一方面能够坚持原则,不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子女谋职位,在家庭成员中也是自己以身作则,关爱他人,解危救困。周恩来夫妇没有给亲属留下一砖一瓦,一线一物,却留下了淡泊名利、自强自立的“十条家规”。刘少奇十分重视子女世界观的改造,要求孩子们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要坚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决同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作斗争,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继承革命前辈的好家风好作风,当好家庭课堂的建设者示范者。

家风影响着国家风气的养成,一个家庭的精神风貌,是社会和国家风气的缩影,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家教家风,既是延续中华文化血脉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应有之义。

家风家教宣传活动感悟心得篇三

孔子云:“父母在,不远游。”留在父母身旁,侍奉衣食住行,这是人们对孝的初衷。忠,忠诚,对岗位尽职尽责。孝,孝敬,对父母尽孝。古人讲忠孝,为人臣者要忠,为人子者要孝,因为忠孝两全实在太难,所以自古就有“忠孝不能两全”之说。但从向晓菊同志的忠孝观来看,忠孝并非不能两全,她用她的一言一行清晰地诠释了这个观点。

她以无微不至的孝道守护老人的健康。早在五年前,林区人民医院职工谈到向晓菊都会说:“向晓菊,那是真孝顺,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当时向晓菊在医院检验科工作,她的父母就住在医院家属楼内,虽然两位老人未曾在医院工作过,但医院的大多数职工却对他们非常熟悉,这主要是因为向晓菊考虑到她父母年岁已高,都已八十岁了,做好疾病预防很重要,为此她经常搀扶着他们到医院体检,每年定期到医院接受“提高免疫力、扩管、软化血管、改善微循环、调节血压”等方面的防治。每天下班后,她的第一事情就是先到父母家,询问他们当天的饮食情况、身体状况,为他们测量血压,一旦发现问题,马上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两年前她调到林区检验检测中心工作,虽然现在上班的单位离她父母居住的地方远了一些,但丝毫没有影响到对其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随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细心照料,她对其父母的身体状况了如指掌,她的父母也因为她心很细、言语好,与她沟通无任何障碍,身体稍有不适,便会主动告知她。也正因为她无微不至的孝道,使得她父母在同年龄的老年人中身体更硬朗、精神更好、心态也好。

她以持之以恒的耐心缓解老人的疾苦。两年前,在一次例行体格检查中,她的父亲查出腹内有“包块”,当时引起了全家人的高度关注。她心急万分,立即申请医院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会诊。按照医生的建议,第二天她就带着父亲来到了十堰太和医院进一步确诊。该院认为老人已经八十多岁了,不支持手术治疗,建议按照保守治疗的原则,但治疗效果难以确定。她当时心里很难受,一味地认为手术治疗要康复的快一些,以免其父亲受到疾病的长期折磨。愿望归愿望,她毕竟是学医的,既然医生下了定论,只好遵照医生的要求,一步一步地用心去执行,尽可能的去赢得最佳的效果。

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随后,她将父亲带回林区人民医院继续治疗。她所从事的临检岗位也是相对比较忙的,有时很多任务不能拖延,为此,她主动向她的姐妹提出,白天她上班,夜晚由她负责照料。由于她父亲的病情比较复杂,时好时差,大多数时间大小便不能自控。但向晓菊从来没觉得脏,也没有觉得累,都是她用手轻轻的擦,擦不干净换了就去洗,不管是病人身上,还是被子上,从来看不到一丝粪便的痕迹,也闻不到一点异味。她不仅每天都是这样坚持的,而且是不厌其烦的坚持。

她这种默默呵护老人的一举一动,曾经感动过很多管床的医生和护士,她用自己默默的行动,深深地影响了身边的人。在她们姊妹当中,向晓菊排行“老四”,熟悉她的亲朋好友见到她,都会翘起大拇指,“老四太孝顺了”。她只是简单而真诚地回应道:这是当儿女应该做的,相比父母对我们小时候的关爱,简直就是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虽然她和她的姊妹们每天悉心照料,让其父亲尽可能减少病痛的折磨,但最终未能留住父亲,她的母亲虽然很悲痛,但看到其子女对自己的孝顺,却倍感幸福,对以后的生活也充满信心。她母亲经常说,“老四”学医,我们很值得…… 可能大家没有全部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但这应该是一名母亲对子女最温暖的信赖。

她以尽忠尽孝的初心赢得大家的赞誉。她不仅在家里对老人悉心照料,支持家人工作,教育子女健康成长,对工作也是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两年前她从林区人民医院检验科调到检测中心实验室工作,凭借她诚稳的性格、敬业的精神、娴熟的技能、突出的业绩、和蔼的态度以及不懈的努力,很快得到大家的充分肯定。去年“三伏天”,她参加的公共卫生应急演练活动在武汉江夏区举行,她在我区派出的参赛队员中年龄最大,面对骄阳似火、烈日炎炎的盛夏,在历时三天的比赛中,和队员们以努力拼搏的精神、挥汗如雨的坚持、团结协作的动力,圆满完成了理论测试、技能操作、桌面推演、负重徒步四个环节的竞赛。微生物室的工作相对繁琐,涉及检测项目多,科室里的体检工作、艾滋病检测、食品风险监测、寄生虫检测、食品药品检测等等,只要有检验任务,都会有她的身影出现。

