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案二次备课(优质13篇)

时间:2023-12-24 13:45:13 作者:MJ笔神 行政公文

一年级教案的编写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从而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一年级教案范文中包含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的设计。

一年级数学准备课教案例文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4页上面的内容,练习十二的第16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已学过的减法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减法的意义,减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减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1.减法的意义。

教师:我们在前三年已经学过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来学习一些有关减法的规律性知识,首先学会减法的意义。

教师出示第53页上面的题:

(1)一班有男生24人,女生有19人。24+19=43(人)。

全班共有多少人?加数+加数=和。

(2)一班有43人,其中男生24人,43+24=19(人)。

女生有多少人?和-加数=加数。

男生有多少人?和-加数=加数。

先做第(1)题,让学生自己分析数量关系,进行解答,然后提问:

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谁能说出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第(1)题的右边板书出加法算式,并在算式下面写出加数、加数、和(如右上)。

接着学生解答第(2)、(3)题,然后回答:

与第(1)题比较,第(2)、(3)题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用什么方法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第(1)题是已知男生和女生人数,求全班人数用加法,第(2)、(3)题是已知全班学生人数和男生或女生人数,反过来求女生或男生人数,都用减法计算。教师板书出第(2)、(3)题的减法算式(如右上)。

然后教师提问:

如果撇开题里讲的具体的事,每道题各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启发学生说出:第(1)题是已知两个加数,求它们的和,用加法;第(2)、(3)题都是已知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第(2)、(3)题的算式下面注出和、加数、加数(如右上。)然后启发学生想: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让学生看书上第54页,读一读书的结语。然后提问:

在减去的已知数叫做什么?(被减数。)。

要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什么?(减数。)。

要求的末知加数叫做什么?(差。)。

教师说明:在减法,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减数,求出的未知加数叫做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逆就是相反的意思,逆运算就是相反的运算。我们可以通过上面的例子来理解。第(1)题用加法计算,第(2)、(3)题都用减法计算,第(2)、(3)题与第(1)题比较,第(1)题的问题在第(2)、(3)题中变成了已知条件,第(1)题中的其中一个已知条件在第(2)、(3)题中变成问题。也就是说,减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与加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正好相反,在加法中已知的,在减法中变成了未知的,在加法中未知的,在减法中变成了已知的。所以减法是与加法相反的运算,通常叫做逆运算。

2.练习。

(1)做第54页上的做一做。

要让学生根据减法的意义说明各题的得数是怎么得来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做练习十二的第1题。

要让学生应用减法的意义说明各题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在语言的叙述上,尽量紧扣减法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说理的能力。如第(1)题,可以启发学生说出:因为已知小明和小绅的邮票张数的和,又知道小明的邮票张数,要求小强的邮票张数,就是已知和(小明和小强的邮票张数的和)与一个加数(小明的邮票张数),求另一个加数(小绅的邮票张数),所以用减法法算。

二、教学0在减法中的特性。

提问:

在加法中关于0的运算有几种情况?(两种)。

谁能举例说明?(7+0=7,0+0=0。)。

根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那么减法中关于0的运算有哪几种情况?

引导学生写出下面三种情况:

70=7,77=0,00=0。

然后引导学生归纳: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情况:70=7,那么80等于几?90呢?任意一个数减去0得多少?用一句话说就是。

最后,概括成两条:

1.一个减法去0,还得原数;。

2.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三、教学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提问:

我们已经学过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你们还记得吗?

谁能说出加法各部分间的最基本的关系是什么?

知道和与其中一个加数,如何求另一个加数?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出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提问:

减法中各部分间的最基本关系是什么?

知道被减数和减数,怎样求差?

知道被减数和差,怎样求减数??

