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袁隆平作文600字作文 校友袁隆平印象作文700字通用

时间:2023-06-01 19:25:05 作者:曹czj 工作总结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校友袁隆平印象作文700字篇一

袁隆平,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世界公认“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股”,中国股市惟一的一支以人名为名的绩优股。然而,我们第一眼看见我们的这位校友,第一印象是:这个人太普通了,普通得有点儿像从某个山村里走出来的一个农民!你看他肤色是那么的黝黑,身材是那么的精瘦,皱纹是那么的深刻。

记得有一次,一家画报刊登他的照片,编辑先生竟在照片下面给误配了“农民获得丰收后的喜悦”的文字。这虽然是出版界一个不大不小的事故,但也说明:袁隆平,他太像一个农民了。他走在大街上,的确是属于很快会被淹没在人海中的那种人。

“谈杂交水稻”,这是袁隆平来母校为我们所作报告的题目。这个题目似乎也十分普通,没有什么修辞的.运用,更没有任何学术的卖弄。但我们深深地知道,在这个看似普通的题目的背后,有着太多的不普通。

我们手捧着鲜花簇拥着袁隆平,并一齐涌向他主讲的报告厅,我们如此热情,一点也不比我们追逐心目中最红的明星差。我们知道,我们也许并不能完全听懂他所要讲的“杂交水稻”,但我们会用我们的心去感悟大师所说的每一句话。

他开场的第一句话是:“我只是个普通人……”

够了,我们哪怕听懂的只有这一句话,就已经够了!我们从袁隆平身上,懂得了平凡与伟大的关系。

这也是校友袁隆平给我们的最主要感受,的确这就够了。

校友袁隆平印象作文700字篇二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致敬袁隆平作文10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稻菽千重浪,英雄下夕烟。

对于袁老的记忆,大概从小学就开始了,书中一幅“袁老在实验田观察稻子”的插图,从那时候开始就保留在我的脑海中,如果你要问我“提到袁隆平先生,你最先想到什么”?答案无疑是“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了。就在5月21日,我还在背着历史书中“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袁老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感受过饥饿穷苦的日子,他拒绝听从父亲“赚大钱,出人头地”的思想毅然决然地走上了让世界摆脱饥饿的“不归路”,刚毕业成为一名教师的他,却也每日扎根在农田,面对他人的揶揄、嘲笑也毫不在意,并以此为动力刻苦钻研,每天奔走于实验田与家之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刷新着亩产奇迹。他所做出的成就,不只是中国的财富,更是世界的财富。

面对至高的荣誉成就,他将他们看得又是如此平淡,身价1008亿却独爱15元衬衫。他对名利的欲望如此之低,不禁令人动容。

他又是那么的“高调”,每当实验田取得新的突破时都会登上各大平台的热搜,他又是那么的低调,直到他去世,人们才知道,今年三月袁老在三亚杂交研究基地摔了一跤,引发了身体不适,才转到长沙住院治疗,他不想让大家担心,更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袁老的身上一直有一种强大的信仰在支撑着,这种信念是孜孜追求人类文明、科技进步的`伟大精神,是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和无疆大爱,是反哺社会和人民的写照,也是淡泊名利、艰苦奋斗的最好诠释。

还记得观看以宋应星为主人公的《典籍里的中国》时,节目组让《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和袁隆平院士来了一次跨越世纪的“握手”。袁老向宋应星介绍了他的“禾下乘凉梦”,而宋应星也有着同样的梦想。天工开物的序言中写着一句非常有力量的话“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六次科举落榜的失意里,宋应星没有被打倒,选择回归自然,关注民生。古有宋应星“贵五谷而贱金玉”,今有袁隆平心怀“禾下乘凉梦”致力杂交水稻,尽管相隔300多年,他们都透过一粒种子找到了造福人民的共同梦想。

历史会记住每一条翻腾的浪花,会记住每一条血性的江河,会记住曾经怎样在呐喊中奔流向前!

再见!袁老。中国人,您的后继者会传承下您艰苦奋斗的精神,将饭碗牢牢抓住在自己手中,饮水思源,绝不浪费粮食,珍惜每一粒米饭。

稻菽千重浪,英雄下夕烟。我想您现在正在和宋应星坐在稻穗下骄傲地诉说着自己的光辉岁月及对未来中国的期许吧!

校友袁隆平印象作文700字篇三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袁隆平作文600字,欢迎大家分享。

啊,多么悲痛啊!

