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读后感(精选5篇)

时间:2023-10-08 20:36:45 作者:灵魂曲 评语寄语 尼采读后感(精选5篇)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尼采读后感篇一

西美尔作为社会学家成名,但其理论底色是哲学,尤其是形而上古典哲学。

叔本华将幸福和痛苦的感受都打包作为一个整体,处理叔本华式生命感觉需要形而上学的修养,需要神秘主义和东方宗教悟性,还需要极强的自持。所以叔本华并不是一个受欢迎的哲学家,越至后现代,越受冷落。

尼采是解构的先驱,也是心理学达人。在他和他的信徒那里,永恒的意义不及瞬间之欢愉。他和叔本华之间隔着一个达尔文,叔本华主张抑制,尼采主张超越。超越的本质就是进化,每一个阶段都要胜过前一个阶段,要更大、更快、更强。尼采是达尔文和古希腊奥林匹克精神的诗性宣传家,他的语言甚至更加简洁煽动:超人。

所以在由消费和技术主导的当代,尼采火得一塌糊涂。文科类课程、讲座、书籍,不论哪个具体学科,几乎言必及尼采。尼采是一个现代性桥梁,一头连着在叔本华和黑格尔那犹存的古典整体气象,一头连着被心理学和语言学解构的后现代碎片,跨过他时,人易产生一种错觉,似乎跨过了落后、愚昧、被动、原始,同时迈入先进、快乐、潇洒、强大。

三年前我接受了尼采的一针鸡血——“快乐的科学是什么?做自己!”典型尼采。

碎片胜过整体,鼓动胜过推敲,激情(乐观)胜过痛苦(悲观),前进胜过反思。这对于深陷危机的人很适用,正如对一百多年前德法战争中被动的德国适用,又如对一百年前落后的中国适用,那时候国内文人将尼采捧至李白的高度。

他热衷吹响号角:来呀!比强更强,比恶更恶,比新更新,比快更快呀!

做自己是否让人快乐?一味向前是否让人满足?过度发展是否带来幸福?是否存在一个更广阔、更客观,更温和、更慈悲的意义?如果存在,它在哪,如何获得?如果不存在,那么人是否会在越来越复杂的手段和结构序列中,在越来越错综复杂的关系中被迅速乃至彻底地异化?如果一方面失去对永恒(甚至长期)的信念,失去对目标一览无余的信心,一方面又被迫着眼于每一个当下环节、每一个暂时步骤、每一个微小利益。人就不得不在疲于奔命的状态下落入虚空,眼看着撕、买、斗取代思、忍、爱而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眼看着生命消耗而并不快乐。就像尼采本人最后疯了一样。

尼采读后感篇二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的处女作,在1886年版的序言中,他自己评价说:“(《悲剧的诞生》是)我称之为写的糟糕、笨拙冗长、令人难堪、稀奇古怪、形象杂乱、很感情化,时不时很甜腻,直至到了很女性化的地步,节拍不匀称,无益于逻辑的澄明,极度自大,因而放弃论证,甚至不相信论证的正当性的书。”这是一个很谦虚的评价,但是对我而言,却是一个很中肯的说法,因为我看了一遍之后几乎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关于他要表达的思想我可以说是一无所知。而因为一直读不懂,便以我的无知为狂妄的基石,说一说自己对于他在书中表达的思想的一些想法。

这本书的思想应该收到了两个人的影响,首先是叔本华,我们可以从他的表达中清楚的看到,他继承了叔本华的“意志”,并且将其发展为“权力意志”,这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意志”是一个没有趋向的概念,可能向四面八法延展,而“权力意志”则是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有一个向上的趋向;另一个是理查德·瓦格纳(德语:wilhelmrichardwagner,185月22日-1883年2月13日,德国作曲家。他是德国歌剧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前面承接莫扎特、贝多芬的歌剧传统,后面开启了后浪漫主义歌剧作曲潮流,理查德·施特劳斯紧随其后。同时,因为他在政治、宗教方面思想的复杂性,成为欧洲音乐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他的前言就是《献给理查德·瓦格纳的前言》,在整个书中把音乐作为一种很高的艺术形式,赞誉有加,并说:“我相信艺术从某个人的意义上讲,是此生最高的使命和正真的形而上的活动,这个人(理查德·瓦格纳)是我在这条路上的崇高先驱者,在这里我要将此书奉献给他。”