知道减数和差,怎样求被减数??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进行归纳,整理出下面的关系式:

3.完成练习十二的第2、3题。

这两道题,既可以根据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说明,也可以用减法的意义说明。例如,第2题,根据2100690=1405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既可以把2100、695、1405分别看作被减数、减数、差,运用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做,又可以把它们分别看作和、加数、加数,运用减法的意义来完成。

4.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

教师:我们学过了这些关系,可以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1)加法的验算。

教师板书:1234验算:20792079。

+8458451234。

20791234845。

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验算方法进行验算,并回答用加法验算加法的方法的方法应用的是什么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然后提问:

还可以怎样验算?(用减法验算加法。)让学生板演(如上右)。

应用的是什么知识?(加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向学生说明:因为加数有两个(845,1234),验算时用和(20--)减去哪一个加数都可以,因而用减法验算加法可以任选一个加数作减数来进行验算。

(2)减法的验算。

教师板书:1234验算:2471234。

987+987247。

2471234987。

让学生计算,并用学过的知识进行验算。教师板书出验算的竖式(如上右),让学生说一说每种验算方法应用了什么知识。

然后教师指出:验算减法,可以用减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用算出的差和减数相加,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或者从被减数里减去算出的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都可以用来验算减法。

四、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二的第56题。

1.第5题,笔算时要求计算正确,并注意迅速;用珠算验算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定好个位,验算的方法有些题可以由教师适当指定一种,其它的题由学生自己任意选用。

六年级数学二次备课教案范文

巩固练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掌握立体图形表面和体积公式的推导,并能熟练运用公式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基本练习。

说出各图形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说一说它们有什么联系。

说出它们的表面积应怎样计算。

圆柱体表面积=正方体表面积=长方体表面积=。

134页第11题。(计算后让学生说一说理由)。

第七课时。

综合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熟记它们的公式,正确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说一说你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它们的计算公式各是什么?

说一说你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它们的计算公式各是什么?

说一说你学过哪些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它们的计算公式各是什么?

说一说你学过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它们的计算公式各是什么?

比较。

平面图形的面积和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有什么不同?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单位有什么不同?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量单位有什么不同?

巩固练习。

149页练习三十三和153页练习三十四自编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二次备课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立体图形的概念和特征,掌握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正确运用公式,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复习。

基本练习(立体图形的认识)。

说出各图形的名称,说一说图中各个字母表示什么。

如果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为什么?

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它们有什么不同?

说一说圆柱和圆锥有什么特点?

完成131页“做一做”中的1、2题。

巩固练习。

练习二十八1、2、3。

第五课时。

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表面积和体积。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立体图形的概念和特征,掌握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正确运用公式,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1)基本练习。(立体图形的认识)。

出示教材132页上面的五个图形,说出各图形的名称,说一说图中各个字母表示什么。

如果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为什么?

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它们有什么不同?

说一说圆柱和圆锥有什么特点?

完成133页中的1、2题。

(2)复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举例说明什么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什么是立体图形的体积?

投影图片出示132页中间的三幅图形。

结合图示想一想: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表面积各应怎样计算?根据图中给出的条件,用字母表示它们的面积。

整理:长方体表面积()。

正方体表面积()。

圆柱表面积()。

v=v=v=v=。

结合图形,分别写出各图形体积的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并说一说它们有什么联系。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的教案

1.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探索得出10可以分成哪两个数及哪两个数能合成10,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并在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规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能够熟练运用10的分与合。

掌握10的分与合,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一、复习2-9数的组成。

提问:你能有顺序地说出2-9各个数的式子吗?指名学生回答,要求有序地回忆。

二、新授。

1.激趣导入。

谈话:老师有一个魔袋,里面有一些圆片,请一位同学上来抓一些,然后数一数抓了几个,老师很快能猜出袋子里剩下的圆片的个数。你们相信吗?让一个学生上台抓球,老师猜过后再倒出来验证。

谈话:其实袋子里有10个圆片,老师是根据10的分与合推想出来的,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样这么快的猜出呢?板书:10的分与合。

2.教学10的组成。

引导学生说出10的式子,10可以分成9和1,打开书填写第一个式子。

3.有序地表述和记忆10的分与合。

提问:谁能把10的分与合有次序地说出来?

