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体质健康情况报告(汇总5篇)

时间:2023-09-24 04:06:43 作者:薇儿 工作报告 学生体质健康情况报告(汇总5篇)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报告的作用是帮助读者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学生体质健康情况报告篇一

本次调研是自20xx年以来组织的第2次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覆盖48所中小学在校学生。检测项目涵盖了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共4个方面。共检测6万名中、小学生。本调研结果分两个方面:一是从学校汇总数据报告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二是从数据分析报告学生体质发展的趋势。

(一)身体机能状况有所改善

中小学生肺活量持续下降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与20xx年相比,中小学男生肺活量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比率分别为7.41%、12.6%、24.9%、9.85%;中小学女生肺活量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比率分别为13.8%、15.71%、30.1%、30.8%;但各档次比例均不及全市平均水平。

速度素质(50米跑) 与20xx年相比,小学生变化不大,男女生稍有提高(分别平均提高0.2秒和0.3秒),但男女生优秀率均低于全市平均数的10个百分点;男、女生不及格率分别高于全市9.6%、4.8%。

(二)视力不良率

20xx年义务段在校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总体上是好的。学生近视患病率居高不下。20xx年抽取18所学校结果,其中小学15所,初中3所,小学男36%、女41.15%、小学平均38.44%;初中男56.39%、女63.56%、初中平均59.7%。总视力不良率49.07%,比20xx年视力不良率47.58%高出1.49%,比20xx年总视力不良率50.62%下降了1.55%,也比20xx年的总视力不良率50.6%下降了1.53%。近视率总体趋势随着年级(年龄)逐步增高,尽管有小幅回落,但一直处在高位。

(三)身高体重指数

中小学生身高体重指数出现可喜变化,正常体重比例超过39%,比20xx年26.5%有了大幅提高,但低于全市40.02%。超重率也低于20xx年全省比例,中小学生超重率男生为9.65%(17.13%)、女生为6.83%(11.07%);但肥胖依然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肥胖率高于全省10个百分点,男生为24.7%(14.46%)、女生为17.68%(6.70%)。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男女生平均身高均随着年级的增长而逐步增高;2、男生平均身高总体上要高于女生,且随着年级的增长而逐步加大;3、五、六年级时,女生平均身高要高于男生,符合青春期发育规律。

分析原因主要为:1、与改善饮食、合理改变膳食结构有关。2、与自20xx年严格落实“阳光一小时”等因素密切相关。增加体育活动必须继续坚持,常抓不懈。3、通过分析,外围学校在肥胖比例上好于中心学校外,其它指标明显低于中心学校平均值。初步分析家长一线职工和外来人口的家庭较多,学生饮食、膳食结构、营养等与学生成长节奏不一致。如隔代教育导致的暴饮暴食等。

1、建立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负责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监督、指导、培训,并负责监测数据进行录入、汇总、统计、评价、分析。每年组织编制和发布《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

2、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切实保证中小学的体育课时,实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体育课的实效性。强化课外锻炼,就要积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课外体育锻炼,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切实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有序开展学生课余体育竞赛活动。

3、建立和完善体育教育的评价机制,把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实施情况作为中小学规范办学行为、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定期开展督导评估,并将督导结果定时向社会公布。在教师评优,职称评定等方面认真执行有关规定,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5、实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项目”。组建体育教学改革和运动项目教学联盟,大力推广田径、足球、篮球、排球、武术等运动项目,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运动技能。重点培养体育学科骨干教师、体育名师。加强体育教育信息化建设,征集推介优秀体育课教学资源和案例。实施兼职体育教师专项培训制度,普遍提高专业体育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授不同运动项目的能力。

学生体质健康情况报告篇二

第一百二十九期

理县杂谷脑小学二〇一三年九月二十四日

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工作简报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大力推动学校体育工作,根据省市要求,2013年9月,杂谷脑小学严格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进行了体质健康测试。

一、高度重视,宣传到位

县教育局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下发了《理县教育局关于做好2013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上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中小学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抓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重要意义,广泛宣传,让广大师生积极参与、配合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我校按照要求,迅速成立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分工和职责。

2013年9月24日,我校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全部上传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网,测试工作圆满完成。全校共有342名学生参加测试。

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开展,让每位学生清楚地了解了自己体质与健康状况,有助于他们有的放矢地设定锻炼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各校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制定出了适合本校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具体要求和重点指标,为全面提高学生体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

报:县教育局办公室学校存档

学生体质健康情况报告篇三

一、全校学生体质监测总体情况

2013年,全校共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学生共104 人,其中男生 56 人,女生 58 人,上报率为100%。总体达标率(及格率)为93 %,其中优秀分数段人数占 31 %,及格分数段人数占 62 %,不及格分数段人数占 7 %。

