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终端业务员的心得体会 ka销售工作总结(大全5篇)

时间:2023-09-11 20:02:11 作者:笔砚 心得体会 2023年终端业务员的心得体会 ka销售工作总结(大全5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终端业务员的心得体会 ka销售工作总结篇一

大体来说ka商超业务员工作职责主要是负责公司产品在所负责区域、渠道的产品终端牌面整理、生动化陈列、先进先出、超市下单、订单追踪、客情维护、促销活动的申请和执行、以及信息反馈工作。保证公司产品在所负责的区域和渠道在终端门店的陈列形象、销售促进,避免终端缺货、短码、以及临期品产生。下面我们来细分一下ka商超业务员工作职责以及日常工作内容。

ka商超业务员工作职责及日常工作内容

2、陈列维护:正常排面、单品数、排面促销、端架陈列、地堆陈列、季节性展示及节庆特殊陈列等。

3、检查门店配送情况(缺断货)及商品库存的合理化,对于异常库存商品及时作出调整,加强门店信息沟通并做好公司内部反馈、协调工作。

4、促销员现场管理与指导(商品展示、促销员技巧的培训等)。

5、收集公司产品客户建议与竞品推广活动信息,及时反馈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6、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维护公司信誉。

7、各系统总部与门店的客情建立和维护。

8、促销活动申请与跟进执行,对每档促销活动进行总结(日期、变价、到货及陈列、活动的执行及效果评估等)。

9、各系统订货跟单、应收帐款及时对账及账款回收跟进工作,控制帐款回收风险。

10、各系统年度活动谈判、新品进场、各节庆及日常促销活动规划的定制、推进与落实。

11、检核各系统各门店市场表现,费用投入产出合理比率。

12、妥善处理解决退换货中存在的问题。

14、认真执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说道这里ka商超业务员工作职责基本都概括进去了,根据各个公司的制度不同个人负责的东西也不一样,希望对大家的工作会有所帮助。

终端业务员的心得体会 ka销售工作总结篇二

通过分析发现存在四种现状:

二是乡村市场的零售户主要由老人和妇女组成,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农村辖区的客户,经营特点就是粗放不规范,基本是一年到头对店内进出销售不盘点,夫妻店较多,人手不够,管理较混乱,由于功利心急切,只要销售东西多,来不及进行清点库存或对某商品进行盘点分析,零售户感觉终端建设可有可无,有些甚至认为是麻烦。思想较为保守,对新鲜事物持观望态度,所以对烟草的终端建设热情就不高,思想不够重视。零售户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个别客户对终端系统操作还不熟。有的零售户只有一人会使用盟盟系统,碰上有事不在店里时,就不能使用。相当一部分客户不能做到按我们的指导规范、坚持进行扫码销售并按时上传信息,每天应付性的扫码几次,造成系统库存大于实际库存。导致数据不准确。

三是终端系统软件不稳定,在零售户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系统无法登录和数据无法正常上传的情况,零售户有时不能正常登录,时好时坏,造成客户不愿使用。结算后退出等待时间过长,部分客户未等退出,就直接关闭终端客户软件,造成扫描后的销售数据无记录。客户在用盟盟系统对卷烟扫码、在提交时造成电脑经常没用。客户在盟盟系统卷烟扫码结束提交成功、在v3系统中没有销售数据。

四是培训宣传工作停留在面上,加入零售终端户的优惠政策,紧俏烟按照同级别零售户供货标准的倍供应。当前扫码销售价格是系统设置好的,不是客户的真实销售价格,这对价格信息采集就没有意义。零售终端建设列入客户经理的绩效考核,与客户经理的绩效工资挂钩,重结果,轻管理,只要达到发展户数率就可以了。

二、原因分析

当前卷烟现代零售终端建设出现的现状,必须进行深入研究,科学分析,分清主次,提高工作主动性,为领导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为客户经理的实施提供帮助。

(一)人的因素,客户经理积极性、水平能力、宣传指导方面,动力是为了完成任务,达到发展户数;对终端知识的学习主动性差,没有系统学习,自己对终端知识一知半解;走访片区时开展宣传指导工作,走访时间紧,次数少,宣传指导效果差。

领导在重视情度、协调管理、具体指导方面,通过下任务指标体现重视情度,组织培训提高终端建设水平,领导检查指导工作过少,对实际情况掌握不透彻。

终端零售户在配合工作、经营能力、知识水平方面,对终端建设当做可有可无,甚至怕麻烦,有的零售户经营卷烟数量少,品牌培育能力差,对终端信息系统流程操作不熟练,差错比较多。