4.巩固新知。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教师在黑板上贴上数字卡片。

让学生找一找:哪两张卡片上的数字合起来是10。找到以后把两张卡片举起来,并且说给小朋友听:几和几组成10,请其他小朋友当裁判。

(2)完成第2题。

提问:火车头上面的一个数和后面的两个数是什么关系?

有学生自己说明:火车车厢上下两个数合起来正好是火车头上面的数。让学生将数字填写在书上,集体订正,全班反馈。

(3)完成第3题。

三、总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新的本领?

8、9的数的式子的研究和回忆可以为学生研究10的式子打下基础。

四年级数学教案二次备课必备

四(1)班xx人、四(2)班xx人,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

(3)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1、学习习惯:

(1)进一步培养学生勤学习、爱动脑的好习惯。

(2)继续加强纪律教育。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4)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等方面的教育。

(5)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干净整洁。

(6)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

2、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算法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和必要的计算技能,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发现一些运算规律;联系数的已有知识认识整数间的一些关系和整数的一些特征;结合解决实践问题,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联系现实情境,经历观察、操作和探索相关图形的特征以及图形的简单变换的过程,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及其特征,了解图形的对称和图形位置关系的简单变换;通过实例,初步形成容量大小的观念,了解容量的意义和计量单位。

(3)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体验折线统计图的作用,掌握用折线统计图表达数据的方法,并能按照统计图里的数据变化分析相应的统计结果;经历从具体问题的需要出发选择统计图的活动,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统计图。

3、数学思考方面:

(1)在联系已有知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充分开展猜想、讨论、解释、交流等活动,发展推理能力。

(2)在观察、探究整数之间的一些关系和一些特征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3)能对现实生活的有关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运算规律和概括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抽象思维和符号感。

(4)在探索一些平面图形特征和对图形进行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5)经历把现实问题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合理地选择相应的形式描述数据,以及对数据作出分析和解释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

(6)在建立数学概念、获得数学结论、发展数学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开展观察、猜想、实验、类比、归纳等活动,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对结论作出合理的、有说服力的说明与解释。

4、解决问题方面:

(1)能从现实情境中提取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问题的结果,并进行解释和说明。

(2)能应用相关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解决比较简单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想法。

(3)能用量杯或自制的量具测量一些液体的多少。

(4)能选择恰当长度的小棒搭三角形,能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能根据三角形的两个已知角求第三个角的度数,根据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或底角)求一个底角(或顶角)的度数。

(5)能判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能从生活中找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实例,能利用方格纸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并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6)能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到指定位置,能灵活运用对称、平移、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能用计算器探索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说明所得的'结论。

(8)能从生活中主动收集数据信息,能读懂有关媒体中的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能设计简单统计活动,运用统计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应的数据。

(9)学会并具有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发展主体意识。

5、情感与态度方面:

(1)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主动探索并发现数学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事实和数学内在联系的好奇心,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内容,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应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里的一些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与作用。

(3)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初步体验探索问题的科学方法,并初步形成科学地探索问题的意识与态度。

(4)能主动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的体验;能与他人合作交流,热心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有质疑和反思的意识;发现错误能主动改正。

(5)主动、认真地阅读一些数学知识背景资料,感受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重点:解决问题的策略。

难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认识。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应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5、精讲多练,熟能生巧。

四年级数学教案二次备课必备

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它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

2、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把一个分数化成用指定的分母做分母或指定的分子做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为学习约分和通分打下基础。

1、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它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

2、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把一个分数化成用指定的分母做分母或指定的分子做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1、使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关的问题。

一、激情导入。

1、导入课题。

生读故事。

2、明确目标。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它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并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3、预期效果。

达到教学目标。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

任务呈现。

动手操作验证性质。

自主学习。

师:拿出准备好的三张正方形纸。按照下面的要求来进行操作。请一同学读学习要求。

1、把三张正方形纸平均对折一次、二次、三次,将纸平均分成2、4、8份,分别把2分之二、4分之二、8分之四涂上颜色,并标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二、8分之四。

2、仔细观察三张纸的涂色部份,你们能发现什么?