20xx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解决了中国的温饱问题。

袁爷爷逝世的消息令我措不及防,狠狠地砸在了我的心上,悲痛不已。一瞬间愣住了,不知所措。望着眼前热气腾腾的米饭,想起了袁爷爷说过的话。

他说:"一粒食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你年纪轻不知道,上个世纪的60年代,饥荒的`时候饿死人啊,大家都吃不饱饭哪,我都亲眼见过。”心头为之一震,眼泪夺眶而出。

袁爷爷临死前还关心着稻子的长势,他把自己的一生都报投入到杂交水稻之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端起的每一碗饭,饭碗里的水稻,那是袁隆平院士的心血,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北极星,喂饱了十几亿人。他把一生都投入到了杂交水稻之中,用自己的事业去拯救了整个国家,他是真正值得我们敬佩的人,他是我们的脊梁骨。

望着袁爷爷的照片,他脸颊上布满皱纹,眼角含着笑意,显得和蔼可亲。我的内心百感交集,是悲痛至极,是为之一振,交织在一起,脑海中想着这位可敬的老人。仍然是那位慈祥的老人,用自己的双手铸就了全中国,他是中国发展的奠基石。

我们所没经历过的,那个吃不饱饭的年代,是袁老内心深处的痛苦,他知道,粮食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需求,所以,他把自己投入到了人民之中。

江山思国士,人去稻田丰,袁爷爷千古……

校友袁隆平印象作文700字篇四

古人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的好政策,二靠袁隆平的好种子”。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我以前也略知一二,但并不了解,这次,自从学校组织观看《袁隆平》电影后,我加深了对他的印象。

袁隆平虽然貌不惊人,语不出众,可以说是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那是什么让他坚持着,培养出杂交水稻?是什么人呢?看了这部电影,我明白了,是他那执着的、坚韧的心态,让他坚持了下来,是他那热爱科学、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精神,让他永远停留我们心中。

我崇敬袁隆平总共有三个理由:其一,他热爱大自然,不刻板,那时候,搞科学研究的人都在办公室里工作,虽然整天埋头苦干,却并没有搞懂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简直就是书呆子。而袁隆平则相反,他亲近自然,喜欢观察,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方式,这也是让他人生成功的一大步。

其次,他不屈服。当红卫兵冲进他家,砸烂他的稻子,要批判他的时候,他还喊着:“打倒袁隆平!”这不代表他无能,他软弱,只是他保护家,让他继续研究水稻的做法。这又让他成功了一步。

再次,便是他热爱人民,关爱家人。他爱妻子,不让妻子受到伤害,不让她受苦。他爱人民,为了人民,他努力研究,想要造福人类。也正是妻子的支持,百姓的关心,让他扑在书桌前研究,这也是他成功的动力!

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伟大,不平凡的奉献,袁隆平爷爷是个耕耘者,一个真正的耕耘者!

看了这部影片,我也懂得了要尊重他人,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每一粒粮食都是用劳动人民的血汗换来的呀!

校友袁隆平印象作文700字篇五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书信吧,书信是人们是人们传递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交际工具。那要怎么写好一封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给袁隆平的一封信作文6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敬爱的袁爷爷:

您好!您在天堂过得好吗?那里的人们有粮食吃吗?

袁爷爷,在今天的早会课上,老师给我们观看了许多关于您逝世的相关图文和视频报道。您一生逐一梦,一梦耀千秋!这是多么伟大的贡献!“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让天下人都有饭吃,您几十年如一日,不畏严寒酷暑,不怕风吹日晒,坚持下田辛勤耕作,夜以继日实践探索,从没有停下奋斗的脚步!

了解了您的事迹后,同学们都很感动,大家纷纷发表感言,表达对您的无比敬意!当时,我的内心突然涌起了一阵伤感,眼泪夺眶而出,想大声哭却又不敢,怕在大家面前丢面子。

袁爷爷,真对不起!每天中午,我总是把饭倒掉,也没有觉得这样子很可惜,觉得粮食这么多,浪费掉这么一点儿肯定没事。所以,我几乎从来没有一次是把饭吃完的。现在,我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在此,我郑重向您保证:从今天开始,不论怎么样,我都一定把白米饭吃光!袁爷爷,我一定好好吃饭!好好学习!牢记您分享的8字成功秘诀——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将来学有所成,像您那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袁爷爷,天堂那儿有粮食吃吗?请您也帮一帮那儿的人们,让他们不再饥饿!

祝您

一路走好

写信人:xxxx

20xx年xx月xx日

校友袁隆平印象作文700字篇六

段抒语

5月22日,这一天,永远地刻在了我的心里。因为就在这一天,杂交水稻之父本站袁隆平先生——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袁隆平爷爷,就是栽树的那一个人。

5月22日的前一晚,也就是星期五晚上,大理发生了大地震;刚好在5月22日凌晨2点4分时,青海也发生了大地震,长沙在大雨倾盆。我在想,为什么在同一时间内,会同时发生山河异动的现象,这是巧合吗?不!不是!

