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数学论文题目(实用5篇)

时间:2023-10-03 02:43:03 作者:翰墨 毕业论文 2023年高中数学论文题目(实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数学论文题目篇一

2、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

3、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4、多媒体辅助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

5、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6、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

7、关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8、浅谈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9、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导入策略

10、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初探

11、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

12、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13、新课程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14、例说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15、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

16、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例题设计例说

17、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研究

18、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19、新课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20、如何利用情感教育提高高中数学课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21、学习目标引领下的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22、浅析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23、从一堂导数应用课感受难忘课堂

24、有效利用几何画板,促进数学课堂教学

25、影响高中学生数学成绩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26、探析高中数学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27、高等数学教学对高职新生的适应性研究

28、提升高中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效率的思考

29、多媒体技术条件下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探究

30、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和不足

31、巧用“学案导学”模式,提升学生数学解题能力

32、浅谈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33、将几何画板有效融入高中数学日常教学--《曲线与方程》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34、及时用好电脑软件,克服惧怕数学心理--以高中数学回归分析为例

35、小构造再求导大智慧--例谈“二次求导”在函数问题中的应用

36、探究新时期特色高中数学教育教学

37、情感教育的渗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38、推广数学建模教学促进高中基础教育改革

39、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40、“学案探究”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41、浅谈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

42、学会探究,构建灵动的数学课堂

43、试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44、浅谈有关恒成立问题的解题策略与技巧

45、实施分组分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6、培养反思思维习惯,促进创新能力提高

47、数学归纳法在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48、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措施探讨

49、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与实践

50、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论文题目篇二

高中生数学语言学习障碍及其对策研究

中学数学学困生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知识技能培训

问题情境教学对高中生问题探究能力的作用研究

“苏科版”初中数学教科书插图特征分析及使用现状研究

江苏省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现状调查

新疆维汉数学双语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改进对策的研究

农村中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以武乡县一所农村中学为个案

数学问题解决思维策略及其教学

数学史对中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影响的案例研究

中学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

数学史融入中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探讨

初中生数学概念表征的调查研究

中学数学选择题命题技术研究

高中数学教师信念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设计与应用

对话理念下的高等数学教师课堂提问

数学教学中先行组织者策略应用研究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答活动的研究

小学数学教材问题探析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xxx教学方法有效性分析

小学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研究

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探究

小学数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数学作业批改中巧用评语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9和几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研究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六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浅谈数学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问答式学习课堂教学怎样转向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农村课堂的有效交流

高中数学论文题目篇三

自从20__年后,有个学习理论强烈震撼了我,那就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后来意识到,我们现正在倡导的许多新课程理念就是来之于这个理论背景,也使我的困惑茅塞顿开。.所以,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出发点,走出一条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和认识,经过实践,我得到以下几点教学感悟:

1关注学生的“预习”,淡化课堂笔记。

对于有些浅显易懂的课应该让学生提前预习,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机会;对于有些概念性强、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课则不要求学生进行预习。为什么呢?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的预习就是把课本看一遍,他们似乎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但是,他们失去了课堂上钻研问题的热情;他们失去了思考问题时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更为可惜的是,由于他们没有充分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失去了直面困难、迎难而上的磨练!

2新理念下的教学应该怎样?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同时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放下权威,变以前的“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教学目标的设置也改变一贯的用词:“使学生……”,体现三级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的心中应时时、处处装着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问题,选择例题,成为学生的合作者、促进者、指导者,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人文精神,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的情感与态度,形成正确、健康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坚持这样一种做法:上课时老师尽量少讲,主要是给学生腾出大量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更主动、更积极、更亲历其境地去学。正是由于有了学生的深层次的参与,才能取得过去我们以老师的教为主所不可能达到的高效。为什么?这还可以从教学的本质是什么谈起。

3反思教学势在必行

教学中能否取得以上满意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师观念、教学方式的改变。从我的亲身感受来说,这是一个相当痛苦,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本人有极大的责任心、耐心与勇气,跟自己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挑战,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与培训,更重要的是加强反思性教学,即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它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经验理论化的过程;促进教学观念(特别是自身存在的内隐理论)改变的强有力的途径。

4学生也要反思

如果说老师去反思是为了更好的教,那么学生去反思是为了更好的学,并且还是我们整个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那么,高中学生到底怎样进行反思?教学中我始终带着这个问题,思索自己的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方法、习惯如何养成?怎样进行反思?才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从前人、专家哪里吸取精华,特别是有关教学反思与教师反思给了我许多零星的想法,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实验,不断的否定与修改,逐步形成了高中生如何进行反思的一套做法。

4.1反思什么?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到底要反思什么?我认为大体上可分为:首先应该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其中包括得失与效率;其次要求学生对活动所涉及的知识及形成过程进行反思,对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反思;再次要求学生对活动中有联系的问题、题意的理解过程、()解题思路、推理运算过程以及语言的表述进行反思;最后还要求学生对数学活动的结果进行反思。特别做完题后要及时反思,即把自己的解题过程作为自己研究思考的对象,并从中得出某个结论。

4.2怎样反思?

