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部控制意见建议书 内部控制意见及建议(汇总5篇)

时间:2023-09-30 08:45:14 作者:文轩 活动总结 最新内部控制意见建议书 内部控制意见及建议(汇总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内部控制意见建议书篇一

(一)转变观念,走出对内部审计的认识误区。内部审计毕竟是企业的内部事务,企业内部的事务终究要靠企业自身来解决。发挥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更大作用,必须要有企业管理当局的积极呼应。只有企业领导尤其是最高决策层的领导转变对内部审计的认识,才会对内部审计的发展形成巨大的推动力。因此,企业的各级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环境下,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是强化内部控制的重要举措;现代企业内部审计所从事的是总经理或总裁想做而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事;内部审计不是企业的第二纪委,而是企业管理当局的参谋或顾问。

(二)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以及地位。独立性则是内部审计机构的灵魂,其表现为形式上的独立和实质上的独立。形式上的独立表现为内部审计机构在组织形式上是受资本所有者委托而不受企业内部其他组织机构的束缚;实质上的独立表现为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执行业务时除受资本所有者的委托事项及相关规章约束外,不受其他事项的干扰。科学、有效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是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保障。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内部审计部门与业务部门及其他各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制衡关系等因素,最终决定了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程度。国外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内审机构直接隶属董事会或总经理。董事会作为企业的最高经营决策机构,拥有最高的权威。总经理作为企业决策执行系统的最高领导,也拥有非常高的权威。实践证明,在董事会或总经理领导下设立内审机构,有利于保持内审机构较强的独立性和较高的权威性,从而有利于内部审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是健全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内部审计对改进内部控制相当关键。企业应该结合本单位的规模、生产经营特点等因素,建立相应的内审机构,内审机构应是独立于财务部、人事部的一个独立部门,它应直接对企业管理当局负责,如有必要,遇有重大的内部审计事项或企业内部发生重大的违规、违法事件时,还可直接向股东大会及其常设机构董事会报告。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中,内审部门应有不容置疑的权威性,以保证内部审计报告能引起企业管理当局的足够重视。针对内审报告中提出的整改意见和处置建议,应及时予以研究并给予反馈,这样才能保证在科学、完善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下,最大力度地完成企业的经营目标。

(三)以风险导向审计作为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随着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也发生变化,由“控制”转向“风险”。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观念下,年度审计计划与公司最高层的风险战略连接在一起,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当前的风险分析确保其审计计划与经营计划相一致,依据风险管理原则改变审核过程。当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主要将大部分精力用于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和生产经营的监督,管理审计尚未得到广泛的开展。因此,要顺应内部审计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实践中有意识地推动内向型管理审计的发展。从强调确认和测试控制完整性,逐步转向强调确认和测试风险是否得到有效管理。审计建议应不再仅是强化控制、提高控制效率和效果,而应该是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和控制风险,通过风险管理的有效化,提高整体管理效率和效果。

(四)内部审计要建立全程递进式的监控措施。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一线,建立互相牵制、互相制约的内控制度,重要业务最好采用双签制,所有业务均要经过复核,禁止一个人处理业务的全过程,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在会计部分常规性核算的基础上,内审部门对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通过内部稽核、离任审计、落实举报、纪律检查、专项审计等手段,建立以“查”为主的监控防线。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内控措施,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而且对于防范和化解企业的经营风险和会计风险,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五)加强内部考核的力度,使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化。为了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使之不断地得到完善,企业就必须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由内审部门结合财务部门、企业管理部门等职能部门来具体执行内部检查工作。检查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遵循,对执行情况做出客观评价,并对于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要给予精神鼓励或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果断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并与职务升迁挂钩。只有做到压力和动力相结合,才能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首先,要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经济的发展使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普遍增大,内部审计在规避企业风险、提高运营效益和减少消耗等经营管理方面的作用日益加强,这要求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必须了解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在新形势下,内审人员只有具备多种专业技能才能顺利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使内部审计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其次,要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企业应当经常组织内部审计人员学习财经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以及内部文件,不断加强内审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其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内部控制意见建议书篇二

内部控制涉及组织、人事和业务多方面。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如何协调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是能否实现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因此,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等部门应加强联系,协调管理。同时,我国的干部管理体制决定了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还需要组织部、人事部的参与配合。另外,在我国内部控制法规建设中,还应注意相关法规的统一。