师:同位分工合作完成。现在开始。

师选择一份作品粘贴在黑板上,请一同学说一说你们有什么发现?

请二至三位同学说一说。

生回答。师:现在你们知道孙悟空为什么笑了吗?请同学回答。

师:猪八戒每次分到的都是一样多的。它还以为啊,开始分得少,后来分得多。不过猪八戒也许也正纳闷呢?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各不一样,那它们的大小怎么会一样呢?你们想帮猪八戒解决这个问题吗?(想)。

下面请同学们把这个式子从左往右地观察,看一下每个分数的分子分母怎样变化?才得到下一个分数。

生:我发现了二分之一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以2得到了四分之二、四分之二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2得到了八分之四。

请二名同学重复。

生回答: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它们分数的大小不变。

请一至二名同学回答。

师板书: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谁来举一个例子。指名三位同学回答,师板书,并问:同时乘以了几?

请一同学回答:

生:我们发现了8分之四的分子与分母同时除以2得了四分之二,四分之二的分子与分母同时除以2得到了二分之一。

生: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二名学生重复)。

师板书:或者除以。

师:你能根据刚才总结的规律举一个例子吗?

让三名学生举出例子,师板书。并问:分子分母同时除以了几?

展示交流。

师指着板书说明:我们说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那是不是包括所有的数呢?我们一起来看这样一个分数。板书八分之四同时除以0,问:这个式子成立吗?(打上问号)。

生:不成立,

师:为什么。

生:因为0不能作除数,

师:0不能作除数,所以这个式子是错误的。(画叉)。

师:我再说一个式子,我不除以0了,我乘以0,这个式子成立吗?(板书:8分之四乘以0,打上问号)。

生:不成立,因为在分数当中分母相当于除数,除数不能为0。

师:对,大家都知道0不能作除数,所以这两个式子都是不成立的?(画叉)我们刚才总结的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不是所有的数需要加上一句什么话。

生:0除外。

师板书0除外。

生:同时和相同的数。

师:“同时”和“相同的数”(师将重点词语打点),大家想得一样吗?这个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师板书课题)。

师:我相信如果当时猪八戒会这个分数的基本性质,那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笑话了,那咱们同学们千万不要范它那样的错误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把分数的基本性质边读边记。

生齐读二遍。

师:这个分数的基本性质特别有用,我们可以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的另外一个分数。

任务二。

任务呈现。

课本76页的例2,请一同学读题。

自主学习。

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和同位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展示交流。

每题请二名同学回答,(集体订正答案)。

检测导结。

1、目标练习。

76页“做一做”。

练习十四的1、2、6、7题。

2、结果反馈。

生做完后同桌交流,再指名说说结果。

3、反思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请大家谈谈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收获。

三、辅助设计。

教具课件设计。

小黑板正方形纸数块。

板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

练习和作业设计。

1、完成课本76页做一做中的1、2题。

生独立完成,师指名回答。

2、完成练习十四中的1、2、5、6、7题。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基本性质,而且我们还学会了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转化成和它相等的另外一个分数,其实生活当中还有许多的数学知识,如果你留心观察,你就能够发现,我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在学习上面的有心人。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的教案

能正确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其顺序,并能比较大小。

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

会比较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等、会按照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能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几何体;会认读整时、半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整时四种情况。

