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矿井瓦斯灾害防治作业 矿井测量实习报告(精选5篇)

时间:2023-09-26 04:28:52 作者:LZ文人 工作报告 2023年矿井瓦斯灾害防治作业 矿井测量实习报告(精选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矿井瓦斯灾害防治作业篇一

井田位于紫会向斜东翼南部,出露地层由东向西,由老到新有二叠系下统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地表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基本构造形态为一走向北北东、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一般8~10·,局部达15·以上,未见落差5m以上的断层。

第二节含水层与隔水层分布

一、主要含水层

井田内的含水层,根据邻区资料,沿用其划分方法,由老到新分数如下:

1、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组

井田内松散岩层主要是第四系地层,分布于山顶、山坡、沟谷中,不整合于各时代底层之上。分布于山坡、山顶的中更新统离石黄土和上更新统马兰黄土,细颗粒,补给条件差,一般含水微弱。位于由间沟谷及七里河、王家河、后窑峪河等河沟沿岸的第四系冲积层,含水层性以卵、砾石和沙层为主,冲积层厚0~25m。基底一般为砂、泥岩,补给条件优越,地下水水量丰富。井田外的左权电厂、化肥厂及庄则村的供水井成井时均自流。化肥厂2号井单位涌水量2.2l/s.m,电厂2号井自流量30.8m3/h,型,矿化度小于1g/l。

矿井瓦斯灾害防治作业篇二

1、 通过实习认识矿井通风在矿井生产中的重要性;

2、 通过实习掌握矿井通风的任务;

3、 通过实习掌握矿井通风日常管理的任务;

4、 通过实习掌握矿井通风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

5、 通过实习了解实习矿井的实际通风系统;

6、 通过对矿井通风系统的了解,分析实习矿井通风现状的

合理性。

二、实习地点

位于门头沟区清水镇洪水峪村的北京西宝煤矿。

三.实习时间

20xx年12月21日——12月25日

四、实习内容

(一)矿井概况了解

其间有柏油路公路相连,交通十分便利。

2、地质条件:北京西宝煤矿井田面积:1.13平方公里。为低瓦斯煤矿。

3、矿井简况:北京西宝煤矿于19xx年4月建井,19xx年5月投产。经历20xx年的整改整顿;20xx年的资源整合;20xx年的系统合并形成了现在的一套生产系统。我矿属于井工开采的小型矿井,20xx年经北京市发改委核定生产能力为5万吨,目前仍有可采储量:约100万吨。全矿共有五个生产作业面,有三个岩石掘进作业面;煤岩掘进作业面和回采工作面各一个。

(二)矿井通风情况了解

1、矿井通风系统

2、掘进通风

3、矿井通风管理制度

4、主要通风设施的技术要求

(三)汛期工作情况

1、我矿按照上级各主管部门的防汛要求,针对今年雨水多的特点,结合我矿的生产实际,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的防汛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和任务。

2、编制了北京西宝煤矿汛期应急处置预案。对所有职工进行汛期应急预案的专题培训,并组织进行了演练。

3、充分利用矿务会、安全活动日等形式,加强对职工防汛和避灾知识的教育培训,使职工全面了解相关知识,如井下采掘工作中的透水征兆(如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有臭味等),熟悉水害时的避灾路线,提高职工自保、互保的能力。

4、加大了汛期隐患排查力度,井下主要是对采空区的积水情况进行排查,对存在重大隐患的水害隐患制定了专门防范措施;地面主要是对矿井周边的裂隙、塌陷区进行专门的填充,特别是对企业周边堆放的矸石山、可能存在山体滑坡的地带进行了重点排查,防止因洪水导致的自然灾害。

5、明确汛期领导带班的24小时值班制度,保障信息畅通。每天收听天气预报,降大到暴雨时,及时通知井下撤人,发现紧急情况,立即向矿应急领导小组汇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抢险救灾。

20xx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既是全国的“安全生产年”、“隐患治理年”,也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大庆之年,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首都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事关国家形象,维护首都安全稳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这大事之年我们今后一定重点加强职工安全教育,严格管理,严查隐患治理,为60年大庆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祥和的环境。

五、实习感想 刚一到矿区就被它的整洁所震撼,在我想来,煤矿都是又黑又脏、灰尘满天的代名词,可是大湾煤矿不然。一走进矿区:平整的草坪、绿绿的树、整洁的路、楼内更是窗明几净,墙壁雪白。

当我们站在煤矿作业区的桥上时,远看宽大的开采区景象,听着工作人员的解说,尤其是当看到开采原煤所用长龙似的火车装运时,大家无不感叹平顶山资源之丰富,企业规模之大。这种火车配20多个车厢,每个车厢可以装载1吨上好的煤炭,!眼前的这一切征服了当时在场的每一位同学,大家纷纷站在桥上,和火车留影。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实习快结束了。这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经历,也给我留下了精彩而美好的回忆。在这段时间里您们给予了我足够的宽容、支持和帮助,让我充分感受到了领导们“海纳百川”的胸襟,感受到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豪气,也体会到了煤矿工人的艰难和坚定。

在这段时间里,在老师和同学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实习期间,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学习,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利用空余时间认真学习一些课本内容以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专业技能,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础。 实习期间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能够遵守纪律,不迟到、早退,认真完成各老师交办的工作,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并对煤矿井下生产有了更深的认识。

的过程中我的`的确确走进了社会这个大课堂,体验着与以往完全不同的世界,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为今后一步步走进社会打下了基础!

