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诵读经典诗歌(优质7篇)

时间:2023-09-25 21:24:07 作者:JQ文豪 行政公文 中华诵读经典诗歌(优质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中华诵读经典诗歌篇一

当我合上了《中华诵——国学经典》这本书时,突然有很多话要跟大家讲。

我读的是五年级上册。这本书中,一共有六个单元。而我最喜欢的是第一单元。

这个单元里有三首诗。这三首诗所描绘的夏日,都是美不胜收的。所以,我很喜欢这个单元。我觉得这个单元写的景色非常美丽,让我读的津津有味。我最喜欢的是第一首古诗:《山亭夏日》。

《山亭夏日》这首诗是这样写的:“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意思是:夏天到了,白天越来越长,绿树底下树荫浓密,楼台的倒影映入池塘。微风吹拂,水面上波纹晃动,就像水晶做成的帘子。棚架上开满蔷薇花,满院清香弥漫。在这首诗中,我看到了诗人对山亭夏日的安详、静谧的向往,同时,我还深深地感受到夏日的美好。夏日,虽然烈日炎炎,但是,一切都是那么美丽,那么神秘,到处都是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啊!

在这个单元里,还有许多“经典诵读”。当我读到“知己知彼,将心比心”的时候,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是啊,认识一个人的前提条件就是“知己知彼,将心比心”。也就是说,为人处事不仅要考虑自己,也要考虑别人。这样,用自己的心关照别人的心,才能做到关系融洽。“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相互认识的人到处都是,可是,有多少是“知心”朋友呢?也许,你会说:“当然都是啦!”但是,不是光在一起玩儿乐的朋友才是知心朋友,像那种不光想着自己还想着别人的朋友,才是真正的“知心朋友”啊。

说完朋友,我们再说说为人处事吧。“为人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让我懂得:只有光明磊落、朴素大方的人才能得到好报。像那种整天做坏事儿的人,比如小偷等等,就疑神疑鬼、寝食不安、永无宁日,而且惶惶不可终日。

除了这些,还有第二单元的“黄金无假,阿魏无真”,更是让我明白:要相信真实的东西,而不要偏听偏信;而第三单元的“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又让我明白读书的重要性;第四单元的“三思而行,再思可矣”让我懂得:凡事需三思而后行;第五单元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使我懂得学习的重要性;第六单元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又让我明白要珍惜时间。

这本书,我真想再读上千百遍啊!

中华诵读经典诗歌篇二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上午好!

甲:伴随着冬日的暖阳,我们迎来了xx小学“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演讲比赛的开幕,首先、请允许我代表xx小学的老师和同学们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甲:经典浸润童年。

乙:智慧点亮人生。

甲:经典与我们同行,经典我们每天诵读。

乙:经典与我们同在,经典是我们人生的指南。

甲:经典诵读,让传统文化的种子撒播在我们的心里,生长在我们人生的路上,让我们一生受用。

乙:今天在这里,我们诵读经典美文,传承华夏文明。

甲:今天在这里,让我们登上这多彩的舞台,共读经典,聆听书韵!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预祝同学们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对各位评委老师即将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甲:下面我宣布xx小学“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演讲比赛

合:现在开始。

1、我们是中华的少年,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心田;

2、你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你是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你的精神时刻鼓舞着我们。请听由五年级xxx、xxx、xxx等八位同学表演诗朗诵《赞颂园丁》。

3、我的祖国、高山巍峨;

我的祖国、地大物博,我们的祖国不仅有灿烂的文学精华,还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下面请欣赏集体配乐诗朗诵《我的祖国》。表演者四年级xxx、xxx、xxx等十七名同学。

4、接下来请大家欣赏集体诵读《太阳是大家的》有请三年级的xxx等十三位同学。

5、看到哥哥姐姐们这么精彩的表演,低年级的小朋友也迫不及待、跃跃欲试了,有请二年级xxx、xxx表演《小小的我》。

8、接下来继续欣赏个人朗诵,有请一一班的xxx为大家朗诵《星星和花》

10、象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11、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自豪;