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一、复习旧知。

教师与学生一起复习所学内容,为后面的练习做铺垫。

二、练一练。

第1题可先让学生观察图,明确题意,再说一说左上、右下、右上、左下所指示的位置,并填空。

第2题,先让学生填空,再说一说规律,也可以让学生先说一说规律,再填空。

第3题是巩固数的组成。

第4题目的是能正确熟练地进行20以内加减法运算。

第5题巩固认识钟表的四种情况。

第6题是巩固比较数的大小,它不是直接把两个数字拿来比,而是要先运算再比较大小。

第7题先让学生观察图,说一说图的意思,再提出问题并交流和解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第8、9、11题,先让学生观察图,说一说图的意思,并且列式计算。

第12题,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图,明确图中符号的含义和题目的意思,再进行统计。

第15题,先观察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独立地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在此可组织交流与讨论。

11、第18题,是一幅连环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编数学故事,然后说一说,算一算。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的教案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数的意义。

2.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具有表示物体个数的含义和作用。

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有序化。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二)新授。

活动一:我们的校园。

1.在我们的校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2.你能用一句带有数字的话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吗?

师:动物王国的动物学校也开学了,小动物们都高兴地来到学校,你们想到它们的学校看看吗?(想)。

1.出示主题图:

2.观察动物学校里的景物,并用带有数字的话说一说。

(1)你们都看到有哪些小动物来上学了?

(2)你们能数一数这些小动物都有几只吗?

(3)我们一起数一数,看看是6只小熊吗?

(4)有几只小松鼠呢?

(5)小兔子呢?

(6)它们的老师是谁呀?

(7)有几位老师呀?

3.用带有数量的话说一说。

在动物王国的学校里你还看到了什么?能用带有数量的话说说吗?

师:对!这是动物学校的三间教室,分别标着一(1)班、一(2)班、一(3)班。

师:数一数有几只小鸟?你们是怎么数的?

哪个小朋友愿意到前面带着大家数一数?

师:蝴蝶可真多呀!有几只你们知道吗?怎么数就能不丢不落?

4.观察静物。

师:你还看到校园里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数量来表示?

师:你们知道写的是什么吗?

师:一共有几朵花呢?(7朵)。

(1头大象、2只兔子、3个蘑菇、4只松鼠、5个汉字、6只小熊、7多花、8棵树、9只小鸟、10只蝴蝶)。

如果学生提到两只小熊在玩1个球,师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你能说一说他们拿的球是什么样儿的吗?(生:圆圆的)。

校园的外面立着5块木板,引导学生观察:木板是什么形状的?(长长的、方方的、高高的)。

5.小结。

(2)有没有更好的参观办法呢?

(3)如果你是学校的小主人,你会怎样带领我们参观呢?

(4)我们就请你们这些小向导带领我们进行参观。

活动三:有序观察。

1.由门口开始参观。

2.从上到下看。

3.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4.按照数量从小到大。

(三)作业布置:

有序观察自己的房间或某个房间用一句带有数字的话说一说房间里的设施。

小学一年级数学准备课教案模板

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广泛的探究时空中,在明主平等、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应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自主预习、质疑问难、释疑解惑、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知道等式和方程、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辨析,学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建立分类的思想,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1、借助天平明白等式的含义,并在分类的基础上充分感受、认识什么是方程。

2、会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

4、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

重点:理解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难点:方程的意义抽象的过程。

课前谈话:渗透平衡和等量(谈体验)。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出示天平,(见过天平吗?在那里见过?有什么作用啊?)根据天平的状态列出不同的式子,(不平衡让学生想办法得出让天平两边平衡)。

二、探究新知:

1.对不同的式子进行分类(不要有任何要求)。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

2.小组汇报分类的想法。小组之间在倾听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本组的想法。

让小组的代表说说自己组是怎样分类的?为什么这样分类?

