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校园读后感(通用6篇)

时间:2023-10-09 18:28:04 作者:书香墨 活动总结 最新校园读后感(通用6篇)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校园读后感篇一

“搓搓搓,我爱搓粪粪,粪粪也爱我……”这是“酷虫学校”的屎壳郎在自习课上一边哼着歌,一边搓粪粪。这可是世界上最酷的学校了。

从前的我是一个害怕虫子的`胆小鬼,有一次,爸爸让我摸飞蛾,我吓得脸都白了,不敢摸,爸爸说我不像男子汉。

看完这本书后,看起来很吓人的虫子变得可爱多了,我也喜欢上小虫子,不再怕它们了。你有兴趣的话,不妨来读读这本书,相信你会喜欢它的!

校园读后感篇二

《夏山学校》是一本教育类书籍,介绍了英国一所叫做夏山的学校,而本书作者即是学校的创办人a。s。尼尔。尼尔先生所创办的这所学校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它的独一无二来自于于其倡导的教育理念和我们现在进行的教育之间的区别,但是我们仍能从中读到一些对教育有益的东西出来。

自由是最重要的,但是在《夏山学校》的理念中,这种自由并不是放纵,而是一种有选择性,有规则,不损害他人自由的自由。在这种自由的`气氛中,孩子们有倾向性的生活与学习,他们自我的行为将不会受到别人的指责,而一旦其行为侵犯了他人的正当权益,则会由学生大会进行表决,在自由中发挥出民主的功效。

校园读后感篇三

读了同学的《酷虫学校》后,我一直念念不忘。这本书不仅讲了在酷虫学校发生的许多新奇有趣的事情,还告诉了我们各种有关昆虫的知识。

读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雄蜜蜂没有蛰针,雌蜜蜂的蛰针是产卵管退化后变成的;也不知道各种昆虫的食物和生活习性;更不知道枯叶蛾成虫之后食管会退化,从而导致枯叶蛾饿死;不知道……看完这本书之后,我不但读到了许多丰富有趣的故事而且也学到了许多有关昆虫的知识。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真好!

以前我总听人说,蜜蜂蛰了人之后就会死而黄蜂却不会。我却不知道为什么。直到读了这本书后,我才知道:原来,蜜蜂的蛰针上有倒长的小钩,它蛰了人之后,小钩就被挂住了。蜜蜂的使劲一拽,不但拔不出蛰针,反倒把肠子拉了出来,所以就死了。而黄蜂的蛰针上没有小钩,因此它不会死。看到这里,我不禁感叹:昆虫世界真奇妙!

怎么样?看完我的介绍,你是不是心动了呢?那就快来看看《酷虫学校》这本书吧!

校园读后感篇四

我读完《蛋糕学校》后,我觉得这个故事很有趣!原来呀,雅格之前学习成绩非常不好,可是,等当他开始做曲奇饼,不但曲奇饼做得好,后来变得语文也好了。之后他开始寻找各种饼类、糕点类、蛋糕类的做法,比如:奶油夹心烤蛋白、酸奶蛋糕、棕精灵饼、杏仁瓦片……后来他学会了做夏洛特蛋糕。再后来当他在楼下出售蛋糕时,他的加减乘除法也好起来了。在毕业典礼上,他做出了一个漂亮的超级大蛋糕——“蛋糕学校”!

他这种不停的奋斗,做出各种美食,他一定是班上最好的.学生!雅格喜欢做糕点,我喜欢玩游戏,我希望能想方设法的找出许多学习游戏来,使用游戏来考到一百分!

校园读后感篇五

翘首以盼,我的《未来学校》还是以最快的速度姗姗来迟;手不释卷,我被朱永新老师的关于“未来学校”的言辞再次震撼。

一、封面语言震颤心灵

“对未来教育趋势的预判:今天的学校会被未来的学习中心取代。”

二、好奇话题数次翻阅

学习中心,贯穿全书的一个概念;围绕未来学习中心,朱永新老师在《未来学校》一书中深入探讨了八个问题。其中我最感兴趣的问题有三。

(一)未来的学习中心,长什么模样?

未来的学习中心,打破了传统的学校概念。他可以是网络型的,也可以是实体型的,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可以跨区域甚至是跨国界未来的学生。不管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可以在这个学习中心学习数学,可以在那个中心学习艺术,只要是学生需要的课程,就可以去不同的学习中心学习。

未来的学习中心,是没有围墙的校园,甚至是虚拟的网络空间。没有所谓的固定教室,想学什么叫提前预约;每个学生有自己独属的课程表,独属的学习内容和时间;没有周末、礼拜天,没有寒暑假,只要你愿意学习中心全天候开放;没有严格的入学年龄,不必六周就背着书包上学去。只要你成绩够好,12岁也可跨入大学的“校门”。

未来的学习中心,是自由的;不必整齐划一,没有集中组织。每个学生所用教材也分为不同的程度,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挑战级别。学生可自由的选择学习内容,自由的安排学习时间。想一想就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二)未来的学习中心,谁来学?