二、我校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采取措施:

(一)开足开齐体育课,保证体育教学质量。

1、开足上好体育课。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5年级每周3课时,各任课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或挤占体育课,确保体育课的正常开课。体育教师要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认真备课,完善教案,高质量地上好每节体育课。

2、开展丰富的大课间活动。每天上午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眼保健操、广播体操,结合各班实际,开展一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健身操或舞蹈等。新生入学时要强化广播体操的教学和评比,组织好广播体操比赛,使全体学生都能做好广播体操。组织好课间体育活动,充分利用校园体育器材设施,开展趣味体育活动、游戏、跳大绳等,激发学生兴趣,确保人人参与。

3、周密组织体育活动课。没有体育课的当天,由教导处安排在下午第二节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活动。积极探索适应学生特点的活动方式和内容开展体育创新项目和特色项目活动。与“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相结合,在冬春两季安排学生进行运动量适度的集体跑步活动。体育活动课要在班主任、体育教师和任课教师的组织、参与下,以班为单位集体进行。

(二)以体育活动为引领,全面实现学生体质达标。

1、因地制宜开展体育活动。要根据场地器材条件、传统特色和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开展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以阳光体育活动为载体,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参加丰富多彩的“达标争先”活动,形成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潮。挖掘学校体育资源潜力,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丰富活动形式与内容,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保证学生有丰富的锻炼项目、足够的锻炼时间和良好的锻炼效果。

2、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制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方案,完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和定期公告制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参与体育活动表现以及体育考试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记入学生档案,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

(三)明确责任,提供保障

1、明确工作责任。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明确责任人,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校长及学校中层教干带头参加活动;班主任组织好学生大课间活动和体育活动课,带领并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体育教师要在上好体育课的同时,对课间、体育活动课及各种体育竞赛形式和内容进行科学设计和专业指导,并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开发特色体育锻炼项目;其他学科教师要坚持做到不挤占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时间,要在学校统一安排下积极支持和参与这项工作。

2、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建设。加大对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投入,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建设体育活动场地和购买体育器材,使学校运动场地建设和体育器材配置达到《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管理好体育器材室,加强对器材进行规范管理。积极发动广大师生因地制宜,自制坚固耐用、安全可靠的活动器材,创造条件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3、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配齐体育教师。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兼职教师须经专业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体育教师每学年接受继续教育应不少于48学时,并取得培训证书。倡导教师全员参与,根据非体育专业教师自身的爱好、特长,积极鼓励他们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使他们成为活动的参与者和指导者。

4、加强体育安全管理。组织与实施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要遵循教育规律,结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置运动项目,开展相关活动。建立完善体育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安全预案,落实安全责任,加强安全教育和过程管理,避免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确保学生安全。

(四)加强评价考核 完善评价监督

1、建立表彰奖励和问责制度。学校将组织开展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情况作为教师考核重要指标,并与评先评优直接挂钩。每学年组织阳光体育活动先进班级、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凡没有认真执行国家、省市区和学校规定的,在各种评先评优活动中实行“一票否决”。

2、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向社会公布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方案、活动情况、基本要求和监督电话,自觉接受社会、媒体和家长的监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及时核查、反馈,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将实施方案张贴到各班教室和学校室外宣传栏。

3、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健康第一的理念。通过召开教师会、学生会,通过校园网、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栏、张贴标语等形式,宣传上级文件精神,让广大师生人人明白,深入人心,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七日

学生体质健康情况报告篇四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精神,促进学生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增强学生的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通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可以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体质与健康的状况,有助于学生在新的一年里有的放矢地设定自己的锻炼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锻炼策略,制定切实可行的锻炼计划。

20xx年对我校小学生进行体质测试,还对测试的各个项目进行了整理和分类,以便分析数据和查找原因(见表)

从测试结果可以清晰看到投沙包和仰卧起坐这二个项目合格率明显偏低。

除了上述原因外,我们认为还有一些因素不可忽视:

1、素质下降与学生自身缺乏锻炼也有关系。经过问卷抽样调查显示以体育活动为课外娱乐的学生只占20.3%,超过六成的学生选择了看电视、玩游戏、看书等缺乏身体运动的娱乐形式。

2、学校的体育课改教学中已经没有对学生专门力量的训练。全校大部分学校重视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体操教学,使学生的柔韧素质明显处于下降趋势。

对策和建议:

1、学校体育教师要为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运动处方,提供包括健康咨询在内的健康服务。加大体育锻炼与健身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系统等进行广播、校报全面宣传学生体质测试的重要性。营造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经常开展小型多样的健身活动和比赛,扩大体育人口数量。