健全的管理体系是指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自始至终的控制。从资源利用角度看,应建立人力资源控制系统、物力资源控制系统、财力资源控制系统、信息资源控制系统。从经营环节看应有供应环节控制系统、生产环节控制系统和销售环节控制系统,等等。内部各机构间、各经办人员间控制职能和管理权限在每一个需要控制的地方都建立控制环节,进行科学的分工与互相牵制,推行职务不兼容制度,杜绝高层管理人员的交叉任职。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向企业内各级主管部门(人员)、其他相关人员以及企业外的有关部门(人员)提供信息的系统。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内部的员工能够清楚地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知道其所承担的责任,并及时取得和交换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信息。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应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三、 处理好控“点”与控“面”之间的关系

在实施企业内部控制时如何找到控制点,通过点的控制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企业一般是根据其经营活动的关键绩效领域确定其关键控制点。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点”一般应该设在三个位置上,并由董事会直接负责监管:一是资金。对企业资金的筹集、调度、使用、分配等实行严格的分级权限控制,防止资金的越权循环和体外循环。二是成本费用。对企业的各项成本费用支出按照会计制度实施严格的监管,防止出现虚假列支、随意列支、无序分摊等舞弊行为。三是权力监控。对企业各经营环节、经济活动操作者的权力实施有效监控,防止权力的越权使用和非程序化乱用,造成经济损失。

四、对内部控制实施单位负责人承诺制

这是内部控制成败的关键。从理论上讲,内部控制本身也有局限性,其中主要是单位最高领导人控制的随意性或相互串通,搞内部人控制。因此,提高单位负责人自觉执行内部控制的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就我国一些企业的现状分析,内部控制没有很好地执行往往是企业负责人带头不执行,破坏既定的内部控制程序,导致内部控制形同虚设或只对下不对上。《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负有执行《会计法》的法律责任。因此,笔者认为,企业对外出具报告由单位负责人承诺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且对可能存在的内部控制失效和舞弊承担法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由上而下共同执行内部控制的要求,推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康发展。

五、在财务报告中披露有关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信息

根据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要求,年度、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笔者认为,企业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应披露本期有关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置、取消和重大变更等相关事项。评估说明由此对内部控制五大组成部分: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的影响,若上述事项引起企业的财务状况发生变化则应具体披露相关的项目和所涉及的金额,提请财务报告使用者注意。

六、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实施强制性外部专项审计

按照国际惯例,企业首先对自身内部控制进行全面深入的自我评价,出具对外报告,然后由注册会计师再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专项审计,发表审计意见。在监控过程中,审计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面对内外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以及企业间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经营风险不断提高,如何辨别、分折、防范和控制经营风险,已成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利用各种风险分折技术,找出企业业务中的主要风险点和高风险区域,提请企业通过增加、补充或规范各内部控制环节来减轻可能面临的.风险,使风险管理贯穿并渗透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全过程。

七、建立企业工商年检和银行贷款体系的”内部控制“ 准入制度

这可以考虑在每年进行的企业工商年检中加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凡是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企业一律不给予年检通过,以促使企业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此外,在银行制订的贷款条件中,也可以考虑加入对贷款申请企业内部控制方面的要求,凡是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企业一律不给予贷款。

内部控制意见建议书篇三

学校自2014年开展实施内部控制工作以来,相继完成了三项重点工作。一是建立了风险评估领导机构,细化了职责分工。成立了经济活动风险评估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财务处。校长任组长,主管财务的副校长任常务副组长,副职校领导任副组长,两办、总务处、教务处、资产处、审计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同时,相关处室在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明确,项目部门的职责分工得到了细化,如:在之前职责分工的基础上,新增了科研外事处、宣传部,将科研仪器设备、科研用家具、科研耗材等从教学分离,归科研外事处负责;将学生活动灯光、音响、网络设备等宣传文化设施归宣传部负责。二是完善了相关经济制度建设。学校在预算业务控制层面,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完善修订相关制度两个;在收支业务层面,从财务管理、差旅费管理、公务卡管理、报销审批、公务接待、公车管理等6方面进行了规范完善;在政府采购业务控制层面,从物品招标范围、流程、验收等3个方面,制定了一揽子管理办法;在资产控制层面,从资产的管理、保管、调剂、租借、处置、账实核对等6个方面,完善了《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在财务控制业务层面,从岗位设置、印章保管等两个方面,进行了明确细化;在建设项目控制层面,从基建工程的决策程序、实施过程、设计变更到投资预算的调整等4个方面,修订完善了《学校基建工程管理规定》;在合同控制层面,从合同会签、履行、结算到统计、分类和归档等6个方面,修订完善了《学校经济合同管理办法》。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得学校不但在6个层面的内部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而且各项经济活动的决策、审批、执行流程更加明晰,各类经济行为也更加规范。三是初步形成了风险评估反馈机制。学校风险评估反馈机制的重要载体为内部控制会。在内部控制制度实施初期,为统一认识,提高重视,学校每半年召开一次内部控制工作会议,由财务处、审计处分别介绍内部控制制度开展实施情况,指出学校在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或完善措施。之后,学校根据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情况,调整了会议内容,将年中会议内容调整为选取部门职能部门介绍本部门在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存在的不足和完善的方向,年末,再由财务处会同审计处对学校进行一次全面、系统和客观的经济活动风险评估,并形成书面报告提交工作会审议。

