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日落之城远航读后感 郑和远航读后感(精选5篇)

时间:2023-10-01 20:19:15 作者:飞雪 评语寄语 2023年日落之城远航读后感 郑和远航读后感(精选5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日落之城远航读后感篇一

这篇文章讲了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想必,读完这篇文章后,你也被郑和勇敢顽强,敢于探索的精神所折服吧。

这篇课文中,勇敢的郑和在一路上战胜了海盗、风浪,在危险面前,郑和没有害怕,反而与狂风暴雨勇敢地对抗起来。他难道不知道大风大雨很有可能将船只撕裂吗?难道不知道海盗们凶残吗?但他却是多么地义无反顾,哪怕自己与船只一起葬身这茫茫大海也无所谓,但也许是他的智慧,又也许是老天有意帮他,不管过程是怎样,总之,最终他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完成了使命。

这篇课文让我明白了,成功与失败,看似很简单,但过程却不简单,努力+勇敢=成功,反之,不努力+不勇敢=失败。其实在有些成功中,恒心也是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郑和一生中几乎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海上度过的,海上生活并不浪漫,在海上,只有茫茫的蓝色大海,连陆地与海岛都看不见,就算有,在航途中,也只能看到荒岛。如果再遇上海盗、风浪,那便是名副其实的雪上加霜。

读完这篇文章,让我感慨万千。现实生活中,能做到这几点的又有几个呢?所以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争取做好自己,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郑和就是我们的榜样。

全文告诉我们:努力+勇敢+恒心=成功。

日落之城远航读后感篇二

《郑和远航》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词语的分类理解,从而理清课文层次,了解课文大体内容。

3、在朗读和想象的过程中,体会郑和第一次远航时的壮观场面,激发并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

4、尝试着复述课文。(练习3“诵读与积累”有相关词语训练复述)

教学基本流程:

一、激情导入:

二、读课文,感悟远航

(一)规模宏大的远航

(二)友好交往的远航

(三)充满凶险的远航

三、郑和远航的意义

1、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话。【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2、拓展

四、课后作业

教学过程(节选)

生:课文第七节写了这部分的内容。

师:读一读这节,看写了郑和远航的几点意义?(生读课文思考)

生: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师:对,这是第一点意义。

生: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

师:不简单,你说出了两点。

生:郑和远航,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师:(点头示意让学生坐下)郑和远航有四点意义,每一点都能用一个词语去概括。比如说第一点,我可以用“达到顶峰”概括。(板书)其余3点你能不能也用四个字的小标题写出来,在书上标一下(动作示意)谁愿意到黑板上来写?(三名同学每人写一点意义)

生:(三名同学到黑板上写)2顽强拼搏3开阔眼界4促进交流

师:这些词语概括得可以吗?

生:可以。

师:还可以用上哪些词?

其他:探索精神顽强拼搏

师生:(师指黑板)说第3点概括地很好。

生:第四点促进交往,还可以概括为文化交流。

师:可以(点头表示)

生:友好往来、促进交流、增进友谊。

师:同学们表现得都很积极,为了更好的体会郑和远航的伟大意义,再把这节读一读。

(生自由读第7节)

师:郑和远航规模大、时间长、范围广,的确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这个特点,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画,用不同的符号作标注。

师:你画了哪些句子?

生: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一共到过三十多个国家。

师:1405到1433多少年?(28年)时间真长!

生:这次远航,一直到达非洲东岸,直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国。

师:你读书很细致!是的,这节主要写的是写航海时间长、范围广。

生:苏州府刘家河码头人山人海,无数面彩旗迎风招展。

师:“人山人海”那场面?(声音拉长)

生:多雄伟、多壮观!

生:随行的有水手、翻译、医生和护船的士兵,共两万七千多人。

师:两万七千多人,人真多。从这能看出规模大。

生:两百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其中六十多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大车又叫“宝船”,也能看出规模大。

师:你的眼力真好。

生;每艘宝船长150米,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

此处,把数据与我们身边的实物做比较,更有震撼力!