(二)设备、设施因素,已经开通盟盟系统,系统的稳定性差,主要是系统管理上的不足,软件开发公司服务没有跟上,处理故障缓慢,多次反映后,得到解决不及时,给予现代终端客户再技术资金上的支持,针对卷烟在不同终端的经营特点,统一零售终端店铺布局、形象柜台、背柜等终端形象元素改造。

(三)宣传资料因素,海报、灯箱、产品陈列、宣传品;手提袋、宣传页、促销礼品。

终端业务员的心得体会 ka销售工作总结篇三

1、采用各地自行谈判、签订直营合同的方式进场,并办理结算。

2、待公司广东市场开辟后,再由企划部牵头进行各地整合,与深圳沃尔玛总部签订全国合同。

3、进场后的促销活动根据各地情况进行单案申请,企划部不定期的配合做一些全国性的促销活动。

进场的一些基本要求:

1、各地进场时间最好同步,本月底签订进场合同,7月初保证各门店货物上架。

2、全品项进入,确保陈列面。

3、陈列位置必须在牛奶区

4、采用直送门店的形式进行配送,保证物流顺畅,门店不断(缺)货。

5、按公司k/a卖场统一供价执行。

合同条件:(全国总部合同条款)

1、年返:

2、费用打包(包括sku费用和开户费用)6000元(10几个sku)

3、地堆陈列费用(1000元/堆/2米乘2米/档)

请各地参照以上条件谈判。

k/a卖场主要是条码费,我们以前为了节省申请新的条码,可以在卖场进行以货换货的形式让新品进场,无须主管批准,甚至和理货员之间就可以调货,不过自己新品的供价和零售价要掌握好,因为条码没换。

ka卖场应该这样去做? 单一展示加压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指企业在某一个城市,进入一个大的卖场,这个卖场一定是最大、最有影响力的。企业要做好产品的展示、促销,集中力量维护好这个卖场的产品形象,再通过其他渠道分销产品,提高销量。这样,大卖场与大卖场之间也有行业的竞争,当你产品的知名度上升时再去和其他卖场谈判,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

2000年,一家中型食品企业进入某省会市场时,就只进了一家最具影响力的ka大卖场,并在那里做展示、搞促销等一系列市场活动,而其他几家卖场他们故意不进。因为新品同时进入几家卖场需要一笔不菲的资金,且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种营销战术叫“集中火力猛攻一点,拿下并占领,更重要的是坚守住。”也就是要有效的长期占领,并能对其他竞争对手产生较大影响。有一次这个中型企业在此大卖场搞活动,现场气氛十分活跃,赢得很多消费者的好感,而在这些消费者中,却有来自另外几家卖场的老总来学习和了解行情。他们见此情景,纷纷回去问他们的ka买手,为什么某产品不来我们这里做活动?当ka采购员说这里没有货时,老总立刻下令要引进此产品,该企业很顺利地进入了其他卖场。

曲线迂回法

这种方法比较难用,通过该ka的上级主管部门的熟人引见,会少走很多弯路。但是产品和企业在市场上一定要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否则即使进入卖场,销售也不会好。

小店包围法

产品进入区域市场,策略鲜明,直接做终端小店,掌控一线市场,他们提的口号是:“庞大的ka终端费用,我们拒绝进ka”。其实他们是通过星罗棋布的小店把ka包围起来,当企业的产品满世界都有时,ka也会低下那高贵的头。有一家企业在一个地市级终端,做了3000多家终端小店,开发了40个二批商,和大卖场较劲,就是不进。虽然大卖场的销量是可观的,但是各种各样的费用很高,而小企业不是不进ka,是增加和ka谈判的砝码之后再进,这样比一开始就急着进ka要节省很多资金。

草船借箭法

作为企业都想直接掌控终端渠道,但中国的经销商也有一定的优势存在,不论从区域的经济环境,风土人情,还是社会背景,他们都有绝对优势。借助于经销商进入ka也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他们不但能掌握ka的资金信誉,而且在处理销售工作中的棘手问题、难题的能力都优与企业。企业在产品销售中遇到难题,先出马的往往是当地经销商,毕竟这些人在当地生活了几十年。有句老话:熟人好办事。

大卖场的操作流程细则(建议案)第一阶段:产品进场前的准备

(一):了解基本情况

1、筹备货源

2、熟悉产品。

全方位的了解产品规格、包装、功能特点等情况。了解新品上市策略。

(二):收集资料 了解竞品情况

了解卖场的信誉度、知名度、效益、费用情况、人流情况、谈判人员的简况

(三)、选点

规定:20xx年x月x日前重点做现代通路,少做传统渠道。原则:针对有效益的商场、超市进行。

(一)、资料的准备工作 产品进场的品项确定。成品样品

5、陈列支持计划书

在卖场进行黄金陈列、端架、堆头,三者选其一 导购人员的支持计划方案

终端业务员的心得体会 ka销售工作总结篇四

麦德龙沃尔玛系统单店进场说明

2、ka卖场应该这样去做?