3.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分类进行小结:像这样的用等号连接左右两边的叫做等式。像这样的这一类叫方程。板书课题。(在学生分类的基础上)。

4.小组探究“什么是方程?”(先观察式子,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5.小组汇报各组的想法。在各组倾听的基础上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

6.教师在学生小组汇报的基础上进行小结: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7.生举例。

8、师举例,让学生说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并说明理由。

9、通过刚才的几道算式,让学生说说对方程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10、判断两句话: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所有的等式都是方程。

11、画图表示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三.应用练习。

1.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方程。

2.看图列方程。

3.根据题意列方程。

四.拓展延伸。

1、谈谈自己在知识和情感上的收获。

2、送给同学们一个方程:天才+-=成功。

一年级识字教案二次备课模板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三组关于秋天的四字词语。这些词语既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又描绘了秋天的气候特点和丰收景象。三组词语排列有序,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的兴趣,培养积累词语的习惯。

教学重点:

重点是识字写字: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注意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教学准备:

师:准备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

生:课前观察秋天,了解秋天,查找、搜集有关秋天的词语及诗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读文、识字。

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的兴趣,培养积累词语的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导入。

借助本组导语导入。

二、读文。

出示课文内容。指名读。

三、生字。

四、扩展活动。

小结。

五、作业课文中又是怎样描述的呢?今天开始学习第一组“美丽的秋天”。板书课题。

1提示: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2方法:看下面苹果里的生字注音。

3下面自己再读一读,要边读边想象,看看你脑子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4游戏: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

生字小朋友们都认识了吗?

你们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呢?1教师注意方法的提示与总结。

2庆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

板书:“粮仓”。

将学生说的词语板书在粮仓内。

1继续收集有关秋天的词语,诗文。

2把这美丽的秋天用自己的笔记录下来,可以写一写,也可以画一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写字。

学习目标:

1复习生字词。

2指导学生写好10个生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复习。

指名读,开火车读。

二指导写字。

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积累词汇的习惯。

三作业。

注意开展语文实践活动。1出示生字卡片。

2游戏:读字找字。师读字。

3出示一片关于秋天的短文,并让学生试着读一读,找出生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

2教师范写。

检查、提醒学生保持良好的写字姿势、习惯。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1继续收集有关秋天的词语,诗文。

2把这美丽的秋天用自己的笔记录下来,可以写一写,也可以画一画。

资料袋:

1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秋收立秋中秋节。

2关于秋天的文章。

一年级识字教案二次备课模板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49个生字,会写4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背诵课文《一株紫丁香》,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4、树立学生自信心,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现和展示自我。懂得为别人服务的意识。

5、知道时间的宝贵,珍惜时间,利用好每一分钟。

6、体会《难忘的一天》中小作者激动、紧张和对邓爷爷的崇敬之情。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读通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课时安排:

识字。

2课时。

课文。

8课时园地。

3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棋、弹、钢、琴、胡、戏、喂、鸽、养、航、模”等11个生字,能够准确书写“琴、胡、戏、棋、弹、钢、养、观”等8个字。2、通过自读自悟,熟读课文,体会词语结构的特点,感受语言的节奏感。

3、使学生能够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验生活的多彩与乐趣。【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弹琴养”的写法。【课前准备】。

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棋、弹、钢、琴、胡、戏、喂、鸽、养、航、模”等11个生字。

2、通过自读自悟,熟读课文,体会词语结构的特点,感受语言的节奏感。

3、使学生能够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验生活的多彩与乐趣。课前预习(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一、导入课文。

(一)教师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看。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能告诉老师图上的人们在干嘛吗?

二、识记字词。

(一)检查预习情况。

1、带拼音读。

(1)学生自己带拼音读。

抽2—3个学生当小老师教读,有问题的教师及时纠正。(3)开火车读(4)抽学生读。

2、去拼音读教师去掉生字拼音(1)全班齐读(2)抽读。

教师:下面老师来请同学读一读,看哪位小朋友最勇敢哦!(3)开火车读。

教师:现在让我们把小火车开起来吧!火车火车从哪开?

(二)学习词组。

老师:同学们刚才读得都很棒,这些生字宝宝都孤零零的,我们现在一起来为他们找找朋友吧!教师出示书中的词组。

1、教师先教读。

拉二胡唱京戏栽花草喂鸽子。

养金鱼做航模学电脑观天气。

2、全班齐读。

教师:相信大家都会读了,现在我们再一起读一遍吧!