1.风险评估工作小组不被重视。内部控制工作是一项系统任务,也是一项长期工作,是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责任。然而,在实施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高职院校往往忽略风险评估工作小组的重要性,片面的将内控管理职责放在财务部门或内部审计部门,这样做,不利于形成高职院校各部门在内部控制中的沟通协调和联动机制,使得内部控制无法贯穿高职院校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失去了对学校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违背了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原则。

2.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不完善。风险评估工作的有效实施,离不开风险评估报告制度的建立,而风险评估报告内容是否能够全面、系统和客观的反映经济活动存在的风险,则离不开评估指标体系的建设。然而,财政部颁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办法中,仅涉及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本要求和应用指导,并未对其内部控制的有关内容和范围给出指导意见,这也是目前,高职院校无法建立科学、完善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根本原因。

3.风险评估评价主体不全面。在高职院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中,应该包含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两个部分,内部评价主体应为学校风险评估工作小组,外部评价主体应为专业的审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评价优势在于全面,外部评价优势在于客观。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风险评估主体不够全面,往往注重内部评价,忽视外部评价,造成学校在重要经济活动或经济活动的重大风险容易受到领导主观偏好影响,导致内部控制重要性原则出现偏差。

1.发挥风险评估工作小组作用。一是人员。风险评估小组成员应以学校财务、审计人员为主,各职能部门人员为辅。二是时间。风险评估小组工作开展时间,按照全面性原则要求,结合财务决算工作实际,安排在次年3月份,时间安排在20天左右最为适宜。三是工作方式。应采取统一组织、集中办公;四是工作内容,确定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评价手段,再按步骤开展评价工作,形成评价报告。

2.完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在设置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时必须全面,只有设置全面的评价指标,产出的评价结果才科学合理。为此,我们可以通过梳理学校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确定风险点,设定风险系数作为基础指标,再结合业务处理过程中确定的关键点,筛选出关联度较高、意义重要的指标,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评价的真正意义。

3.引入外部评价主体。高职院校在开展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应采取内外相结合方式,在内部评价的基础上,定期或不定期的聘请审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专业人员,对学校的内部控制工作进行独立、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保证学校内部控制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开展。

内部控制意见建议书篇四

当前,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包括铁路企业在内的企业管理者越来越认识到内部会计控制在强化企业科学化管理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铁路企业作为一类较为特殊的运输行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赢得发展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铁路企业自身的资产完整性以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并确保国家各项法规以及企业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且有利于约束企业管理者的日常经济管理活动,落实岗位责任,对于铁路企业改善自身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内部控制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职能和市场经济的基础工作,是随着经济和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动态系统。内部会计控制作为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中的一种重要控制方式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涉及的范围大到整个企业,小到某个部门的某项具体业务,是一种通过开展系统内部会计信息的传递,达到对企业管理控制和业务控制的综合控制方式。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包含了可靠的内部凭证制度,健全的账簿制度,合理的会计政策及会计程序,科学的预算制度,定期盘点制度以及严格的内部稽核制度等。

铁路企业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具有必要性,体现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企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必要浪费,对于完善铁路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提升管理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铁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环节就是内部会计控制,会计工作贯穿于铁路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仅能够有效保障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更能够管控管理漏洞,保护资产完整安全。

