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总结(大全5篇)

时间:2023-09-20 18:32:24 作者:文轩 工作总结 最新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总结(大全5篇)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结很难写?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总结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总结篇一

以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准确把握新时代安全生产工作的新要求,把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作为新时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防范各类事故的治本措施,推动安全生产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和社会治理等制度机制更加完备。建立实施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以遏制较大以上事故为目标,以安全生产信息化为支撑,通过精准、有效管控风险,切断隐患产生和转化成事故的源头,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超前预判预控,提高风险管控能力,按照政府推动、行业督导、企业主建的思路,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特别要在查大风险、除大隐患上出实招、见实效,实现关口前移、预防为主,有效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

(一)着力构建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各街镇、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指导推动各类企业制定科学的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方法,组织专家和全体员工,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根据评估结果,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在重点区域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现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

(二)健全完善双重预防机制的政府监管体系。各街镇、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指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根据各自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通用标准规范、行业规范,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进行整体评估,推行企业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按照“属地管理、行业监管”原则,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企业,确定不同的执法检查频次、重点内容等,实行差异化、精准化动态监管。绘制本辖区、本行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加强安全风险源头管控,严格高风险项目建设安全审核把关,明确高危行业企业最低生产经营规模标准,推进提升企业整体安全保障能力。

(三)强化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撑。各街镇、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手段,以重点行业领域、高风险区域、生产经营关键环节为重点,支持、推动建设一批重大安全风险防控工程、保护生命重点工程和隐患治理示范工程,带动企业强化安全工程技术措施。深入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诚信制度建设和部门联合惩戒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企业主动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督促企业加强内部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加强远程监测、自动化控制、自动预警和紧急避险等设施设备的使用,逐步实现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管理。

(四)严厉打击惩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各行业主管部门要依法依规严格落实执法措施,健全执法制度,进一步找准监管执法的重点对象和重点内容,锁定目标、精准发力、重点突破。把严格执法贯穿于安全监管全过程,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强化执法信息公开。运用司法手段从严治理,加强安全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衔接,建立公安、检察、审判机关介入安全执法机制。强化群防群控和社会监督,完善联合惩戒机制。

此次双重预防机制攻坚行动采取企业为主,各街镇、各行业主管部门督促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按照区政府《关于印发临渭区构建双重预防机制遏制较大以上事故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渭临政发〔2017〕12号)的职责分工,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排查评估阶段(5月20日前)。各街镇、各行业主管部门督促指导各企业全面开展排查评估安全风险,并完成风险辨识工作。中石油渭南分公司高田油库、渭南市稼丰花炮有限责任公司2家重点示范企业完成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经验梳理。

(二)攻坚行动阶段(5月21日至10月31日)。6月30日前,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规模以上工贸行业企业完成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撰写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9月15日前,以上重点行业和企业完成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形成“一图两清单”。10月31日前,各街镇、各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双重预防机制。阎村镇、站南街道办2个重点示范街镇和区安监局、交通局、住建局、交警大队、消防大队5个重点示范行业部门分别完成经验总结。

(三)总结提升阶段(11月1日至12月31日)。完成区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结合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工作亮点,巩固提高工作成果,全面建成双重预防长效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成立区双重预防机制攻坚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安监局局长张华平同志任组长,区安监局副局长兰敏娟同志任副组长,成员单位由区交通局、住建局、工信局、商务局、旅发委、文广局、水务局、中小企业局、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及各街镇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安监局,办公室主任由兰敏娟同志兼任。各街镇、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夯实责任,明确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强化措施,细化流程,倒排时间,严格按照目标任务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二)突出重点示范,全面推进推广。各街镇、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和幅射带动作用,注重培养1-2个本辖区、本行业双重预防机制攻坚行动的示范单位,积极做好先行先试、总结经验,努力为本辖区、本行业双重预防机制扎实有效开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做法,加快推进攻坚行动开展。

(三)强化督查督办,加大考评力度。为确保攻坚行动稳步推进,攻坚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各街镇、各行业主管部门推动试点工作进行督办考评,对工作主动、措施得力、成效明显的单位进行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力,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对工作不作为、慢作为造成严重影响的,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总结篇二

关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

各单位(部门):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省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鲁安办发〔2016〕10号),《兖州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任务目标

以企业为主体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实现标准化、信息化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

二、主要任务和工作步骤

按照以下步骤和任务节点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

1、加强领导 统一认识。

公司成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公司副总经理高新华任组长,有机生产总监王养臣、安全环保健康部经理孙振海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监督、指导工作的开展及各项措施的落实。

各成员单位也要成立相应机构,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开展评估分级工作。

9月20日-9月27日,发动全体员工开始宣贯培训并进行安全生产风险点排查工作,对厂区内、周边环境等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全面排查,由公司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筛查并对排查出的风险点进行分级,对分级后的风险点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确保风险点处于受控状态,避免风险点转变为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3、评估分级方法

采用lec评价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划分等级。

蓝色风险5级风险:稍有危险,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员工应引起注意。d值

4、建立档案、动态管理。

10月30日对排查完毕的风险点进行汇总,形成公司“一企一册”。同时要建立常态机制、加强动态管理,每年至少一次对风险点进行调整,遇有法规变动、重大人事调整、工艺变更、新改扩项目、原料、设备、产品变动等及时进行风险评估,确保风险点的安全。

2016年9月20日

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总结篇三

为深入贯彻落实_、_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深化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关于安全生产工作一系列重要讲话、批示指示精神为指导,以《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行业安全标准规范为依据,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

(二)工作目标

2018年年底前,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完善技术工程支撑、智能化管控、第三方专业化服务的保障措施,实现各部门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形成领导有力、班长监管有效、员工责任落实的工作格局,各部门安全风险建档率、标识率和管控责任、措施落实到位率均达到100%。构建科学、系统、有效、可靠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体系,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强基础。

