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禁毒日国旗下讲话小学十优质

时间:2023-07-10 17:53:57 作者:曹czj 讲话稿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2023年禁毒日国旗下讲话小学十优质篇一

“6·26”国际禁毒日来临前夕,我们不得不提起“禁毒”这一沉重的话题。禁毒这一教育话题要从小学生做起,教育他们禁毒这一观念。本文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禁毒的国旗下讲话,仅供参考。

尊敬的家长:

一、当好家庭的守卫者。要从自己做起,不让毒品进家庭,清醒认识毒品的危害性,自觉遵守国家禁毒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加强学习拒毒、防毒知识,提高防毒、拒毒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在家庭中实现“四无”(无吸毒、无贩毒、无种毒、无制毒),确保家庭这个社会基本细胞不受侵蚀,牢固构筑起拒绝毒品的家庭防线。

二、当好孩子的守护神。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作为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帮助孩子自觉抵御外界的诱惑,及早发现孩子的不良倾向,及早纠正。要提醒和规劝孩子远离歌舞厅、游戏厅、网吧等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娱乐场所,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争当“禁毒小卫士”,不让孩子成为毒品的牺牲品。

三、当好禁毒的宣传员。要以“小家”促“大家”,积极参与“无毒社区”、“无毒校园”的创建活动。要注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不接触毒品,不接触吸毒的人,不刻意模仿成人的不良嗜好,不轻信盲从他人的诱惑,时刻保持高度警惕。要树立禁毒人人有责、家家有份的意识,积极帮教吸毒人员,努力营造家庭禁毒的良好氛围。

各位家长,禁毒任重道远。我们深信,只要人人参与,个个宣传,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加强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坚决与一切毒品作斗争,那么毒祸将被铲除,毒源将被斩断。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珍爱生命,抵制毒品,携手共建美好社会!

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老师们、同学们:

同学们,我们是国家的未来,民族振兴的希望。但是,近年来,在个别青少年身上发生了吸毒、藏毒行为,甚至走上贩毒的犯罪道路。

数字表明,我国最近几年青少年吸毒的比例始终在吸毒人口中占80%左右,16岁以下的少年吸毒人数比去年又有所增加,初次吸毒者中甚至已经出现了六七岁的儿童。

那么,青少年应该如何防止吸毒呢?

一、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

二、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三、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定要劝阻,并要报告公安机关。

四、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第二次,更不要吸第三次。

作为一名学生,应该积极广泛地参加禁毒宣传,这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禁毒工作人人有责,人人都要为社会禁毒作贡献。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

讲到禁毒,有同学就会想:毒品与我很遥远,跟我无关。其实不然,现实中,青少年吸毒已成为一个触目惊心的问题。来自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的数字表明,我国最近几年青少年吸毒的比例始终在吸毒人数的 80%左右。公安机关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累计超过105万,其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了77%,据不完全统计,16岁以下的少年吸毒人数比前两年又有所增加,初次吸毒者中甚至已经出现了六七岁的儿童。

青少年吸毒严重摧残身心健康,会导致记忆力衰退,抵抗力下降,多种疾病发生。吸毒不仅给自身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而且会对家庭、社会产生严重的危害,可谓是“一人吸毒,社会遭难”。

而我们应如何拒绝毒品呢?

1、我们应该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入虎口”的道理;

2、我们应该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4、我们还不应该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定要劝阻,二要远离。

除了吸毒,吸烟也成为危害我们健康的又一杀手。烟草对我们身体的危害也不亚于毒品。

同学们,为了美好的明天,为了所有关心你的人,请珍惜生命,永远对毒品大声说“不”!

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2页,当前第112

2023年禁毒日国旗下讲话小学十优质篇二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讲话题目是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毒品,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名词,是恶魔的化身,它不知使多少人对生命绝望,使多少人丢失了性命。

滥用毒品直接损害人类的身心健康是极为明显的。吸毒不仅破坏人的正常生理机能和免疫功能,使吸毒者染上多种疾病,而且使人精神颓废、错乱,丧失人格尊严。吸毒成瘾者从事体力和智力劳动的能力逐渐削弱,乃至最后完全丧失,成为无益于社会的废人,更为严重的则导致死亡。在这方面,各国一般都有统计材料。在美国,1985年全国因吸食海洛因造成死亡的人数达1360人;1986年因吸食兴奋剂而死亡的146人,同年,因吸食五氯苯酚和麦角酸二乙酰胺(均系致幻药)而造成死亡的人数达206人,造成送医院紧急抢救的达4695人。在德国有十几万吸毒者,1989年(原西德地区)警方记录在案的就有975名瘾君子因吸毒而死亡,比1988年的670人增加45%,1990年,吸毒死亡人数达1300人。在瑞士,1988年因吸毒而死亡的人数达205人。据原苏联内务部统计,50%的吸毒者不到30岁即死亡,开始吸毒后平均寿命不到25岁。据联合国统计资料,1980~1989年10年中,全世界吸毒至少造成10万人死亡。