3、大卖场的操作流程细则(建议案)

麦德龙沃尔玛系统单店进场说明

1、采用各地自行谈判、签订直营合同的方式进场,并办理结算。

2、待公司广东市场开辟后,再由企划部牵头进行各地整合,与深圳沃尔玛总部签订全国合同。

3、进场后的促销活动根据各地情况进行单案申请,企划部不定期的配合做一些全国性的促销活动。

进场的一些基本要求:

1、各地进场时间最好同步,本月底签订进场合同,7月初保证各门店货物上架。

2、全品项进入,确保陈列面。

3、陈列位置必须在牛奶区

4、采用直送门店的形式进行配送,保证物流顺畅,门店不断(缺)货。

5、按公司k/a卖场统一供价执行。

合同条件:(全国总部合同条款)

1、年返:

2、费用打包(包括sku费用和开户费用)6000元(10几个sku)

3、地堆陈列费用(1000元/堆/2米乘2米/档)请各地参照以上条件谈判。

k/a卖场主要是条码费,我们以前为了节省申请新的条码,可以在卖场进行以货换货的形式让新品进场,无须主管批准,甚至和理货员之间就可以调货,不过自己新品的供价和零售价要掌握好,因为条码没换。

ka卖场应该这样去做? 单一展示加压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指企业在某一个城市,进入一个大的卖场,这个卖场一定是最大、最有影响力的。企业要做好产品的展示、促销,集中力量维护好这个卖场的产品形象,再通过其他渠道分销产品,提高销量。这样,大卖场与大卖场之间也有行业的竞争,当你产品的知名度上升时再去和其他卖场谈判,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

2000年,一家中型食品企业进入某省会市场时,就只进了一家最具影响力的ka大卖场,并在那里做展示、搞促销等一系列市场活动,而其他几家卖场他们故意不进。因为新品同时进入几家卖场需要一笔不菲的资金,且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种营销战术叫“集中火力猛攻一点,拿下并占领,更重要的是坚守住。”也就是要有效的长期占领,并能对其他竞争对手产生较大影响。有一次这个中型企业在此大卖场搞活动,现场气氛十分活跃,赢得很多消费者的好感,而在这些消费者中,却有来自另外几家卖场的老总来学习和了解行情。他们见此情景,纷纷回去问他们的ka买手,为什么某产品不来我们这里做活动?当ka采购员说这里没有货时,老总立刻下令要引进此产品,该企业很顺利地进入了其他卖场。

曲线迂回法

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就是与ka买手套近呼、拉关系。但由于ka 买手的工作特殊性和敏感性,一般的厂家是很难接近的。吃吃喝喝、送个红包都是行不通的。如何用情感来沟通?我们来看以下的例子:有一个规模不大的食品公司,刚刚开发了一种新产品,新品进ka一直被巨大的费用困扰,派出几拨人马全都碰壁。因为ka买手软硬不吃,态度非常坚决:品种太多,没有货架。给钱、邀请吃饭、送礼品全都被拒之门外。最后老板不得不亲自出马,老板经过调查,终于找到了接近ka买手的突破口。该ka买手有一个非常优秀的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从小酷爱书法,还曾经获得过省级比赛一等奖。这个公司于是决定在该学校举办一次“某某杯小学生书法大赛”,比赛的冠军可想而知,又请出冠军的父亲现场向大家介绍,如何培养书法冠军的事迹。这位冠军的父亲在主席台上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着,非常感动。此时的他与该品牌产品拉近了距离,没多久,这个公司的产品就被悄悄地摆在该卖场的货架上了。

由上而下法

这种方法比较难用,通过该ka的上级主管部门的熟人引见,会少走很多弯路。但是产品和企业在市场上一定要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否则即使进入卖场,销售也不会好。

小店包围法

产品进入区域市场,策略鲜明,直接做终端小店,掌控一线市场,他们提的口号是:“庞大的ka终端费用,我们拒绝进ka”。其实他们是通 1 过星罗棋布的小店把ka包围起来,当企业的产品满世界都有时,ka也会低下那高贵的头。有一家企业在一个地市级终端,做了3000多家终端小店,开发了40个二批商,和大卖场较劲,就是不进。虽然大卖场的销量是可观的,但是各种各样的费用很高,而小企业不是不进ka,是增加和ka谈判的砝码之后再进,这样比一开始就急着进ka要节省很多资金。

