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标注在哪里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标注办法介绍(精选5篇)

时间:2023-09-28 14:08:24 作者:QJ墨客 毕业论文 2023年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标注在哪里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标注办法介绍(精选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标注在哪里篇一

1、将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栏”——“引用”选项卡右下角的箭头——根据需求进行简单的设置(选择尾注)。

2、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并且在最前面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具体内容的地方;暂且不用修改上标数字,直接在其后面按照参考文献引用格式输入内容。

3、‘重复上述操作,添加文献;可以在1、2之间插入新的文献,会有所变化。文献的编号是按照出现的顺序一次递增排列。

4、(等待全文文献基本编辑完成以后可以再操作此步骤,也可单独完成;前者采用下述方法1,后者采用2相对简单)

将文章最后参考文献的上标数字“1、2、3……”的格式由上标改成正常(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删掉重新输入,否则以后参考文献就是移动的位置,这个序号也不会变)。

注:实现方法有几种,下面说两种简单的技巧:

(1)查找替换功能

选中参考文献部分,crl+h调出查找替换窗口,左下角点击更多——在最下方点特殊格式选择“尾注标记符”(或者直接在查找中输^e)。

替换为内容选择为查找内容或者直接输入^&,点击格式选择字体,勾除上下标,全部替换。

(2)直接更改上下标

按住alt,用鼠标选择上标数字,切换到正常状态(ctrl和=组合键是下标的切换,ctrl和shift和=组合键是上标的切换)。替换为内容选择为查找内容或者直接输入^&,点击格式选择字体,勾除上下标,全部替换。

(3)直接更改上下标

按住alt,用鼠标选择上标数字,切换到正常状态(ctrl和=组合键是下标的切换,ctrl和shift和=组合键是上标的切换)。

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标注在哪里篇二

工作量:*****

灵活:*

工作量:****

灵活:***

(3)最快最简便的方法(推荐):利用word自身功能。先将参考文献列在文章最后(注意让参考文献自动编号),然后“引用”–交叉引用–引用类型:编号项–引用内容:段落编号–选择插入为超链接–最后选择所引的文献,即完成标注全过程。如果修改文献了,只需要选定全文,点击右键再选择更新域,就能自动完成文献序号的重新调整。而且在文中按住ctrl+左键单击即可跳到所对应的文献。

工作量:**

灵活:*****

(4)较快但更专业的方法:可以利用word自身携带的书签功能与(3)相结合,功能类似,比(3)更好的地方在于当鼠标停在参考文献处,会显示出参考文献信息,更适合阅读。

工作量:***

灵活:*****

综上,推荐使用(3)法,如果不嫌麻烦,可以考虑使用(4)。

阅读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时创造。以上就是给大家分享的3篇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标注办法介绍,希望能够让您对于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标注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标注在哪里篇三

1、反映研究者的研究基础。科研工作具有继承性,大多研究成果是对前人研究的一种深化和拓展。

2、尊重前人和他人的知识成果。参考文献是前人研究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引用参考文献是论文作者的权利,而著录参考文献则是其法律义务,引用了前人的资料又不列出参考文献,会被认为是抄袭或剽窃行为。

3、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说明本文所引用的论点、资料和数据均有出处可查,以便读者核查。

4、向读者推荐一批经过精选的文献。参考文献能为读者深入探讨某些问题提供有关文献的线索,帮助其查阅原始文献,进一步研读作者引用的内容,以求证自己的观点和解决自己的需求。

5、节约论文篇幅。在科研论文中,作者引用或借鉴别人的方法和观点来佐证自己将要展开的论点等,如果把所涉及的内容全都写下来,有时候容易造成论文内容繁琐、重点不明。正确列出了所引的参考文献,论文中所需表述的内容凡已有文献所载者不必详述,只需标注参考文献号码即可解决。

1、文献引用不符合要求。

2、文献著录不符合规范。

具体表现有:

(5)不按标注排列,参考文献在文内有标注的一般要按顺序排列,不能杂乱无序。

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标注在哪里篇四

(1)正文中未标注引用文献。只在文后着录参考文献表,而在正文中未作明确标注的现象过去普遍存在。目前随着对参考文献着录规范要求日趋严格,这种现象已大大减少,但笔者在阅读科技期刊(包括核心期刊)时发现其中仍有某些论文(以综述性论文居多)未在正文中标注参考文献,或只在语句表述时提到某参考文献的序号,而未对所有引文按“顺序编码制”标注。由于参考文献未在正文中按“顺序编码制”一一对应标注,无法分清正文中哪些内容是作者自己的创作,哪些是引用参考文献的内容,不能体现科学研究的创新性和继承性,难以界定知识产权,也很容易造成抄袭剽窃的嫌疑。因此,无论是直接引用原文还是转述原文内容要意,都必须严格按“顺序编码制”要求,在正文中准确标注引用部分。