青少年是最易受到毒品侵袭的高发人群,根据近年来的调查,绝大多数吸毒者初始的吸毒年龄是20~25岁。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1)好奇心驱使及同伴的诱惑。(2)腐朽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认为吸毒是"派"的表现。(3)一些毒品贩子暗中以"享受"为诱饵来迷惑无知的年青人,使他们纷纷堕入罪恶的深渊。这些青年一旦染上毒瘾,在个人的行为上就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原本勤奋变得懒散,彬彬有礼变得孤僻自私、脾气暴躁、不关心他人。对学习工作兴趣减低,而对黑如金的鸦片、白如银的海洛因醉心如痴。他们沉溺于毒雾中消磨宝贵青春。长期吸食毒品还使得青年人整日无精打采、面色晦暗、身体瘦弱、形容枯槁。

总之,一旦一个孩子吸毒成瘾就会酿成一个家庭的不幸,有的父母爱子心切,看到孩子戒断的痛苦就想方设法为孩子购买毒品,不惜倾家荡产,忍受着无穷无尽的煎熬和折磨。而已婚的青年一旦吸毒成瘾工作必定受到影响,由于工作能力受损,常导致失业,继而引起经济问题甚至破坏婚姻关系,使家庭破裂。

吸毒不仅损害本人健康,还会造成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性病的传播等公共卫生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艾滋病的感染和传播。

艾滋病(aids)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最凶恶的疾病之一,被称为"超级癌症"。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了hiv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期,便会发展为艾滋病。艾滋病患者,通常死于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所导致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且死亡率极高。

目前对于控制艾滋病泛滥唯一有效的方法是预防。不参予吸毒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但上瘾,戒除是较为困难的。因毒品的欣快感会使其难以忘情,即使经过急性脱瘾治疗后,消除了体瘾,但"心瘾"或其他一些原因会促使他再次吸毒。据目前报道的资料,复吸率达90%以上。在防复吸上,全世界医学界同仁都在研究探索这一课题,至今还没有什么"特效药"能防止终身不吸毒。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最美丽的年华,是人生辉煌的起点,要珍惜生命,自觉远离毒品,与毒品作坚决的斗争。那么同学们该怎样积极有效地预防毒品、远离毒品呢? 首先要认清毒品,自觉主动的拒绝毒品。

1、主动了解毒品知识,懂得毒品的危害性,知道“吸毒一口,毁灭一生”的道理。

2、接受禁毒法制教育,增强法律意识,懂得吸毒违法、贩毒犯罪的道理,坚持学法、懂法、守法,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攀比,增强抵抗力。

4、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提高辨别力。

5、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1、谎称“毒品吸一两次不会上瘾”。但众多吸毒者的亲身经历是:一日吸毒,永远想毒,终身戒毒。

2、免费尝试。几乎所有吸毒者初次吸食毒品,都是接受了毒贩或其他吸毒人员“免费”提供的毒品。此后,毒贩们再高价出售毒品给上瘾的青少年,使青少年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3、声称“吸毒治病”。毒贩们利用人们对毒品的无知和对疾病的恐惧,引诱青少年吸毒。但实际情况是吸毒会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导致死亡。

4、鼓吹“吸毒可以摆脱烦恼”。毒贩们瞄准一些青少年精神空虚、寻求刺激的心理,向他们兜售毒品。

5、利用青少年好奇心理,鼓吹毒品的新奇之处,诱骗青少年上当吸毒,染上毒瘾不能自拔。

同学们,禁毒要人人参与,个个动手,人人禁毒,造福人人。预防毒品,关系到你们的未来,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生是美好的,希望你们珍惜人生,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2023年禁毒日国旗下讲话小学十优质篇三

“6.26”是国际禁毒日。日前--市禁毒委员会召开全市禁毒工作会议,布置了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不让毒品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切实加强在校学生抵御毒品侵袭能力,有效防止和减少学生感染毒品,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毒品分两大类:一类是传统毒品,主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另一类是新型毒品,主要是指冰毒、氯胺酮、摇头丸等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和兴奋剂类。这些都是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规定管制的。