3、抽学生起来教读。

4、打乱顺序抢读。

三、总结巩固。

1、全班齐读课文。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把这些生字宝宝都学得差不多了,相信大家都和他们是好朋友了吧!现在大家最后来齐读一遍,看谁读得最好最响亮哦!

2、教师布置任务。

教师:孩子们,通过此课的学习,我想你们更加热爱我们的校园生活了吧!我们以后可要更加留心校园生活,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哦!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能够准确书写“琴、胡、戏、棋、弹、钢、养、观”等8个字。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学过的词组。

教师:生字宝宝们迷路了,让我们来帮他们找到回家的路吧!

1、认真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看清部件。

(1)左右结构:“棋”“钢”“弹”“观”“胡”“戏”都是左窄右宽。不同的是:“棋、弹”,左右一样高;“钢”“胡”,左边稍高于右边;“观”“戏”,左短右长。

(2)上下结构:“琴”上下紧凑,中间舒展,撇与捺是整个字的灵魂。(3)独体字:“养”中间的“竖撇”要一笔写成,不要中间写个“王”,下面写成“介”。

2、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老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上示范笔顺起笔、笔画特点,要求学生用手跟着书空。然后在书本上描红。

4、展示学生的字,评议。孩子根据展示出的较好的字再结合自己的进行检查修改,对自己写得好的字可以画上星星,不好的学习并修改。

四、总结巩固。

3、全班齐读课文。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把这些生字宝宝都学得差不多了,相信大家都和他们是好朋友了吧!现在大家最后来齐读一遍,看谁读得最好最响亮!

作业设计:

1.把下面的字宝宝两两组合成新的字宝宝。

弓古舟合木单月亢鸟其。

—————————————————————————————。

2.仿照识字2的词语,自己写出5个。

—————————————————————————————教学反思:

一年级识字教案二次备课模板

2013.10.23。

一、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画》、《四季》、《小小竹排画中游》、《哪座房子最漂亮》、《爷爷和小树》5篇课文,《语文园地二》和一个口语交际《我们的画》。课文《画》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了画的形象特征,让人感悟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四季》抓住了四季中几种有代表性的事物进行描述,表现了四季的特征;《小小竹排画中游》向我们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哪座房子最漂亮》既写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貌的可喜变化,又告诉我们变化最大的是学校;《爷爷和小树》则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

“语文园地二”有六项内容,包括分辨字音、比较形近字、字的偏旁归类、读词语、读句说句和读背古诗。

“口语交际”的内容就是讲讲自己的画,评评别人的画。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56个生字,会写19个生字,认识7种笔画和15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背诵第一、二、三、四课课文。

3、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知道江南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感受农村的变化,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识记生字,并且正确书写汉字,认识偏旁,流利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学会用多种方法识字,认读词语。让学生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产生热爱学校、家乡、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单元教法与学法:

本单元的五篇课文都配有相应的插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图画入手图文对照来学习课文,感悟文章内容。教师尤其要重视对学生朗读指导,通过范读、领读、练读、赛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想象,提高朗读水平。关于识字、写字,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识字方法,初步培养识字能力,并在学文中多次复习生字,加深巩固。写字教学要重视范写,纠正写字姿势。

五、具体的单元教学提示:

《画》是一首谜语诗,谜底是画。课文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折弯钩两种笔画,教学时可以用一根彩色的线展示这两个笔画的变化,让学生形象的感知这两个笔画均为一笔写成,并提醒学生折角要写的圆润。

2、理解诗意是本文的难点,在教学中不必拔高难度,让所有的孩子都理解。只要大多数孩子能够说得上来就可以了。

3、本课课后安排了说反义词的练习,在《语文园地一》里面已经有了这个内容的练习,而且现在我们的家长对于孩子的前期教育都非常的上心,对于一些常接触的反义词,比如说大小、多少、黑白等,学生们应该都掌握的很好,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说出一些他们知道的反义词,加深对于反义词的掌握。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本文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