(2)参考文献标注不够具体。这种现象是指,虽然在正文中采用顺序编码制标注了参考文献序号,但同一处过多地标注多篇(甚至全部参考文献都在同一处标注),而在语句表述中又未对这些文献的内容要意作必要的具体说明,如“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土的渗透稳定性进行了广泛研究,提出了多种分析计算方法[1-7]”(为避免例子中引文标注与本文的引文标注混淆,例子用楷体字且标注序号用黑体字)。虽然这种标注在格式上是规范的,但在具体采用时要注意:由于各篇参考文献即使论题相同或接近,但其具体内容、观点或侧重点不同,笼统地在同一处过多地标注多篇参考文献,不利于体现引文内容和具体作用,甚至有堆砌参考文献之嫌。因此,集中标注不宜过多,或者在叙述时应分别予以简要说明。

(3)层次标题中标注参考文献。少数期刊论文中参考文献序号标注在层次标题中,甚至标注在一级层次标题上,如“2混合优化策略[4-6]”、“2土骨架的结构性[3-5]”。这意味着本章内容均是引用了该参考文献内容,从“合理引用”角度看是不妥的:一方面“合理引用”规定引文内容应有相对本文内容篇幅的引用量限制,成章节地大量引用甚至构成了本文实质内容,则有超出合理引用范围之嫌;另一方面,在标题上标注引文也无法区分本章节究竟哪些内容是引用的,哪些内容是作者创作的,还是仅仅几个标题字是引用的。因此,应避免在论文的层次(章节)标题标注引用文献,而应在章节的行文中具体标注引用内容。

(4)多处引用同一论着不同部分未标注页码。在论文中阐述不同问题或内容时可能要多次引用同一文献中的不同部分,这时如果不标注各个引用部分所在页码就不利于表明引用的具体位置及其内容,尤其是对篇幅很长的图书专着、工具书(如《辞海》、《大百科全书》之类),就极不利于编辑、审稿人核对引文或读者参阅。因此,应按照gb/t7714-20xx的规定,当多次引用同一着者的同一文献时,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外着录引文部分所在页码。

(5)标注位置不适当。正文中对引文的标注要放在恰当的位置,即标注在能完整表明具体引用内容的位置上,但许多引文未注意这一细节。如“弹性变形和磁场间相互作用研究较早可追溯到brown[3]的非线性磁弹性理论,1973年pao等[4]将其线性化,并用来解决磁弹性板的屈曲问题”,宜修改为“弹性变形和磁场间相互作用研究较早可追溯到brown的非线性磁弹性理论[3],1973年pao等将其线性化,并用来解决磁弹性板的屈曲问题[4]”

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标注在哪里篇五

1、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

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rdqu w ;,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置建议选“节的结尾”。

3、如“自动编号”后不是阿拉伯数字,选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

4、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

5、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改成正常(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删掉重新输入,否则参考文献以后就是移动的位置,这个序号也不会变),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

6、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可以继续写文章了。

7、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

8、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你会发现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页面视图里才能看到),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这些线无法选中,也无法删除。

这是尾注的标志,但一般科技论文格式中都不能有这样的线,所以一定要把它们删除。

9、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

10、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1、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2、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参考文献插入已经完成了。

这时,无论文章如何改动,参考文献都会自动地排好序了。

如果删除了,后面的参考文献也会自动消失,绝不出错。

13、参考文献越多,这种方法的优势就体现的越大。

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我就是用这个方法分节插入参考文献的,具爽!

以上就是我用word中的尾注插入参考文献的方法,拿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请高手们不要见笑。

存在一个小问题:

如果同一个参考文献两处被引用,只能在前一个引用的地方插入尾注,不能同时都插入。

这样改动文章后,后插入的参考文献的编号不会自动改动。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

1,单击要插入对注释的引用的位置。

2,单击“插入”菜单中的“交叉引用”命令。

3,在“引用类型”框中,单击“脚注”或“尾注”。

4,在“引用哪一个脚注”或“引用哪一个尾注”框中,单击要引用的注释。

5,单击“引用内容”框中的“脚注编号”或“尾注编号”选项。

6,单击“插入”按钮,然后单击“关闭”按钮。

不过得注意:word 插入的新编号实际上是对原引用标记的交叉引用。

如果添加、删除或移动了注释,word 将在打印文档或选定交叉引用编号后按 f9 键时更新交叉引用编号。

如果不容易只选定交叉引用编号,请连同周围的文字一起选定,然后按 f9 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