矿井瓦斯灾害防治作业篇三

1954年地质部213队在昔阳—襄垣一带开展过普查找矿工作。其中包括地质填图、小窑调查以及槽探工程等。地形底图系19陆军测量局测绘的1:50000地形图,精度很差,地物精度误差达800~1500米。

1958年4~9月,山西煤管局地质勘探局119队在地质部213队普查找煤的基础上,进行了包括本井田在内的昔阳—左权地质普查工作。同年12月提交了普查报告。1962年经山西煤管局地质勘探局复审,定位不合格。并以决议书011号不予批准,注销储量。该项工作在井田内施工了80钻孔,因当时条件有限,没有测井资料,而且太原组15号煤层情况不明。

1960年至1961年119队利用其大跃进中施测的1:10000地形图做底图在左权县城至李阳间进行了1:10000地质填图。填图方法不明,观测成果、小窑调查等无资料查考,地质界限紊乱,加之底图降级使用,地质成果不宜采用。

1988年晋中市煤田地质勘探队在井田东南部施工了b—1钻探煤钻孔,目的在于了解4号煤层,终孔层位于山西组底部,孔深352米。

4月15日至8月13日晋中煤田地质勘探队对井田进行了精查,在井田内施工了6个钻孔,工程量达3136.36米。在钻探施工过程中相应完成了1:5000地质填图8km2,三维地震勘探0.35km2和精查勘探设计中所拟定的物探测井、生产矿井调查、采样测试、水文地质等工作。

4月至今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在井田内施工3个钻孔,其中地质孔2个,水文孔1个,目前正在施工中。

矿井瓦斯灾害防治作业篇四

矿井设计是矿山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决定了采矿的安全和效益。在长时间的矿井设计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心得。下面我将分享我对矿井设计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首先,矿井设计要注重全局观念。在进行矿井设计时,我们不能只关注眼前的问题,而应该站在一个全局的角度去思考。我们需要考虑到地质条件、矿藏储量、采矿面积、生产能力等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矿井内部设施的布置和矿井外部环境的影响。只有全面而系统地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安全、高效的矿井。

其次,矿井设计要注重创新思维。矿井设计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矿山工程的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新的设备、新的工艺不断涌现。我们在进行设计时,要善于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积极引进新技术,不断改进和创新矿井设计方案。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矿山工程的发展,提高工程的效率和质量。

第三,矿井设计要注重风险评估。矿井工程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地质灾害、矿井事故等风险时刻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因此,在进行矿井设计时,我们要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可能导致危险的地质构造,我们要进行全面的地质勘察,选择合适的支护和加固措施。同时,合理的排水设计也是任重道远,确保矿井内的水平安全。

第四,矿井设计要注重综合利用。在进行矿井设计时,我们要尽可能地做好综合利用。这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我们要将综合利用纳入矿井设计的考虑范畴,合理规划矿井内各个设施的布置,充分利用余热、废水等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最后,矿井设计要注重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资源的枯竭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矿井设计也应该积极响应可持续发展的号召,采取环保措施,减少矿山尾矿和矿山废弃物的排放,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进行矿井设计,才能真正满足未来社会的需求。

总之,矿井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多个专业的知识和技术,需要我们有全局观念、创新思维、风险评估、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我们才能设计出安全、高效、环保的矿井,为矿山工程的发展做出贡献。希望我的心得体会能对矿井设计的实践者有所启发和帮助,为矿井设计这一重要领域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矿井瓦斯灾害防治作业篇五

矿井设计是煤炭工业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对于矿井的安全和生产运营起着关键的作用。在矿井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方案。通过自己多年的经验和实践,我总结出了一些矿井设计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

首先,矿井设计必须以安全为前提。无论是煤矿井还是金属矿井,安全永远是首要条件。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井下的安全环境和潜在的危险因素。例如,合理规划通风系统可以保证井下空气新鲜,减少瓦斯积聚和煤尘爆炸的风险;合理设置防火墙和逃生通道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撤离人员。总之,安全必须贯穿于整个矿井设计的始终。

其次,在矿井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矿井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煤矿是一个资源耗费大、效益高的行业,因此在设计矿井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到煤炭储量、开采效率、运输成本等因素。例如,可以通过优化采矿工艺,提高煤炭回收率,减少煤层损失;合理规划输送带和升降机的位置,缩短煤炭运输时间。只有在保证矿井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此外,矿井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矿井的可持续发展性。随着国家对资源环境的保护要求越来越高,矿井设计应该注重绿色环保理念,积极推动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例如,可以通过尽量减少采矿对地表的破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合理利用矿井排水和废弃物,开展水资源回用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只有在做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才能实现矿井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矿井设计需要考虑到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矿井工作环境恶劣,工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需要高度关注。设计师应该合理规划工作岗位和作息时间,减少对工人的身体负荷;通过培训和技术创新,提高工人的技能水平和工作效率。只有让工人安心工作,才能有效提高矿井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

最后,矿井设计需要和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智能化设备和信息技术可以在矿井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可以通过激光测量和地质雷达等技术手段对矿井进行精确测绘,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和精度;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和虚拟现实技术对矿井进行全过程仿真,评估设计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只有不断引入和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才能适应科技发展的潮流,推动矿井设计的创新和进步。

总之,矿井设计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作,需要考虑到安全、经济、环境、人力资源等多个方面的因素。通过合理规划和综合考虑,设计师可以制定出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矿井设计方案。希望以上的心得体会能够对大家在矿井设计工作中有所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