孔子早就说过“有教无类”,想学的就是学生;未来的学习中心,想学的就来学。在这个问题上,朱永新老师重点讨论了两个关键词:有教无类和混龄学习。

1.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他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接受学习,所以应该一视同仁对他们进行教育,不分阶级,不分地域,不分智慧;只要肯虚心向学,交上十条干猪肉,都可以成为他的弟子。看到这儿的时候,我的脑海中首先想到了我们的控辍保学工作,为了确保“两基”(基本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的巩固和提高,我们学校每学期都抽出老师对户籍在本区域,人在他处上学的学生进行家访、电话访等多种形式的行动,以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有学上,都在上学。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我们为义务教育略尽绵薄之力,内心还是很高兴的。

我还想到了我们学校午读时间的趣事。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每个学校每个班里总会有那么一两个让所有科任老师头疼的学生,啥也不学,啥也不会。赵延军校长就在午读时间,把他们组织起来,大大小小有13个,给他们讲绘本。有一次我们班的学生回来后兴奋地说:“老师,今天校长给我们讲了《安娜的新大衣》。校长还说‘办法总比困难多’……”我还听同事多次说道,他们班的萌萌,一到中午就兴奋的不行,总是早早的就告诉她,“一会儿呢,我们要去听校长讲绘本。”

也许这两件事跟“有教无类”关系不大,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这些孩子都让我感觉到,每个人都有公平受教育的权利,每个人都有选择自我喜欢的自由。

2.混龄学习

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一生一世学不了”。未来的学习中心,少年儿童可以来学,父母也可以来学,老年人也可以来学,不同社区、不同城市的学生都可以来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同学和小同学可以互相帮助,取长补短,能者为师。

(三)未来的学习中心,谁来教?

答案很简单:能者为师,谁能教谁教。

朱永新老师说:“智能机器人重出江湖,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从教。”那么,真人教师是否会被淘汰呢?答案是否定的,但要想不被淘汰就必须做到两条:一是学会做智能机器人做不到的事情;二是学会共处,让智能机器人为己所为。教育是“人的事业”,教学不是冷冰冰的,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进另一个脑袋里,而是师生之间无时不在的情感交流。

就像这次因为疫情一再延期的寒假,因为疫情只能钉钉的课堂。孩子们离开了熟悉的学校,离开了真人教师、同学,离开了真实的学习环境,有些孩子就变得无所适从;不能隔着冷冰冰的屏幕接受老师知识的传递,不能跟随教学程序思维灵动;没有了学习的氛围,周围的一切都成了诱惑,什么电脑、电视、手机游戏、各种零食,都在无声地召唤着他们;有些孩子难以忍受诱惑就沉迷游戏,抖音刷上瘾。家长管不了,老师就开始了艰难的说教之旅——电话、钉钉、语音和视频,跟孩子聊天,询问听课说说作业,谈谈天侃侃地,孩子终于说:“老师,我今天一天都没有打游戏了!”好吧,一颗心开始悄悄落下。

未来的教育会更具情感性和互动性,未来的教师更应该增强自己的亲和力,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成为学生的成长伙伴,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朱永新老师在文中说:“以未来照亮现实,是我们这一代人教育的使命。”因为任何事业都可以不谈理想,惟有教育不可以;任何人都可以没有理想,但孩子一定要有梦想。梦想是希望,是创新,是未来。一个拥有梦想的孩子,就有了无限的可能;一个拥有梦想的事业,在未来就会有无限的希望。

《未来学校》,带给我满满的震撼,让我激动不已。

校园读后感篇六

我在购书中心看了《蛋糕学校》这本书。这本书图文并茂,非常好看。《蛋糕学校》讲述了本来一心只想着吃的雅格,怎么也想不到,在他打开了烤箱的大门的一瞬间,踏入了“蛋糕学校”的同时,他打开了知识的大门。

因为做糕点,他的'生活变得更加舒心;因为做糕点,他学会了朗读,他开始读懂文字;因为做糕点,他甚至能闻到词语的味道;因为做糕点,原本憎恶数学的他,变成了一位心算大王;因为做糕点,他交到了亲密的好朋友,也享受到了和朋友分享的快乐,同时学会了和一班初中的坏学生斗智斗勇。

读完《蛋糕学校》这本书,我觉得学习的兴趣非常重要。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兴趣能激发我们主动、自主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同学们,你们也快来培养各门科的学习兴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