同时,铁路企业实施内部会计控制也是保障会计信息资料真实完整的必要基础,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各个单位都应当建立相关的内部会计控制管理机制,在核查监督上不仅要覆盖会计人员以及会计机构,还应当扩展至整个的财务管理制度上,准确把握内部会计控制的关键环节,逐步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方面,确保会计业务内部以及财务跟其他业务之间的相互制约,切实发挥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铁路企业自身的资产完整性以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并确保国家各项法规以及企业规章制度的切实落实,并有利于约束企业管理者的日常经济管理活动,落实岗位责任。

(1)强化会计基础性规范,进一步明确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对于铁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来讲,会计核算工作是其主要的受控对象,内部控制的核心也是会计控制。为了强化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一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强化会计监督,应当减少企业会计核算的随意性,这也是企业管理者进一步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前提条件。进一步提升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充分发挥内部监督人员的监督管理职能,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实施不相容职务分离。在进行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设置上以及会计核算、财务报告、会计监督的内容上都要严格按照会计基础规范的要求,做好会计基础性规范工作,依靠奖惩制度,切实加强铁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2)进一步提升铁路企业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会计人员是铁路企业会计活动的主体,自身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对于铁路企业来讲,不但要提升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以及业务能力水平,还应当使得企业会计人员了解和把握铁路行业自身特点以及所面临的形势,熟悉行业生产工作流程,进一步增强主人翁意识,拓展、提升、更新自身职业技能和知识,并逐步建立完善铁路企业人才管理机制,为铁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提供必要的保障。

(3)进一步加强铁路企业管理者的自控意识。铁路企业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很重要的一方面取决于职工自控意识的高低,其中,企业管理者的自控意识和行为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些企业管理者对于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意识不到位,思想上不重视,这常常会使得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其有效性。按照规定,企业管理者应当对本单位的会计资料真实性以及完整性负责。基于此,铁路企业在制定自身内部会计控制的过程中,应当明确管理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铁路企业内部能够自上而下贯彻内部控制的要求,推动铁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健康实施。

(4)强化铁路企业审计监督,提升内部会计控制的质量。对于铁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来讲,审计监督是强化会计监督、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途径,能够增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以及准确性。缺少必要的审计监督很容易导致会计监督缺失,内部会计控制难以发挥作用。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内部审计是对内部控制的检查以及再控制,应当在企业机构设置上设置专门的审计岗位,建立并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对企业的原始凭证、会计账簿、记账凭证、会计报表等进行核查,监督内部控制各项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依靠内部审计消除管理中的失误和缺陷,改进管理,增强效益和效率,及时发现问题,纠正管理中的偏差,推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健康运行。

(5)对铁路企业的资产进行定期清查,强化内部会计控制的效果。通过对各项实物资产进行盘点和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及债权债务等进行定期清查核对,可以确定各会计期间的资产是否账实相符,以便查明不符的原因,及时制定完善措施,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从而达到把资产定期清查作为内部会计控制的一种强化手段的目的。铁路企业机构庞大,资产种类繁多,要想把资产清查这项工作坚持做好,就需要将它形成一种制度,明确资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等,从而保证资产清查制度可以真正得以落实和执行,而不仅仅是纸上谈兵。

铁路企业随着资产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所面临的各种经营风险也在逐步增强,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的意义就显得更为重大。强化内部会计控制能够有效规范铁路企业会计行为,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及时发现并规避经营过程中的舞弊行为,有效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同时确保国家相关法规制度的贯彻落实。铁路企业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和行业特点,制定强化内部会计控制的有力措施,并严格贯彻落实,从而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内部控制意见建议书篇五

1、xxxx年,公司重点围绕“开展财务审计、经济合同审计、项目跟踪审计”等三个方面,对公司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价,提高了公司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并通过了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内控的审计,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内控审计报告》。

监事会认为:公司现行的内部控制较为完整、合理及有效,能够适应公司管理的要求和发展的需要,能够较好地保证公司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能够确保公司所属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能够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的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要求,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报送及披露信息。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自制定以来,各项制度得到了有效的实施。当然,这些内部控制制度虽已初步形成完善的体系,但随着公司不断发展的需要,公司的内控制度还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并将在实际中得以有效的执行和实施。

公司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等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和要求相符。

2、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及人员配备齐全到位,保证了公司内部控制重点活动的执行及监督充分有效。

3、xxxx年,公司未有违反深圳证券交易所《内部控制指引》及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情形发生。

综上所述,监事会认为,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全面、真实、准确,反映了公司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