草船借箭法

作为企业都想直接掌控终端渠道,但中国的经销商也有一定的优势存在,不论从区域的经济环境,风土人情,还是社会背景,他们都有绝对优势。借助于经销商进入ka也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他们不但能掌握ka的资金信誉,而且在处理销售工作中的棘手问题、难题的能力都优与企业。企业在产品销售中遇到难题,先出马的往往是当地经销商,毕竟这些人在当地生活了几十年。有句老话:熟人好办事。

大卖场的操作流程细则(建议案)第一阶段:产品进场前的准备

(一):了解基本情况

1、筹备货源

2、熟悉产品。

全方位的了解产品规格、包装、功能特点等情况。了解新品上市策略。

(二):收集资料 了解竞品情况

了解卖场的信誉度、知名度、效益、费用情况、人流情况、谈判人员的简况

(三)、选点

规定:20xx年x月x日前重点做现代通路,少做传统渠道。原则:针对有效益的商场、超市进行。

(一)、资料的准备工作 产品进场的品项确定。成品样品

5、陈列支持计划书

在卖场进行黄金陈列、端架、堆头,三者选其一 导购人员的支持计划方案

终端业务员的心得体会 ka销售工作总结篇五

坦率的说,我不是一个爱开会的人,但是至少团队的会议还是需要坚持、规律的进行。至少有下面几个好处:首先是有一个明确的团队归属感,定期的会议,有点类似每年的春节、中秋,让你有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其次,会议能把一些平时沟通不充分的部分,在有意无意间找平,能把张三的工作被李四知晓,节约一些沟通成本。再次,会议也是彼此激励和学习的场所,张三看到李四的成绩也会有上进的欲望,甚至私下去交流。还有一条就是,团队会议是团队周报的总结场所,可以发送给更高级领导,保持对团队行动的了解和知情。最后,团队会议可以不断设计零时议题,头脑风暴、焦点访谈什么的,可以活跃团队氛围,保持活力。

绩效管理是很多公司都在用的管理工具。但是实际情况是,一管就死,一放就乱。我也曾经无数次困惑过,最近的一文章谈了对绩效的又一次理解[think about performance]。基本上把这个事情理顺了。

因为绩效管理主要包括了下面几个方面: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之前之所以用不好这个工具,主要是因为我们把聚焦点都放在了绩效考核上。后期我在使用绩效管理的时候,基本上把中心都放在了绩效计划、绩效辅导上。例如在计划行动前及时的沟通方案、计划中交流困惑、临时培训补漏能力短板等方面。实际效果要远远好于单纯绩效考核。

但是,整个团队和个人的kpi我基本上定期都会重申,让每个人不要忘了我们从哪里来,最终要向哪里去。

在具体的工作上,我们习惯于引导大家拆分手中的中等目标,分成符合smart原则的颗粒。之后,定期check,review。在关键节点的把控极为重视,确保项目质量。实际的情况是,很多同事接到任务前开始觉得很头疼,但是一旦正确的拆解,系统的推进后,都会有一种轻松感。

而团队级的项目,一般由一个人牵头,定期做项目沟通会。同时,建立一个yahoo日历,把每个人的工作都记录进入日历,形成看板效应,减少兑现时的偏差。

因为大家的工作基本上都不是纯体力劳动,所以涉及到很多知识的积累和梳理。我们一般对于重复性的项目和产品,都会定期进行梳理。提炼其中的精华,丰富案例库。确保后续调用的时候可以标准化。

由于很多时候单靠自己的团队是无法实现复杂工作的。因为我们一般会发起一些规模不大(主要是易于掌控效果)的求助或项目。加强和其他团队在工作中的磨合交流,这样能加深对产品的理解、加强内部的磨合,为一些关键时候一起作战铺垫好同事基础。

一般的团队活动都喜欢吃吃喝喝k个小歌,当然我们也不能免俗。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的活动多去参观一些博物馆(如北京自来水博物馆);吃一些没有吃过的特色饭店;做一些小众的交流(如骑行爱好者的普及);有时候也会请一些社会某领域的达人分享公益课程(知乎有达人的话,也可以私信我)。保持团队在工作之外的新鲜思路涌入。