1、本首诗歌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句式,在句型上都是采用了“谁怎么样,他对谁说:„我是谁‟”的格式,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在学生朗读感悟的基础上,练习用这样的句式说话。

2、在本课写字教学中要重点指导写好“口”,让学生认识新笔画“横折”,可以用顺口溜帮助学生掌握“口”的要领:口字要写好,上大下要小。

《小小竹排画中游》是写江南秀丽的景色,课文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情感线索,表达了作者欢快的心情。本课对两岸树木、禾苗的描述,饱含着赞美的感情。

1、教学应该充分利用好书本上现有的教学资源,此外还可以运用课件,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同时还要注意文中的两处语言训练点:一处是“两岸树木密”,让学生懂得“密”在此处的意思,再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长得密?”使学生的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同步。第二处是“绿油油”这种格式的词语是第一次出现,也可进行拓展训练。

2、课后练习“我会读”中安排的内容是用本课要认的字口头组词,这种类型的题目是第一次出现,在教学中可以再适当的让学生进行扩词的训练。

三、四句一问一答,指出小学生的房子最漂亮,能激起学生的自豪。

1、本课中出现了“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宽宽的门”、“大大的窗”这种叠词的形式来描写赞美房子的漂亮和宽敞。在教学中可以作为一个语言的训练点,来引导学生也说几个这样的词语,体会叠词的作用。还可以让学生找个朋友进行词语的搭配。

2、课后还可以以“我们的----最……”为题进行说话练习。

《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是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切、和谐。课文是以孩子的口吻写的,非常适宜孩子朗读。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了便于阅读,可以建议学生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这样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就会一目了然。

2、本课课后练习中安排了“读读说说”的练习,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词汇,在教学中可以先读读左边的部分,感知四个短语的结构特点,再仿照左边的例子把短语补充完整。既要积累词语,又要恰当运用。

《语文园地二》共有六项内容,包括分辨字音、比较形近字、字的偏旁归类、读词语、读句说句和读背古诗。

1、“我会找”主要是练习对字的偏旁归类,要求把带有三点水和走之的字找出来,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再说说,自己在课外所认识的带有着两个偏旁的字,全班进行交流。

2、“读读说说”中安排的练习是学会句型“什么地方有什么”。在教学中可在学生读句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句子的结构,再练习说一说。

《我们的画》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清楚的表述自己的意思,即自己画了什么,为什么要画这一内容。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的教案

1.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在数数的过程中,初步认识6—10各数符号的表示方法。

3.通过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学习运用数字符号表示生活中一些物体的数量。

1.认识6、7、8、9、10,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了解6、7、8、9、10代表什么。

感悟由数量抽象到数的过程。

课件、印有小动物和数的练习纸。

(一)情境导入:交流找到的生活中的数。

1、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找到的生活中的数(在说的过程中要注意倾听)。

2、集体交流(在学生说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指导学生的语言)如:我的左手有5个手指,用5来表示。

我家有3口人,用3来表示椅子有4条腿用4来表示我在第2桌?

(二)主动探究。

(一)数一数,认一认。

1、出示6只小熊。

学生自己数一数,说一说。

2、指名学生说一说:黑板上有6只小熊,用6来表示。

3、师根据学生说的进行板书。

4、出示下面的小动物。

师;你能像这样找到下面有几只小动物,用几来表示,就和几用线连起来吗?

5、拿出练习纸,学生数一数,连一连(注意指导学生的写字姿势)。

6、用投影展示并反馈。指名学生说一说(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对能一一对应去数的同学提出表扬)。

7、了解全班完成情况,对数错的同学了解错误原因,进行个别指导。

(二)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不仅数出了小动物有几只,而且找出了用数几来表示,下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圈一圈。