有些学生,一上完课,就忙于做数学作业,对于上课内容没有整体把握或没真正理解透,做起题来只会模仿,照搬照抄,不是漏洞百出,就是解题思路受阻,方法欠优等。极易挫伤学生的解题信心及学习效率。因而,学生应作解题前的反思。还可对学习态度、情绪、意志的反思,如自己的身体、精神状态怎样?失败了能坚持吗?碰到难、繁题能静下心吗?自己有能力、信心解决它吗?以前见过它吗?或者是否有类似问题?哪些知识、技能还需回顾、请教等;其次要不断地自我监控。最重要的是解题后的反思。主要包括检验解题结果,回顾解题过程、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还需对涉及的思想方法、有联系的问题进行反思等。

4.3反思习惯的养成

要提高学生的反思效果,除了以上这些,还必须讲究科学的方式,提高反思能力。要求学生写反思性日记就是一种不错的形式:

首先,每节课后要求学生写反思性学习日记,使学生超越认知层面,对本节数学知识的再认知,促使学生形成反思习惯,检查自我认知结构,补救薄弱环节。由于时间问题,不可能把上课的精华全都及时记下或理解,通过笔记可以弥补,做好善后工作。做好错题分析、订正工作,完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

其次,写反思日记是一回事,怎样达到更好的效果又是一回事。老师当初应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认识到写反思日记的重要性,注重随时翻阅,最好每天抽5—10分钟浏览一下。一个阶段后,老师应做好督查工作,当作一份作业,了解学生存在的学习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同时对学生的反思工作起到监督的作用,直到养成自觉的习惯。

总之,作为一线教师只有积极投入新课程的改革,不断探索、尝试新理念的内涵,才能更好的挑战的新教材的实施。

高中数学论文题目篇四

2、小学数学数与计算教学的回顾与思考

3、小学数学教材结构的研究与探讨

4、小学数学应用题的研究(一)

5、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技能

6、21世纪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展望

7、面向21世纪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

8、不拘一格育“鸣凤”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9、改革课堂教学的着力点

10、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11、素质教育与小学数学教育改革

12、浅谈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13、浅议表象积累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4、也谈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15、实施创新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6、10以内加法整理和复习

17、改良“有余数除法计算”教法

18、给学生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和谐愉悦

19、主动探索——一年级《统计》教学片断评析

20、小学数学教育--教师之家--教师培训

21、教学策略a、b、c

22、面向21世纪的数学素质及其培养

23、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24、培养自学能力推进素质教育

25、浅谈小学数学总复习的“步步反馈,逐层提高”法

26、入情才能入理激情方能启思

27、实施“生活数学”教育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28、数学作业批改中巧用评语

29、提高元认知水平培养自学能力

30、“圆的面积”的教案

31、圆柱的认识

3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数学教学方法

33、组织课堂讨论优化课堂教学

34、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35、小论文巧算圆的面积

36、倒推转化巧拿硬币

37、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课堂效率

38、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9、根据心理学的理论进行计算法则教学

40、简单应用题教学再探

4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造个性

42、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43、启动学海搁浅之舟——转化数学学习后进生的体会学生“四会”能力的培养

44、联系实际,强化操作,努力优化数学教学

45、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46、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主动探究发展能力

47、创新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8、构建数学生活的美好乐园——数学“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实践与思索

49、营造探究氛围一例

50、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格

51、课堂纯真《9和几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52、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53、运用cai技术,优化素质教育

54、合理运用学具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55、略谈“问题解决”与小学数学教学

56、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思维素质

57、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58、优化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59、实施“开放性”教学促进学生主体参与

60、数学练习要有趣味性和开放性

61、“五、四、三自主式学法指导”教学模式初探

6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63、改进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初步探索

64、多媒体课件在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功能及其策略研究创新从习惯抓起

65、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66、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持续发展

67、小学数学创新学习的实验与研究

68、小学数学课题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中数学论文题目篇五

1、什么是学生的学习起点,在数学教学中学习起点有哪些不同的类型?

2、如何寻找与有效运用学生的学习起点?

3、对数学概念掌握、计算技能或或问题解决能力较弱的学习困难学生的个案研究。

4、如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5、关于“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6、关于学习困难的系统研究

7、小学数学课前基础调查的作业设计研究

二、教学资源研究

1、什么是数学课堂中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有哪些不同类型?

2、如何利用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

3、如何合理运用教材,如教材中的主题图和练习题?

4、如何对有困惑的教材进行创造性的重组并提出新的见解?

5、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相关知识背景研究

6、应用题与问题解决的关系研究

7、各年级可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梳理与分析

8、计算教学如何体现数学化思想?

9、如何发挥学具的作用?

10、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

三、教学设计研究

1、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一般策略与关键因素

2、关于“算”“用”结合教学策略的研究

3、问题解决教学的一般策略与关键因素

4、练习课的设计策略

5、练习题的开发与运用

6、关于应用题教学中数量关系教学的研究

7、关于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

8、关于数学欣赏课的研究

9、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口算教学的研究

四、教学过程研究

1、如何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与价值?

2、如何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

3、如何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

4、如何提高课堂反馈的实效性?

5、关于课堂上学生独立作业时间的研究

6、如何提高数学教师的课堂导入技能?

7、投入和提高数学教师的课堂讲解技能?

8、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的研究

9、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如何处理好策略多样化与基本方法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评价研究

1、小学数学命题改革的趋势与策略研究

2、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评价内容与方式的研究

3、学生视角中的“好”数学教师标准的调查与研究

4、学生视角中的“好”数学课标准的调查与研究

六、其他问题或课题

1、数学教师所需要哪些更高层次的知识?

2、小学数学中若干数学背景知识的梳理

3、提高数学教师解题能力的研究

4、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研究

5、数学教师校本教研中的一些不足与对策研究

6、数学教师校本教研的形式研究

7、如何让数学教师工作既“确保目标实现,又减轻工作负担”?

8、数学教师数学观的调查与分析

9、如何在校本教研中增强教师的本体性知识?

10、课堂教学常规研究

11、如何提高新手教师研读教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