尼采所说的“悲剧”与我们现在理解的悲剧是不同的。我们通常理解的悲剧就是故事的主人公遭受了许许多多的不幸,看了之后就会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而尼采所说的“悲剧”不一定要你流多少泪,呈现给你的是一种生命的原始的痛,是一种狂热的生命体验,是一种直面生命本质的快感。在尼采看来,悲剧的诞生源自人原始的日神(阿波罗)倾向和酒神(狄奥尼索斯)倾向的结合。生命的美好和美的体验,不是因为理性的规制,而是源自人的权力意志的释放,而释放权力意志的过程伴随着破坏、摧毁、超越的快感。

从根源和目的上看,日神和酒神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日神阿波罗代表造型艺术,酒神狄奥尼索斯则代表非造型的音乐艺术;二者代表着两个不同的世界:阿波罗代表着梦幻世界,狄奥尼索斯代表着沉醉的世界;二者对人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阿波罗精神使人在审视自已梦幻世界的美丽外形时产生一种恬静而深沉的快乐,他使人更注意于和谐、限制和哲学的冷静。而狄奥尼索斯精神则使人迷醉、疯狂、忘我;由于每个人在本能上都可做梦,而且每个人的每个梦都是不同的,所以,阿波罗代表的是个体原理,它肯定和美化了个体生命;而当人处在“醉”的状态时,他在宣泄本能时忘记了文明赋予他的一切差别,包括职业、性别、身份等,这时人趋向于一般和统一,狄奥尼索斯代表的正是一般性原理,它超越和否定了个体生命。从心理学角度看,阿波罗代表着理性、规范和秩序,人在此时心理相对比较平和与稳定;而狄奥尼索斯则使人在神秘的仪式中体验到生命意志的原始本能的冲动,人在此时是“情绪总激动和总释放”,痛苦和狂喜交织在一起,人在疯狂宣泄的过程中产生了解除个体束缚、回归本真自我的神秘体验。为了更好的说明日神和酒神的区别,尼采引进了两个另外的状态——梦和醉。

尼采读后感篇三

今天,读完《尼采自传:瞧!这个人》〔德〕尼采著,刘崎译,台海出版社出版。

这是一本基本没有读懂的书。虽说是自传,但与其他的自传却不同,更多的是介绍其思想,介绍其著作,初读确实不好理解。阅读该书一个重要收获,是尼采对读书的看法,能够给我们一些启发。尼采早年埋首希腊古典文献研究,博览群书,可是有一天当他发现自己的眼睛不能再阅读的时候,竟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所得的最大恩赐。因为不能读书,让尼采有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的思想得以绽放。不得不说,尼采是个天才。关于读书的问题尼采反对的是“死读书”、“读死书”,而不是不读书。我相信是视力阻碍阅读成就了尼采,但我更坚信是早年的'博览群书造就了尼采。如果说,没有视力问题阻碍他继续阅读,就不会有哲学家尼采的话!同样,如果没有早年博览群书的尼采,即使出现了视力问题,也不会有后来的尼采。正因为有了早年的博览群书,当尼采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时,才会有思想光芒的闪现。

关于这一点,译后语说得很对:“尼采并不是教我们不要读书,他只是要我们善于读书,有些人把一生的时光都读光了,把潜伏的创造力读碎了,到头来只变成一个读书虫,没有任何创造力,像这样的人还不如不读书。”当然,作为普通人,对于书读总比不读好;但我们也要在阅读中学会独立的思考,不为读书而读书,更不能一味的为追求读得多而读书。