因为,把一生扑在稻田里的袁隆平爷爷在长沙与世长辞。没错,天地有灵,为他哭泣和哀鸣。他对世界的贡献太大了,山河知晓,大地知晓。

我们手里的每一碗米饭,都是他实验了千百遍的水稻。

明明是一位大学院士,却成了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扑在了稻田里的老人。

一路走好!喜欢拉琴的您,童心不老的您。这清凉的夏夜,您应该在天堂里陪着您敬爱的母亲吧!

爷爷,一路走好!

校友袁隆平印象作文700字篇七

这两天的天气格外阴沉,云浓得像是要滴出水来而却迟迟不下。使人的心上莫名蒙上一层压抑,在这种日子里又听见袁隆平院士去世的消息,不禁感受心中空落落的,像是少了点什么似的。

袁隆平院士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可以说没有他,我们老百姓还是吃不饱,还是会挨饿,但是为了让人民吃饭,他付出了多大的努力,你知道吗?1960年7月他发现一株“天然杂交稻”,从此便开始独自研究杂交水稻,那时他的家人都不支持他,认为他一个大学生去种什么田。后来1997年,她才有了自己的团队来研究。而1960年——1997年这37年间,他都独自一人奋斗,在稻田与实验室间。

听过一个故事,就是在文革时期袁老将他保护级的实验品种在4分田中,后来,稻株被收,他看见一口深井中,竟还有几株竟奋不顾身地跳下去。可以说没有这几株实验稻就没有今天的杂交水稻,袁老奋不顾身可以说今天作文的粮食是袁老拿生命换来的呀。

2021年5月22日13时17分32秒袁隆平院士在长沙湘雅医院逝世。当时许许多多的人站在医院门口目送车对远去路过之处设有几辆车,就算有也是停下鸣笛致敬。场面,一度十分壮观。本来我还想什么时候能见他一面,因为离得比较近吗?这下,可是再见不到了。

雨,落下来,又慢慢下大。这场雨带走了袁隆平院士,都将他印在了我们的心底。

校友袁隆平印象作文700字篇八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跨越那一步-关于袁隆平的作文8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每当我看见田间地头的水稻时,总会想起“粮食”和“奉献”,也总会想起那位让中国人没有饥饿的老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

每年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而去年10月16日我在学校的组织下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了一片稻田,在这之前我认为粮食有许多,世上不存在饥饿,并不觉得它来之不易经常吃不完的饭就倒掉了,也觉得没必要节约,可经过这次活动后,我才知道粮食多么重要!那一望无际的稻田像铺了一地的金子,一个个稻穗鼓着大肚皮,胀得要破裂似的,一阵风吹来,便掀起了一阵阵金色的波浪。我们走在稻田间的`小路上,发现两边的水稻都比我们高出好多呢!当毒辣的太阳照射在这片稻田上时我们并不觉得热,反而十分凉快,这也实现了袁爷爷的“禾下乘凉梦”。当我们听完讲解后,十分敬佩袁爷爷,他十分伟大,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让中国人不再饥饿,我们对水稻也有了更多的了解。不一会儿我们也开始动手了,望着那水稻,我内心十分激动更加认真了。我终于知道了每一粒米,都离不开农民伯伯的悉心照料,我们吃的每一顿饭都会想起袁爷爷为人类做出的贡献,从此再也不浪费粮食了。

从那以后,我吃饭时总是吃多少打多少节约粮食,顿顿光盘。吃饭前当米饭端上桌时,我的注意力全放在这碗米饭上,那一粒粒洁白可爱的大米中透露着袁爷爷多少次付出,农民伯伯多少滴汗水,我突然感到一丝内疚,以前浪费过那么多米,也浪费了那么多人的辛苦,我从此不再剩饭了,那一刻我成长了。

今年10月16日,我和几个同学再次去到了那片稻田,那里依然一片金色,水稻依旧很高,唯一不同的是水稻数量增多了,去年空着的那块田也种上了水稻,学弟学妹们一边认真听着讲解,一边把三四株稻谷捆在一起,这时我们也加入其中,把捆好的稻谷一捆一捆的搬出稻田,从劳动中我体会到了袁爷爷的辛苦与奉献。节约粮食,就是对袁爷爷最好的回报!

这两次去稻田,我学到了许多,也感触颇深:袁隆平爷爷的伟大奉献不能随意浪费粮食……那一次,我成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