2、学校及体育教师不要因为害怕伤害事故的发生而降低对柔韧性,力量、耐力素质的要求(例如体操课的教学,耐力跑的练习,专门的力量练习等)。

3、在体育活动内容的安排上,要重视选择具有一定运动负荷、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体育项目,以此改善学生的心肺功能、增强体能、提高耐力素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不能因为注重安全而放弃某些教学内容。

附各项测试的运动措施

1、肺活量未合格:坚持长跑、游泳或爬山等活动。

2、仰卧起坐未合格:多练哑铃或健身球等。

3、立定跳远未合格:每天坚持深蹲跳、多级跳等活动。

4、400米未合格:建议多参加球类活动,多练短跑。

学生体质健康情况报告篇五

摘要: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是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教育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结果和评分成绩,既是检查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效果的重要指标,也是对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追踪调查研究的重要资料,以便从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制定措施,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科学化的发展。

关键词: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分析

随着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改革,我校根据宁波市教育局体卫艺处的要求,从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现将11月测试的数据进行分析,既能够全面掌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又能为开展体育教学提供有效保障;还能对数据收集、测试工作积累宝贵的经验。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内容

1.1测试对象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中学从初一年级到高三年级六个年级的所有在校学生,共1559人参加测试,其中20人因伤、病请假部分项目未测试。

1.2测试项目、仪器及负责人

按照宁波市教育局体卫艺处规定,20《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我校采用国家质检部门认定合格的测试仪器,由体育教师和学校医生共同负责,完成测试工作(见表1)。

表1测试项目、仪器及负责人一览表

测试项目测试仪器(型号)负责人

身高身高测量尺学校医生

体重体重秤(rgz-120-rt型)学校医生

肺活量回旋式肺活量计(fhl-2型)学校医生

1000米(男生)标准400米田径塑胶场地体育教师

800米(女生)标准400米田径塑胶场地体育教师

引体向上(男生)高单杠体育教师

仰卧起坐(女生)体操垫子、秒表体育教师

排球垫球标准排球场地体育教师

1.3评价指标及各项指标在综合评分中的权重

评价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技能四个方面进行,其中身高、体重用来评价身体形态;肺活量、1000米(男生)、800米(女生)用来评价身体机能;引体向上(男生)、仰卧起坐(女生)用来评价身体素质;排球垫球用来评价基本技能(见表2)。

表2评价指标及权重系数一览表

评价指标权重系数

身高标准体重0.1

肺活量体重指数0.2

1000(800)米0.3

引体向上(男生)、仰卧起坐(女生)0.2

排球垫球0.2

2测试结果分析方法

利用国家数据库上报工具“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与报送系统v1.1”软件导出学生数据进行统计,使用microsoftexce执行计算平均数、百分比等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分析。

3测试结果分析

3.1学生得分统计分析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各测试项目评价指标的得分之和为最后得分,满分为100分。根据最后得分评定等级,90分以上为优秀,75分—89分为良好,60分—74分为及格,59分一下为不及格。从我校各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分析(见表3),学生体质健康总体处于及格水平。全校女生平均分好于男生,其中只有高三女生是及格水平外,其他年级女生均达良好水平;男生只有初三达到良好水平。原因之一是测试项目不同导致男生平均分低于往年。

表3学生平均分一览表

评价指标全体学生男生女生

初一平均分736878

初二平均分726581

初三平均分777581

高一平均分736981

高二平均分747078

高三平均分686671

全校平均分736978

3.2学生成绩等级分布分析

通过所获得的数据表明(见表4),我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成绩:全校学生优秀率较低,初一、初二年级男生不及格率较高;全校各年级男生的优秀率、良好率均低于女生。

表4学生成绩等级评价统计一览表

年级人数优秀人数(率)良好人数(率)及格人数(率)不及格人数(率)伤病初一37224(6.45%)163(43.82%)142(38.17%)38(10.22%)5男2063(1.46%)62(30.1%)108(52.43%)30(14.56%)3女16621(12.65%)101(60.84%)34(20.48%)8(4.82%)2初二26419(7.2%)124(46.97%)92(34.85%)18(6.82%)11男1451(0.69%)49(33.79%)69(47.59%)15(10.34%)11女11918(15.13%)75(63.03%)23(19.33%)3(2.52%)

初三30824(7.79%)172(55.84%)112(36.36%)

男1896(3.17%)99(52.38%)84(44.44%)

女11918(15.13%)73(61.34%)28(23.53%)

高一1978(4.06%)83(42.13%)102(51.78%)2(1.02%)2男1231(0.81%)32(26.02%)86(69.92%)2(1.63%)2女747(9.46%)51(68.92%)16(21.62%)