师:“十多层楼房那么高”,你知道这样的船有多少只吗?(62艘)

生: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师:“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多么壮观。

师:课文1到3节是写郑和远航规模大的。读时要把咱刚才画的句子特别突出出来。读得好的同学,老师给配上音乐。

(生自由练读1至3节)

师:(认真观察读的情况)相机指名读书。用上这样的话语:恩,某某同学读得非常投入,来,你给大家读读。

生:声请并茂地读。

师:郑和的船队起航了,路上能一帆风顺吗?(不能)课文哪部分写了他们战风斗浪的?

生:第五节写了这部分内容。

师:找得真准!让我们去读读这里,置身于这凶险的环境中去。

(学生自由读)

师:好,拿出笔把你喜欢的句子画出来。

(生全神贯注地划)

师:在你划的句子旁写出你喜欢的理由。

师:你喜欢哪些句子?

生:我喜欢“狂风呼啸着……撕裂”这一句。

师: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生:我想郑和不愧为主帅,尽管海风呼啸着,浊浪排空,他还是不顾生命危险去指挥船队,一次次化险为夷。

师:你对他的评价太好了,不愧为主帅。

师:齐读这句“狂风--撕裂”(生齐读)你还喜欢哪些句子?

生:我喜欢“面对如此险境--化险为夷”郑和面对危险能沉着指挥船队前进,真了不起!

师:同学们体会得这么深,那能不能用我们充满激情的声音,把你们内心感受表达出来。

生:能(响亮地说)

师;我们一起来读。“然而……当了俘虏”

(生有感情地读,师也跟着读)

师:同学们声情并茂地朗读,师旁边伴读。

战风斗浪,惊心动魄,友好交往,其乐融融,请同学们自由读第四节。

师: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有关郑和远航的资料,现在拿出来说给大家听听。

生: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到过:古城、爪哇岛、杜板、新村、满者伯夷、苏门达腊岛,等小

生:郑和远航比哥伦布早87年,比双达.伽马早92年,比麦哲伦早114年。

师:郑和了不起,太伟大了!

生:宝船中的巨无霸有138米长,56米宽,载重量为2500吨,排水量达3100吨,大型宝船仅舵杆长11米,舵叶达6米高。

师:不愧称它们是“宝船”。

生:我还知道郑和的船队,在白天使用旗语,到夜晚以灯火为号。

……

师:同学们从课外书上了解到这么多的知识,不简单!

生:好。

附:板书

郑和远航

1.达到顶峰2.顽强探索

3.开阔眼界4.促进交往

(教师示范板书,学生板书为主)

课后反思:

在《二泉映月》中,我就尝试着用新词来组织课文的教学,景观、音乐两方面的内容由这些词语进行组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堂课我依旧按照这样的思路,用学习新词来理清了文章的条理。这样,既很好的落实了词语的教学,又巧妙地结合了课文的初探,一举两得,效果不错。看来,新词教学中很有玄机,值得好好研究。二是练笔的设计。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人的角度对郑和进行评价,培养他们的语感。在最后小短文的写作中,锻炼了他们对课文语言的再造和运用能力,同时也考验学生对文章主题思想的把握,我认为还是比较合适的。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直到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这段课文,正是本文的重点和中心所在。我先请学生自己读读这段文字,想想有什么问题。学生读题后,都能提出了“郑和远航,规模到底有多大?”、“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郑和远航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等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中比较容易的,就马上解决掉。选择一些有探索意义的问题作为本堂课要研究的重点。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有了明确的目的性。而且因为这些问题来源于学生自己,所以激发起了他们的探索欲望,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学习氛围。新课程理念提倡,应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设计教学。因此,到结束课程时为学生设计了实际解决问题的体验,让学生的练习更有指向性。

[《郑和远航》教案]