对于读书,还是孔子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尼采读后感篇四

1882年,医生接受了一个奇怪的委托——在病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以治疗病人生理疾病为名,治愈病人内心的绝望。这位病人是尼采,自诩太阳的哲学家,因为受到朋友和恋人的背叛而将自己包裹起来,饱受精神疾病的困扰。这位布雷尔医生,在不久之前宣称他通过谈话治疗的方式缓和了精神病人的症状,然而看似处于人生巅峰,实则深陷严重的妄想。

布雷尔尝试与尼采建立稳定信赖的医患关系,在治疗过程中提出病症可能源于压力的生活方式,诱导尼采说出藏在心底的压力。他把这个过程比作下棋时设置圈套,然而敏感警惕的尼采总是在关键时候避开陷阱。而矛盾终于爆发了,当布雷尔提出免费给生活拮据的尼采提供治疗环境时,尼采拒绝了恩惠并怀疑医生的动机,他不相信无缘无故的赠予,治疗终止了。

尼采回到旅馆后犯起了头痛,好在布雷尔的介入缓和了这次发病,两人的关系也因此缓和。布雷尔再次提出免费治疗尼采,而作为回报,尼采需要治疗自己的妄想,对老去、死亡的恐惧,对一尘不变生活的厌倦,将他作为试验品实践尼采的哲学。尼采同意了。

那个曾经前途无量的青年正一步步迈向死亡;他诉说自己对家人的疏远,却迷恋于病人的美貌中。尼采的真知灼见帮助布雷尔看到,频繁的妄想遮掩他内心真正的恐惧——不得自由,生命老去,而妄想不过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两人在谈话治疗的过程中发生了共情,他们的绝望如此相似,并逐渐敞开心扉,尼采也在这个过程中释放了内心的压力。

故事以尼采的掩面痛哭为结局,他超越了自己的人生困境。

书中安排布莱尔和尼采在异空间相遇,通过这场“谈话治疗”将部分心理学与哲学原理通俗化,包括对死亡、对自由、对孤独、对人生的意义的探索与阐述。

对死亡——如果人在实现了他的生命之后死亡,死亡就丧失了它的可怕!如果一个人生不逢时,那他就永远不会死得其所。

对孤独——孤独只存在于孤独之中,一旦分担,它就蒸发了。

本文不过多地摘录文字,留白而待读者在阅读中思考其中的结论。通常读一本书仿佛经历了一种人生,而《当尼采哭泣》是一本难得的图书,启发自己去对话自己。初次阅读时如找到了知己一般,一扫心中积霾,而在这两天的二次阅读中依旧酣畅淋漓,心中敞亮而轻松。

书中有大量心理上的细节描绘,读着别有乐趣。如布莱尔对于与尼采间交换治疗的提议,起初是为自己的想法得意,一段时间后只能安慰自己这不过是治疗的借口,到最后无奈地承认确实是尼采主导了这次治疗。又如布莱尔因为喊了尼采的昵称而窃喜,而尼采却在笔记里一本正经地写下——我勉强接受了,尽管这让我感到有点不舒服。

尼采读后感篇五

门外汉必备之书,意外地收获了阅读体验及文体特色之间的关系:“所有好的箴言作品读来都使人疲倦,因为读者必须完成作者的一大部分工作。作者提供了一个句子,读者就要把它扩展到一个段落。”

从中了解到了法国道德家的传统特点:“他们都是观察家,善于幽雅地描述人类固有的生存状态。他们让读者因羞愧而颤抖,但并不期待读者会因此变得与以往不同。”

被作者严谨又不失幽默的风格所吸引,例如,尼采写道:“只有一件事是不可或缺的:人必须达到自我满足,不管是通过诗歌还是艺术的方式;只有这样,人才值得一看。”作者补充道:“然而,达成自我满足至多只是一个必要条件。世界上有许多人达成了自我满足,而且,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不值得一看。”

哎哟,懒惰战胜了我,直接上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