吸食毒品的危害是巨大的:

1、对身心健康造成危害。毒品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永久性损伤,严重损害心脏功能,极易患上心脏病导致死亡。极易产生错觉、幻觉、幻听和被迫害的感觉、极易产生自伤自残和自杀或暴力伤害他人等行为。

2、对家庭和睦产生严重危害。一个家庭一旦一个人染上毒品,必将丧失应尽的义务和基本的责任观念,最终必将导致家庭悲剧的发生。

3、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吸食毒品会诱发违反犯罪,会导致艾滋病、肝炎等疾病的传播,会破坏社会安宁。

4、社会上大量事实警示我们,毒祸已成为社会瘟疫,毒祸猛于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坚决禁毒是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认识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每一公民包括我们在校学生有责任积极参与禁毒工作,积极举报毒品违法犯罪,积极配合禁毒防毒宣传。

为此向同学们提出如下几点要求:

3、严格遵守学校“三项禁令”,克服不良行为。盲目模仿,装成熟、摆阔气、搞攀比、赶时髦等都是不良行为,作为我们省宜中学生要不得,预防违法犯罪要防微杜渐,要从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不良习惯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要认清毒品危害,知毒防毒不沾毒,积极和毒品违法犯罪作斗争。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远离毒品,提高警惕不中圈套,慎重交友杜绝攀比,正确面对人生挫折,在失败面前以理智健康积极心态面对,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孕育成功,使自己成为生活上学习上的强者。

同学们,人生道路艰辛且漫长,但关键的往往只有几步。只要你们找准正确的人生坐标,不断修正自己言行,自信、自学、自律,唯精唯一、追求卓越,就必能用你们的勤奋和智慧开创你们最美好的明天。

2023年禁毒日国旗下讲话小学十优质篇四

上午好!

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极其沉重的灾难,使中国人民蒙受了近百年“东亚病夫”的耻辱。也许有的同学们会说,毒品离我们很遥远,禁毒也与我们无关。其实这种想法是错的。今天,我利用国旗下讲话的机会,向同学们宣传禁毒、远离毒品的问题,就是希望同学们能认识毒品、拒绝毒品、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毒品的危害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毁灭自己、破坏家庭、危害社会。毒品不仅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还极其容易引发青少年违法犯罪,阻碍青少年健康成长。有调查显示,全国吸毒人员中,青少年占了将近60%。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拒绝毒品、远离毒品、参与禁毒是青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

首先要认清毒品,自觉主动的拒绝毒品。

1.了解毒品知识,懂得毒品的危害性,知道“吸毒一口,毁灭一生”的道理。

2.接受禁毒法制教育,增强法律意识,懂得吸毒违法、贩毒犯罪的道理,坚持学法、懂法、守法,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攀比,增强抵抗力。

1.谎称“毒品吸一两次不会上瘾”。但众多吸毒者的亲身经历是:一日吸毒,永远想毒,终身戒毒。

2.免费尝试。几乎所有吸毒者初次吸食毒品,都是接受了毒贩或其他吸毒人员“免费”提供的毒品。此后,毒贩们再高价出售毒品给上瘾的青少年,使青少年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3.声称“吸毒治病”。毒贩们利用青少年对毒品的无知和对疾病的恐惧,引诱青少年吸毒。但实际情况是吸毒会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导致死亡。

4.鼓吹“吸毒可以摆脱烦恼”。毒贩们瞄准一些青少年精神空虚、寻求刺激的心理,向他们兜售毒品。

5.利用青少年好奇心理,鼓吹毒品的新奇之处,诱骗青少年上当吸毒,染上毒瘾不能自拔。

同学们,预防毒品,关系到我们的未来,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最美丽的年华,是人生辉煌的起点,让我们珍惜人生,从现在起做到——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2023年禁毒日国旗下讲话小学十优质篇五

早上好!