高二2103(1.43%)101(48.1%)106(50.48%)

男11640(34.48%)76(65.52%)

女943(3.19%)61(64.89%)30(31.91%)

高三20847(22.6%)159(76.4%)2男12217(13.93%)105(86.07%)

女8630(34.88%)54(62.79%)2

3.3评价指标统计分析

3.3.1身高标准体重

身高标准体重是评价人体形态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及身体匀称度的重要指标。它是将身高和体重综合起来,以每厘米身高的体重分布,确定学生的体形匀称度,可反映学生是营养不良、正常体重,还是超重和肥胖。我校学生在此项测试中所反映出的情况是(见表5):正常体重只占23.28%,也就是说有待于改善身体形态的学生比例达到76.62%。其中初一、初二、高一年级学生正常体重比例较底,全校肥胖和营养不良学生比例较高。

表5学生身高标准体重评价指标统计一览表

年级人数营养不良(率)较低体重(率)正常体重(率)超重(率)肥胖(率)

50分60分100分60分50分

初一372123(33.06%)169(45.43%)54(14.52%)7(1.88%)19(5.11%)

男20682(39.81%)90(43.69%)21(10.19%)1(0.49%)12(5.83%)

女16641(24.7%)79(47.59%)33(19.88%)6(3.61%)7(4.22%)

初二26438(14.39%)134(50.76%)61(23.11%)6(2.27%)25(9.47%)

男14531(21.38%)77(53.1%)18(12.41%)3(2.07%)16(11.03%)

女1197(5.88%)57(47.9%)43(36.13%)3(2.52%)9(7.56%)

初三30834(11.04%)153(49.68%)80(25.97%)9(2.92%)32(10.39%)

男18929(15.34%)103(54.5%)35(18.52%)5(2.65%)17(8.99%)

女1195(4.2%)50(42.01%)45(37.82%)4(3.36%)15(12.61%)

高一19726(13.2%)103(52.28%)38(19.29%)13(6.6%)17(8.63%)

男12313(10.57%)55(44.72%)29(23.58%)12(9.76%)14(11.38%)

女7413(17.57%)48(64.86%)9(12.16%)1(1.35%)3(4.05%)

高二21024(11.43%)105(50%)49(23.33%)9(4.29%)23(10.95%)

男11612(10.34%)54(46.55%)25(21.55%)6(5.17%)19(16.38%)

女9412(12.77%)51(54.26%)24(25.53%)3(3.19%)4(4.26%)

高三2084(1.92%)95(45.67%)81(38.94%)14(6.73%)14(6.73%)

男1223(2.46%)49(40.16%)51(41.8%)8(6.56%)11(9.02%)

女861(1.16%)46(53.49%)30(34.88%)6(6.98%)3(3.49%)

全校1559249(15.97%)759(48.69%)363(23.28%)58(3.72%)130(8.34%)

3.3.2肺活量体重指数

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肺活量的大小与身高、体重、胸围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故在评价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对肺活量大小产生的影响,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分时采用肺活量体重指数来进行评价:肺活量体重指数=肺活量/体重。我校学生此指标(见表6)达到良好以上水平的人数较少,初中三个年级的男生、高二年级男生此项指标的不及格率较高。

表6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评价指标统计一览表

年级人数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不及格(率)

初一3727(1.88%)88(23.66%)206(55.38%)71(19.09%)

男2063(1.46%)42(20.39%)109(52.91%)52(25.24%)

女1664(2.41%)46(27.71%)97(58.43%)19(11.45)

初二2646(2.27%)43(16.29%)145(54.92%)70(26.52%)

男1452(1.38%)27(18.62%)74(51.03%)42(28.97%)

女1194(3.36%)16(13.45%)71(59.66%)28(23.53%)

初三3081(0.32%)29(9.42%)193(62.66%)85(27.6%)

男1891(0.53%)14(7.41%)111(58.73%)63(33.33%)

女11915(12.61%)82(68.91%)22(18.49%)

高一19710(5.08%)52(26.4%)103(52.28%)32(16.24%)

男1234(3.25%)26(21.14%)68(55.28%)25(20.33%)

女746(8.11%)26(35.13%)35(47.3%)7(9.46%)

高二2105(2.38%)40(19.05%)121(57.62%)44(20.95%)

男1163(2.59%)19(16.38%)60(51.72%)34(29.31%)

女942(2.13%)21(22.34%)61(64.89%)10(10.64%)

高三2081(0.48%)18(8.65%)147(70.67%)42(20.19%)

男1221(0.81%)12(9.84%)82(67.21%)27(22.13%)

女866(6.98%)65(75.58%)15(17.44%)

全校155930(1.92%)270(17.32%)915(58.69%)344(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