什么是核心价值观?例如善良、诚信、坚持这种看起来很底层的价值观往往会在加盟之前就形成了。按照政治学上一个有趣的观点,人的政治立场是写入基因的。那么一个员工做事情的基础价值观也是写入基因的。单纯的演技都坚持不了太久。而且你也很难像周星驰电影《济公》中一样,重塑一些核心的东西。这事儿,我走过弯路,对人抱有过幻想,结果发现,没有济公那样的金刚钻,就别高级揽瓷器活儿。

然而,除了核心价值观外,其他的对企业的理解、对事业的价值塑造、对产品的认同、敬业精神等是可以通过沟通得以引导的。所以,我们在团队成员的选拨和面试环节重点看人品和核心价值观,筛查这种不易被改写的部分。也算是重点考察德才里面的德。如果这条不合格,直接pass,不论才华。

以前读华为的基本法产生的资料,说华为在基本法前做了个假定:我们假定人都是善良的,之后再去做各种各样的追求。同样,我们要假定员工都是善良的,这个善良不是单纯无知,而是说人有一颗善良的心。善良的心能够演化成很多善良的行为、有责任感的行为、想把事情做好的动力、渴望被认可的本能。

有了这样的前提,在具体的工作中,如果有员工对一些任务不清晰,或者有疑惑,我们通常会觉得是整个项目或者职责有一些不清晰的部分,给他们造成了困惑。进而采用疏导而非批判的管理策略。事实证明,基于信任的管理,能带来正能量和正回馈。当然这只是一个团队氛围的基础理念,但千万别小看了理念,潜意识的东西,往往会在实践中放大成型。你对人的一点点质疑都会在行动中反应成没有耐心。

ge前老大管理学家杰克·韦尔奇的助手罗塞娜·博得斯基将自己14年的助理生涯整理成册,著书立说,提出“向上管理”(managing up)的概念,改变了传统管理是胡萝卜加大棒的基本思想。

身为管理者,首先应该相信团队成员的能力,尽量不要插手他们专业职能的工作,即使也许自己比他们更专业,但不要在细节的地方直接的告诉他们该如何做。你需要的只是将任务,需求的要求说明清楚,与他们沟通保证能够被理解了,然后就让他们自己来完成工作。如果觉得有问题的地方你可以提出建议,但是千万不要直接指挥或者亲自操刀。

如果你觉得某一个成员做的东西不行,无法完成工作,那么应该意识到的是你没有一个能完成该工作相应能力的合适的人,而不是逼当前这个人。作为团队管理者,招募到合适的武将很重要,然后就是让他们自己去主宰战场了。

通常情况下你不单是一个纯管理者,你可能还是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前辈。所以在团队中,需要能够为团队成员的工作提供出合理的建议,方向和引导。但是方式很重要,比如提出建议的时候尽量不是主观的简单说“我觉得不好”,而应该说“哪里和要求不符合”。

还有一种引导方法就是不直接的说,而是引导他自己去发现问题。比如连续的提问“为什么要这样做?”,“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个方案的风险是什么?”,“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案?如果换一种思路呢?”等等。你是在和团队成员沟通思路而不是对方案,这样能引导他自己去审查和发现问题。

作为管理者不能太吝啬,不要将上班时间都看成连续8小时都一定要在进行工作,记得换位思考一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供一个稍微宽松和人性化的环境,让团队成员有成长的空间很重要。

举一个例子:之前团队成员提出过要采取一种新的方法,我们都没有运用过这个方法,但是作为有经验的人我可以明确的看到这个方法存在风险而且会导致反复。但是我没有拒绝,而是同意他们去采取这个方法试一试。实际去做的时候确实发现了问题,而且后来直接推翻掉了再采取老方法重做。这虽然耗费了工时,但是整个团队成员都吸取了教训,对这个方法有了切身的感受和了解,大家也都成长起来了,我认为这是好事。

在管理团队的时候,经常安排大家共同交流和分享,开开讨论会什么的。上班有人刷微博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作为自己,也经常上微博和知乎,看看行业的资讯和圈内的消息。

首先必须明白的是作为管理者你并不是高人一等,你只是与他们的工作内容有所区别而已。有的团队成员经验可能比你更丰富,专业技能更强,在第一线执行能力更棒,但是因为你在管理上的能力和角色所以你做的只是组织协调的工作罢了,并不能代表你就比他高到哪去。

另外,作为管理者不单要和团队成员建立朋友的关系,你还应该是他们的守护者。你应该有老大哥精神,有利时要先与大家分担,有困难是应该首先站出来扛。管理者是一份苦活累活,是为了帮大家谋利维护整个团队的利益,这一点心态一定要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