日落之城远航读后感篇三

读完《郑和远航》这篇文章,我震撼,震撼郑和远航的时间之长;我欣慰,欣慰郑和远航范围之广;我激动,激动郑和远航规模之大。

郑和,从事航海下西洋28年,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到过三十多个国家,与各国友好相处。当两百多艘船只在人们的欢呼声、祝福声以及飘扬的彩旗的送行下,郑和满怀着激情,带着“友谊”这只温馨而又沉重的包袱起航了。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都在这位“海之骄子”的感召下,穿过了江海,越过了高山,来到西洋,让全世界人民都知道,在东方,还有一条沉睡的龙,一旦这条龙苏醒了,整个世界都会震惊。

每当我面对着那汹涌澎湃的大海,便心胸激荡,那壮观景象,让我脑海里浮现出郑和在船上,带领全体兵士,征服惊涛骇浪的景象。我想,那大海一定会传递真情的,一定是记载着中国的光辉史册的,一定是激励世人要学习郑和这种不畏风浪、大智大勇、平易近人、机智勇敢的精神的。

我们这些在阳光下生长的花朵,一定要沿着前辈为我们铺的路,脚踏实地的走,学习前辈的精神,发扬传统,励志、成才、报国,成为祖国的强者,在世界播撒和平的种子,让和平之花开满人间。

日落之城远航读后感篇四

今天我们学习了《郑和远航》这篇课文。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中,我似乎看到了一个富强的明朝,一个伟大的郑和。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郑和七次下西洋中的一次。1405年7月的一天,郑和率领船队第一次航海。在他一生中共七次下西洋,历经28年,遍访了东南亚、印度洋沿岸的多个国家与地区。

600年前,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远航,其航程之远、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把中华民族的航海史推上辉煌的.顶点,在人类航海史上创造了伟大的奇迹。如此壮观的航海之举,在当时却未能叩开中国走向海洋强国之门,只是作为“孤立”的航海事件,当然也未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发挥巨大的推动效应。其原因是除了受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制约外,主要是中国传统社会海洋观念的薄弱,以及传统海洋政策的历史局限。

虽然海洋政策有局限性,但郑和为了促进亚洲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作出了艰辛的努力。他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让每个中国人都感到激动。特别是郑和在航行时遇到的自然与人为的灾难,他能够镇定自若、有勇有谋,最终转危为安,让我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牵动着国内外人民的心。

日落之城远航读后感篇五

祖先曾有过矿,是何等辉煌,如今的后人只有双手一摊,左手托个若泽.萨拉马戈、右手托个c.罗纳尔多,仍旧掩饰不了脸上那份失落。原先以为讲大航海时代的葡萄牙,是本社科或历史类书籍,读了译者前言发现,是本小说啊,1988年出版,作者安图内斯,与萨拉马戈并肩的葡萄牙现代文学双子星作家,被誉为福克纳接班人。

幸运的是,中译版没用长句,加了句读。现在我在想,要是没句读我肯定读不完。没标点符号的意识流会把人折磨的前胸贴后背。于是,安图内斯的意识流没福克纳那么令人发指,而且安氏还用了复调叙事的手法(其实复式的多角色视角+意识流长句是非常恐怖的,没个坚强的意志品质会死去活不过来),想体验复调阅读的挑战与乐趣,需要保持清楚的阅读思路,难度是有的。

《远航船》通过把两段历史的时空与人物合并到一起,经过来回的复调叙述,最后聚焦到一个方向或者说统一到一个思想,这个方向或思想用流行的话讲就是:在大航海时代离岸出发的王者英雄们,归来时在20世纪的现实里找不到停泊的港湾,王者英雄已成废柴青铜。

阅读进程如同穿行在有中心的迷宫里,阅读感受是抑郁着微笑后再抑郁。此书适合对大航海时代感兴趣的对葡萄牙文学感兴趣的有阅读自虐倾向的自忖阅读量可以的阅读,如果以上没一条符合的那看看我这段短评论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