13、接下来再请六年级同学xxx为大家表演诗朗诵《我想》。

14、有请五年级学生xxx大家表演诗朗诵《斗笠》。

15、春回大地,东风骀(dai)苏,碧倾原野,绿满眼眶,这就是人间的四月天。

请欣赏诗朗诵《你是人间四月天》,表演者四年级学生xxxx,有请

16、风雪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正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请欣赏《卜算子咏梅》,表演者三年级xxx。

18、请欣赏诗朗诵《我看见了风》,表演者一二班xxx同学。

有请

19、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有请一一班xxx同学为我们朗诵《倾听春天》。

20、五十六个民族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滋养着世界文明!长江、黄河,万里长城,在我心中重千斤!我自豪,我骄傲,因为,我是中国人!最后请大家欣赏《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表演者,六年级xxx同学。

女:最是书香能致远,好书伴我们一路远行。

男:让我们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感受古今诗文之美。

女:让我们学诗,用诗,赏诗、写诗。

男:让我们生活有诗意,心中有诗情。会生活,懂生活,爱生活。

女:让我们

合:把经典诗文诵读融入生活的每一天,让我们展翅高歌飞向未来。xx小学经典诗文诵读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观赏!

中华诵读经典诗歌篇三

作者:冶萍

学校:民和县川口镇山城小学

班级:六年级 指导教师:尹雪婧

古诗词记载了中国五千年以来的悲与苦,蕴涵了五千年来中国人民的喜与乐,蕴含了中华五千年来宝贵的文化。

本书采用新颖的文字与精美的图画相结合的方式,读者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文字,还能够欣赏到栩栩如生的手绘图,以图解文,图文并茂,辅之以朗诵艺术家配乐朗诵,音,画,文三位一体,生动形象,带给读者丰富的人生感受和审美体验。

本书分为七个单元:投桃报李,高山流水,杨柳依依,东望故园,心怀天下,抚今追昔,冰清玉洁。每一首诗就像一杯茶,难受时品其味为苦,愉快时品其味为甜。假如你想喝上一杯好茶,就得尽情尽心,细细品尝。

古人云:“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书读得越多,便越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我们沐浴着父母的恩泽而来,所以人的一生就是感恩的一生,当然友情是人世间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之情自古以来就成为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故乡是海外游子永远的牵挂;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回望昔日那厚重的历史,不禁使人感怀,冰清玉洁之中流淌着一股浩然之气,蕴含着一种高尚的节操。

读着诗里的内容,我的心情随着诗人的忧而忧,随着诗人的乐而乐。

唐代诗人李白年轻时有伟大的政治抱负,但因不愿迎合权贵,始终不得志,于是浪迹天涯,纵酒赋诗,以寄托自己的满腔情怀。他的诗歌感情炽烈,想象丰富,比喻生动,手法夸张,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读诗是人类特有的艺术活动。读古代诗词,可以与同时代的人做精神上的沟通;可以传承古圣贤的精神文化;可以享受和汲取人类文化的成果。

因为读诗,我们的心灵会逐渐宽阔,变得丰富多彩,以至于变成一个庞大的心灵宇宙。点评:从文章可以看出你对这本书已经很了解,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体会,而且文章语言连贯严谨,要是再活跃一点会更好。加油!

中华诵读经典诗歌篇四

各位同学,各位评委,老师们:

在这丹桂飘香,硕果盈枝的金秋时节,在庆祝祖国华诞62周年即将来临之际,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华颂·2015经典诵读大赛”,通过诵读形式来讴歌我们伟大祖国的光辉历程,来表达我校全体师生对祖国美好的祝福。

同学们,经典文化已经浸透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颂读经典,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文学修养;能启迪我们智慧,点燃我们为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而努力拼博的信念;能增强民族凝聚力,表达我们对祖国母亲的无比热爱之情。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学校要通过这次活动,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激发师生的读书兴趣,让我们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感悟祖国语言文学的博大精深,建设书香校园,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同学们,请用你们高亢的声音,昂扬的激-情一起来吟诵我们亲爱的祖国!