(一)筹划部署阶段(2017年年底前)

各部门结合各自实际,在前一阶段安监局指导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安全风险排查、辨识、评估、分级、建档、管控各阶段的重点和难点,制订本岗位具体工作方案,成立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确定工作步骤和保障措施,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全公司所有企业从厂址、场内(安全设施)、厂区道路、建筑本身、工艺流程、设备运行、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等方面入手,对安全风险进行全面排查、辨识、分级、建档、标识和管控。

(三)总结验收阶段(2018年7月至12月)

2018年7月到9月,企业按照工作目标,对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内容进行核查,形成核查报告,按照风险管控措施,组织全员培训,使每个岗位的员工都明确本岗位存在的风险、管控措施、隐患排查治理方法。2018年10月到12月底前,各部门主管部门组织专门力量,对各部门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进行验收。

1.高度重视,严密组织。各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构建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把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作为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安全生产领域的重点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要明确任务、区分责任、细化标准、狠抓落实,主要领导要亲自筹划、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把关,要具体抓、全程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落到每个岗位,带动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全面推进。

2.突出重点,强势推进。各主管部门要认真研究分析本车间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好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工作。采取统一部署,行业推进的方法,确保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工作扎实有效。到2018年6月底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全部完成。

3.加强督导、务求实效。要将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作为重点内容列入督导、检查、执法内容,进行跟踪督查。

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总结篇四

示例:年度事故隐患统计分析表(格式)

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明确

企业主要负责人

必须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

在新修改的安全生产法中

有哪些相关规定

一起来看!

新修改的安全生产法

(一)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二)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四)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六)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七)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

(五)未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或者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未按照规定报告的。

, 责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在刑法中

有哪些相关规定

一起来看!

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总结篇五

3 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其中,重大安全风险应填写清单、汇总造册。依据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3.有效管控安全风险。针对工程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特点,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要通过隔离危险源、采取技术手段、实施安全防护、设置监控设施等措施,达到避让、降低和监测风险的目的。要对安全风险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进行管理,逐一落实各层级、各部门、各岗位的管控责任,尤其要强化对存在较大以上安全风险的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岗位的管控。要高度关注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4.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各参建单位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并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全员都掌握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要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对存在较大以上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标明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4 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5.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风险管控措施失效或弱化极易形成隐患,造成事故。各参建单位要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观念,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将隐患排查治理清责任分工逐一分解落实,推动全员参与自主排查隐患,尤其要强化对存在较大以上风险的场所、环节、部位的隐患排查。对于排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及时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实现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改自报的闭环管理。(二)健全完善双重预防机制的监管体系 1.实施分级安全监管。各参建单位要认真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结合本标段风险辨识和评估结果以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组织对施工项目安全状况进行整体评估,确定施工项目整体安全风险等级,推行施工项目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对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和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的,要严格问责追责。2.有效管控安全风险。各参建单位应组织安全风险全面辨识和评估,根据风险分布情况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并结合发现较大以上安全风险情况,汇总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区域“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对不同等级的安全风险,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实行差异化管理;对较大以上风险等级区域,5 要实施重点监控,加强监督检查,有效防范较大安全事故和遏制重大事故发生。3、强化施工项目安全保障。各参建单位要运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预警,建立完善覆盖施工现场各环节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强化施工中的瓦斯(含揭煤)、富水岩溶、穿越软弱围岩、浅埋底层、断裂破碎带隧道工区,高墩大跨桥梁、挂篮施工、人工挖孔桩、高陡边坡、火工品运输使用、特种设备、弃碴场等及汛期防洪和地质灾害重点防控区域、营房驻地、临建设施、临水临崖及周边环境存在的滑坡体、泥石流、坍塌等自然灾害的安全风险管控。常态化排查安全风险点、危险源,落实管控措施,构建立体式的安全防范体系。提高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超前预防,加强设施日常检测维护保养。完善修订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密集场所、作业工点安全监管,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健全完善应急响应体制机制,优化应急队伍、应急资源配备,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保障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三)动员部署制定方案(2019年4月31日前完成)各参建单位依据本实施方案所列工作目标及重点工作任务,结合实际制定本标段具体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措施,细化责任分工,抓紧组织推进,力争取得实效。(四)风险分级管控阶段(2019年5月至11月)6 1.根据安全风险等级开展全面的排查、辨识、分级、建档、标识和管控,推动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2.强化检查督促落实。办公室对各参建单位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和责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各项风险管控措施落到实处。3.加强变更风险管控。一是隧道初支变形和坍塌,桥涵钻孔桩变挖孔桩等变更情况,要重新开展风险辨识,完善风险管控措施;二是设计单位应系统考虑施工安全操作和防护的需要,以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安全的影响,及时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措施和建议;三是各参建单位机构发生变化,要对风险管控,隐患排查制度等管理制度,责任体系重新制定完善;四是发生伤亡事故,一律要对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运行情况进行重新评估,针对事故原因修订完善双重预防机制各个环节。

7 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是提升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各参建单位要充分认识到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重要性、紧迫性,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公司的要求上来,提高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加强领导。各参建单位要成立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领导小组,把此项工作摆在首位,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亲自安排部署、亲自摸排评定,亲自督办落实,做到领导责任到位,问题督导到位,协调落实到位,后勤保障到位。(三)任务到人。方案涉及的三个阶段多项步骤,要按照分管领导、部门科室、责任人逐一落实到位。要高标准、严要求、真落实、高效运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机制,确保工作到位,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四)狠抓落实。建立工作责任制、情况通报制、工作协调制、考核问责制。对工作积极、成效明显的,要通报表扬,对工作落实不力,情况掌握不准,不能及时完成任务的,要予以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