艾滋病和毒品都会让人生病,可以说都是不治之症,他们不仅可以毁掉一个人的前途与希望,毁掉一个家庭的安宁与幸福,毁掉一个国家的国力与尊严,甚至可以毁灭全人类。他们的产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都是源于一些人对自己不负责任和放纵的行为,缺乏应有的科学卫生常识,也缺乏应有的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毒品和艾滋病这两大毒瘤,在全世界迅速地传播和流行,已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挑战。目前,全世界有4000多万艾滋病毒感染者,吸毒人员1.85亿,占全球人口的3%,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已达100万,且每年递增40%。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也已达133.5万。而中国有60%的艾滋病患者都是吸毒者。这些数字听来,真的让人震惊!不难想象,如果缺乏有效的控制,毒品和艾滋病必将成为中国的“国家性灾难”。然而,仅靠国家有关部门和机构来开展工作,只能是杯水车薪。因此,有效地开展禁毒防艾工作需要所有人的参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严格要求自己做起,担当起消灭这两大毒瘤的责任。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努力学习,追求进取,避免空虚无聊。人不仅需要物质的满足,也需要精神的富裕。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班级和社区的各项集体活动、文体活动和公益活动。让真善美的东西填满我们的思想和心灵,人也会找到真正的快乐!

2、要正确交友,把握自己的行动,做到洁身自好。处在青春期的孩子珍视友情,假如我们交的朋友是身心健康的人,那么,这样的友情必将浇灌出幸福和快乐之花,而且让我们受益终身。但假如我们把不分是非、好逸恶劳、目无法纪的言行视为个性,那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就可能先投你所好,再拖你下水。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我们一定要谨慎交友。尤其是当老师和家长提醒你时,更应该学会反思,不要因为叛逆和冲动而对善意的劝诫置之不理。

3、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不涉足娱乐场所。娱乐场所是毒品、艾滋病传播的高危地带。所以,学校一直要求大家要遵纪守法,要学会自律,克服过分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平时生活要有规律,不喝酒,不吸烟,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大家要记住,约束自己,就是保护自己最好的盾牌。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的人生画卷刚刚展开,生命的美好值得你用一生的时间去好好品味。老师特别希望看到每一位同学都长久地拥有健康,长久地感受快乐!我相信,我们每一位老师都会以身作则,用自己洁身自好的言行举止、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和所有的同学们一起,担负起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筑起一道远离毒品,预防艾滋强大防线,让生命更健康、更亮丽!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2023年禁毒日国旗下讲话小学十优质篇六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极其深重的灾难,使中国人民蒙受了近百年"东亚病夫"的耻辱。勿忘历史,是为了我们共同拥有美好的明天和未来。毒品问题,长期困扰着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毒品的蔓延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危害。 那么究竟什么是毒品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数字表明,我国最近几年青少年吸毒的比例始终在吸毒人口中占80%左右。截至20xx年底,我国公安机关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为90万,其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了77%。根据不完全统计,16岁以下的少年吸毒人数比20xx年又有所增加,初次吸毒者中甚至已经出现了六七岁的儿童。

青少年涉毒问题增多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目前毒品泛滥的大环境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二是社会对毒品危害的宣传力度不够。

一、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

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三、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四、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五、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第二次,更不要吸第三次。

要真正遏制吸毒这一丑恶现象的蔓延,关键在于消除那些容易滋生和诱发吸毒现象的种种社会矛盾和消极因素,切实加强社会的管理和教育,建立和健全行之有效的防范机制,广泛、深入地宣传和普及禁毒知识,加强人们反毒、防毒的意识,使贩毒、吸毒活动失去赖以滋生和存在的环境和条件。

作为一名学生,为了我们能够健康地成长,应该积极广泛地参加禁毒宣传,这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禁毒工作人人有责,人人都要为社会禁毒作贡献。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23年禁毒日国旗下讲话小学十优质篇七

大家好!

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远离毒品,健康成就未来”。

“烟枪一支,不见枪声震地,打得妻离子散,锡纸半片,不见烟火冲天,烧尽财产家园。“这是解放前对吸毒者危害家庭的写照。

据不完全统计,违法犯罪的成员中吸毒者占到了30%,构成了严重的社会隐患。曾有过这么一个事例:我省一个16岁的男孩小华从小学习成绩还算不错,是老师家长眼里的乖乖孩。这个年纪的孩子,爱打游戏机的挺多,小华也不例外。一次,在游戏机房里,小华认识了一群“哥们”。他们掏出一种白色粉末,围坐在那里吸,一副“飘飘欲仙”的样子,一下子就引起了小华的好奇。当“哥们”怂恿他尝一口时,小华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手。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后来,为了弄钱吸毒,小华开始学会说谎,学也没心思上了,甚至骗起低年级同学的钱,在一次向父母索要钱时,父母不允许,最终残忍将他们杀害。

所以,我们一定要携起手来,远离毒品,打击毒品,拥抱阳光,让健康在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