祝同学们比赛圆满成功!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成功举办慕仪镇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这是我镇素质教育成果展示的'一次盛会。我代表慕仪镇教育组对获奖个人和获奖单位表示热烈祝贺,对为本次活动作出辛勤劳动和付出的广大教师表示衷心感谢!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

举办本次活动的目的:就是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为此我提出以下要求:

(1)同学们要积极参加中华经典诵读比赛,不断提高了自己的人文素养。通过这个平台,选拔优秀学生,培养诵读尖子,从而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普通话,激发少年儿童对中华优秀文化和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和热爱,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2)要以经典诵读活动为契机,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探索出一条符合学校实际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路子,营造学校文化氛围;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优秀思想与学校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新管理,办人民更满意的学校。

(3)在诵读活动中,要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感受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记忆力,积累语言,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陶冶情操,发展个性,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使学生具有更佳的学习、生活状态,促进各门功课的学习。

(4)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要与学校养成教育活动相结合;与班队活动相结合定期举行吟诵表演;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相结合;与感恩教育相结合;注重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断强化知识积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5)要不断创新经典诵读活动的形式。师生集体共读经典,共赏美文,共写佳句,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书写比赛等学习游戏活动,为经典诵读拓展更宽的道路。

愿经典诵读成为我们学习、生活和今后工作的一部分,伴随我们一生一世,在这个精神家园里不断汲取营养,不断提升同学们的精神境界!

中华诵读经典诗歌篇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阅读一部智慧的经典》。天地间有这样一部大气大成的经典:它以人类千年的文明为书页,以自然永恒的真理为书脊,以人与自然复杂的统一为线装订成册。

翻开第一章,标题是几个力透纸背的朱红篆字:阅读开启智慧之门。从悬梁刺股到囊萤映雪,从韦编三绝到凿壁偷光……正是凭着阅读这双翅膀,我们的思想才能穿过仁爱非攻的诸子百家,最后停落在中山先生那“天下为公”的博爱上;正是凭着阅读这双翅膀,我们的心灵才能飞过“关关睢鸠”的《诗经》,最后停靠在曹雪芹那“花落人亡两不知”的《红楼梦》里。慢慢合上这一章,我意识到:正是凭着阅读经典,文明得以传递,智慧得以传扬,自我得以成长!

再翻开第二章的封页,几个黑色正楷字凝重而醒目:小心阅读伤害智慧。读书愈多,或整天沉浸读书的人,虽然可借以休养精神,但他的思维能力必将渐次丧失。”我猛然警觉:不错,阅读经典可以将读者的思维点亮,也可以将读者的智慧埋葬!继续翻到下一章,绿色的格调洋溢着清新的气息,封页上用行书题写着:阅读仍需行胜于言。下面是一串脚印伸向远方。此章显义:“阅万卷书,读万里路”。阅读不仅是读书,阅读,只有挣脱出书本的禁锢,与人生、与社会、与自然结缘,方能和智慧真正地牵手。

老师们,同学们,同胞们,合上这一部旷世经典,我不禁想起了孙中山先生的一句话:“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阅读,应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阅读,应是丰富我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阅读,应是加深我们对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理解的,让我们一起细细品读经典吧!

谢谢大家!

中华诵读经典诗歌篇六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雨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宿新市徐公店

【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增广贤文》

(七)第61则

凡事要好,须问三老。若争小可,便失大道。

第62则

家中不和邻里欺,邻里不和说是非。

第63则

年年防饥,夜夜防盗。

第64则

好学者如禾如稻,不好学者如蒿如草。

第65则

因风吹火,用力不多。不因渔父引,怎得见波涛。

第66则

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

第67则

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终受恶人磨。

第68则

会使不在家豪富,风流不在着衣多。

第69则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70则

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

第71则

为善最乐,为恶难逃。

第二单元

如梦令

【北宋】曹组

门外绿阴千顷。两两黄鹂相应。

睡起不胜情,行到碧梧金井。

人静,人静。风动一庭花影。

如梦令

【南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南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增广贤文》