爱学习已经是她不变的习惯。去年她被顺利评为副主任检验医师。工作中,她的思路清晰,计划周密,态度严谨,对于时效性较强的工作,她总是加班加点,从不因家庭问题而拖延工作,凡事提前一步,交由她办的事情,领导都很放心。去年,单位在职人员年终考核中她被评为“优秀等次”。

家风家教宣传活动感悟心得篇四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它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家风建设的关键在家长。家长首先要成为家风建设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识地创立自己的好家风、延续自己的好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带头搞好家风建设,带头教育好子女。人们习惯于上行下效,领导干部的好家风会对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鞍山乡民张龙兴的家,案角这块特别的“家训牌”很是有目共睹。这些年,杨王村乡民鼓起的“践行好家训”、“培育好家风”的做法,已在奉贤蔚成风气。

跟着媒体的宣扬和报导,家风这个词不经意间闯入了大家的视野。尽管大家对家风并不生疏,可是终究啥是家风?恐怕不一样的人会有不一样的答案。有人说家风即是诚信做人,也有人说家风即是尊老爱幼;有人说家风即是勤劳仁慈,也有人说家风即是节省文明。尽管家风有着文字上的界说,可是在每自己的心里,家风其实有着不一样的内在。

从前史渊源看,家风起源于农耕社会的古代文明,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家风仍是一个家庭或宗族重要的精力内核,是一切家庭成员都必须遵从的行为原则和品德规范。古人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齐家”在这里即是治家的意思,而治家就必须得有好家风,家风的重要性便显而易见。

年代在开展,家风的内在也在不断改写,变得愈加丰厚,多了些现代元素,少了些封建颜色,这也是前史的前进。可是咱们也大概看到,在产品经济年代,大家的价值观日趋多样化,再加上因为遭到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人无视品德,不讲诚信,或为了一己私益逼上梁山,或为了自己意图不择手段。尽管这些仅仅法令或品德层面的表象,但就实质而言却是家风损坏、家教缺失的成果。

家风家教宣传活动感悟心得篇五

100户“最美家庭”,100个“最美故事”。作为人类社最基本的构成因子,家庭随着人类社会的诞生就被赋予了极其丰富的内涵:互谅互让、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不离不弃、勤俭持家、尊老爱幼甚至舍命相护,人类用真情甚至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最美家庭”的绚丽诗篇,即便,她可能是含了血和泪,但从来都阻挡不了她那耀眼的光芒!人类也正因为有了这些耀眼的光芒,才成了一个充满温馨、充满爱的温情世界,也才构成了人类文明最基础也最核心的家庭文化。

5月15日,由全国妇联举办的2015全国“最美家庭”评选揭晓仪式在京举行。获得评选的100个家庭从不同侧面生动演绎了我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家庭文化,无异于是一次正能量的集中释放,对我们每个人甚至我们这个民族来说,无疑,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她的举办,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我们整个社会对传统家庭文化的一次深情呼唤:在这样一个社会里,我们,很多东西在逐渐淡化、消磨甚至慢慢流失,我们需要找回,同时也找回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个热切呼唤。

再也没有什么比一个充满爱意,充满温暖,家庭成员风雨同舟、相濡以沫、肝胆相照更感人,更动人,更温馨的了!“家”是什么?家是我们遮风避雨的地方,是我们舔洗伤口的地方,是我们享受天伦之乐的地方。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都丝毫阻挡不了家的温暖的光辉,也丝毫阻挡不了我们对家的热爱和向往。而这个家里的每个成员,要为这样一个家去共同付出、共同努力、共同奋斗,也共同营造。我们没法要求其中某一个人为了这个家而无怨无悔地去付出,虽然我们应该这样去付出。但我们需要心灵的回应:回应是我们继续努力和前进的最好、最强动力。所以我们每个成员必须同时在努力、在付出甚至做出某些牺牲!也正是这些付出、努力甚至牺牲,我们每个家庭才充满了爱,充满了力,我们才能得以安宁下来,才能让心灵的殿堂不至于坍塌——心灵的殿堂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基础。

再也没有什么比一个家庭里的每个成员为了这个家而日夜奔波、日夜操劳、殚思竭虑、奋勇直前而更让人为之动容的了!100个“最美家庭”,谱写的就是100曲这样的奋斗之歌、奉献之歌、爱人之歌!也正因为这100曲荡气回肠的爱之歌、奉献之歌甚至是近乎悲壮的牺牲之歌,才凸显出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生死与共的传统美德!这个美德,是我中华民族延绵数千年的重要根基,是我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傲立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基石,并必将是我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之梦的强大动力!所以品读他们的故事,不仅是在教育我们热爱家庭,热爱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不仅是在激发我们为家庭的美好未来而不懈奋斗的潜能,更是在呼唤我们把丢失的东西找回来,把我们丢失的心灵找回来,让我们永远有一个根,更永远有一个清晰的、明确的前进方向!

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过得更好、更幸福。也只有这样,我们这个社会,才会持续美好起来,持续进步起来。也只有这样,我们这个几千年的古老民族,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激发出新的动力,并最终傲立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