(八)第72则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不信但看檐前水,点点滴滴旧窝池。

第73则

隐恶扬善,执其两端。

第74则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第75则

人生知足何时足,到老偷闲且自闲。但有绿杨堪系马,处处有路通长安。

第76则

既坠釜甑,反顾何益? 已覆之水,收之实难。

第77则

见者易,学者难。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第78则

用心计较般般错,退步思量事事宽。

第79则

道路各别,养家一般。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第80则

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弹。

第81则

点石化为金,人心犹未足。

第82则

莫把真心空计较,儿孙自有儿孙福。

第三单元 绝句四首(其三)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到京师

【元】杨载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柳梢听得黄鹂语,此是春来第一声。

《增广贤文》

(九)第83则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上最难得者兄弟。

第84则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第85则

河狭水激,人急计生。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

第86则

路不铲不平,事不为不成; 人不劝不善,钟不敲不鸣。

第87则

无钱方断酒,临老始看经。

第88则

点塔七层,不如暗处一灯。

第89则

堂上二老是**,何用灵山朝世尊。

第90则

但存方寸土,留与子孙耕。

第91则

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兄弟相害,不如友生。

第92则

合理可作,小利莫争。

第93则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

第四单元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咸阳值雨

【唐】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晚云将入岳阳天。

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增广贤文》

(十)第94则

得忍且忍,得耐且耐; 不忍不耐,小事成大。

第95则

相论逞英豪,家计渐渐消。

第96则

人老心不老,人穷志不穷。

第97则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第98则

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贫难改旧家风。

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

第99则

屋漏更遭连夜雨,行船又遇打头风。

第100则

笋因落箨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记得少年骑竹马,转眼又是白头翁。

第101则

天上众星皆拱北,世间无水不朝东。

第102则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第五单元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南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南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五)

【南宋】范成大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增广贤文》

(十一)第103则

爽口食多偏作病,快心事过恐生殃。

第104则

画水无风空作浪,绣花虽好不闻香。

第105则

贪他一斗米,失却半年粮; 争他一脚豚,反失一肘羊。

第106则

龙归晚洞云犹湿,麝过春山草木香。平生只会说人短,何不回头把己量。

第107则

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

第108则

自家心里急,他人不知忙。贫无达士将金赠,病有高人说药方。

第109则

触来莫与竞,事过心清凉。秋至满山多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

第110则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第111则

清清之水为土所防,济济之士为酒所伤。

第112则

蒿草之下或有兰香; 茅茨之屋或有侯王。无限朱门生饿殍,几多白屋出公卿。

第113则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第六单元

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

【南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观书有感

【南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读书

【南宋】陆九渊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增广贤文》

(十二)第114则

世事明如镜,前程暗似漆。

第115则

人生一世,如驹过隙。

第116则

良田万顷,日食一升; 大厦千间,夜眠八尺。

第117则

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第118则

富从升合起,贫因不算来。

第119则

一毫之恶,劝人莫作; 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第120则

人各有心,心各有见。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见。

第121则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第122则

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娇。

第123则

利刀割体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消。

第124则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中华诵读经典诗歌篇七

告诉你们,通过诵读经典诗文,我走进了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我知道了什么是儒家风范,什么是道家精髓,什么是千古美文……“经典”虽然看上”年纪一大把”,其实”火力旺盛”的很。

他流传了千百年,从“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由“道,可道,非常道”至“天将降大任与斯也”,从《唐诗三百首》到《论语》都熠熠地展示着它博大精深的魅力。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天天挂在我口中。那就是许多人行走,他们之中必然有我的老师。这句让我收益匪浅的诗句,就是出自于儒家的圣贤孔子之口。这句之所以能让我受益匪浅,是因为它包含着一个哲理:“能者为师,虚心请教。”你见过高山吧?它是那样雄伟绵延!你见过大海吧?它是那样壮丽无边!山之高,是因为它不排斥每一块小石头;海之阔,是因为它聚集了千万条小溪流。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般渊博的知识,是否就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吸收他人的点滴长处呢?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哲理啊!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就拿我们班来说吧!在这个38人的集体里,就有我许多的良师益友:热心助人的刘振鹏,勤于思索的袁欣欣,做事麻利的孙云昊,老实厚道的文树群……他们的才华和品行都值得我好好学习。这样我不就可以在这万顷绿田中增添自己更多知识的养分吗?这正是《论语》孔子传与我的做人学问的道理呀!人的一生犹如一条长路,有许多的岔道,我们有时会走错路,但有人会来提醒你,它就是国学就是经典诗文,因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经验,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价值历久弥新,我们没有理由不继承和发扬这一民族的瑰宝。而且对于我们少年儿童来说读诵经典,自幼就开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就定能奠定一生优雅的人格。读诵经典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古文和白话文水平,有助于我们对其它知识领域的领悟和旁通,更能促进各科学业的`进步。

那我们就继续诵读吧!好好地拥有它,记住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